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环境工程水质检测用污水过滤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一种环境工程水质检测用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工程水质检测用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发展以来,人类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以及农产品质量,大量地施用化学肥料、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农业污水的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农田径流喷洒农药及施用化肥,一般只有少量附着或施用于农作物上,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飘浮在大气中,然后通过降雨、径流进入地表水,造成水污染,而我国居民饮用水来自地表水、淡水湖泊、泉眼以及地下水等,水质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水质检测与判断对于人们的饮水安全极为重要。

水质检测所采集的水样中一般包含可溶解污染物和不可溶解污染物及淤泥等杂质,在监测前,需使用过滤装置将可溶与不可溶污染物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污水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于检测水样,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而在过滤的过程中,水样内的淤泥等不可溶物质往往会阻塞过滤层,大大降低其导水的效率,从而降低过滤层的透水率降低污水过滤的效率,不利于快速获得可利用的污水检测液;而对于不可溶污染物在浓缩液内极易发生沉积,造成检测取样过程中取样不均匀,影响水质检测的结果。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污水过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水质检测用污水过滤装置,具备过滤层防堵塞、不溶物防沉积均匀度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污水过滤效率低、易阻塞、不溶浓缩液易沉积、均匀度差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工程水质检测用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滤板轴,所述过滤板将过滤管分割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过滤管的上侧为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所述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的下侧为可溶污染物区,所述过滤管底侧与过滤板等高处固定连接有松解区侧壁,所述松解区侧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阻块,所述过滤板顶面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中间活动连接有分散器,所述分散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分散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轴,并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调节块,所述分散器竖直段内壁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卡轴,所述过滤板的顶端过滤堆积有淤泥。

优选的,所述滤板轴活动套接在过滤管的侧壁上,所述过滤板可以沿滤板轴进行转动,所述限位阻块的顶面与最大旋转后过滤板的顶面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分散器呈倒“T”字型,且其内部为互通的空腔,所述分散器可沿导轨在过滤板的顶面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呈扇叶状,可绕转轴与分隔板的顶端进行旋转,所述调节块的半径小于内径半径,所述分隔板位于倒“T”型分散器水平段的正中间。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可旋转范围为0-30°,所述调节块的可旋转范围为0-90°。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过滤板对采用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将采样污水中的可溶与不可溶污染物进行分离,便于后续对分离后的污水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与检测工作,以便获得更加精准的检测数据。

2、本发明通过分散器机器顶部安装的水泵,将沉积在过滤板上的不可溶污染物与淤泥等杂质进行吸附,并将其向上喷洒至不可溶污染物区,使其分别更加均匀,避免了大量污染物沉积于底部而导致后续检测取样的过程中取样不均匀的问题发生,使得水质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3、本发明通过利用分散器在左右移动清理的过程中,过滤板两侧淤泥厚度及其透水率的不同,来控制过滤板进行旋转和倾斜,从而实现分散器的左右移动,并利用分散器旋转时与限位阻块的撞击,来实现对过滤板上淤泥的振动松解,进一步优化了分散器吸附淤泥时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滤板的透水效率,避免了过滤层阻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滤板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分散器转向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管;2、过滤板;3、滤板轴;4、不可溶污染物区;5、可溶污染物区;6、松解区侧壁;7、限位阻块;8、导轨;9、分散器;10、水泵;11、分隔板;12、调节块;13、弹性卡轴;14、淤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环境工程水质检测用污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管1,过滤管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过滤板2,过滤板2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滤板轴3,滤板轴3活动套接在过滤管1的侧壁上,过滤板2将过滤管1分割为上下两个部分,过滤管1的上侧为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的下侧为可溶污染物区5,采样污水自装置的上方倒入,进入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内,经过过滤板2的过滤,可溶性污染物随水样流动至下侧可溶污染物区5处空间内,而非可溶性污染物则被过滤板2阻隔,从而遗留在上方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处,从而实现采样污水中可溶性污染物与非可溶性污染物之间的分离收集,从而便于对分离后的污水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检测。

请参阅图2,过滤板2的顶端过滤堆积有淤泥14,过滤管1底侧与过滤板2等高处固定连接有松解区侧壁6,松解区侧壁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阻块7,过滤板2顶面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导轨8,导轨8的中间活动连接有分散器9,分散器9呈倒“T”字型,分散器9可沿导轨8在过滤板2的顶面左右移动,分散器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流向为自下而上,水泵10启动后,向上抽动水流,致使倒“T”型分散器9内空腔中形成负压,负压吸附两侧过滤板2表面上的淤泥14,使沉淀堆积在过滤板2上的淤泥14经过分散器9内水泵10的抽吸而向上侧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内分散,而分散器9带动水泵10沿导轨8左右移动,实现过滤板2上沉淀淤泥14的逐步吸附与分散,避免了过滤板2长时间使用后,非溶解污染物堆积其顶面,降低透水性,影响其导水效率,从而实现了该污水过滤装置的自清理效果。

请参阅图3-4,分散器9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轴,并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调节块12,调节块12呈扇叶状,调节块12的半径小于倒“T”型分散器9竖直段的内径半径,使得调节块12对分散器9一侧进行封闭时仍存在小流量的通口供污水流动,其扇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槽,分散器9竖直段内壁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卡轴13,弹性卡轴13的安装高度与分隔板11的长度一致,当调节块12的左侧卡槽与其左侧弹性卡轴13卡接时,扇叶状弹性卡轴13偏向左侧,此时水泵10抽吸在内部空腔中形成负压时,分散器9自右侧吸附淤泥14的流量高于左侧流量,从而吸引分散器9向右侧移动,逐步将过滤板2顶面右侧的淤泥14清理干净,此时过滤板2右侧的透水率高于未清理的左侧透水率,在总水流的作用下,过滤板2沿滤板轴3进行旋转,最终呈现左侧低右侧高的状态,此时过滤板2撞击右上角限位阻块7处发生振动,对过滤板2上方的淤泥14进行松解,直至分散器9右移至最优侧位置后,由于限位阻块7的顶面与最大旋转后过滤板2的顶面相垂直,使分散器9的右侧吸入口与限位阻块7的侧面紧贴并封闭,使得此时分散器9内腔的负压仅依靠其左侧的通道进行补充和平衡,在内腔负压与外侧的压力差作用下,调节块12左侧的卡槽脱离左侧弹性卡轴13的固定,使得调节块12顺时针旋转至其右侧侧槽与右侧弹性卡轴13卡接固定,此时分散器9的左侧淤泥14流量高于其右侧淤泥14流量,分散器9再次向左侧移动,对过滤板2左侧沉积的为溶解性污染物进行吸引和分散,并利用左侧分散后的高透水率与右侧未清理的低透水率之差,使过滤板2自动进行顺时针旋转,旋转为左侧高右侧低的状态,从而使过滤板2与两侧限位阻块7进行间隔撞击振动,从而实现对过滤板2上吸附淤泥14的松解工作,便于后续分散器9的移动吸附和分散工作,进入保证了不可溶污染物在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内始终保持均匀的分布状态,避免了污染物沉积而造成的采样不均匀影响检测结果。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所采样的污水自该装置的顶端通入,经过过滤板2的过滤后,可溶性小直径污染物进入过滤板2下方的可溶污染物区5侧导出,可直接对其进行检测,在过滤的过程中,其上方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内的淤泥14发生沉积附着在过滤板2的上表面影响其透水率,启动水泵10电源,在水泵10的作用下分散器9内空腔中形成负压,吸附过滤板2上的淤泥并将其向上分散至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内,初始分散器9内的调节块12处于分隔板11的左侧,使得分隔板11左侧流量低于其右侧流量,使得分散器9沿导轨8向右侧流动,而过滤板2上左侧的淤泥14堆积量高压右侧堆积量,过滤板2向左侧倾斜呈左低右高的状态,而当分散器9右移至过滤板2的最右侧时,分隔板11右侧吸入口被限位阻块7所阻挡,导致分散器9右侧淤泥14的吸入量高压左侧淤泥14吸入量,在水泵10的吸附下,左侧淤泥14大量吸入冲击调节块12脱离左侧弹性卡轴13的固定,进行顺时针旋转至分散器9的右侧并受右侧弹性卡轴13的固定,此时分散器9左侧的流量高于其右侧的流量,分散器9再次沿导轨8向左侧移动清理,依此循环,实现过滤板2的左右转动对淤泥14进行松解,同时分散器9左右移动对过滤板2顶部沉积的淤泥14进行吸附和分散,使其均匀地分布于非溶解污染物区不可溶污染物区4内,以便后续取样时检测液更加均匀,更利于后续过滤过程中过滤板2具有良好的透水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38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