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无支撑的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无支撑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无支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柱基本以垂直于地面为主,其重心变化范围小,定位简单,而高层建筑为实现功能或效果展示,部分框架柱设置成了斜柱。由于斜柱与普通框架柱在施工荷载传递方式及施工工艺上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斜柱施工通常难度较大、施工精度较高。

而对于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的施工更为困难,由于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与地面成一定夹角,在斜柱施工中存在水平分力,柱模板有倾覆趋势,为确保柱施工精度和质量,通常采用在斜柱一侧增加斜向支撑或设置刚桁架方式来抵抗水平推力。同时斜柱分段浇筑时,支撑架体随着柱高逐步搭设,斜支撑搭设支模方式架体工程量也会逐步增大,同时支撑受力计算及构造也会越发复杂;而支撑架体和施工脚手架分开搭设工期长、成本高,斜柱通过斜支撑传力至地面基础,对地基处理要求较高。

因此,为减少斜支撑架体搭设工程量,同时减少对基础处理工序,需要对现有的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的施工方式进行改进,已达到减少或取消支撑架体的搭设、节约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无支撑的施工方法,通过取消支撑架体的搭设,并采用对斜柱模板体系空间拉结和结合混凝土分段对称进行浇筑以达到受力的自平衡的方式进行施工,该施工方法中无需搭设支撑架体,能够节约工期,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无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地面轴线放样:通过楼面放线孔引测轴线至V型柱楼层,并在V型柱两个方向分别在地面上弹出X向和Y向地面轴线控制线,以控制该施工段内后续施工过程中轴线定位准确;

S2、根据柱分段施工高度逐步搭设操作架,并在分段位置设置施工操作平台并安装防护栏杆;

S3、柱钢筋绑扎:按照图纸对钢筋下料,并在操作平台上逐根安装柱主筋及箍筋形成斜柱框架结构;当柱主筋安装完成后通过高空定位轴线对斜柱框架结构进行位置复核;

S4、定型模板安装:从该施工段的柱底部逐节向上安装圆柱定型模板,并在模板外侧设置加固钢管;所述加固钢管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加固钢管的定型钢抱箍,待模板复核定位完成后,在相邻斜柱同高度位置的钢抱箍之间安装角钢刚性拉杆以确保整体刚度;

S5、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的同时采用混凝土振捣棒进行振捣;

S6、拆除模板并进行养护

S7、重复步骤S1-S6进行下一施工段施工。

进一步,在步骤S2中,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设置有钢丝绳悬挂横杆,所述钢丝绳悬挂横杆,所述钢丝绳绕过钢丝绳悬挂横杆并在端部悬挂垂球以将地面XY向的地面轴线引至柱顶部进行用于复核柱空间位置。

进一步,在步骤S3中,所述斜柱框架结构上还设置有角钢固定钢筋和角钢,所述角钢固定钢筋焊接在箍筋上,所述角钢焊接在角钢固定钢筋上。

进一步,所述柱主筋在绑扎时应设置至少一道柱定位钢筋以确保柱主筋位置准确。

进一步,所述斜柱框架结构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斜拉钢丝绳,所述斜拉钢丝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收紧度的手拉葫芦;所述斜柱框架结构内设置有抗拔锚栓,相邻的所述斜柱框架结构的抗拔锚栓之间设置有花篮螺杆,所述花篮螺杆用于连接相邻所述斜柱框架结构并调节收紧度。

进一步,在步骤S4中,所述圆柱定型模板由两块半圆模板拼接后通过钢带固定形成,所述两块半圆模板之间采用卯榫结构进行连接。

进一步,在步骤S6中,当模板拆除后将预埋的所述抗拔锚栓连接螺纹清理出来,并拧上拉环使用花篮螺杆将两V型柱用连接并拧紧。

进一步,在步骤S6中,当模板拆除完成后先浇水再沿柱缠绕塑料膜进行养护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无支撑的施工方法,通过取消支撑架体的搭设,并采用对斜柱模板体系空间拉结和结合混凝土分段对称进行浇筑以达到受力的自平衡的方式进行施工;相对于常规的斜支撑方式,本施工方法无需安装支撑,可节约工期和成本,同时可适用于较高独立斜柱施工,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中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无支撑的施工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柱主筋与定位钢筋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定型钢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柱主筋;2-箍筋;3-定型钢抱箍;4-加固钢管;5-角钢;6-角钢固定钢筋;7-圆柱定型模板;8-脚手架;9-操作平台;10-空间定位轴线;11-防护栏杆;12-圆柱定型模板加固钢带;13-角钢刚性拉杆;14-斜拉钢丝绳;15-手拉葫芦;16-花篮螺杆;17-抗拔锚栓;18-钢丝绳;19-垂球;20-定位钢筋;21-地面;22-已浇筑段;23-模板安装段;24-钢筋安装段;25-钢丝绳悬挂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V型钢筋混凝土斜柱无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地面轴线放样:通过楼面放线孔引测轴线至V型柱楼层,并在V型柱两个方向分别在地面上弹出X向和Y向地面轴线控制线,以控制该施工段内后续施工过程中轴线定位准确;

S2、根据柱分段施工高度逐步搭设脚手架8,并在分段位置设置施工操作平台9并安装防护栏杆11;

S3、柱钢筋绑扎:按照图纸对钢筋下料,并在操作平台9上逐根安装柱主筋1及箍筋2形成斜柱框架结构;当柱主筋1安装完成后通过高空定位轴线10对斜柱框架结构进行位置复核;

S4、定型模板安装:从该施工段的柱底部逐节向上安装圆柱定型模板7,并在模板外侧设置加固钢管4;所述加固钢管4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加固钢管的定型钢抱箍3,待模板复核定位完成后,在相邻斜柱同高度位置的定型钢抱箍3之间安装角钢刚性拉杆13以确保整体刚度;

S5、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的同时采用混凝土振捣棒进行振捣;

S6、拆除模板并进行养护

S7、重复步骤S1-S6进行下一施工段施工。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主要是通过楼面放线孔引测轴线至V型柱楼层,并在V型柱两个方向分别在地面上弹出X向和Y向地面轴线控制线;同时在测量放线之前应通过BIM模型提取定型钢抱箍9边缘在三维的坐标,便于控制柱空间定位;而高空柱定位放线是在操作平台9上悬挂垂球19,将地面轴线引至高空,首先悬挂X向铅锤线将X向长轴引至高空,再通过调整Y向柱空间定位斜拉钢丝绳14来确保柱在Y向对齐轴线,然后悬挂Y向铅垂线将Y向短轴引至高空,再用卷材从轴线测量X向距离,并调整花篮螺杆16和斜拉钢丝绳14来控制柱在X向柱位置。在柱主筋1及圆柱定型模板7安装后固定前均应进行轴线引测及柱位调整,并用全站仪复测,确保轴线定位准确;在步骤S5中,V型斜柱混凝土浇筑应当分层进行,双柱左右不对称混凝土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必须下套管,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模板;同时混凝土振动棒沿角钢5下放至柱底,开始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操作平台9的顶部设置有钢丝绳悬挂横杆25,所述钢丝绳18绕过钢丝绳悬挂横杆25并在端部悬挂垂球19以将地面XY向的地面轴线引至柱顶部进行用于复核柱空间位置;同时在步骤S2中,根据柱分段施工高度逐步搭设脚手架8,在分段位置设置施工操作平台9并安装防护栏杆11,操作平台9搭设稳固满足混凝土浇筑操作人员施工要求。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所述斜柱框架结构上还设置有角钢固定钢筋6和角钢5,所述角钢固定钢筋6焊接在箍筋2上,所述角钢5焊接在角钢固定钢筋6上;设置角钢5的目的是用于混凝土振动棒沿角钢下滑至柱底确保混凝土沿全高振捣密实,其中角钢的数量及间距应根据柱截面计算确定,保证柱全截面均能振捣密实。

本实施例中,所述柱主筋1在绑扎时应设置至少一道柱定位钢筋20以确保柱主筋1位置准确;所述斜柱框架结构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斜拉钢丝绳14,所述斜拉钢丝绳1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收紧度的手拉葫芦15;所述斜柱框架结构内设置有抗拔锚栓17,相邻的所述斜柱框架结构的抗拔锚栓17之间设置有花篮螺杆16,所述花篮螺杆16用于连接相邻所述斜柱框架结构并调节收紧度;柱主筋1安装完成后通过高空定位轴线10复核位置无误后锁紧斜拉钢丝绳14及花篮螺杆16,其中斜拉钢丝绳14通过手拉葫芦15调整长度,斜拉钢丝绳14底部与地面21设置的钢筋地锚连接;同时在钢筋笼适当位置预埋有抗拔锚栓17,并与斜柱框架结构焊接牢固。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所述圆柱定型模板7由两块半圆模板拼接后通过圆柱定型模板加固钢带12固定形成,所述两块半圆模板之间采用卯榫结构进行连接;圆柱定型模板7采用定型加工木模板,木模板通过凹凸榫槽连接,圆柱定型模板由两块半圆模板拼接,并用圆柱定型模板加固钢带12固定;圆柱定型模板7从柱底部逐节向上安装,因模板分节处不易固定,因此沿整个模板外侧设置加固钢管4,使整个模板形成整体;在加固钢管4外侧设置定型钢抱箍3用于加固钢管4,定型钢抱箍3由两个半圆构成,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定型钢抱箍3高强螺栓连接侧应与V型柱X轴方向对齐,通过调整定型钢抱箍3上设置的花篮螺杆16调节模板X向距离,达到定位目的,待模板高空复核定位完成后,在定型钢抱箍3上安装角钢刚性拉杆13确保整体刚度。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6中,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0%以上,先拆除角钢刚性拉杆13,再放松斜拉钢丝绳14和花篮螺栓16,拆除定型钢抱箍3和圆柱定型模板4并清理干净周转材料;当模板拆除后将预埋的所述抗拔锚栓17的连接螺纹清理出来,并拧上拉环使用花篮螺杆16将两V型柱用连接并拧紧。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6中,当模板拆除完成后先浇水再沿柱缠绕塑料膜进行养护作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分类

0612011652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