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方便移动的光伏发电储能基站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方便移动的光伏发电储能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基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光伏发电储能基站。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储能基站是通过电池以及电容等储能技术对光伏板工作时产生的电能进行存储,并为通信基站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的设备,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运输到通信基站附近并与其进行配合使用。

现有技术中对于光伏发电储能基站的运输是通过吊车对其进行搬运或者通过人力对其进行位置的调整,然而随着实际使用环境的变化,在光伏发电储能基站的使用过程中是需要对光伏发电储能基站进行多次的调整的,这就需要使用吊车或者人力对光伏发电储能基站在使用周期内进行多次的调整,调整效率较低,同时位置调节的成本较高。

其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光伏发电板需要主要安装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平原、山地、荒漠等地区,对于山地环境中歪斜的道路,并不适用对于大型的吊机进行工作,从而使得光伏发电储能基站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方便移动的光伏发电储能基站,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光伏发电储能基站位置调节效率低以及位置调整受到歪斜道路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便移动的光伏发电储能基站,包括基站本体、移动座、移动轮、支撑机构以及纠偏机构;

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基站本体上;

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一侧,所述移动轮包括两个前轮以及两个后轮,所述两个前轮以及两个后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

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内,所述支撑机构与移动轮连接,用于对移动轮进行支撑并对移动轮的高度进行调节;

所述纠偏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内,用于对所述前轮的转动方向进行调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支撑空腔,所述支撑空腔设置与移动轮相对应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内;

支撑口,所述支撑口设置在所述支撑空腔一侧,所述支撑口与外界连通;

支撑螺纹管,所述支撑螺纹杆与支撑口相对应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空腔内;

支撑螺柱,所述支撑螺柱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口内,所述支撑螺柱与支撑螺纹管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螺纹管进行转动;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空腔内,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对基站本体的倾斜度进行调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空腔,所述驱动空腔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内且位于所述支撑空腔之间,所述驱动空腔与所述支撑空腔之间设置有驱动口;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空腔侧壁上,且所述驱动杆贯穿驱动口伸入驱动空腔内;

动力输入机构,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空腔内,用于控制驱动杆进行转动;

驱动管,所述驱动管套装在所述驱动杆上;

第三锥齿轮,所述驱动管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

环形齿条,所述环形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螺纹管上;

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空腔内,所述驱动齿轮与环形齿条相啮合;

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上,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设置在驱动管远离第三锥齿轮一端的侧壁上;

其中,驱动管与驱动杆滑动连接;

调节环,所述调节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管上;

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环与支撑空腔侧壁之间;

压力反馈组件,所述压力反馈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螺柱上,用于根据路面的平整度变化相应的对各个移动轮的高度进行调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

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

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空腔内,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力反馈组件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螺杆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底,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固定柱伸出所述第一固定槽且与移动轮转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纠偏机构包括:

纠偏空腔,所述移动座内位于前轮上方设置有纠偏空腔,与所述前轮对应的所述支撑螺柱上设置有纠偏孔,所述纠偏孔贯穿所述支撑螺柱以及纠偏空腔;

纠偏杆,所述纠偏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纠偏杆贯穿所述纠偏孔;

纠偏蜗轮,所述纠偏蜗轮与纠偏杆相对应的转动设置在所述纠偏空腔内;

其中,所述纠偏杆与所述纠偏蜗轮滑动连接;

纠偏蜗杆,所述纠偏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纠偏空腔内,所述纠偏蜗杆与纠偏空腔内一侧的纠偏蜗轮相啮合;

同步块,所述同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纠偏蜗轮上;

同步杆,所述同步杆铰接设置在所述同步块之间;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蜗杆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挡雨机构,所述挡雨机构包括挡雨板,所述挡雨板固定设置在基站本体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操作人员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的同步转动带动支撑螺柱进行同步的移动,从而便于带动移动轮伸出或者缩回移动座内,从而便于通过将移动轮伸出移动座而实现推动基站本体进行移动,同时通过将移动轮缩回移动座实现对基站本体的固定,同时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的反向转动便于使得支撑螺柱进行反向的移动,从而便于在歪斜的路面对基站本体进行支撑,从而便于避免基站本体因歪斜而发生倾倒;

2、本发明中,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便于移动轮在不同歪斜程度的路面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变化,从而便于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一液压杆进行工作,从而调节杆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液压杆的工作从而使得移动座内的不同位置的第三锥齿轮或者第五锥齿轮分别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从而便于实现相反的传导效果,进而实现对支撑螺纹管的同向或者反向的转动调节;

3、本发明中,通过纠偏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纠偏蜗杆与纠偏蜗轮的啮合带动与纠偏蜗杆相对应的纠偏杆进行转动,同时通过同步块以及同步杆的传导带动纠偏蜗轮以及纠偏杆进行同步的转动,从而便于通过固定座以及固定柱带动前轮进行转动的角度调节,从而便于对基站本体在移动过程中对基站本体进行移动方向的调节以及纠偏;

4、本发明中,通过动力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的传导带动调节杆以及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的传导带动调节齿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调节齿轮与环形齿条的啮合带动支撑螺纹管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与支撑螺柱的配合对移动轮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了多个电机分别控制不同的支撑螺纹管转动造成的转动不同步的问题;

5、本发明中,通过基站本体、移动座、移动轮、支撑机构以及纠偏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将移动轮伸出移动座而实现推动基站本体进行移动,提升了基站本体的位置调节效率,之后通过将移动轮缩回移动座实现对基站本体的固定,同时便于根据路面的倾斜程度对各个移动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在歪斜的路面对基站本体进行支撑,从而便于避免基站本体因歪斜而发生倾倒,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光伏发电储能基站位置调节效率低以及位置调整受到歪斜道路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螺纹管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动力机构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纠偏机构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支撑机构以及纠偏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站本体;2、移动座;3、移动轮;4、支撑螺纹管;5、支撑螺柱;6、驱动杆;7、驱动管;8、第三锥齿轮;9、环形齿条;10、驱动齿轮;11、第四锥齿轮;12、第五锥齿轮;13、第一电动推杆;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第一电机;17、固定座;18、压力传感器;19、固定柱;20、纠偏杆;21、纠偏蜗轮;22、纠偏蜗杆;23、同步块;24、同步杆;25、第二电机;26、挡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光伏发电储能基站,包括基站本体1、移动座2、移动轮3、支撑机构以及纠偏机构,移动座2设置在基站本体1上,移动轮3设置在移动座2一侧,移动轮3包括两个前轮以及两个后轮,两个前轮以及两个后轮分别设置在移动座2的两侧。支撑机构设置在移动座2内,支撑机构与移动轮3连接,用于对移动轮3进行支撑并对移动轮3的高度进行调节,纠偏机构设置在移动座2内,用于对前轮的转动方向进行调节。

在使用时,便于通过支撑机构控制移动轮3从移动座2内移出,从而便于推动基站本体1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基站本体1进行搬运以及位置调节,同时便于通过纠偏机构的设置对前轮的转动方向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在推动基站本体1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基站本体1的移动方向进行调节。

上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空腔、支撑口、支撑螺纹管4、支撑螺柱5、驱动机构以及调节机构,支撑空腔设置与移动轮3相对应设置在移动座2内,支撑口设置在支撑空腔一侧,支撑口与外界连通,支撑螺纹杆与支撑口相对应且转动设置在支撑空腔内,支撑螺柱5滑动设置在支撑口内,支撑螺柱5与支撑螺纹管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移动座2内,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螺纹管4进行转动,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空腔内,调节机构用于对基站本体1的倾斜度进行调节。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移动座2两侧的支撑螺纹管4进行同步的同向转动,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4与支撑螺柱5的螺纹配合带动支撑螺柱5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将移动轮3伸出移动座2,从而便于推动基站本体1进行移动,从而避免了使用吊车等大型设备对基站本体1进行搬运,从而节约了搬运成本,同时在基站本体1的移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对支撑螺纹管4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变,从而使得支撑螺纹管4进行反向的转动,从而便于控制各个支撑螺柱5进行位置调节,从而便于根据路面歪斜情况对移动轮3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避免基站本体1因路面歪斜而发生倾倒,同时提升基站本体1的移动平稳性,在基站本体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操作人员通过调节机构控制支撑螺纹管4进行同步的转动,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4与支撑螺柱5的螺纹配合带动移动轮3缩回移动座2内,从而便于使得移动座2与地面接触,从而便于对基站本体1进行固定。

上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空腔、驱动杆6、动力输入机构、驱动管7、第三锥齿轮8、第一环形齿条9、驱动齿轮10、第四锥齿轮11,驱动空腔设置在移动座2内且位于支撑空腔之间,驱动空腔与支撑空腔之间设置有驱动口,驱动杆6转动设置在支撑空腔侧壁上,且驱动杆6贯穿驱动口伸入驱动空腔内,动力输入机构设置在驱动空腔内,用于控制驱动杆6进行转动,驱动管7套装在驱动杆6上,驱动管7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8,第一环形齿条9固定设置在支撑螺纹管4上,驱动齿轮10转动设置在支撑空腔内,驱动齿轮10与第一环形齿条9相啮合,第四锥齿轮11固定设置在驱动齿轮10上,第四锥齿轮11与第三锥齿轮8相啮合,动力输入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14、第二锥齿轮15以及第一电机16,第一锥齿轮14固定设置在驱动杆6上,第二锥齿轮15转动设置在驱动空腔内,第二锥齿轮15与第一锥齿轮14相啮合,第一电机16固定设置在移动座2上,第一电机16输出端与第二锥齿轮15相啮合,在初始状态下,各个第三锥齿轮8位于相对应的第四锥齿轮11的同一侧。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控制第一电机16工作,从而便于通过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的传导带动驱动杆6进行转动,进而通过驱动杆6与驱动管7的配合带动第三锥齿轮8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三锥齿轮8与第四锥齿轮11的传导带动调节齿轮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调节齿轮与环形齿条9的啮合带动支撑螺纹管4进行同步的转动,进而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4与支撑螺柱5的配合对移动轮3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了多个电机分别控制不同的支撑螺纹管4转动造成的转动不同步的问题。

上述的,调节机构包括第五锥齿轮12、调节环、第一电动推杆13以及压力反馈组件,第五锥齿轮12设置在驱动管7远离第三锥齿轮8一端的侧壁上,其中,驱动管7与驱动杆6滑动连接,调节环转动设置在驱动管7上,第一电动推杆13固定设置在调节环与支撑空腔侧壁之间,压力反馈组件设置在支撑螺柱5上,用于根据路面的平整度变化相应的对各个移动轮3的高度进行调节。

在控制移动轮3伸出移动座2的过程中,在遇到歪斜的道路时,操作人员根据路面情况控制第一液压杆工作,从而推动第五锥齿轮12进行移动,从而便于控制与第一液压杆相对应的第五锥齿轮12与第四锥齿轮11进行啮合,从而便于改变第四锥齿轮11的转动方向,从而便于对螺柱伸出移动座2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避免移动座2以及基站本体1的发生歪斜甚至倾倒,在基站本体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操作人员控制各个第一液压杆工作,进而推动第五锥齿轮12进行移动,从而便于控制与第一液压杆相对应的各个第五锥齿轮12与各个第四锥齿轮11进行啮合,从而便于改变全部的第四锥齿轮11的转动方向,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4与支撑螺柱5的配合带动移动轮3缩回移动座2内,从而便于使得移动座2与地面接触,从而便于对基站本体1进行固定。

上述的,压力反馈组件包括固定座17、压力传感器18以及固定柱19,固定座17转动设置在支撑螺杆上,固定座17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压力传感器18设置在第一固定槽的槽底,压力传感器18与第一电动推杆13电性连接,固定柱19固定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8上,固定柱19伸出第一固定槽且与移动轮3转动连接。

在移动轮3转动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8可以实时对移动轮3受到的压力进行检测,在压力传感器18检测到移动轮3的压力变化时,可以向相应的第一液压杆发生电信号,从而配合第一电机16的工作自动控制相对应的螺柱进行高度调节来使得各个移动轮3的压力进行平衡。

上述的,纠偏机构包括纠偏空腔、纠偏杆20、纠偏蜗轮21、纠偏蜗杆22、同步块23、同步杆24以及第二电机25,移动座2内位于前轮上方设置有纠偏空腔,与前轮对应的支撑螺柱5上设置有纠偏孔,纠偏孔贯穿支撑螺柱5以及纠偏空腔,纠偏杆20固定设置在固定座17上且纠偏杆20贯穿纠偏孔,纠偏蜗轮21与纠偏杆20相对应的转动设置在纠偏空腔内,其中,纠偏杆20与纠偏蜗轮21滑动连接,纠偏蜗杆22转动设置在纠偏空腔内,纠偏蜗杆22与纠偏空腔内一侧的纠偏蜗轮21相啮合,同步块23固定设置在纠偏蜗轮21上,同步杆24铰接设置在同步块23之间,第二电机25设置在移动座2上,第二电机25输出端与蜗杆连接。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控制第二电机25工作,从而通过纠偏蜗杆22与纠偏蜗轮21的啮合带动与纠偏蜗杆22相对应的纠偏杆20进行转动,同时通过同步块23以及同步杆24的传导带动纠偏蜗轮21以及纠偏杆20进行同步的转动,从而便于通过固定座17以及固定柱19带动前轮进行转动的角度调节,从而便于对基站本体1在移动过程中对基站本体1进行移动方向的调节以及纠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挡雨机构,挡雨机构包括挡雨板26,挡雨板26固定设置在基站本体1上,可以对雨雪进行遮挡,减少环境变化对基站本体1工作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控制第一电机16工作,从而便于通过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5的传导带动驱动杆6进行转动,进而通过驱动杆6与驱动管7的配合带动第三锥齿轮8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三锥齿轮8与第四锥齿轮11的传导带动调节齿轮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调节齿轮与环形齿条9的啮合带动支撑螺纹管4进行同步的转动,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4与支撑螺柱5的螺纹配合带动支撑螺柱5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将移动轮3伸出移动座2,从而便于推动基站本体1进行移动,避免了使用吊车等大型设备对基站本体1进行搬运,从而节约了搬运成本,同时在基站本体1的移动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8可以实时对移动轮3受到的压力进行检测,在压力传感器18检测到移动轮3的压力变化时,可以向相应的第一液压杆发生电信号,而单个第一液压杆的工作可以推动相应的第五锥齿轮12进行移动,从而便于控制与第一液压杆相对应的第五锥齿轮12与第四锥齿轮11进行啮合,从而便于改变第四锥齿轮11的转动方向,从而便于对螺柱伸出移动座2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避免移动座2以及基站本体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歪斜甚至倾倒,同时在基站本体1移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控制第二电机25工作,从而通过纠偏蜗杆22与纠偏蜗轮21的啮合带动与纠偏蜗杆22相对应的纠偏杆20进行转动,同时通过同步块23以及同步杆24的传导带动纠偏蜗轮21以及纠偏杆20进行同步的转动,从而便于通过固定座17以及固定柱19带动前轮进行转动的角度调节,从而便于对基站本体1在移动过程中对基站本体1进行移动方向的调节以及纠偏,在基站本体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操作人员控制各个第一液压杆工作,进而推动第五锥齿轮12进行移动,从而便于控制与第一液压杆相对应的第五锥齿轮12与第四锥齿轮11进行啮合,从而便于改变全部的第四锥齿轮11的转动方向,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螺纹管4与支撑螺柱5的配合带动移动轮3缩回移动座2内,从而便于使得移动座2与地面接触,从而便于对基站本体1进行固定。

实施例二,如图7~图8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与后轮相对应的固定柱19上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用于在上坡路面对基站本体1进行止停以及下坡路面对基站本体1进行减速,辅助机构包括固定框27、减速块28以及棘轮轮齿,与后轮相对应的固定柱19上设置有U形的固定框27,固定框27内滑动设置有减速块28,减速块28上设置有减速带,后轮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棘轮槽,减速块28与棘轮槽对应位置设置有棘轮轮齿,固定框27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29,第二液压杆29输出端与减速块28连接,棘轮轮齿与棘轮槽形状相适配。

在遇到上坡路面时,通过第二液压杆29的工作控制棘轮轮齿伸入棘轮槽内,后轮正常向前进行移动时,棘轮轮齿对移动轮3的转动不做限制,当需要对基站本体1进行短时间的停止时,操作人员停止推动基站本体1,基站本体1在重力作用下有向后移动的趋势,从而通过棘轮轮齿与棘轮槽的配合对后轮进行定位,从而避免后轮向后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基站本体1的止停,在遇到下坡路面时,基站本体1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受到重力影响而发生加速移动,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继续控制第二液压杆29工作,从而通过减速块28的移动使得减速带与后轮表面接触,从而便于通过减速带与后轮表面的摩擦力对后轮进行减速,从而便于将基站本体1的移动速度降低到可控的范围内,提升基站本体1移动的平稳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移动座2上与固定框27以及第二液压杆29对应位置设置有收纳槽,用于对辅助机构进行收纳,避免移动轮3在缩回移动座2的过程中固定框27与移动座2之间发生运动干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