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加热卷烟器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51:08


一种加热卷烟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烟草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卷烟器具。

背景技术

电加热卷烟器具是通过加热烘烤卷烟,在不达到卷烟燃点的情况下,使其香味物质挥发,以获得类似燃吸卷烟感受的一种电子装置。

现有的新型加热卷烟器具产品卸载烟支时,一方面,需要手动提取烟支,且需要双手操作,即一只手握住烟具,另一只手提取烟支;另一方面,现有的加热卷烟器具可以通过拉伸烟具上盖手动卸载烟支,但烟具上盖会直接与烟具主体分离,需要人工重新安装,而且现有的加热卷烟器具在拉伸上盖卸载烟支后不能自动进行复位,需要手动施加外力才能使上盖复位。上述操作使卸载烟支的过程变得繁琐,影响使用者的体验;另外,现有加热卷烟器具在卸载烟支后,烟具上盖与烟具主体分离,烟具内部高温部分暴露在外部,可能会烫伤使用者,影响使用者的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卷烟器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卸载烟支时烟具上盖与烟具主体分离的问题。

一种加热卷烟器具,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

上盖,盖设在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

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主体与所述上盖以使所述主体与所述上盖处于第一状态位置;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相互配合以将所述主体与所述上盖限定在第二状态位置;

所述上盖与所述主体可在所述第一状态位置与所述第二状态位置间相对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可将所述上盖与所述主体从第二状态位置自动复位到第一状态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磁吸式连接结构,所述磁吸式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主体上的主体磁石和位于所述上盖上的上盖磁石,所述主体磁石与所述上盖磁石通过磁吸将所述主体与所述上盖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磁石为1个、周向对称布置的多个、整周布置的一体式环形磁石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磁石为1个、周向对称布置的多个、整周布置的一体式环形磁石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弹簧连接结构,所述弹簧连接结构通过弹簧力将所述主体与所述上盖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位于所述主体外壁上部的朝向远离中心方向凸出的凸起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位于所述上盖内壁下部的向中心方向凸出的凸起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为1个、周向对称布置的多个、整周布置的一体式环形凸起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为弹性凸起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还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烟斗,所述烟斗底部具有通孔,所述主体还包括加热部件,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位置时,所述加热部件穿过所述通孔而位于所述烟斗内部,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位置时,所述加热部件脱离所述烟斗而基本全部位于所述烟斗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热卷烟器具的连接结构连接主体与上盖使主体与上盖处于第一状态位置,当推动上盖相对主体移动到第二状态位置时,分别设置在主体与上盖上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正好相互配合限位,将主体与上盖限定在第二状态位置,从而保证上盖与主体不会发生分离;连接结构为磁吸式连接结构或弹簧连接结构,当上盖失去推力后,磁吸式连接结构或弹簧连接结构可以自动将上盖复位到第一状态位置;当上盖与主体处于第二状态位置时,位于主体上的加热部件与位于上盖内的烟斗脱离,从而推动烟支脱离加热部件而被卸载,在上盖失去推力后,上盖和主体自动复位到第一状态位置,位于主体上的加热部件回到上盖内的烟斗内。

本发明的加热卷烟器具在卸载烟支时上盖与主体不会分离,操作者可以用手掌握住主体,用拇指和食指推动上盖,从而实现单手操作卸载烟支,且松开拇指与食指后,在连接结构的作用力下,上盖可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加热卷烟器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加热卷烟器具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加热卷烟器具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加热卷烟器上盖与主体处于第一状态位置并插入烟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加热卷烟器上盖与主体处于第二状态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加热卷烟器卸载烟支后烟支自动脱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加热卷烟器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加热卷烟器具上盖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卷烟器具包括:

主体1,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1;

上盖2,盖设在主体1的上部,上盖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21;

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加热卷烟器具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连接结构3,用于连接主体1与上盖2以使所述主体1与上盖2处于第一状态位置;

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可相互配合以将主体1与上盖2限定在第二状态位置;

上盖2与主体1可在第一状态位置与所述第二状态位置间相对移动。

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热卷烟器具上盖与主体处于第一状态位置并插入烟支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盖2与主体1处于第一状态位置时,上盖2与主体1完全盖合,加热部件13穿过烟斗底部的通孔231而位于烟斗23内部,烟支4插入烟斗23内部,加热部件13插入烟支4内部。

参阅图5和图6,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热卷烟器具上盖与主体处于第二状态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局部剖视图。

将上盖2向上移动,使主体1上的第一限位结构11与上盖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21相互抵靠,保证上盖不能继续向上移动,此为上盖2与主体1处于第二状态位置,此时加热部件13脱离烟斗23而基本全部位于烟斗23外部,烟支4则完全从加热部件13上脱离。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3将上盖2与主体1从第二状态位置自动复位到第一状态位置,参阅图3,连接结构3为磁吸式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主体1上的主体磁石12和位于上盖2上的上盖磁石22,通过主体磁石12与上盖磁石22的磁吸作用,将主体1与上盖2保持在第一状态位置。

进一步地,主体磁石12可以为1个、周向对称布置的多个、整周布置的一体式环形磁石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上盖磁石22可以为1个、周向对称布置的多个、整周布置的一体式环形磁石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3也可以为弹簧连接结构,弹簧连接结构可以通过弹簧力的作用将主体1与上盖2保持在第一状态位置。

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5、图6第一限位结构11为位于主体1外壁上部的朝向远离中心方向凸出的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参阅图2、图5、图6第二限位结构21为位于上盖2内壁下部的向中心方向凸出的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11的凸起结构可以为1个、周向对称布置的多个、整周布置的一体式环形凸起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结构21的凸起结构可以为1个、周向对称布置的多个、整周布置的一体式环形凸起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11的凸起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结构21的凸起结构为弹性凸起结构。

当需要将上盖2与主体1进行拆分时,因为第一限位结构11的凸起结构和/或第二限位结构21的凸起结构具有弹性,只需稍微施加更大的拉力,即可将二者轻松分离,当需要将上盖2与主体1安装在一起时,只需稍微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可组装完成,使上盖2与主体1复位到第一状态位置。

工作原理:

上盖2盖合在主体1上之后,通过主体磁石12与上盖磁石22的磁吸作用而紧密连接在一起,此状态下加热部件13通过烟斗底部的通孔231插入烟斗23内部而位于烟斗23内,此为第一状态位置,此时将烟支4插入烟斗23内,加热部件13插入烟支4内部,此时可以启动加热卷烟器具进行烟支烘烤。当完成烟支烘烤后,使用者可以单手进行卸烟操作,用手掌握住主体1,然后用拇指与食指推动上盖2,使主体1上的第一限位结构11与上盖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21相互抵靠,保证上盖不能继续向上移动,此时加热部件13脱离烟斗23而基本全部位于烟斗23外部,烟支4则完全从加热部件13上脱离,此为第二状态位置。此时翻转加热卷烟器具,使上盖2朝下,并松开上盖2,在主体磁石12与上盖磁石22的磁吸作用下,上盖2与主体1自动复位到第一状态位置,加热部件13回到烟斗23内部,加热部件13同时可以起到将烟支4顶出烟斗23的作用。

本发明的电磁加热卷烟器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在进行卸载烟支操作时,上盖与主体不会发生分离,使用者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且在完成烟支卸载后,上盖能够自动复位,无需手动操作复位;卸载烟支的过程上盖与主体不会发生分离可以保证加热卷烟器具内部高温部分不会暴露在外部而烫伤使用者;当使用者基于其它原因,例如为了清洁而需要将上盖与主体分离时,可以稍微加大拉力即可实现上盖与主体的分离,当需要将上盖与主体组装起来的时候,只需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可将上盖与主体重新组装。该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383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