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婴儿摇床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3:34


一种婴儿摇床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婴儿摇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婴儿摇床车。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如若家庭中有刚出生的婴儿,父母亲通常都会购买许多用于供婴儿使用的设施,例如婴儿床、婴儿手推车、婴儿摇床等,其中,婴儿摇床可用于摇动婴儿,以令婴儿易于安睡且入睡迅速。

现有技术中,婴儿摇床的类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需靠人力推动的摇床,主要通过看护人人工推动摇床,从而使得摇床受力摇晃;第二种是不需靠人力推动的摇床,主要通过电机或其他驱动设备与摇床连接,从而驱动摇床受力左右摇晃。由于第二种摇床相较第一种摇床具有节省人力、摇动幅度一定等众多优点,因此广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现有的婴儿摇床大多都是左右摇晃,摇晃的样式单一,并且通过驱动设备使得摇床左右摇晃的方式较不稳定,容易出现急摇或急停抖动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的婴儿摇床大多都是左右摇晃,摇晃的样式单一,并且通过驱动设备使得摇床左右摇晃的方式较不稳定,容易出现急摇或急停抖动的现象的弊端,本申请提供一种婴儿摇床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婴儿摇床车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摇床车,包括底座以及活动设置于底座上的摇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摇床左右摇晃的滑移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摇床上下摇晃的升降机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能够沿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摇床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

所述底座内转动设置有滑移主动齿轮与滑移从动齿轮,所述滑移主动齿轮与所述滑移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滑移从动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滑移主动齿轮的齿数,所述滑移从动齿轮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滑移从动齿轮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移主动齿轮转动的滑移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摇床车工作时,通过滑移驱动组件驱动滑移主动齿轮转动,由于滑移从动齿轮的齿数大于滑移主动齿轮的齿数,滑移主动齿轮带动滑移从动齿轮缓慢转动。滑移从动齿轮转动时使得连杆推动承载板缓慢地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滑移,进而使得摇床左右摇晃。与其同时,通过升降机构使得摇床缓慢做上下升降运动,有效地减少现有的婴儿摇床摇晃的样式单一,并且容易出现急摇或急停抖动的现象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滑移驱动组件包括滑移驱动电机,所述滑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滑移主动轮,所述底座内转动设置有滑移从动轮,所述滑移从动轮与所述滑移主动轮之间绕设有滑移传动带,所述滑移从动轮与所述滑移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动的滑移锥齿轮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摇床车工作时,滑移驱动电机驱动滑移主动轮转动,通过滑移传动带使得滑移从动轮转动。并通过滑移锥齿轮组使得滑移主动齿轮转动,由于滑移主动齿轮与滑移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从而使得滑移主动齿轮转动时带动滑移从动齿轮缓慢转动,以此使得连杆推动承载板缓慢地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使得摇床左右摇晃。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基壳,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滑移外壳,所述滑移外壳伸出所述基壳外;

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可升降地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摇床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承托板之间,使得所述承托板能够相对所述承载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承托板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承载板朝向所述承托板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筒插接配合,所述支撑杆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套筒朝向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开设有抵接槽,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抵接槽的槽底,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托板相对承载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时,通过第一缓冲弹簧的设置,对摇床进行缓冲。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承托板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升降组件工作,以令所述承托板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组件,所述承载板的顶侧设置有容纳箱,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纳箱内的升降主动齿轮以及与升降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升降从动齿轮,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从动齿轮上,所述升降从动齿轮转动时,所述升降组件工作;

所述升降从动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升降主动齿轮的齿数,所述容纳箱内设置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容纳箱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安装有升降主动轮,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承载板后连接于所述升降主动轮,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设置有升降从动轮,所述升降从动轮与所述升降主动轮之间绕设有升降传动带,所述升降从动轮与所述升降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动的升降锥齿轮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驱动电机工作时,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升降主动轮转动。升降主动轮转动时带动升降从动轮转动,此时通过升降锥齿轮组的传动而使得升降主动齿轮转动。由于升降从动齿轮与升降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从而使得升降主动齿轮转动时带动升降从动齿轮缓慢转动,以此驱动升降组件工作,升降组件推动承载板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摇床上下摇晃。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从动齿轮的轮轴的主动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主动杆靠近所述承载板的一端的从动杆,所述从动杆远离所述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承托板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承托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承托板相对所述承载板平稳地上下移动的引导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驱动电机工作时,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升降主动轮转动。升降主动轮转动转动时带动升降从动轮转动,此时通过升降锥齿轮组的传动而使得升降主动齿轮转动。由于升降从动齿轮与升降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从而使得升降主动齿轮转动时带动升降从动齿轮缓慢转动。

升降从动齿轮转动时,由于主动杆与升降从动齿轮的轮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升降从动齿轮转动时,带动主动杆绕升降从动齿轮的轮轴转动,此时,从动杆受到主动杆的带动从而驱动承托板做上下升降。并且通过引导组件的设置,从而带动承托板缓慢地相对承载板平稳地做上下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引导组件包括两根呈交叉设置的铰接板,两根所述铰接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板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承托板,所述铰接板靠近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分别位于两块所述铰接板的限位杆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托板相对承载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时,两根铰接板做反复开合运动,第二缓冲弹簧同步随着铰接板的运动变换拉伸或收缩状态,从而引导承托板相对承载板平稳地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导向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导向板的两个相对侧,两根所述铰接板中部的转动连接点处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导向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托板相对承载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时,滑移连接于承托板同一长边侧的两块铰接板沿承托板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使得两块铰接板做反复开合运动,从而引导承托板相对承载板平稳地上下移动。此时,两块铰接板的铰接轴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上下滑移,从而对铰接板进行导向。

优选的,所述摇床包括围挡部以及设置于围挡部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的承托部,所述滑移外壳内活动设置有升降外壳,所述升降外壳包括下壳体以及与下壳体相互配合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承托板固定连接;

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形成有调节腔,所述承托部滑移穿设于所述调节腔内,所述下壳体背离所述滑移外壳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承托部的底侧,所述升降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在调节摇床的倾斜角度后使得承托部与升降外壳相对固定的抵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好摇床的倾斜角度后,通过抵紧组件,使得承托部背离承托板的一侧抵紧于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一侧,从而使得摇床与升降外壳相对固定。

优选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滑移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的第一抵接板以及与第一抵接板相配合的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可沿所述承托板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第二抵接板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上,且所述第二抵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承托部之间;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相互朝向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初始时,位于所述第一抵接板的凸起部与位于所述第二抵接板的凸起部呈错位设置,所述下壳体内转动设置有凸轮部,所述凸轮部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板,所述下壳体外安装有起动块,所述起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轮部远离所述第一抵接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摇床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后,通过向上扳动起动块,使得凸轮部相对下壳体转动,此时,凸轮部推动第一抵接板沿承托板的长度方向滑移一定距离,位于第一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上的凸起部相抵接,使得第二抵接板相对第一抵接板向上移动,第二抵接板推动承托部使得承托部背离承托板的一侧抵紧于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一侧,从而使得摇床与升降外壳相对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板朝向所述起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接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位于所述第一抵接板的凸起部与位于所述第二抵接板的凸起部呈错位设置时,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摇床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完毕后,通过向上扳动起动块,使得凸轮部相对下壳体转动,此时,凸轮部推动第一抵接板沿承托板的长度方向滑移一定距离,位于第一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上的凸起部相抵接,使得第二抵接板相对第一抵接板向上移动,第二抵接板推动承托部使得承托部背离承托板的一侧抵紧于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一侧,从而使得摇床与升降外壳相对固定。此时,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当需要调节摇床的倾斜角度时,将起动块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第一抵接板移动至位于第一抵接板的凸起部与位于第二抵接板的凸起部呈错位设置。此时承托部可在调节腔内滑移,以便于调节摇床的倾斜角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滑移机构与升降机构的设置,使得摇床既可左右摇晃,又可上下摇晃,并且通过将滑移从动齿轮的齿数设置成大于滑移主动齿轮的齿数,使得滑移主动齿轮带动滑移从动齿轮缓慢转动,有效地减少现有的婴儿摇床摇晃的样式单一,并且容易出现急摇或急停抖动的现象的情况;

2.通过在承载板与承托板之间设置铰接板,并在承载板上设置导向板,使得导向板对两根铰接板座反复开合运动进行导向,从而引导承托板相对承载板平稳地做上下升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去基壳与滑移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示下壳体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示承载板的底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示容纳箱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之间关系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图9中E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0中F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座;101、底板;102、基壳;11、支撑脚;12、扬声器;13、出音孔;14、显示屏;15、让位槽;16、滑移外壳;20、固定杆;21、引导杆;22、承载板;23、滑移块;24、引导槽;25、引导轮;30、容置盒;31、滑移主动齿轮;32、滑移从动齿轮;33、连杆;34、限位柱;35、滑移驱动电机;36、滑移主动轮;37、滑移从动轮;38、滑移传动带;39、滑移锥齿轮组;40、支撑架;401、支撑杆;41、承托板;42、套筒;43、第一缓冲弹簧;44、抵接槽;45、固定板;46、感应头;47、感应板;48、光栅;49、光栅线路板;50、容纳箱;51、升降主动齿轮;52、升降从动齿轮;53、升降驱动电机;54、容纳槽;55、升降主动轮;56、升降从动轮;57、升降传动带;58、升降锥齿轮组;60、主动杆;61、从动杆;62、铰接板;63、引导块;64、条形槽;65、导向轮;66、同步杆;67、限位杆;68、第二缓冲弹簧;70、摇床;701、围挡部;702、承托部;71、导向板;72、导向槽;73、铰接轴;74、升降外壳;741、下壳体;742、上壳体;75、调节腔;76、限位块;80、第一抵接板;81、第二抵接板;82、弹性垫;83、凸起部;84、固定块;85、容置槽;87、插接柱;88、垫片;89、限位弹簧;91、凸轮部;92、起动块;93、复位弹簧;94、支撑部;95、安装座;96、微型电机;97、转动座;98、LED灯;99、透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婴儿摇床车,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底座10以及活动安装于底座10上的摇床70,底座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摇床70左右摇晃(即沿底座10的宽度方向摇晃)的滑移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摇床70上下摇晃的升降机构。

参照图1和图2,其中,底座10包括底板101以及安装于底板101背离地面的一侧的基壳102,基壳102与底板101通过螺丝相互固定,且基壳102与底板101相互固定后形成类似小车的形状,从而起到美化的效果。底板101背离基壳102的一侧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支撑脚11,支撑脚11用于增强底板10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底板101不易相对地面移动。

参照图1和图2,底板101朝向基壳102的一侧安装有两个扬声器12,两个扬声器12沿底板101的宽度方向分布,且两个扬声器12分别位于底板101的两侧。基壳102上开设有两组出音孔组,两组出音孔组与两个扬声器12一一对应。具体的,出音孔组包括若干个出音孔13,出音孔13用于供扬声器12放出的音乐声传出基壳102外。基壳102上还安装有显示屏14,显示屏14与扬声器12电性连接。

参照图3和图4,底板101上固定安装有两根固定杆20,两根固定杆20均沿底板101的宽度方向设置。固定杆20背离底板101的一侧均安装有两根引导杆21,两根引导杆21均沿固定杆2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根引导杆21分别位于固定杆20的两端。具体的,滑移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两块固定杆20之间的承载板22,承载板22大致呈长方形设置,摇床70设置于承载板22上。承载板22能够沿固定杆20的长度方向滑移,且升降机构位于承载板22背离底板101的一侧。

参照图3和图4,承载板22的四角处均转动安装有引导轮25,四个引导轮25与四根引导杆21一一对应,且引导轮25在相对应的引导杆21上相抵接且相滑移。两根固定杆20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块用于限位承载板22的滑移块23,两块滑移块23均沿固定杆20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滑移块23分别位于固定杆20的两端,且两个滑移块23与两根引导杆21一一对应。

参照图3和图4,滑移块23朝向固定杆20的一侧开设有引导槽24,引导槽24沿滑移块23的长度方向开设,四个引导槽24与四个引导轮25一一对应。引导轮25的轮轴伸入进相对应的引导槽24内,通过推动承载板22,使得引导轮25沿引导杆21的长度方向滑移,并通过引导槽24对引导轮25进行引导,从而使得摇床70能够稳定地左右摇晃。

参照图3和图4,底板101上安装有容置盒30,容置盒30内转动安装有滑移主动齿轮31以及滑移从动齿轮32,滑移主动齿轮31与滑移从动齿轮32啮合连接。滑移从动齿轮32背离容置盒30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杆33。结合图5,承载板22朝向底板101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柱34,连杆33远离滑移从动齿轮32的一端与限位柱34转动连接。滑移主动齿轮31转动时带动滑移从动齿轮32转动,由于连杆33连接滑移从动齿轮32和承载板22,从而使得滑移主动齿轮31带动滑移从动齿轮32转动时,连杆33能够带动承载板22沿固定杆20的长度方向滑移,以此使得摇床70能够沿底座10的宽度方向摇晃。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滑移从动齿轮32的齿数大于滑移主动齿轮31的齿数,以使得滑移主动齿轮31转动时,滑移从动齿轮32转动缓慢,从而使得摇床70左右摇晃更加稳定。容置盒30内还安装有滑移驱动组件,滑移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滑移主动齿轮31转动。

参照图3和图4,具体的,滑移驱动组件包括滑移驱动电机35,滑移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连接有滑移主动轮36。容置盒30转动安装有滑移从动轮37,滑移从动轮37与滑移主动轮36之间绕设有滑移传动带38。本实施例中,滑移从动轮37的直径大于滑移主动轮36的直径,以使得滑移从动轮37转动一圈时,滑移主动轮36转动若干圈。

参照图3和图4,滑移从动轮37与滑移主动齿轮31之间还安装有滑移锥齿轮组39,其中,滑移锥齿轮组39包括两个滑移锥齿轮,两个滑移锥齿轮啮合连接。具体的,其中一个滑移锥齿轮与滑移主动齿轮31呈同轴设置,另一个滑移锥齿轮与滑移从动轮37呈同轴设置。当滑移驱动电机35工作时,滑移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带动滑移主动轮36转动,通过滑移传动带38的设置从而使得滑移从动轮37转动,并通过滑移锥齿轮组39使得滑移主动齿轮31转动。由于滑移主动齿轮31与滑移从动齿轮32啮合连接,从而使得滑移主动齿轮31转动时能够带动滑移从动齿轮32缓慢转动,以此使得连杆33推动承载板22缓慢地沿引导杆21的长度方向滑移,进而使得摇床70左右摇晃。

参照图1和图3,基壳102背离底板101的一侧开设有让位槽15,让位槽15贯穿基壳102的内外表面。承载板22上可拆卸安装有滑移外壳16,滑移外壳16与承载板22通过卡扣相互固定,滑移外壳16伸出让位槽15外,且滑移外壳16与基壳102相互朝向的一侧相抵接,以减少杂物进入基壳102内的情况。当承载板22沿引导杆21的长度方向滑移时,滑移外壳16同步相对于让位槽15做左右滑移运动。

参照图4和图6,承载板22背离底板101的一侧可升降地设置有承托板41,承托板41与承载板22相互平行,且承托板41能够相对承载板22做上下升降运动,摇床70设置于承托板41上。承托板41朝向承载板22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40,其中,支撑架40包括四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杆401,四根支撑杆401位于承托板41的四角处,且四根支撑杆40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于承托板41朝向承载板22的一侧。承载板22朝向承托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套筒42,四个套筒42与四根支撑杆401一一对应插接配合。

参照图4和图6,支撑杆401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43,套筒42朝向第一缓冲弹簧43的一端开设有抵接槽44,第一缓冲弹簧43的一端连接于抵接槽44的槽底,另一端连接于承托板41朝向承载板22的一侧。当承托板41还未相对承载板22向上移动时,第一缓冲弹簧43处于自然状态,当承托板41相对承载板22向上移动时,第一缓冲弹簧43处于拉伸状态。

参照图7和图8,具体的,升降机构包括两组用于驱动承托板41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升降组件工作以令承托板41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组件,两组升降组件沿承载板2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结合图9,承载板22背离底板101的一侧设置有容纳箱50,且容纳箱50为上下可拆设置。

参照图10和图11,其中,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容纳箱50内的升降主动齿轮51以及与升降主动齿轮51啮合连接的升降从动齿轮52,容纳箱50内安装有升降驱动电机53,结合图5,承载板22背离容纳箱50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54,容纳槽54内转动安装有升降主动轮55,升降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穿过承载板22后连接于升降主动轮55。容纳槽54内还转动安装有升降从动轮56,升降从动轮56与升降主动轮55之间绕设有升降传动带57,本实施例中,升降从动轮56的直径大于升降主动轮55的直径,以使得升降从动轮56转动一圈时,升降主动轮55转动若干圈。

参照图8和图11,容纳箱50内安装有升降锥齿轮组58,其中,升降锥齿轮组58包括两个升降锥齿轮,两个升降锥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一个升降锥齿轮与升降主动齿轮51呈同轴设置,另一个升降锥齿轮与升降从动轮56呈同轴设置。当升降驱动电机53工作时,升降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带动升降主动轮55转动。升降主动轮55通过升降传动带57从而带动升降从动轮56转动,并通过升降锥齿轮组58使得升降主动齿轮51转动。由于升降从动齿轮52与升降主动齿轮51啮合连接,从而使得升降主动齿轮51转动时带动升降从动齿轮52缓慢转动,从而驱动升降组件推动承载板22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摇床70上下摇晃。

参照图8和图9,具体的,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升降从动齿轮52的轮轴的主动杆60,以及转动连接于主动杆60远离升降从动齿轮52的轮轴的一端的从动杆61,从动杆61远离主动杆60的一端与承托板41转动连接。当承托板41还未相对承载板22向上移动时,主动杆60与从动杆61均与承载板22相互垂直,此时承托板41位于最低点。

参照图8和图9,升降从动齿轮52转动时,由于主动杆60与升降从动齿轮52的轮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升降从动齿轮52转动时,带动主动杆60绕升降从动齿轮52的轮轴转动,此时,从动杆61受到主动杆60的带动从而驱动承托板41做上下升降。

参照图8和图11,沿承载板22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套筒42之间安装有固定板45,固定板45朝向升降驱动电机53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头46,感应头46与升降驱动电机53相互电性连接。承托板41朝向承载板22的一侧对应安装有感应板47,感应板47远离承托板41的一端具有感应线路板。当升降驱动电机53正转时,驱动承托板41相对承载板22上下移动,此时主动杆60与从动杆61的连接点转动一周。感应头46感应到感应线路板,驱动升降驱动电机53反转,使得承托板41相对承载板22上下移动,此时主动杆60与从动杆61的连接点反向转动一个周,重复以上操作,使得承托板41相对承载板22做上下升降运动。

参照图8和图11,容纳箱50还安装有光栅48,光栅48与升降主动齿轮51相互平行,且光栅48与升降主动齿轮51同轴设置。容纳箱50外插设有光栅线路板49,当光栅48随着升降主动齿轮51同步转动时,光栅线路板49感应光栅48所转的格数,从而控制升降驱动电机53的正反转,此处,光栅48与感应头46的功能是相同的,主要为了防止两者之中其中一个损坏,另一个可以控制升降驱动电机53正反转。

参照图6和图8,承载板22与承托板41之间设置有两组引导组件,两组引导组件对称设置于承载板22与承托板41之间,引导组件用于引导承托板41相对承载板22平稳地上下移动。结合图9,具体的,引导组件包括两根呈交叉设置的铰接板62,且两根铰接板62的中部转动连接。承载板22与承托板41相互朝向的一侧均安装有四个引导块63,引导块63沿承载板22的长度方向设置。位于承载板22上的四个引导块63呈矩阵分布,位于承托板41上的四个引导块63同样呈阵列分布,且位于承载板22上的四个引导块63与位于承托板41上的四个引导块63一一对应相对设置。铰接板6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承载板22与承托板41上的引导块63,铰接板62的端部能够沿引导块63的长度方向来回滑移。本实施例中,引导块63朝向铰接板62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64,条形槽64沿引导块63的长度方向开设。铰接板62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轮65,导向轮65的轮轴伸入条形槽64内,以此对铰接板62进行限位。当两根铰接板62相对转动时,导向轮65的轮轴沿条形槽64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参照图6和图8,具体的,令引导组件中的其中一根铰接板62为第一板,引导组件中的另一根铰接板62为第二板,两根第一板与两根第二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同步杆66,同步杆66沿承托板41的宽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6和图9,铰接板62靠近承载板22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杆67,限位杆67沿承载板22的宽度方向设置,结合图8,限位杆67安装于铰接板62背离从动杆61的一侧。位于承载板22的同一长边侧的两块铰接板62之间还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68,第二缓冲弹簧68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根限位杆67外,当承托板41位于最高点时,第二缓冲弹簧68处于自然状态。

参照图6和图9,承载板22上竖直设置有用于对铰接板62进行导向的导向板71,导向板71远离承载板22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72,导向槽72沿导向板71的长度方向开设,且导向槽72贯穿导向板71的两个相对侧。两根铰接板62中部的转动连接点设置有铰接轴73,铰接轴73与导向槽72滑移配合。当承托板41位于最低点时,铰接轴73位于导向槽72朝向承载板22的一端。当承托板41相对承载板22做上下升降运动时,滑动连接于承托板41同一长边侧的两块铰接板62沿引导槽24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使得两块铰接板62做反复开合运动,从而引导承托板41相对承载板22平稳地上下移动。此时,两块铰接板62的铰接轴73沿导向槽72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对铰接板62进行导向。

参照图4和图9,本实施例中,摇床70为可拆卸设置,摇床70包括呈椭圆形环状设置的围挡部701以及安装于围挡部701朝向底座10的一侧的承托部702,承托部702呈弧形设置,承托部702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于围挡部701朝向底座10的一侧,且围挡部701与承托部702相对固定从而形成摇床70。

参照图1和图4,滑移外壳16内活动安装有升降外壳74,其中,升降外壳74包括下壳体741以及与下壳体741相互配合固定的上壳体742,下壳体741与上壳体742通过螺丝相互固定,下壳体741与承托板41通过螺丝相互固定,以使得承托板41上下移动时升降外壳74同步移动。下壳体741与上壳体742之间形成有调节腔75,调节腔75呈弧形设置,承托部702滑移穿设于调节腔75内,且下壳体741背离滑移外壳16的一侧抵接于承托部702背离围挡部701的一侧。通过推动承托部702,使得承托部702沿调节腔75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调节摇床70相对底座10的倾斜角度。结合图9与图10,承托部702背离承托板41的一侧安装有两个限位块76,两个限位块76沿承托部702的长度方向分布,两个限位块76之间的距离用于控制摇床70相对底座10的倾斜角度,从而减少摇床70的倾斜角度过大导致摇床70内的婴儿掉出摇床70的情况。

参照图10和图12,承托板41朝向承托部702的一侧还安装有抵紧组件,结合图1,抵紧组件用于在调节摇床70的倾斜角度后使得承托部702与升降外壳74相对固定。结合图13,具体的,抵紧组件包括第一抵接板80以及与第一抵接板80相配合的第二抵接板81。第一抵接板80滑移设置于承托板41朝向承托部702的一侧,第一抵接板80能够沿承托板41的长度方向滑移。第二抵接板81可升降地设置于承托板41上,且第二抵接板81位于第一抵接板80与承托部702之间。第二抵接板81背离第一抵接板80的一侧安装有弹性垫82,弹性垫82背离第二抵接板81的一侧抵接于承托部702背离围挡部701的一侧。第一抵接板80与第二抵接板81相互朝向的一侧均安装有若干个凸起部83,凸起部83大致呈直角梯形状设置,且位于第一抵接板80的凸起部83与位于第二抵接板81的凸起部83呈错位设置。当第一抵接板80沿承托板41的长度方向滑移一定距离后,位于第一抵接板80与第二抵接板81上的凸起部83相抵接,使得第二抵接板81相对第一抵接板80向上移动,第二抵接板81推动承托部702使得承托部702背离承托板41的一侧抵紧于上壳体742朝向下壳体741的一侧,从而使得摇床70与升降外壳74相对固定。

参照图9和图11,第二抵接板81的两个长边侧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块84,固定块84内开设有容置槽85,容置槽85的槽底开设有穿孔,穿孔的大小小于容置槽85的大小。承托板41上对应安装有插接柱87,插接柱87依次穿过穿孔与容置槽85内。插接柱87背离承托板41的一端通过螺丝安装有垫片88,插接柱87外套设有限位弹簧89,限位弹簧89的一端连接于容置槽85的槽底,另一端连接于垫片88朝向容置槽85的槽底的一侧。当第二抵接板81相对第一抵接板80向上移动时,限位弹簧89处于压缩状态。

参照图10和图13,下壳体741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凸轮部91,凸轮部91与第一抵接板80相抵接且相滑移。下壳体741外安装有起动块92,起动块9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凸轮部91远离第一抵接板80的一侧,当对摇床7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后,通过向上扳动起动块92,使得凸轮部91相对下壳体741转动,此时,凸轮部91推动第一抵接板80沿承托板41的长度方向滑移一定距离,位于第一抵接板80与第二抵接板81上的凸起部83相抵接,使得第二抵接板81相对第一抵接板80向上移动,第二抵接板81推动承托部702使得承托部702背离承托板41的一侧抵紧于上壳体742朝向下壳体741的一侧,从而使得摇床70与升降外壳74相对固定。

参照图10和图13,第一抵接板80朝向转动槽的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93,复位弹簧9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抵接板80,另一端连接于下壳体741的内壁。复位弹簧93处于自然状态时,位于第一抵接板80的凸起部83与位于第二抵接板81的凸起部83呈错位设置。当摇床7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完毕后,通过向上扳动起动块92,使得凸轮部91相对下壳体741转动,此时,凸轮部91推动第一抵接板80沿承托板41的长度方向滑移一定距离,复位弹簧93处于拉伸状态,位于第一抵接板80与第二抵接板81上的凸起部83相抵接,使得第二抵接板81相对第一抵接板80向上移动,第二抵接板81推动承托部702使得承托部702背离承托板41的一侧抵紧于上壳体742朝向下壳体741的一侧,从而使得摇床70与升降外壳74相对固定。此时,复位弹簧93处于拉伸状态。当需要调节摇床70的倾斜角度时,将起动块92复位至初始位置,此时由于复位弹簧93的弹力作用,第一抵接板80移动至位于第一抵接板80的凸起部83与位于第二抵接板81的凸起部83呈错位设置。

参照图9和图12,围挡部701背离承托部702的一侧安装有支撑部94,支撑部94呈弧形设置。支撑部94远离围挡部701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95,安装座95内安装有微型电机96,安装座95朝向围挡部70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座97,微型电机96与转动座97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用于使得微型电机96工作时转动座97同步转动,结合图5,由于传动组件内的结构与升降从动轮56、升降主动轮55以及二者之间的升降传动带57大致相同,因此不多加赘述。转动座97内安装有LED灯98,转动座97背离安装座95的一侧安装有透光板99,透光板99通过卡扣与转动座97相互固定,当LED灯98发光时,LED灯98散发的光可通过透光板99散发至转动座97外。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摇床车工作时,通过滑移驱动电机35驱动滑移主动轮36转动,使得滑移从动轮37转动,并通过滑移锥齿轮组39使得滑移主动齿轮31转动。滑移主动齿轮31转动时带动滑移从动齿轮32缓慢转动,以此使得连杆33推动承载板22缓慢地沿固定杆20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使得摇床70左右摇晃。与其同时,升降驱动电机53工作时,升降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带动升降主动轮55转动,使得升降从动轮56转动,并通过升降锥齿轮组58使得升降主动齿轮51转动。升降主动齿轮51转动时带动升降从动齿轮52缓慢转动,升降从动齿轮52转动时,由于主动杆60与升降从动齿轮52的轮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升降从动齿轮52转动时,带动主动杆60绕升降从动齿轮52的轮轴转动,此时,从动杆61受到主动杆60的带动从而驱动承托板41做上下升降运动,有效地减少现有的婴儿摇床摇晃的样式单一,并且容易出现急摇或急停抖动的现象的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婴儿车架及设有该车架的婴儿车
  • 一种婴儿摇床的驱动装置及婴儿摇床
  • 一种婴儿摇床控制装置及婴儿摇床
技术分类

061201158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