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及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窗安装技术领域,涉及保证门窗抗侧向冲击技术,具体涉及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吊趟门因轨道设置在门扇顶部,通过悬挂方式支撑门扇重量实现移动,与一般滑轨门形成区别,成为不同的品类。并且,吊趟门由于底部不设置支撑门扇运动的轨道,使得吊趟门的门槛处相对于一般轨道门具有良好的通过性;此外,轨道积灰一般是家庭卫生的主要死角之一,处理难度大,吊趟门完美的规避了该问题。基于以上优势,吊趟门曾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但也是由于吊轨单端固定的结构属性,吊趟门表现为使用中出现晃动,在不少用户的认知中以及其他品类产品的营销干预,吊趟门的晃动与“不安全”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关联,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吊趟门品类的被选择机会。为此,优化吊趟门的晃动成为改变吊趟门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现有解决方案包括,比如:设置隐藏式导向轮,导向轮设置在两扇门的重叠处,门扇开合并不会暴露导向轮,且导向轮对门扇底部起到了较好的止摆(避免侧向冲击力导致的晃动)作用。但是导向轮方案的隐藏属性带来一消极效果是,当门扇处于关闭状态时,仅有门扇一个角落具有止摆轮限制,另一侧(另一角落)为自由状态,因此出现了门在闭合状态下的晃动较大的问题。

吊趟门门扇垂直于门扇平面的摆动或偏移会导致门扇底边距离地面的间隙加大,而间隙加大的过程恰恰给了止摆摩擦轮内部的弹性部件释放弹性势能的空间,所以采用弹性摩擦轮的止摆解决方案会存在门扇正常偏移后不能自动归位,且很容易偏移、偏移量逐渐累积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摆抬升组件,

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具有导向轮、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无盖方形容器状,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的内部,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支撑组件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

其中,所述导向轮的第一轴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轴孔嵌套连接,使导向轮可以绕第一轴转动,导向轮位于第一壳体内部,第一轴所在的直线与宽度方向重合;

从长度方向看,第一壳体外侧面具有限位凸起,第二壳体侧面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在限位孔内可沿高度方向移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具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使第一壳体在第二壳体内沿高度方向发生位移;

其中,第二壳体背离第一壳体的一侧通过连接组件与侧摆抬升组件连接,使侧摆抬升组件与第二壳体在非长度方向上发生位移,使侧摆抬升组件的重心高度发生变化。

优选的,从长度方向看,第二壳体背离第一壳体的一侧为开口背离第一壳体的U型面,侧摆抬升组件的一侧为凸面,且凸面与U型面配套使用,U型面与凸面在非长度方向上可发生位移;

连接组件具有凹槽与外凸组件,凹槽与外凸组件配合使用,外凸组件在凹槽内可发生相对位移,凹槽位于U型面/凸面上,外凸组件位于凸面/U型面上。

优选的,从长度方向看,U型面的半径与凸面的半径相同,且U型面的半径为1.5cm-3cm。

优选的,从长度方向看,U型面的曲率半径比凸面的曲率半径大,U型面的曲率半径取值范围为1.5cm-3cm,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cm-2cm。

优选的,侧摆抬升组件具有限位件,限位件为片状,限位件与凸面的侧面固定连接,从长度方向看限位件与第二壳体的侧面平行,且限位件与第二壳体的侧面距离为3mm-5mm。

优选的,凹槽位于U型面上,外凸组件位于凸面上,外凸组件具有滚轮,滚轮具有连接轴,连接轴的2端嵌套在2个滑槽内,滑槽的曲率半径与凸面的曲率半径相同,滚轮的轴可以在滑槽内移动,滚轮可在凹槽内滑动。

优选的,连接组件具有4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壳体背离第一壳体一侧的4个角部,第一连接件具有甲定位件、乙定位件,甲定位件与侧摆抬升组件固定连接,乙定位件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甲定位件与乙定位件铰接。

优选的,甲定位件/乙定位件具有第二轴孔,乙定位件/甲定位件具有固定轴,固定轴穿过第二轴孔,第二轴孔与固定轴组合成铰接的方式,第二轴孔的尺寸为固定轴尺寸的2-3倍。

优选的,弹性组件具有第一弹片,第一弹片为弧形,第一弹片的固定端与第二壳体面向导向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弹片的凸起部位与第一壳体抵接。

优选的,弹性组件具有第二弹片,第二弹片为弧形,第二弹片的固定端与第二壳体面向导向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片的另一端与螺栓的一端连接,螺栓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第二壳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螺孔,螺栓通过螺孔穿过第二壳体的侧面,螺孔与螺栓配套使用,转动螺栓可以改变第二弹片两端之间的距离,第二弹片的凸起部位与第一壳体抵接。

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系统,包括所述的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其特征在于,

侧摆抬升组件与吊趟门的门扇底部固定连接,滚轮的滚动方向所在的直线落在门扇所在的平面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提供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及系统。其有益效果体现在:第一,在一定的侧向冲击力下,本发明将侧向冲击力转化为对门扇的重力做功,有效避免导向轮发生位移不能自动归位的问题。第二,本发明设计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具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使第一壳体在第二壳体内沿高度方向发生位移;当门扇受到侧向挤压时,导向轮与门扇底部有一定的压力,一方面导向轮与地面形成一定的抗冲击力,另一方面导向轮与门扇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可以达到一定的抗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立体图;

图2为一种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支撑组件立体图;

图3为一种侧摆抬升组件立体图;

图4为另一种侧摆抬升组件立体图;

图5为另一种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立体图;

图6为一种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剖视图;

图7为图4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图;

图8为一种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使用示意图;

图9为一种局部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侧摆抬升组件1、凸面11、限位件12、滚轮121、滑槽122、连接轴123;

连接组件2、甲定位件21、乙定位件22;

支撑组件3、导向轮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33、第一轴311、第一轴孔321、限位凸起322、限位孔331、U型面332、凹槽3321、螺栓341、第二弹片342;

门扇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31,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摆抬升组件1,

支撑组件3,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3具有导向轮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33,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为无盖方形容器状,第一壳体32位于第二壳体33的内部,且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支撑组件3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

其中,所述导向轮31的第一轴311与所述第一壳体32的第一轴311孔嵌套连接,使导向轮31可以绕第一轴311转动,导向轮31位于第一壳体32内部,第一轴311所在的直线与宽度方向重合;

从长度方向看,第一壳体32外侧面具有限位凸起322,第二壳体33侧面具有限位孔331,所述限位凸起322在限位孔331内可沿高度方向移动,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之间具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使第一壳体32在第二壳体33内沿高度方向发生位移;

其中,第二壳体33背离第一壳体32的一侧通过连接组件2与侧摆抬升组件1连接,使侧摆抬升组件1与第二壳体33在非长度方向上发生位移,使侧摆抬升组件1的重心高度发生变化。

吊趟门因轨道设置在门扇4顶部,通过悬挂方式支撑门扇4重量实现移动,吊趟门由于底部不设置支撑门扇4运动的轨道,使得吊趟门的门槛处相对于一般轨道门具有良好的通过性;此外,轨道积灰一般是家庭卫生的主要死角之一,处理难度大,吊趟门完美的规避了该问题。基于以上优势,吊趟门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但也是由于吊轨单端固定的结构属性,吊趟门表现为使用中容易出现晃动,在不少用户的认知中以及其他品类产品的营销干预,吊趟门的晃动与“不安全”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关联,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吊趟门品类的被选择机会。为此,优化吊趟门的晃动成为改变吊趟门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现有解决方案包括设置隐藏式导向轮31,导向轮31设置在两扇门的重叠处,门扇4开合并不会暴露导向轮31,且导向轮31对门扇4底部起到了较好的止摆(避免侧向冲击力导致的晃动)作用。但是导向轮31方案的隐藏属性带来一消极效果是,当门扇4处于关闭状态时,仅有门扇4一个角落具有止摆轮限制,另一侧(另一角落)为自由状态,因此出现了门在闭合状态下的晃动较大的问题。

止摆轮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该弹性势能一方面可以减小吊趟门的振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部分侧向冲击力导致的晃动,但是当门扇4受到侧向冲击力变大后会导致门扇4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偏转,而吊趟门门扇4垂直于门扇4平面的摆动或偏移会导致门扇4底边距离地面的间隙加大,而间隙加大的过程恰恰给了止摆摩擦轮内部的弹性部件释放弹性势能的空间,所以采用弹性摩擦轮的止摆解决方案会存在门扇4正常偏移后不能自动归位,且很容易偏移、偏移量逐渐累积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31,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摆抬升组件1,支撑组件3,其中,所述支撑组件3具有导向轮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33,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为无盖方形容器状,第一壳体32位于第二壳体33的内部,且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支撑组件3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与高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的外形近似于长方体形状,支撑组件3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壳体32的宽边所在的直线平行,支撑组件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壳体32的长边所在的直线平行,支撑组件3的高度方向与第一壳体32的高边所在的直线平行,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外形相似。

其中,所述导向轮31的第一轴311与所述第一壳体32的第一轴311孔嵌套连接,使导向轮31可以绕第一轴311转动,导向轮31位于第一壳体32内部,第一轴311所在的直线与宽度方向重合;导向轮31只能在长度方向上滚动。

从长度方向看,第一壳体32外侧面具有限位凸起322,第二壳体33侧面具有限位孔331,所述限位凸起322在限位孔331内可沿高度方向移动,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之间具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使第一壳体32在第二壳体33内沿高度方向发生位移;其中,第二壳体33背离第一壳体32的一侧通过连接组件2与侧摆抬升组件1连接,使侧摆抬升组件1与第二壳体33在非长度方向上发生位移,使侧摆抬升组件1的重心高度发生变化。本发明的侧摆抬升组件1背离支撑组件3的一侧与吊趟门门扇4的底部固定连接。使用时,如果门扇4遇到侧向冲击,冲击能量会通过连接组件2转移到门扇4并表现为门扇4增加的重力势能,本发明降低了导向轮31用于抗冲击蓄能的弹性组件要求。此外,当门扇4重心被抬升后,致使门扇4晃动的外力消失时,门扇4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或滑移归位。本发明可以使门扇4在特定冲击区间内表现为较为稳定。在一定的侧向冲击力下,本发明将侧向冲击力转化为对门扇4的重力做功,有效避免导向轮31发生位移不能自动归位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从长度方向看,第二壳体33背离第一壳体32的一侧为开口背离第一壳体32的U型面332,侧摆抬升组件1的一侧为凸面11,且凸面11与U型面332配套使用,U型面332与凸面11在非长度方向上可发生位移;

连接组件2具有凹槽3321与外凸组件,凹槽3321与外凸组件配合使用,外凸组件在凹槽3321内可发生相对位移,凹槽3321位于U型面332/凸面11上,外凸组件位于凸面11/U型面332上。

在本实施例中,从长度方向看,第二壳体33背离第一壳体32的一侧为开口背离第一壳体32的U型面332,侧摆抬升组件1的一侧为凸面11,且凸面11与U型面332配套使用,U型面332与凸面11在非长度方向上可发生位移;连接组件2具有凹槽3321与外凸组件,凹槽3321与外凸组件配合使用,外凸组件在凹槽3321内可发生相对位移,凹槽3321位于U型面332,外凸组件位于凸面11上。将本发明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31安装在吊趟门门扇4的底部,侧摆抬升组件1背离凸面11的一侧固定的门扇4底部,导向轮31与地面挤压接触,侧摆抬升组件1的凸面11与U型面332抵接,外凸组件位于凹槽3321内。当吊趟门门扇4受到侧向冲击力(比如小孩碰撞门,倚靠门等动作)时,门扇4发生小角度(0°-2°)倾斜时,本发明U型面332所在的支撑组件3与地面不发生位移,凸面11与U型面332发生相对滑动,此时门扇4的重心上移,且导向轮31与地面仍有挤压力,导向轮31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导向轮31受到的横向推力,此时导向轮31与地面不会发生相对位移,有效避免了导向轮31移动不能归位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施例3:

从长度方向看,U型面332的半径与凸面11的半径相同,且U型面332的半径为1.5cm-3cm。

一扇吊趟门的质量为120KG-180KG,在安装吊趟门时会考虑到门扇4的抗侧行冲击力导致门扇4偏移的情况,在安装时会施加给导向轮3160KG-80KG的重量,此时导向轮31受到垂直于地面600N-800N的压力,来确保导向轮31与地面维持一定的摩檫力,摩檫力约为150N-200N,而150N的力的大小近似于手提15KG重物所需要的力,当家里有小孩子在嬉戏玩闹时,对门扇4极易产生较大的侧向冲击力,改侧向冲击力有很大的概率达到150N,此时门扇4底部的导向轮31极易发生位移,导向轮31与门扇4底部的距离变大,导向轮31与门扇4的弹性势能被释放掉,此时门扇4处于倾斜状态,而且导向轮31卡在门扇4与地面之间,门扇4也不能自动回归至竖直状态,给客户留下不安全的感觉,而且倾斜卡住的门扇4长时间不使其归位,会影响导向轮31与门扇4的使用寿命,用户也难以将倾斜的门扇4改正,给用户极差的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从长度方向看,U型面332的半径与凸面11的半径相同,当吊趟门门扇4受到侧向冲击力时,U型面332与凸面11可以快速滑动,从而使冲击力快速转化为提升吊趟门的重心,避免侧向冲击力直接作用于导向轮31使导向轮31发生位移,且U型面332的半径为1.5cm-3cm。可以门扇4偏转时,门扇4底部对U型面332仍有挤压,门扇4对导向轮31仍然具有较大的压力,使导向轮31不会发生位移。

实施例4:

从长度方向看,U型面332的曲率半径比凸面11的曲率半径大,U型面332的曲率半径取值范围为1.5cm-3cm,凸面11的曲率半径为1cm-2cm。

在本实施例中,从长度方向看,U型面332的曲率半径比凸面11的曲率半径大,使得凸面11更容易在U型面332上发生位移,吊趟门门扇4受到侧向冲击时能够更加快速的将侧向冲击力转换为提升门扇4的重心,从而减小导向轮31受到的横向力,避免导向轮31发生位移,在一种实施例中,U型面332的曲率半径取值范围为1.5cm-3cm,凸面11的曲率半径为1cm-2cm。

导向轮31受到的横向摩檫力为150N时导向轮31与地面发生位移,吊趟门受到侧向冲击力F为150N时F大于导向轮31的最大静摩檫力f,如果导向轮31直接固定在门扇4底部,则门扇4偏转不能归位,在本实施例中,当门扇4受到垂直于门扇4的冲击力150N时,门扇4与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为0-1°,导向轮31与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为8-15°,此时通过受力分析,导向轮31受到的横向力大约为28-90N,对于相同的横向冲击力,本发明可以大大减少导向轮31受到的横向力,本发明可以减少导向轮31移动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导向轮31不能归位的问题。

实施例5:

如图4-图6所示,侧摆抬升组件1具有限位件12,限位件12为片状,限位件12与凸面11的侧面固定连接,从长度方向看限位件12与第二壳体33的侧面平行,且限位件12与第二壳体33的侧面距离为3mm-5mm。

当吊趟门门扇4受到侧向冲击力时,门扇4发生偏转,导致凸面11与U型面332发生位移,支撑组件3的宽度为1.2mm-1.5mm,当门扇4发生偏移过大时,凸面11极易划出U型面332,此时支撑组件3与侧摆抬升组件1脱离了,此时导向轮31也失去了其防侧向冲击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侧摆抬升组件1具有限位件12,限位件12为片状,限位件12与凸面11的侧面固定连接,从长度方向看限位件12与第二壳体33的侧面平行,且限位件12与第二壳体33的侧面距离为3mm-5mm。当吊趟门门扇4偏转角度过大时,限位组件与第二壳体33抵接,限位组件阻止门扇4发生更大的偏转(偏转3°以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3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凹槽3321位于U型面332上,外凸组件位于凸面11上,外凸组件具有滚轮121,滚轮121具有连接轴123,连接轴123的2端嵌套在2个滑槽122内,滑槽122的曲率半径与凸面11的曲率半径相同,滚轮121的轴可以在滑槽122内移动,滚轮121可在凹槽3321内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3321位于U型面332上,外凸组件位于凸面11上,外凸组件具有滚轮121,滚轮121具有连接轴123,连接轴123的2端嵌套在2个滑槽122内,滑槽122的曲率半径与凸面11的曲率半径相同,滚轮121的轴可以在滑槽122内移动,滚轮121可在凹槽3321内滑动。凹槽3321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为8mm-9mm,凹槽3321的深度为3mm-4mm,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凹槽3321为镂空的凹槽3321,滚轮121不与第一壳体32接触。

实施例7: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凹槽3321位于凸面11上,外凸组件位于U型面332上,外凸组件具有滚轮121,滚轮121具有连接轴123,连接轴123的2端嵌套在2个滑槽122内,滑槽122的曲率半径与凸面11的曲率半径相同,滚轮121的轴可以在滑槽122内移动,滚轮121可在凹槽3321内滑动。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连接组件2具有4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壳体33背离第一壳体32一侧的4个角部,第一连接件具有甲定位件21、乙定位件22,甲定位件21与侧摆抬升组件1固定连接,乙定位件22与第二壳体33固定连接,甲定位件21与乙定位件22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具有4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壳体33背离第一壳体32一侧的4个角部,第一连接件具有甲定位件21、乙定位件22,甲定位件21与侧摆抬升组件1固定连接,乙定位件22与第二壳体33固定连接,甲定位件21与乙定位件22铰接。当吊趟门门扇4受到相同的侧向冲击力时,本发明可以把侧向冲击力转换成抬升门扇4的重心,从而减小导向轮31受到的横向作用力,很大程度上避免导向轮31移动不能归位的问题。

实施例9:

甲定位件21/乙定位件22具有第二轴孔,乙定位件22/甲定位件21具有固定轴,固定轴穿过第二轴孔,第二轴孔与固定轴组合成铰接的方式,第二轴孔的尺寸为固定轴尺寸的2-3倍。

在本实施例中,甲定位件21/乙定位件22具有第二轴孔,乙定位件22/甲定位件21具有固定轴,固定轴穿过第二轴孔,第二轴孔与固定轴组合成铰接的方式,第二轴孔的尺寸为固定轴尺寸的2-3倍。当吊趟门受到侧向冲击力偏转时,偏转角度过大时由于连接件的拉扯极易导致导向轮31移位,本发明的第二轴孔的尺寸为固定轴尺寸的2-3倍,在相同的偏转角度下,本发明的导向轮31不易移位,从而可以做到门扇4偏转时导向轮31不移位,能够避免导向轮31不能归位卡在门扇4与地面的情况。

实施例10:

弹性组件具有第一弹片,第一弹片为弧形,第一弹片的固定端与第二壳体33面向导向轮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弹片的凸起部位与第一壳体32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具有第一弹片,第一弹片为弧形,第一弹片的固定端与第二壳体33面向导向轮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弹片的凸起部位与第一壳体32抵接。当门扇4受到侧向挤压时,导向轮31与门扇4底部有一定的压力,一方面导向轮31与地面形成一定的抗冲击力,另一方面导向轮31与门扇4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可以达到一定的抗振效果。

实施例11:

如图9所示,弹性组件具有第二弹片342,第二弹片342为弧形,第二弹片342的固定端与第二壳体33面向导向轮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片342的另一端与螺栓341的一端连接,螺栓34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壳体33的外表面,第二壳体33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螺孔,螺栓341通过螺孔穿过第二壳体33的侧面,螺孔与螺栓341配套使用,转动螺栓341可以改变第二弹片342两端之间的距离,第二弹片342的凸起部位与第一壳体32抵接。

由于吊趟门的特性,吊趟门底部与地面之间的具有为1-2cm,此时将导向轮31安装进门扇4底部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安装的误差性,固定好导向轮31后需要调节导向轮31与地面的挤压力,以确保导向轮31受力的一致性,便于对导向轮31寿命的调控。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具有第二弹片342,第二弹片342为弧形,第二弹片342的固定端与第二壳体33面向导向轮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片342的另一端与螺栓341的一端连接,螺栓34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壳体33的外表面,第二壳体33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螺孔,螺栓341通过螺孔穿过第二壳体33的侧面,螺孔与螺栓341配套使用,转动螺栓341可以改变第二弹片342两端之间的距离,第二弹片342的凸起部位与第一壳体32抵接。本发明在将导向轮31固定在门扇4底部后,可以通过扭转螺栓341来达到调节导向轮31受力的情况。

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系统,包括所述的承重式侧向冲击自恢复摩擦导向轮31,其特征在于,

侧摆抬升组件1与吊趟门的门扇4底部固定连接,滚轮121的滚动方向所在的直线落在门扇4所在的平面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中心”、“顶”、“底”、“顶部”、“底部”、“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组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和“~”表示的是两个数值之同的范围,并且该范围包括端点。例如:“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591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