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2:48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锚杆性能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锚杆是巷道支护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常用于矿山和隧道施工中,使用时,锚杆的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穿过工作面深入地层中,从而对、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在使用锚杆加固技术时,检测锚杆抗拔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在锚杆施工后通过抗拔检测装置检测锚杆的抗拔力是否合格。

锚杆抗拔检测时,通常采用穿心千斤顶和加载反力装置组合作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对锚杆进行拉拔,由于实际施工环境(不同坡度的/隧道/坝体)和施工情况的差异,锚杆可能会发生倾斜,导致穿心千斤顶的施力方向易与锚杆的中心轴线发生偏移,增大了拉拔力的测试误差,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穿心千斤顶的施力方向易与锚杆的中心轴线发生偏移导致拉拔力的测试误差增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设于所述检测架上的加载装置和位移测量仪表,所述检测架上开设有用于锚杆穿设的通孔,所述检测架上铰接有支撑块一,所述支撑块一位于所述检测架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检测架上沿所述通孔内锚杆的轴向滑移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通孔远离所述支撑块一的一侧;

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若干卡槽,若干所述卡槽沿所述调节杆的滑移方向呈间隔分布,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铰接有支撑块二,所述支撑块二位于所述检测架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检测架上滑移连接有定位环,所述调节杆穿设于所述定位环,所述卡槽供所述定位环滑移卡入,所述定位环上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锚杆进行抗拔检测时,将锚杆穿设通孔,然后移动检测架使得支撑块一抵接于/隧道/坝体,然后移动调节杆使得调节杆上的支撑块二抵接于/隧道/坝体,此时,定位环卡入对应卡槽内对调节杆进行定位,并通过定位件对定位环进行定位,提高调节杆定位的稳定性,即可在不同施工环境(不同坡度的/隧道/坝体)下对倾斜的锚杆进行抗拔检测,减少了加载装置的施力方向与锚杆的中心轴线发生偏移的情况,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上活动连接有若干限位球,若干所述限位球沿所述调节杆的滑移方向呈间隔分布,所述卡槽通过相邻所述限位球和所述调节杆拼接形成,所述定位环上设有弹性件一,所述弹性件一抵紧于所述调节杆,使得所述定位环具有卡入所述卡槽的趋势,所述定位件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环上,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卡槽的一侧并滑移靠近或远离所述调节杆,所述定位环上还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定位件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弹性件一和定位件,当需要移动调节杆时,移动定位件使得定位件和调节杆呈间隔设置,并通过定位组件对定位件进行定位,此时,移动调节杆,调节杆上的限位球抵接于定位环,推动定位环移动脱离卡槽,至调节杆上的支撑块二抵接于/隧道/坝体,此时,定位环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卡入对应卡槽内,再反向移动定位件,使得定位件抵接于调节杆,再对定位件进行定位,抑制定位环从卡槽内脱离,即可实现调节杆的定位,使得移动和定位调节杆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内开设有限位腔,所述定位杆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环上的杆身、设于所述杆身上的限位块和抵接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腔内,所述抵接块位于所述定位环的外侧,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所述定位环上的插块和设于所述定位环上的弹性件二,所述插块滑移靠近或远离定位环,所述弹性件二连接所述插块使得所述插块具有靠近所述定位环的趋势;

当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腔远离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所述插块抵接于所述抵接块靠近所述定位环的一侧,所述杆身和所述调节杆呈间隔设置,当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腔靠近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所述插块抵接于所述抵接块远离所述定位环的一侧,所述杆身抵接于所述调节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定位件时,移动插块使得插块和抵接块错开,即可移动定位件。

然后当需要定位调节杆时,将定位件移动靠近调节杆,至限位块位于限位腔靠近调节杆的一端,此时杆身抵接于调节杆,然后松开插块,插块移动靠近定位环并抵接于抵接块远离定位环的一侧,即可对定位件进行定位,进而定位调节杆。

当需要移动调节杆时,将定位件移动远离调节杆,至限位块位于限位腔远离调节杆的一端,此时杆身与调节杆隔开,然后松开插块,插块移动靠近定位环并抵接于抵接块靠近定位环的一侧,即可对定位件进行定位,失去杆身的抵接后,即可移动调节杆,使得移动和定位调节杆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限位球位于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检测架上设有定位凸块,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撑块二的一端,所述定位槽供所述定位凸块卡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凸块和定位槽,当无需检测时,将调节杆移动靠近定位凸块,使得定位凸块卡入定位槽内,通过定位凸块抵接于定位槽的内壁,从而提高调节杆定位于检测架上的稳定性,然后翻转检测架,使得限位球抵接于地面,接着推动检测架,通过限位球在地面上的滚动,实现检测装置的移动,使得移动检测装置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包括连接部和铰接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位于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定位杆的一侧,所述封堵部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

所述检测架包括架体和滑移连接于所述架体上的连接块,所述支撑块一、所述调节杆和所述通孔均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架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连接块滑移伸出或进入所述收纳槽,所述连接部滑移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收纳槽供所述定位环和所述定位杆卡入;

所述调节杆铰接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抵接块上设有嵌块,所述嵌块位于所述抵接块靠近所述杆身的一侧,所述收纳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嵌块卡入的嵌槽,当所述嵌块位于所述嵌槽内,所述杆身卡入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插块抵接于所述抵接块远离所述调节杆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锚杆垂直于/隧道/坝体时,扭转锁紧件,使得锁紧件脱离连接部,然后翻转调节杆,使得调节杆脱离定位环并与架体平齐,接着将定位环和定位件卡入收纳槽内,使得嵌块和嵌槽对齐,此时,定位槽和杆身对齐,然后移动抵接块将嵌块卡入嵌槽内,带动杆身卡入定位槽内,接着松开插块,使得插块抵接于抵接块,即可实现定位件和架体之间的定位以及调节杆和架体之间的定位,即可对锚杆进行检测,减少了定位件凸出于架体表面的情况,进而减少了定位件的磨损,通过调节杆连同架体抵接于/隧道/坝体,增大了检测装置和/隧道/坝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对/隧道/坝体表面的破坏,并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便于加载装置对锚杆施加载荷,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插块包括滑移连接于定位环上的移动块、设于所述移动块上的连接条、设于所述连接条上的接触块和伸入块,所述弹性件二和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接触块位于所述定位环靠近所述抵接块的一侧,所述伸入块沿所述移动块的滑移方向穿设于所述定位环,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环卡入的凹槽,当所述杆身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伸入块卡入所述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凹槽和伸入块,当杆身位于定位槽内后,通过伸入块抵接于凹槽的内壁,从而对调节杆进行定位,减少了调节杆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使得杆身和定位槽脱离的情况,提高了调节杆定位于架体上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铰接有限位片,当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架体的外侧,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架体的外侧并抵接于所述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片,当连接块滑移伸出收纳槽且定位件位于架体外侧时,翻转限位片使得限位片抵接于架体的外侧壁,从而对连接块进行限位,减少了连接块因外力作用滑移进入收纳槽的情况,使得移动调节杆更加方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使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a.将锚杆穿设检测架上的通孔,然后移动检测架使得支撑块一抵接于工作面;

b.将插块移动脱离抵接块,再移动抵接块使得嵌块脱离嵌槽,然后松开插块,使得插块抵接于抵接块靠近杆身的端面,再将定位环和定位杆从收纳槽内取出,翻转限位片使其抵接于架体,然后翻转调节杆使得调节杆位于定位环内,接着翻转铰接部使铰接部抵接于连接部,扭转锁紧件,实现铰接部和连接部的连接,然后移动调节杆使得支撑块二抵接于工作面;

c.最大试验荷载选择:拉力型锚杆应取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体之间破坏荷载预估值、杆体与锚固段注浆体之间破坏荷载预估值两者较小者的(1.0-1.5)倍,当有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取值;

控制加载装置进行加载,加载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预估值的1/10,其中,第一级加载量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每间隔5min利用位移测量仪表测读一次位移;

岩石锚杆/土层锚杆30min内的锚头位移增量不大于0.05mm/0.10mm时,视为位移稳定,可继续施加下一级荷载,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5min,按第0min、5min、10min、15min测读锚头位移;

e.测试结束,记录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不同施工环境(不同坡度的/隧道/坝体)下对倾斜的锚杆进行抗拔检测,减少了加载装置的施力方向与锚杆的中心轴线发生偏移的情况,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调节杆、卡槽、定位环和定位件,可实现在不同施工环境(不同坡度的/隧道/坝体)下对倾斜的锚杆进行抗拔检测,减少了加载装置的施力方向与锚杆的中心轴线发生偏移的情况,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2.通过设置限位球、弹性件一、定位件和定位组件,移动定位件使其抵接于调节杆或与调节杆隔开,即可移动或定位调节杆,使得移动或定位调节杆更加方便,通过限位球、弹性件一、定位件和定位组件之间的配合,在无需检测时,可通过限位球抵接于地面,以便于移动检测装置;

3.通过设置嵌块、嵌槽、收纳槽和连接块,当锚杆垂直于/隧道/坝体时,通过调节杆连同架体抵接于/隧道/坝体,增大了检测装置和/隧道/坝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对/隧道/坝体表面的破坏,并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便于加载装置对锚杆施加载荷,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主要展示收纳槽的结构;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凸柱的结构;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检测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在架体处剖开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B部的放大图,主要展示延伸块和滑道的结构;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在连接块、连接部和滑块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限位空腔和滑块的结构;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局部的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插块的结构;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在架体、连接部和调节杆处剖开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中C部的放大图,主要展示嵌槽和凹槽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架;11、架体;111、通孔;112、支撑块一;113、安装槽;114、定位凸块;115、收纳槽;116、滑道;12、连接块;121、延伸块;122、限位空腔;123、限位片;2、加载装置;3、位移测量仪表;4、凸柱;41、滑槽;5、调节杆;51、支撑块二;52、定位槽;53、凹槽;6、限位球;7、卡槽;8、定位环;81、连接部;811、限位腔;82、封堵部;821、锁紧件;9、滑块;91、连杆;92、固定块;10、穿孔;13、弹性件一;14、定位件;141、杆身;142、抵接块;143、限位块;15、定位组件;151、插块;1511、移动块;1512、连接条;1513、接触块;1514、伸入块;152、弹性件二;16、嵌块;161、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参见图1和图2,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1、加载装置2和位移测量仪表3,检测架1包括架体11和连接块12,架体11上开设有通孔111,通孔111用于锚杆穿设,加载装置2位于通孔111内锚杆轴向上的一侧并固定于架体11上,位移测量仪表3位于加载装置2远离通孔111的一侧并固定于架体11上。本实施例中,加载装置2为穿心式千斤顶。

参见图1和图3,架体11上铰接有支撑块一112,支撑块一112位于架体11靠近通孔111的一侧,且支撑块一112的铰接轴线垂直于通孔111内锚杆的轴向设置。架体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13,安装槽113位于通孔111远离支撑块一112的一侧,且安装槽113沿通孔111内锚杆的轴向贯穿于架体11,安装槽113的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凸柱4,两个凸柱4分别位于安装槽113沿通孔111内锚杆轴向的相对两侧。

参见图1和图3,架体11上滑移连接有调节杆5,调节杆5穿设于安装槽113,调节杆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滑槽41,滑槽41的数量和位置与凸柱4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每个凸柱4均位于对应滑槽41内,调节杆5通过滑槽41和凸柱4的配合滑移连接于架体11上,且调节杆5的滑移方向平行于通孔111内锚杆的轴向。调节杆5上铰接有支撑块二51,支撑块二51位于调节杆5的一端并位于架体11靠近通孔111的一侧,且支撑块二51的铰接轴线平行于支撑块一112的铰接轴线。

参见图1和图3,调节杆5上活动连接有若干限位球6,若干限位球6均位于调节杆5远离通孔111的一侧并沿调节杆5的滑移方向呈均匀间隔分布,且若干限位球6均朝远离通孔111的方向伸出调节杆5的外侧壁并伸出架体11。相邻限位球6和调节杆5拼接形成有卡槽7,卡槽7对应设置有若干,若干卡槽7沿调节杆5的滑移方向呈均匀间隔分布。

参见图3和图4,调节杆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52,定位槽52位于调节杆5远离支撑块二51的一端,架体11上固定有定位凸块114,定位凸块114位于调节杆5远离支撑块二51的一侧,定位槽52供定位凸块114卡入。

在实际使用中,将调节杆5移动靠近定位凸块114,使得定位凸块114卡入定位槽52内,然后翻转检测架1,使得限位球6抵接于地面,接着推动检测架1,通过限位球6在地面上的滚动,即可实现检测装置的移动。

参见图1和图2,架体11靠近通孔1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115,连接块12位于收纳槽115内,且连接块12的一端穿设于架体11并滑移连接于架体11上,连接块12的滑移方向平行于调节杆5的滑移方向且连接块12滑移伸出或进入收纳槽115。

参见图5和图6,连接块12靠近架体11的端部固定有延伸块121,架体11内开设有滑道116,延伸块121滑移连接于滑道116内,连接块12通过延伸块121和滑道116的配合滑移连接于架体11上,并限制连接块12的滑移范围。

参见图6和图7,连接块12上滑移连接有定位环8,定位环8位于连接块12远离收纳槽115槽底的一端,定位环8包括连接部81和封堵部82,连接部81位于连接块12靠近调节杆5的一侧,连接块12内开设有限位空腔122,连接部81上固定有滑块9,滑块9包括连杆91和固定块92,连杆91位于连接部81靠近连接块12的一侧并与连接部81固定连接,且连杆91穿设于连接块12,固定块92位于连杆91远离连接部81的一端并与连杆91固定连接,且固定块92滑移连接于限位空腔122内,连接部81通过滑块9和限位空腔122的配合滑移连接于连接块12上,且连接部81的滑移方向垂直于连接块12的滑移方向。

参见图7,封堵部82位于连接部81远离连接块12的一侧并铰接于连接部81上,封堵部8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821,锁紧件821穿设于连接部81并与连接部81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连接部81和封堵部82之间的相对定位。本实施例中,锁紧件821为螺栓。

参见图5和图6,连接部81和封堵部82拼接形成有穿孔10,调节杆5穿设于穿孔10,且封堵部82位于调节杆5远离连接块12的一侧,卡槽7供封堵部82滑移卡入。连接部81上固定有弹性件一13,弹性件一13位于穿孔10内并位于调节杆5远离封堵部82的一侧,弹性件一1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连接部81和调节杆5固定连接,且弹性件一13的相对两端分别抵紧于连接部81和调节杆5,使得封堵部82具有卡入卡槽7内的趋势。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一13为弹簧。

参见图6和图7,连接部81上滑移连接有定位件14,定位件14包括杆身141、抵接块142和限位块143,杆身141位于调节杆5远离卡槽7的一侧,且杆身141朝远离调节杆5的方向穿设于连接部81并滑移连接于连接部81上,杆身141滑移靠近或远离调节杆5,抵接块142位于连接部81靠近连接块12的一侧,且抵接块142和杆身141远离调节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部81内开设有限位腔811,限位块143位于限位腔811内并与杆身141固定连接。收纳槽115供定位环8和定位件14卡入。

参见图1和图6,连接块12上铰接有限位片123,限位片123的铰接轴线平行于连接块12的滑移方向,当定位件14位于架体11的外侧,限位片123位于架体11的外侧并抵接于架体11靠近通孔111的外侧壁,本实施例中,限位片123通过与连接块12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相对定位。

参见图2和图8,连接部81上还设有定位组件15,定位组件15包括插块151和弹性件二152,插块151位于连接部81远离收纳槽115槽底的一侧,插块151包括移动块1511、连接条1512、接触块1513和伸入块1514,移动块1511穿设于连接部81并滑移连接于连接部81上,移动块1511的滑移方向平行于连接块12的滑移方向,且移动块1511滑移靠近或远离连接部81,连接条1512位于移动块1511远离连接部81的一端并与移动块1511固定连接,接触块1513位于连接部81靠近抵接块142的一侧并位于连接条1512靠近移动块1511的一侧,且接触块1513与移动块1511的一端固定连接,伸入块1514位于连接条1512靠近移动块1511的一侧并与连接条1512远离接触块15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移动块1511、连接条1512、接触块1513和伸入块1514呈一体设置。

参见图8,弹性件二152位于移动块1511远离连接条1512的一侧,且弹性件二15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连接部81以及移动块1511远离连接条1512的端部固定连接,使得移动块1511具有靠近连接部81的趋势。

当限位块143位于限位腔811远离调节杆5的一端,此时,接触块1513抵接于抵接块142靠近连接部81的一侧对定位件14进行定位,杆身141和调节杆5呈间隔设置,且弹性件一13抵紧于调节杆5,此时移动调节杆5,调节杆5上的限位球6抵紧于封堵部82带动连接部81滑移靠近调节杆5,即可实现移动调节杆5。

当限位块143位于限位腔811靠近调节杆5的一端,此时,接触块1513抵接于抵接块142远离连接部81的一侧对定位件14进行定位,且杆身141抵接于调节杆5,使得封堵部82保持位于卡槽7内的状态,即可定位调节杆5和连接部81。

参见图9和图10,调节杆5还通过滑槽41和凸柱4的配合铰接于架体11上,且调节杆5的铰接轴线平行于支撑块二51的铰接轴线,调节杆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凹槽53,当调节杆5翻转至与架体11呈水平时,此时调节杆5远离定位凸块114的外侧壁和架体11远离定位凸块114的端面平齐,凹槽53位于调节杆5远离定位凸块114的一侧,凹槽53供伸入块1514卡入。

参见图8和图10,抵接块142上固定有嵌块16,嵌块16位于抵接块142靠近杆身141的一侧,收纳槽115的内壁上开设有嵌槽161,当抵接块142位于收纳槽115内且调节杆5与架体11呈水平时,嵌槽161供嵌块16滑移卡入,定位槽52供杆身141滑移卡入,当嵌块16位于嵌槽161内时,杆身141卡入定位槽52内,且接触块1513抵接于抵接块142远离调节杆5的一侧,伸入块1514卡入凹槽53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当对锚杆进行抗拔检测时,将锚杆穿设通孔111,然后移动架体11使得支撑块一112抵接于边坡/隧道/坝体,再移动插块151使得接触块1513和抵接块142错开,接着移动定位件14,使得限位块143位于限位腔811远离调节杆5的一端,松开插块151,使得接触块1513抵接于抵接块142靠近连接部81的一侧对定位件14进行定位,然后移动调节杆5,使得调节杆5上的支撑块二51抵接于边坡/隧道/坝体。

再移动插块151使得接触块1513和抵接块142错开,接着反向移动定位件14,使得限位块143位于限位腔811靠近调节杆5的一端,再松开插块151,使得接触块1513抵接于抵接块142远离连接部81的一侧对定位件14进行定位。

此时,封堵部82卡入对应卡槽7内对调节杆5进行定位,并对定位环8进行定位,提高调节杆5定位的稳定性,即可在不同施工环境(不同坡度的边坡/隧道/坝体)下对倾斜的锚杆进行抗拔检测,减少了加载装置2的施力方向与锚杆的中心轴线发生偏移的情况,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当锚杆垂直于边坡/隧道/坝体时,扭转锁紧件821,使得锁紧件821脱离连接部81,然后翻转调节杆5,使得调节杆5脱离定位环8并与架体11平齐,接着将定位环8和定位件14卡入收纳槽115内,使得嵌块16和嵌槽161对齐,此时,定位槽52和杆身141对齐,然后移动抵接块142将嵌块16卡入嵌槽161内,带动杆身141卡入定位槽52内,接着松开插块151,使得插块151抵接于抵接块142,即可实现定位件14和架体11之间的定位以及调节杆5和架体11之间的定位,即可对锚杆进行检测,增大了检测装置和边坡/隧道/坝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对边坡/隧道/坝体表面的破坏,并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便于加载装置2对锚杆施加载荷,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检测方法,使用上述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a.将锚杆穿设检测架1上的通孔111,然后移动检测架1使得支撑块一112抵接于工作面;

b.将插块151移动脱离抵接块142,再移动抵接块142使得嵌块16脱离嵌槽161,然后松开插块151,使得插块151抵接于抵接块142靠近杆身141的端面,再将定位环8和定位件14从收纳槽115内取出,翻转限位片123使其抵接于架体11,然后翻转调节杆5使得调节杆5位于定位环8内,接着翻转铰接部使铰接部抵接于连接部81,扭转锁紧件821,实现铰接部和连接部81的连接,然后移动调节杆5使得支撑块二51抵接于工作面;

c.最大试验荷载选择:拉力型锚杆应取锚固段注浆体与岩土体之间破坏荷载预估值、杆体与锚固段注浆体之间破坏荷载预估值两者较小者的(1.0-1.5)倍,当有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取值;

控制加载装置2进行加载,加载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试验荷载预估值的1/10,其中,第一级加载量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每间隔5min利用位移测量仪表3测读一次位移;

岩石锚杆/土层锚杆30min内的锚头位移增量不大于0.05mm/0.10mm时,视为位移稳定,可继续施加下一级荷载,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5min,按第0min、5min、10min、15min测读锚头位移;

e.测试结束,记录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桩基锚杆抗拔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的实施原理为:根据不同施工环境(不同坡度的边坡/隧道/坝体),调整调节杆5伸出架体11的长度,以调整架体11的倾斜程度,使得加载装置2的施力方向与锚杆的中心轴线重合,减小了测试误差,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3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