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6:37


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水龙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

背景技术

电热水龙头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中,主要布置于厨房中。其中,接驳式水龙头由于可以保留原水龙头,具有免安装、插上就可以用、价格相对便宜的优点,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接驳式水龙头一般包括用以出冷水的控制阀组件及用以加热冷水并提供热水的水箱,两者并列设置,并通过控制阀组件内的阀芯及外接的手柄实现液流的转换,当冷水进入到水箱时需要触发水箱内水压/流量传感器才能实现加热功能。

目前较为先进的恒温式水龙头可根据水压/流量的不同对电热组件进行加热功率的调整,以输出用户设定的恒温水,恒温式水龙头普遍采用可控硅对电热组件进行加热功率的控制,其基本原理为在水箱内设置独立的加热腔和用于电子元器件安装的安装腔,电热组件设置在加热腔用于加热冷水,而可控硅组件则与电路板一同安装在水箱的安装腔内。可控硅对电热组件进行加热功率的控制敏感于周围的环境温度,加上可控硅自身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目前普遍会把可控硅安装在散热片上以迅速降低可控硅自身温度,但由于:一、水箱内的环境复杂,加热腔与安装腔之间难免存在热交换;二、可控硅安装在电路板上两者也会产生相互影响,水龙头的电控部分容易出现损坏;三、可控硅自身的散热可能不及时、不完全,最终会导致可控硅对电热组件加热功率的控制精度下降,水温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水温过冷和过热都会影响人们的使用感受,又快速、又精准地输出恒温水在现实使用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的接驳式电热水龙头结构,以解决目前电热水龙头水温控制不精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本发明具有水温控制精准高、可实现快速精准地输出恒温水、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包括水箱和位于水箱外侧的控制阀组件,所述水箱和控制阀组件之间连接有冷水通道,所述控制阀组件设有用于流入冷水的冷水进口,所述水箱设有用于流出热水的热水出口;所述水箱内部形成有相互隔离的加热腔和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控制主板,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热组件,所述冷水通道的外侧设有与控制主板电连接的可控硅组件,所述可控硅组件电连接电热组件并控制其加热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通过将控制电热组件加热功率的可控硅组件设置于水箱的外部来避免加热腔与安装腔之间热交换对可控硅组件工作的影响,同时,本发明的控制主板仍然设置在水箱内,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可控硅组件与控制主板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可控硅组件与控制主板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可以有效提升水龙头的电控部分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本发明的可控硅组件设置于水箱进水口所连接的冷水通道的外侧,冷水通道内流经的是从冷水进口流入的冷水,可以对可控硅组件进行有效的降温,最终能使可控硅组件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电热组件的加热功率,有助于本发明快速精准地输出恒温水。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水箱和控制阀组件之间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冷水通道设置于进水接头的内部,所述可控硅组件固定于进水接头的外侧壁。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可控硅组件包括可控硅本体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连接在进水接头的外侧壁,可控硅本体连接在散热片上,所述散热片上设有散热柱,所述散热柱经进水接头的侧壁插入到冷水通道内。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可控硅组件还包括可控硅支架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在进水接头的外侧壁,所述可控硅支架设置在电路板与可控硅本体之间;所述可控硅本体包括电极,电极电连接到电路板,可控硅支架用于支撑可控硅本体的电极。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电路板上引出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至控制主板,所述第二导线电连接至电热组件。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电路板与可控硅本体的外侧由同一包胶体包覆。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定位孔,可控硅支架上设有定位柱,可控硅支架经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插接在电路板上。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水箱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的外侧壁上设有走线槽,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均嵌设在走线槽内。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散热柱包括位于冷水通道内的过流槽,所述过流槽沿冷水通道长度方向贯通设置。

前述的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所述散热柱与进水接头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内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进水接头在内胆外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进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进水接头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进水接头的爆炸图;

图8是进水接头的俯视图;

图9是图8沿B-B方向的内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冷水通道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可控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加热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加热腔在另一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内胆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沿C-C方向的内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喷射头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喷射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防爆组件在加热腔底部安装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0是防爆组件在加热腔底部安装的俯视图;

图21是图20沿D-D方向的内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防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快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显示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显示模块在另一视角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透明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水箱与控制阀组件之间的旋转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30是连接公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连接公端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连接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紫外消毒模块在加热腔内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4是图33在P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5是紫外消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水箱,2-控制阀组件,3-冷水通道,4-加热腔,5-安装腔,6-控制主板,7-电热组件,8-可控硅组件,9-进水接头,20-喷射头,30-防爆组件,42-紫外消毒模块,43-第一限位台阶,44-第二限位台阶,45-密封胶圈,50-泄压通道,60-底盖,70-显示模块,81-可控硅本体,82-散热片,83-可控硅支架,84-电路板,85-第一导线,86-第二导线,87-包胶体,88-密封圈,90-卡套,91-连接公端,92-连接母端,100-出水管,101-内胆,102-外壳,201-第三流道,202-第四流道,203-插接部,204-卡接部,301-防爆软管,302-快插接头,401-第一流道,402-第二流道,403-流量检测单元,404-缓冲室,421-灯体,422-安装板,501-第一圆柱段,502-第二圆柱段,503-弹性球体,504-第三圆柱段,505-第一台阶,506-第二台阶,601-缓流腔,602-出流口,603-挡流板,821-散热柱,831-定位柱,841-定位孔,901-第一卡槽,902-第二卡槽,903-透明挡片,904-插槽,905-O型橡胶圈,911-滑槽,912-滑块,913-紧固螺栓,914-外圆柱连接面,921-内圆柱连接面,1000-环形安装面,1001-弹性卡扣,1002-刚性卡扣,1011-走线槽,3021-限位部,3022-泄压口,3023-上螺纹连接部,3024-下螺纹连接部,3025-第一插接端,3026-第二插接端,4211-圆柱体段,4212-半球体段,8211-过流槽,9021-竖直槽,9022-水平槽,9031-插销,9141-限位槽,9211-卡块,91411-轴向槽,91412-周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接驳式电热水龙头,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水箱1和位于水箱1外侧的控制阀组件2,水箱1和控制阀组件2之间连接有冷水通道3,控制阀组件2设有用于流入冷水的冷水进口,水箱1设有用于流出热水的热水出口;水箱1内部形成有相互隔离的加热腔4和安装腔5,安装腔5内设有控制主板6,加热腔4内设有电热组件7,冷水通道3的外侧设有与控制主板6电连接的可控硅组件8,可控硅组件8电连接电热组件7并控制其加热功率。

作为优选,水箱1和控制阀组件2之间连接有进水接头9,结构如图4至图12所示,冷水通道3设置于进水接头9的内部,可控硅组件8固定于进水接头9的外侧壁,进水接头9为一个独立的部件,用于水箱1和控制阀组件2之间的连通,也就是说,冷水通道3的一端连接控制阀组件2的输出冷水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水箱1输入冷水的进水口。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水龙头同常规的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一样,在控制阀组件2处还连接有冷水直出口以及温度旋钮,通过旋转温度旋钮可以选择冷水直出以及从水箱1的热水出口输出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水。

作为优选,可控硅组件8包括可控硅本体81和散热片82,散热片82连接在进水接头9的外侧壁,可控硅本体81连接在散热片82上,散热片82上设有散热柱821,散热柱821经进水接头9的侧壁插入到冷水通道3内,散热柱821伸入冷水通道3有助于提升可控硅本体81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可控硅组件8还包括可控硅支架83和电路板84,电路板84连接在进水接头9的外侧壁,可控硅支架83设置在电路板84与可控硅本体81之间;可控硅本体81包括电极,电极电连接到电路板84,可控硅支架83用于支撑可控硅本体81的电极,可控硅本体81上的电极是向外伸出且带有一定的弧度,设置可控硅支架83有助于保持电极插入电路板84的稳定性,可控硅组件8所包含的电路板84与控制主板6不同,电路板84仅仅起到支撑和互联导线的作用。

作为优选,电路板84上引出有第一导线85和第二导线86,第一导线85电连接至控制主板6,起到通信作用,控制主板6向可控硅组件8发送控制信号,第二导线86电连接至电热组件7,可控硅组件8控制电热组件7的加热功率,使水箱1输出用户设定的恒温水。

作为优选,电路板84与可控硅本体81的外侧由同一包胶体87包覆,包胶体87起到绝缘和固定的作用,其中,包胶体87位于可控硅本体81外侧的部分还设置有一个散热口,进一步提升可控硅本体81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电路板84上设有定位孔841,可控硅支架83上设有定位柱831,可控硅支架83经定位柱831与定位孔841的配合插接在电路板84上,方便可控硅支架83的定位与安装。

作为优选,水箱1包括内胆101和外壳102,内胆101的外侧壁上设有走线槽1011,第一导线85和第二导线86均嵌设在走线槽1011内,由于本发明的可控硅组件8和控制主板6是隔离安装的,可控硅组件8位于水箱1外,控制主板6位于水箱1内,因此需要第一导线85和第二导线86连接,而传统的内胆外壁是圆柱形,没有导线布线的空间,因此本发明对内胆101外形进行了设计,设置了走线槽1011用于走线,当导线布置完毕后在内胆101外部装上外壳102,第一导线85和第二导线86就能被限位在走线槽1011内。

作为优选,散热柱821包括位于冷水通道3内的过流槽8211,过流槽8211沿冷水通道3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散热柱821的设计原则是不能影响冷水通道3原本的过流能力,因此将在散热柱821处设置沿冷水通道3长度方向贯通设置的过流槽8211,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流经冷水的阻碍,不影响本发明的热水输出量。

作为优选,散热柱821与进水接头9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88,起密封作用,防止冷水通道3向外部渗水。

作为优选,在加热腔4的内侧壁分别设有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具体可参考图13至图16,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的其中一端相连通,第一流道401的另一端连接冷水通道3,第二流道402的另一端与加热腔4相连通,在第一流道401内靠近第二流道402的一端设有流量检测单元403,流量检测单元403与控制主板6电连接,本发明在加热腔4内侧壁设置了两条流道,两条流道端部相连通,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其中第一流道401专门用于冷水的输入,在第一流道401端部设置流量检测单元403,可以较为精准的检测流经冷水的流量,通过流量检测以便可控硅组件8控制电热组件7的加热功率,第二流道402专门用于冷水的输出,也就是说,流量检测单元403可以看作是设置在冷水输入与输出的中间位置,该位置流经冷水的稳定性高,有助于本发明实现水温的精准控制。

作为优选,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一体成型于加热腔4的内侧壁,且第一流道401和第二流道402均沿加热腔4的高度方向竖直分布,保证冷水输入加热腔4时具有较长的流程。

作为优选,流量检测单元403包括流量转动磁铁和霍尔传感器,流量转动磁铁设置于第一流道401的顶端,霍尔传感器设置于安装腔5内且紧贴流量转动磁铁对应的第一流道401外侧壁,霍尔传感器与控制主板6电连接,用于流量的检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加热腔4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量热水输出时的温度,本发明最终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的协同检测,在控制主板6处进行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最终向可控硅组件8处传送加热信息,以控制电热组件7最终的加热功率。

作为优选,第二流道402顶端靠近流量转动磁铁处设有缓冲室404,缓冲室404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流道402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积,缓冲室404是向上开放的,方便转动磁铁的拆装,同时,经过流量检测后的冷水能在缓冲室404得到缓冲。

作为优选,热水出口设置于加热腔4的底部,热水出口向上连接有延伸至加热腔4顶部的出水管100,进入加热腔4的冷水是从第二流道402的底部输出,也就是说从加热腔4的底部输出,出水管100延伸至加热腔4顶部能使进入加热腔4的冷水由下至上经过更长的流程后从热水出口输出,可以实现更加充分的加热,在相同加热功率下,本发明能更加快速地对冷水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100的入流口处。

作为优选,第二流道402的底部设有喷射头20,结构如图17和图18所示,喷射头20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三流道201和第四流道202,第三流道201的端部连通第二流道402,第四流道202的端部连通加热腔4,从第四流道202输出的液体朝加热腔4内壁的周向方向螺旋喷射,经喷射头20输出的冷水具有较大的出射速度,在这个速度加持下沿加热腔4内壁螺旋喷出可以使加热腔4内的液体充分搅动,同时从喷射头20输出的冷水也能经更长的流程后再从出水管100输出。

作为优选,第二流道402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变大,第二流道402底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四流道202出液口的横截面积,该尺寸设计能使冷水在第二流道402内先减速后加速,最后以较快的出射速度从喷射头20输出。

作为优选,喷射头20包括插接部203和卡接部204,第三流道201位于插接部203内,第四流道202位于卡接部204内,插接部203从第二流道402的出水口处插入到第二流道402的内部,卡接部204抵住第二流道402的出水口,喷射头20仅需插接在第二流道402的出水口,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喷射头20内部的第三流道201和第四流道202连通整体呈L形,第三流道201呈直线状,第四流道202呈弧线状,提高出射冷水的流程,第四流道202制造弧度,有助于冷水从喷射头20螺旋射出。

作为优选,在加热腔4内壁的周向方向上,卡接部204的长度大于第二流道402的宽度,方便喷射头20从第二流道402出水口拆卸。

作为优选,加热腔4的内底部设有防爆组件30,结构如图19至图24所示,防爆组件30包括一段中空的防爆软管301和一个快插接头302,快插接头302固定于加热腔4的内底部,快插接头302分别插入防爆软管301的两端,使防爆软管301沿加热腔4的内底部环形分布,在温度较低且电热组件7未工作的条件下,加热腔4内的冷水容易结冰膨胀,防爆软管301的设置使得冷水结冰后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防爆软管301变形后可以抵抗冷水结冰膨胀,具有防爆裂的作用。

作为优选,加热腔4的底部设有泄压通道50,泄压通道50包括由内至外分布的第一圆柱段501和第二圆柱段502,第一圆柱段501的内径大于第二圆柱段502的内径,第一圆柱段501内设有弹性球体503,弹性球体503自然状态下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柱段502的内径,当加热腔4内压强达到阈值时,泄压通道50内的弹性球体503会在内压作用下从泄压通道50内向下挤出,此时加热腔4内的水能通过泄压通道50引向水箱1外部,提升了本发明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快插接头302上设有限位部3021,限位部3021上设有贯通的泄压口3022,限位部3021盖在第一圆柱段501的上方,使泄压口3022位于弹性球体503的正上方,泄压口3022的内径小于第二圆柱段502的内径,限位部3021的设置使得弹性球体503不会向上挤出到加热腔4内部。

作为优选,快插接头302上设有上螺纹连接部3023,加热腔4内底部与上螺纹连接部302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下螺纹连接部3024,快插接头302经螺栓、上螺纹连接部3023和下螺纹连接部3024的配合固定于加热腔4的内底部,方便了快插接头302固定在加热腔4内底部。

作为优选,快插接头302包括第一插接端3025和第二插接端3026,第一插接端3025和第二插接端3026分别插入到防爆软管301的两端,限位部3021、上螺纹连接部3023均设置在第一插接端3025和第二插接端3026之间,本发明的快插接头302分别起到封堵防爆软管301、连接加热腔4内底部、对弹性球体503进行限位的作用,一物多用,能有效降低本发明的物料成本。

作为优选,泄压通道50还包括第三圆柱段504,第三圆柱段504连接在第二圆柱段502的外侧,且第三圆柱段504的内径大于弹性球体503自然状态下的外径,本发明的弹性球体503可以重复利用,当弹性球体503从泄压通道50挤出后,加热腔4内的水泄完后可以依次通过第三圆柱段504和第二圆柱段502将弹性球体503重新压入第一圆柱段501内,而第三圆柱段504尺寸的设计方便了弹性球体503的压入工作。

作为优选,弹性球体503与第一圆柱段501的内壁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弹性球体503一开始是卡在第一圆柱段501的,而不是落在第一圆柱段501底部。

作为优选,加热腔4的下方连接有底盖60,底盖60与加热腔4的外底部之间形成有缓流腔601,底盖60的存在一来可以储存从泄压通道50挤出的弹性球体503,二来底盖60与加热腔4之间形成的缓流腔601可以缓冲从泄压通道50输出的液体。

作为优选,底盖60的底部设有出流口602,出流口602的上方设有挡流板603,挡流板603与出流口602之间形成有出流间隙,出流口602的最大宽度小于弹性球体503自然状态下的外径,该尺寸设计使得弹性球体503从泄压通道50挤出后可以储存在缓流腔601内不会丢失,可以重复利用弹性球体503,弹性球体503被挤压到缓流腔601后,从泄压通道50输出的液体最终从出流口602输出。

作为优选,第一圆柱段501与第二圆柱段502之间设有第一台阶505,第二圆柱段502与第三圆柱段504之间设有第二台阶506,第一台阶505、第二台阶506均呈圆台面状,由于各圆柱段内径尺寸不同,用圆台面状的台阶进行过渡。

作为优选,接驳式电热水龙头还包括显示模块70,显示模块的安装如图25至图28所示,显示模块70位于水箱1的顶端,水箱1的顶端设有环形安装面1000,显示模块70设置在环形安装面1000的内侧,环形安装面1000的外侧设有环状的卡套90,卡套90的上下两端均为开放结构,卡套90的下端套在环形安装面1000的外侧,环形安装面1000的外侧设有弹性卡扣1001,卡套90的下端内侧设有与弹性卡扣1001配合的第一卡槽901,显示模块70可以显示加热腔4内的实时水温,也就是输出热水的温度,本发明在水箱1顶部用环形安装面1000和卡套90配合的方式来安装显示模块70,当弹性卡扣1001扣入第一卡槽901即可完成卡套90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易行,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也较高。

作为优选,弹性卡扣1001在自然状态下相对于环形安装面1000径向外凸,弹性卡扣1001与第一卡槽901配合时相对于环形安装面1000径向向内变形,弹性卡扣1001在卡入第一卡槽901的过程中会相对于环形安装面1000径向向内变形,卡套90卡入后还能进行拆除,拆除卡套90后弹性卡扣1001恢复自然状态。

作为优选,环形安装面1000的外侧还设有若干个刚性卡扣1002,卡套90的下端内侧设有与刚性卡扣1002配合的第二卡槽902,仅仅通过弹性卡扣1001和第一卡槽901的配合连接强度较弱,刚性卡扣1002和第二卡槽902的配合可以提升卡套90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弹性卡扣1001位于其中一个刚性卡扣1002的下方,方便卡套90的定位。

作为优选,第二卡槽902包括竖直槽9021和水平槽9022,刚性卡扣1002与第二卡槽902配合时,卡套90内的刚性卡扣1002先沿环形安装面1000的轴向卡入竖直槽9021,再周向转动卡套90使刚性卡扣1002卡入水平槽9022,卡套90仅需通过插入、旋转两个动作就能卡接在环形安装面1000上。

作为优选,刚性卡扣1002卡入水平槽9022时,弹性卡扣1001同步卡入第一卡槽901,便于操作,同时能保证卡套90具有较好的卡接效果。

作为优选,卡套90的上端连接有透明挡片903,透明挡片903盖在显示模块70的上方,透明挡片903方便显示模块70向外显示带有温度信息的数字。

作为优选,透明挡片903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插销9031,卡套90的上端内侧设有与插销9031配合的插槽904,方便透明挡片903的安装。

作为优选,透明挡片903与卡套90的上端内侧之间设有O型橡胶圈905,提升显示模块70的密闭性,避免显示模块70进水。

作为优选,水箱1和控制阀组件2之间通过旋转卡接结构连接,如图29至图32所示,旋转卡接结构包括位于水箱1进水口处的连接公端91和位于控制阀组件2出水口处的连接母端92,其中连接公端91套在进水接头9的外侧,连接母端92套在连接公端91的外侧,连接公端91上沿周向分布有滑槽911,滑槽911内设有滑块912,穿过滑块912设有抵住滑槽911底的紧固螺栓913,连接母端92和滑块912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螺孔,紧固螺栓913穿过连接母端92和滑块912上的螺孔实现连接公端91和连接母端92之间的固定,通过调整滑块912在滑槽911内的位置实现连接公端91相对于连接母端92的角度调整。

由于本发明为接驳式电热水龙头,可以保留原有水龙头进行安装,而用户家中原有的水龙头一般来说是无法进行角度调整的,为了使水箱1能沿竖直方向安装,本发明在水箱1和控制阀组件2之间设置了旋转卡接结构,该结构中连接原有水龙头的部分为控制阀组件2,也就是说,控制阀组件2与原有水龙头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通过旋转卡接结构可以在一定角度内旋转水箱1,最终使水箱1沿竖直方向安装,也就是水箱1的热水出口能竖直输出热水,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作为优选,连接公端91包括外圆柱连接面914,连接母端92包括内圆柱连接面921,滑槽911设置在外圆柱连接面914的周向,通过外圆柱连接面914和内圆柱连接面921实现连接公端91和连接母端92的连接。

作为优选,外圆柱连接面914还设有限位槽9141,在内圆柱连接面921上设有与限位槽9141配合的卡块9211,仅仅通过滑块912、滑槽911和紧固螺栓913的配合连接强度较弱,卡块9211和限位槽9141的配合可以提升水箱1和控制阀组件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限位槽9141包括轴向槽91411和周向槽91412,卡块9211与限位槽9141配合时,连接公端91上的轴向槽91411先沿外圆柱连接面914的轴向卡入卡块9211,再周向转动连接公端91使周向槽91412卡入卡块9211,水箱1仅需通过插入、旋转两个动作就能卡接在控制阀组件2上。

作为优选,当滑块912从滑槽911的一端调整至另一端时,连接公端91相对于连接母端92转过15°,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水箱1角度调节范围为15°,正常工况下足以保证水箱1沿竖直方向安装。

作为优选,加热腔4的顶部安装有紫外消毒模块42,紫外消毒模块的安装如图33至图35所示,紫外消毒模块42包括灯体421和安装板422,灯体421固定于安装板422,安装板422设置于加热腔4的顶部外侧,灯体421穿过加热腔4的腔壁设置于加热腔4的顶部内侧,紫外消毒模块42可对加热腔4内的水进行消毒杀菌,本发明的灯体421贯穿加热腔4壁设置,灯体421安装便捷性高。

作为优选,灯体421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体段4211和半球体段4212,圆柱体段4211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板422上,另一端穿过加热腔4的腔壁,半球体段4212完整地落在加热腔4内,半球体段4212用于发出紫外线,位于加热腔4内,灯体421所连接的电路部分位于加热腔4外部,安全性好。

作为优选,加热腔4的顶部外侧分别设有呈环形内凹的第一限位台阶43和第二限位台阶44,安装板422卡设在第一限位台阶43处,安装板422的下表面与第二限位台阶44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45,方便安装板422的定位与安装,同时能提升灯体421安装的密封性,防止加热腔4内的水从紫外消毒模块42处外渗。

作为优选,第一限位台阶43上设有螺纹孔,安装板422经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固定在加热腔4的顶部外侧,连接结构简单且连接强度高。

作为优选,密封胶圈45沿灯体421的周向紧贴设置,提升灯体421安装的密封性,防止加热腔4内的水从紫外消毒模块42处外渗。

作为优选,灯体421连接有设置在加热腔4外部的导线,导线穿过安装板422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安全性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的冷水从冷水进口输入,调节好控制阀组件2一端连接的温度旋钮选择冷水直出或从水箱1的热水出口输出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水,以下介绍从水箱1的热水出口输出恒温热水的过程,首先从冷水进口输入的冷水依次流经控制阀组件2、冷水通道3输入到水箱1的加热腔4内,再经加热腔4的第一流道401、第二流道402、喷射头20后从加热腔4内壁底部的周向方向螺旋喷射,在第一流道401内流量检测单元403对流经的冷水进行流量检测,结合加热腔4内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在控制主板6处进行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最终向可控硅组件8处传送加热信息,以控制电热组件7最终的加热功率,加热组件对加热腔4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从喷射头20射出的水向上流,进行充分加热后从加热腔4顶部的出水管100向下流,最终从水箱1底部的热水出口输出以供使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21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