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适用于普通坐便器上的除臭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1:1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便器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普通坐便器上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坐便器,属于建筑给排水材料领域的一种卫生器具,在现有的马桶S型存水弯上部开口,安装一个清扫栓,类似于排水管道上安装检查口或清扫口清理淤堵物一样,坐便器发生淤堵后,用户自己即可以利用此清扫栓方便、快捷、卫生地清除淤堵物。

目前市面上的坐便器一般包括壳体、桶盆和水箱,水箱内冲下的水流将桶盆内的污物冲走,坐便器每次使用之后,其桶盆内均为蓄积臭味,若不及时排出,影响使用者下次正常使用。

现有的坐便器除臭方式一般通过在卫生间内放置熏香或者芳香剂以及增设排风扇等技术手段来对坐便器进行除臭,该种除臭方式与坐便器连接不够紧密、往往只能起到掩盖臭气的目的,存在着除臭不彻底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坐便器连接不够紧密、往往只能起到掩盖臭气的目的,存在着除臭不彻底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普通坐便器上的除臭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普通坐便器上的除臭装置,包括开设在坐便器本体内的安装腔,所述坐便器本体包括坐便器壳体、桶盆、座圈、水箱和箱盖,所述坐便器壳体、桶盆、座圈和水箱匹配设置,且座圈固定安装在桶盆上方,所述箱盖与水箱上端开口处匹配设置,所述水箱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密封件,所述座圈下侧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副冲道和洗刷孔,所述坐便器壳体设置有与桶盆下端连通的S弯管,所述S弯管远离桶盆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下水道,所述坐便壳体内设置有水圈,所述水圈连同洗刷孔和下水道连通,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设置有抽风机和过滤箱,且抽风机与过滤箱连通,所述抽风机与水圈通过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过滤箱远离抽风机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与S弯管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水圈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第一单向阀,且第二导气管靠近S弯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坐便器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抽风机匹配的除臭旋钮。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下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位置对称的原料筒和收料筒,所述收料筒下端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料辊,所述原料筒内转动连接有原料辊,所述原料辊和收料辊共同套设有除臭层,且原料筒和收料筒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除臭层匹配的条型开口,所述过滤箱上、下两侧内壁设置有与除臭层匹配的密封边,所述密封边与除臭层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原料筒和收料筒上端开口处均螺纹连接有对应的挡盖,所述过滤箱上侧壁设置有匹配的换料口,所述换料口内设置有匹配的换料盖,所述坐便器壳体上设置有检修盖和电机开关,所述电机开关与微型电机匹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原料辊和送料辊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匹配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直径为原料筒内径的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

优选的,所述桶盆下端与S弯管连通处开设有折弯唇,所述折弯唇弯折处的角度在九十度至一百八十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条型开口内壁垫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密封海绵圈,且密封边上开设有与除臭层匹配的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除臭层包括活性炭过滤层和芳香过滤层,所述芳香过滤层固定铺设在活性炭过滤层远离抽风机的一端,所述芳香过滤层的厚度为活性炭过滤层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优选的,每个所述副冲道均靠近桶盆内壁设置,且副冲道靠近水圈一端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副冲道另一端开口处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件设置成倒凹形,且水箱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与橡胶件匹配的密封垫圈。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该除臭装置充分利用普通坐便器的下水道、水圈、洗刷孔和S弯管,通过添加抽风机和过滤箱,达到普通坐便器在使用时的除臭功能,具体的,使用坐便器时,转动除臭旋钮,抽风机启动,通过第二导气管抽取下水道内空气,下水道连通水箱、水圈和副冲道,水箱下端开口设置有橡胶密封件,副冲道有水封密封,因此只能通过水圈补充空气,除臭时,水圈通过洗刷孔抽取产品洗净面的臭气,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臭气依次通过第一导气管、过滤箱和第二导气管,排入S弯管内,最后进入下水道,以此达到对坐便器使用时的除臭功能,能够从根本上上对坐便器本体使用后产生的臭气从根本上去除;

2.通过在过滤箱内原料筒和收料筒,需要更换除臭层时,通过电机开关控制微型电机带动收料辊转动,收料辊牵引撤出位于密封边内的除臭层、新的除臭层重新送入密封边内,从而实现对除臭层的自动更换,无需使用者手动更换,使用较为方便,全程只需通过电机开关便可,通过芳香过滤层与活性炭过滤层的配合,能够除臭、清除异味,吸附臭气中的有害物质,芳香过滤层能够对除去异味后的气体添加香味,提高使用者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安装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过滤箱、抽风机、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过滤箱内部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活性炭过滤层和芳香过滤层配合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凸楞和三角凹槽与除臭层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坐便器壳体、2桶盆、3水箱、4箱盖、5座圈、6抽风机、7过滤箱、701收料筒、702原料筒、703收料辊、704原料辊、705微型电机、706限位片、707除臭层、7071活性炭过滤层、7072芳香过滤层、7073凸楞、7074三角凹槽、708密封边、709换料口、8第一导气管、9第一单向阀、10第二导气管、11第二单向阀、12副冲道、13橡胶密封件、14折弯唇、15S弯管、16下水道、17洗刷孔、18除臭旋钮、19检修盖、20电机开关、21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适用于普通坐便器上的除臭装置,包括开设在坐便器本体内的安装腔,坐便器本体包括坐便器壳体1、桶盆2、座圈5、水箱3和箱盖4,坐便器壳体1、桶盆2、座圈5和水箱3匹配设置,且座圈5固定安装在桶盆2上方,箱盖4与水箱3上端开口处匹配设置,水箱3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密封件13,座圈5下侧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副冲道12和洗刷孔17,坐便器壳体1设置有与桶盆2下端连通的S弯管15,S弯管15远离桶盆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下水道16,坐便壳体内设置有水圈21,水圈21连同洗刷孔17和下水道16连通,安装腔内固定设置有抽风机6和过滤箱7,且抽风机6与过滤箱7连通,抽风机6与水圈21通过第一导气管8连通,过滤箱7远离抽风机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导气管10,第二导气管10远离抽风机6的一端与S弯管15底部连通,第一导气管8与水圈21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第一单向阀9,且第二导气管10靠近S弯管1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1,坐便器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与抽风机6匹配的除臭旋钮18;针对现有的坐便器除臭方式一般通过在卫生间内放置熏香或者芳香剂以及增设排风扇等技术手段来对坐便器进行除臭,该种除臭方式与坐便器连接不够紧密、往往只能起到掩盖臭气的目的,存在着除臭不彻底的缺陷,该除臭装置充分利用普通坐便器的下水道16、水圈21、洗刷孔17和S弯管15,通过添加抽风机6和过滤箱7,达到普通坐便器在使用时的除臭功能,具体的,使用坐便器时,转动除臭旋钮18,抽风机6启动,通过第二导气管10抽取下水道16内空气,因为下水道16连通水箱3、水圈21和副冲道12,水箱3下端开口设置有橡胶密封件13,副冲道12有水封密封,因此只能通过水圈21补充空气,除臭时,水圈21通过洗刷孔17抽取产品洗净面的臭气,在抽风机6的作用下,臭气依次通过第一导气管8、过滤箱7和第二导气管10,排入S弯管15内,最后进入下水道16,以此达到对坐便器使用时的除臭功能,能够从根本上上对坐便器本体使用后产生的臭气从根本上去除,相比于传统的芳香剂和排风扇的除臭手段,该种除臭效果较为理想,而设置第一单向阀9和第二单向阀11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水流进入第一导气管8和第二导气管10内。

过滤箱7下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位置对称的原料筒702和收料筒701,收料筒701下端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微型电机705,该微型电机705属于伺服电机,其电机输出轴既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属于十分成熟的现有技术,微型电机705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料辊703,原料筒702内转动连接有原料辊704,原料辊704和收料辊703共同套设有除臭层707,且原料筒702和收料筒70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除臭层707匹配的条型开口,过滤箱7上、下两侧内壁设置有与除臭层707匹配的密封边708,密封边708与除臭层707密封滑动连接,原料筒702和收料筒701上端开口处均螺纹连接有对应的挡盖,过滤箱7上侧壁设置有匹配的换料口709,换料口709内设置有匹配的换料盖,坐便器壳体1上设置有检修盖19和电机开关20,电机开关20与微型电机705匹配设置;针对现有技术中除臭层707使用周期短需要使用者频繁的更换除臭层707的缺陷,该除臭装置通过在过滤箱7内原料筒702和收料筒701,需要更换除臭层707时,通过电机开关20控制微型电机705带动收料辊703转动,收料辊703牵引撤出位于密封边708内的除臭层707、新的除臭层707重新送入密封边708内,从而实现对除臭层707的自动更换,无需使用者手动更换,使用较为方便,全程只需通过电机开关20便可。

原料辊704和送料辊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匹配的限位片706,限位片706的直径为原料筒702内径的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通过限位片706的设置,能够对原料辊704和收料辊703上的除臭层707进行限位,避免除臭层707在收卷更换的时候,其发生上下滑动,影响其与密封边708的配合效果。

桶盆2下端与S弯管15连通处开设有折弯唇14,折弯唇14弯折处的角度在九十度至一百八十度之间;通过在桶盆2下端设置折弯唇14,是为了提高与水密封配合在一起,提高水密封效果,同时确保每次冲洗桶盆2内壁时,水不会溅射出桶盆2。

条型开口内壁垫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密封海绵圈,且密封边708上开设有与除臭层707匹配的密封槽;通过密封海绵圈和密封槽的设置,提高了条型开口连同密封槽对除臭层707的配合密封效果,避免臭气经由除臭层707与密封边708之间的缝隙泄露出去,从而影响过滤箱7的除臭效果。

除臭层707包括活性炭过滤层7071和芳香过滤层7072,芳香过滤层7072固定铺设在活性炭过滤层7071远离抽风机6的一端,芳香过滤层7072的厚度为活性炭过滤层7071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在实际制造时,该活性炭或滤层7071和芳香过滤层7072均贴敷在网状基布两侧,从而确保二者能够弯折收卷,通过芳香过滤层7072与活性炭过滤层7071的配合,能够除臭、清除异味,吸附臭气中的有害物质,芳香过滤层7072原料主要包括香料和有机溶剂,芳香过滤层7072能够对除去异味后的气体添加香味,提高使用者使用体验,此处属于十分成熟的现有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常有应用。

每个副冲道12均靠近桶盆2内壁设置,且副冲道12靠近水圈21一端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副冲道12另一端开口处的直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副冲道12对桶盆2内壁的冲洗效果,将其设置成一端开口大、一端开口小,水流经过口径逐渐缩小的副冲道12,其压力增大,能够有效除去附着在桶盆2内壁上的污物。

橡胶密封件13设置成倒凹形,且水箱3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与橡胶件匹配的密封垫圈;通过橡胶密封圈的设置,提高了橡胶密封件13对水箱3内水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活性炭过滤层7071远离芳香过滤层707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凸楞7073,且芳香过滤层7072远离活性炭过滤层7071的一侧开设有与凸楞7073匹配的三角凹槽7074;通过多组凸楞7073的设置,增大了活性炭过滤层7073与臭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除臭层707对坐便器的除臭效果。

工作原理,针对现有的坐便器除臭方式一般通过在卫生间内放置熏香或者芳香剂以及增设排风扇等技术手段来对坐便器进行除臭,该种除臭方式与坐便器连接不够紧密、往往只能起到掩盖臭气的目的,存在着除臭不彻底的缺陷,该除臭装置充分利用普通坐便器的下水道16、水圈21、洗刷孔17和S弯管15,通过添加抽风机6和过滤箱7,达到普通坐便器在使用时的除臭功能,具体的,使用坐便器时,转动除臭旋钮18,抽风机6启动,通过第二导气管10抽取下水道16内空气,因为下水道16连通水箱3、水圈21和副冲道12,水箱3下端开口设置有橡胶密封件13,副冲道12有水封密封,因此只能通过水圈21补充空气,除臭时,水圈21通过洗刷孔17抽取产品洗净面的臭气,在抽风机6的作用下,臭气依次通过第一导气管8、过滤箱7和第二导气管10,排入S弯管15内,最后进入下水道16,以此达到对坐便器使用时的除臭功能,能够从根本上上对坐便器本体使用后产生的臭气从根本上去除;

针对现有技术中除臭层707使用周期短需要使用者频繁的更换除臭层707的缺陷,该除臭装置通过在过滤箱7内原料筒702和收料筒701,需要更换除臭层707时,通过电机开关20控制微型电机705带动收料辊703转动,收料辊703牵引撤出位于密封边708内的除臭层707、新的除臭层707重新送入密封边708内,从而实现对除臭层707的自动更换,无需使用者手动更换,使用较为方便,全程只需通过电机开关20便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2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