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木结构建筑低碳改造用真空复合保温板及其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25


木结构建筑低碳改造用真空复合保温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温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木结构建筑低碳改造用真空复合保温板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低碳改造是基于零碳园区建筑用能要求,结合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特性,研究屋面、外墙以及外窗、热桥处理及建筑整体气密性等建筑本体改造低碳技术,而建立零碳目标框架下的既有建筑节能指标和低碳化改造侧重技术,形成适用于零碳园区的建筑本体低碳改造技术体系;现有技术中,多数建筑低碳改造过程繁琐复杂,需重新拆卸改造,经济消耗大,不利于环境环保;因此,有必要提供木结构建筑低碳改造用真空复合保温板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木结构建筑低碳改造用真空复合保温板,其包括:

建筑外墙,其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

木框骨架,被设置为井字形结构,所述木框骨架固定架构在所述建筑外墙的安装槽内;

岩棉保温层,通过木框骨架安装在建筑外墙的安装槽中;

真空绝热板,对应排列设置在安装槽内位于岩棉保温层外侧;

定位支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建筑外墙内;以及

防火石膏板,安装在所述建筑外墙上,所述建筑外墙上位于防火石膏板外侧还贴合固定有外饰板。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岩棉保温层包括:

内岩棉层,排列布设在所述木框骨架的空位处;

调节木框,与所述木框骨架相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木框滑动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木框骨架上横向固定有多个定位杆,所述调节木框与所述定位杆相滑动连接;

外岩棉层,排列设置在安装槽内位于调节木框中的各空位处,所述建筑外墙的安装槽内固定有架板,所述外岩棉层的上下端均连接在所述架板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木框内的各空位处均横向固定有多个支架杆,所述外岩棉层绕接在支架杆上,使得所述调节木框在横向位移中控制外岩棉层进行弹性形变,所述定位杆上位于调节木框与木框骨架之间套接设置有内弹簧,所述建筑外墙上嵌入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上转动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调节木框的中心位置横向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啮合传动左右与所述螺纹管相滑动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各所述外岩棉层内中心位置固定有导套,所述导套内穿接设置有气压囊,所述气压囊的横截面呈∞字形结构,所述气压囊内填充有绝热气体,当所述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相分离时,所述气压囊能够挤压至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之间,而在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相贴合接触时,所述气压囊能够挤压至外岩棉层与真空绝热板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支柱包括:

中心柱,竖直架构在建筑外墙中间位置处,所述中心柱的上下端通过弹性垫架与所述建筑外墙内壁相接触;

侧弹簧,上下对称倾斜连接在所述中心柱上,所述侧弹簧的另一端与建筑外墙相连接;

侧支架,左右对称设置在中心柱两侧,所述侧支架的左右侧均对称倾斜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一端与建筑外墙相连接;以及

抗震加固组件,套接设置在侧支架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抗震加固组件包括:

轴架套,为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其中,所述侧支架被设置为两段式结构,位于相对上方的所述轴架套与侧支架上段相滑动连接,位于相对下方的所述轴架套与侧支架下段相滑动连接;

导杆,竖直固定在各所述轴架套内,各所述导杆的一端均对应的滑动伸入所述侧支架中,所述导杆上套接有建筑弹簧;

固定套架,套接固定在位于相对下方对的所述轴架套外,所述固定套架内竖直滑动设置有两个柱臂,各所述撑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柱臂上;以及

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柱臂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轴架套内填充有混凝土,且混凝土中埋设有水囊,所述水囊在挤压下破裂并与混凝土混合,所述轴架套内滑动设置有轴塞,所述轴塞的一端与所述侧支架相固定,并密封套接在导杆上,所述轴架套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使得位于下方的所述轴架套通过通孔与固定套架内腔相连通。

进一步,作为优选,位于方的所述轴架套与固定套架外还套接固定有定位筒架,所述建筑外墙上竖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定位筒架与所述限位杆相滑动连接,且位于上方的所述轴架套通过通孔与定位筒架内腔相连通。

进一步,作为优选,位于上方的所述轴架套中建筑弹簧的弹簧压力强度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轴架套中建筑弹簧的弹簧压力强度,使得位于下方的所述轴架套优先在挤压下将结水混合后的混凝土排入固定套架内腔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木结构建筑低碳改造用真空复合保温板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筑面拆除;在建筑外墙上中心拆除并形成安装槽,同时拆除当前装饰面及石膏板封板;

S2.内部架构;在建筑外墙内安装木框骨架,同时压入内岩棉层,在安装槽内同时安装调节木框,调节木框的各空位处压入外岩棉层,从而形成双层岩棉保温结构;

S3.安装绝热板,将20mm厚定制规格的真空绝热板密封压制在调节木框上的外岩棉层外;

S4.支撑架构;将中心柱竖直构建在建筑外墙中,同时在两侧对应架构侧支架;

S5.外饰面安装,在建筑外墙上铺设防火石膏板,最后对外饰板重新恢复;

S6.隔热、保温调节;根据使用具体气候情况,由螺纹管的转向调节作用,调整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之间的布置间距;在隔热应用中,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之间相贴合,同时气压囊能够在外岩棉层与真空绝热板之间形成气流层;在保温应用中,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之间相分离,同时气压囊能够在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之间形成气流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在建筑改造中,仅需对建筑保温和气密薄弱部位进行强化,墙体厚度无需改变,窗洞口、窗套无需更换,便可实现建筑便捷高效节能低碳改造目标的既有建筑真空绝热板内保温施工改造工艺,其中尤其设置的岩棉保温层采用双层式可调节岩棉层,从而根据保温或隔热需求具体调整,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用户的舒适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岩棉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气压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定位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抗震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岩棉保温层建造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独真空绝热板安装示意图;

图中:1、建筑外墙;11、木框骨架;12、外饰板;13、真空绝热板;2、岩棉保温层;21、内岩棉层;22、外岩棉层;23、调节木框;24、架板;25、定位杆;26、支架杆;27、螺杆;28、轴套;29、螺纹管;3、定位支柱;31、中心柱;32、弹性垫架;33、侧弹簧;34、侧支架;35、撑杆;4、导套;41、气压囊;5、抗震加固组件;51、轴架套;52、导杆;53、固定套架;54、柱臂;55、轴塞;56、定位筒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木结构建筑低碳改造用真空复合保温板,其包括:

建筑外墙1,其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

木框骨架11,被设置为井字形结构,所述木框骨架11固定架构在所述建筑外墙的安装槽内;

岩棉保温层2,通过木框骨架11安装在建筑外墙1的安装槽中;

真空绝热板13,对应排列设置在安装槽内位于岩棉保温层2外侧;

定位支柱3,竖直设置在所述建筑外墙1内;以及

防火石膏板,安装在所述建筑外墙1上,所述建筑外墙1上位于防火石膏板外侧还贴合固定有外饰板12,其中防火石膏板能够封闭保温腔,而真空绝热板的定制厚度为2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岩棉保温层2包括:

内岩棉层21,排列布设在所述木框骨架11的空位处;

调节木框23,与所述木框骨架11相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木框23滑动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木框骨架11上横向固定有多个定位杆25,所述调节木框23与所述定位杆25相滑动连接;

外岩棉层22,排列设置在安装槽内位于调节木框23中的各空位处,所述建筑外墙1的安装槽内固定有架板24,所述外岩棉层22的上下端均连接在所述架板24上,从而能够由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配合形成双层式保温结构,具有更高的保温隔热效果。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调节木框23内的各空位处均横向固定有多个支架杆26,所述外岩棉层22绕接在支架杆上,使得所述调节木框23在横向位移中控制外岩棉层22进行弹性形变,所述定位杆25上位于调节木框23与木框骨架11之间套接设置有内弹簧,所述建筑外墙1上嵌入固定有轴套28,所述轴套28上转动连接有螺纹管29,所述调节木框23的中心位置横向固定有螺杆27,所述螺杆27的一端通过螺纹啮合传动左右与所述螺纹管29相滑动连接,其中,能够根据使用的环境条件情况,由螺纹管在转向调节中调整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之间的有效间距,而其中,

隔热情况下:

在隔热应用中,双层保温棉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为最小。较小的间距有助于减少热量的传导、辐射和对流,提高隔热效果。密实的间距能够有效地阻挡热量的流失或进入,减少热桥的形成;

保温情况下:

在保温应用中,双层保温棉之间的间距可以最大。较大的间距有助于增加空气层,从而提高保温效果。保温材料本身就是通过其密封性和空气层来减少热量的传递,因此增加间距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外岩棉层22内中心位置固定有导套4,所述导套4内穿接设置有气压囊41,所述气压囊41的横截面呈∞字形结构,所述气压囊41内填充有绝热气体,当所述外岩棉层22与内岩棉层21相分离时,所述气压囊41能够挤压至外岩棉层22与内岩棉层21之间,而在外岩棉层22与内岩棉层21相贴合接触时,所述气压囊41能够挤压至外岩棉层22与真空绝热板13之间,尤其,隔热情况下:

气压囊能够在外岩棉层与真空绝热板之间形成气流层,可以有效地阻挡热量的传导和对流,从而提高隔热效果,而其中增加气囊的充气量可以提高隔热性能,而减少充气量可以降低隔热效果;

保温情况下:气压囊能够在外岩棉层与内岩棉层之间形成气流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支柱3包括:

中心柱31,竖直架构在建筑外墙1中间位置处,所述中心柱31的上下端通过弹性垫架32与所述建筑外墙1内壁相接触;

侧弹簧33,上下对称倾斜连接在所述中心柱31上,所述侧弹簧33的另一端与建筑外墙1相连接;

侧支架34,左右对称设置在中心柱31两侧,所述侧支架35的左右侧均对称倾斜连接有撑杆35,所述撑杆35的一端与建筑外墙1相连接;以及

抗震加固组件5,套接设置在侧支架3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震加固组件5包括:

轴架套51,为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其中,所述侧支架34被设置为两段式结构,位于相对上方的所述轴架套51与侧支架34上段相滑动连接,位于相对下方的所述轴架套51与侧支架34下段相滑动连接;

导杆52,竖直固定在各所述轴架套51内,各所述导杆52的一端均对应的滑动伸入所述侧支架34中,所述导杆52上套接有建筑弹簧;

固定套架53,套接固定在位于相对下方对的所述轴架套51外,所述固定套架53内竖直滑动设置有两个柱臂54,各所述撑杆35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柱臂54上;以及

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柱臂54上,其中,在建筑外墙的内部支撑中,侧支架的上下段能够通过建筑弹簧与轴架套滑动安装,从而由建筑弹簧形成对建筑外墙的弹簧抗震;其能够提供:1.抗震性能:弹性支撑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或其他外部冲击力量,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弹性支撑的特性使得建筑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和变形,减缓地震对建筑的破坏。2.自适应调整:弹性支撑可以根据建筑结构的变形,自适应地调整支撑的刚度和位置。这有助于保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减少结构的应力集中,避免局部破坏。3.能量吸收:弹性支撑可以吸收和分散能量,减少地震等外部力量对建筑的冲击,降低结构的受力峰值,从而减少结构破坏的风险。4.降低建筑材料应力:弹性支撑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应力集中,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的耐久性。5.提高舒适性:由于弹性支撑可以减缓地震或其他外部冲击对建筑的影响,建筑内部的震动和振动会减少,提高了室内的舒适性。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轴架套51内填充有混凝土,且混凝土中埋设有水囊,所述水囊在挤压下破裂并与混凝土混合,所述轴架套51内滑动设置有轴塞55,所述轴塞55的一端与所述侧支架34相固定,并密封套接在导杆52上,所述轴架套5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使得位于下方的所述轴架套51通过通孔与固定套架53内腔相连通,尤其在建筑外墙受高强度冲击时,轴塞持续滑动挤压下促使水囊破裂,混合后的混凝土流入固定套架中,从而在凝固后实现侧支架下段的固定,从而由弹性支撑向刚性支撑进行转化。

本实施例中,位于方的所述轴架套51与固定套架53外还套接固定有定位筒架56,所述建筑外墙1上竖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定位筒架56与所述限位杆相滑动连接,且位于上方的所述轴架套51通过通孔与定位筒架56内腔相连通,从而能够实现建筑外墙与轴架套之间的固化连接。

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所述轴架套51中建筑弹簧的弹簧压力强度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轴架套51中建筑弹簧的弹簧压力强度,使得位于下方的所述轴架套51优先在挤压下将结水混合后的混凝土排入固定套架56内腔中,在实际使用中,定位支柱能够提供高弹性支架作用,既能够方便安装,也能够后续拆卸并多次使用,同时提高建筑安全性、抗震性能。

木结构建筑低碳改造用真空复合保温板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筑面拆除;在建筑外墙1上中心拆除并形成安装槽,同时拆除当前装饰面及石膏板封板;

S2.内部架构;在建筑外墙1内安装木框骨架11,同时压入内岩棉层21,在安装槽内同时安装调节木框23,调节木框23的各空位处压入外岩棉层22,从而形成双层岩棉保温结构;

S3.安装绝热板,将20mm厚定制规格的真空绝热板13密封压制在调节木框23上的外岩棉层22外;

S4.支撑架构;将中心柱31竖直构建在建筑外墙1中,同时在两侧对应架构侧支架34;

S5.外饰面安装,在建筑外墙1上铺设防火石膏板,最后对外饰板12重新恢复;

S6.隔热、保温调节;根据使用具体气候情况,由螺纹管29的转向调节作用,调整外岩棉层22与内岩棉层21之间的布置间距;在隔热应用中,外岩棉层22与内岩棉层21之间相贴合,同时气压囊41能够在外岩棉层22与真空绝热板13之间形成气流层;在保温应用中,外岩棉层22与内岩棉层21之间相分离,同时气压囊41能够在外岩棉层22与内岩棉层21之间形成气流层。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2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