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及多间隙浪涌保护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40:06


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及多间隙浪涌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浪涌保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及多间隙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墨间隙模块都是在组装好后的石墨间隙模块上的石墨电极部分镂空一段,其触发电极通过外在框架、PCB板再配合螺丝将其固定。

然而,这样存在以下问题:

1)石墨电极与触发电极的接触是单点接触,同时触发电极通过外在固定容易造成失效风险;

2)触发电极的装配存在方向性与角度问题,很难做到防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及多间隙浪涌保护器,能够解决触发电极与石墨电极的接触以及装配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包括触发电极和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的装配端面上设有沿绝缘环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让位槽、抵靠槽和第二让位槽;所述触发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弧形接触部、第二弯折部和引出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让位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让位槽相适配,所述弧形接触部收容于抵靠槽内且当石墨片置于绝缘环内时石墨片与弧形接触部紧密接触,所述引出部被配置为与外设的触发电路电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包括固定框架组件、间隙绝缘垫圈、触发电路和上述的石墨片的装配结构;

两个以上的所述装配结构依次层叠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装配结构之间设置一个所述间隙绝缘垫圈,形成一多间隙模块,所述固定框架组件的内部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多间隙模块的腔体且所述固定框架组件内侧壁上具有与间隙绝缘垫圈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触发电路设置在固定框架组件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固定框架组件的外侧壁对应触发电路位置设有供触发电极的引出部伸出的开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通过触发电极和绝缘环的特殊设计,具体为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让位槽相适配,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让位槽相适配,不仅实现触发电极的装配具有防呆效果,而且还可以让整个触发电极完全卡在绝缘环里面,确保触发电极的弧形接触部与石墨片圆弧面紧密接触,以面接触代替现有的单点接触,从而解决触发电极与石墨电极的接触以及装配问题。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将上述的装配结构应用在浪涌保护器上,触发电极的引出部从固定框架组件的侧壁穿出,这样位置不偏和不受外力干扰,确保触发电极与石墨片完全接触,同时保证触发电极不会被腐蚀和氧化,提升了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的触发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的触发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的绝缘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的装配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的触发电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的触发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1、触发电极;11、第一弯折部;12、弧形接触部;13、第二弯折部;14、引出部;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

2、绝缘环;21、第一让位槽;22、抵靠槽;23、第二让位槽;

3、石墨片;

4、间隙绝缘垫圈;

51、第一固定框架;52、第二固定框架;

61、第一引线端;62、第二引线端;

7、触发电路模块;71、PCB板;72、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图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包括触发电极和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的装配端面上设有沿绝缘环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让位槽、抵靠槽和第二让位槽;所述触发电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弧形接触部、第二弯折部和引出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让位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让位槽相适配,所述弧形接触部收容于抵靠槽内且当石墨片置于绝缘环内时石墨片与弧形接触部紧密接触,所述引出部被配置为与外设的触发电路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通过触发电极和绝缘环的特殊设计,具体为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让位槽相适配,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让位槽相适配,不仅实现触发电极的装配具有防呆效果,而且还可以让整个触发电极完全卡在绝缘环里面,确保触发电极的弧形接触部与石墨片圆弧面紧密接触,以面接触代替现有的单点接触,从而解决触发电极与石墨电极的接触以及装配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由弧形接触部一端从外侧反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延伸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朝向弧形接触部外侧延伸且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与弧形接触部外侧面之间具有间距。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具体结构设计,使得第一弯折部能够与第一让位槽很好的配合。并且当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应用于浪涌保护器时,可以让产品通过固定框架、PCB板的装配,使触发电极越装配越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0°-140°。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大量实验得出,设置上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内的值可使装配效果较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120°。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120°时,装配效果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与抵靠槽的外侧面相接触。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让位槽的配合,且抵靠槽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折部为由弧形接触部对应的圆心向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内侧面与第二让位槽的槽壁相接触。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让位槽的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折部所形成的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95°-135°。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大量实验得出,设置第二弯折部所形成的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内的值可使装配效果较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折部所形成的第二夹角的角度为115°。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第二弯折部所形成的第二夹角的角度为115°时,装配效果最佳。

继续参阅图5至图11,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包括固定框架组件、间隙绝缘垫圈、触发电路和上述的石墨片的装配结构;

两个以上的所述装配结构依次层叠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装配结构之间设置一个所述间隙绝缘垫圈,形成一多间隙模块,所述固定框架组件的内部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多间隙模块的腔体且所述固定框架组件内侧壁上具有与间隙绝缘垫圈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触发电路设置在固定框架组件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固定框架组件的外侧壁对应触发电路位置设有供触发电极的引出部伸出的开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上述的装配结构应用在浪涌保护器上,触发电极的引出部从固定框架组件的侧壁穿出,这样位置不偏和不受外力干扰,确保触发电极与石墨片完全接触,同时保证触发电极不会被腐蚀和氧化,提升了产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环的装配端面的上部形成凹陷部,所述绝缘环的装配端面的下部形成与所述凹陷部相适配的突出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下层叠设置的两个装配结构中的凹陷部与突出部的配合,简化整个产品装配,可以简单的将触发电极、石墨片和绝缘环三个产品装配在一起,实现整体堆叠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架、第二固定框架、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

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与第二固定框架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所述多间隙模块的腔体,所述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两端部且分别与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固定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多间隙模块的壳体结构,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的材质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的材质均为高导电率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的外表面均涂有抗腐蚀涂层。

请参照图1-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包括触发电极1和绝缘环2,所述绝缘环2的装配端面上设有沿绝缘环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让位槽21、抵靠槽22和第二让位槽23;所述触发电极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11、弧形接触部12、第二弯折部13和引出部14;所述第一弯折部11与第一让位槽21相适配,所述第二弯折部13与第二让位槽23相适配,所述弧形接触部12收容于抵靠槽22内且当石墨片3置于绝缘环2内时石墨片3与弧形接触部12紧密接触,所述引出部14被配置为与外设的触发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11包括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所述第一部分111由弧形接触部一端从外侧反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部分112与第一部分的延伸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朝向弧形接触部外侧延伸且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与弧形接触部外侧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0°-140°,优先为120°。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与抵靠槽的外侧面相接触。

其中,所述第二弯折部为由弧形接触部对应的圆心向外突出形成,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内侧面与第二让位槽的槽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弯折部所形成的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95°-135°,优先为115°。

在本实施例中,石墨片是由电率高、强度高、硬度高的材料加工而成;绝缘环为高耐温的材料加工而成,同时绝缘环的高度需低于间隙电极片;触发电极是由高导电率材料加工而成,表面加上抗腐蚀涂层,如镀镍、镀锡等。

请参照图1-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包括固定框架组件、间隙绝缘垫圈、触发电路和上述的石墨片的装配结构;

两个以上的所述装配结构依次层叠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装配结构之间设置一个所述间隙绝缘垫圈,形成一多间隙模块,所述固定框架组件的内部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多间隙模块的腔体且所述固定框架组件内侧壁上具有与间隙绝缘垫圈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触发电路设置在固定框架组件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固定框架组件的外侧壁对应触发电路位置设有供触发电极的引出部伸出的开口。

所述绝缘环的装配端面的上部形成凹陷部,所述绝缘环的装配端面的下部形成与所述凹陷部相适配的突出部。

所述固定框架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框架51、第二固定框架52、第一引线端61和第二引线端62;所述第一固定框架51和第二固定框架5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框架51与第二固定框架52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所述多间隙模块的腔体,所述第一引线端61和第二引线端62分别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两端部且分别与第一固定框架51和第二固定框架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的材质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的材质均为高导电率材料。所述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的外表面均涂有抗腐蚀涂层,如镀镍、镀锡等。

在本实施例中,多间隙浪涌保护器包括多间隙模块和触发电路模块7;

其中,多间隙模块设有N个间隙,由固定框架、第一引线端、第二引线端、N+1个石墨片电极、N+1个绝缘环、N个间隙绝缘垫圈、N-1个触发电极和8个长螺丝组成;

所述的间隙绝缘垫圈4是由0.2~0.5mm厚度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加工而成;

所述的长螺丝可选的是自攻螺丝或普通螺丝,材料可选不锈钢或其余钢材镀镍而成;

每个间隙电极片外面设有绝缘环进行保护;

从第二个到第N个间隙电极片与绝缘环之间设有触发电极,因此总触发电极有N-1个,触发电极是由绝缘环上的让位槽卡住;触发电极被加工成特定形状,保证间隙电极片与触发电极完全接触;同时确保相邻两电极保持一定距离与角度;第一个间隙电极与第二个间隙电极间设有间隙绝缘垫圈,此间隙绝缘垫圈确保两间隙电极片完全隔开,同时符合相关的电气性能;间隙绝缘垫圈要大于间隙电极片0.3~1mm,同时卡在绝缘环上;

所述第二引线端与N+1个间隙电极片贴合;所述的固定框架固定的产品两侧,同时触发电极的引脚通过固定框架的孔位伸出;将两引线端与固定框架通过机器加持的一定压力(200kg~2000kg)固定住,再用螺丝将其固定住。

所述触发电路模块7,包括一PCB板71、N-1个电容72及2个螺丝;

所述PCB板,按图11中的电路图设计;

其中,所述电容所选的耐压2000~3500V,容值1000~3000pF;

所述螺丝可选的是普通螺丝,材料可选不锈钢或其余钢材镀镍而成;

第一个电容一端与第一个触发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引线端连接;第二个电容一端与第二个触发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引线端连接,……,第N-1个电容与第N-1个触发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引线端连接;PCB板通过螺丝固定在两引线端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通过触发电极和绝缘环的特殊设计,具体为第一弯折部与第一让位槽相适配,第二弯折部与第二让位槽相适配,不仅实现触发电极的装配具有防呆效果,而且还可以让整个触发电极完全卡在绝缘环里面,确保触发电极的弧形接触部与石墨片圆弧面紧密接触,以面接触代替现有的单点接触,从而解决触发电极与石墨电极的接触以及装配问题。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间隙浪涌保护器,将上述的装配结构应用在浪涌保护器上,触发电极的引出部从固定框架组件的侧壁穿出,这样位置不偏和不受外力干扰,确保触发电极与石墨片完全接触,同时保证触发电极不会被腐蚀和氧化,提升了产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石墨片的装配结构及多间隙浪涌保护器
  • 一种带石墨间隙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24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