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及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0:19


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温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外墙建筑结构一体化保温结构主要由双面钢丝网架、保温板、自密实混凝土三部分组成。由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组成的保温层两侧同时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后形成的集保温、维护为一体的复合保温结构,通过与建筑剪力墙钢筋连接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内页结构受力、外页混凝土保护层。

传统民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框支剪力墙结构建筑的外围护墙体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外墙保温作业作为专项施工作业,传统工艺难以保证外墙保温的整体性、稳定性、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外墙施工难以保证外墙保温的整体性、稳定性、安全性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所述保温架构包括剪力墙、混凝土防护墙和A型保温板,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混凝土防护墙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由竖筋和横筋搭建而成的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地圈梁或楼板呈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钢筋网通过钢丝与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混凝土防护墙预留的暗柱绑扎固定,多个所述第一钢筋网沿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混凝土防护墙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排布,所述第二钢筋网通过所述钢丝绑扎固定在每相邻两所述第一钢筋网之间,两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钢筋网的上方设有交叉布置的斜插钢筋,所述斜插钢筋沿所述第一钢筋网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排布,且所述斜插钢筋通过所述钢丝与所述第一钢筋网绑扎固定形成预留安装空间,所述预留安装空间内设有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沿所述第一钢筋网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与地圈梁或楼板呈垂直设置,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与所述地圈梁或所述楼板处预留的搭接钢筋进行绑扎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结构还包括水泥砂浆平层和饰面层,所述水泥砂浆平层和所述饰面层沿所述混凝土防护墙的一侧依次浇筑成型,所述水泥砂浆平层的水泥与砂的比例为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与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混凝土防护墙之间均设有支撑定位块,且所述支撑定位块与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混凝土防护墙的预留钢筋通过所述钢丝绑扎固定,所述支撑定位块与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进行卡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混凝土防护墙与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相对的墙身上含有受力钢筋时,通过附加钢筋与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混凝土防护墙的暗柱锚固连接,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混凝土防护墙与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相对的墙身上未含有受力钢筋时,通过U形拉筋与墙身和所述暗柱的受力钢筋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的两侧均设有企口缝,每相邻两所述A型保温板均通过所述企口缝连接,所述预留安装空间位于多个所述A型保温板的两侧均填充有B型保温板。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排版:根据外墙尺寸确定排版分格方案绘制安装排版图,并按照安装排版图计算得出整栋楼的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的使用数量;

S2,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分解加工:根据安装排版图中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的布置情况、节点详图以及相关的技术规程结合施工缝留设情况,对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进行分解、编号、和提样;

S3,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进场验收: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应根据施工进度提前进入施工现场,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存放时按先使用的存放在较外侧的原则斜立式靠放在存放架的两侧,严格核对安装排版图分类、分型号验收,并依据规范对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进行复检;

S4,支撑定位块安装:将带有特殊卡口的支撑定位块按规定等间距卡接在A型保温板上;

S5,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绑扎及安装:按照施工图及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做好施工前准备,并在地圈梁或楼板上搭建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

S6,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安装:通过人工、吊笼或塔吊方向将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垂直运输到施工区域,按照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上的编号顺序进行安装;

S7,模板安装:在剪力墙和混凝土防护墙相对的一侧以及预留安装空间的两侧安装模板以合围成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

S8,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根据施工进度进入施工现场,自密实混凝土应通过检测过滤后向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内进行浇灌,浇灌完毕后依次对水泥砂浆平层和饰面层进行施工;

S9,重复上述步骤S5-步骤S8依次对上方楼层进行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的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绑扎及安装具体包括:

S51,定位放线:在地圈梁、楼板或墙面相应位置用墨斗标明墙身、暗柱、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及控制线;

S52,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绑扎:利用竖筋和横筋在剪力墙和混凝土防护墙相对的一侧通过钢丝进行绑扎构成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竖筋应与地圈梁或楼板垂直,横筋应与地圈梁或楼板平行,多个第一钢筋网沿剪力墙和混凝土防护墙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排布,第二钢筋网通过钢丝绑扎固定在每相邻两所述第一钢筋网之间,同时在多个第一钢筋网的上方通过钢丝呈交叉绑扎固定斜插钢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6中的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安装具体包括∶

S61,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运输:通过人工、吊笼或塔吊方向将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垂直运输到施工区域,并将A型保温板放置在预留安装空间内;

S62,A型保温板校正:A型保温板安装就位后,应对其垂直度进行测量和纠偏,然后在A型保温板两侧采用钢管搭设临时护架,

S63,A型保温板固定:A型保温板应先地圈梁或楼板处预留的搭接钢筋进行绑扎连接,剪力墙和混凝土防护墙与多个A型保温板相对的墙身上含有受力钢筋时,通过附加钢筋与剪力墙和混凝土防护墙的暗柱锚固连接,剪力墙和混凝土防护墙与多个A型保温板相对的墙身上未含有受力钢筋时,通过U形拉筋与墙身和暗柱的受力钢筋进行连接;

S64,支撑定位块固定:支撑定位块与剪力墙和混凝土防护墙的预留钢筋通过所述钢丝绑扎固定;

S65,A型保温板填充:A型保温板固定完毕后,在预留安装空间位于多个A型保温板的两侧均填充B型保温板,B型保温板靠近剪力墙通过附加钢筋按非抗震要求进行搭接、靠近混凝土防护墙在第一钢筋网的分隔缝位置不进行搭接,在没有分隔缝的位置采用钢筋焊网搭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8中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具体包括:

S81,自密实混凝土检测:自密实混凝土进场后,应设有专人对每车混凝土的自密实混凝土塌落度、扩展度和扩展时间进行检测;

S82,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前:自密实混凝土应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浇筑前应对泵车及混凝土输送管道进行清洗,浇筑时应在泵车进料口设置筛网进行过滤;

S83,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其塌落度、扩展度和扩展时间应满足相关要求且无泌水、离析的混凝土方可向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浇筑,浇筑点应设置在与剪力墙或混凝土防护墙十字型、T型或L型形成的相交部位展开,先从结构的角部开始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呈金字塔形流动,当流动水平距离在20米时需移至20米以外的结构部位进行浇筑,然后对这两次浇筑的中间部位进行浇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塌落度、扩展度和扩展时间所需试验仪器为混凝土坍落度筒和硬质底板,所述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进入温度应控制在5℃-35℃,所述筛网的网孔孔径范围为20mm-2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通过工厂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施工现场只需按照产品编号次序依次安装即可,现场减少切割次数、技术简单、速度快,与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交差流水作业不影响总工期。

(2)保温结构将节能技术措施融入剪力墙中,构成的新型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建筑体系,它将A型保温板与剪力墙的受力钢筋组合成的骨架,两侧浇注自实密混凝土后发挥受力和保温的双重作用。

(3)主要由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自实密混凝土、剪力墙、混凝土防护墙组成的复合夹心墙板,其隔声性能可达65dB以上,能够满足居住性或公共性建筑对室内环境中的隔声要求。A型保温板和B型保温板一侧至少50mm厚的自实密混凝土浇筑层及所有混凝土构件完全满足室内蓄能指标热惰性D值的要求,且所有部位均进行保温处理并通过冷凝验算,杜绝室内结露现象的发生。

(4)外墙受到高温作用时,密闭的混凝土保护层可以将保温板与空气隔绝,避免或延迟保温层燃烧、传播蔓延及气体释放。

(5)通过构造措施形成整体的保温增加了构件稳定性,剪力墙和混凝土防护墙配置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可避免因钢筋集中高温失效而发生失稳;由于加厚钢筋焊接网的混凝土防护墙所以提高了墙体的耐火极限。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剪力墙;2、混凝土防护墙;3、预留安装空间;4、第一钢筋网;41、第二钢筋网;5、斜插钢筋;6、钢丝;7、A型保温板;8、水泥砂浆平层;9、饰面层;10、支撑定位块;11、U形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其包括剪力墙1、混凝土防护墙2和A型保温板7,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由竖筋和横筋搭建而成的第一钢筋网4和第二钢筋网41,第一钢筋网4片与地圈梁或楼板呈垂直设置,且第一钢筋网4通过钢丝6与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预留的暗柱绑扎固定,多个第一钢筋网4沿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排布,第二钢筋网41通过钢丝6绑扎固定在每相邻两第一钢筋网4之间,两平行设置的第一钢筋网4的上方设有交叉布置的斜插钢筋5,斜插钢筋5沿第一钢筋网4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排布,且斜插钢筋5通过钢丝6与第一钢筋网4绑扎固定形成预留安装空间3,预留安装空间3内设有多个A型保温板7,多个A型保温板7沿第一钢筋网4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多个A型保温板7与地圈梁或楼板呈垂直设置,多个A型保温板7与地圈梁或楼板处预留的搭接钢筋进行绑扎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外墙受到高温作用时,密闭的混凝土防护墙2可以将A型保温板7与空气隔绝,避免或延迟保温结构燃烧、传播蔓延及气体释放。通过构造措施形成整体的保温增加了构件稳定性,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配置第一钢筋网4和第二钢筋网41可避免因钢筋集中高温失效而发生失稳;由于加厚钢筋焊接网的混凝土防护墙2所以提高了墙体的耐火极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保温结构还包括水泥砂浆平层8和饰面层9,水泥砂浆平层8和饰面层9沿混凝土防护墙2的一侧依次浇筑成型,水泥砂浆平层8的水泥与砂的比例为1∶3。

参照附图2所示,为了使A型保温板7与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保持一定的间距,多个A型保温板7与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之间均设有支撑定位块10,且支撑定位块10与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的预留钢筋通过钢丝6绑扎固定,支撑定位块10与多个A型保温板7进行卡接。另外,支撑定位块10的厚度为30mm、宽度为50mm和高度为60mm,可以更好的控制A型保温板7的位置,防止A型保温板7发生偏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与多个A型保温板7相对的墙身上含有受力钢筋时,通过附加钢筋与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的暗柱锚固连接,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与多个A型保温板7相对的墙身上未含有受力钢筋时,通过U形拉筋11与墙身和暗柱的受力钢筋进行连接。

参照附图1所示,多个A型保温板7的两侧均设有企口缝,每相邻两A型保温板7均通过企口缝连接,预留安装空间3位于多个A型保温板7的两侧均填充有B型保温板。各A型保温板7之间采取企口缝相拼接的形式,极大的方便了A型保温板7安装,有效的提高了施工进度。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的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排版:根据外墙尺寸确定排版分格方案绘制安装排版图,并按照安装排版图计算得出整栋楼的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的使用数量。

具体的,安装排版图得出整栋楼的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的使用数量后,可在安装排版图依次对每种规格顺序编号。

S2,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分解加工:根据安装排版图中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的布置情况、节点详图以及相关的技术规程结合施工缝留设情况对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进行分解、编号、和提样。

具体的,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并非标准块,当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完全相同时,可采用同一编号。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的编号应制定统一的方法,能够包含楼号、楼层、位置在内的多个信息。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的编号除填写到订单上之外,还应同时标注到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及施工图中的结构平面图上,以便于对号安装。

S3,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进场验收: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应根据施工进度提前进入施工现场,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存放时按先使用的存放在较外侧的原则斜立式靠放在存放架的两侧,严格核对安装排版图分类、分型号验收,并依据规范对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进行复检。

具体的,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装卸时严禁摔震、踩踏,而在存放时间较长时应作好防雨、防潮、防风、防火的措施。

S4,支撑定位块10安装:将带有特殊卡口的支撑定位块10按规定等间距卡接在A型保温板7上。

具体的,支撑定位块10的安装均应有序排列、均匀分布,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为400mm。

S5,第一钢筋网4和第二钢筋网41绑扎及安装:按照施工图及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做好施工前准备,并在地圈梁或楼板上搭建第一钢筋网4和第二钢筋网41。

进一步的,步骤S5中的第一钢筋网4和第二钢筋网41绑扎及安装具体包括:

S51,定位放线:在地圈梁、楼板或墙面相应位置用墨斗标明墙身、暗柱、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及控制线。

S52,第一钢筋网4和第二钢筋网41绑扎:利用竖筋和横筋在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相对的一侧通过钢丝6进行绑扎构成第一钢筋网4和第二钢筋网41,竖筋应与地圈梁或楼板垂直,横筋应与地圈梁或楼板平行,多个第一钢筋网4沿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排布,第二钢筋网41通过钢丝6绑扎固定在每相邻两第一钢筋网4之间,同时在多个第一钢筋网4的上方通过钢丝6呈交叉绑扎固定斜插钢筋5。

S6,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安装:通过人工、吊笼或塔吊方向将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垂直运输到施工区域,按照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上的编号顺序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步骤S6中的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安装具体包括:

S61,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运输:通过人工、吊笼或塔吊方向将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垂直运输到施工区域,并将A型保温板7放置在预留安装空间3内。

具体的,A型保温板7安装时应以逐间封闭、顺序连接的方式进行,较轻的A型保温板7可采用人工的方式直接就位安装,重量较大的A型保温板7可在垂直吊装时直接就位,A型保温板7就位后的进行微调,应在A行保温板上垫上方木,然后用铁锤敲击,不得直接撬动或击打第一钢筋网4。

S62,A型保温板7校正:A型保温板7安装就位后,应对其垂直度进行测量和纠偏,然后在A型保温板7两侧采用钢管搭设临时护架。

具体的,A型保温板7两侧通过临时护架作为支撑,以保证A型保温板7的稳定性。

S63,A型保温板7固定:A型保温板7应先地圈梁或楼板处预留的搭接钢筋进行绑扎连接,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与多个A型保温板7相对的墙身上含有受力钢筋时,通过附加钢筋与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的暗柱锚固连接,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与多个A型保温板7相对的墙身上未含有受力钢筋时,通过U形拉筋11与墙身和暗柱的受力钢筋进行连接。

S64,支撑定位块10固定:支撑定位块10与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的预留钢筋通过钢丝6绑扎固定。

S65,A型保温板7填充:A型保温板7固定完毕后,在预留安装空间3位于多个A型保温板7的两侧均填充B型保温板,B型保温板靠近剪力墙1通过附加钢筋按非抗震要求进行搭接、靠近混凝土防护墙2在第一钢筋网4的分隔缝位置不进行搭接,在没有分隔缝的位置采用钢筋焊网搭接。

S7,模板安装:在剪力墙1和混凝土防护墙2相对的一侧以及预留安装空间3的两侧安装模板以合围成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

具体的,较大的模板底部,应在模板就位时铺垫砂浆或在就位后用勾砂浆缝,所有模板的拼接缝部位均应填压海绵密封条或粘贴密封胶带,模板搭建时靠近窗洞口下角及窗台顶部等部位应留设排气孔,可方便自实密混凝土浇筑时及时观察,自实密混凝土充满后立即用木楔进行封堵;并且,靠近混凝土防护墙2模板的底部留设高度清扫口,在穿墙螺栓固定后用吸尘器将模板内的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碎块清扫干净并封堵清扫口。

S8,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根据施工进度进入施工现场,自密实混凝土应通过检测过滤后向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内进行浇灌,浇灌完毕后依次对水泥砂浆平层8和饰面层9进行施工。

步骤S8中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具体包括:

S81,自密实混凝土检测:自密实混凝土进场后,应设有专人对每车混凝土的自密实混凝土塌落度、扩展度和扩展时间进行检测。

优选地,塌落度、扩展度和扩展时间所需试验仪器为混凝土坍落度筒和硬质底板。坍落度筒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T248-2009)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底板为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边长为1000mm,最大挠度不超过3mm。在平板表面标出坍落度筒的中心位置和直径分别为200mm、300mm、500mm、600mm、700mm、800mm的同心圆。自密实混凝土的塌落度为260mm-280mm,扩展度为700mm-750mm。

S82,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前:自密实混凝土应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浇筑前应对泵车及混凝土输送管道进行清洗,浇筑时应在泵车进料口设置筛网进行过滤。

优选地,筛网的网孔孔径范围为20mm~25mm。过滤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mm。

S83,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其塌落度、扩展度和扩展时间应满足相关要求且无泌水、离析的混凝土方可向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浇筑,浇筑点应设置在与剪力墙1或混凝土防护墙2十字型、T型或L型形成的相交部位展开,先从结构的角部开始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呈金字塔形流动,当流动水平距离在20米时需移至20米以外的结构部位进行浇筑,然后对这两次浇筑的中间部位进行浇筑。

优选地,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进入温度应控制在5℃~35℃。进一步的,当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向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并使滚筒快速旋转搅拌以调整自密实性能。

应当注意的是,自密实混凝土浇灌浇筑时,自密实混凝土自输送管口下落后不应直接落入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内,尤其是外侧截面较薄的模板内;可调整泵车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产生冲击力过大,并且在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的模板上口设置漏斗或挡板,使混凝土以较慢的速度进入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

在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任一截面处,其两侧因混凝土的阻力、流速不同而产生的自密实混凝土液面高差h不应大于400mm。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有专人对各截面自密实混凝土液面高度进行观测,观测时可通过手电筒照射、插杆测量等方式进行。当某一截面处自密实混凝土液面高差接近400mm时,应立即在该点补浇自密实混凝土。

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灌空间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可在模板上沿、模板外侧点振或用皮锤敲击等方式进行辅助振捣。当自密实混凝土在局部出现堵塞后,可用钢管进行插捣;对钢筋构造复杂的暗柱和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中部,可在浇筑时使用钢管对保护层部位砼适量插捣,插捣时不得触及斜插钢筋5及A型保温板7和B型保温板。

S9,重复上述步骤S5-步骤S8依次对上方楼层进行施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外墙建筑一体化保温结构及施工方法
  • 一种一体化免抹灰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9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