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具有产业多、链条长、分布广和风险高等特点,面临板块间安全环保管理不平衡,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管手段方式单一和效率低等突出问题。目前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单独建设,存在成本高、规范不一、重复性建设、资源不能共享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起全面、系统、智能、高效的监管平台,实现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智能感知、有效预警、闭环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风险辨识评估模块、风险矩阵生成模块、风险管控模块和隐患排查模块;其中,

所述风险辨识评估模块,用于对于划定区域的设备进行重要度评价,生成重要度等级,并结合设备状态量确定设备状态评价,由重要度等级和设备状态评价完成风险辨识评估;

所述风险矩阵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风险辨识评估生成设备风险矩阵;

所述风险管控模块,用于基于设备风险矩阵对划定区域生成风险四色分布图,还用于形成风险清单,进行风险管控;

所述隐患排查模块,用于基于设备风险矩阵结合设备管控形成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还用于根据设定生成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风险辨识评估模块包括:重要度评价单元、设备状态评价单元和风险辨识评估单元;其中,

所述重要度评价单元,用于根据设备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影响域及人身伤害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关注设备和一般设备;

所述设备状态评价单元,用于根据设备资料、运行状况、维修工情况、技术支持手段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打分,依据得分情况进行设备状态评价;

所述风险辨识评估单元,用于根据重要度等级和设备状态评价完成风险辨识评估,形成设备风险矩阵和基准风险库。

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设备状态评价单元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

根据设备资料、运行状况、维修工情况、技术支持手段和设备运行情况,针对设备分项或部件状态以及设备单元状态分别进行分类,类别包括严重状态、异常状态、注意状态和正常状态,根据不同分类赋予一定分值,经加权求和得到设备运行情况的总得分,进而确定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严重状态、异常状态、注意状态和正常状态。

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设备风险矩阵包括两个维度,横轴为设备状态评价,包括正常、注意、异常和严重;纵轴为重要度评价,包括一般设备、关注设备、重要设备和关键设备;依据设备风险级别从高到低分为I级重大风险、II级较大风险、III级一般风险和Ⅳ低风险,分别用不同颜色代表。

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准风险库用于记录重要度评价、设备状态评价和设备风险矩阵。

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风险管控模块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

基于企业平面布置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自动生成安全风险四色图;

基于风险矩阵生成风险清单,按区域、责任单位、企业管理层级和风险级别进行派发。

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隐患排查模块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生成单元、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生成单元和清单推送单元;其中,

所述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生成单元,用于依据设备风险矩阵、检查标准、管控措施和排查频次,针对企业不同管理层级生成相应的隐患排查清单;

所述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生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生成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所述清单推送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规则将隐患排查清单推送至责任人进行提醒排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的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基于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应用,通过搭建信息化、智慧化安全监管平台,涵盖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及安健环配套功能;

2、本发明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起全面、系统、智能、高效的监管平台,解决安全环保管理不平衡,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管手段方式单一和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提升安全环保工作整体管理水平;

3、本发明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系统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执行,保障安全风险动态分级管理、隐患治理闭环管理,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监督检查机制,有效避免各类事故和减少经济损失;

4、本发明通过安全监管平台关联强化风险评估结果有效应用,充分发挥风险评估的事前控制作用,做好风险数据库与作业指导书、“两票”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设备风险评估流程图;

图3是关键、重要设备状态评价表示意;

图4是风险数据库关联应用示意;

图5是设备风险矩阵;

图6是某公司安全风险四色分布示意图;

图7是风险管控排查治理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风险辨识评估模块、风险矩阵生成模块、风险管控模块和隐患排查模块;其中,

1、风险辨识评估模块,用于对于划定区域的设备进行重要度评价,生成重要度等级,并结合设备状态量确定设备状态评价,由重要度等级和设备状态评价完成风险辨识评估;

风险辨识评估模块包括重要度评价单元、设备状态评价单元和风险辨识评估单元;其中,

1)重要度评价单元,用于根据设备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影响域及人身伤害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关注设备和一般设备;

2)设备状态评价单元,用于根据设备资料、运行状况、维修工情况、技术支持手段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打分,依据得分情况进行设备状态评价;具体处理:

根据设备资料、运行状况、维修工情况、技术支持手段和设备运行情况,针对设备分项或部件状态以及设备单元状态分别进行分类,类别包括严重状态、异常状态、注意状态和正常状态,根据不同分类赋予一定分值,经加权求和得到设备运行情况的总得分,进而确定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严重状态、异常状态、注意状态和正常状态。

3)风险辨识评估单元,用于根据重要度等级和设备状态评价完成风险辨识评估,形成设备风险矩阵和基准风险库。

设备风险矩阵包括两个维度,横轴为设备状态评价,包括正常、注意、异常和严重;纵轴为重要度评价,包括一般设备、关注设备、重要设备和关键设备;依据设备风险级别从高到低分为I级重大风险、II级较大风险、III级一般风险和Ⅳ低风险,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代表。

基准风险库用于记录重要度评价、设备状态评价和设备风险矩阵。

2、风险矩阵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风险辨识评估生成设备风险矩阵;

3、风险管控模块,用于基于设备风险矩阵对划定区域生成风险四色分布图,还用于形成风险清单,进行风险管控;具体过程:

基于企业平面布置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自动生成安全风险四色图;

基于风险矩阵生成风险清单,按区域、责任单位、企业管理层级和风险级别进行派发。

4、隐患排查模块,用于基于设备风险矩阵结合设备管控形成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还用于根据设定生成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生成单元、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生成单元和清单推送单元;其中,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生成单元,用于依据设备风险矩阵、检查标准、管控措施和排查频次,针对企业不同管理层级生成相应的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生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生成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清单推送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规则将隐患排查清单推送至责任人进行提醒排查。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

双重预防管理机制通过安全监管平台实现方式蓝图结构分为基础数据层、业务管理层、数据处理层、平台级应用、智能分析层5个部分。

1、基础数据层

(1)安全风险管理部分以设备风险管理为例,为确保设备风险评估能够覆盖所有设备,应按照系统→设备单元的层级对现场所有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梳理、划分。(2)定义风险等级标准及颜色、分级管控等级、隐患管控等级、隐患检查类别等。(3)根据企业平面图进行区域图形划分,划分好的区域作为风险评估选择的基础属性,为后续形成风险四色图提供基础。

表1风险四色图分类列表

2、业务管理层

业务管理层主要包含各类风险辨识评估,其中设备风险评估流程如图2所示。

基础数据层完成了设备系统单元划分。

业务管理层主要功能分为设备重要度评价,关键、重要设备状态评价,风险数据库。

(1)设备重要度评价

根据设备单元故障或损坏对生产的影响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设备重要度评价标准》,将设备单元划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关注设备、一般设备四类,如下表所示。

表2设备重要度评价标准示例

(2)关键、重要设备状态评价

使用《关键、重要设备状态评价表》评价设备状态(考虑设备风险评估工作工作量较大,针对关键设备、重要设备进行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状态评价表示例如图3所示。

通过计算单项总分及单项最高分,直接展示设备分项的状态,在通过设备分项的状态映射体系出设备单元的状态。“单项总分”为“设备分项(部件)I值”与“各状态量总扣分”的乘积;“单项最高”分为“设备分项(部件)I值”与“状态量中单项扣分最高值”的乘积。

评定“设备分项(部件)状态评价结果”及“设备单元状态评价结果”。“设备分项(部件)状态”及“设备单元状态评价结果”均分为严重状态、异常状态、注意状态、正常状态四类,评定标准如下:

表3评定标准

(3)风险数据库

风险辨识评估之后,结果流程评审,进入风险数据库。后续可以针对风险数据库进行风险的变更与复评操作。其关联应用如图4所示。

3、数据处理层

(1)设备风险矩阵分析

设备风险评估业务管理数据(即过程数据)操作完毕后,进入数据处理层,由平台根据模型进行数据处理换算,形成设备风险矩阵分析、基准风险库等结果。设备风险级别从高到低分为I级(重大风险)、II级(较大风险)、III级(一般风险)、Ⅳ(低分险),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代表。根据设备单元“设备重要度”和“设备状态评价”两个维度形成的设备风险矩阵,如图5所示。综合确定设备单元风险级别,形成设备风险矩阵分析。

(2)设备分项指标关联计算

设备分项状态评价过程中,安全监管平台会根据设备信息从设备运行台账、设备维检台账数据库进行数据关联计算,作为设备风险评估的客观要素自动进入到关键、重要设备状态评价表。

4、平台级应用

(1)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管控清单根据风险辨识评价记录自动生成,从班组、分厂、公司、集团四级进行划分。例如重大风险管控清单进入到集团管控界面,确定负责人及检查周期;较大风险需要进入到公司(三级单位)管控界面,确认负责人及检查周期;一般风险需要进入到分厂/部门管控界面,确认负责人及检查周期;低风险需要进入到班组管控界面,确认负责人及检查周期。所有风险,从高到低进行分解执行,实现按区域、按责任单位、按风险级别等进行派发,由责任单位根据平台预警提示进行现场隐患排查治理。

(2)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标准清单包括基础管理类和生产现场类两种。其中基础管理类可一键导入,用户可直接使用隐患排查清单开展现场类隐患排查工作。隐患排查的方式包括日常隐患排查(巡检)、节假日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季度性隐患排查、综合安全检查等多种方式。隐患排查频次包括年、季度、月、日、时等多种方式。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只能从设备管控清单里自动生成,不可以新建,防止数据混乱;生产现场类根据风险评估的对象、检查标准、管控措施、排查频次生成隐患排查策划单,并根据隐患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隐患排查策划单分为集团级、公司级、分厂级、班组级等四种管控层级。

隐患排查任务根据隐患排查策划单制定规则自动推送到责任人进行提醒排查,隐患排查任务可针对风险点每个风险点评价项进行排查处理,若有异常,则应填报问题整改单。隐患闭环治理目的是为了落实隐患治理责任和隐患治理监控责任,对隐患进行了治理痕迹化管理。

(3)风险数据库的应用

基于风险数据库可以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加强高风险作业管理、加强新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强化承包商安全风险管控等。例如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可用于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管理,为设备采购选型、验收、安装、试验、运行维护等环节的管理提供依据。

5、智能分析层

(1)企业风险四色分布图(示例)

通过基础数据层的企业区域划分结果与数据处理层的风险评估记录相互结合,自动为企业区域进行一类或者多类风险评估结果标记,以最高级的风险结果颜色进行加载展示。系统基于企业平面布置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自动生成“红橙黄蓝”安全风险四色图,不能在四色图中显示的以柱状图自动生成作业风险比较进行显示。通过“两张图”掌握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状态情况,且点击可查看区域风险或隐患数量信息。如图6所示。

(2)智能监管中心

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控制情况分析,对安全事件、违章行为、安全隐患、相关不符合等项目进行滚动比照分析,发现安全风险控制薄弱环节及突出问题,提供清单推送等。图7是风险管控排查治理业务流程图。

创新点

(1)本发明的系统涵盖设备、作业、职业健康、环境四类风险的信息化分级管控系统。

(2)本发明的系统能够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

(3)本系统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
  • 一种基于隐患排查安全预防风险管控的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471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