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空气调节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2:51


空气调节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80076563.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2015年10月27日;发明名称:空气调节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括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室内单元构造成在通过空气入口抽吸室内空气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将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中。

背景技术

通常,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包括被构造成控制排放到室内空间中的空气的方向和体积的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

具体地,风门片中的每一个都可旋转地安装在空气出口处,被控制以在加热操作期间将空气吹向脚部,并且被控制以在制冷操作期间沿横向方向吹送空气,使得整个空间被调温。

然而,由于上述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被安装成使得用户可以看到这两个风门片,因此用户看得见所有分界线,这妨碍外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以调整的速度在期望的方向上引导空气而不妨碍外观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空气调节器。

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空气调节器包括: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所述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被构造成在通过空气入口抽吸室内空气的同时通过空气出口将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中;其中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主风门片,其被构造成在预设方向上引导从所述空气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方向;和副风门片,其被构造成在预设方向上引导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之间的空气的方向,其中主风门片沿空气流动的方向的长度比副风门片沿空气流动的方向的长度长。

主风门片包括:第一引导部件,其被构造成向下引导从空气出口排出的空气;和第二引导部件,其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引导部件,并且被构造成在不同的方向上引导由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向下引导的空气。

主风门片从空气出口向下延伸。

第二引导部件的宽度大于副风门片的宽度。

第二引导部件设置在第一引导部件的端部处。

当副风门片绕安装在该副风门片的一端处的旋转轴旋转时,所述副风门片的另一端与第二引导部件之间的距离改变。

主风门片的竖直长度大于副风门片的竖直长度。

第二引导部件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一流路形成表面,副风门片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一流路形成表面,并且空气流路形成在第二引导部件的流路形成表面与副风门片的流路形成表面之间。

第二引导部件的旋转轴设置在第二引导部件的流路形成表面的上端处,而副风门片的旋转轴设置在副风门片的流路形成表面的上端处。

空气出口具有矩形形状,主风门片具有安装在空气出口处的板状形状,而副风门片具有安装在空气出口处的板状形状。

第二引导部件具有椭圆形状。

主风门片被构造成当第二引导部件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时包围副风门片。

主风门片还包括相对于空气出口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

主风门片包括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被构造成使第二引导部件旋转。

空气调节器包括构造成使副风门片旋转的第二旋转装置。

在操作停止状态下,所述主风门片关闭所述空气出口,同时遮盖所述副风门片以使所述副风门片不可见。

空气调节器包括设置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前面板,其中在操作停止状态下,主风门片的室内侧面形成在与所述前面板的室内侧面相同的平面上。

空气调节器还包括:主风门片驱动装置,其被构造成使主风门片绕旋转轴旋转;和副风门片驱动装置,其设置在主风门片驱动装置和副风门片之间,并且被构造成使副风门片以与主风门片的旋转运动联动的方式绕另一旋转轴线旋转。

副风门片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风门片和所述副风门片之间的联动装置。

主风门片驱动装置使主风门片在空气出口关闭的关闭位置和空气出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升起和降下,并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处的主风门片绕旋转轴旋转,其中所述打开位置设置在比所述关闭位置低的位置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不损害设计性的情况下获得以调节速度在期望的方向上引导空气的效果。

此外,通过在制冷操作期间用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压缩空气而在横向方向上引导大部分被调节空气,可以获得在制冷期间产生不适感的所谓的冷气流(冷气的向下流动)的效果。

此外,通过在第二引导部件和副风门片旋转并且空气从空气出口在横向方向上被排出状态下将隔热构件设置在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的上表面上,可以获得在不损害外观的情况下防止每一个风门片上发生结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的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4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主风门片的操作的图;

图5是显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的图;

图6是显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的图;

图7是显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主风门片驱动机构和副风门片驱动机构的图;

图8是显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主风门片驱动机构和副风门片驱动机构的图;

图9是显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主风门片驱动机构和副风门片驱动机构的图;以及

图10是显示第五实施方式的主风门片驱动机构和副风门片驱动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同时,基于附图来定义整个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前端”、“后端”、“上”、“下”、“上端”和下端“等,各个元件的形状和位置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100(该室内单元100嵌入在如图1所示的天花板的凹部中)通过空气入口X1抽吸室内空气,与抽吸的空气交换热量,并同时经由空气出口X2将热交换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具体地,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100包括前面板P、风扇、喇叭口、换热器、排风扇等。

然而,这里未示出风扇、喇叭口、换热器和排风扇。

在这方面,前面板P例如在平面图中几乎是矩形。虽然根据本实施例示例性地示出了前面板P具有形成在中心处的空气入口X1和沿着前面板P的每一侧形成的多个空气出口X2,但是本公开的概念不限于此。

此外,虽然空气入口X1和空气出口X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空气入口X1具有大致圆形形状,并且每个空气出口X2具有近似矩形形状。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空气出口X2形成为穿透前面板P,同时构成通孔L的下端开口,其中被换热器(未示出)热交换的空气流过通过所述通孔L。

根据本实施例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100包括主风门片10和副风门片20,其通过例如齿轮和连杆支撑在前面板P的内表面(以下称为支撑表面30),所述内表面沿着每个空气出口X2的短边设置,并且所述室内单元100通过使用这些风门片10和20来控制通过每个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的方向和速度。

在下文中,将描述主风门片10和副风门片20。

主风门片10设置成沿预设方向引导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

例如,如图2所示,风门片10和20在加热操作期间向下延伸以将空气发送到脚部,并且在制冷操作期间横向延伸以执行整个房间的空气调节。

然而,上述“预设方向”是指例如由用户选择的方向,具体地,从垂直于空气出口X2的向下方向和从空气出口X2的横向向外方向(即与空气入口X1相反的方向)中选择的方向。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主风门片10被构造成由支撑表面30支撑以便上下移动并且将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朝向空气出口X2下方的空间改变。

具体地,主风门片10包括从空气出口X2向下延伸的第一引导部件11和从第一引导部件11的下端部111延伸的第二引导部件12。

第一引导部件11将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向下引导,并且可以具有例如由支撑表面30支撑的板状部件以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移动。

更具体地,第一引导部件11形成为具有平板形状,沿着空气出口X2的一个长边(根据本实施例的靠近空气入口X1的长边)安装,并且从空气出口X2垂直向下延伸。

第二引导部件12改变由第一引导部件11向下引导的空气的方向,并且可以是由支撑表面30支撑的板状部件,以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引导部件11的下端部111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引导部件12与第一引导部件11分开形成,并且被构造成与第一引导部件11联动地升降。

更具体地,第二引导部件12可以沿着气流方向(预设方向)从第一引导部件11的下端部111以弯曲形式延伸。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引导部件12在围绕第一引导部件11的下端部111旋转的同时在预设方向上引导由第一引导部件11向下引导的空气。

更具体地,第二引导部件12被构造成随着第二引导部件12被支撑以绕第一引导部件11的下端部111旋转或绕安装在该下端部111附近的旋转轴C1旋转而改变与第一引导部件11之间的角度(θ)。

主风门片10还可以包括第一旋转装置91,该第一旋转装置91被构造成使第二引导部件12绕旋转轴(C1)旋转。

根据本实施例,旋转轴C1设置在第二引导部件12的靠近第一引导部件11的一端121处。当第二引导部件12绕所述一端121旋转时,另一端122可以在预设方向上被定向。

也就是说,旋转轴C1安装在第二引导部件12的上游端,更具体地说,设置在最靠近第二引导部件12的流路形成表面103的上游端的位置处,其中所述流路形成表面103形成空气流过的流路。换句话说,旋转轴C1被安装成使得当第二引导部件12旋转时,流路形成表面103的上游端的移动距离最短。

根据上述构造,主风门片10的第二引导部件12可以在远离空气出口X2向下移动之后的位置处将由第一引导部件11向下方引导的空气沿预设方向引导。

根据由上述主风门片10控制的方向而压缩气流的副风门片20在这种情况下是沿着空气出口X2的另一个长边(根据本实施例,与空气入口X1相对的长边)安装的板状部件。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副风门片20被安装成在空气出口X2的另一侧面对主风门片10,同时由支撑表面30可旋转地支撑,并且与主风门片10一起构成空气流过的流动路径。

更具体地,副风门片20构造成绕旋转轴C2(该旋转轴C2安装在由支撑表面30支撑的一端201处)旋转并且改变另一端202和第二引导部件12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旋转轴C2安装在副风门片20的上游端,更具体地,使得距离副风门片20的流路形成表面204的上游端的距离最短,其中该流路形成表面204构成空气流过的流路的。换句话说,旋转轴C2安装成使得当副风门片20旋转时,流路形成表面204的上游端的移动距离最短。

副风门片20还可以包括第二旋转装置92,其被构造成使副风门片20绕旋转轴C2旋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主风门片10沿气流方向的长度被构造为大于副风门片20沿气流方向的长度。

更具体地,主风门片10的第二引导部件12沿气流方向的长度被构造成大于副风门片20沿气流方向的长度。也就是说,主风门片10的第二引导部件12沿气流方向的面积可以大于副风门片20的沿气流方向的面积。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隔热构件(未图示)安装在上述主风门片10和副风门片20中的每一个上。

隔热构件设置在主风门片10的与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述流路形成表面103)上和副风门片20的后表面203上,该后表面203与副风门片20的与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述流路形成表面204)相反。

换句话说,隔热构件设置在主风门片10和副风门片20的上表面上,即,在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沿横向方向流动的情况下,主风门片10和副风门片20的从其外部不可见的表面上。

根据本实施例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100还包括构造为升起和降下主风门片10的升降装置、构造成使第二引导部件12旋转的第一旋转装置91、和构造成使副风门片20旋转的第二旋转装置92。

以下,在说明这些装置的同时对各风门片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收纳位置M和控制位置N之间升起和降下主风门片10的升降装置被构造为例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齿轮齿条来升起和降下彼此联动地的风向控制器11和12,如图4所示,在所述收纳位置M,风向控制器11和12被收纳在空气出口X2的上方位置处,而在所述控制位置N,风向控制器11和12在空气出口X2的下方位置处控制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的方向。

第一旋转装置91可以包括例如连接到第二引导部件12的旋转轴C1的电机(未示出),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装置91通过旋转第二引导部件12来改变风向控制器11和12之间的角度(Δ)。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旋转装置91被构造为从控制器(未示出)接收指示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的方向(即,如上所述由用户设定的方向)的设定风向信号,并根据设定风向信号使第二引导部件12以预定角度旋转。因此,风向控制器11和12之间的角度(Δ)例如在90°至180°的范围内变化,从而可以在预设方向上控制空气的方向。

此外,在上述升降装置将主风门片10从收纳位置M降下到控制位置N时,第一旋转装置91使第二引导部件12以预定角度旋转。

第二旋转装置92可以包括例如连接到副风门片20的旋转轴C2的电机(未示出)等,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装置通过旋转副风门片20来改变副风门片20的另一端202与主风门片10之间的距离。

当第二旋转装置92改变副风门片20和第一引导部件11之间的距离或副风门片20和第二引导部件12之间的距离时,可以在预设方向上控制风速。因此,该构造允许更宽范围的空气调节。此外,由于在加热操作期间可以向脚部供应热空气,因此由于地板周围的不充分加热以及密度差引起房间内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温度差异。

此外,当升降装置如上所述将主风门片10升起到收纳位置时,第二旋转装置使副风门片20沿预定方向旋转,以便与主风门片10一起被收纳在空气出口X2的上方位置处。

在具有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构造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100中,由于第二引导部件12沿气流方向的长度大于副风门片20的长度,因此副风门片20可以被主风门片10隐藏,使得在沿横向方向排出空气或风门片10和20被收纳在空气出口X2的下方位置的情况下,用户看不到副风门片20,以及因此可以不破坏设计性(结构性)。

此外,由于第二引导部件12被构造为通过绕第一引导部件11的下端部111旋转而改变副风门片20和第二引导部件12之间的距离,所以从空气出口X2排出的空气可以在预设方向上被引导并在该方向上被压缩。

因此,空气的压力损失可以被大大降低,而不会如常规方法那样不期望地压缩气流,特别是可以增加在横向方向上排出的空气的速度。此外,可以对整个房间进行空气调节。

此外,由于主风门片10沿着空气出口X2的一个长边安装,并且副风门片20沿着空气出口X2的另一长边安装,所以空气出口X2可以被风门片10和20压缩,并且可以控制通过空气出口X2排出的所有空气。

因此,在制冷操作期间,大多数被调节后的空气可以在横向方向上被引导,并且可以防止在冷却操作期间引起不适感,即,所谓的冷气流感。

同时,由于在加热操作期间通过主风门片10和副风门片20来压缩热空气而可以增加空气的到达距离,因此脚部可以被充分地加热。因此,可以防止由房间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大温度差引起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

此外,由于旋转轴C1安装在第二引导部件12的上游端处,而旋转轴C2安装在副风门片20的上游侧,所以与传统流路相比,可以加宽流路的横截面。因此,可以减小压力损失,可以提高在制冷和加热操作期间的舒适度,并且可以保持设计性。

由于冷空气通过的非设计表面上的热传导,在露点由风门片10和20中的每一个的温度降低可能会导致结露。然而,由于隔热构件设置在主风门片10和副风门片20的从外部看不见的表面上,因此可以在主风门片10和副风门片20上防止结露,而不会损害外观。此外,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虽然根据上述实施例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是分离的元件,但是第二引导部件也可以连接到第一引导部件的下端部,并且绕下端部作为中心轴线旋转。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虽然第一旋转装置被构造为在升降装置将主风门片从收纳位置降下到控制位置的同时使第二引导部件旋转预定角度,但是第一旋转装置也可以在升降装置将主风门片从收纳位置降下到控制位置之后使第二引导部件旋旋转预定角度。

虽然根据本实施例,隔热构件设置在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上,但是通过将中空结构施加到两个风门片或其中一个风门片上,可以防止在风门片上结露。

尽管根据本实施例的平面图中,沿着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前面板的每一侧形成多个空气出口,但是空气出口的数量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前面板形成一个或两个空气出口。

另外,不需要在所有空气出口处安装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并且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可以安装在设置在前面板中的一些空气出口处,使得可控制通过空气出口排出的空气。

根据本实施例,虽然主风门片包括第一引导部件和与第一引导部件分离的第二引导部件并且这些风向控制器构造成被彼此联动地升起和降下,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主风门片10A还可以被构造为通过单个引导部件13A来控制风向,如图5所示。

引导部件13A被构造成绕位于空气出口X2的上方位置处的旋转轴C3旋转,而不是以与先前实施例不同的方式升起或降下。

以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绕旋转轴C2旋转的副风门片20A被构造成改变与引导部件13A的距离。

由于在上述结构中,引导部件13A的旋转轴C3位于空气出口X2的上方位置处,所以主风门片10的从空气出口X2向下延伸的长度比根据前述实施例的主风门片的从空气出口X2向下延伸的长度短,从而提高了设计性。

此外,由于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主风门片10A和副风门片20A来压缩气流,所以可以在不降低空气速度的情况下在预设方向上引导空气。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此外,如图6所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优选的是,上述主风门片10A可以与副风门片20A重叠,使得在操作停止状态下,在关闭副风门片20A的同时,从室内房间不能看到副风门片20A,其中在操作停止状态下,空气调节操作被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停止状态下,主风门片10A的室内侧面10Aa设置在与前面板P的室内侧面Pa相同的平面上。在操作停止状态下,主风门片10A的室内侧面10Aa构成的前面板P的室内侧面Pa的一部分。更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操作停止状态下,主风门片10A的室内侧面10Aa的前端部(下游部)与前面板P的室内侧面Pa的空气出口X2连续地形成。

如图5和6所示,在上述结构中,由于风向控制器13的旋转轴C3安装在空气出口X2的上方位置处,所以在加热操作期间,主风门片10的从空气出口X2向下延伸的长度可以比根据前述实施例的主风门片的从空气出口X2向下延伸的长度短,从而提高设计性。

此外,由于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主风门片10A和副风门片20A来压缩气流,所以可以在不降低空气速度的情况下在预设方向上引导空气。

此外,由于主风门片10A被构造成使得主风门片10A屏蔽副风门片20A从而从室内房间看不到副风门片20A,并且在操作停止状态下,主风门片10A的室内侧面10Aa构成前面板P的室内侧面Pa的一部分,所以不会降低设计性。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与本公开相关的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然而,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应用于与根据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并且可以省略其描述。

虽然上面已经按照第一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构造成使主风门片旋转的第一旋转装置91和被构造成使副风门片旋转的第二旋转装置92,但是将描述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使用单个共用电机来驱动主风门片和副风门片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作为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的风门片的驱动装置。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包括: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其构造成使主风门片10B绕旋转轴C1旋转;以及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B,其构造成使副风门片20B绕旋转轴C2旋转,如图7至9所不。

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在空气出口关闭的关闭位置X和空气出口打开地打开位置Y之间升起和降下主风门片10B,并且使位于打开位置Y的主风门片10B绕旋转轴C1旋转,其中所述打开位置位于比关闭位置X低的位置处。这里,空气出口形成在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在图3中标记的位置处。根据本实施例的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包括电机(未示出,例如步进电机),并且使用将电机的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的所谓的齿轮齿条。

具体地,如图7至图9所示,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包括滑动构件(齿条)4B以及齿轮5B,滑动构件4B安装在主风门片10B上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齿轮,所述齿轮5B连接到电机(未示出)的驱动轴线并与滑动构件4B接合。

与齿轮5B的旋转联动并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构件4B具有平板形状,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沿竖直方向形成的滑动槽41B。

第一引导部件11B经由插入到滑动槽41B中的螺栓等安装在滑动构件4B上,并且滑动构件4B被构造为沿着第一引导部件11B在竖直方向上滑动。

另外,第二引导部件12B安装在滑动构件4B的下端部上。更具体地,第二引导部件12B被构造成在其上游端处与第一引导部件11B的下游端接触并且绕安装在该第二引导部件的上游端处的旋转轴C1旋转,并以与滑动构件4B的滑动运动联动的方式绕旋转轴C1旋转。

然而,滑动构件4C设置有弹性构件(未示出),例如弹簧,以从下部向上被弹性地支撑。

齿轮5B可以包括沿圆周方向安装的多个齿轮和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延伸部51B。具体地,齿轮5B例如是在沿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多个齿轮的齿状轮,并且一对延伸部51C(以下称为一个延伸部51Ba和另一个延伸部51Bb以区分相应的延伸部51C)设置在齿轮的周向外侧上。特别地,一对延伸部51B被构造成:在齿轮5B未与滑动构件4B接合的状态下,使得一个延伸部51Ba与滑动构件4B的上端接触,而另一个延伸部51Bb与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2B接触,这将之后被描述。

以下描述如上所述构造而成的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对主风门片10B的操作。

如图7所示,当主风门片10B位于关闭位置X时,齿轮5B和滑动构件4B彼此接合。当电机例如在该状态下正向旋转时,滑动构件4B以与齿轮5B的旋转联动的方式滑动,主风门片10B降下。

另外,如图8所示,当主风门片10B到达打开位置Y时,齿轮5和滑动构件4B彼此脱离,并且一个延伸部51Ba同时与滑动构件4的上端接触。

当电机在打开位置Y处进一步正向旋转时,一个延伸部51Ba向下压滑动构件4B,使得滑动构件4B使第二引导部件12B绕旋转轴C1旋转以移动离开空气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引导部件12B例如根据由用户输入的设定风向信号旋转预定的角度,并且到达控制位置N,如图9所示。

同时,当电机在控制位置N处反向旋转时,一个延伸部51Ba以与齿轮5B的旋转联动地方式移动离开滑动构件4B。

在这种情况下,滑动构件4B通过一个延伸部51Ba的移动而向上移动,以通过弹性构件(未示出)从下部向上被弹性地支撑。

因此,当第二引导部件12B被滑动构件4B拉动以接近空气出口时,第二引导部件12B绕旋转轴C1旋转以到达打开位置Y。此时,齿轮5B与滑动构件4B接合。

当电机在打开位置Y处进一步反向旋转时,滑动构件4B进一步向上滑动并且主风门片10B以与滑动构件4B的滑动运动联动的方式升起以到达关闭位置X。

接下来,对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B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的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B设置在副风门片20B和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之间,并且使副风门片20B以与主风门片10B的旋转运动联动的方式绕旋转轴C2旋转。

更具体地,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B包括设置在副风门片20B和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之间的连杆构件6B。

安装到一对引导件G的连杆部件6B被构造为沿着连杆部件6B的伸长方向前后移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该连杆部件6B设有诸如弹簧等的弹性部件B以从一端61B向另一端被弹性支撑。

在厚度方向上突出的锁定部63B被安装在连杆构件6B的一端61B处,并且在齿轮5B不与滑动构件4B接合的状态下,一个延伸部51Ba与锁定部63B接触。

副风门片20B可旋转地安装在连杆构件6B的另一端62B上。具体地,副风门片20B被构造绕在上游端安装在连杆构件6B的另一端62B上的旋转轴C2旋转,并且以与连杆构件6B的前后运动联动的方式绕旋转轴C2旋转。

以下描述如上所述构造而成的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B对副风门片20B的操作。

如图7所示,当主风门片10B位于关闭位置X处时,副风门片20B被收纳在空气出口的上方位置处,并且被主风门片10B遮蔽而不能从室内房间看到。

当主风门片10B通过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从关闭位置X移动到打开位置Y时,齿轮5B与滑动构件4B脱离,并且另一个延伸部51Bb与锁定部63B接触,如图8所示。

当在这种状态下电机正向旋转时,如图9所示,另一个延伸部51Bb通过齿轮5B的旋转使联动构件6B经由锁定部分63B从另一端62B朝向一端61B滑动地移动。

因此,副风门片20B绕旋转轴C2旋转以接近主风门片10(这里是第一引导部件11B)。

在这种情况下,副风门片20B旋转预定角度,例如以与第二引导部件12B相同的方式由用户输入的设定风向信号旋转。

同时,当在主风门片10B位于控制位置N的状态下电机反向旋转时,另一个延伸部51Bb以与齿轮5B的旋转联动的方式移动离开锁定部63。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副风门片20B从一端61B朝向另一端62B被弹性构件B弹性地支撑,所以副风门片20B绕旋转轴C2旋转,以通过另个延伸部51Bb的上述移动而移动离开主风门片10B(这里,第一引导部件11B)。

如上所述,副风门片20B被构造成以与连杆构件6B的前后移动联动的方式绕旋转轴C2旋转,其中,所述连杆构件6B的前后移动通过安装在齿轮5B处的另一个延伸部51Bb执行。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B的电机也用作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B的驱动源。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由于使用单个共用电机来驱动主风门片10B和副风门片20B,所以整个装置可以变得紧凑,从而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在有限的空间布置构成室内单元的更多的部件。

然而,通过使用共用电机驱动主风门片10B和副风门片20B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本实施例。

例如,如图10所示,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C可以使主风门片10C绕旋转轴C1旋转,而不会升起和降下主风门片10C。

具体地,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包括电机(未示出)和设置在电机和主风门片10C之间的多个齿轮71C和72C。

此外,还提供一种减速功能,该功能根据齿轮71C和72C的齿轮比使电机的转速以预定的减速比减速,并将所述转速传递给主风门片10C的旋转轴C1。在这方面,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C包括连接到电机的驱动轴的第一齿轮71C和与第一齿轮71C接合并连接到主风门片10C的旋转轴C1的第二齿轮72C。

通过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C远离空气出口或朝向空气出口,主风门片10C以与电机的正向和反向旋转联动的方式在关闭位置X和打开位置Y之间绕旋转轴C1可旋转地移动。

通过使用上述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C,可以获得更简单且更容易的构造,并且整个装置可以变得更紧凑。

同时,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C可以包括作为联动装置的连杆构件9C,该连杆构件9C设置在副风门片20C和主风门片驱动装置101C之间,如图10所示。

更具体地,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C包括安装在副风门片20C的旋转轴C2上的凸轮8C、和连杆构件9C,该连杆构件9C使得凸轮8C与连接到主风门片的旋转轴C1的第二齿轮72C相连接。

连杆构件9C具有从主风门片10C的旋转轴C1到副风门片20C的旋转轴C2安装的板状形状,并且在主风门片10C的一端和副风门片20C的另一端处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穿透的通孔H。

安装在第二齿轮72C上的诸如销的突起721C在主风门片10C的一侧装配到通孔H,并且安装在凸轮8C上的诸如销的突起81C在副风门片20C的一侧装配到通孔H。因此,第二齿轮72C和凸轮8C经由连杆部件9C彼此连接。

由于凸轮8C通过如上所述构成的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C的连杆构件9C以与第二齿轮72C的旋转联动的方式旋转,所以副风门片20C可以与主风门片10C的旋转运动联动的方式绕旋转轴C2旋转。

此外,由于可以通过增加突起721C和81C中的每一个的直径来提高副风门片驱动装置102C的机械强度,因此可以获得期望的机械强度,而不增加整个联动装置的尺寸,并且整个装置可以变得更紧凑。

虽然根据本实施例主风门片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但是副风门片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使副风门片绕旋转轴旋转的电机,并且主风门片驱动装置也可以被构造为布置在副风门片驱动装置和主风门片之间,并且使主风门片以与副风门片的旋转运动联动的方式绕旋转轴旋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空气调节器的控制方法、空气调节器和存储介质
  • 空气调节器控制方法、装置、空气调节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327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