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嵌板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1:02


嵌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板,其具有嵌板芯、嵌板上侧、嵌板下侧以及彼此对置的、互补的嵌板棱边的至少一个棱边对,所述嵌板棱边设置有互补的锁定件,其中,互补的锁定件构造为,在两个所述嵌板的接合状态中在可见的接缝下方借助接合的互补的锁定件不仅能够实现嵌板棱边在垂直于嵌板上侧的方向上的锁定作用,而且能够实现抵抗嵌板的分离运动的锁定作用、亦即抵抗嵌板在嵌板平面内在垂直于已被锁定的嵌板棱边的方向上彼此远离,其条件是:设置有互补的锁定件的嵌板棱边关于嵌板的厚度具有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其中,互补的锁定件布置并且构造在嵌板棱边的下部区域中,其中,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设置用于构成包括接缝的可见部分的上接合区域,为此目的,上部区域在棱边对的每个嵌板棱边上具有棱边倒角,所述棱边倒角在两个所述嵌板的接合状态中形成凹进的接缝,其中,在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中,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棱边倒角是不同大小的,并且在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接合状态中,较大的棱边倒角由较小的棱边倒角覆盖。

背景技术

嵌板或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接合状态原则上是指额定状态。

由W097/47834A1已知了一种嵌板,所述嵌板在上部区域中具有无凹进部的接缝结构并且在下部区域中具有形状配合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以槽轮廓和榫轮廓的形式构造。由WO 2008/053333已知了嵌板的一个实例,所述嵌板具有互补的嵌板棱边,所述嵌板棱边在关于嵌板的厚度的上部区域中具有带有不同大小的呈较大的倒棱和较小的倒棱形式的棱边倒角的构型。在所述现有技术中,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此外构造为,两个所述嵌板在接合状态中形成V形接缝,其中,较大的倒棱被较小的倒棱部分地覆盖。此外,所述现有技术定义了嵌板棱边相对彼此的中性位置,嵌板棱边可以从所述中性位置朝向彼此运动或者更远地远离彼此运动。在中性位置上,V形接缝在其接缝底部不闭合,而是在那里保持间隙。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的构型由于其接缝的敞开性而被认为是不符合目的的。污物和水分可能容易地进入到嵌板芯。

由同样的现有技术设置在互补的嵌板棱边的下部区域中的互补的锁定件表明有低承载能力并且其可保持性是不令人满意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嵌板,所述嵌板在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中具有带有棱边倒角的改进的构型。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在较大的棱边倒角的下端部上设置钝角的抵靠面。

这两个棱边倒角可以构造为倒棱、倒圆或凹弧等。

符合目的地,在嵌板棱边上部区域中在具有较小的棱边倒角嵌板棱边上设置配合抵靠面,所述钝角的抵靠面设置在较大的棱边倒角下方。

此外,设置在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中的由钝角的抵靠面和配合抵靠面构成的对与布置在嵌板棱边的下部区域中的锁定件相互作用,通过所述锁定件实现抵抗嵌板在嵌板平面内并且垂直于已被锁定的嵌板棱边的分离运动的锁定作用。也就是说,布置在下部区域中的锁定件符合目的地构造为使得钝角的抵靠面可以与配合抵靠面保持接触。以所述方式,在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中的接缝的期望的闭合性通过设置在下部区域中的锁定件被支持。

具有所述两个棱边倒角中的较小的棱边倒角嵌的板棱边在该较小的棱边倒角下方具有用于较大的棱边倒角的被覆盖的部分的、侧凹的配合面。符合目的地,较大的棱边倒角的被覆盖的部分与侧凹的配合面面状地接触。这改善了接缝的闭合性并且同样抵抗污物和水份的进入。

一个有利的进一步方案设置,设置在较小的棱边倒角下方的配合抵靠面构造为,所述配合抵靠面在上区域中设置有过盈。由此在配合抵靠面的上区域上在两个嵌板的接合状态中能够产生与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抵靠面的挤压。

可以进一步改进所述应用的是,即抵靠面和配合抵靠面布置为使得在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接合状态中在抵靠面和配合抵靠面之间形成楔形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尖端向上朝向嵌板上侧。在抵靠面和配合抵靠面之间的楔形的间隙有利于两个接合的锁定的嵌板的相对运动。当嵌板例如位于不平的地面时,则嵌板可以沿着锁定的作为转动点的嵌板棱边进行弯曲。在此,锁定的嵌板可以相对彼此占据下述位置,在该位置中,所述嵌板的嵌板表面相对彼此位于>180°的角度。在这种情况中,在锁定的嵌板棱边内的楔形的间隙提供用于嵌板棱边的需要的角运动的空间。所述钝角的抵靠面和配合抵靠面保持接触并且抵抗接缝张开。

有利于闭合的接缝的是,在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接合状态中,钝角的抵靠面和配合抵靠面在楔形的间隙的尖端处彼此接触。

楔形的间隙可以具有在0°-10°和优选地1°-5°的范围内的楔角,其中,楔形的间隙的平分该楔角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嵌板上侧布置或者相对于嵌板上侧的垂线在±5°的角度范围内布置。

一个进一步方案设置,在互补的嵌板棱边的下部区域中,互补的锁定件构造为互补的钩形轮廓、即向上敞开的接收钩和向下敞开的锁定钩,两个互补的钩形轮廓具有一体地设置在嵌板芯上的保持面,借助所述保持面能够实现抵抗嵌板在嵌板平面内在垂直于已被锁定的嵌板棱边的方向上远离彼此的分离运动的锁定作用,并且为了在垂直于嵌板上侧的竖直方向上锁定作用而设置单独的锁定元件,如同在EP 1 415 056 B1中确定的或者在WO 2011/087425 A1中提出的那样。在此参考如同在这两个前述的公开文件中确定的、单独的锁定元件及其在嵌板上的布置的实施例并且包括其技术教导。

此外,单独的锁定元件可以支承在所述互补的嵌板棱边中的一个嵌板棱边上并且具有卡锁件,所述单独的锁定元件通过所述卡锁件能够卡锁在互补的嵌板棱边的卡锁轮廓中。

一个另外的作为前述的具有钩轮廓的锁定件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没有单独的锁定元件的情况下是足够的并且设置为,在互补的嵌板棱边的下部区域中锁定件设置包括槽轮廓和互补的榫轮廓,其中,槽轮廓以及互补的榫轮廓具有保持面,借助所述保持面能够实现抵抗嵌板在嵌板平面内在垂直于已被锁定的嵌板棱边的方向上远离彼此的分离运动的锁定作用,并且榫轮廓在其榫上侧具有接触面,并且槽轮廓在上槽壁上具有互补的内面,由此在接合状态中能够实现在垂直于嵌板上侧的竖直方向上的锁定作用。

互补的嵌板棱边的下部区域具有如前所述的构造为槽轮廓和互补的榫轮廓的锁定件的构型视为独立的发明,该发明替换地可以在无前述的互补的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的构型的情况下是足够的。在上部区域中,嵌板棱边则可以具有下述构型,例如可以取消棱边倒角,从而在两个已被锁定的嵌板之间的表面上不产生凹进的接缝。这同样适用于所有具有槽轮廓和互补的榫轮廓的嵌板的下述的进一步方案。

下槽壁与上槽壁相比有利地在远端从嵌板棱边更远地突出,其中,在下槽壁的自由端部上设置保持边缘,其中,保持面为了抵抗嵌板在嵌板平面中的分离运动的锁定作用而设置在所述的保持边缘上。

槽轮廓和榫轮廓有益地布置用于卡扣锁定,在所述卡扣锁定中通过两个相同的嵌板以嵌板棱边垂直地朝向彼此水平移动来锁定,和/或所述槽轮廓和榫轮廓布置为使得该嵌板与相同的嵌板能够通过摆动运动锁定(摆动锁定),其方式是,该嵌板放置在相对于相同的另外的嵌板的嵌板平面倾斜的平面中,并且榫轮廓能够通过接着使倾斜放置的嵌板摆动到该另外的嵌板的平面中与其槽轮廓锁定。

实现了一个附加的改进方案的是,所述保持面中的一个保持面为了抵抗嵌板的水平分离运动的锁定作用而布置在槽轮廓的下槽壁上,其中,该保持面位于较长的下槽壁的区域中,所述下槽壁在远端延伸超过上槽壁的长度,其中,该保持面构造为倾斜平面,该倾斜平面朝向槽轮廓的槽底部下倾,其中,与槽轮廓的保持面互补的、榫轮廓的在榫下侧上的保持面同样是倾斜平面,该倾斜平面在接合状态中面状地贴靠在槽轮廓的保持面上。

可以改善操作,其方式是,槽轮廓和榫轮廓布置用于摆动锁定,其中,在榫下侧上设置平坦的下凸出面,所述下凸出面平行于嵌板上侧定向,其中,槽轮廓在下槽壁上具有用于榫轮廓的凸出面的支承面,其中,支承面同样是平坦的并且平行于嵌板上侧。

为了在竖直的方向上好的锁定,设置在榫上侧的接触面可以平行于嵌板上侧构造,并且槽轮廓的上槽壁的互补的内面可以为此平行于嵌板上侧布置。

榫上侧的接触面具有远端端部和近端端部,并且榫下侧的凸出面同样具有远端端部和近端端部,其中,符合目的地在凸出面的远端端部和接触面的近端端部之间设置间距(摆动连接)。

为了改善槽轮廓的稳定性,下槽壁从支承面的平面朝向槽底部上倾。

一个替换方案设置,槽轮廓和榫轮廓布置用于卡扣锁定,其中,榫轮廓在其榫下侧上在近端具有下凸出面以及在远端(邻近于榫轮廓的自由端部)具有承载面,互补的槽轮廓具有支撑面用于将榫轮廓的承载面支撑在下槽壁上,并且互补的槽轮廓设置有用于榫轮廓的下凸出面的匹配的支承面。在两个嵌板的卡扣锁定的方案中,具有槽轮廓和榫轮廓的嵌板棱边在垂直于互补的嵌板棱边的纵向延伸部的方向上平移地朝向彼此运动。为了在此可以建立在槽轮廓和榫轮廓之间形状配合的锁定,所述锁定件必须能够允许并且承受足够的弹性变形。

榫轮廓的承载面以及槽轮廓的对应的支撑面也符合目的地平行于嵌板上侧布置。在此,支撑面符合目的地布置在下槽壁的区域中,该区域与上槽壁对置。如果在嵌板上侧上在已被锁定的嵌板棱边的区域中存在载荷,该载荷将压力施加到上槽壁上,则力经过上槽壁的内面传递到榫上侧的接触面上并且传递通过榫轮廓。该力在榫下侧从其承载面传递到下槽壁的支撑面中,该支撑面自身将该力向下传导到铺设嵌板的地面中。

设置在槽轮廓上的、用于榫轮廓的下凸出面的支承面可以布置在下槽壁的区域中,该区域与上槽壁相比在远端从嵌板棱边更远地突出。

用于榫轮廓的下凸出面的设置在槽轮廓上的支承面符合目的地是平坦的。此外,所述支承面可以构造有在远端方向上向下定向的倾斜度。所述倾斜度优选地处于相对于嵌板上侧的2°-10°的角度范围内。如同下文详细描述的那样,所述倾斜度具有与下槽壁在其自由端部的区域中所带有的构型相互作用的性质。

对于嵌板的为了卡扣连接而设置的实施方案,设置在榫上侧上的接触面有利地相对于嵌板上侧平行地布置,其中,与该接触面互补的、槽轮廓的上槽壁的内面则同样平行于嵌板上侧布置,其中,上槽壁的内面大于设置在下槽壁上的支撑面。同样,榫下侧上的承载面小于设置在榫上侧上的接触面。因此,从嵌板上侧导入的力从上槽壁经过第一面对向下传递到榫轮廓中。第一面对由上槽壁的内面和榫上侧的接触面构成。然后该力从榫轮廓借助第二面对继续向下传递,所述第二面对由榫下侧的承载面和下槽壁的支撑面构成。第二面对的接触面的尺寸小于第一面对的接触面的尺寸。第二面对的减小的接触面导致改善下槽壁的稳固性。

优选地,上槽壁的内面的中心与下槽壁的支撑面的中心相比更邻近于槽底部布置。这同样用于改善下槽壁的稳固性。

槽轮廓可以在上槽壁的内侧上朝向所述上槽壁的自由端部具有凹口,所述凹口优选地具有倾斜的凹口面。在此,凹口符合目的地布置为使得槽轮廓的宽度向着自由端部增大并且形成扩宽的进入口。槽轮廓的如此扩宽的进入口用于朝向槽轮廓的方向平移地运动的榫轮廓、例如漏斗部。榫轮廓则首先在其榫上侧处与凹口面接触。

榫轮廓的自由端部可以构造为钝的、楔形的横截面,其中,所述楔面有利于沿着上槽壁的倾斜的凹口面引导并且定心,以便使榫轮廓易于插入到槽轮廓中。

在榫下侧上的楔面与在榫上侧上的楔面相比是更长的并且提供更大的凹口。在榫下侧上的凹口用于提供用于下槽壁的空间,所述下槽壁应该被加固,其方式是,下槽壁构造为朝向槽底部具有增大的壁厚度。

所述设置在下槽壁的自由端部上的保持边缘符合目的地设置有边缘表面,所述边缘表面布置在下述高度上,该高度实现,为了卡扣连接而使互补的嵌板的榫下侧在边缘表面上滑动地运动并且在此使榫轮廓的榫上侧与在上槽壁的内侧上的凹口接触。榫上侧通过所述接触支撑在上槽壁上,这用于继续的接合运动。榫轮廓在继续的接合运动中向前更深地运动到槽轮廓中,其中,榫轮廓的凸出面压到下槽壁的保持边缘的边缘表面上并且下槽壁弹性地朝向嵌板下侧的方向向下弯曲。在榫上侧上,榫轮廓支撑在强的上槽壁内侧上。上槽壁与下槽壁相比由于所述上槽壁更小的远端的延伸部而更小地挠曲。此外,上槽壁的壁厚度比下槽壁的壁厚度大,这有利于上槽壁与下槽壁相比期望的更高的刚性。

此外,边缘表面符合目的地设有倾斜度,该倾斜度与榫下侧的凸出面的倾斜度相匹配,或者与下槽壁的支承面的倾斜度相同。这确保,在平移接合运动开始时榫下侧的凸出面与边缘表面接触并且可以均匀地将压力施加到边缘表面上,以便使下槽壁开始弹性地弯曲。

榫下侧可以在其承载面和其凸出面之间具有凹形的轮廓,其中,在两个嵌板的接合状态中在凹形的轮廓和下槽壁之间形成自由空间。凹形的轮廓有利于开始接合运动。由现有技术已知,在接合运动开始时,榫下侧首先仅仅被放置在保持边缘上。在这里此时发现,榫下侧可能如此不利地倾向于,当所述榫下侧仅仅被放置在保持边缘的边缘表面上,在那里可能滑脱出时,所述榫下侧则已经完全开始接合运动。在长的嵌板的情况中可能困难的是,将榫下侧在嵌板的整个长度上准确地放置在保持边缘上。凹形的轮廓在榫下侧的所述区域中有利于将榫轮廓容易地并且可靠地放置在保持边缘上并且抵抗从保持边缘滑脱出。

此外,基于在榫下侧上的凹形的轮廓实现至下槽壁的自由空间。自由空间有利于,由承载面/支撑面构成的面对可以彼此贴靠以及同时也凸出面/支承面构成的对可以面状地彼此贴靠。此外,自由空间为可到处在下槽壁上产生的颗粒提供空间。所述颗粒可能干扰前述的面对的贴靠并且消极地损害锁定的功能性。

在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接合状态中,在槽轮廓和榫轮廓之间可以构成至少三个接触面对。一个接触面对由榫上侧的接触面与上槽壁的内面成对地构成。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面对由榫下侧的凸出面与下槽壁的支承面成对地构成。第三接触面对可以由榫下侧的承载面与下槽壁的支撑面成对地构成。在两个嵌板的接合状态中在所述接触面对中的每个接触面对之间形成自由空间。

对于具有下述下槽壁的嵌板,该下槽壁基于其壁厚度对于卡扣连接是不可挠曲的,在嵌板下侧上在槽轮廓的槽底部下方在下槽壁的近端端部的区域中可以设置狭槽,所述狭槽平行于嵌板棱边延伸,以便增大下槽壁的挠曲性。符合目的地,狭槽具有倒圆的底部,这减小了缺口应力。狭槽可以包括平行的侧壁,或者狭槽可以具有基本上梯形的横截面。

附图说明

下面在附图中示例性地示出并且根据多个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嵌板,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已知的嵌板的上部区域,

图3示出根据图1的已知的嵌板的下部区域,

图4示出在彼此锁定的状态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嵌板或者其互补的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的局部图,

图5示出根据图4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嵌板的上部区域的一个替换的构型的的局部图,

图6示出根据图4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嵌板的上部区域的一个另外的替换的构型的局部图,

图7示出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局部图,所述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可以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嵌板上,

图8示出根据图7的嵌板的一个进一步方案,

图9示出一个另外的实施方案的局部图,其具有设置用于摆动锁定的、可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嵌板上的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视图,

图10示出一个另外的实施方案的局部图,其具有设置用于卡扣锁定的、可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嵌板上的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视图,

图11示出一个另外的实施方案的局部图,其具有设置用于卡扣锁定的、可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嵌板上的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3局部地示出根据现有技术W097/47834A1的嵌板。在图1中示出在接合状态中的两个嵌板1'和2'的嵌板棱边1和2。嵌板棱边形状配合地彼此锁定。在图1中以水平的点划线S表示将嵌板棱边分成上部区域A和下部区域B。在上部区域A中可以看到接缝3的构型;在这个现有技术中取消凹进的接缝。取而代之,在彼此邻接的嵌板棱边1和2处形成连续平坦的总表面。

在图2中局部地仅仅示出根据图1的嵌板棱边1和2的上部区域A,并且图3局部地仅仅示出嵌板棱边1和2的下部区域B,该下部区域在此设置有呈在嵌板棱边1上的槽轮廓和在嵌板棱边2上的互补的榫轮廓形式的锁定件。

根据图4至6示出用于根据接合的互补的嵌板的棱边上部区域A的实施例,所述接合的互补的嵌板实现凹进的接缝3。在图4至6的右边示出的嵌板棱边2上相应地设置呈以角度α布置的倒棱4'形式的大的棱边的倒角4,并且在左边示出的嵌板棱边1上相应地设置呈角度β布置的倒棱5'形式的小的棱边倒角5。角度α和β可以具有相同的角度值或者彼此相差±5°的值。在本实施例中,角度α为30°,并且角度β为35°。

具有所述两个棱边倒角的较小的棱边倒角的嵌板棱边1具有楔形的凸出部6,在所述凸出部上在较小的棱边倒角5之下布置侧凹的配合面7。配合面7用作用于较大的棱边倒角4的被覆盖的部分的接触面。也就是说,较大的棱边倒角4的被覆盖的部分符合目的地与侧凹的配合面7接触。这改善了接缝3的闭合性并且抵抗污物和水份侵入。

基于较小的棱边倒角5的前述的角度α=30°和较大的棱边倒角4的角度β=35°实现,配合面7在其上端部处持续地与较大的棱边倒角4的倒棱4'接触,所述倒棱以所述方式密封地封闭。

在具有较大的棱边倒角4的嵌板棱边2上在棱边倒角下方设置钝角的抵靠面8。具有较小的棱边倒角5的互补的嵌板棱边1在楔形的凸出部6下方或者在侧凹的配合面7下方具有配合抵靠面9,所述配合抵靠面在两个互补的嵌板1'和2'的接合状态中与钝角的抵靠面8接触。钝角的抵靠面和配合抵靠面9布置为,在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接合状态中在钝角的抵靠面8和配合抵靠面9之间形成楔形的间隙10。间隙10'的尖端在此向上朝向嵌板表面11/12定向。所述楔形的间隙有利于两个接合的已被锁定的嵌板的相对运动。当两个嵌板的已被锁定的嵌板棱边1和2用作转动点时,则在总表面中在两个嵌板之间可以产生弯曲。这例如在下述情况时进行,即当嵌板1'和2'放置在不平的地面上时并且特别是当嵌板放置在具有凸起的地面上时。两个已被锁定的嵌板则可以相对彼此占据下述位置,在该位置中,所述嵌板的嵌板表面相对彼此占据>180°的角度。在这种情况中,设置在钝角的抵靠面和配合抵靠面9之间的楔形的间隙10实现卸载荷,因为所述间隙在已被锁定的嵌板棱边1和2内提供用于需要的嵌板棱边的角运动的空间。钝角的抵靠面8和配合抵靠面9在其上端部处保持接触,从而以所述方式抵抗接缝张开。

在图4中,楔形的间隙10具有6°的楔角并且相对于嵌板表面的垂线对称地布置。在图5中,楔角为4°并且该楔角的中心轴线M位于从嵌板表面11/12的垂线起+2°处。在图6中,楔角又为4°并且该楔角的中心轴线位于从嵌板表面11/12的垂线起-2°处。

具有在彼此邻接的嵌板棱边之间凹进的接缝的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A的上述实施例可以与嵌板棱边的不同的构造的下部区域B任意地组合,所述嵌板棱边布置为有助于形状配合的锁定的功能。

在图7中示出上部区域A和下部区域B的组合的第一实施例。该图局部地示出在接合的锁定的状态中的互补的嵌板棱边l和2。所述嵌板棱边的上部区域A如图4中所述地构造,其中,然而重要的是,例如根据现有技术、如同在图1和2中示出的上部区域的另外的构型中的任何构型同样是可能的。这同样适用于所有进一步改进下部区域的下述实施例。在图7中,嵌板棱边1和2的下部区域B设置有锁定件V,所述锁定件使两个接合的嵌板棱边在竖直的和水平的方向上锁定。在这个实施例中,单独的锁定元件13设置竖直的锁定作用,该锁定元件具有弹性的特性。单独的锁定元件可以如同在EP 1 415 056B1中或在WO 2011/087425A1中所述的弹性的锁定元件的实施方案那样构造。

为了水平的锁定作用,根据图7在嵌板棱边1和2的下部区域B中设置与嵌板芯14或15一体地制造的互补的钩形轮廓H、即具有钩边缘17和向上敞开的接收凹进部18的接收钩16以及锁定钩19,所述锁定钩具有锁定凸出部20和向下敞开的锁定凹进部21。接收凹进部18布置用于接收锁定钩的锁定凸出部20。

两个钩形轮廓分别具有一体地构造在嵌板芯14或15上的保持面22或23,借助所述保持面能够实现抵抗嵌板1'和2'在嵌板平面内在垂直于已被锁定的嵌板棱边的方向上远离彼此的分离运动的(水平的)锁定作用。接收钩16朝向嵌板下侧24并且在嵌板下侧上在远端从嵌板棱边2突出。接收钩16的保持面22设置在钩边缘17的近端侧上。该保持面的面法线朝向嵌板2'的嵌板芯15定向。同样,锁定钩19具有保持面23,该保持面布置在锁定凸出部20的近端侧上并且其面法线朝向嵌板1'的嵌板芯14定向。

锁定凸出部20在本实例中在凸出部下侧25上具有远端的凸出面26以及近端的材料凹进部28,所述凸出面与接收凹进部18的底部27接触,所述材料凹进部侧向地延伸直至锁定凸出部20的保持面23上。材料凹进部28用于锁定凸出部20和钩边缘17的保持面22/23的好的接触。

对于嵌板的设置有钩轮廓H的实施方案,接合运动在垂直于嵌板平面的方向上(竖直地)延伸。对于小的棱边倒角5,楔形的凸出部6符合目的地设置在锁定钩19上。楔形的凸出部6的上侧构成小的棱边倒角5,并且所述楔形的凸出部的下侧包括侧凹的配合面7,该配合面用作用于较大的棱边倒角4的被覆盖的部分的接触面,所述较大的棱边倒角设置在接收钩16上。

单独的锁定元件13在接合运动开始时仅仅支承在嵌板棱边2上。所述锁定元件具有在远端突出的卡锁件29。该卡锁件可以在接合运动期间自动地卡锁到侧向的卡锁凹进部30中,所述卡锁凹进部设置在互补的嵌板棱边1上。

在图8中示出前述的实施例的一个变体,该变体除了一个细节以外相应于图7的实施例。与图7不同地,根据图8,在锁定钩19上在较小的棱边倒角5下方所设置的配合抵靠面9被改变。整个锁定钩19的横截面在图8中以虚线标出并且示出其中性形态,仿佛所述锁定钩未与接收钩接合。在此示出,在配合抵靠面9的区域中的虚线与互补的接收钩16的横截面重叠/覆盖,亦即在接收钩具有其钝角的抵靠面8的地方重叠/覆盖。覆盖部31的尺寸在图8中为了更好的可识别性而过大地示出。在实际中,该尺寸是覆盖部31的几百(最少十)毫米的最大深度。在实际中,覆盖部实现在抵靠面8和配合抵靠面9之间对接合的嵌板棱边的挤压。

所述期望的挤压在抵靠面8和配合抵靠面9的上区域中进行。为此所述构型布置为使得覆盖部的尺寸在嵌板棱边的下述区域(X)的一半高度(X/2)上延伸,抵靠面8和配合抵靠面9占据该区域。

在图9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互补的嵌板棱边1和2的嵌板的一个另外的实施方案。在此涉及下述嵌板,其中,嵌板棱边的设置用于(水平的/竖直的)锁定作用的下部区域B设置有在嵌板棱边1上的槽轮廓32以及在嵌板棱边2上的与该槽轮廓互补的榫轮廓33。槽轮廓32具有上槽壁34和下槽壁35。图9示出在接合状态中的所述两个相同的嵌板棱边1和2的局部图。在上部区域A上,这种嵌板实现根据图4的具有V形接缝3的构型,所述V形接缝具有大的棱边倒角4以及小的棱边倒角5,其中,大的棱边倒角4部分地由小的棱边倒角5覆盖。在此也重要的是,替换地可以设置上部区域A的任何其他的构型、例如根据现有技术的、如同在图1和2中可看到的构型。在所述嵌板棱边的下部区域B中的槽轮廓32和互补的榫轮廓33设置用于摆动锁定。为了摆动锁定,具有榫轮廓33的嵌板2'以摆动角度γ定位,以便将榫轮廓33的自由端部放入槽轮廓32的槽壁34和35之间,如同通过在图9中以虚线示出的榫轮廓33'示出的那样。然后可以容易地建立锁定,其方式是,使首先向上摆动的嵌板向下摆动到具有互补的槽轮廓32的嵌板1'的平面中。

槽轮廓32的下槽壁35与上槽壁34相比在远端从嵌板棱边更远地突出。此外,下槽壁35在其自由端部上具有保持边缘36,其中,在保持边缘的近端侧上设置保持面37,所述保持面抵抗已被锁定的嵌板的平的分离运动。保持面37构造为倾斜平面,所述倾斜平面朝向槽轮廓32的槽底部38下倾,其中,与槽轮廓32的保持面互补的、榫轮廓33的保持面39在榫下侧40上同样构造为倾斜平面,该保持面在接合状态中面状地贴靠在槽轮廓的保持面37上。也就是说,槽轮廓的保持面37具有朝向嵌板1'的嵌板芯14定向的面法线。槽轮廓32的下槽壁35的保持边缘36还具有高度R,该高度不允许具有榫轮廓33的嵌板向前水平地运动到保持边缘36上并且榫轮廓33的自由端部在卡扣锁定的路径上定位在槽轮廓32的槽壁34和35之间。

在榫下侧40上设置平坦的下凸出面41,该下凸出面平行于嵌板表面11定向。与该下凸出面匹配地,槽轮廓32在其下槽壁35具有用于榫轮廓33的凸出面41的平坦的支承面42,该支承面同样是平坦的并且平行于嵌板表面12定向。

为了在竖直方向上好的锁定而在榫上侧43上设置接触面44,该接触面自身平行于嵌板表面12定向。对于榫上侧的所述接触面设置槽轮廓的上槽壁34的互补的内面45,该内面平行于嵌板表面11布置。

榫上侧的接触面44具有远端端部44a和近端端部44b。榫下侧的凸出面41同样具有远端端部41a和近端端部41b。根据图9在凸出面的远端端部41a和接触面44的近端端部44b之间设置间距D。

为了改善槽轮廓32的稳定性,下槽壁35从支承面42的平面朝向槽底部38以上升部46构造。由此在下槽壁35的近端区域中,即在所述下槽壁从嵌板芯14突出的地方,下槽壁的壁厚度较大。从下槽壁的较大的壁厚度过渡到较小的壁厚度的过渡部是连续的,这同样有利于下槽壁35的稳固性。

在根据图9的锁定内可以看到多个接触面对,其中,槽轮廓32的面相应地与互补的榫轮廓33的对应的面接触。这从上向下通过锁定借助第一接触面对而开始,该第一接触面对由在具有榫轮廓33的嵌板棱边2上的钝角的抵靠面8和在具有槽轮廓32的嵌板棱边1上的配合抵靠面9构成。下一个作为第二接触面对的接触面对由榫上侧43的平的接触面44和上槽壁34的内面45构成。在这两个先提及的接触面对之间存在自由空间47。下一个作为第三接触面对的接触面对由榫下侧的凸出面41和下槽壁35的支承面42构成。在第二接触面对和第三接触面对之间同样存在自由空间48,该自由空间在槽底部38上和在榫下侧和下槽壁35之间延伸。下一个第四接触面对由设置在榫下侧上的保持面39和设置在下槽壁35的保持边缘36上的保持面37构成。在第三接触面对和第四接触面对之间又设置自由空间49。

在图10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嵌板的又一个另外的实施例。该嵌板具有槽轮廓32和互补的榫轮廓33,所述槽轮廓和互补的榫轮廓构造为使得其适用于卡扣锁定,在所述卡扣锁定中通过两个相同的嵌板1'和2'以嵌板棱边1和2在前面朝向彼此水平移动而被锁定。

根据图10,榫轮廓33在其榫下侧在近端具有下凸出面41并且在远端(邻近于榫轮廓的自由端部)在榫轮廓33上设置承载面50。互补的槽轮廓32在下槽壁35上具有支撑面51以支撑榫轮廓的承载面50。对于榫轮廓33的凸出面41,槽轮廓32具有匹配的支承面42。

为了在竖直的方向上的好的锁定而在榫上侧43上设置接触面44,该接触面自身平行于嵌板表面12定向。对于该接触面44,在槽轮廓32的上槽壁34上设置互补的内面45,该内面平行于嵌板表面11布置。

为了在建立卡扣锁定时可以建立槽轮廓32和榫轮廓33之间的形状配合,槽轮廓32特别是必须能允许并且经受足够的弹性变形。

榫轮廓33的承载面50以及槽轮廓32的对应的支撑面51也符合目的地平行于嵌板表面11/12布置。在此,根据图10的支撑面51布置在下槽壁35的区域中,该区域与上槽壁34对置。

如果过在嵌板表面11上在锁定的嵌板棱边的区域中存在载荷,该载荷将压力施加到上槽壁34上,则力经过上槽壁34的内面45传递到榫上侧的接触面44上并且通过榫轮廓33向下传导到榫下侧。该力在榫下侧从其承载面50传递到下槽壁35的支撑面51中,该支撑面自身将该力继续向下传导到铺设嵌板1'的地面中。

用于榫轮廓33的下凸出面41的、设置在槽轮廓32上的支承面42布置在下槽壁35的区域中,该区域与上槽壁34相比在远端从嵌板棱边1更远地突出。

用于榫轮廓33的下凸出面41设置在槽轮廓32上的支承面42根据图10平坦地构造。该支承面此外以在远端方向上向下定向的倾斜度构造。倾斜度优选地处于相对于嵌板表面11的2°-10°的角度范围。如同下文详细描述的那样,所述倾斜度具有与下槽壁在其自由端部的区域中所带有的构型相互作用的性质。

对于根据图10的嵌板,设置在榫上侧上的接触面44相对于嵌板表面11平行地布置。与该接触面互补的、槽轮廓32的上槽壁34的内面45平行于嵌板表面12布置。

用于与榫上侧接触的、上槽壁34的内面45在图10中大于下槽壁35上的支撑面51,该支撑面在榫下侧与榫轮廓33接触。同样,在榫下侧上的承载面50小于设置在榫上侧上的接触面44。

由嵌板表面传入的力从上槽壁34经过第一面对向下传递到榫轮廓33中。第一面对由上槽壁34的内面45和榫上侧的接触面44构成。然后该力从榫轮廓33借助第二面对继续向下传递,所述第二面对由榫下侧的承载面50和下槽壁35的支撑面51构成。第二面对的接触面的尺寸小于第一面对的接触面的尺寸。第二面对的减小的接触面用于改善下槽壁35的稳固性。

优选地,上槽壁34的内面45的中心与下槽壁35的支撑面51的中心相比更邻近于槽底部38布置。这同样用于改善下槽壁35的稳固性。

槽轮廓32在上槽壁34的内侧上朝向所述上槽壁的自由端部具有凹口52,所述凹口根据图10构造为倾斜的凹口面52'。所述凹口布置为使得槽轮廓32相对于自由端部的宽度增大。以所述方式在槽轮廓32的槽横截面中形成扩宽的进入口53。扩宽的进入口53用于朝向槽轮廓32的方向平移地运动的榫轮廓33、例如漏斗部。榫轮廓33被“灌”入到槽轮廓32中。在此,所述榫轮廓首先在其榫上侧与上槽壁34的凹口面52'接触。

榫轮廓33的自由端部构造为钝的、楔形的横截面,其中,上楔面54实现沿着上槽壁34的倾斜的凹口面52'引导并且定心,以便使榫轮廓33易于插入到槽轮廓32中。

设置在榫下侧上的下楔面55与上楔面54相比是更长的并且提供更大的凹口。在榫下侧上的较大的凹口用于提供用于下槽壁35的空间,所述下槽壁在这个区域中具有上升部56并且由此被加固,也就是说,下槽壁35构造为朝向槽底部具有增大的壁厚度。

在下槽壁35的自由端部上设置保持边缘57,所述保持边缘的构型布置用于与榫轮廓33的凸出面41好地相互作用。

保持边缘57设置有边缘表面58,所述边缘表面布置在下述高度上,该高度实现,为了卡扣连接而使互补的嵌板2'的榫下侧在边缘表面58上滑动地运动并且在此使榫轮廓33的榫上侧与在上槽壁34的内侧上的凹口面52'接触。然后榫上侧通过所述接触支撑在上槽壁34上,这用于继续的接合运动。榫轮廓33在继续的接合运动中向前更深地运动到到槽轮廓32中,其中,榫轮廓33的凸出面41从上方压到下槽壁35的保持边缘57的边缘表面58上。下槽壁35由此弹性地朝向嵌板下侧的方向向下弯曲。在榫上侧上,榫轮廓33支撑在更厚的和更稳固的上槽壁34的内侧上。上槽壁34与下槽壁35相比由于所述上槽壁更小的远端的延伸部而更小地挠曲。此外,上槽壁34的壁厚度大于下槽壁35的壁厚度,这实现上槽壁34与下槽壁35相比期望的更高的刚性。

为了与凸出面41的好的相互作用,该凸出面具有相对于嵌板表面11的2°-10°的倾斜度,边缘表面58设置有匹配的倾斜度,该倾斜度与榫下侧的凸出面41的倾斜度相匹配,或者与下槽壁35的支承面42的倾斜度相同。这确保,在平移的接合运动开始时榫下侧的凸出面41与边缘表面58接触并且可以均匀地将压力施加到边缘表面上,以便下槽壁35开始弹性地弯曲。

此外,在保持边缘上在近端设置保持面37,该保持面的面法线朝向嵌板芯14定向。在榫轮廓33的榫下侧的近端面上设置保持面39,该保持面在接合状态中根据图10与下槽壁的保持面37相互作用。

榫下侧在其承载面50和其凸出面41之间具有凹形的轮廓59。在两个嵌板的接合状态中在凹形的轮廓59和下槽壁35之间形成自由空间。凹形的轮廓有利于开始接合运动。榫轮廓的榫下侧可以容易地被放置在保持边缘上,而不能从那里在接合运动开始时马上滑脱出。

此外,由于在榫下侧上的凹形的轮廓产生至下槽壁的自由空间60。自由空间有利于,由承载面/支撑面构成的面对可以贴靠在彼此上,以及由凸出面/支承面构成的对同时也可以面状地贴靠在彼此上。此外,自由空间为可到处在下槽壁上产生的颗粒提供空间。所述颗粒可能干扰前述的面对的贴靠并且消极地损害锁定的功能性。

在两个互补的嵌板棱边的接合状态中,在嵌板棱边的下部区域B中在槽轮廓32和榫轮廓33之间形成至少三个接触面对。一个接触面对由榫上侧的接触面44与上槽壁34的内面45成对地构成。第二接触面对由榫下侧的凸出面41与下槽壁35的支承面42成对地构成。在第一接触面对和第二接触面对之间设置自由空间48。第三接触面对由榫下侧的承载面50与下槽壁35的支撑面51成对地构成。在第二接触面对和第三接触面对之间设置自由空间60。此外,在凹口面52'的区域中设置自由空间61,该自由空间从下部区域B过渡到上部区域A。一个另外的小的自由空间62在接触面对41/42和接触面对37/39之间。在此,在榫下侧上设置在凸出面41和保持面39之间的半径,其中,该半径略微大于在下槽壁上在该下槽壁的支承面42和设置在保持边缘57上的保持面37之间构造的半径。自由空间62位于所述不同大小的半径之间。

在图1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嵌板的一个另外的实施例。通过根据图11的嵌板应该能够建立卡扣锁定,同样如同通过图10的实施例那样。在图11中的榫轮廓和槽轮廓的横截面的构型与在图10中的构型略微不同。然而在图11中的这个构型也可以与在图10中示出的构型相同。图11中的主要区别在于改变的下槽壁35,该下槽壁与在图10中的下槽壁相比更厚和更稳固并且更少地挠曲。

在嵌板下侧24上在槽轮廓32的槽底部38下方在下槽壁35的近端端部的区域中设置狭槽63,该狭槽增大下槽壁35的挠曲性。狭槽63平行于嵌板棱边1延伸。由此如此程度地增大下槽壁35的挠曲性,以使得能实现互补的嵌板棱边1和2的卡扣锁定。狭槽的底部G构造有倒圆的横截面,以便使缺口应力最小化和抵抗开裂。

下槽壁35的自由端部设置有带有多个倒棱65,66和67的阶梯形的轮廓64。钝的外表面68,69和70位于所述倒棱之间或者与所述倒棱邻接。倒棱67是最大的倒棱,并且该倒棱延伸直到嵌板下侧24上。倒棱通过一个唯一的切削工具被切削加工地产生。所使用的切削工具可以说实现了示出的下槽壁35的自由端部的阶梯形的轮廓64。嵌板能够以所述方式以不同的嵌板厚度制造,其中,可能的嵌板厚度符合目的地如此选择,以使得相应的嵌板下侧位于所述倒棱65,66或67中的一个倒棱的区域中,所述倒棱提供阶梯形的轮廓64。

也就是说,根据图11的榫轮廓和槽轮廓的横截面构型当然也可以设置用于较薄的嵌板。该嵌板可以例如具有相应于图10中的嵌板的嵌板厚度。嵌板下侧则在阶梯形的轮廓64内位于倒棱65的高度上。在这个小的嵌板厚度的情况中省去狭槽63。

1 嵌板棱边

1' 嵌板

2 嵌板棱边

2' 嵌板

3 接缝

4 大的棱边倒角

4' 大的倒棱

5 小的棱边倒角

5' 小的倒棱

6 楔形的凸出部

7 配合面

8 钝角的抵靠面

9 配合抵靠面

10 楔形的间隙

10' 间隙的尖端

10 嵌板表面

11 嵌板表面

12 单独的锁定元件

13 嵌板芯

14 嵌板芯

16 接收钩

17 钩边缘

18 接收凹进部

19 锁定钩

20 锁定凸出部

21 锁定凹进部

22 保持面

23 保持面

24 嵌板下侧

25 凸出部下侧

26 凸出面

27 底部(接收凹进部)

28 材料凹进部

29 卡锁件

30 卡锁凹进部

31 覆盖部

32 槽轮廓

33 榫轮廓

34 上槽壁

35 下槽壁

36 保持边缘

37 保持面

38 槽底部

39 保持面

40 榫下侧

41 凸出面

41a 远端端部

41b 近端端部

42 支承面

43 榫上侧

44 接触面

44a 远端端部

44b 近端端部

45 内面

46 上升部

47 自由空间

48 自由空间

49 自由空间

50 承载面

51 支撑面

52 凹口

52' 凹口面

52 进入口

53 上楔面

54 下楔面

55 上升部

56 保持边缘

57 边缘表面

58 凹形的轮廓

59 自由空间

60 自由空间

61 自由空间

62 狭槽

63 阶梯形的轮廓

64 倒棱

65 倒棱

66 倒棱

67 钝的外表面

68 钝的外表面

69 钝的外表面

A 上部区域

B 下部区域

D 间距

G 底部

H 钩轮廓

M 中心轴线

S 点划线

α 角度

β 角度

γ 摆动角度

相关技术
  • 嵌板组、用于制造此种嵌板组的方法、嵌板的组件以及所述嵌板中使用的锁定型材
  • 具有易开嵌板的罐、易开嵌板及其嵌板
技术分类

061201123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