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模板支撑支座及建筑框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6:08


模板支撑支座及建筑框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板施工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模板支撑支座及建筑框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有的模板支立时通常采用斜撑来对侧墙模板进行支撑,将侧墙模板置于地面上,并在地面上设置止挡防滑件,斜撑的一端与侧墙模板相连,另一端与防滑件相连,从而斜撑与侧墙模板以及地面之间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对侧墙模板进行有效支撑。

目前,可以设置钢筋马凳来作为斜撑的防滑件,也可以设置预埋件来作为斜撑的防滑件。钢筋马凳通常需要焊接或绑扎于钢筋上,安装效率较低,安装质量也参差不齐,并且由于拆卸的人工成本大于钢筋马凳的价值,通常不会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预埋件通常在楼板中预埋第一连接件,连接斜撑以止挡斜撑,斜撑与预埋件的连接和拆卸效率较低,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模板支撑支座及建筑框架,使模板支撑支座可快速的拆装,节约人力成本。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板支撑支座,用于支撑斜撑装置的底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支座,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支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支座与所述斜撑装置抵接以形成两个支撑节点来支撑所述斜撑装置。

上述的支座通过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件,可快速的实现拆装,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座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止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止挡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抵接所述斜撑装置以阻止所述斜撑装置的移动。

上述的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可使支座快速的拆装于第一连接件;止挡部抵接斜撑装置以阻止斜撑装置的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上述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端通过螺纹连接,可快速的连接或分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或所述第二止挡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抵接所述斜撑装置以形成所述两个支撑节点。

上述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间隔设置,分别抵接斜撑装置以提高斜撑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座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

上述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以提高支座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相互平行且背离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朝向所述第二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上述的第一连接件垂直于第一平面可提高第一连接件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孔。

上述的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端设置于固定孔内以连接第二连接件,提高第一连接件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端设于所述固定孔内,且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

上述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贯穿第二连接件可提高第一连接件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筑框架,包括模板、斜撑装置和上述的模板支撑支座;所述斜撑装置连接所述模板以支撑所述模板,所述斜撑装置背离所述模板的一端设有底板;所述模板支撑支座抵接所述底板以限制所述斜撑装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建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模板支撑支座与底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模板支撑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模板支撑支座 1

第一连接件 11

第一端 111

第二端 112

第二连接件 12

第一平面 121

第二平面 122

固定孔 123

支座 13

第一连接部 131

止挡部 132

第一止挡部 1321

第二止挡部 1322

第二连接部 133

斜撑装置 2

斜撑杆 21

底板 22

模板 3

楼板 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板支撑支座,用于止挡斜撑装置的底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支座,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支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支座与所述斜撑装置抵接以形成两个支撑节点来止挡所述斜撑装置。

上述的支座通过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连接件,可快速的拆装,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建筑框架,包括模板3、斜撑装置2和模板支撑支座1。

模板3设于混凝土墙柱上以形成合金模墙柱。模板3可以为拉片式铝合金墙柱模板3,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模板3。

斜撑装置2连接模板3以支撑固定模板3,包括斜撑杆21和底板22,斜撑杆21的一端连接模板3、另一端连接底板22。

模板支撑支座1设置于楼板4上,底板22在楼板4的表面上并抵接于模板支撑支座1,通过模板支撑支座1的止挡使得斜撑杆21支撑固定模板3。

如图3所示,模板支撑支座1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和支座13。第二连接件12预埋于楼板4中,第一连接件11的第一端11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2,且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端112外露于楼板4。支座13活动地连接第二端112,以使得支座13可以快速的安装于第一连接件11或从第一连接件11拆卸。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增加第二连接件12与楼板4内混凝土的粘结力,第二连接件12可以为板状结构。为了增加第二连接件12的可靠性,第二连接件12的厚度可以大于等于10mm,例如12mm;长度和宽度范围可以为20mm-80mm,例如长宽规格为50*25mm。

第二连接件12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121和第二平面122。

第一平面121和第二平面122可以为第二连接件12的上下表面,并且,当第一连接件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12时,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端112位于第一平面121的一侧,即第一平面121朝向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端112。

当第二连接件12埋设于楼板4内时,第一平面121和第二平面122可以很好地与楼板4混凝土接触,以加快第二连接件12与混凝土的粘结,缩短等待粘结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当混凝土完全凝固后,第一平面121和第二平面122充分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可以保证第二连接件12在楼板4内的稳定性。

第二连接件12上设有固定孔123,固定孔123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一连接件11的第一端111对应,以使得第一端111可以插入固定孔123,使第一连接件1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2。

固定孔123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贯穿第二连接件12的通孔,只要能使第一连接件1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2即可。

当固定孔123为盲孔时,固定孔123设置于第一面上。当固定孔123为通孔时,固定孔123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第一平面121和第二平面122。

下面以固定孔123为通孔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固定孔123贯穿第二连接件12。第一连接件11的第一端111穿过固定孔123,连接第一平面121和第二平面122。

第一连接件11的第一端111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于固定孔123,也可以通过尺寸的公差配合连接于固定孔123,只要能使第一连接件11稳定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2即可。

下面以第一连接件11的第一端111通过焊接连接于固定孔123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第一连接件11的第一端111穿过固定孔123后,可以分别在第一平面121及第二平面122与第一端111的连接处焊接,也可以仅在第一平面121或第二平面122与第一端111的连接处焊接,只要能使第一连接件11稳定的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2即可。

为了使第一端111与固定孔123更好的配合,第一连接件11的第一端111可以为光面的杆状结构,相应的,固定孔123为圆孔结构以与第一端111配合。为了保证第一连接件11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固定孔123的孔径大小可以大于等于10mm,例如12mm。

支座13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端112。

第二端112可以设有外螺纹,相应的,支座13上设有与该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第二端112也可以设有内螺纹,相应的,支座13上设有与该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下面以第二端112设有外螺纹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端112设有外螺纹,支座13上设有可以容纳第二端112的套筒,且套筒的内壁设有与该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使得支座1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1。

第一连接件11的长度可以根据第二连接件12的厚度而定。当第二连接件12的厚度较小时,将第一连接件11的长度适当缩短,以避免第一连接件11形成较大的力臂而在端部形成大力矩导致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的连接失效。对应的,当第二连接件12的厚度较大时,可以将第一连接件11的长度适当增加以实现匹配。当第一连接件11固定于第二连接件12时,第一平面121侧伸出的第一连接件11长度为30-50mm较为合适。

支座13包括第一连接部131和止挡部132。第一连接部131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1,止挡部132设于第一连接部131上。

套筒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1,使得第一连接部13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端112。

止挡部132包括第一止挡部1321和第二止挡部1322,第一止挡部1321和第二止挡部1322间隔设置。当止挡部132抵接斜撑装置2的底板22时,第一止挡部1321和第二止挡部1322分别抵接底板22以提供两个支撑节点,增加止挡斜撑装置2的可靠性,提高斜撑装置2的稳定性。

支座13还包括第二连接部133,第二连接部13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止挡部1321和第二止挡部1322,且第二连接部133位于第一止挡部1321和第二止挡部1322的背离第一连接部131的一端,即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3分别位于止挡部132的两侧。

第一止挡部1321、第二止挡部1322、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3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一个工件折弯而成,也可以通过压铸一体成型,只要能使第一止挡部1321、第二止挡部1322、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3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即可。下面以第一止挡部1321、第二止挡部1322、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3通过一个柱状工件折弯而成(即支座13由一个柱状工件折弯、加工而成)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握持以拆装支座13,止挡部132的形状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或梯形等其他形状,只要能使止挡部132的形状既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以便于操作,又能提供两个支撑节点以稳定止挡斜撑装置2即可。下面以止挡部132的形状为方形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止挡部132的形状为方形,即第一止挡部1321和第二止挡部1322可以均沿第一连接部131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连接部133沿垂直于第一连接部131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止挡部1321和/或第二止挡部1322靠近第一连接部131的一端设有沿平行于第二连接部133的方向延伸的凸起以连接第一连接部131。

为了便于拆卸支座13及节约资源,支座13的高度可以小于等于100mm,例如80mm;支座13的最大宽度(即第一止挡部1321和第二止挡部1322的外廓最大距离)可以为60mm-100mm,例如80mm;支座13的旋转高度(即支座13与第一连接件11的有效旋合长度)可以为30mm-50mm,例如50mm。

该模板支撑支座1的实施步骤为:

将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固定连接在一起;

将第二连接件12埋设于楼板4内,且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端112外露于楼板4;

将支座13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1,调整支座13的高度使第一止挡部1321和第二止挡部1322均抵接于底板22。

综上所述,该模板支撑支座1通过支座13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11,可快速的拆装支座13,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通过将板状的第二连接件12埋设于楼板4以固定第一连接件11,提高第一连接件11的稳定性及连接的可靠性;通过可拆卸式的支座13止挡斜撑装置2,支座13可以重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相关技术
  • 模板支撑支座及建筑框架
  • 一种存储类物流建筑免模板免支撑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
技术分类

0612011286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