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29:16


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筑工程建设中常常预见多种类、大管径类管线,在进行基坑围护结构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预见多种类管线群横跨或者斜跨穿越地连墙的情况。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部分管线由于前期迁改受各种因素制约导致迁改工期较长或迁改费用巨大,故为减少管线切改费用的投入以及施工进度的保证,连续多根大直径管线切改后仍设置于基坑地连墙上方,存在管线与地连墙交叉情况,对地连墙的施工造成困难。故需要采取其它方案解决管线横跨或斜跨不进行迁改时高质量完成地连墙正常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通过调整地连墙槽宽、幅宽、横跨地连墙管线的保护、气举反循环土体处理、钢筋笼分幅吊装、钢筋笼平移定位、灌注地连墙等施工工序,确保在既有管线下地连墙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间接节约工程成本,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a:根据连续大直径管线种类、状态,在大直径管线四周设置3mm厚钢板,钢板端头与导墙钢筋焊接,整体作为保护体并用红黄漆标识,根据大直径管线的宽度、位置及现场施工环境,对管线处地连墙分幅进行合理调整,保证管线两侧均能满足成槽机的抓斗宽度;

b:对大直径管线进行围护后,利用成槽机对大直径管线槽段进行土体清除,剩余部分土体采用气举反循环法清除,气举反循环钻进将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依靠气水龙头,经气密式传动杆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送至浆气混合器后进入导管,从而将气、液、固三相流以高速带出孔外,经过泥浆净化装置最后排入沉淀池,进过沉淀的浆液再留回孔内,经过反复循环形成了连续清理土体及沉渣的过程;

c:在大直径管线槽段成槽完成后,下放单侧锁口管,并吊装下放第一钢筋笼,下放到位并固定后下放第二钢筋笼,因钢筋笼笼头吊耳距笼边间距为600mm-800mm,首次平移量为600mm-800mm,第一次平移到位后按合理性计算更换至钢筋笼中间吊点处,进行二次摆动平移,平移完成后下放锁口管,确保钢筋笼垂直度;

d:检测钢筋笼底部是否平移到位,采用后下放锁扣管施工工艺,第一锁口管严格按照分幅线进行下放,下放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全程进行锁口管的垂直度检测,第一锁口管顺利按照分幅线下放完成后,表示第二钢筋笼平移到位,必要时可在平移钢筋笼端下放第二锁口管,可对钢筋笼下方再次进行挤压;

e:浇筑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清孔处理,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施工,混凝土灌注开始后4~5h左右开始拔动锁口管,每隔30分钟提升一次,其幅度不大于50mm-100mm,待混凝土浇注结束7~9小时后,将锁口管拔出。

上述的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所述大直径管线的宽度为800mm-1200mm。

上述的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所述步骤a中分幅线及开槽宽度确定后,根据抓斗的尺寸,成槽机一抓距离管线侧预留100mm的安全距离,为保证钢筋笼正常上下摆动平移,钢筋笼上下可摆动幅度不小于2.5m。

上述的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所述步骤c中的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分成二个“一”字型钢筋笼并设置子母接头形式,两幅钢筋笼整体属于瘦长型。

上述的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所述步骤c中的成槽施工完成后,下放第一锁口管,并吊装下放锁口管侧第一钢筋笼,下放到位后采用穿杠固定,然后下放第二钢筋笼,下放到位后进行第一次摆动平移,第一次摆动平移完成后固定穿杠,并将靠近管线处笼头吊点更换于钢筋笼中间吊点处进行二次摆动平移,直至摆动到位后进行穿杠固定。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采用气举反循环法清理成槽机无法清除部分土体,节约大部分资源,清槽效果良好,可操作强,解决了管线下方土体清除的问题,节约施工进度,进而节约施工成本;

2、本发明采用一槽双笼方法,通过调幅、管线保护、后下方锁口管、钢筋笼平移等工序,解决了管线下方用最便捷方式解决地连墙施工问题,保证地连墙施工质量,无法迁改管线不受到破坏等施工难题,规避了安全隐患,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3、本发明采用钢筋笼二次平移后下放锁口管工艺,操作简便,容易实施,安全风险小,不需要额外设备投入,钢筋笼平移后通过锁口管的二次挤压,保证钢筋笼垂直度满足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地连墙左侧成槽施工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地连墙右侧成槽施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利用气举反循环法进行土体清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举反循环法泥浆设备工作原理;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锁口管和第一钢筋笼下放的施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进行第二钢筋笼下放的施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第二钢筋笼一次平移的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第二钢筋笼二次平移的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第二钢筋笼平移到位的施工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第二锁口管下放到位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1-大直径管线,2-成槽机,3-抓斗,4-大直径管线槽段,5-空压机,6-气密式传动杆,7-浆气混合器,8-导管,9-潜水电泵,10-泥浆净化装置,11-第一锁口管,12-第一钢筋笼,13-第二钢筋笼,14-第二锁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根据连续大直径管线1种类、状态,大直径管线1的宽度为800mm-1200mm,在大直径管线1四周设置3mm厚钢板,钢板端头与导墙钢筋焊接,整体作为保护体并用红黄漆标识,根据大直径管线1的宽度、位置及现场施工环境,对管线处地连墙分幅进行合理调整,保证管线两侧均能满足成槽机2的抓斗3宽度,如图1至图3所示,为步骤一地连墙成槽施工的流程图;

步骤二:对大直径管线1进行围护后,利用成槽机2对大直径管线槽段4进行土体清除,剩余部分土体采用气举反循环法清除,气举反循环钻进将空压机5产生的压缩空气依靠气水龙头,经气密式传动杆6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送至浆气混合器7后进入导管8,从而将气、液、固三相流以高速带出孔外,经过泥浆净化装置10最后排入沉淀池,进过沉淀的浆液再留回孔内,经过反复循环形成了连续清理土体及沉渣的过程,气举反循环法清泥浆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步骤三:在大直径管线1槽段成槽完成后,下放单侧锁口管,并吊装下放第一钢筋笼12,下放到位并固定后下放第二钢筋笼13,因钢筋笼笼头吊耳距笼边间距为600mm-800mm,首次平移量为600mm-800mm,第一次平移到位后按合理性计算更换至钢筋笼中间吊点处,进行二次摆动平移,平移完成后下放锁口管,确保钢筋笼垂直度,如图5-图10所示,为本发明钢筋笼下放及平移流程图;

步骤四:检测钢筋笼底部是否平移到位,采用后下放锁扣管施工工艺,第一锁口管11严格按照分幅线进行下放,下放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全程进行锁口管的垂直度检测,第一锁口管11顺利按照分幅线下放完成后,表示第二钢筋笼13平移到位,必要时可在平移钢筋笼端下放第二锁口管14,可对钢筋笼下方再次进行挤压;

步骤五:浇筑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清孔处理,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施工,混凝土灌注开始后4~5h左右开始拔动锁口管,每隔30分钟提升一次,其幅度不大于50mm-100mm,待混凝土浇注结束7~9小时后,将锁口管拔出。

步骤一中分幅线及开槽宽度确定后,根据抓斗3的尺寸,成槽机2一抓距离管线侧预留100mm的安全距离,为保证钢筋笼正常上下摆动平移,钢筋笼上下可摆动幅度不小于2.5m。

步骤三中的第一钢筋笼12和第二钢筋笼13分成二个“一”字型钢筋笼并设置子母接头形式,两幅钢筋笼整体属于瘦长型,成槽施工完成后,下放第一锁口管11,并吊装下放锁口管侧第一钢筋笼12,下放到位后采用穿杠固定,然后下放第二钢筋笼14,下放到位后进行第一次摆动平移,第一次摆动平移完成后固定穿杠,并将靠近管线处笼头吊点更换于钢筋笼中间吊点处进行二次摆动平移,直至摆动到位后进行穿杠固定。

本发明采用气举反循环法清理槽段成槽机无法清除部分土体,节约大部分资源,清槽效果良好,可操作强,解决了管线下方土体清除的问题,节约施工进度,进而节约施工成本;采用一槽双笼方法,通过调幅、管线保护、后下方锁口管、钢筋笼平移等工序,解决了管线下方用最便捷方式解决地连墙施工问题,保证地连墙施工质量,无法迁改管线不受到破坏等施工难题,规避了安全隐患,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采用钢筋笼二次平移后下放锁口管工艺,操作简便,容易实施,安全风险小,不需要额外设备投入,钢筋笼平移后通过锁口管的二次挤压,保证钢筋笼垂直度满足要求,保证施工质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连续大直径管线下地连墙分节施工方法
  • 一种管线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69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