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模板连接结构及模板框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5:39


模板连接结构及模板框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板连接结构及模板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铝模板在国内的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建筑选择使用铝模板进行施工。在阴角部位,常通过使用销钉插入模板上的连接孔,并使用销片插入销钉上的销钉孔内,从而固定阴角模板和平面模板。由于销钉销片属于分离的个体,在模板装拆时,需要收集多个不同尺寸的销钉和销片,操作繁琐。且销钉、销片还存在易损耗、易丢失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模板装拆成本。进一步地,由于阴角部位的空间狭窄,使用销钉销片在阴角部位装拆模板时,难以将销片伸入阴角部位而实现多个模板的装拆,且装拆工具在使用时易触碰到其他部位而产生较大噪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与阴角模板一体化设置且装拆方便的模板连接结构及模板框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模板连接结构,包括插接部、转动部和抵持部;所述转动部设于所述插接部上,所述抵持部设于所述转动部上;所述抵持部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背离所述转动部设置。

上述方案通过在背离转动部一侧设置弧形面,以使抵持部随转动部转动时,弧形面抵持于第二模板上,以夹紧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有两个,两个所述抵持部平行设于所述转动部外表面。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平行的抵持部,以使两个抵持部能同时抵持于另一模板上,从而保证模板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沿垂直于所述转动部方向的横截面为半圆。

上述方案通过将抵持部沿垂直于转动部方向的横截面设置为半圆,以在抵持部能夹紧多个模板的前提条件下,使用的材料最少,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转动部共轴设置。

上述方案通过使抵持部与转动部共轴,以使抵持部随转动部同步转动,从而便于抵持部靠近或远离第一模板,以便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夹紧或分离。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连接结构还包括把手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把手部沿所述转动部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把手部,以便于旋转转动部,从而便于带动抵持部转动以将多个模板夹紧。并使抵持部与把手部沿转动部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不重合,以防止抵持部夹紧第二模板时,把手部与第二模板干涉的问题。

一种模板框架,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上述所述的模板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垂直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设有滑槽,所述模板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模板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模板包括边肋,所述边肋可设于所述间隙内。

上述方案通过将模板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设于滑槽内,并将第二模板的边肋设于间隙内,以通过转动模板连接结构即可将第二模板夹紧于间隙内,便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安装,且模板连接结构设于第一模板上,防止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夹紧时,需要单独取放模板连接结构而导致模板连接结构丢失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大于所述边肋的厚度。

上述方案通过使间隙的厚度大于边肋的厚度,以便于将边肋防止于间隙内。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框架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可封堵于所述滑槽的相对两端。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封堵件,并使封堵件可封堵于滑槽的相对两端,以将模板连接结构封堵于滑槽内,进一步防止模板连接结构丢失。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承载部指向所述模板连接结构的方向,所述滑槽的开口逐渐减小。

沿承载部指向模板连接结构的方向,上述方案通过使滑槽的开口逐渐减小,以便于插接部设于滑槽内,并防止插接件脱离滑槽。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还包括第一转接部和设于所述第一转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第二模板。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与第二模板平行的第二连接部,以便于第一模板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另一模板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模板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模板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未锁紧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锁紧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模板框架 100

第一模板 10

第一连接部 11

承载部 12

滑槽 121

第一面 121a

第二面 121b

第一转接部 13

第二连接部 14

安装孔 141

第二转接部 15

第二模板 20

边肋 21

模板连接结构 30

间隙 30a

转动部 31

抵持部 32

弧形面 32a

插接部 33

把手部 34

封堵件 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板连接结构,包括插接部、转动部和抵持部;所述转动部设于所述插接部上,所述抵持部设于所述转动部上;所述抵持部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背离所述转动部设置。

上述方案通过在背离转动部一侧设置弧形面,以使抵持部随转动部转动时,弧形面抵持于第二模板上,以夹紧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板框架,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上述所述的模板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垂直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设有滑槽,所述模板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模板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模板包括边肋,所述边肋可设于所述间隙内。

上述方案通过将模板连接结构可转动地设于滑槽内,并将第二模板的边肋设于间隙内,以通过转动模板连接结构即可将第二模板夹紧于间隙内,便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安装,且模板连接结构设于第一模板上,防止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夹紧时,需要单独取放模板连接结构而导致模板连接结构丢失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板框架100,包括第一模板10、第二模板20和模板连接结构30。所述第一模板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垂直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承载部12;所述承载部12设有滑槽121,所述模板连接结构3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滑槽121内,且所述模板连接结构3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之间形成间隙30a;所述第二模板20包括边肋21,所述边肋21可设于所述间隙30a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0为阴角模板,第二模板20为平面模板,优选的,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的类型为铝模板,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还可为钢模板或其他材质的模板等。

请结合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为平板结构,以使第二模板20上的边肋21均匀的贴合于第一连接部11上,以保证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连接的稳固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1的类型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还可为如曲面等能与第二模板20上边肋21相适配的结构等。

在一实施例中,承载部12为平板结构,且第一连接部11的端部连接于承载部12的中间部位,以增加第一连接部11与承载部12连接的稳固性。

在一实施例中,滑槽121为燕尾槽,且滑槽121打通承载部12,以使模板连接结构30可以从燕尾槽的两端放入并使模板连接结构30卡设于滑槽121内,从而将模板连接结构30与承载部12连接,且在装拆时,模板连接结构30不会从滑槽121内脱落,以防止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在装拆时出现模板连接结构30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地,沿承载部12指向模板连接结构30的方向,滑槽121的开口逐渐减小,以使插接部33能设置于滑槽121内并不会从滑槽121内滑出。

具体地,滑槽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21a和第二面121b,第一面121a和第二面121b倾斜设置,以使滑槽121沿承载部12指向模板连接结构30的方向的开口逐渐减小。

所述模板框架100还包括封堵件40;所述封堵件40可封堵于所述滑槽121的相对两端,以将模板连接结构30封堵于滑槽121内,进一步防止模板连接结构30丢失。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封堵件40能封堵在滑槽121的相对两端,封堵件40为具有弹性形变且与滑槽121截面形状相对应的结构,如在一实施例中,封堵件40为梯形泡棉,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封堵件40还可为梯形或其他与滑槽121截面相对应的橡胶块结构等。

所述第一模板10还包括第一转接部13和设于所述第一转接部13的第二连接部14。第一转接部13连接承载部12和第二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4连接其他模板,以使第一模板10连接第二模板20和其他模板。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4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41,销钉销片伸入多个安装孔141内以将其他模板固定于第二连接部14上。

更进一步地,为了连接相互垂直的第二模板20和其他模板,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4平行于第二模板20,从而使得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4上的其他模板与第二模板20垂直设置,以适用于转角部位模板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转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为相互垂直的板状结构。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模板20与其他模板成指定角度设置,第一转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还可成指定角度设置。

为了便于进一步提高第一模板10连接的稳固性,第一模板10还包括第二转接部15。第二转接部15连接第一转接部13和第一连接部11,优选的,第二转接部15垂直第一转接部13和第一连接部11,以在第一转接部13或第一连接部11受冲击时,第二转接部15不易变形,且第二转接部15连接于其他结构上,以从多个不同的部位连接其他部件,从而更进一步增加第一模板10的稳固性。

为了将第一模板10装载于特定部位,第二转接部15的宽度为40mm至60mm,优选的,第二转接部15的宽度为50mm。

请参阅图3,模板连接结构30包括转动部31和垂直设于所述转动部31外表面的抵持部32。沿垂直于所述转动部31方向的截面,所述抵持部32与所述转动部31重合的长度小于所述转动部31截面周长的一半,以在抵持部32需要伸出转动部31一定长度以将多个模板夹紧时,抵持部32的材料使用量最少,以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抵持部32具有背离转动部31设置弧形面32a,以使弧形面32a抵持于第二模板20上,以将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夹紧。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31距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距离大于所述边肋21的厚度;所述抵持部32距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边肋21的厚度,即间隙30a的厚度大于边肋21的厚度,以使边肋21放入间隙30a内时,转动部31可在间隙30a内转动以带动抵持部32夹紧第二模板20。

在一实施例中,转动部31为圆柱结构,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转动部31还可为矩形体结构等。

在一实施例中,转动部31与抵持部32共轴设置,以使抵持部32随转动部31同步转动,从而便于抵持部32靠近或远离第一模板10,以便于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的夹紧或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32有两个,两个所述抵持部32平行设于所述转动部31外表面,以使两个抵持部32能同时抵持于另一模板上,从而保证模板连接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抵持部32沿垂直于所述转动部31方向的横截面为半圆,以在抵持部32能夹紧多个模板的前提条件下,使用的材料最少,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模板连接结构30还包括插接部33。所述插接部33设于所述转动部31端部,并可从滑槽121一端放入滑槽121内。进一步地,插接部33的横截面积大于滑槽121开口的宽度,以使插接部33插接于滑槽121内并不能从滑槽121开口处脱落,以防止转动部31可与第一模板10分离而导致在装拆时转动部31丢失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插接部33为圆盘结构,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插接部33还可为矩形块等可以设于滑槽121内的结构等。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旋转转动部31,所述模板连接结构30还包括把手部34。所述把手部34设于所述转动部31外表面,沿垂直于所述转动部31方向的截面,所述把手部34和所述转动部31重合的部位与所述抵持部32和所述转动部31重合的部位位于所述截面的不同位置,以防止抵持部32夹紧第二模板20时,把手部34与第二模板20干涉。

更进一步地,抵持部32与把手部34沿转动部31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不重叠,以防止抵持部32夹紧第二模板20时,把手部34与第二模板20干涉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把手部34位长直的杆状结构,但显然并不限于此,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把手部34还可为环状或板状结构等。

请参阅图4和图5,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的操作流程如下:在阴角处的模板需要搭接时,首先,将模板连接结构30的插接部33沿滑槽121的一端放入滑槽121内,将模板连接结构30移动至指定位置。将封堵件40封堵于滑槽121的相对两端。

然后,将第二模板20的边肋21放入间隙30a处,操作人工手持并转动把手部34,以使抵持部32随转动部31旋转,直至抵持部32抵持第二模板20的边肋21并将边肋21夹紧于第一连接部11上。

最后,将其他模板通过销钉销片固定于第二连接部14上的安装孔141位置处,以实现阴角部位模板的搭接。

上述方案通过将模板连接结构30可转动地设于滑槽121内,并将第二模板20的边肋21设于间隙30a内,以通过转动模板连接结构30即可将第二模板20夹紧于间隙30a内,便于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的安装,且模板连接结构30设于第一模板10上,防止在第一模板10和第二模板20夹紧时,需要单独取放模板连接结构30而导致模板连接结构30丢失的问题。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的公开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模板连接结构及模板框架
  • 边框模板与无框模板的框架式连接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316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