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人工智能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9:0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康复锻炼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工智能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病人若能充分利用时间自发性进行适当活动进行复健,则康复效果更为显著,但由于骨科病人本身行动不便,且行动上必须相当小心,以防跌倒导致二次伤害,故必须有医护人员在一旁辅助搀扶,随时注意病人的行走状况,这就使得康复装置得以使用,现有的骨科康复装置几乎都是进行简单地行走锻炼,但是在下肢功能逐渐康复,下肢仍得不到全面的支撑锻炼,就影响了步行训练的效果,这种装置训练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骨科康复锻炼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智能骨科康复锻炼装置,由U形支撑架、第一活动机构、左腿部固定机构、第二活动机构、左腿支撑机构、第三活动机构、右腿部固定机构、第四活动机构以及右腿支撑机构组成。

其中,U形支撑架与人体腹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U形支撑架用于构成该骨科康复锻炼装置的基础,所述U形支撑架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腹部固定装置,所述腹部固定装置包括腹部束缚带,所述腹部束缚带的正面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扣,所述腹部束缚带的正面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扣,所述腹部束缚带的背面上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扣和第四固定扣,所述腹部束缚带的背面下端设置有第五固定扣和第六固定扣,用一根绑带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扣、第三固定扣、第五固定扣、第一固定扣,用另一根绑带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扣、第四固定扣、第六固定扣、第一固定扣,将本装置与人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贯穿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与第一丝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丝杆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一从齿轮,所述第一从齿轮的右侧壁上焊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焊接有第二从齿轮,所述第二从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三从齿轮,所述第三从齿轮的左侧壁上焊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焊接有左大腿支撑板。

其中,所述左腿部固定机构包括左大腿固定板,所述左大腿固定板的背面通过一对第一环扣设置有第一束缚带,所述左大腿固定板的正面通过一对第二环扣设置有第二束缚带,所述左大腿固定板的下端通过一对第一衔接板活动连接有左小腿固定板,一对第一衔接板位于左膝盖右侧,所述左小腿固定板的正面通过一对第三环扣设置有第三束缚带,所述左小腿固定板的下端通过一对第四环扣设置有第四束缚带,通过左大腿固定板、第一束缚带、第二束缚带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左大腿得到支撑锻炼,通过左小腿固定板、第三束缚带、第四束缚带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左小腿起到支撑锻炼,提升步行训练效果。

其中,所述第二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贯穿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与第二丝杆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丝杆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主齿轮,所述第二主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四从齿轮,所述第四从齿轮的右侧壁上焊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右端焊接有第五从齿轮,所述第五从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六从齿轮,所述第六从齿轮的左侧壁上焊接有第四转轴。

其中,所述左腿支撑机构包括左小腿支撑板,所述左小腿支撑板的下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杆,所述第一衔接杆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左脚板支撑鞋,左脚板支撑鞋能够对左脚底板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中,所述第三活动机构包括一号支撑架,所述一号支撑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号丝杆,所述一号丝杆贯穿一号支撑架,且一号支撑架与一号丝杆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一号丝杆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号主齿轮,所述一号主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一号从齿轮,所述一号从齿轮的左侧壁上焊接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的左端焊接有二号从齿轮,所述二号从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三号从齿轮,所述三号从齿轮的右侧壁上焊接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的外壁上焊接有右大腿支撑板。

其中,所述右腿部固定机构包括右大腿固定板,所述右大腿固定板的背面通过一对一号环扣设置有一号束缚带,所述右大腿固定板的正面通过一对二号环扣设置有二号束缚带,所述右大腿固定板的下端通过一对一号衔接板活动连接有右小腿固定板,所述右小腿固定板的正面通过一对三号环扣设置有三号束缚带,所述右小腿固定板的下端通过一对四号环扣设置有四号束缚带,通过右大腿固定板、一号束缚带、二号束缚带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左大腿得到支撑锻炼,通过右小腿固定板、三号束缚带、四号束缚带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右小腿起到支撑锻炼。

其中,所述第四活动机构包括二号支撑架,所述二号支撑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二号丝杆,所述二号丝杆贯穿二号支撑架,且二号支撑架与二号丝杆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二号丝杆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二号主齿轮,所述二号主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四号从齿轮,所述四号从齿轮的左侧壁上焊接有三号转轴,所述三号转轴的左端焊接有五号从齿轮,所述五号从齿轮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六号从齿轮,所述六号从齿轮的右侧壁上焊接有四号转轴。

其中,右腿支撑机构,所述右腿支撑机构包括右小腿支撑板,所述右小腿支撑板的下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号衔接杆,所述一号衔接杆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右脚板支撑鞋,右脚板支撑鞋能够对右脚底板起到支撑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齿轮与第一从齿轮均位于第一支撑架的左端内腔内,所述第一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轴贯穿第三从齿轮、U形支撑架与左大腿支撑板,且第二转轴与U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轴的右侧壁上焊接有第一限位盘,所述第三从齿轮与左大腿支撑板之间焊接有第一支撑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对第一衔接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均呈哑铃形,所述第一活动杆贯穿左大腿固定板与一对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二活动杆贯穿左小腿固定板与一对第一衔接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主齿轮和第四从齿轮均位于第二支撑架的左端内腔内,所述第三转轴贯穿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与第三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四转轴的右端焊接有第二限位盘,所述第四转轴的左端与左小腿支撑板焊接在一起,所述左小腿支撑板的右端贯穿左大腿支撑板,且左大腿支撑板与左小腿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小腿支撑板的右端与第六从齿轮之间焊接有第二支撑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小腿支撑板的下端背面设置有第一V形推板,所述第一衔接杆贯穿左脚板支撑鞋的上端,所述左脚板支撑鞋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第一紧固板,所述左脚板支撑鞋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滑凸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号主齿轮和一号从齿轮均位于一号支撑架的右端内腔内,所述一号转轴贯穿一号支撑架,且一号支撑架与一号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二号转轴的左端焊接有一号限位盘,所述二号转轴贯穿三号从齿轮、U形支撑架与右大腿支撑板,且二号转轴与U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二号转轴的左侧壁上焊接有一号限位盘,所述三号从齿轮与右大腿支撑板之间焊接有一号支撑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对一号衔接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一号活动杆和二号活动杆,所述一号活动杆和二号活动杆均呈哑铃形,所述一号活动杆贯穿右大腿固定板与一对一号衔接板,所述二号活动杆贯穿右小腿固定板与一对一号衔接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对第一衔接板之间、一对一号衔接板之间均焊接有一对限位柱,所述左大腿固定板、左小腿固定板、右大腿固定板、右小腿固定板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垫板,所述左大腿固定板与右大腿固定板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左小腿固定板与右小腿固定板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与第一齿牙啮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号主齿轮和四号从齿轮均位于二号支撑架的右端内腔内,所述三号转轴贯穿二号支撑架,且二号支撑架与三号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四号转轴的左端焊接有二号限位盘,所述四号转轴的右端与右小腿支撑板焊接在一起,所述右小腿支撑板的左端贯穿右大腿支撑板,且右大腿支撑板与右小腿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右小腿支撑板的左端与六号从齿轮之间焊接有二号支撑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小腿支撑板的下端背面设置有一号V形推板,所述一号衔接杆贯穿右脚板支撑鞋的上端,所述右脚板支撑鞋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一号紧固板,所述右脚板支撑鞋的底部设置有一号防滑凸纹。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第一活动机构、左腿部固定机构、第二活动机构、左腿支撑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左腿得到全面的支撑锻炼,通过第三活动机构、右腿部固定机构、第四活动机构、右腿支撑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右腿得到全面的支撑锻炼,提升了步行训练的效果,通过对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一号支撑架、二号支撑架、第一限位盘、第二限位盘、一号限位盘、二号限位盘的设计,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能,能够防止医护人员在搀扶病人时受到伤害。

(2)用一根绑带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扣、第三固定扣、第五固定扣、第一固定扣,用另一根绑带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扣、第四固定扣、第六固定扣、第一固定扣,左腿穿过左大腿固定板、左小腿固定板,用第一束缚带与第二束缚带将左大腿绑住,用第三束缚带与第四束缚带将左小腿绑住,左脚底板放置于左脚板支撑鞋内,右腿穿过右大腿固定板与右小腿固定板,用一号束缚带与二号束缚带将右大腿绑住,用三号束缚带与四号束缚带将右小腿绑住,右脚底板放置于右脚板支撑鞋内,从而将本装置与人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右腿部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右腿部固定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左腿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U形支撑架;

2、第一活动机构;21、第一支撑架;22、第一电机;23、第一丝杆;24、第一主齿轮;25、第一从齿轮;26、第二从齿轮;27、第三从齿轮;28、第一限位盘;29、第一支撑柱;210、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212、左大腿支撑板;

3、第二活动机构;31、第二支撑架;32、第二电机;33、第二丝杆;34、第二主齿轮;35、第四从齿轮;36、第五从齿轮;37、第六从齿轮;38、第二限位盘;39、第二支撑柱;310、第三转轴;311、第四转轴;

4、第三活动机构;41、一号支撑架;42、一号电机;43、一号丝杆;44、一号主齿轮;45、一号从齿轮;46、二号从齿轮;47、三号从齿轮;48、一号限位盘;49、一号支撑柱;410、一号转轴;411、二号转轴;412、右大腿支撑板;

5、第四活动机构;51、二号支撑架;52、二号电机;53、二号丝杆;54、二号主齿轮;55、四号从齿轮;56、五号从齿轮;57、六号从齿轮;58、二号限位盘;59、二号支撑柱;510、三号转轴;511、四号转轴;

6、腹部固定装置;61、腹部束缚带;62、第一固定扣;63、第二固定扣;64、第三固定扣;65、第四固定扣;66、第五固定扣;67、第六固定扣;

7、左腿部固定机构;71、左大腿固定板;72、左小腿固定板;73、第一活动杆;74、第二活动杆;75、一对第一环扣;76、一对第二环扣;77、第一束缚带;78、第二束缚带;79、一对第三环扣;710、一对第四环扣;711、第三束缚带;712、第四束缚带;713、一对第一衔接板;

8、左腿支撑机构;81、左小腿支撑板;82、第一衔接杆;83、第一V形推板;84、左脚板支撑鞋;85、第一防滑凸纹;86、一对第一紧固板;

9、右腿部固定机构;91、右大腿固定板;92、右小腿固定板;93、一号活动杆;94、二号活动杆;95、一对一号环扣;96、一对二号环扣;97、一号束缚带;98、二号束缚带;99、一对三号环扣;910、一对四号环扣;911、三号束缚带;912、四号束缚带;913、一对一号衔接板;

10、右腿支撑机构;101、右小腿支撑板;102、一号衔接杆;103、一号V形推板;104、右脚板支撑鞋;105、一号防滑凸纹;106、一对一号紧固板;

11、第一齿牙;12、第二齿牙;13、垫板;14、一对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人工智能骨科康复锻炼装置,由U形支撑架1、第一活动机构2、左腿部固定机构7、第二活动机构3、左腿支撑机构8、第三活动机构4、右腿部固定机构9、第四活动机构5以及右腿支撑机构10组成。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U形支撑架1与人体腹部的形状相适配,U形支撑架1用于构成该骨科康复锻炼装置的基础,U形支撑架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腹部固定装置6,腹部固定装置6包括腹部束缚带61,腹部束缚带61的正面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扣63,腹部束缚带61的正面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扣62,腹部束缚带61的背面上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扣64和第四固定扣65,腹部束缚带61的背面下端设置有第五固定扣66和第六固定扣67,用一根绑带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扣63、第三固定扣64、第五固定扣66、第一固定扣62,用另一根绑带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扣63、第四固定扣65、第六固定扣67、第一固定扣62,将本装置与人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活动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架21,第一支撑架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丝杆23,第一丝杆23贯穿第一支撑架21,且第一支撑架21与第一丝杆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一丝杆23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主齿轮24,第一主齿轮24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一从齿轮25,第一从齿轮25的右侧壁上焊接有第一转轴210,第一转轴210的右端焊接有第二从齿轮26,第二从齿轮26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三从齿轮27,第三从齿轮27的左侧壁上焊接有第二转轴211,第二转轴211的外壁上焊接有左大腿支撑板212。

其中,如图3所示,左腿部固定机构7包括左大腿固定板71,左大腿固定板71的背面通过一对第一环扣75设置有第一束缚带77,左大腿固定板71的正面通过一对第二环扣76设置有第二束缚带78,左大腿固定板71的下端通过一对第一衔接板713活动连接有左小腿固定板72,一对第一衔接板713位于左膝盖右侧,左小腿固定板72的正面通过一对第三环扣79设置有第三束缚带711,左小腿固定板72的下端通过一对第四环扣710设置有第四束缚带712,通过左大腿固定板71、第一束缚带77、第二束缚带78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左大腿得到支撑锻炼,通过左小腿固定板72、第三束缚带711、第四束缚带712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左小腿起到支撑锻炼,提升步行训练效果。

其中,如图5所示,第二活动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架31,第二支撑架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丝杆33,第二丝杆33贯穿第二支撑架31,且第二支撑架31与第二丝杆3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二丝杆33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主齿轮34,第二主齿轮34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四从齿轮35,第四从齿轮35的右侧壁上焊接有第三转轴310,第三转轴310的右端焊接有第五从齿轮36,第五从齿轮36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六从齿轮37,第六从齿轮37的左侧壁上焊接有第四转轴311。

其中,如图1、图4、图10所示,左腿支撑机构8包括左小腿支撑板81,左小腿支撑板81的下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杆82,第一衔接杆82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左脚板支撑鞋84,左脚板支撑鞋84能够对左脚底板起到支撑的作用。

其中,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三活动机构4包括一号支撑架41,一号支撑架4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42,一号电机42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号丝杆43,一号丝杆43贯穿一号支撑架41,且一号支撑架41与一号丝杆4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一号丝杆43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号主齿轮44,一号主齿轮44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一号从齿轮45,一号从齿轮45的左侧壁上焊接有一号转轴410,一号转轴410的左端焊接有二号从齿轮46,二号从齿轮46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三号从齿轮47,三号从齿轮47的右侧壁上焊接有二号转轴411,二号转轴411的外壁上焊接有右大腿支撑板412。

其中,如图7、图8、图9所示,右腿部固定机构9包括右大腿固定板91,右大腿固定板91的背面通过一对一号环扣95设置有一号束缚带97,右大腿固定板91的正面通过一对二号环扣96设置有二号束缚带98,右大腿固定板91的下端通过一对一号衔接板913活动连接有右小腿固定板92,右小腿固定板92的正面通过一对三号环扣99设置有三号束缚带911,右小腿固定板92的下端通过一对四号环扣910设置有四号束缚带912,通过右大腿固定板91、一号束缚带97、二号束缚带98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左大腿得到支撑锻炼,通过右小腿固定板92、三号束缚带911、四号束缚带912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右小腿起到支撑锻炼。

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第四活动机构5包括二号支撑架51,二号支撑架5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52,二号电机52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二号丝杆53,二号丝杆53贯穿二号支撑架51,且二号支撑架51与二号丝杆5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二号丝杆53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二号主齿轮54,二号主齿轮54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四号从齿轮55,四号从齿轮55的左侧壁上焊接有三号转轴510,三号转轴510的左端焊接有五号从齿轮56,五号从齿轮56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六号从齿轮57,六号从齿轮57的右侧壁上焊接有四号转轴511。

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右腿支撑机构10,右腿支撑机构10包括右小腿支撑板101,右小腿支撑板101的下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号衔接杆102,一号衔接杆102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右脚板支撑鞋104,右脚板支撑鞋104能够对右脚底板起到支撑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主齿轮24与第一从齿轮25均位于第一支撑架21的左端内腔内,第一转轴210贯穿第一支撑架21,且第一支撑架21与第一转轴210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二转轴211贯穿第三从齿轮27、U形支撑架1与左大腿支撑板212,且第二转轴211与U形支撑架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二转轴211的右侧壁上焊接有第一限位盘28,第三从齿轮27与左大腿支撑板212之间焊接有第一支撑柱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架21的左端空腔能够对第一主齿轮24与第一从齿轮25起到保护作用,第一限位盘28能够保护医护人员在搀扶病人时的安全,通过对第一支撑柱29的设计,能够使第三从齿轮27与左大腿支撑板212之间的衔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对第一衔接板713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活动杆73和第二活动杆74,第一活动杆73和第二活动杆74均呈哑铃形,第一活动杆73贯穿左大腿固定板71与一对第一衔接板713,第二活动杆74贯穿左小腿固定板72与一对第一衔接板7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活动杆73的设计,能够使左大腿固定板71绕着第一活动杆73转动,通过对第二活动杆74的设计,能够使左小腿固定板72绕着第二活动杆74转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主齿轮34和第四从齿轮35均位于第二支撑架31的左端内腔内,第三转轴310贯穿第二支撑架31,且第二支撑架31与第三转轴310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第四转轴311的右端焊接有第二限位盘38,第四转轴311的左端与左小腿支撑板81焊接在一起,左小腿支撑板81的右端贯穿左大腿支撑板212,且左大腿支撑板212与左小腿支撑板8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左小腿支撑板81的右端与第六从齿轮37之间焊接有第二支撑柱3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架31的左端空腔能够对第二主齿轮34和第四从齿轮35起到保护作用,第二限位盘38能够保护医护人员在搀扶病人时的安全,通过对第二支撑柱39的设计,能够使第六从齿轮37与左小腿支撑板81之间的衔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左小腿支撑板81的下端背面设置有第一V形推板83,第一衔接杆82贯穿左脚板支撑鞋84的上端,左脚板支撑鞋84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第一紧固板86,左脚板支撑鞋8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滑凸纹8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V形推板83的设计,能够使第一V形推板83推动左脚板支撑鞋84绕着第一衔接杆82转动,从而锻炼踝骨的灵活性,一对第一紧固板86的内壁与左脚背两侧的形状相适配,第一防滑凸纹85起到防滑作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号主齿轮44和一号从齿轮45均位于一号支撑架41的右端内腔内,一号转轴410贯穿一号支撑架41,且一号支撑架41与一号转轴410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二号转轴411的左端焊接有一号限位盘48,二号转轴411贯穿三号从齿轮47、U形支撑架1与右大腿支撑板412,且二号转轴411与U形支撑架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二号转轴411的左侧壁上焊接有一号限位盘48,三号从齿轮47与右大腿支撑板412之间焊接有一号支撑柱4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号支撑架41的右端空腔能够对一号主齿轮44和一号从齿轮45起到保护作用,一号限位盘48能够保护医护人员在搀扶病人时的安全,通过对一号支撑柱49的设计,能够使三号从齿轮47与右大腿支撑板412之间的衔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对一号衔接板913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一号活动杆93和二号活动杆94,一号活动杆93和二号活动杆94均呈哑铃形,一号活动杆93贯穿右大腿固定板91与一对一号衔接板913,二号活动杆94贯穿右小腿固定板92与一对一号衔接板9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一号活动杆93的设计,能够使右大腿固定板91绕着一号活动杆93转动,通过对二号活动杆94的设计,能够使右小腿固定板92绕着二号活动杆94转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对第一衔接板713之间、一对一号衔接板913之间均焊接有一对限位柱14,左大腿固定板71、左小腿固定板72、右大腿固定板91、右小腿固定板9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垫板13,左大腿固定板71与右大腿固定板91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一齿牙11,左小腿固定板72与右小腿固定板92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齿牙12,第二齿牙12与第一齿牙11啮合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对限位柱14能够限制左大腿固定板71与左小腿固定板72之间、右大腿固定板91与右小腿固定板92之间的转动角度,垫板13的表面采用软皮革材质,垫板13的内部填充有珍珠棉,增加本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二号主齿轮54和四号从齿轮55均位于二号支撑架51的右端内腔内,三号转轴510贯穿二号支撑架51,且二号支撑架51与三号转轴510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四号转轴511的左端焊接有二号限位盘58,四号转轴511的右端与右小腿支撑板101焊接在一起,右小腿支撑板101的左端贯穿右大腿支撑板412,且右大腿支撑板412与右小腿支撑板10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右小腿支撑板101的左端与六号从齿轮57之间焊接有二号支撑柱5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号支撑架51的右端空腔能够对二号主齿轮54和四号从齿轮55起到保护作用,二号限位盘58能够保护医护人员在搀扶病人时的安全,通过对二号支撑柱59的设计,能够使右小腿支撑板101与六号从齿轮57之间的衔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右小腿支撑板101的下端背面设置有一号V形推板103,一号衔接杆102贯穿右脚板支撑鞋104的上端,右脚板支撑鞋104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一号紧固板106,右脚板支撑鞋104的底部设置有一号防滑凸纹1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一号V形推板103的设计,能够使一号V形推板103推动右脚板支撑鞋104绕着一号衔接杆102转动,从而锻炼踝骨的灵活性,一对一号紧固板106的内壁与右脚背两侧的形状相适配,一号防滑凸纹105起到防滑作用。

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32、一号电机42、二号电机52是现有设备,本案只是应用,其工作原理和电性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用一根绑带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扣63、第三固定扣64、第五固定扣66、第一固定扣62,用另一根绑带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扣63、第四固定扣65、第六固定扣67、第一固定扣62,左腿穿过左大腿固定板71、左小腿固定板72,用第一束缚带77与第二束缚带78将左大腿绑住,用第三束缚带711与第四束缚带712将左小腿绑住,左脚底板放置于左脚板支撑鞋84内,右腿穿过右大腿固定板91与右小腿固定板92,用一号束缚带97与二号束缚带98将右大腿绑住,用三号束缚带911与四号束缚带912将右小腿绑住,右脚底板放置于右脚板支撑鞋104内,从而将本装置与人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启动第一电机22驱动第一丝杆23旋转,第一丝杆23的转动带动第一主齿轮24旋转,第一主齿轮24的转动带动第一从齿轮25旋转,第一从齿轮25的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0旋转,第一转轴210的转动带动第二从齿轮26旋转,第二从齿轮26的旋转带动第三从齿轮27旋转,第三从齿轮27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211旋转,第二转轴211的转动带动左大腿支撑板212转动;

启动第二电机32驱动第二丝杆33旋转,通过第二主齿轮34、第四从齿轮35、第五从齿轮36、第六从齿轮37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第四转轴311旋转,第四转轴311转动带动左小腿支撑板81活动,从而使第一V形推板83推动左脚板支撑鞋84绕着第一衔接杆82转动,从而锻炼左踝骨的灵活性;

启动一号电机42驱动一号丝杆43旋转,通过一号主齿轮44、一号从齿轮45、二号从齿轮46、三号从齿轮47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二号转轴411旋转,从而带动右大腿支撑板412转动,启动二号电机52驱动二号丝杆53旋转,通过二号主齿轮54、四号从齿轮55、五号从齿轮56、六号从齿轮57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四号转轴511旋转,四号转轴511的转动带动右小腿支撑板101活动,进而使一号V形推板103推动右脚板支撑鞋104绕着一号衔接杆102转动,从而锻炼右踝骨的灵活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人工智能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 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99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