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3:41


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

背景技术

体育考试中排球的考试方式大多数是以两人相对相互垫球,垫球的数量为本次考试的成绩。在考试前学生会对本次项目进行练习,在对排球的练习时,很多学生采用的练球方式便是对着墙面垫球,或者是有人陪练。

在对墙面垫球时,排球的弹力的大小是依靠学生垫球时对排球的发力程度,用力太小排球的弹力很小达不到练球的效果,而这种练球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疼痛感,导致肌肉酸疼或者肌肉麻木从而会降低练球的效果。如果有人陪练,练球的效果会好许多,但是这种练球方法大多数在两人的垫球技术都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更好。因此,亟需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来解决上诉提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通过运球装置将排球传输到发球装置内,可自动完成排球发射,实现了抛球的连续性,不需要陪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座、运球装置和发球装置,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分别通过滚轮支撑架连接有运动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且位于运球装置和发球装置的前端通过支撑块连接有与收球篮,所述底座顶端中心设置有供排球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底端沿着第一通孔的边沿设置有底篮,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系统控制装置,所述收球篮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倾斜垫块,所述倾斜垫块的高度从左右两端向中间方向逐渐变低,所述收球篮的后端侧壁设置有供排球穿过的第二通孔;

所述发球装置用来将排球发射出来,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第一发射管以及和第一发射管贯通且底部开口带有中空腔体的第二发射管、第一传动装置、通过发球电机支架支撑在第一发射管的上方且驱动第一传动装置的发球电机以及用来支撑第一发射管的发射管支撑架,所述第一发射管的一端与第二发射管的后端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管与第二发射管的连接端至远离第二发射管的一端逐渐下降,所述第一发射管的上端外壁竖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发射管的前端设置有供排球射出的出球孔,所述发射管支撑架的一端与第一发射管的底部外壁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的顶端后边沿连接;

所述运球装置用来将收球篮内滚落过来的排球运输到第二发射管内,包括设置在第二发射管底部且上下均开口带有中空腔体的运球管、第二传动装置以及通过运球电机支架支撑在发射管支撑架的下端外壁上且驱动第二传动装置的运球电机,所述运球管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可供排球进入的入球孔,所述运球管的后端外壁竖向设置有第四通孔;

所述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外壁的控制按钮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单片机和蓄电池,所述控制按钮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发球电机和运球电机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发球电机和运球电机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发射管内的压力弹簧和冲击器以及设置在第一发射管上方的不完全发球齿轮,所述发球电机的输出轴横向连接有与第三通孔的内径相适配的发球齿轮,所述第一发射管远离第二发射管的一端内壁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器,所述冲击器的外壁沿着冲击器的径向方向横向设置有若干条与发球齿轮相啮合的发球齿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运球管后端的不完全运球齿轮和活动设置在底篮内且长度长于底篮的运球杆,所述运球电机的输出轴横向连接有与第四通孔的内径相适配的运球齿轮,所述运球杆的沿着运球杆的径向方向横向设置有若干条与运球齿轮相啮合的运球齿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球杆位于运球齿条左右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运球管左右两端的内壁分别竖直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球杆的顶端设置有供排球活动的弧形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支撑架包括位于右端的两根前滚轮支撑架和位于左端的两根后滚轮支撑架,两根前滚轮支撑架的上端侧壁均设置有弹簧销,所述运动滚轮包括位于两根前滚轮支撑架下端的两个前端滚轮和位于两根后滚轮支撑架下端的两个后端滚轮,两个后端滚轮之间连接有运动电机,所述运动电机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后端滚轮传动连接,所述运动电机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垫块的后端靠近第二通孔处设置有向第二通孔凹陷的壶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球篮后端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弧形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顶端与出球孔的下端侧壁邻接且弧度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射管支撑架设置为2根,分别位于第一发射管的左右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球篮的横截面呈长方形,所述收球篮左右两端侧壁以及前端侧壁均等间距竖直设置有若干条长条通孔,所述底篮的纵截面呈圆柱形,所述底篮的侧壁从下往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环形通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通过运球装置将排球传输到发球装置内,可自动完成排球发射,实现了抛球的连续性,不需要陪练。

2、本发明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通过设置弹簧销和运动电机,可使训练发射器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既具有练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满足了多名运动员同时进行训练的需求。

3、本发明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通过运球杆位于运球齿条左右两端的侧壁上设置的滑块与运球管左右两端内壁竖直设置的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使运球杆与运球管上下滑动连接,限定了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运球杆上升或回落的过程中,保证了运球杆方向的稳定。

4、本发明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通过在运球杆的顶端设置的供排球活动的弧形通道,当运球杆在没有向上运动时,排球通过入球孔落到运球杆顶端的弧形通道内,保证在进球时不会发生进球困难和多球卡在“门口”的现象,当运球杆向上运动达到第二发射管与第一发射管贯通处时,进一步方便排球顺利滚落到第一发射管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底座、运球装置和发球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底座、运球装置和发球装置连接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发射管、压力弹簧与冲击器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运球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收球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底座;

2、运球装置;20、运球管;200、入球孔;201、第四通孔;21、第二传动装置;210、运球齿轮;211、运球杆;2110、运球齿条;2111、半圆弧槽;22、运球电机支架;23、运球电机;

3、发球装置;30、第一发射管;300、第三通孔;31、第二发射管;310、出球孔; 32、第一传动装置;320、压力弹簧;321、冲击器;3210、发球齿条;322、发球齿轮;33、发球电机支架;34、发球电机;35、发射管支撑架;

4、滚轮支撑架;40、前滚轮支撑架;41、后滚轮支撑架;42、弹簧销;

5、运动滚轮;50、前端滚轮;51、后端滚轮;52、运动电机;

6、收球篮;60、第二通孔;61、凹陷部;62、长条通孔;

7、底篮;70、环形通孔;

8、系统控制装置;80、壳体;81、控制按钮;

9、倾斜垫块;90、壶口;

10、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座1、运球装置2和发球装置3,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分别通过滚轮支撑架4连接有运动滚轮5,所述底座1的顶端且位于运球装置2和发球装置3的前端通过支撑块10连接有与收球篮6,所述底座1顶端中心设置有供排球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底座1的底端沿着第一通孔的边沿设置有底篮7,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系统控制装置8,所述收球篮6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倾斜垫块9,所述倾斜垫块9的高度从左右两端向中间方向逐渐变低,所述收球篮6的后端侧壁设置有供排球穿过的第二通孔60;

如图1所示,所述发球装置3用来将排球发射出来,包括带有中空腔体的第一发射管30以及和第一发射管30贯通且底部开口带有中空腔体的第二发射管31、第一传动装置32、通过发球电机支架33支撑在第一发射管30的上方且驱动第一传动装置32的发球电机34以及用来支撑第一发射管30的发射管支撑架35,所述第一发射管30的一端与第二发射管31的后端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管30与第二发射管31的连接端至远离第二发射管31的一端逐渐下降,所述第一发射管30的上端外壁竖向设置有第三通孔300,所述第二发射管31的前端设置有供排球射出的出球孔310,所述发射管支撑架35的一端与第一发射管30的底部外壁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的顶端后边沿连接;第一发射管30和第二发射管31的内径均大于排球的外径,第一发射管30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以便排球从第二发射管31内顺利滚落到第一发射管30内。

如图1所示,所述运球装置2用来将收球篮6内滚落过来的排球运输到第二发射管31内,包括设置在第二发射管31底部且上下均开口带有中空腔体的运球管20、第二传动装置21以及通过运球电机支架22支撑在发射管支撑架35的下端外壁上且驱动第二传动装置21的运球电机23,所述运球管20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与第二通孔60连通的可供排球进入的入球孔200,所述运球管20的后端外壁竖向设置有第四通孔201;运球管20的内径大于排球的外径,收球篮6可同时放置多个排球。

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控制装置8包括壳体80、设置在壳体80外壁的控制按钮81以及设置在壳体80内部的单片机和蓄电池,所述控制按钮81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发球电机34和运球电机23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发球电机34和运球电机23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通过单片机向运球电机23发送电信号,带动第二传动装置21传动将排球运输到发球装置3内,然后向发球电机34发送电信,带动第一传动装置32传动将排球从出球孔310发射出来。在使用训练发射器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与训练器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训练时运动员将发射出来的排球进行击打并将其落入收球篮6中。

如图2、图3、图5所示,所述第一传动装置32包括设置在第一发射管30内的压力弹簧320和冲击器321以及设置在第一发射管30上方的不完全发球齿轮322,所述发球电机34的输出轴横向连接有与第三通孔300的内径相适配的发球齿轮322,所述第一发射管30远离第二发射管31的一端内壁连接有压力弹簧320,所述压力弹簧3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器321,所述冲击器321的外壁沿着冲击器321的径向方向横向设置有若干条与发球齿轮322相啮合的发球齿条3210。第一发射管30的上端外壁竖向设置有第三通孔300,可供发球齿轮322的插入,冲击器321的外壁沿着冲击器321的径向方向横向设有若干条与发球齿轮322相啮合的发球齿条3210,发球齿轮10采用的是不完全齿轮结构,当发球电机34接受到运动信号时开始转动,从而带动发球齿轮322转动,发球齿轮322先穿过第一发射管30上端外壁竖向设置的第三通孔300后与冲击器321上的发球齿条3210纹路相啮合,从而带动冲击器321向压力弹簧320受压方向(远离第二发射管31的方向)运动,当发球齿轮322和冲击器321脱离啮合时,冲击器321会被压力弹簧320的弹力迅速弹出,从而带动冲击器321一端的排球依次经过第一发射管30和第二发射管31前端的出球孔310中弹出,最终完成发球过程。发球完毕后,冲击器321将会被压力弹簧320自动拉回到原来位置。

如图2、图3、图6所示,所述第二传动装置21包括设置在运球管20后端的不完全运球齿轮210和活动设置在底篮7内且长度长于底篮7的运球杆211,所述运球电机23的输出轴横向连接有与第四通孔201的内径相适配的运球齿轮210,所述运球杆211的沿着运球杆211的径向方向横向设置有若干条与运球齿轮210相啮合的运球齿条2110。运球齿条2110采用的也是不完全齿轮结构,当运球电机23接受到运动信号时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运球齿轮210转动,运球齿轮210先穿过运球管20的后端外壁竖向设置的第四通孔201后与运球杆211上的运球齿条2110纹路相啮合,从而带动运球杆211向上运动,继而带动运球杆211顶端的排球向上运动,随着运球杆211向上推动,排球会先到达第二发射管31内,再滚落到与第二发射管31相贯通的第一发射管30内,最后通过第一传动装置32将排球从出球孔310弹出。此时运球杆211和运球齿轮210已经脱离啮合,运球杆211会自动下落,运球杆211的下端落在运球杆底篮7内,运球杆211的上端位于运球管20内,运球杆211的顶端位于入球孔200的侧下方,运球齿轮210重新与球齿条2110啮合。

具体的,所述运球杆211位于运球齿条2110左右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运球管20左右两端的内壁分别竖直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通过在运球杆211侧壁设置的滑块与运球管20内壁上的滑槽,使运球杆211与运球管20上下滑动连接,限定了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运球杆211上升或回落的过程中,保持运球杆211方向的稳定。

如图6所示,所述运球杆211的顶端设置有供排球活动的弧形通道2111。当运球杆211在没有向上运动时,排球通过入球孔200落到运球杆211顶端的弧形通道2111内,保证在进球时不会发生进球困难和多球卡在“门口”的现象,当运球杆211向上运动达到第二发射管31与第一发射管30贯通处时,进一步方便排球顺利滚落到第一发射管30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滚轮支撑架4包括位于右端的两根前滚轮支撑架40和位于左端的两根后滚轮支撑架41,两根前滚轮支撑架40的上端侧壁均设置有弹簧销42,所述运动滚轮5包括位于两根前滚轮支撑架40下端的两个前端滚轮50和位于两根后滚轮支撑架41下端的两个后端滚轮51,两个后端滚轮51之间连接有运动电机52,所述运动电机52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后端滚轮51传动连接,所述运动电机52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动电机5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当需要对多名运动员同时进行训练时,可使训练发射器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先将弹簧销42嵌入前滚轮支撑架40中,按下控制按钮81,此时运动电机52工作,运动滚轮5作左右往复直线运动,当训练结束后,拉出弹簧销42,两个前端滚轮50可作为万向轮使用。

如图7所示,所述倾斜垫块9的后端靠近第二通孔60处设置有向第二通孔60凹陷的壶口90,当排球落入收球篮6中因倾斜垫块9的作用,球会自动向入球孔200方向滚动,保证在进球时不会发生进球困难和多球卡在“门口”的现象。

如图7所示,所述收球篮6后端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弧形凹陷部61,所述凹陷部61的顶端与出球孔310的下端侧壁邻接且弧度一致,进一步方便排球从出球孔310射出。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发射管支撑架35设置为2根,分别位于第一发射管30的左右两端。

如图7所示,所述收球篮6的横截面呈长方形,所述收球篮6左右两端侧壁以及前端侧壁均等间距竖直设置有若干条长条通孔62。图4所示,所述底篮7的纵截面呈圆柱形,所述底篮7的侧壁从下往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环形通孔7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
  • 一种排球训练发射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78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