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遮阳装置及汽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31


遮阳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遮阳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驾车外出游玩时,可以在汽车的影子处进行休息,以免太阳暴晒,但是汽车的影子的面积较小,无法满足人们的遮阳需求。申请号为CN202022163393.1的中国专利申请虽然公开了一种外置全自动汽车遮阳帘,但是该遮阳帘只是用于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处进行遮阳,无法增大汽车的影子面积,无法满足人们的遮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汽车无法满足遮阳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遮阳装置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遮阳装置,包括底座、支架、遮阳蓬以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底座用于与汽车本体连接,或所述底座形成于所述汽车本体上;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遮阳蓬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对所述支架施力,使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运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底座;其中,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底座时,能够带动所述遮阳蓬展开;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底座时,能够带动所述遮阳蓬收拢。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与汽车本体的控制中心连接,以便通过汽车本体的控制中心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支架运动;和/或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动作,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支架运动。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能够相对所述底座在第一平面内的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能够相对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平面内转动;所述遮阳蓬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遮阳蓬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之和。

可选的,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旋转轴、拉索以及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拉索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遮阳蓬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以对所述拉索进行收卷或放卷。

可选的,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单元,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是否运动至最大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支架运动,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机的电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本体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的底座与所述汽车本体连接,或所述底座形成于所述汽车本体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和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包括支架、遮阳蓬以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上,并与所述遮阳蓬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汽车本体上,并与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对所述支架施力,使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运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汽车本体;其中,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汽车本体时,能够带动所述遮阳蓬展开;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靠近所述汽车本体时,能够带动所述遮阳蓬收拢。

可选的,所述底座连接在或形成于所述汽车本体的后备箱门的内侧,以便使所述支架能够带动所述遮阳蓬收拢至所述后备箱门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汽车本体的后备箱门的内表面设有内凹结构,所述底座连接在或形成于所述内凹结构内,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底座时,能够运动至所述内凹结构内,以带动所述遮阳蓬收拢至所述内凹结构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及汽车中,第一驱动单元可以对支架施力,以驱动支架运动,使支架的另一端运动以远离或靠近汽车本体。当支架的另一端远离汽车本体时,支架能够带动遮阳蓬展开,这样可以增大汽车的阴影面积,以便对人们提供更好的遮阳效果。当支架的另一端靠近汽车本体时,支架能够带动遮阳蓬收拢,这样可以减少遮阳装置对汽车本体的不良影响,使得汽车本体可以正常驾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蓬展开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蓬展开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蓬收拢的流程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汽车;10、汽车本体;20、遮阳蓬;1、支架;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2、遮阳蓬;3、第一驱动单元;31、电机;4、控制单元;5、位置检测单元;6、旋转轴;7、拉索;8、第二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汽车100包括汽车本体10和遮阳装置20,遮阳装置20安装在汽车本体10上,汽车本体10相当于是现有技术中未设置遮阳装置20的汽车100,遮阳装置20包括支架1、遮阳蓬2以及第一驱动单元3。其中,支架1安装在汽车本体10上,并与遮阳蓬2连接;第一驱动单元3安装在汽车本体10上,并与支架1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3用于对支架1施力,以驱动支架1运动,使支架1的另一端运动,以远离或靠近汽车本体10。当支架1的另一端远离汽车本体10时,支架1能够带动遮阳蓬2展开,这样可以增大汽车100的阴影面积,以便对人们提供更好的遮阳效果。当支架1的另一端靠近汽车本体10时,支架1能够带动遮阳蓬2收拢,这样可以减少遮阳装置20对汽车本体10的不良影响,使得汽车本体10可以正常驾驶。

在一实施例中,遮阳装置20还包括底座,支架1的一端通过底座实现与汽车本体10的连接,此时,第一驱动单元3对支架1施力时,可以使支架1的另一端远离或靠近底座,以带动遮阳蓬2展开或收拢。实际产品中,底座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元件,其分别与支架1和汽车本体10连接,此时遮阳装置20可以独立生产装配,然后再将底座与汽车本体10连接,进而实现遮阳装置20在汽车本体10上的安装;此外,底座与汽车本体10也可以是一体结构,此时底座形成于汽车本体10上。也即在实际产品中,底座可以连接在或形成于汽车本体10上。

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连接在或形成于汽车本体10的后备箱门的内侧,此时支架1便安装在汽车本体10的后备箱门的内侧,支架1带动遮阳蓬2收拢时,可以使遮阳蓬2收拢至后备箱门的内侧,此时,关闭后备箱门便可以使遮阳蓬2和支架1移动至汽车本体10的后备箱内,这样遮阳装置20的设置便不会影响汽车本体10的正常行驶。

在一实施例中,后备箱门的内表面设有内凹结构,底座连接在或形成于内凹结构内,支架1的另一端靠近汽车本体10时,能够运动至内凹结构内,以带动遮阳蓬2收拢至内凹结构内,这样可以减少遮阳装置20对后备箱空间的占据,并使汽车100更加整洁。同时,支架1与底座连接的一端也位于该内凹结构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3与汽车本体10的控制中心连接,通过控制中心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单元3动作,使第一驱动单元3能够对支架1施力,以驱动支架1运动。这样人们便可以在控制中心的控制面板上控制遮阳蓬2的展开或者收拢,使得对遮阳蓬2的控制更加方便和智能化。

如图1和图3所示,遮阳装置20还包括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是独立与汽车本体10外的控制装置,控制单元4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单元3动作,使得第一驱动单元3能够驱动支架1运动。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除了能够通过汽车100的控制中心控制遮阳蓬2的展开或收拢之外,还可以通过遮阳装置20自身的控制单元4控制遮阳蓬2的展开或收拢。当人们在汽车本体10的控制面板上无法控制遮阳蓬2的展开或收拢时,可以通过控制单元4来控制控制遮阳蓬2的展开或收拢。

此外实际产品中,也可以是只通过控制中心和控制单元4中的一者来控制遮阳蓬2的展开或收拢。当汽车100同时具备控制中心以及控制单元4时,控制单元4也可以与控制中心连接,通过控制中心向控制单元4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单元4依照该信号控制第一驱动单元3的工作,进而控制控制遮阳蓬2的展开或收拢。

如图1所示,遮阳装置20还包括位置检测单元5,位置检测单元5用于检测支架1的另一端是否运动至最大位置,当支架1的另一端运动至最大位置时,可以控制第一驱动单元3停止驱动支架1运动。其中,支架1的另一端运动至最大位置包括:支架1的另一端远离汽车本体10时运动至最大位置,以及支架1的另一端靠近汽车本体10时运动至最大位置。当检测到支架1的另一端远离至汽车本体时运动至最大位置,则说明遮阳蓬已展开,进而可以使控制单元4停止工作;当检测到支架1的另一端靠近至汽车本体时运动至最大位置,则说明遮阳蓬已收拢,进而可以使控制单元4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检测单元5可以是先与控制单元4连接,然后再通过控制单元4与控制中心连接,以实现位置检测单元5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位置检测单元5也可以是直接与汽车的控制中心连接,以实现二者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3包括电机31,电机31用于驱动支架1做旋转运动,以使支架1的另一端靠近或者远离汽车本体10。同时,阳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机31的电流,这样通过检测电机31的电流可以判断电机31是否发生堵转,进而可以以此判断支架1是否运动至最大位置。通过电流检测单元和位置检测单元5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位置检测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单元可以是先与控制单元4连接,然后再通过控制单元4与控制中心连接,以实现电流检测单元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流检测单元也可以是直接与汽车的控制中心连接,以实现二者通信。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其中,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进而实现与汽车本体10的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进而实现与汽车本体10的转动连接。具体的,第一支撑杆11能够相对底座以及汽车本体10在第一平面内的转动,第二支撑杆12也能够相对底座以及汽车本体10在第一平面内转动,其中,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一支撑杆11的轴线,并平行于第二支撑杆12的轴线。遮阳蓬2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间,遮阳蓬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连接,遮阳蓬2的下端与汽车本体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1的第二端和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组成上述的支架1的另一端,其中,第一支撑杆11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相背,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相背。

在一实施例中,遮阳蓬2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杆11连接,遮阳蓬2的右端与第二支撑杆12连接。当第一支撑杆11向左侧转动偏移,且第二支撑杆12向右侧转动偏移时,便可以使遮阳蓬2展开;当第一支撑杆11向右侧转动偏移,且第二支撑杆12向左侧转动偏移时,便可以使遮阳蓬2收拢。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和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支撑杆11的长度与第二支撑杆12的长度之和,这样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在同一个平面内相对汽车本体10转动时,也可以避免两个支撑杆碰撞。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1的第二端与遮阳蓬2的上端平齐,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与遮阳蓬2的上端平齐。同时,遮阳蓬2的左端各区域可以是完全与第一支撑杆11连接接触,遮阳蓬2的右端各区域可以是完全与第二支撑杆12连接接触。

在实际产品中,遮阳蓬2通常为布料,当两个支撑杆带动遮阳蓬2收拢时,遮阳蓬2的上端可能无法达到收拢的效果。对此,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遮阳装置20还包括旋转轴6、拉索7以及第二驱动单元8;旋转轴6可转动地连接于汽车本体10;拉索7的一端与旋转轴连接,拉索7的另一端与遮阳蓬2的连接区连接,其中,连接区位于遮阳蓬2的上端;第二驱动单元8用于驱动旋转轴6转动,以对拉索7进行收卷或放卷。当对拉索7进行收卷时,拉索7可以拉动遮阳蓬2的连接区向下收拢;当对拉索7放卷时,两个支撑杆可以对遮阳蓬2进行展开。另外,第二驱动单元8也可是电机。作为优选的,连接区位于遮阳蓬2的上端的中间部位。

当支架1具有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时,第一驱动单元3包括两个电机31,其中一个电机31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杆11转动,另一个电机31用于驱动第二支撑杆12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位置检测单元5包括第一检测模块51和第二检测模块52,第一检测模块51用于检测第一支撑杆11是否转动到最大位置,第二检测模块52用于检测第二支撑杆12是否转动到最大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检测模块51包括两个位置传感器53,这两个位置传感器53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的左右两侧。当第一支撑杆11向左转动到最大位置时,会被其左侧的位置传感器53检测到;当第一支撑杆11向右转动到最大位置时,会被其右侧的位置传感器53检测到。同样的,第二检测模块52也包括两个位置传感器53,这两个位置传感器53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的左右两侧。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51也可以是一角度感器,通过角度传感器检测第一支撑杆11的转动角度来判断其是否转动到最大位置。同样的,第二检测模块52也可以是一角度传感器,以便通过检测第二支撑杆12的转动角度来判断其是否转动到最大位置。

此外,当通过两个电机31分别驱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运动时,电流检测单元包括有两个,两个电流监测单元分别对这两个电机31的电流进行检。

如图4所示,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20的展开控制流程:先在控制中心的控制面板上按下“遮阳蓬-开启”按钮,此时,控制面板与控制单元4通信,以获取遮阳蓬2的状态信号,若遮阳蓬已展开,则控制面板上显示“遮阳篷已开启”;如果遮阳篷状态为“未开启”,控制中心会进一步判断后备箱门状态,如果后备箱门状态为“未开启”,控制面板提醒“请先开启后备箱门”,如果后备箱门状态为“已开启”,控制中心向控制单元4发送“开启遮阳篷”指令,控制单元4执行“开启遮阳篷”指令,控制第一驱动单元3动作,以驱动支架1运动,当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支架远离汽车本体10运动至最大位置,则说明遮阳蓬2开启成功,此时,控制面板显示“遮阳篷已开启”,若位置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支架远离汽车本体10运动至最大位置,则说明遮阳蓬2开启失败,控制面板显示“遮阳篷故障,建议手动开启”。

如图5所示,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20的收拢控制流程:在控制面板按下“遮阳篷-关闭”按钮时,控制面板通过与控制单元4通讯获取遮阳篷位置信息,如果遮阳篷状态为收拢状态,则控制面板上显示“遮阳篷已关闭”,如果遮阳篷8状态为未收拢,则控制中心向控制单元4发送“关闭遮阳篷”指令,控制单元4执行“关闭遮阳篷”动作,使第一驱动单元3驱动支架1运动,当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支架1朝向汽车本体运动至最大位置时,说明遮阳蓬收拢完毕,控制面板显示“遮阳篷已关闭”,若位置检测单元未检测到支架1朝向汽车本体运动至最大位置时,说明遮阳蓬收拢失败,控制面板显示“遮阳篷故障,建议手动关闭”。

此外,上述的相关设计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替换,比如: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1也可以是只有一个支撑杆,此时,遮阳蓬2可以是扇形结构,此时,遮阳蓬2的一个侧面连接在汽车本体10上,遮阳蓬2的另一个侧面与该支撑杆连接,当该支撑杆相对汽车本体10转动时,便可以实现遮阳蓬2的展开或收拢,其中,该支撑杆相对汽车本体10的旋转轴与遮阳蓬2同轴。另外,该遮阳蓬2在一平面的正投影所得到的扇形中,遮阳蓬2的两个侧面的投影分别为扇形圆心角的两边。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机也可以采用旋转气缸等进行替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遮阳装置20也可以是安装在汽车本体10的侧围或者顶棚等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1也可以是通过长度伸缩的方式带动遮阳蓬2展开或者收拢,此时,支架1可以是折叠结构或者导轨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45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