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终端产品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终端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终端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和热的调节需求越来越大,调光技术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具体的,调光技术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外部光强和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通常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而调光器件本身一般对水汽较为敏感,为了保证对水氧的阻隔、保持良好的器件密封性,需要在整个调光模组周围设置胶圈,此时胶圈也属于调光模组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需要从一整个胶片上切出胶圈,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尤其当调光模组很大时,需要的胶圈也很大,此时材料的浪费就更严重,因此,如何避免材料的浪费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终端产品。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光模组,包括中心层叠体和周边组件,所述中心层叠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粘接层、至少一层调光器件和第二粘接层,所述周边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胶圈,所述周边组件设置在所述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胶圈包括至少两个胶段,相邻的所述胶段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胶段的端部之间以摩擦、卡扣或胶连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胶段中,其中一个所述胶段的端部包含至少一个榫头结构,另一个所述胶段的端部包含至少一个榫眼结构,所述至少一个榫头结构和所述至少一个榫眼结构相互配合,形成第一榫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包含至少一个榫头结构的胶段,还包括胶段剩余部分,至少一个所述榫头结构的d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胶段的端部连接处形成迹线,当所述胶圈的数量大于1个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胶圈上的所述迹线在所述调光器件平面上的投影,与另一个所述胶圈上的所述迹线在所述调光器件平面上的投影,不完全重合。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胶圈的内边缘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榫头结构,和/或,至少一个榫眼结构。

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相邻的调光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相互粘接,与所述第二粘接层相邻的调光器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粘接层相互粘接,且所述周边组件与所述中心层叠体相互胶连。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胶段的端部连接处形成迹线,所述迹线为碳化迹线。

进一步的,所述调光器件至少为两层,相邻调光器件之间设置有第三粘接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接层远离所述第二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远离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层。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预设尺寸切割,得到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调光器件、所述第二粘接层和各所述胶段;依次层叠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调光器件和所述第二粘接层形成中心层叠体;并将各所述胶段按照预设顺序设置形成至少一个胶圈,使得包括所述胶圈的周边组件设置于所述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得到调光模组;其中,相邻的所述胶段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在依次层叠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调光器件和所述第二粘接层形成中心层叠体,并将各所述胶段按照预设顺序设置形成至少一个胶圈,使得包括所述胶圈的周边组件设置于所述中心层叠体的周向,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热压所述中间层叠体和所述周边组件形成的整体,使得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相邻的调光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粘接层相互粘接,与所述第二粘接层相邻的调光器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粘接层相互粘接,且所述周边组件与所述中心层叠体相互胶连。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产品,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调光模组,其中,所述终端产品包括后视镜、幕墙、汽车天窗、汽车侧窗、汽车挡风玻璃、电子产品的壳体、眼镜、交通工具以及显示面板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多个胶段相互连接形成整个胶圈,使得整个胶圈在各胶段相互连接之前,以相互独立的各个部分即胶段的形式单独存在,从而有效避免了直接切割出整个胶圈带来的材料浪费问题;同时,相互独立的各个胶段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个胶圈,并包围住调光器件,使得在后续运输过程中,各胶段以及调光器件的位置能保持相对固定,从而提高了运输的便利性和运输过程中,整个调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在后续的合片过程中,也无需技术人员再对各胶段进行人工定位,从而提升了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圈和调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的一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中的又一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胶圈和调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4中榫卯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榫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6中的C-C截面图;

图7b为图6中的B-B截面图;

图8为图7b中的D-D截面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胶圈和调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模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调光模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粘接层;200-第二粘接层;300-调光器件;310-第一调光器件;320-第二调光器件;400-胶圈;410-第一胶圈;420-第二胶圈;430-第三胶圈;500-迹线;600-第一榫卯结构;610-榫头结构;620-榫眼结构;700-第二榫卯结构;800-第一保护层;900-第二保护层;1000-第三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调光模组包括中心层叠体和周边组件,其中,中心层叠体包括依此层叠的第一粘接层100、调光器件300和第二粘接层200,周边组件包括胶圈400,胶圈400设置在调光器件300的周向,也即周边组件设置在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如图2所示,胶圈400包括4个胶段,相邻的胶段的端部之间相互配合,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形成迹线500。

需要说明的是,周边组件设置在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可以是周边组件设置在整个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如图6、10的结构;也可以是周边组件设置在中心层叠体的某一组成部件的周向,如图1的结构,即周边组件设置在中心层叠体的组成部件——调光器件300——的周向。

其中,迹线500为相邻胶段之间连接的痕迹线,即若相邻胶段分别为胶段A和胶段B,迹线500既是胶段A的部分轮廓线,也是胶段B的部分轮廓线,当胶段A和胶段B相互连接时,二者一致的轮廓线部分相互重叠,形成一痕迹线,即迹线500。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多个胶段相互连接形成整个胶圈,使得整个胶圈在各胶段相互连接之前,以相互独立的各个部分即胶段的形式单独存在,从而有效避免了直接切割出整个胶圈带来的材料浪费问题,因为无论调光模组的大小,胶圈都可以拆分成多个形状简单的胶段,从而大大提高了从一整个胶片上可切割出的胶圈数量;同时,相互独立的各个胶段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个胶圈,并包围住调光器件,使得在后续运输过程中,各胶段以及调光器件的位置能保持相对固定,从而提高了运输的便利性和运输过程中,整个调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在后续的合片过程中,也无需技术人员再对各胶段进行人工定位,从而提升了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层100和第二粘接层200可以是具有一定粘接能力的材料,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olyVinyl Butyral,PV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SCA光学胶、离子性中间膜(ionoplast interlayer)、液态光学胶LOCA(Liquid OpticalClear Adhesive)或亚克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其中,调光器件300可以是电致变色调光器件、液晶调光器件、光致变色调光器件等。优选的,当调光器件300为电驱动的调光器件时,调光器件300包括调光介质和导电基底,导电基底可以是一层、两层或多层,当为两层导电基底结构时,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分别设置于调光介质的两侧。可选地,调光介质为液态调光介质、固态调光介质或溶胶态调光介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调光介质为固态调光介质。更优选地,调光介质为固态的电致变色堆叠层,电致变色堆叠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变色层。

其中,胶圈400为具有一定密封性和粘接性的片材材料,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olyVinyl Butyral,PV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或离子性中间膜(ionoplast interlayer)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关于胶圈400的更多材料类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层100、调光器件300、第二粘接层200以及胶圈400各胶段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即各个结构之间可单独拆卸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层100、调光器件300、第二粘接层200以及胶圈400各胶段之间可以是部分相互独立,部分相互胶连/粘接的,例如胶圈400各胶段之间相互胶连,但其他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或者胶圈400、第一粘接层100和第二粘接层200之间相互胶连/粘接,调光器件300和其他各结构之间相互独立,此时,相比于各部分之间完全独立,可以增强各部分之间连接稳定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一粘接层100相邻的调光器件300的上表面与第一粘接层100相互粘接,与第二粘接层200相邻的调光器件300的下表面与第二粘接层200相互粘接,且胶圈400与第一粘接层100、调光器件300、第二粘接层200相互胶连/粘接,胶圈400各胶段之间也是全部胶连在一起的,以进一步增强调光模组的一体性,便于后续的运输保存,同时胶圈和粘接层还可以对调光器件起到一定的阻隔水氧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胶段的端部之间以摩擦配合的方式相互连接,具体的,是指每个榫头结构610和每个榫眼结构620之间的相互摩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4a、5所示,相邻胶段的端部之间以卡扣的方式相互连接。从而使得相互独立的各胶段能稳定连接在一起。但仅仅是摩擦的方式连接,在受到外力时,还是容易出现连接失效,因此,可以直接将相邻胶段的端部通过胶连的方式连接,例如,当胶圈400的材料为PVB时,可以通过对端部进行局部加热的方式,使得相邻胶段的端部相互熔融,进而胶连在一起,提高胶段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但此时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工,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优选采用卡扣的方式,既不会在外力下轻易脱开,也不需要额外的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3a、3b所示,在相邻的两个胶段中,一个胶段的端部包含3个榫头结构610,另一个胶段的端部包含3个榫眼结构620,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相互配合,形成第一榫卯结构600,从而将相邻胶段连接在一起,相邻胶段的端部连接处形成迹线500。此时,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一一对应,榫头结构能插入对应的榫眼结构中,通过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的摩擦连接,可以显著增大胶圈各胶段之间形成的迹线长度,从而使得相邻胶段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胶段端部处的榫头结构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1个或两个,因为只要有榫头结构,此时胶段端部之间形成的迹线长度必然会因为榫头结构的存在而增加,因此相邻胶段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就增加了,同理,榫眼结构也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1个或两个。当榫头/榫眼结构数量越多时,胶段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越好,但个数太多时,在连接两胶段时需要的花费的时间也越多;且数量越多,每个榫头/榫眼结构的尺寸也会变小,而尺寸太小时,一方面不便于胶段的连接操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榫头结构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即榫头结构可能会很容易从胶段上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胶段的端部连接处形成的迹线,为碳化迹线。当胶圈各胶段采用激光切割工艺从一整张胶片中切割下来时,激光的高温烧蚀会使得切割边缘处的胶片产生碳化现象,进而当胶圈两胶段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迹线处会保留碳化的痕迹,从而使得迹线表现出一定的灰黑色。当使用激光切割时,可以提高切割出来的胶段的尺寸精度,尤其当胶段之间通过摩擦、卡扣的方式连接的时候,对两胶段的尺寸精度要求更高,当精度较小、误差较大时,很容易导致胶段连接处的接触不紧密,进而导致连接失效。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激光切割,其他的一些在切割位置处产生高温的精密切割工艺也会在胶片的切割边缘处产生碳化现象。除此之外,常见的胶段切割工艺还有模切、裁剪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4a所示,包含榫头结构610的胶段,还包括胶段剩余部分,也即三个榫头结构610以外的其他部分,且每个榫头结构610的d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胶段剩余部分为三个榫头结构610以外的其他部分,但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胶段剩余部分为包含至少一个榫头结构的胶段,排除所有榫头结构以外的其他部分,也即包含至少一个榫头结构的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所有的榫头结构,二是胶段剩余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各个榫头结构610可以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是如4、4a所示,各个榫头结构610是完全相同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产品需求确定,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包括中心层叠体和周边组件,其中,中心层叠体包括依此层叠的第一粘接层100、调光器件300和第一粘接层100,周边组件包括第一胶圈410、第二胶圈420、第三胶圈430,第一胶圈410设置在第一粘接层100的周向,第二胶圈420设置在第一粘接层100的周向,第三胶圈430设置在调光器件300的周向,也即,周边组件设置在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图7a为图6的C-C截面图,如图7a所示,第三胶圈430包括4个胶段,相邻的胶段的端部之间以摩擦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形成迹线500。图7b为图6的B-B截面图,如图7b所示,第一胶圈410也包括4个胶段,相邻的胶段的端部之间以摩擦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形成迹线500。如图7a、7b、8所示,第一胶圈410上的任一迹线在调光器件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三胶圈430上的任一迹线在调光器件平面上的投影,都是相互错开的。

此时,由于不同胶圈的迹线相互错开,当仅考虑在垂直于调光器件平面的方向上的应力时,需要在不同迹线处均存在一定应力(即如图8所示的X处和Y处均存在一定应力时),才有可能将所有迹线处的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相互分离开。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当仅存在一个Y处的、垂直于调光器件平面的方向上的应力时,由于第一胶圈和第二胶圈在Y处的部分不存在迹线,因此,该Y处的应力无法破坏第一胶圈和第二胶圈的整体性,因此对于夹设在第一胶圈和第二胶圈之间的第三胶圈来说,虽然第三胶圈的迹线位于Y处,但是由于第一胶圈和第二胶圈的保护,使得当仅存在一个Y处的、垂直于调光器件平面的方向上的应力时,第三胶圈Y处的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相互分离开的难度增大,即能将第三胶圈Y处的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相互分离开的最小应力值增大。同理,当仅存在一个X处的、垂直于调光器件平面的方向上的应力时,第一胶圈和第二胶圈的X处的榫头结构和榫眼结构相互分离开的难度也增大。因此,当不同胶圈的迹线相互错开时,可以增大垂直于调光器件平面的方向上,相邻胶圈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圈410上的任一迹线在调光器件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三胶圈430上的任一迹线在调光器件平面上的投影,都是相互错开的;然而,当调光模组中,胶圈的数量大于1个时,只要有一个胶圈上的迹线在调光器件平面上的投影,与另一胶圈上的迹线在调光器件平面上的投影,不完全重合,就可以在不重合处局部增加,在垂直于调光器件平面的方向上,相邻胶圈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其对应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圈410、第二胶圈420和第三胶圈430为具有一定密封性和粘接性的片材材料,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olyVinyl Butyral,PV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或离子性中间膜(Surper SafeGlas,SGP)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关于第一胶圈410、第二胶圈420和第三胶圈430的更多材料类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8所示的第一胶圈和第二胶圈的迹线远离调光器件的一侧,可以设置一固定层,固定层可以是胶带等,进一步增强第一胶圈和第三胶圈在迹线处连接稳定性。

由于调光器件和胶圈的材料不相同,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相比于胶圈各胶段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差;且相比于第一第二粘接层和调光器件的接触面积,调光器件和胶圈之间的相对接触面积小,调光器件和胶圈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相比于第一第二粘接层和调光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更差。因此,在后续运输、合片过程中,调光器件和胶圈之间还是比较容易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增大运输以及合片的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调光器件300的周向设置有胶圈400,胶圈400的内边缘侧上设置有12个榫头结构,调光器件300的边缘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12个榫眼结构,二者一一对应,形成第二榫卯结构700。此时,由于第二榫卯结构的存在,增加了胶圈和调光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加,可以减少后续运输、合片过程中,调光器件和胶圈之间的相对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调光器件的周向设置有胶圈400,胶圈400的内边缘侧上设置有a个榫眼结构,调光器件300的边缘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a个榫眼结构,二者一一对应,形成第二榫卯结构700,其中a为大于0的自然数。此时,由于第二榫卯结构的存在,增加了胶圈和调光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加,可以减少后续运输、合片过程中,调光器件和胶圈之间的相对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胶圈的内边缘侧的榫头结构和/或榫眼结构,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1个或两个,因为只要有榫头结构和/或榫眼结构,此时胶圈和调光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必然会增加,因此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就增加了。当榫头/榫眼结构数量越多时,胶圈和调光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越好,但个数太多时,在连接胶圈和调光器件时需要的花费的时间也越多;且数量越多,每个榫头/榫眼结构的尺寸也会变小,而尺寸太小时,一方面不便于胶段的连接操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榫头结构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即榫头结构可能会很容易从胶圈/调光器件上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指的榫眼结构既可以是如图3a所示的,设置在胶圈400上,也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设置在调光膜片上;同理,榫头结构也是,既可以设置在胶圈上,也可以设置在调光膜片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调光模组包括中心层叠体和周边组件,其中,中心层叠体包括依此层叠的第一粘接层100、第一调光器件310、第三粘接层1000、第二调光器件320和第二粘接层200周边组件包括第一胶圈410、第二胶圈420、第三胶圈430,第一胶圈410设置在第一粘接层100和第一调光器件310的周向,第二胶圈420设置在第二粘接层200和第二调光器件320的周向,第三胶圈430设置在第三粘接层1000、第二调光器件320和第一调光器件310的周向,也即,周边组件设置在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其中,每个胶圈均包括4个胶段,相邻的胶段的端部之间以卡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形成迹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器件310和第二调光器件320可以是电致变色调光器件、液晶调光器件、光致变色调光器件等。优选的,当第一调光器件310和第二调光器件320为电驱动的调光器件时,其包括调光介质和导电基底,导电基底可以是一层、两层或多层,当为两层导电基底结构时,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分别设置于调光介质的两侧。可选地,调光介质为液态调光介质、固态调光介质或溶胶态调光介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调光介质为固态调光介质。更优选地,调光介质为固态的电致变色堆叠层,电致变色堆叠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离子存储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变色层。

其中,第三粘接层1000可以是具有一定粘接能力的材料,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olyVinyl Butyral,PV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SCA光学胶、离子性中间膜(Surper SafeGlas,SGP)、液态光学胶LOCA(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或亚克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调光模组至少包含两层调光器件时,第三粘接层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是一层调光器件的上表面与另一层调光器件的下表面直接接触,只是此时,二者之间存在容易相对滑动的问题,因此,常常在相邻调光器件之间设置第三粘接层,以增强相邻调光器件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粘接层100远离第二粘接层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层800,第二粘接层200远离第一粘接层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层900。保护层可以对粘接层和调光器件起到保护支撑的作用,避免在后续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损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800和第二保护层900可以是具有一定水氧阻隔性能的材料,例如水氧阻隔膜片、玻璃等,使得整个调光模组可以直接安装到终端产品上,例如汽车天窗、侧窗、建筑幕墙等;第一保护层800和第二保护层900也可以是柔性透明树脂材料,仅仅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在后续合片工艺之前,可以将保护层去除,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具体的,此时,第一保护层800和第二保护层900的材质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IT,俗称涤纶树脂,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又称做压克力、亚克力(英文Acrylic)或有机玻璃)、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PI(聚酰亚胺(Polyimide))等。关于第一保护层800和第二保护层900的更多材料类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0,按照预设尺寸切割,得到第一粘接层、调光器件、第二粘接层和各胶段。

例如,对于图1的调光模组,S100为获取各自独立的第一粘接层100、第二粘接层200、调光器件300以及胶圈400的4个胶段。

S200,依次层叠第一粘接层、调光器件和第二粘接层形成中心层叠体;并将各胶段按照预设顺序设置形成至少一个胶圈,使得包括胶圈的周边组件设置于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得到调光模组;其中,相邻的胶段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S200中的预设顺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于图1的调光模组,S200可以为将第一粘接层100、调光器件300、胶圈400的4个胶段依次叠加在一起,胶圈400的4个胶段通过相邻胶段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胶圈400,再叠加上第二粘接层200,得到调光模组;对于图1的调光模组,S200也可以为先将胶圈400的4个胶段通过相邻胶段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胶圈400,再将第一粘接层100、调光器件300、胶圈400、第二粘接层200依次叠加在一起,得到调光模组;对于图1的调光模组,S200还可以是先将第一粘接层100、调光器件300、第二粘接层200依次叠加在一起,再将胶圈400的4个胶段通过相邻胶段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如图2所示的胶圈400,最后将胶圈400设置在调光器件300的周向。也即S200中,连接胶圈各胶段的步骤,和放置叠加各层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理,对于图10的调光模组,连接胶圈各胶段的步骤,和放置叠加各层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0,按照预设尺寸切割,得到第一粘接层、调光器件、第二粘接层和各胶段。

本实施例的步骤S100同图12的步骤S100完全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S210,依次层叠第一粘接层、调光器件和第二粘接层形成中心层叠体;并将各胶段按照预设顺序设置形成至少一个胶圈,使得包括胶圈的周边组件设置于中心层叠体的周向;其中,相邻的胶段的端部之间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的步骤S210同图12的步骤S200的工艺步骤完成一致,仅仅是完成图12的步骤S200后可直接得到调光模组,而在本实施例中,完成步骤S210后,还需要完成S310,才能得到调光模组,因而,此处亦不再赘述。

S310,热压中间层叠体和周边组件形成的整体,使得与第一粘接层相邻的调光器件的上表面与第一粘接层相互粘接,与第二粘接层相邻的调光器件的下表面与第二粘接层相互粘接,且周边组件与中心层叠体相互胶连,得到调光模组。

例如,对于图1的调光模组,S310为将中间层叠体和周边组件形成的整体放置在层压机或热辊压机等设备中,对其进行初步的加热加压,使得胶圈400、第一粘接层100和第二粘接层200初步熔融,进而使得与第一粘接层100相邻的调光器件300的上表面与第一粘接层100相互粘接,与第二粘接层200相邻的调光器件300的下表面与第二粘接层200相互粘接,同时,胶圈400与调光器件300相互胶连,得到调光模组。同理,对于图10的调光模组,也是类似情况,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制作方法,通过多个胶段相互连接形成整个胶圈,使得整个胶圈在各胶段相互连接之前,以相互独立的各个部分即胶段的形式单独存在,从而有效避免了直接切割出整个胶圈带来的材料浪费问题,因为无论调光模组的大小,胶圈都可以拆分成多个形状简单的胶段,从而大大提高了从一整个胶片上可切割出的胶圈数量;同时,相互独立的各个胶段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个胶圈,并包围住调光器件,使得在后续运输过程中,各胶段以及调光器件的位置能保持相对固定,从而提高了运输的便利性和运输过程中,整个调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在后续的合片过程中,也无需技术人员再对各胶段进行人工定位,从而提升了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产品,包括前述的调光模组,其中,终端产品包括后视镜、幕墙、汽车天窗、汽车侧窗、汽车挡风玻璃、电子产品的壳体、眼镜、交通工具以及显示面板中的任意一种。

虽然本申请披露如上,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发光装置、应用其的背光模组、光源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一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制备方法
  • 保护膜及母膜、偏光片组件及制备方法、母片组件、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 调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调光结构
  • 环形的可调光调色的LED光引擎模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65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