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冷柜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柜如图1~4所示,在图1~2中,门体关闭,在图3~4中,冷柜的门体朝上转动打开,露出下方箱体的开口。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希望将冷柜尽可能的向后靠墙摆放,以减小冷柜的空间占用,但是受到铰链本身的厚度以及铰链的结构限制,使得冷柜的后方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才能保障门体的正常打开,继而使得冷柜的后方必须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如图4所示,冷柜到后方的距离至少为d1+d2,其中d1是门体的端部到铰链外表面的距离,d2是铰链的厚度。即使减少铰链本身的厚度d2,d1的距离很难改变。甚至有的方案将铰链嵌入到冷柜内,将d2减小到0,但是一旦门体打开,还是会多出d1的区域,使得冷柜后方不可避免的需要预留空间,冷柜后方的空间的浪费,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间浪费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量少的占用后方空间的冷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一种冷柜,包括箱体、门体和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包括连接于箱体的下铰链壳、连接于门体的上铰链壳、同时连接于所述下铰链壳和所述上铰链壳的固定轴,所述上铰链壳和所述下铰链壳可绕所述固定轴相对转动,所述箱体包括下后壁、以及位于所述下后壁的下缺口,所述门体包括上后壁、以及位于所述上后壁的上缺口,所述上铰链壳设置于所述上缺口内,所述下铰链壳设置于所述下缺口内,所述上铰链壳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门体的上连接壁;

所述门体具有关闭位置,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固定轴到所述上连接壁下端的距离大于到所述上连接壁上端的距离;在所述门体打开的至少部分过程中,于关闭位置位于所述固定轴下方的部分区域具有向前运动的分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还包括上接合件,所述箱体还包括下接合件,所述上接合件封闭所述上缺口的开口,所述下接合件封闭所述下缺口的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还包括上加强件,所述箱体还包括下加强件,所述上铰链壳通过所述上接合件和所述上加强件连接于所述上后壁,所述下铰链壳通过所述下接合件和所述下加强件连接于所述下后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铰链壳的后壁不向后凸出于所述上后壁,所述下铰链壳的后壁不向后凸出于所述下后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导向轴和导向槽,所述导向轴设置于所述下铰链壳或所述上铰链壳中的其中之一,所述导向槽设置于所述下铰链壳或所述上铰链壳中的其中另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铰链壳包括一对下侧壁,每个所述下侧壁上均设置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轴穿过一对所述导向槽且平行于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靠近所述上连接壁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传动轴和弹性支撑部,所述传动轴连接于所述下铰链壳,所述弹性支撑部包括与所述下铰链壳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承接端、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承接端之间的弹性支撑件;

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传动轴的受力方向不朝向所述固定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横梁、支撑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侧的弹性件,所述支撑横梁包括连接所述下铰链壳的所述固定端,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相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支撑部还包括联动部,所述联动部包括:

滑动轴,其滑动连接于所述下铰链壳且平行于所述传动轴,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动轴连接;

连接件,其包括枢转连接所述传动轴的所述承接端,且所述连接件同时枢转连接于所述滑动轴;

限位部,其设置于所述下铰链壳并限定所述滑动轴的运动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的轴线位于第二平面的靠近所述上连接壁的一侧,所述第二平面是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和所述滑动轴的轴线共同形成的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运用该铰链装置的冷柜的门体在打开的过程中,由于上连接壁的至少部分区域在固定轴下方,所以在门体绕着固定轴转动的过程中,门体向上打开的过程中同时具有向前运动的分量,且铰链装置嵌在冷柜内,所以冷柜可以更加靠近墙摆放,从而减小了门体对冷柜后方的空间占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冷柜的门体关闭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现有冷柜的门体打开时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柜门体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柜的爆炸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柜的门体关闭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9图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在静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柜门体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冷柜的门体打开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0、冷柜;100、铰链装置;10、上铰链壳;11、上连接壁;20、下铰链壳;21、下连接壁;22、下侧壁;30、固定轴;41、导向轴;42、导向槽;50、传动轴;61、联动部;611、连接件;612、滑动轴;613、限位部;62、支撑杆;63、弹性件;64、支撑横梁;200、箱体;201、下后壁;202、下缺口;203、下接合件;204、下加强件;300、门体;301、上后壁;302、上缺口;303、上接合件;304、上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柜,通过将铰链的结构重新设计,可以控制门体打开的过程中对冷柜后方空间的占用,从而可以使冷柜更靠近后方墙体摆放,减少了冷柜后方空间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冷柜1000,包括门体300和箱体200,箱体200内部围出制冷空间,门体300封闭制冷空间,门体300与箱体200之间通过铰链装置100连接,铰链装置100支撑门体300的打开和关闭。

如图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铰链装置100,包括下铰链壳20、上铰链壳10、固定轴30、传动轴50和弹性支撑部,下铰链壳20用于连接箱体200;上铰链壳10包括用于连接门体300的上连接壁11;上铰链壳10和下铰链壳20均连接于固定轴30、且绕固定轴30相对转动。上连接壁11是上铰链壳10用于门体300连接的壁,上连接壁11贴合在门体300上,随门体300一起转动。上铰链壳10通过固定轴30转动连接于下铰链壳20。

由于上铰链壳10和下铰链壳20绕固定轴30的转动是相对的,所以可以下铰链壳20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0,上铰链壳10转动连接于固定轴30,或者,下铰链壳20转动连接于固定轴30,上铰链壳10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0,或者,下铰链壳20转动连接于固定轴30,上铰链壳10转动连接于固定轴30。本实施例中,下铰链壳20转动连接于固定轴30,上铰链壳10固定连接于固定轴30。

如图5~7所示,上铰链壳10固定连接于门体300,下铰链壳20固定连接于箱体200,箱体200包括下后壁201、以及位于下后壁201的下缺口202,门体300包括上后壁301、以及位于上后壁301的上缺口302,上铰链壳10设置于上缺口302内,下铰链壳20设置于下缺口202内,这样就可以将铰链装置100嵌在冷柜1000内,从而将背景技术图4中的d2的空间占用减少至0。

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以卧式冷柜1000为例,定义冷柜1000的箱体200开口朝上,反方向定义为下,门体300位于箱体200的上方,用户位于箱体200远离铰链装置100的一侧操作冷柜1000,定义用户位于冷柜1000的前方,铰链装置100位于箱体200的后方,从前方正对箱体200的两侧分别定义为左和右。

铰链装置100具有静置状态,静置状态如图7~9所示,铰链装置100的静置状态对应门体300处于关闭位置。另外铰链装置100还具有翻转状态,铰链装置100的翻转状态对应门体300处于打开位置,如图10~12所示。

这里再结合现有技术的图2和图4进行说明,现有的铰链装置100,上连接壁11位于固定轴30的上方,固定轴30位于上连接壁11、以及下铰链壳20的用于连接箱体200的下连接壁21之间的位置,打开门体300时,上连接壁11绕固定轴30做向上翻转运动。

本实施例中,于静置状态,固定轴30到上连接壁11下端的距离大于到上连接壁11上端的距离;上连接壁11的至少部分区域在固定轴30下方,结合图7和图8所示,固定轴30位于上连接壁11的中线之上,固定轴30下方有很多上连接壁11的区域。另外理想地,可以使上连接壁11的尽可能多的部分位置都在固定轴30下方,区别于现有的上连接壁11位于固定轴30的上方的结构。

在铰链装置100由静置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的过程中,于关闭位置位于固定轴30下方的部分区域具有向前运动的分量。在门体300绕着固定轴3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上连接壁11位于固定轴30的前方,且上连接壁11是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以上连接壁11的位于固定轴30下方的区域,会具有向前运动的运动分量,对应着门体300向上打开的过程中同时具有向前运动的分量,也就是说,在门体300打开的至少部分过程中,相对于关闭位置,门体300与上连接壁11连接的部分结构向前运动。这使得门体300打开时,如图10和12所示,在静置状态位于固定轴30下方的区域,运动到前方。

这里的运动到前方,指的是相对于静置状态,门上的同一点的运动轨迹是向前方运动,继而使得门体300向后运动的区域减少。对比图4和图11可见,使得门体300最远离铰链后壁的距离,从现有技术中的d1,减小到本实施例的d3。另外结合d2减少至0,所以对冷柜1000后方的空间占用大大减少。

此时冷柜1000可以更加靠近后方的墙体放置,另外冷柜1000的散热结构可以做在冷柜1000的左右两侧的侧面、底面、前面,这样冷柜1000靠近墙体放置也没有影响散热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门体300还包括上接合件303,箱体200还包括下接合件203,上接合件303封闭上缺口302的开口,下接合件203封闭下缺口202的开口,这样可以保障形成密闭的发泡空间,且实现了与铰链装置100的连接。

另外,门体300还包括上加强件304,箱体200还包括下加强件204,上铰链壳10通过上接合件303和上加强件304连接于上后壁301,下铰链壳20通过下接合件203和下加强件204连接于下后壁201。

上加强件304和下加强件204均可以设置为加强铁,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传动轴50连接于下铰链壳20,弹性支撑部包括与下铰链壳20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与传动轴50连接的承接端、以及设置于固定端与承接端之间的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部可以起到支撑门体300悬停的作用。

进一步地,于静置状态,下连接壁21和上连接壁11均位于第一平面;另外,与静置状态对应的门体300关闭时,门体300的后壁和箱体200的后壁可以都在第一平面上。

在铰链装置100由静置状态切换至翻转状态的过程中,上连接壁11至少部分结构运动至第一平面的前侧,可以参图8到图11的变化所示,上连接壁11的原本位于固定轴30下方的区域运动至第一平面的前侧。在图11中,上铰链壁的部分位置运动到下连接壁21所在的第一平面的前方。

进一步地,如图7、9、12所示,铰链装置100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包括导向轴41和导向槽42,导向轴41设置于下铰链壳20或上铰链壳10中的其中之一,导向槽42设置于下铰链壳20或上铰链壳10中的其中另一。

本实施例中,下铰链壳20包括一对下侧壁22,每个下侧壁22上均设置导向槽42,导向轴41穿过一对导向槽42且平行于固定轴30,导向轴41连接于上铰链壳10的一对侧壁,其作用是一方面引导门体300的运动,另一方面限制铰链装置100的打开角度,从而限制卧式冷柜1000的门体300的开启角度在0-80°之间。

本实施例中,固定轴30设置于导向槽42的靠近上连接壁11的一侧。此时可以再结合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固定轴30设置于导向槽42的远离上连接壁11的一侧。而本实施例中,固定轴30设置于导向槽42的靠近上连接壁11的一侧。也就是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固定轴30更加靠近上连接壁11,导向槽42远离上连接壁11。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固定轴30位于铰链装置100的后上方,导向轴41在导向槽42内从下方运动至前上方;而本实施例中,固定轴30位于铰链装置100的前上方,导向轴41在导向槽42内从后上方运动至下方。

这里存在两种实施例,其一实施例是弹性支撑件连接于传动轴50,导向轴41只负责上述的作用,如图7、8所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向轴41和传动轴50为同一根轴,此时导向轴41同时还有传动轴50的作用。

进一步地,弹性支撑件包括支撑横梁64、支撑杆62、以及套设于支撑杆62外侧的弹性件63,支撑横梁64包括连接下铰链壳20的固定端,弹性件63一端与支撑横梁64固定,另一端与支撑杆62相抵。支撑横梁6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下铰链壳20的相对的一对侧壁,在支撑横梁64上设置开孔,支撑杆62穿过开孔,弹性件63可以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都可以设置支撑套,如图7所示,下方的支撑套与开孔周围的支撑横梁64相抵,上方的支撑套与支撑杆62伸出的凸起相抵。

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当上铰链壳10向上翻转时,支撑杆62在弹簧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弹簧释放部分弹力,且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可以支撑上铰链壳10的打开,起到了开门省力,且支持门体300的悬停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杆62包括与传动轴50连接的承接端。弹簧直接支撑承接端的运动,此时支撑杆62在门体300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做往复摆动运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弹性支撑部还包括联动部61,联动部61包括滑动轴612、连接件611和限位部613,滑动轴612滑动连接于下铰链壳20且平行于传动轴50,支撑杆62与滑动轴612连接;连接件611包括枢转连接传动轴50的承接端,且连接件611同时枢转连接于滑动轴612;限位部613设置于下铰链壳20并限定滑动轴612的运动方向。

连接件611上开设有两组圆孔,滑动轴612穿过一组圆孔,传动轴50穿过另一组圆孔,传动轴50和滑动轴612均可以在圆孔内转动,当支撑杆62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推动滑动轴612沿着限位部613向上运动,滑动轴612推动连接件611运动,连接件611连接着传动轴50带动传动轴50运动,继而支撑着上铰链壳10的运动。

限位部613设置为下铰链壳20上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开的直线槽,槽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滑动轴612在上下方向的槽内上下运动。另外,限位部613也可以设置在连接两个侧壁的底壁上。

弹性支撑部在固定端的支撑下,滑动端随着滑动轴612的运动而平行于箱体200连接板运动,即避免了在垂直于箱体200连接板的方向上的运动,使内部需要的活动空间减少,铰链装置100的厚度可以做薄。

进一步地,于静置状态,传动轴50的受力方向不朝向固定轴30,对应在图8中,传动轴50的轴线位于第二平面的靠近上连接壁11的一侧,第二平面是固定轴30的轴线和滑动轴612的轴线共同形成的平面。

这样可以使得在门体300打开时更加省力,避免产生类似于“死点”的情况,在图8中,传动轴50的轴线与滑动轴612的轴线共同形成的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也就是说,传动轴50的轴线不在第二平面上,保障了在门体300打开的瞬间,弹簧可以驱使传动轴50向前、向上运动,克服了此时冷柜1000内部的负压和门体300的重力,使得用户可以轻松打开门体3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运用该铰链装置100的冷柜1000的门体300在打开的过程中,由于上连接壁11的至少部分区域在固定轴30下方,所以在门体300绕着固定轴30转动的过程中,门体300向上打开的过程中同时具有向前运动的分量,且铰链装置100嵌在冷柜1000内,所以冷柜1000可以更加靠近墙摆放,从而减小了门体300对冷柜1000后方的空间占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1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