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偏振窗帘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2:4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帘,特别涉及一种偏振窗帘。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房屋的门窗,为了避免强光的透射,多采用安装窗帘来减弱透射光的强度。传统的窗帘由布、麻、丝等制成,通过改变遮光面积来实现光线的调节,但难以实现均匀调光。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使用窗帘便可调节室内光线的窗户[授权公告号为CN200999574],包括窗框和玻璃,玻璃安装在窗框上,玻璃由两块偏振镜片构成,其中一块偏振镜片为固定镜片,另一块偏振镜片为活动镜片,两者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上述结构中,为了方便活动镜片的旋转,将镜片和窗框设计成圆形,不适用于现在呈矩形的窗户,适用范围小;在两块偏振镜片之间设置转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视觉效果;旋转活动镜片时,动作幅度大,操作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操作方便的偏振窗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偏振窗帘,包括第一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以及由柔性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构成的呈环形的帘体,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帘体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基体包括若干由头至尾均匀分布的第一偏振区域,两相邻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不同,所述第二基体包括若干与第一偏振区域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两相邻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不同,所述第一偏振区域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相同。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位置相对固定,帘体绕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上,第一转轴能绕自身中轴线转动,第二转轴能绕自身中轴线转动。初始状态时,第一偏振区域与第二偏振区域一一对应,此时第一偏振区域和与之相对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相同,光线透过第一偏振区域后,能透过第二偏振区域。

转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一定角度,在帘体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转动相同角度,使第一偏振区域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由相对状态逐渐变为完全错位状态,此时第一偏振区域和与之相对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不同,透过第一偏振区域的光线被第二偏振区域阻挡。以此达到均匀调光的目的。

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帘体构成的窗帘可匹配矩形或圆形或其它形状的窗户,适用范围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位于帘体的两端处,不会影响视觉效果。使用时只需要驱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转动,即可达到调光的目的,操作方便。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所述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和与之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0°<α<360°。

由于第二偏振区域与第一偏振区域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偏振区域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相同,因此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和与之相邻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也为α,其中0°<α<360°。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其中一个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和另外一个与之相邻或不相邻的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90°。

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个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90°。同理,其中一个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和另外一个与之相邻或不相邻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90°。当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和与之相对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时,可完全截断光线。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同理,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所述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呈长方形且两者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基体的头端与第二基体的头端相接,所述第一基体的尾端与第二基体的尾端相接。

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的长度相等,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的宽度相等。设于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偏振区域依次相邻设置,第一偏振区域的宽度等于第一基体的宽度,各第一偏振区域的长度均相等。设于第二基体上的第二偏振区域依次相邻设置,第二偏振区域的宽度等于第二基体的宽度,各第二偏振区域的长度均相等。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位于第一基体头端处的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与位于第一基体尾端处的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计算公式为:α=90°÷(n-1),其中,n为第一基体上第一偏振区域的数量。

当第一基体上第一偏振区域的数量n=2时,α=90°。

当第一基体上第一偏振区域的数量n=3时,α=45°。

当第一基体上第一偏振区域的数量n=4时,α=30°。

当第一基体上第一偏振区域的数量n=6时,α=18°。

当第一基体上第一偏振区域的数量n=10时,α=10°。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所述第一基体由若干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偏振膜头尾相接而成,每个偏振膜对应一个第一偏振区域;所述第二基体由若干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偏振膜头尾相接而成,每个偏振膜对应一个第二偏振区域。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所述第一基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基体的一侧贴设有若干大小相等且呈长方形的第一偏振膜,每个第一偏振膜对应一个第一偏振区域;所述第二基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基体的一侧贴设有若干大小相等且呈长方形的第二偏振膜,每个第二偏振膜对应一个第二偏振区域。

在上述偏振窗帘中,所述第一偏振膜贴设在帘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偏振膜贴设在帘体的外侧。由于帘体的内侧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接触,为了防止第一偏振膜的第二偏振膜的磨损,将第一偏振膜和第二偏振膜贴设在帘体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偏振窗帘具有以下优点:

由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帘体构成的窗帘可匹配矩形或圆形或其它形状的窗户,适用范围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位于帘体的两端处,不会影响视觉效果;使用时只需要驱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转动,即可达到调光的目的,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偏振窗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偏振窗帘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帘体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提供的帘体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提供的帘体的展开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五提供的帘体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帘体;311、第一偏振区域;321、第二偏振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偏振窗帘,包括第一转轴1、与第一转轴1平行的第二转轴2以及由柔性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构成的呈环形的帘体3,帘体3由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张紧,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通过帘体3传动连接。当其中一个转轴转动时,通过帘体3可带动另一转轴转动,帘体3两侧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的直径相等,直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取值范围为1mm-5cm。

为了方便安装偏正窗帘,在窗户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偏振窗帘的框架,将第一转轴1可转动的设于框架上部,将第二转轴2可转动的设于框架下部,即第二转轴2位于第一转轴1的下方。在第二转轴2的端部设置手轮,用于驱动第二转轴2绕自身中轴线转动。

第一基体位于远离窗户的一侧,第二基体位于靠近窗户的一侧。帘体3张紧在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之间,帘体3完全覆盖住窗户,由窗户照射进入的光线经过帘体3的偏振作用后才进入室内。

如图3所示,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呈长方形且两者大小相等,第一基体的头端(图3中为上端)与第二基体的头端(图3中为上端)无缝相接,第一基体的尾端(图3中为下端)与第二基体的尾端(图3中为下端)无缝相接。

如图3所示,第一基体包括两个沿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两个第一偏振区域31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等,两个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呈90°角,第二基体包括两个与第一偏振区域31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321,两个第二偏振区域32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等,第二偏振区域321与第一偏振区域311的大小相等,两个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呈90°角。

如图3所示,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相同,即位于上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偏振方向相同,位于下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偏振方向相同。

初始状态时,第一偏振区域311与第二偏振区域321一一对应,即位于上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相对,位于下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相对,此时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

转动手轮,使第二转轴2发生转动,在帘体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轴1转动相同角度,使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由相对状态逐渐变为完全错位状态,此时位于上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位于下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不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由若干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偏振膜头尾相接而成,每个偏振膜对应一个第一偏振区域311。第二基体由若干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偏振膜头尾相接而成,每个偏振膜对应一个第二偏振区域321。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在第二转轴2的端部设置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二转轴2绕自身中轴线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2通过联轴器连接,或者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为了实现角度的控制,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每次启动时仅转动设定角度,每转动一次设定角度,第一基体的运动量等于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长度,第二基体的运动量等于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的传动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皮带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链轮链条传动结构。

初始状态时,第一偏振区域311与第二偏振区域321一一对应,即位于上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相对,位于下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相对,此时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

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转轴2发生转动,在帘体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轴1转动相同角度,使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由相对状态逐渐变为完全错位状态,此时位于上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位于下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不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

实施例三

偏振窗帘,包括第一转轴1、与第一转轴1平行的第二转轴2以及由柔性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构成的呈环形的帘体3,帘体3由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张紧,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通过帘体3传动连接。当其中一个转轴转动时,通过帘体3可带动另一转轴转动,帘体3两侧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的直径相等,直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取值范围可以是1mm-5cm。

为了方便安装偏正窗帘,在窗户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偏振窗帘的框架,将第一转轴1可转动的设于框架上部,将第二转轴2可转动的设于框架下部,即第二转轴2位于第一转轴1的下方。在第二转轴2的端部设置手轮,用于驱动第二转轴2绕自身中轴线转动。

第一基体位于远离窗户的一侧,第二基体位于靠近窗户的一侧。帘体3张紧在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之间,帘体3完全覆盖住窗户,由窗户照射进入的光线经过帘体3的偏振作用后才进入室内。

如图4所示,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呈长方形且两者大小相等,第一基体的头端(图4中为上端)与第二基体的头端(图4中为上端)无缝相接,第一基体的尾端(图4中为下端)与第二基体的尾端(图4中为下端)无缝相接。

如图4所示,第一基体包括三个沿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三个第一偏振区域31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等,位于第一基体头端处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与位于第一基体尾端处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如图4所示,第二基体包括三个与第一偏振区域31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321,三个第二偏振区域32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等,第二偏振区域321与第一偏振区域311的大小相等,位于第二基体头端处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与位于第二基体尾端处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与位于中部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45°,位于中部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与位于下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45°。

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与位于中部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45°,位于中部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45°。

如图4所示,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相同,即位于上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偏振方向相同,位于中部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中部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偏振方向相同,位于下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偏振方向相同。

初始状态时,第一偏振区域311与第二偏振区域321一一对应,即位于上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上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相对,位于中部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中部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相对,位于下方的第一偏振区域311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相对,此时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

转动手轮,使第二转轴2发生转动,在帘体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轴1转动相同角度,使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由相对状态逐渐变为错位状态,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不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5所示,第一基体包括四个沿上至下分布的第一偏振区域311,四个第一偏振区域31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等,位于第一基体头端处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与位于第一基体尾端处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如图5所示,第二基体包括四个与第一偏振区域31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321,四个第二偏振区域32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等,第二偏振区域321与第一偏振区域311的大小相等,位于第二基体头端处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与位于第二基体尾端处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计算公式为:α=90°÷(n-1),其中,n为第一基体上第一偏振区域311的数量。本实施例中,n=4,α=30°,即两相邻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同理,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计算公式为:α=90°÷(n-1),其中,n为第二基体上第二偏振区域321的数量。本实施例中,n=4,α=30°,即两相邻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如图5所示,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相同。初始状态时,第一偏振区域311与第二偏振区域321一一对应,此时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转动手轮,使第二转轴2发生转动,在帘体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轴1转动相同角度,使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由相对状态逐渐变为错位状态,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不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与实施例四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6所示,第一基体包括n个沿上至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偏振区域311,n大于等于5,n个第一偏振区域31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等。如图6所示,第二基体包括n个与第一偏振区域31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321,n个第二偏振区域32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等,第二偏振区域321与第一偏振区域311的大小相等。

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一偏振区域31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计算公式为:α=90°÷(n-1),其中,n为第一基体上第一偏振区域311的数量。

同理,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计算公式为:α=90°÷(n-1),其中,n为第二基体上第二偏振区域321的数量。

如图6所示,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的透振方向相同。初始状态时,第一偏振区域311与第二偏振区域321一一对应,此时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转动手轮,使第二转轴2发生转动,在帘体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轴1转动相同角度,使第一偏振区域311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偏振区域321由相对状态逐渐变为错位状态,由第二偏振区域321进入的偏振光不能穿过第一偏振区域311。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基体由透明材料制成,第一基体的一侧贴设有若干大小相等且呈长方形的第一偏振膜,每个第一偏振膜对应一个第一偏振区域311。第二基体由透明材料制成,第二基体的一侧贴设有若干大小相等且呈长方形的第二偏振膜,每个第二偏振膜对应一个第二偏振区域321。

本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膜贴设在帘体3的外侧,第二偏振膜贴设在帘体3的外侧。由于帘体3的内侧与第一转轴1和第二转轴2接触,为了防止第一偏振膜的第二偏振膜的磨损,将第一偏振膜和第二偏振膜贴设在帘体3的外侧。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2可沿竖直方向延伸。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相关技术
技术分类

061201147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