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一种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81023023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典型的多路施肥播种机,该专利中,利用地轮驱动施肥机构以及播种机构运转,并通过风机使得排种器运转进行排种。该机具具有如下缺点:

(1)智能进行肥料条施,肥料较为分散,不利于肥效发挥,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改为通过增加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施肥机构运转,这样会使得控制复杂度提升;

(2)播种行距是固定的,无法按需调节,其他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110329644.1的专利公开了通过在调节横梁上设置多个独立的驱动单元以改变播种行距的方案,这种方案中,需要针对每个驱动单元单独设置电机,成本高且控制复杂,故障率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借助气流同时实现肥料穴施以及气吸排种的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其能够同时实施四行施肥播种作业,其包括主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的施肥组件与播种组件;

所述施肥组件具有四个左右分布布局的投肥管,还包括向所述投肥管提供肥料的肥箱、排肥机构以及驱动所述排肥机构运转的第一地轮;

所述播种组件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播种组件包括种箱、气吸式排种器、开沟装置与覆土装置;所述主机架上还安装有风机;

每个所述排肥机构与对应的所述投肥管之间均设置有间歇释放装置,所述间歇释放装置包括能够对肥料形成阻挡左右的阻挡机构,还包括能够将所述阻挡机构吹开的入气管;

所述风机连接气流分配管,所述气流分配管具有向每一行的所述间歇释放装置与所述气吸式排种器提供气流的出气口。

进一步地,每两个所述排肥机构对应于同一个所述肥箱,也即一共有两个所述肥箱,每个所述肥箱均为左右横置的长条结构;所述风机置于两个所述肥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施肥组件还包括开沟铲以及滚笼耙;所述开沟铲包括下端向前弯曲的铲体,所述铲体的下端固定有刀刃;所述投肥管固定在所述开沟铲的后侧,所述滚笼耙转动安装在所述投肥管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轮包括圆筒状的主轮体以及相对于所述主轮体圆周阵列布局的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为U字形的折弯钢筋,其一端固定在主轮体的内壁上,另一端置于主轮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轮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主机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地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地轮左右布局;四个所述投肥管对应的四个所述滚笼耙分为左右两对,每一对所述滚笼耙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地轮。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组件均包括连接所述主机架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之间的间距能够被调节。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接座分别相对于所述主机架滑动安装;所述主机架上安装有第一齿条,每个所述连接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播种组件对应的四个所述连接座分别为第一座、第二座、第三座以及第四座;所述第二座为基准座体,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两侧安装有平行布局的第二齿条与第三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三齿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座以及所述第三座,且所述第三齿条同时驱动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座同步运动,所述第三齿轮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齿条旋转,且所述第三齿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其啮合的第四齿条与第五齿条,所述第四齿条相对于所述第二座固定;所述第五齿条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座滑动,且所述第五齿条连接所述第四座。

进一步地,所述气吸式排种器由第二地轮驱动运转。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地轮与间歇释放装置实现间歇排肥,间歇释放装置借助风机产生的气流进行间歇开闭,无需另行设置电机,不会增加控制复杂度与成本;

(2)气路布局合理,整机布局紧凑,在实现间歇排肥与播种的同时可以使整机结构紧凑;

(3)第一地轮不仅驱动排肥机构运转,还能够作为支撑轮使用,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维持机具结构的紧凑性;

(4)能够按需调节播种行距,且在优选方案中,可以通过一个电机驱动四个播种组件精确改变行距,节约成本,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的侧视图;

图2为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的第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的第二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图5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图6为间歇释放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7为阻挡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间距调节机构的结构图;

图9为图8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图10为图8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图11为间距调节机构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主机架;2-施肥组件;21-投肥管;22-肥箱;23-排肥机构;24-第一地轮;241-主轮体;242-防滑部;25-开沟铲;251-铲体;252-刀刃;26-滚笼耙;27-高度调节机构;3-播种组件;31-种箱;32-气吸式排种器;33-开沟装置;34-覆土装置;35-连接座;35a-第一座;35b-第二座;35c-第三座;35d-第四座;4-间歇释放装置;41-阻挡机构;41a-组件座;41b-扇形挡片;41c-扭簧;42-入气管;43-来料筒;44-外壳;5-风机;51-气流分配管;52-出气口;61-第一齿条;62-第一驱动电机;63-第一齿轮;71-第二驱动电机;72-第二齿轮;73-第二齿条;74-第三齿条;75-第三齿轮;76-第四齿条;77-第五齿条;78-过渡座;79-第三齿轮;710-第六齿条;8-第二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多行作业间歇施肥播种一体机,其能够同时实施四行施肥播种作业,其包括主机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主机架1上的施肥组件2与播种组件3。

所述施肥组件2具有四个左右分布布局的投肥管21,还包括向所述投肥管21提供肥料的肥箱22、排肥机构23以及驱动所述排肥机构23运转的第一地轮24,排肥机构23位于肥箱22的底部,排肥机构23与投肥管21一一对应。

所述播种组件3的数量为四组,所述播种组件3包括种箱31、气吸式排种器32、开沟装置33与覆土装置34;所述主机架1上还安装有风机5。

每个所述排肥机构23与对应的所述投肥管21之间均设置有间歇释放装置4,如图6所示,所述间歇释放装置4包括能够对肥料形成阻挡左右的阻挡机构41,还包括能够将所述阻挡机构41吹开的入气管42。

所述风机5连接气流分配管51,气流分配管51左右横置布局,所述气流分配管51具有向每一行的所述间歇释放装置4与所述气吸式排种器32提供气流的出气口52,出气口52的位置与每一个作业行的位置基本对应。实际使用时,气流分配管51可以有四个出气口52,每个出气口52同时连接一个入气管42与一个气吸式排种器32;气流分配管51也可以对应于每个入气管42及每个气吸式排种器32均单独设置出气口52,也即一共有8个出气口52。

采用上述结构,排肥机构23仍然由第一地轮24驱动连续运转,在排肥机构23与投肥管21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设置间歇释放装置4,阻挡机构41可以将排肥机构23排出的肥料进行拦截,入气管42间歇性喷出气流将阻挡机构41吹开,以释放肥料,如此可以间歇投肥实现穴施,使得肥料更为聚集,充分发挥肥料的肥效。优选地,阻挡机构41每两次打开的间隙,排肥机构23排放堆积在阻挡机构41上的肥料量等于一次穴施所需的肥料量,排肥机构23打开后将堆积在阻挡机构41上方的肥料全部释放,如此,阻挡机构41上不会有肥料累积,更利于施肥作业的长期稳定进行。为了实现入气管42的间歇出气吹开阻挡机构41,可以在入气管42与出气口52的连接线路上设置气阀,通过控制气阀的通断以使入气管42间歇性排出气流。

如图7所示,阻挡机构41包括圆周阵列排布的多个挡片组件,每个挡片组件均包括组件座41a、相对于组件座41a转动安装有的扇形挡片41b以及扭簧41c;所述扇形挡片41b的边缘中部与所述组件座41a铰接,且铰接位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扭簧41c,扭簧41c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扇形挡片41b的下侧以及组件座41a;所有组件座41a拼合成一个圆环,当阻挡机构41处于闭合状态,在俯视方向上所有扇形挡片41b拼合成一个位于圆环内的整圆。入气管42的出口位于圆环中心的上方,其能够向下吹出气流作用于所有的扇形挡片41b。上述阻挡机构41可以有效被气流打开,并能够迅速将肥料释放。上述阻挡机构41位于外壳44内,外壳44内还安装有来料筒43,来料筒43将肥料限制在直径小于圆环内径的圆筒内,以保证阻挡机构41打开后,肥料能够快速释放。

优选地,每两个所述排肥机构23对应于同一个所述肥箱22,也即一共有两个所述肥箱22,每个所述肥箱22均为左右横置的长条结构;所述风机5置于两个所述肥箱22之间。如此,结构布局合理,可以提升机具的结构紧凑度。

如图5所示,所述施肥组件2还包括开沟铲25以及滚笼耙26;所述开沟铲25包括下端向前弯曲的铲体251,所述铲体251的下端固定有刀刃252,刀刃252能够相对于铲体251拆卸更换;所述投肥管21固定在所述开沟铲25的后侧,所述滚笼耙26转动安装在所述投肥管21的后侧。使用时,开沟铲25在地面开出深沟,由于投肥管21固定在开沟铲25的最下侧,因此,投肥管21可以及时将肥料投向开沟铲25所开沟的最深处,滚笼耙26能够进行及时覆土以使开沟铲25开的沟闭合。

所述第一地轮24包括圆筒状的主轮体241以及相对于所述主轮体241圆周阵列布局的防滑部242;所述防滑部242为U字形的折弯钢筋,其一端固定在主轮体241的内壁上,另一端置于主轮体241的外侧,并与主轮体241的外壁之间具有空隙。

所述第一地轮24通过高度调节机构27连接所述主机架1。如此,防滑部242能够更深地嵌入土中起到防滑作用,且防滑部242具有弹性,遇到硬物时可以依靠弹性变形缓解冲击,且主轮体241能够对地面形成支撑,以限制开沟铲25的开沟深度,且通过高度调节机构27可以调节开沟深度,也即调节施肥深度。

所述第一地轮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地轮24左右布局;四个所述投肥管21对应的四个所述滚笼耙26分为左右两对,每一对所述滚笼耙26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地轮24。

所述播种组件3均包括连接所述主机架1的连接座35,所述连接座35之间的间距能够被调节。如此,可以适应不同的播种需求。优选地,每个播种组件的连接座35能够带动同一行的投肥管21、开沟铲25以及滚笼耙26一起运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所述连接座35分别相对于所述主机架1滑动安装;所述主机架1上安装有第一齿条61,每个所述连接座35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6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齿条61啮合的第一齿轮63。本实施例中,各连接座35上的第一驱动电机62独立驱动连接座35平移以调整间距。

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由于每个连接座35均需要配备第一驱动电机62,因此,其需要电机的数量较多,成本高,控制复杂,长时间使用的损耗大,因此优选地,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四个所述播种组件3对应的四个所述连接座35分别为第一座35a、第二座35b、第三座35c以及第四座35d;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座35b为基准座体,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7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72,所述第二齿轮72的中心两侧安装有平行布局的第二齿条73与第三齿条74,第二齿条73与第三齿条74两者均与第二齿轮72啮合,且两者均能够相对于基准座体滑动;所述第二齿条73与所述第三齿条7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座35a以及所述第三座35c,且所述第三齿条74同时驱动第三齿轮75与所述第三座35c同步运动,所述第三齿轮75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齿条74旋转,且所述第三齿轮75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其啮合的第四齿条76与第五齿条77,如图10所示,所述第四齿条76相对于所述第二座35b固定;所述第五齿条77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座35b滑动,且所述第五齿条77连接所述第四座35d。

采用上述结构,第二驱动电机71转动可使第二齿条73与第三齿条74等速反向运动,也即使第一座35a与第三座35c等速远离第二座35b;由于第四齿条76与第五齿条77置于第三齿轮75的两侧,且两者分别相对于基准座体分别固定以及滑动,因此第四座35d的运动速度是第三座35c运动速度的两倍,两者的位移也是两倍关系。可见,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采用一个第二驱动电机71使四个连接座35等距分散运动或等距聚拢,成本低,控制简单。

此外,优选地,如图11所示,上述第二座35b固定在过渡座78上,过渡座78相对于主机架1滑动安装,第二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上还固定有第三齿轮79,主机架1上固定有与第三齿轮79啮合的第六齿条710。第六齿条710与第三齿条74位于第二驱动电机71输出轴的同一侧,且第三齿轮79的节圆半径是第二齿轮72节圆半径的一半,如此,第二驱动电机71运转时,可以保持四组播种组件3的对称中心不变。

所述气吸式排种器32由第二地轮8驱动运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内部电缆的支撑装置
  • 一种风力发电耐扭曲电缆
  • 一种风力发电用超柔性耐寒电缆
  • 一种防辐射超耐寒风力发电用电缆
技术分类

0612011655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