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卸料平台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卸料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卸料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建造的技术主要分为现浇混凝土技术与装配式技术。在现浇建筑中,所有建筑用料均为现场成型,建筑材料需要输送到指定的位置;在装配式建筑中,各个施工节点往往也需要进行湿接处理,因此,无论是对于现浇建筑还是装配式建筑,送料都是关键环节。而在送料环节中,卸料平台是建筑与用料的中转平台,在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卸料平台多为悬挑式平台,且大多是临时搭建的简易平台,而且在平台的各个连接处一般为焊接或普通螺栓连接,平台整体一般使用钢材,当卸料平台上的物料质量较大,超过限定值时,钢材首先会达到屈服强度,发生形变,但由于缺少数字化的感应装置,此时卸料平台连基础的变形程度较小,难以从外部辨识,因此工人仍会继续施工,并且由于没有用于吸能的结构,当物料的质量继续增加,钢材达到极限强度时,卸料平台连接处附近的结构就会突然发生断裂,悬挑的平台也会相对于竖直的平台发生倾覆,进而引发危险,安全性较差。因此,亟需一种安全性更强的卸料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平台,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卸料平台的安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卸料平台,包括悬挑梁和吸能销,建筑结构具有结构梁,所述结构梁朝向所述建筑结构外的一侧至少有一部分与所述悬挑梁的一端的端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梁远离所述结构梁的一端悬空,所述结构梁与所述悬挑梁的贴合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悬挑梁与所述结构梁的贴合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正对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吸能销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所述吸能销上设有应变计,所述应变计的工作端与所述结构梁和所述悬挑梁的贴合面对应。

优选的,所述吸能销包括销体和两个吸能组件,所述销体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所述应变计设置于所述销体中部的侧面上,两个所述吸能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应变计的两侧,各所述吸能组件分别自所述销体的两端沿所述销体的侧面向所述工作端延伸,两个所述吸能组件各自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销体上,所述吸能组件具有弹性。

优选的,还包括封口梁,所述悬挑梁在所述结构梁上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悬挑梁远离所述结构梁的端部为悬臂端,所述封口梁的两端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悬挑梁各自的悬臂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结构梁与所述悬挑梁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优选的,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面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侧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侧面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侧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上侧分别与所述结构梁和所述悬挑梁的顶面贯通;所述结构梁与所述悬挑梁的侧面贴合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贯通并拼接形成总安装槽,所述销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在所述应变计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周向边沿均突出所述销体的侧面,所述吸能销自所述结构梁与所述悬挑梁的顶部放入所述总安装槽后,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所述应变计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所述悬挑梁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所述应变计的一侧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所述结构梁的一侧贴合。

优选的,各所述吸能组件均为弹簧且均套设在所述销体的外部,两个所述吸能组件各自靠近所述销体端部的一端均通过固定帽固定连接在所述销体上,各自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销体的外侧面上。

优选的,还包括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悬挑梁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向斜下方延伸并与所述结构梁靠近所述悬挑梁的一侧连接。

优选的,所述斜支撑件与所述结构梁连接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角支撑件和承托件,所述结构梁靠近所述悬挑梁的一侧与所述悬挑梁的下侧形成一个夹角,所述角支撑件自所述夹角的顶点处分别沿所述结构梁靠近所述悬挑梁的侧面与所述悬挑梁的下侧面延伸并形成两个板体,两个所述板体分别与所述结构梁靠近所述悬挑梁的侧面和所述悬挑梁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托件固定连接与所述结构梁靠近所述悬挑梁的侧面上,所述承托件的上侧与所述角支撑件的下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角支撑件为角钢,两个所述板体分别与所述结构梁靠近所述悬挑梁的侧面和所述悬挑梁的下侧面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卸料平台,通过在结构梁和悬挑梁的连接处设置吸能销,卸料平台承载物料时,吸能销上的应变计就能够与结构梁和悬挑梁共同受力并共同形变,并测量吸能销对应结构梁与悬挑梁连接处的应力值,当应力值较大,达到预警数值时,便需要停止工作并减小平台承载物料的质量,由此便提高平台的安全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卸料平台,利用应变计实时监测平台的承力情况,提前预警,安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卸料平台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吸能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卸料平台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结构梁、11-第一安装槽、111-第一限位面、2-悬挑梁、21-第二安装槽、211-第二限位面、3-吸能销、31-销体、32-吸能组件、33-应变计、34-固定帽、35-第一限位板、36-第二限位板、4-封口梁、5-斜支撑件、6-角支撑件、7-承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料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卸料平台的安全性更强。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卸料平台,如图1-4所示,包括悬挑梁2和吸能销3,建筑结构具有结构梁1,结构梁1朝向建筑结构外的一侧至少有一部分与悬挑梁2的一端的端面贴合并固定连接,悬挑梁2远离结构梁1的一端悬空,结构梁1与悬挑梁2的贴合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悬挑梁2与结构梁1的贴合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11正对的第二安装槽21;吸能销3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内部,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安装槽21内部,吸能销3上设有应变计33,应变计33的工作端与结构梁1和悬挑梁2的贴合面对应。悬挑梁2安装完成后,即可在悬挑梁2上铺设钢板或钢板网,在钢板上设置防护栏和防护门,由此就完成了卸料平台的整体安装。

本发明提供的卸料平台,通过在结构梁1和悬挑梁2的连接处设置吸能销3,卸料平台承载物料时,吸能销3与结构梁1和悬挑梁2共同受力并共同发生形变,应变计33就能够测量吸能销3对应结构梁1和悬挑梁2连接处的应力值,当应力值较大,达到预警数值时,便需要停止工作并减小平台承载物料的质量,提高平台的安全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卸料平台,利用应变计33实时监测平台的承力情况,能够提前预警,安全性高。

具体的,悬挑梁2优选使用T型梁,第二安装槽21自悬挑梁2的翼缘延伸至腹板处;悬挑梁2的翼缘处开设有螺栓孔,结构梁1的螺栓孔与悬挑梁2上的螺栓孔对应;应变计33为光纤光栅应变计33,应变计33与位于外部的监测装置信号连接,通过检测装置就能够实时的监测吸能销3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吸能销3包括销体31和两个吸能组件32,销体31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内部,另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安装槽21内部,应变计33设置于销体31中部的侧面上,两个吸能组件32分别位于应变计33的两侧,各吸能组件32分别自销体31的两端沿销体31的侧面向工作端延伸,两个吸能组件32各自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销体31上,吸能组件32具有弹性。当卸料平台一次性承载较大质量的物料,连接处承载能力不足时,吸能销3就能够利用具有弹性的吸能组件32吸收能量,从而赋予卸料平台较强的安全吸能储备,防止结构梁1与悬挑梁2的连接处突然发生断裂,悬挑梁2相对于结构梁1倾覆的发生,给予使用人员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检查和修复。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卸料平台还包括封口梁4,悬挑梁2在结构梁1上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优选设置三个悬挑梁2,悬挑梁2远离结构梁1的端部为悬臂端,封口梁4的两端与两个相邻的悬挑梁2各自的悬臂端固定连接。设置于相邻两个悬挑梁2悬臂端连接的封口梁4,能够使各个悬挑梁2形成为整体,封口梁4与悬挑梁2共同组成的结构,其整体性更强,传力路径更合理,提高了卸料平台整体的抗侧力。其中,封口梁4为工字钢,工字钢的翼缘处开设有螺栓孔,悬挑梁2上开设有对应的螺栓孔,封口梁4与悬挑梁2通过螺栓连接。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结构梁1与悬挑梁2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相较于普通螺栓,高强螺栓在安装使需要施加预紧力,能够使悬挑梁2与结构梁1的连接更加牢固。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槽11的内侧面向远离第一安装槽11内侧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面111,第二安装槽21的内侧面向远离第一安装槽11内侧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面211,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21的上侧分别与结构梁1和悬挑梁2的顶面贯通;结构梁1与悬挑梁2的侧面贴合后,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贯通并拼接形成总安装槽,销体31沿自身长度方向在应变计3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5和第二限位板36,第一限位板35和第二限位板36的周向边沿均突出销体31的侧面,吸能销3自结构梁1与悬挑梁2的顶部放入总安装槽后,第一限位板35靠近应变计33的一侧能够与第一限位板35远离悬挑梁2的一侧贴合,第二限位板36靠近应变计33的一侧能够与第二限位板36远离结构梁1的一侧贴合。由于高强螺栓的安装相较于普通螺栓较为困难,为了便于结构梁1与悬挑梁2连接处高强螺栓的安装,可以先通过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对位确定安装位置,并将吸能销3自顶部放入总安装槽内,接着利用各限位板和限位面形成初步的卡接固定,之后进行高强螺栓的安装,这种安装方式相较于直接安装高强螺栓更为简便,省去了多次定位的复杂步骤,化简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具体的,销体31为杆状,销体31包括首尾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销体31、第二销体31和第三销体31,应变计33设置在中间的第二销体31上,第一销体31与第二销体3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第二销体31和第三销体3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垫板,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沿垂直于销体31长度的方向突出销体31的侧面,也就在应变计33的每一侧均形成两个限位板;第一安装槽11和第二安装槽21均为T形槽,T形槽较大部分靠近较小部分的一侧为限位面,两个T形槽拼接形成工字形槽,吸能销3设置于工字槽内部。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各吸能组件32均为弹簧且均套设在销体31的外部,两个吸能组件32各自靠近销体31端部的一端均通过固定帽34固定连接在销体31上,各自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销体31的外侧面上。弹簧套设于销体31的外部的设置,相较于设置于销体31内部,能够防止销体31的侧面影响弹簧的正常伸缩。固定帽34与销体31优选使用螺纹连接,弹簧端部伸入固定帽34内并通过固定帽34固定,旋下固定帽34即可拆卸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吸能组件32可选用弹簧,也可以选用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如橡胶套等,只要能够满足吸能的需要即可。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斜支撑件5,斜支撑件5优选使用角钢,斜支撑件5的一端与悬挑梁2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向斜下方延伸并与结构梁1靠近悬挑梁2的一侧连接。斜支撑件5能够在悬挑梁2的下方为悬挑梁2提供支撑,从而增强了悬挑梁2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具体的,结构梁1的靠近悬挑梁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辅助连接件,辅助连接件优选使用角钢,斜支撑件5靠近结构梁1的一端与辅助连接件固定连接。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斜支撑件5与结构梁1通过高强螺栓连接。高强螺栓能够进一步增强斜支撑件5连接的牢固程度以及承力性能。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卸料平台还包括角支撑件6和承托件7,结构梁1靠近悬挑梁2的一侧与悬挑梁2的下侧形成一个夹角,角支撑件6自夹角的顶点处分别沿结构梁1靠近悬挑梁2的侧面与悬挑梁2的下侧面延伸并形成两个板体,两个板体分别与结构梁1靠近悬挑梁2的侧面和悬挑梁2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承托件7固定连接与结构梁1靠近悬挑梁2的侧面上,承托件7的上侧与角支撑件6的下端接触。自夹角的顶点处向悬挑梁2与结构梁1的两个侧面延伸并分别形成固定连接的角支撑件6,能够为悬挑梁2提供支撑,提高悬挑梁2的承载能力;角支撑件6下方的承托件7能够分担角支撑件6所受到的剪力,提高平台整体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于本实施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角支撑件6为角钢,两个板体分别与结构梁1靠近悬挑梁2的侧面和悬挑梁2的下侧面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高强螺栓能够进一步提升角支撑件6连接的牢固程度,从而使角支撑件6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高强螺栓,优选使用承压型高强螺栓,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使用摩擦型高强螺栓,只要能够满足连接牢固的要求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卸料平台的安装方法

步骤一:在结构梁1的侧面安装角支撑件6和承托板,为悬挑梁2的安装提供初步的支撑。

步骤二:将封口梁4与悬挑梁2安装为整体,并将悬挑梁2上的第二安装槽21与结构梁1上的第一安装槽11对应,接着将吸能销3卡接至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内部,完成悬挑梁2的初步安装。

步骤三:使用高强螺栓对结构梁1与悬挑梁2做进一步的固定。

步骤四:安装斜支撑件5。

步骤五:在吸能销3上设置应变计33,并将应变计33的光纤线引出,最后使用盖板覆盖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的顶部。

步骤六:在平台结构面上铺设钢板或钢板网,在钢板上防护栏和防护门,完成平台的安装。检查应变计33,其数据稳定后即可投入使用。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分类

0612011652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