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49:33


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包边总成,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于汽车、小客车、公交车、巴士、出租车等等车辆上的玻璃包边总成,通常采用整体注塑方式,将表面具有高亮黑外观的导轨、玻璃、铁件等一起放入模具中,通过注塑机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等材料冷却后,塑料将玻璃、导轨、铁件连接在一起,开模后取出。

然而,目前采用整体注塑成型工艺生产的集成表面高亮黑导轨的汽车玻璃包边总成,在生产过程中都难以避免出现导轨表面压伤或导轨表面飞边的不良缺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飞边需要通过人工去除。去除飞边比较费时,也容易划伤导轨表面,降低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另外,一些尺寸偏极限的导轨容易产生压伤,导致生产过程废品率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导轨表面压伤或导轨表面飞边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它能够减小表面压伤现象,以及同时减小飞边,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均得以改善。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所述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包括:

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设有用于与玻璃包边总成相适应设置的成型腔室,且所述成型腔室的内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玻璃包边总成的导轨相互抵接的至少一个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硬度低于所述导轨的硬度;

注塑机构,用于将包边材料注入所述成型腔室内,所述包边材料固化形成所述包边,且所述包边使得所述玻璃包边总成的玻璃与导轨相互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采用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抵接部相连,所述主体的硬度大于所述导轨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导轨上表面的圆角部位相互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导轨上表面的圆角部位的过盈干涉量为0~0.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硬度设为55HSD-65HSD;和/或,所述第一抵接部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2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还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导轨下表面的圆角部位相互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导轨下表面的圆角部位的过盈干涉量为0~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硬度设为55HSD-65HSD;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2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还包括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导轨的上端头相互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抵接部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300℃;和/或,所述第三抵接部与所述导轨的上端头的过盈干涉量为0~0.3mm;和/或,所述第三抵接部的硬度设为80HSD-90HSD。

上述的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玻璃包边总成包括玻璃、包边和导轨,所述玻璃与所述导轨相连,且所述玻璃与所述导轨的连接部位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包边,所述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包括成型模具和注塑机构,所述成型模具设有用于与玻璃包边总成相适应设置的成型腔室,且所述成型腔室的内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玻璃包边总成的所述导轨相互抵接的至少一个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硬度低于所述导轨的硬度;所述注塑机构用于将包边材料注入所述成型腔室内,所述包边材料固化形成所述包边,且所述包边使得所述玻璃与所述导轨相互固定连接。在一体注塑过程中,由于本申请所述的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中的所述成型模具通过抵接部与导轨相互抵接,抵接部的硬度低于导轨的硬度,经大量试验研究表明,这样既保证了导轨表面不会被压伤,同时导轨表面与抵接部紧密抵接,能消除导轨表面压伤,提升了生产成品率;以及同时能减少导轨飞边或漏料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包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中的成型模具在注塑成型玻璃包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0、成型模具;11、成型腔室;12、抵接部;121、第一抵接部;122、第二抵接部;123、第三抵接部;13、主体;14、第一模;15、第二模;20、玻璃包边总成;21、玻璃;22、导轨;221、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3、上端头;2231、上端头的上表面;2232、上端头的下表面;224、筋条;23、铁件;24、密封条;25、包边;26、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导轨表面压伤或导轨表面飞边的不良缺陷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高亮黑导轨表面与模具表面抵接时,由于模具为钢铁材料,其硬度比导轨表面硬,会造成导轨表面出现模具挤压痕迹;如果增加导轨表面与模具之间的间隙,则在注塑过程中,在导轨与包边材料的分界面上出现飞边,间隙过大时则出现漏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当增加模具与导轨表面之间的间隙,出现的飞边则通过人工去除。去除飞边比较费时,也容易划伤导轨表面,降低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另外,由于导轨尺寸存在波动,一些尺寸偏极限的导轨还是会产生压伤,导致生产过程废品率增加。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它能够减小导轨表面压伤现象,以及同时减小导轨表面的飞边,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均得以改善。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玻璃包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一实施例的玻璃包边总成包括玻璃21、导轨22、铁件23、密封条24、以及包边25。其中,玻璃21与导轨22相连,玻璃21与导轨22的连接部位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包边25,使得玻璃21与导轨22稳固连接。玻璃21还与铁件23相连,玻璃21与铁件23的连接部位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包边25,使得玻璃21与铁件23相互固定连接。此外,导轨22背离于玻璃21的侧部上设有密封条24,密封条24与导轨22的连接部位处设有一体注塑成型的包边25,使得密封条24与导轨22相互固定连接。

参阅图2至图5,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成型模具在注塑成型玻璃包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在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3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包括成型模具10和注塑机构(图中未示出)。成型模具10设有用于与玻璃包边总成相适应设置的成型腔室11。成型腔室11的内壁设有用于与玻璃包边总成的导轨22相互抵接的至少一个抵接部12。抵接部12的硬度低于导轨22的硬度。所述注塑机构用于将包边材料注入所述成型腔室11内,所述包边材料固化形成所述包边25,且所述包边25使得所述玻璃21与所述导轨22相互固定连接。

上述的用于玻璃包边总成的制造装置,在一体注塑过程中,由于成型模具10通过抵接部12与导轨22相互抵接,抵接部12的硬度低于导轨22的硬度,经大量试验研究表明,这样既保证了导轨22表面不会被压伤,同时导轨22表面与抵接部12紧密抵接,能消除导轨22表面压伤,提升了生产成品率;以及同时能减少导轨22飞边或漏料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般而言,导轨22采用塑料材料或铝合金材料制成,因此在受力较大时容易出现表面压伤的不良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部12采用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如此,一方面,通过采用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的抵接部12与导轨22相互抵接,相对于传统技术中的钢铁材质而言,硬度相对更低,能实现硬度低于例如采用塑料制成的导轨22,进而能保证导轨22表面不会被压伤;另一方面,由于抵接部12采用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从而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保证抵接部12使用过程中不因受热而软化变形,能延长抵接部12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成型模具10还包括主体13。主体13与抵接部12相连,主体13的硬度大于导轨22的硬度。如此,由于主体13的硬度大于导轨22的硬度,这样主体13强度足够,受力时不易发生变形导致损坏,能延长生产模具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成型模具10整体均设置为金属件或者整体设置为其它硬质材料,或者将成型模具10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设置为金属件与其它材料的组合形式。其中,金属件包括但不限于为钢铁材料、铜材或铝材。

此外,抵接部12与主体13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粘接、卡接、采用螺钉、螺杆、销钉、铆钉等等紧固件连接于主体13上。

作为一些可选的方案,抵接部12与主体13均例如采用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并例如各自生产加工得到,然后相互拼接组装在一起。当然,也可以是例如通过一体化成型得到。

请参阅图3至图5,具体而言,成型模具10包括上下依次设置并相互可打开连接的第一模14与第二模15。第一模14设有第一腔室,第二模15设有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相互连通构成成型腔室11。

一般而言,将玻璃包边总成在正常放置于模具中注塑成型过程中,导轨22分为朝向上方设置的上表面,以及与朝向下方设置的下表面,本申请所述的导轨22的上表面是指导轨22安装在车辆上时,面向车外的一侧;本申请所述的导轨22的下表面是指导轨22安装在车辆上时,面向车内的一侧。此外,导轨22的上表面与第一模14相适应,导轨22的下表面与第二模15相适应。经研究发现,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通常会与成型腔室11的内壁相抵接,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通常会与成型腔室11的内壁相抵接。

另外,导轨22按照其延伸方向分为相对设置的上端头223与下端头,上端头223指的是导轨22上相对靠近于车顶的部位,下端头指的是导轨22上远离于车顶的部位。经研究发现,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导轨22的上端头223一般会与成型腔室11的内壁相抵接,并且靠近于浇口26位置。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部12包括第一抵接部121,第一抵接部121用于与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相互抵接。如此,经研究发现,由于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与第一抵接部121相互抵接,从而保证了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不会被压伤,提升了生产成品率;同时能减少导轨22飞边或漏料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21与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的过盈干涉量为0~0.3mm。如此,经研究发现,相对于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而言,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与导轨22的筋条224的距离较短,当第一抵接部121与导轨22上表面圆角部位之间的过盈干涉量设置在0~0.3mm之间时,能保证相互紧密抵接防止飞边或漏料产生,同时也能避免干涉量过大导致导轨22表面变形或压伤。此外,当第一抵接部121与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之间的过盈干涉量大于0.3mm时,会导致导轨22表面变形,产生橘皮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21的硬度设为55HSD-65HSD。如此,经过研究发现,第一抵接部121的硬度设置较为合理,一方面,硬度足够小能避免导致导轨22表面变形或压伤,另一方面,硬度足够大能保证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21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260℃。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部12还包括第二抵接部122。第二抵接部122用于与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相互抵接。如此,经研究发现,由于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与第二抵接部122相互抵接,从而保证了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不会被压伤,提升了生产成品率;同时能减少导轨22飞边或漏料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122与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的过盈干涉量为0~1mm。如此,经研究发现,相对于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而言,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与导轨22的筋条224的距离较长,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的直径较大,当第二抵接部122与导轨22下表面圆角部位之间的过盈干涉量设置在0~1mm之间时,能保证相互紧密抵接防止飞边或漏料产生,同时也能避免干涉量过大导致导轨22表面变形或压伤。此外,当第二抵接部122与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之间的过盈干涉量大于1mm时,会导致导轨22表面变形,产生橘皮纹。

需要说明的是,筋条224指的是导轨22上用于将玻璃21与密封条24相互分隔开的隔离结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122的硬度设为55HSD-65HSD。如此,经过研究发现,第一抵接部121的硬度设置较为合理,一方面,硬度足够小能避免导致导轨22表面变形或压伤,另一方面,硬度足够大能保证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122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260℃。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21还与玻璃21的上表面相互抵接。如此,第一抵接部121抵接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的同时还与玻璃21的上表面相互抵接,从而能保证第一抵接部121与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稳定抵接。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122还与玻璃21的下表面相互抵接。如此,第二抵接部122抵接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的同时还与玻璃21的下表面相互抵接,从而能保证第二抵接部122与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稳定抵接。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抵接部12还包括第三抵接部123。第三抵接部123用于与导轨22的上端头223相互抵接。如此,经研究发现,由于导轨22的上端头223与第三抵接部123相互抵接,从而保证了导轨22的上端头223不会被压伤,提升了生产成品率;同时能减少导轨22飞边或漏料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抵接部123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300℃。此外,第三抵接部123与导轨22的上端头223的过盈干涉量为0~0.3mm。另外,第三抵接部123的硬度设为80HSD-90HSD。如此,由于成型腔室11靠近于导轨22的上端头223的部位设有浇口26,因此第三抵接部123所能承受的剪切力相对较大,以及温度相对升高,进而将第三抵接部123的软化温度设置为300℃以上,能避免第三抵接部123被包边25材料的高温软化变形;将第三抵接部123与导轨22之间的干涉量设置为0~0.3mm,能保证不会产生飞边与漏料,同时能保证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将第三抵接部123的邵氏硬度设置为80HSD-90HSD,从而保证导轨22不会被压伤,也不会被过度变形,同时能承受剪切力。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抵接部123设为两个,两个第三抵接部123围合形成与上端头223相适应的形状,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模14上(如图4的加粗实线框所示),用于上端头的上表面2231相互抵接;另一个设置于第二模15上(如图4的虚线框所示),用于与下端头的下表面相互抵接。此外,具体而言,上端头223的一部分结构设有包边25,并通过包边25与两个第三抵接部123相互抵接,从而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能将热量直接传递给两个第三抵接部123,上端头223的另一部分结构则分别与两个第三抵接部123直接相互抵接。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抵接部12包括第一抵接部121,第一抵接部121用于与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相互抵接。第一抵接部121与导轨22上表面的圆角部位221的过盈干涉量为0~0.3mm。第一抵接部121的硬度设为55HSD-65HSD。第一抵接部121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260℃。抵接部12还包括第二抵接部122。第二抵接部122用于与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相互抵接。第二抵接部122与导轨22下表面的圆角部位222的过盈干涉量为0~1mm。第二抵接部122的硬度设为55HSD-65HSD。第二抵接部122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260℃。抵接部12还包括第三抵接部123。第三抵接部123用于与导轨22的上端头223相互抵接。第三抵接部123的软化温度为大于或等于300℃。此外,第三抵接部123与导轨22的上端头223的过盈干涉量为0~0.3mm。另外,第三抵接部123的硬度设为80HSD-90HSD。如此,根据结构的不同,设计合适的塑料型腔结构与导轨22表面过盈的配合量,保证导轨22表面不会产生过度变形而损伤。这样既保证了导轨22表面不会被压伤,同时导轨22表面与抵接部12紧密抵接,确保无飞边或漏料产生。

此外,本模具结构,已经经过现场生产验证,制作的样件保证了导轨22无飞边与压伤。另外,上述的抵接部12的软化温度、抵接部12与导轨22表面干涉量、抵接部12的硬度要求等相关数据都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得出的。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抵接,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抵接。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技术分类

0612011570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