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7: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劳保手套采用手套针织机进行针织生产,在针织过程中可能出现针具折断留在手套上的断针情况,因此需要使用验针机对落针进行检测,以便将残留断针的手套分拣出来,避免在后道工序操作时落针扎伤操作人员。

验针机是一种铁磁性金属感应一起,主要用于纺织品铁磁性金属异物检测,其工作原理是当有断针或其它金属异物通过验针机时,验证机会自动报警并停止运输,待人工将断针或其它金属异物取出时,再重新启动验针机继续进行验针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验针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手套上料需要人工手动放置,此时落针还未被检测清理,在手套放置过程中可能会扎到工作人员;当检查到针织品中存在落针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分拣并找出落针,在找寻落针时容易扎到操作人员;利用磁铁吸附落针的清针方式只能对上表层的落针进行吸附,而被检物下表面的落针很难被吸附清理;手套为双层产品,夹在手套内部的落针很难从两侧吸附清理,还是需要人为手动操作;验针机只对被检物进行一次检测,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其不仅能够实现对针织手套进行多次落针检测,还能实现对落针的自动清理,保证落针检测结构准确性以及落针清理效果,避免落针扎伤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设置在检测机构进料端的上料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沿进料方向设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个输料通道和一个回料通道;所述输料通道和回料通道均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回料通道位于其中一个输料通道一侧,所述回料通道和两个输料通道两两之间设有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挡板;

所述回料通道和输料通道均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翻料机构;所述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以及第三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和第三检测组件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和第三检测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沿所述机架宽度方向设置且开口向下的U型架,每个所述U型架底部设有分别与输料通道以及回料通道对应的金属检测探头,每个所述金属检测探头分别连接有固定在U型架上的警报器,所述金属检测探头及警报器通信反馈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翻料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和第三检测组件之间均设有清针组件,所述清针组件分别与输料通道以及回料通道对应;所述清针组件包括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磁吸板,所述磁吸板端部设有固定在机架/挡板上的支架,所述磁吸板沿机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对称设置在磁吸板两侧的压套板,所述压套板竖直滑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中的U型架上固定有位于对应输料通道及回料通道上方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信反馈连接有设置在控制器内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控制器通信控制两个压套板的竖直滑动以及磁吸板的水平滑动;

所述机架远离上料机构的一端设有与输料通道及回料通道对应的合格品收料筐,所述第三检测组件和合格品收料筐之间设有分别与输料通道和回料通道对应的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沿机架宽度方向推料;所述挡板一端及机架一侧分别设有与对应推料组件配合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回料组件,所述回料组件远离出料口的一端位于上料机构和第一检测组件之间,且其出料端位于回料通道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检测手套通过上料机构自动放置到两个输料通道上,通过两个输料通道中的第一传送带向前输送,经过第一检测组件进行第一次落针检测,若金属检测探头检测到手套上存在落针,对应警报器发出警报,并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检测组件一侧的清针组件工作,对落针进行清理。在第一传送带行进过程中,经过第一检测组件检测的手套落到翻料机构上,翻料机构翻转将手套翻转到第二传送带上,且将手套上下端面进行调换。第二传送带将手套向前输送道第二检测组件处,第二检测组件对手套进行第二次落针检测,若金属检测探头检测到手套上存在落针,对应警报器发出警报并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检测组件一侧的清针组件工作,对落针进行清理。第二传送带移动将经过第二检测组件检测的手套送到第三检测组件处,第三检测组件对手套进行第三次落针检测,若金属检测探头未检测到落针,手套从第二传送带上落到合格品收料筐内。若金属检测探头检测到手套上存在落针,对应警报器发出警报,并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对应的推料组件工作,推料组件将还存在落针的手套从出料口推落到回料组件上,由回料组件重新送回到回料通道上,回料通道输送的手套重复上述三次检测过程。

其中,清针组件对落针的具体清理过程为,摄像头拍摄手套画面反馈到处理器,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并确定手套开口朝向,金属检测探头检测到落针反馈到控制器,根据处理器的反馈结果控制远离手套开口的压套板竖直滑动压住手套手指部,然后驱动磁吸板向靠近手套开口方向、远离压住手套的压套板方向移动,这样在手套上端面的落针会直接被磁吸板吸住,而位于手套夹层内的落针会随着磁吸板的移动从手套开口处移出并吸附到磁吸板上。上述清针组件结构简单,不仅能够实现对手套表面落针的清理,还能实现对手套夹层内落针的清理,无需人工翻开手套清理落针,有效提高对落针的清理效果,提高安全性。

经过上述检测过程,每个手套经过三次落针检测,且翻料机构对手套上下端面进行翻面,这样对手套的上下面都进行落针检测,而清针组件对手套上下表面及夹层内的落针都能进行有效清理,推料组件使得经过两次落针清理后依然存在落针的手套还能够进行回料检测和处理,极大地提高对手套上落针检测的准确性和落针清理的彻底性,无需人工手动清理和查找落针,避免扎伤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性。

其中,设置两个输料通道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且避免其中一金属检测探头发生故障时整个装置都无法进行工作;设置回料通道对经过三次检测和两侧清理后依然存在落针的手套进行回料处理,避免手套掺杂在输料通道内还需要分辨手套回料处理后是否处理干净。另外,设置上料机构实现手套的自动上料,无需人工手动在输料通道上摆放手套,避免上料过程中落针扎到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挡板/机架上且远离对应出料口的推料架,所述推料架上设有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推料缸,所述推料缸的活塞杆靠近对应出料口且连接有推座,所述推座下端可拆卸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推板,所述推板的下端面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上端面;所述第三检测组件中的金属检测探头及警报器通过控制器与对应推料缸通信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检测组件中的金属检测探头检测到手套中存在落针时,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警报器发出警报,带有落针的手套移动到推料组件处时,控制器控制对应的推料缸工作,推料缸推动推座移动,推板将移动到该处且带有落针手套从第二传送带上推下,并从对应的出料口落到回料组件上,由回料组件送回到回料通道上再次进行检测和处理。上述推料组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将经过两次处理还带有落针的手套推落到回料组件上,避免带有落针的手套落入合格品收料筐内,也无需工作人员一直在此处等待进行手动处理,提高对落针的清理效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其中,推板可拆卸安装在推座上,可根据手套不同厚度更换不同高度的推板,以保证推板能顺利将手套从第二传送带上推下。

进一步地,所述回料组件包括第一回料带、第二回料带和第三回料带,所述第一回料带和第三回料带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回料带位于第一回料带和第三回料带之间,且其沿机架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回料带位于出料口下方且一端伸出机架,所述第二回料带较低端靠近第一回料带伸出机架的一端,且其位于第一回料带下方;所述第二回料带较高端靠近第三回料带且位于第三回料带上方,所述第三回料带远离第二回料带的一端位于回料通道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回料带在出料口下方,便于承接从出料口掉落的手套,第三回料带出料端位于回料通道正上方,便于手套落到回料通道上。第二回料带位于第一回料带和第三回料带之间且倾斜设置,实现将手套从低高度的第一回料带上转移到高高度的第三回料带上,其结构简单,实现手套的回料。

进一步地,所述回料通道对应的出料口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位于第一回料带上方,且其较低端伸出第一回料带位于第一回料带一侧,所述第一回料带一侧设有位于出料板较低端正下方的次品收料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回料通道上第三检测机构中警报器报警时,说明手套经过回料处理后依然存在落针,说明手套内落针位置或角度较为刁钻,清针组件四次都未将落针清理掉,则控制器控制回料通道对应的推料组件工作,将手套从出料口推落到出料板上,且手套沿出料板落入次品收料筐内,实现对未清理干净的手套的收集。上述结构简单,能够对回料通道上经过回料处理后依然存在落针的手套进行单独处理,避免经过回料处理但无法处理干净的手套反复回到回料通道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翻料机构包括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翻料板,所述翻料板靠近第二传送带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上,其铰接轴线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翻料板上设有与挡板配合的让位槽;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翻料板之间且倾斜设置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靠近翻料板的一端为较低端,且其和翻料板之间设有翻料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套从第一传送带落下后沿下料板滑移到翻料板上,翻料板向靠近第二传送带方向翻转时,将手套翻面放置到第二传送带上,此时手套在第一传送带上时的下端面为在第二传送带时的上端面,这样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分别对手套的上下两面进行检测,两个清针组件分别对手套上下两面的落针进行清理,保证对手套上落针的检测和清理效果。其中,下料板的设置保证手套在翻料板上时的上端面与其在第一传送带上时的上端面一致,从而保证翻料板将手套翻转到第二传送带上时手套上下端面调换。让位槽和翻料间隙的设置避免挡板及下料板与翻料板之间发生干涉,保证翻料板对手套的正常翻面。

进一步地,所述翻料板的铰接轴两端铰接有凸块,所述机架上设有竖直设置且与凸块配合的升降槽,所述凸块竖直滑动安装在升降槽内,且其底部和升降槽内底壁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弹簧;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翻料板下方且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振动板,所述振动板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且上端开口的接针槽,所述翻料板的铰接端位于接针槽正上方;所述接针槽的内底壁沿其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且其较低的一端底部设有带有塞盖的出针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套落到翻料板上后,振动电机驱动振动板振动,利用振动板的振动带动翻料板的振动,在翻料板振动过程中将手套理平,甚至可能将手套内的落针振出。其中,设置凸块、升降槽、支撑弹簧,保证翻料板能随振动板的振动而振动。在翻料板翻转过程中,被振出的落针沿其倾斜角度滑落到接针槽内,实现对落针的收集。其中,接针槽的内底壁倾斜设置,这样接针槽内的落针能够沿其倾斜斜面堆积在出针口,需要清理落针时取下塞盖,落针即可从出针口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磁吸板端部设有滑动安装在导向槽内的导向块;所述支架上设有沿导向槽长度方向设置的微型缸,所述微型缸的活塞杆位于导向槽内与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压套缸,所述压套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与压套板上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微型缸及压套缸均与对应的金属检测探头/警报器及摄像头通过控制器通信反馈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滑动安装在导向槽内,实现将磁吸板滑动安装在支架上,且保证磁吸板往复滑动的稳定性。当金属检测探头检测到手套上存在落针时,对应警报器发出警报,并反馈到控制器,处理器根据摄像头反馈结果判断带有落针的手套开口朝向,并将结果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结果控制对应的压套缸工作,驱动相应的压套板压住手套手指部,并控制微型缸伸出或收缩,驱动磁吸板向远离按压手套的压套板方向移动,将落针吸住并移出手套。上述结构简单,利用微型缸和压套缸实现驱动磁吸板的谁批评往复滑动和压套板的竖直滑动,响应速度快,方便操作,效果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上定位转动安装有与磁吸板平行的导向丝杆,所述导向丝杆螺纹连接有清理座,所述清理座靠近磁吸板的一侧设有滑套在磁吸板上的清针环;所述清理座侧壁挂设有位于磁吸板下方且与清针环配合的接针盒,所述磁吸板两端分别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非磁吸部,且其远离支架的端部插装有防脱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磁吸板上吸附到较多落针时,要对磁吸板进行清理,避免磁吸板上的落针勾挂到手套上。驱动导向丝杆转动,清理座沿导向丝杆滑动,带动清针环沿磁吸板滑动,刮除磁吸板上的落针,落针掉落到接针盒内,完成对落针的收集。其中,磁吸板端部设置非磁吸部,避免磁吸板吸力较强导致落针一直吸附在磁吸板上,当清针环带动落针移动到非磁吸部时,落针会失去吸附力落到接针盒内,保证对磁吸板上落针的清理效果。磁吸板两端都设置非磁吸部,清针环无需往复复位,只要在需要工作时从磁吸板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即可。而接针盒内挂装在清理座上,可在接针盒内落针较多时将接针盒从清理座上取下进行清理。另外,在磁吸板远离支架的端部设置防脱卡板,避免清针环从磁吸板上脱落,保证清针环的可持续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料架,所述上料架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料带,所述上料带靠近机架的一端位于输料通道上方;所述上料架靠近机架的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两个输料通道对称平面上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导料板;两个所述导料板构成八字形结构,其靠近输料通道的一端开口较小,且所述导料板和分料板之间形成的开口分别与两个输料通道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需要检测手套倒到上料带上,利用挑杆等工具将手套摊平,上料带工作将手套向前输送,在分料板和导料板的作用下,手套只能进入分料板和导料板之间,然后分别落到输料通道上,实现手套的自动上料。上述结构简单,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手套摆放在输料通道上,避免扎伤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性。而导料板和分料板的设置保证手套准确落到输料通道上,而不会落到回料通道和挡板上,保证手套的自动上料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导料板之间定位转动安装有沿上料架宽度方向设置的上料轴,所述上料轴上卡装有两个绕其偏心转动的上料凸轮,两个所述上料凸轮分别位于两个导料板和分料板形成的开口内;所述分料板远离上料轴的一端设有沿上料轴长度方向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竖直滑动安装在分料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轴转动带动上料凸轮转动,在上料凸轮的转动过程中,上料凸轮的凸出部分将手套拨到输料通道上,尽可能保证手套落在输料通道上时是水平的,避免手套直接从上料带上落到输料通道上时是堆叠的,影响后续清针组件对手套上落针的吸附清理效果。其中,设置竖直滑动的压板,可利用压板间歇性隔断手套进入导料板和分料板之间,避免导料板和分料板之间的手套较多,影响上料凸轮对手套的拨动上料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第三检测组件、翻料机构、清针组件、推料组件以及回料组件,每个手套经过三次落针检测,且翻料机构对手套上下端面进行翻面,这样对手套的上下面都进行落针检测,而清针组件对手套上下表面及夹层内的落针都能进行有效清理,推料组件以及回料组件使得经过两次落针清理后依然存在落针的手套还能够进行回料检测和处理,极大地提高对手套上落针检测的准确性和落针清理的彻底性,无需人工手动清理和查找落针,避免扎伤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性;

2、通过设置两个输料通道和一个回料通道,两个输料通道提高手套检测效率,且避免其中一个输料通道上对应的检测组件发生故障时需要整机停止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连续性;而设置回料通道对经过三次检测和两侧清理后依然存在落针的手套进行回料处理,避免手套掺杂在输料通道内还需要分辨手套回料处理后是否处理干净;

3、设置上料机构实现手套的自动上料,上料机构利用上料带、导料板、分料板以及上料凸轮将手套平整放置到输料通道上,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手套摆放在输料通道上,避免扎伤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中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中清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中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机构;11、上料架;12、上料带;13、分料板;14、导料板;15、上料轴;151、上料电机;16、上料凸轮;17、压板;171、压缸;2、检测机构;21、机架;211、升降槽;22、输料通道;23、回料通道;24、挡板;25、第一传送带;251、下料板;26、第二传送带;261、合格品收料筐;27、第一检测组件;28、第二检测组件;29、第三检测组件;3、翻料机构;31、翻料板;311、让位槽;312、翻料间隙;32、凸块;321、支撑弹簧;322、翻料电机;33、振动板;331、振动电机;34、接针槽;341、出针口;342、塞盖;4、U型架;41、金属检测探头;42、警报器;43、摄像头;5、清针组件;51、支架;511、导向槽;52、磁吸板;521、导向块;522、非磁吸部;523、防脱卡板;524、微型缸;53、压套板;531、压套缸;54、导向丝杆;541、清针电机;55、清理座;56、清针环;57、接针盒;6、推料组件;61、推料架;62、推料缸;63、推座;64、推板;65、出料口;7、回料组件;71、第一回料带;72、第二回料带;73、第三回料带;74、出料板;75、次品收料筐;8、控制器;81、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针织手套落针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检测机构2和设置在检测机构2进料端的上料机构1,如图2所示,检测机构2包括沿进料方向设置的机架21,在机架21上设有沿机架21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输料通道22和一个回料通道23,且回料通道23位于其中一个输料通道22一侧。回料通道23和两个输料通道22两两之间设有沿机架21长度方向设置的挡板24,挡板24将回料通道23和输料通道22两两隔开。回料通道23和输料通道22均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5和第二传送带26,第一传送带25和第二传送带26之间设有翻料机构3,翻料机构3将第一传送带25落下的手套翻转放置到第二传送带26上,使手套的上下端面对调。

如图2所示,在机架21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检测组件27、第二检测组件28以及第三检测组件29,第一检测组件27位于第一传送带25上方,第二检测组件28和第三检测组件29位于第二传送带26上方,三个检测组件对手套进行三次落针检测。在第一检测组件27和翻料机构3之间、第二检测组件28和第三检测组件29之间均设有清针组件5,清针组件5分别与回料通道23以及两个输料通道22一一对应,利用清针组件5对经过第一检测组件27和第二检测组件28检测的手套进行落针清理。

如图1所示,在机架21远离上料机构1的一端设有一个与输料通道22及回料通道23对应的合格品收料筐261,经过三次检测没有落针的手套从第二传送带26上掉落到合格品收料筐261内,实现对合格手套的收料。如图2所示,在第三检测组件29和合格品收料筐261之间设有三个分别与两个输料通道22和回料通道23对应的推料组件6,推料组件6沿机架21宽度方向推料。在两个挡板24一端及机架21靠近回料通道23的一侧分别设有与对应推料组件6配合的出料口65,在出料口65处设有回料组件7,如图1所示,回料组件7远离出料口65的一端位于上料机构1和第一检测组件27之间,且其出料端位于回料通道23正上方。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料机构1将待检测手套自动放置到两个输料通道22上,两个输料通道22中的第一传送带25将手套向前输送,第一检测组件27检测手套是否有落针,若有落针,则靠近第一检测组件27的清针组件5工作,对手套上的落针进行吸附清理。第一传送带25上的手套落到翻料机构3处,翻料机构3将手套翻转放置到第二传送带26上,且手套在第二传送带26上时的上端面为其在第一传送带25上时的下端面。第二传送带26向前输送手套,第二检测组件28检测手套是否还存在落针,若有落针,则靠近第二检测组件28的清针组件5工作,对手套上的落针进行吸附清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二传送带26继续运动过程中,第三检测组件29对手套进行第三次落针检测,判断前两次清针组件5是否将手套上的落针清理干净。若第三检测组件29没有检测到落针,则手套为合格品,落入合格品收料筐261内被收集,若第三检测组件29检测到手套上依然存在落针,则对应的推料组件6工作,将手套从出料口65落到回料组件7上,回料组件7将依然存在落针的手套送回到回料通道23的进料端,回料通道23上手套的落针检测和落针清理过程与输料通道22上的工作过程相同。

如图1和图2所示,经过上述检测过程,输料通道22上每个手套经过三次落针检测和两次落针清理,且翻料机构3将手套上下端面进行翻面,这样对手套的上下面都进行落针检测。而清针组件5对手套上下表面的落针都能进行有效清理,推料组件6使得经过两次落针清理后依然存在落针的手套还能够进行回料检测和处理。回料通道23上的手套至少经过六次落针检测和四次落针清理,极大地提高对手套上落针检测的准确性和落针清理的彻底性,无需人工手动清理和查找落针,避免扎伤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性。

以下沿进料方向依次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3所示,上料机构1包括沿机架21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料架11,在上料架1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循环送料的上料带12,上料带12靠近机架21的一端位于输料通道22上方。在上料架11靠近机架21的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两个输料通道22对称平面上的分料板13,在分料板13两侧对称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导料板14,两个导料板14和分料板13连为一体安装在上料架11上,且其下端面均贴合上料带12的上端面。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料板14构成八字形结构,其靠近输料通道22的一端开口较小,且导料板14和分料板13之间形成的开口分别与两个输料通道22配合。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两个导料板14之间定位转动安装有沿上料架11宽度方向设置的上料轴15,上料轴15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上料电机151,且上料轴15上卡装有两个绕其偏心转动的上料凸轮16,两个上料凸轮16分别位于两个导料板14和分料板13形成的开口内。工作人员将需要检测手套倒到上料带12上,利用挑杆等工具将手套摊平,上料带12工作将手套向前输送,在分料板13和导料板14的作用下,手套只能进入分料板13和导料板14之间。上料电机151驱动上料轴15转动,带动上料凸轮16转动,在上料凸轮16的转动过程中,上料凸轮16的凸出部分将手套拨到输料通道22上,尽可能保证手套落在输料通道22上时是水平的,避免手套直接从上料带12上落到输料通道22上时是堆叠的,影响后续清针组件5对手套上落针的吸附清理效果。

如图3所示,其中,在分料板13远离上料轴15的一端设有沿上料轴15长度方向设置的压板17,压板17连接有驱动其竖直滑动安装在分料板13上的压缸171。可利用压缸171驱动压板17间歇性隔断手套进入导料板14和分料板13之间,避免导料板14和分料板13之间的手套较多,影响上料凸轮16对手套的拨动上料效果。上述上料机构1实现手套的自动上料,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手套摆放在输料通道22上,避免扎伤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性。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7、第二检测组件28和第三检测组件29(标记在图8中)结构相同,均包括沿机架21宽度方向设置且开口向下的U型架4,每个U型架4底部设有分别与三个输料通道22以及回料通道23对应的金属检测探头41,每个金属检测探头41分别连接有固定在U型架4上的警报器42,金属检测探头41及警报器42通信反馈连接有控制器8,控制器8设置在机架21侧壁,且与清针组件5以及推料组件6通信控制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当手套移动到U型架4下方时,金属检测探头41感应检测手套上是否有落针,若有落针,则反馈到控制器8,控制对应警报器42发出警报,并控制相应的清针组件5或推料组件6进行工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通道上每个检测组件中的金属检测探头41可以均匀设有多个,以保证对手套上落针的检测效果。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清针组件5包括沿机架21宽度方向设置的磁吸板52,在磁吸板52端部设有固定在机架21/挡板24上的支架51,在支架51上设有沿机架2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511,磁吸板52端部设有滑动安装在导向槽511内的导向块521,且支架51上设有沿导向槽511长度方向设置的微型缸524,微型缸524的活塞杆位于导向槽511内与导向槽511对应的导向块521固定连接,利用微型缸524驱动磁吸板52沿导向槽511往复滑动。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支架51上还设有对称设置在磁吸板52两侧的压套板53,压套板53连接有驱动其竖直滑动且固定在支架51上的压套缸531。微型缸524和压套缸531均与对应的金属检测探头41/警报器42通过控制器8通信反馈控制。其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检测组件27及第二检测组件28中的U型架4上固定有位于对应输料通道22及回料通道23上方的摄像头43,摄像头43通信反馈连接有设置在控制器8内的处理器81,处理器81通过控制器8通信控制微型缸524(标记在图5中)及压套缸531(标记在图5中)工作。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当第一检测组件27和/或第二检测组件28中的金属检测探头41检测到对应通道上的手套存在落针时,反馈到控制器8并控制对应的警报器42发出警报,摄像头43拍摄手套画面反馈到处理器81,处理器81进行图像处理并确定带有落针的手套开口朝向。控制器8根据处理器81的反馈结果控制远离手套开口的压套缸531工作,驱动对应压套板53竖直滑动压住手套手指部,然后驱动微型缸524伸出或缩回,使得磁吸板52向靠近手套开口方向移动,这样在手套上端面的落针会直接被磁吸板52吸住,而位于手套夹层内的落针会随着磁吸板52的移动从手套开口处移出并吸附到磁吸板52上。这样同时实现对手套上表层及夹层内落针的清理,无需人工翻开手套清理落针,有效提高对落针的清理效果,提高安全性。

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磁吸板52上吸附的落针较多容易勾挂到手套上,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导向块521上还定位转动安装有与对应磁吸板52平行的导向丝杆54,导向丝杆54一端伸出导向块521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清针电机541;导向丝杆54还螺纹连接有清理座55,在清理座55靠近磁吸板52的一侧设有滑套在磁吸板52上的清针环56,在清理座55侧壁还挂设有位于磁吸板52下方且与清针环56配合的接针盒57。当磁吸板52上吸附到较多落针时,清针电机541驱动导向丝杆54转动,清理座55沿导向丝杆54滑动,带动清针环56沿磁吸板52滑动,刮除磁吸板52上的落针,落针掉落到接针盒57内,完成对落针的收集。

其中,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磁吸板52吸附力较强,落针不易掉落,在磁吸板52两端分别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非磁吸部522,且磁吸板52远离支架51的端部插装有防脱卡板523,利用防脱卡板523避免清针环56从磁吸板52上脱落。当清针环56带动落针移动到非磁吸部522时,落针会失去吸附力落到接针盒57内,保证对磁吸板52上落针的清理效果。磁吸板52两端都设置非磁吸部522,清针环56无需往复复位,只要在需要工作时从磁吸板52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即可。

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翻料机构3包括沿机架21宽度方向设置的翻料板31,翻料板31靠近第二传送带26的一端铰接在机架21上,其铰接轴线沿机架21宽度方向设置,翻料前翻料板31为水平状态。在机架21上设有位于第一传送带25和翻料板31之间且倾斜设置的下料板251,下料板251靠近翻料板31的一端为较低端。在翻料板31上设有与挡板24配合的让位槽311,在下料板251较低端和和翻料板31之间设有翻料间隙312,避免干涉翻料板31的翻转。其中,下料板的倾斜角度优选在15°。

如图2和图6所示,手套从第一传送带25落下后沿下料板251滑移到翻料板31上,翻料板31向靠近第二传送带26方向翻转时,将手套翻面放置到第二传送带26上,此时手套在第一传送带25上时的下端面为在第二传送带26时的上端面,这样第一检测组件27和第二检测分别对手套的上下两面进行检测,两个清针组件5分别对手套上下两面的落针进行清理,保证对手套上落针的检测和清理效果。其中,下料板251的设置保证手套在翻料板31上时的上端面与其在第一传送带25上时的上端面一致,从而保证翻料板31将手套翻转到第二传送带26上时手套上下端面调换。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翻料板31的铰接轴两端铰接有凸块32,凸块32上固定有驱动翻料板31绕其铰接轴转动的翻料电机322。在机架21上设有竖直设置且与凸块32配合的升降槽211,凸块32竖直滑动安装在升降槽211内,且其底部和升降槽211内底壁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弹簧321。如图6所示,在机架21上还设有位于翻料板31下方且沿机架21宽度方向设置的振动板33,振动板33连接有振动电机331。手套落到翻料板31上后,振动电机331驱动振动板33振动,利用振动板33的振动带动翻料板31的振动,在翻料板31振动过程中将手套理平,甚至可能将手套内的落针振出。

其中,如图6所示,在机架21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且上端开口的接针槽34,翻料板31的铰接端位于接针槽34正上方。接针槽34的内底壁沿其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且其较低的一端底部设有带有塞盖342的出针口341。在翻料板31翻转过程中,被振出的落针沿其倾斜角度滑落到接针槽34内,实现对落针的收集,且接针槽34内的落针能够沿其接针槽34倾斜的内底面堆积在出针口341处,需要清理落针时取下塞盖342,落针即可从出针口341掉落。

如图2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推料组件6包括设置在挡板24/机架21上且远离对应出料口65的推料架61,在推料架61上设有沿机架21宽度方向设置的推料缸62,推料缸62的活塞杆靠近对应出料口65且连接有推座63,在推座63下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推板64,推板64的下端面靠近第二传送带26的上端面。第三检测组件29中的金属检测探头41及警报器42通过控制器8与对应推料缸62通信控制连接。

如图2和图8所示,当第三检测组件29中的金属检测探头41检测到手套中存在落针时,反馈到控制器8并控制警报器42发出警报,带有落针的手套移动到推料组件6处时,控制器8控制对应的推料缸62工作,推料缸62推动推座63移动,推板64将移动到该处且带有落针手套从第二传送带26上推下,并从对应的出料口65落到回料组件7上,由回料组件7送回到回料通道23上再次进行检测和处理。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回料组件7包括第一回料带71、第二回料带72和第三回料带73,第一回料带71、第二回料带72和第三回料带73均安装在对应的回料架上。第一回料带71和第三回料带73沿机架21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回料带72位于第一回料带71和第三回料带73之间,且其沿机架21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为爬升式回料带。第一回料带71位于出料口65下方且一端伸出机架21,第二回料带72较低端靠近第一回料带71伸出机架21的一端,且其位于第一回料带71下方。第二回料带72较高端靠近第三回料带73且位于第三回料带73上方,第三回料带73远离第二回料带72的一端位于回料通道23正上方。

如图2所示,从第二传送带26上落下的带有落针的手套落到第一回料带71上,由第一回料带71向前输送并掉落到第二回料带72上,第二回料带72将手套向前输送并掉落到第三回料带73上,第三回料带73将手套向前输送并掉落到回料通道23的第一传送带25上,实现的手套的回料,便于对手套进行再次检测和清理。

其中,如图2和图8所示,在回料通道23对应的出料口65一侧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出料板74,出料板74位于第一回料带71上方,且其较低端伸出第一回料带71并位于第一回料带71一侧,第一回料带71一侧设有位于出料板74较低端正下方的次品收料筐75。当回料通道23上第三检测机构2中警报器42报警时,说明手套经过回料处理后依然存在落针,说明手套内落针位置或角度较为刁钻,清针组件5四次都未将落针清理掉,则控制器8控制回料通道23对应的推料组件6工作,将手套从出料口65推落到出料板74上,且手套沿出料板74落入次品收料筐75内,实现对未清理干净的手套的收集,后续再人工清理,避免经过回料处理但无法处理干净的手套反复回到回料通道23处理。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58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