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固定夹具及光伏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伏电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固定夹具及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光伏发电通常需要用到光伏组件,具体地,光伏组件设置在露天场合下,采集太阳能进行能量转换进而发电。

目前,光伏组件通常通过夹具放置在屋顶上,然后再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组件进行固定,以实现光伏组件在屋顶上的安装。基于此,一方面,在安装和回收光伏组件时,均需要额外将工具携带至屋顶,并使用工具拧动螺栓、螺母等紧固组件,使得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回收操作均十分繁琐,且速度较慢,如此使得光伏组件的拆装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在屋顶上安装和回收光伏组件均属于高处作业,安装和回收操作速度慢,势必会增加高处作业的频次和时间,不利于工期和安全管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夹具及光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回收操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具,用于将目标物体安装于目标位置上,目标位置上具有凸棱;固定夹具包括:

第一夹持件;

第二夹持件,转动连接于第一夹持件,并用于和第一夹持件共同夹持凸棱;第一夹持件和/或第二夹持件用于安装目标物体,第二夹持件沿Y轴贯通有插孔,且第一夹持件相对第二夹持件转动的转动轴线平行于X轴;

锁止组件,包括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第一锁止件设置于第一夹持件上,第二锁止件可弹性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夹持件上,并暴露于插孔内;锁止组件被配置为:第一锁止件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共同夹持凸棱时插接于插孔内,并抵推第二锁止件,且在第二锁止件弹性复位后和第二锁止件相对锁止;第二锁止件可在外力下脱离第一锁止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持件上的插接部和设置于插接部上的第一锁止部;第二锁止件包括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夹持件上的活动部,设置于活动部上的第二锁止部,以及用于带动活动部复位的弹性件,第二锁止部暴露于插孔内;

第一锁止部在插接部插接于插孔内时抵推第二锁止部,以供活动部和弹性件弹性活动,并在弹性件带动活动部复位后和第二锁止部相对锁止;活动部和/或第二锁止部可在外力下远离第一锁止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止部包括设置于插接部上的第一齿,第一齿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一齿面和第二齿面;第二锁止部包括第二齿,第二齿设置于活动部上,并暴露于插孔内,第二齿沿Y轴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三齿面和第四齿面;第一齿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齿面对第三齿面施加抵推力,且第一齿和第二齿被配置为分别通过第二齿面和第四齿面相对锁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插接部插接于插孔内时,第二齿面垂直于Y轴;和/或,第四齿面垂直于Y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止部包括多个第一齿,在插接部插接于插孔内时,多个第一齿沿Y轴依次分布,多个第一齿被配置为在插接部插接于插孔内时交替地和第二齿啮合锁止;

和/或,第二锁止部包括多个沿Y轴依次分布的第二齿,多个第二齿被配置为在插接部插接于插孔内时交替地和第一齿啮合锁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止部包括多个第一齿,第二锁止部包括多个第二齿;在插接部插接于插孔内时,多个第一齿沿Y轴的分布长度大于多个第二齿沿Y轴的分布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孔的内周侧开设有滑槽,滑槽沿Y轴的垂直方向延伸设置,弹性件容置于滑槽内,活动部滑设于滑槽内,且沿Y轴限位于滑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槽沿X轴延伸设置,且滑槽沿Z轴的尺寸大于活动部沿Z轴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槽沿X轴延伸设置,且第二锁止部沿Z轴的长度大于第一锁止部沿Z轴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槽沿Z轴延伸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开设有连通于滑槽的避位槽,活动部上具有穿设于避位槽内的拨动件,拨动件可在外力下使第二锁止部脱离第一锁止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插接部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锁止部,第二锁止件设置为至少两个,各第一锁止部用于和各第二锁止件的第二锁止部相对锁止,且其中两个第二锁止件分布于插孔沿Y轴的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臂和设置于第一夹持臂上的转动头,第一锁止件设置于第一夹持臂上;第二夹持件包括转接部,设置于转接部上的第二夹持臂,以及设置于转接部上的安装部;第二锁止件可弹性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夹持臂上,且插孔开设于第二夹持臂,安装部用于安装目标物体;转接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具有第一缺口;转动头可转动地设置于转动槽内,第一夹持臂避位于第一缺口处,并用于和第二夹持臂共同夹持凸棱。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头设置为空心结构,且转动头具有连通转动头内部的第二缺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装置包括光伏组件及固定夹具,光伏组件装配于第一夹持件和/或第二夹持件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及光伏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当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共同夹持凸棱时,第一夹持件上的第一锁止件插接于第二夹持件上的插孔内,并抵推第二锁止件,使得第二锁止件在第二夹持件上弹性活动,且在第二锁止件弹性复位后,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相对锁止,如此实现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相对锁止;当第二锁止件被外力所驱动时,第二锁止件脱离第一锁止件,如此实现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解锁。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在共同夹持凸棱的同时,锁止组件即可自动实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相对锁止,从而实现固定夹具在凸棱上的安装,采用外力驱动第二锁止件即可实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解锁,从而实现固定夹具从凸棱上拆开,则目标物体的拆装操作均无需使用工具拧动螺栓、螺母等紧固组件,使得目标物体的安装和回收操作均十分简单快速,如此当目标物体为光伏组件时,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拆装效率。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装置,同样具有光伏组件安装和回收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夹具固定在瓦脊前的截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夹具固定在瓦脊后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夹具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一锁止件的截面图;

图4为图3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夹具的第二夹持件和第二锁止件的截面图;

图6为图5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锁止后的剖视图;

图9为图8提供的第一锁止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8提供的第二夹持件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第一夹持件;101-空心槽;102-第二缺口;11-第一夹持臂;111-第一臂体;112-第一夹持部;113-第一底座;12-转动头;121-转动臂;20-第二夹持件;201-插孔;202-滑槽;203-避位槽;204-转动槽;205-第一缺口;206-限位槽;2061-第一槽段;2062-第二槽段;207-避让空间;21-转接部;22-第二夹持臂;221-第二臂体;222-第二夹持部;223-第二底座;23-安装部;231-主体部;232-第一顶板;233-第二顶板;30-锁止组件;31-第一锁止件;3101-第一齿面;3102-第二齿面;3103-第一齿槽;311-插接部;312-第一锁止部;3121-第一齿;32-第二锁止件;3201-第三齿面;3202-第四齿面;3203-第二齿槽;321-活动部;322-第二锁止部;3221-第二齿;323-弹性件;324-拨动件;m-屋顶;n-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2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其中,两个以上包含两个。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通常通过夹具放置在屋顶上,然后再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组件进行固定,以实现光伏组件在屋顶上的安装。基于此,一方面,在安装和回收光伏组件时,均需要额外将工具携带至屋顶,并使用工具拧动螺栓、螺母等紧固组件,使得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回收操作均十分繁琐,且速度较慢,如此使得光伏组件的拆装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在屋顶上安装和回收光伏组件均属于高处作业,安装和回收操作速度慢,势必会增加高处作业的频次和时间,不利于工期和安全管理。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具及光伏装置,使得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回收操作均十分简单、快速,如此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拆装效率,且有助于减少高处作业的频次和时间,从而利于工期和安全管理。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装置包括光伏组件和固定夹具,光伏组件装配于固定夹具上,且固定夹具用于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屋顶m上,具体地,固定夹具可拆卸地安装于屋顶m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屋顶m上具有凸棱n,固定夹具安装于凸棱n上,如此实现固定夹具可拆卸地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屋顶m上;其中,该屋顶m一般为彩钢瓦屋顶m,凸棱n为彩钢瓦屋顶m上的瓦脊。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固定夹具可以用于将除光伏组件外的其他目标物体安装于屋顶m或除屋顶m外的其他目标位置上,该目标位置上具有上述凸棱n,凸棱n为凸设于目标位置上的凸起结构。

其中,基于固定夹具用于安装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和固定夹具均安装于室外屋顶中的应用,固定夹具可选为强度较大的金属结构,如此有助于使得固定夹具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安装、支撑强度。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包括第一夹持件10、第二夹持件20和锁止组件30。

具体地,第二夹持件20转动连接于第一夹持件10,并用于和第一夹持件10共同夹持凸棱n;可以理解地,第一夹持件10可相对第二夹持件20转动,从而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其中,第一夹持件10相对于第二夹持件20转动的转动轴线大致平行于X轴。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20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或者,在其他的应用中,第一夹持件10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或者,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用于共同安装光伏组件。第二夹持件20开设有插孔201,插孔201沿Y轴贯通第二夹持件20设置,插孔201贯通第二夹持件20的方向为插孔201的轴向,则插孔201的轴向大致为Y轴;其中,下文中涉及的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为插孔201的轴向上的两个大致相反的方向,也即是,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为Y轴上的两个大致相反的方向,具体地,第一轴向可参考附图中示意的方向Y1,第二轴向可参考附图中示意的方向Y2。其中,X轴和Y轴大致垂直。

锁止组件30包括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第一锁止件31设置于第一夹持件10上,第二锁止件32可弹性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夹持件20上,并暴露于插孔201内;锁止组件30被配置为:第一锁止件31在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时插接于插孔201内,并抵推第二锁止件32,且在第二锁止件32弹性复位后和第二锁止件32相对锁止;并且,第二锁止件32可在外力下脱离第一锁止件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夹具,安装光伏组件时,将光伏组件安装于第一夹持件10和/或第二夹持件20上,先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放置于凸棱n大致沿Y轴的相对两侧,然后将第一夹持件10绕X轴所在的轴线相对第二夹持件20转动,以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相向夹持凸棱n,此时,第一夹持件10上的第一锁止件31随之大致沿第一轴向插接于第二夹持件20上的插孔201内,在第一锁止件31插入第二夹持件20上的插孔201的过程中,第一锁止件31对第二锁止件32施加抵推力,此时第二锁止件32在第一锁止件31的抵推作用下在第二夹持件20上弹性活动,当第一锁止件31大致沿第一轴向持续插接于插孔201内,并持续插接至第一锁止件31撤去对第二锁止件32施加的抵推力时,第二锁止件32弹性复位并和第一锁止件31相对锁止,具体地,此时第二锁止件32至少限制了第一锁止件31在第二轴向上的移动,防止第一锁止件31沿第二轴向从插孔201内拔出,如此实现了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的相对锁止,进而实现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的相对锁止和相对固定,从而实现了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安装,也即是实现了固定夹具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屋顶m上的效果。

其中,当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相对锁止时,第二锁止件32已弹性复位,则第二锁止件32和第一锁止件31之间形成的是弹性的相对锁止,则第二锁止件32能够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无限地靠近第一锁止件31,以与第一锁止件31形成相对锁止,如此使得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之间具有较高的锁止牢靠性,相应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也具有较高的固定牢靠性,从而使得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具有较高的固定牢靠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在屋顶m上的安装稳定性和牢靠性。

拆卸光伏组件时,采用外力驱动第二锁止件32,以使得第二锁止件32脱离第一锁止件31,即实现了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之间的解锁,也即是实现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的解锁,然后直接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从凸棱n上拆卸,即实现了固定夹具将光伏组件从屋顶m上拆卸的效果。

基于此,安装光伏组件时,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于凸棱n,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在共同夹持凸棱n的同时,第一锁止件31即可随之插接于插孔201内并与第二锁止件32相对锁止,也即是锁止组件30自动实现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相对锁止,从而实现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安装,以实现了固定夹具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屋顶m上;拆卸光伏组件时,采用外力驱动第二锁止件32,即可实现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之间的解锁,也即是实现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的解锁,此时可直接将固定夹具从凸棱n上拆开,也即是固定夹具可直接实现光伏组件从屋顶m上的拆卸。如此设置,锁止组件30的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的设置,使得第一锁止件31只能够单向插接于插孔201内,而无法反向拔出插孔201外,这样,在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的同时,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能够自动锁止,也即是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自动锁止,以实现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安装,换句话说,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相对锁止是在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夹持过程中自动实现的,无需通过额外的工具和操作来辅助,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固定方式,在实际的操作中仅需考虑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如何夹持凸棱n即可;当需要将固定夹具从凸棱n上拆卸时,只需采用外力驱动第二锁止件32即可,如此简化了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拆装操作,十分省时省力;因此,在屋顶m上安装或拆卸固定夹具时,均可通过手动实现,无需使用工具拧动螺栓、螺母等紧固组件,也即是无需额外携带工具,也无需额外的操作来辅助,使得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回收操作均十分简单、快速,对于光伏组件的高空安装环境来说,减少了操作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也降低了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的难度,降低了操作人员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如此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固定夹具在屋顶m上的拆装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拆装效率,另一方面,加快了固定夹具在屋顶m上的拆装速度,也即是减少了固定夹具在屋顶m上的拆装时间,从而有助于减少高处作业的频次和时间,利于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回收的工期和安全管理。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装置,同样具有光伏组件安装和回收效率高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第一锁止件31包括插接部311和第一锁止部312,插接部311设置于第一夹持件10上,第一锁止部312设置于插接部311上;第二锁止件32包括活动部321、第二锁止部322和弹性件323,活动部321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夹持件20上,第二锁止部322设置于活动部321上,并暴露于插孔201内,弹性件323用于带动活动部321复位活动。锁止组件30被配置为:第一锁止部312在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抵推第二锁止部322,以供活动部321在第二夹持件20上弹性活动,并在弹性件323带动活动部321复位后和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并且,活动部321可在外力下远离第一锁止部312,以使第二锁止部322脱离第一锁止部312,或者,第二锁止部322可在外力下脱离第一锁止部312,或者,活动部321和第二锁止部322均可在外力下远离第一锁止部312,以使第二锁止部322脱离第一锁止部312,从而实现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之间的解锁,也即是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的解锁。

其中,弹性件323可选为弹簧、拉簧或弹片等弹性结构。

基于此,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时,插接部311在第一夹持件10的带动下自动插接于插孔201内,且插接部311上的第一锁止部312抵推第二锁止件32的第二锁止部322,使得活动部321在第二锁止部322的带动下在第二夹持件20上弹性活动,以使得弹性件323处于蓄力状态;当插接部311在插孔201内持续插接至第一锁止部312撤去对第二锁止部322的抵推力时,弹性件323带动活动部321复位,以使得第二锁止部322在活动部321的带动下和第一锁止部312弹性锁止,防止插接部311从插孔201内反向拔出,如此实现了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的相对锁止,也即是实现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相对锁止,也即是实现了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当活动部321和/或第二锁止部322被外力驱动时,第二锁止部322脱离第一锁止部312以实现解锁,也即是实现了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之间的解锁,也即是实现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的解锁,从而可直接将固定夹具从凸棱n上拆卸。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323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在共同夹持凸棱n时,第二锁止部322能够在弹性件323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和插接于插孔201内的第一锁止部312相对锁止,如此,实现了第一锁止件31只能单向插接于插孔201并锁止于插孔201内,而无法从插孔201内反向拔出的效果;基于此,实现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在共同夹持凸棱n时的快速相对锁止,也即是能够实现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快速固定,且固定操作十分简单便捷。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时,第二锁止部322在弹性件323的弹性作用下抵接于第一锁止部312,如此第二锁止部322能够在弹性件323的弹性作用下无限靠近第一锁止部312,则弹性件323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之间的锁止牢靠性,如此有助于提高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牢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活动部321被配置为可在第二夹持件20上移动,且弹性件323抵接于第二夹持件20和活动部321之间,则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以使得第一锁止部312抵推第二锁止部322时,活动部321在第二锁止部322的带动下在第二夹持件20上移动,并挤压或拉伸弹性件323,当插接部311在插孔201内持续插接至第一锁止部312撤去对第二锁止部322的抵推力时,弹性件323一并带动活动部321和第二锁止部322复位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锁止部322和第一锁止部312相对锁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12,第一锁止部312包括第一齿3121,第一齿3121设置于插接部311上,第一齿3121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一齿面3101和第二齿面3102;第二锁止部322包括第二齿3221,第二齿3221设置于活动部321上,并暴露于插孔201内,第二齿3221沿Y轴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三齿面3201和第四齿面3202。第一齿3121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齿面3101对第三齿面3201施加抵推力,且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被配置为分别通过第二齿面3102和第四齿面3202相对锁止。

基于此,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时,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第一齿3121通过第一齿面3101对第三齿面3201施加抵推力,以实现对第二齿3221的抵推,此时活动部321在第二齿3221的带动下在第二夹持件20上活动,当插接部311在插孔201内持续插接至第一齿面3101脱离第三齿面3201时,第一锁止部312对第二锁止部322的抵推力则被撤去,此时弹性件323一并带动活动部321和第二锁止部322复位活动,从而使得第二齿面3102和第四齿面3202相对锁止,也即是第二齿面3102和第四齿面3202沿Y轴相互抵接,如此实现了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的相对锁止。当活动部321和/或第二锁止部322在外力下脱离第一锁止部312时,第一齿面3101和第二齿面3102均脱离第三齿面3201和第四齿面3202,如此实现了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之间的解锁。

其中,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锁止部312通过第一齿面3101抵推第三齿面3201时,第二锁止部322和活动部321一并在第二夹持件20上沿Y轴的垂直方向移动,基于此,可以理解地,插接部311通过第一齿面3101将其自身的移动力转换为第二锁止部322和活动部321沿Y轴的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力。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插接部311在插孔201内持续插接的过程中,第一齿3121通过第一齿面3101对第三齿面3201施加抵推力,以实现对第二齿3221的抵推,此时第一齿面3101沿着第三齿面3201移动,则第一齿面3101和第三齿面3201能够相互引导,以引导插接部311在插孔201内的持续插接操作,如此有助于使得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的相对锁止操作更加灵活、顺畅和省力,从而也有助于提高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安装操作的灵活性和顺畅度。

具体地,第三齿面3201和第四齿面3202分别位于第二齿3221沿Y轴上的相对两侧,且第三齿面3201和第四齿面3202沿第一轴向依次分布;相应地,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一齿面3101和第二齿面3102也分别位于第一齿3121沿Y轴上的相对两侧,且第二齿面3102和第一齿面3101沿第一轴向依次分布。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一齿面3101能够和第三齿面3201相适配,以实现插接部311的引导效果和第一齿3121对第二齿3221的抵推效果;另一方面,使得第二齿面3102能够和第四齿面3202相适配,以实现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的相对锁止,当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相对锁止时,第二齿面3102沿第二轴向抵接于第四齿面3202,相应地,第四齿面3202沿第一轴向抵接于第二齿面3102,如此实现了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的相对锁止,防止第一锁止件31从插孔201内反向拔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2,在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二齿面3102垂直于Y轴;基于此,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相对锁止时,第一齿3121的第二齿面3102能够给第二齿3221提供较大的锁止、限位面积,从而能够较为稳定、牢靠地通过第二齿面3102和第二齿3221相对锁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齿面3202垂直于Y轴,基于此,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二齿3221的第四齿面3202能够给第一齿3121提供较大的锁止、限位面积,从而防止插接于插孔201内的插接部311反向拔出,从而能够较为稳定、牢靠地通过第四齿面3202和第一齿3121相对锁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二齿面3102和第四齿面3202均垂直于Y轴,如此使得第二齿面3102和第四齿面3202均具有较大的锁止、限位面积,则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相对锁止时,第二齿面3102和第四齿面3202能够完整地实现在Y轴上的相互抵接,如此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的相对锁止的牢靠性,从而有助于进一步防止第一锁止件31从插孔201内反向拔出,以进一步提高了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牢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4和图8至图12,第一锁止部312包括多个第一齿3121,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一锁止部312的多个第一齿3121沿Y轴依次分布,多个第一齿3121被配置为在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交替地和第二齿3221啮合锁止;基于此,多个第一齿3121能够交替地和第二齿3221啮合锁止,可实现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的插入深度的调节,这样,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时,使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能够牢靠地夹持凸棱n时,将第二齿3221和对应的第一齿3121啮合锁止,如此实现了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相对锁止,以实现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安装。如此设置,通过多个第一齿3121能够交替地和第二齿3221啮合锁止,以实现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的插入深度的调节,能够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相对转动的角度的调节,也即是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围合形成的用于夹持凸棱n的空间的调节,从而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对不同尺寸的凸棱n的夹持,也即是实现固定夹具在不同尺寸的凸棱n上的安装,如此有助于扩大固定夹具的适用范围,从而有助于提高固定夹具的便利性。

和/或,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12,第二锁止部322包括多个沿Y轴依次分布的第二齿3221,多个第二齿3221被配置为在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交替地和第一齿3121啮合锁止;基于此,多个第二齿3221能够交替地和第一齿3121啮合锁止,可实现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的插入深度的调节,从而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相对转动的角度的调节,也即是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围合形成的用于夹持凸棱n的空间的调节,如此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能够夹持不同尺寸的凸棱n,且在夹持不同尺寸的凸棱n后,第一齿3121和对应的第二齿3221实现啮合锁止,如此设置,使得固定夹具能够实现在不同尺寸的凸棱n上的安装,有助于扩大固定夹具的适用范围,从而有助于提高固定夹具的便利性。具体地,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时,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将第一夹持件10相对第二夹持件20转动,在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能够十分牢靠地夹持于凸棱n时,使第一齿3121和对应的第二齿3221啮合锁止,如此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相对锁止,以实现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安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齿3121和/或多个第二齿3221的设置,使得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的插入深度可实现非常小距离的调节,也即是插接部311在插孔201内可实现较小量级的调节,如此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能够用于夹持尺寸相差较小的不同尺寸的凸棱n,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固定夹具的适用范围、提高固定夹具的便利性。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至图12,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部312包括多个第一齿3121,且第二锁止部322包括多个第二齿3221;基于此,第一锁止部312的多个第一齿3121和第二锁止部322的多个第二齿3221均具有在Y轴上的一定的长度,则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时,对于已经形成相对啮合锁止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多个第一齿3121一一对应地和多个第二齿3221啮合锁止,可以理解地,此时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之间具有在Y轴上的一定长度的啮合长度,该啮合长度的存在可以提高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的锁止牢靠性,以提高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锁止牢靠性,从而提高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牢靠性和稳定性,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外界的恶劣的环境因素(例如大风)对光伏组件的影响,具体地,大风会对光伏组件施加强大的外力,使得锁止组件30的多个第一齿3121和多个第二齿3221之间的啮合受到挑战,而多个第一齿3121和多个第二齿3221相互啮合形成的啮合长度的存在,使得每个第一齿3121和每个第二齿3221之间的啮合不容易失效。并且,多个第一齿3121和多个第二齿3221的设置,使得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在啮合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地平稳顺滑,同时也提供了对光伏组件的支撑力,在提供支撑力的同时,让支撑力平均作用作用于相互啮合的齿(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之间,使得锁止组件30具有更强的寿命和锁止牢靠性。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齿3121依次分布,则相邻两个第一齿3121围合形成第一齿槽3103,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一齿槽3103沿第一轴向的相对两侧依次为第一齿面3101和第二齿面3102;可以理解地,其中一个第一齿3121的第一齿面3101和相邻第一齿3121的第二齿面3102围合形成上述第一齿槽3103;基于此,第一锁止部312具有多个第一齿槽3103,且在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多个第一齿槽3103沿插孔201的轴向依次分布,则第二齿3221可交替地啮合于多个第一齿槽3103内。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时,第二齿3221啮合于第一齿槽3103内,且沿第一轴向抵接于第一齿3121的第二齿面3102,以防止第一锁止件31从插孔201反向拔出。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二齿3221依次分布,则相邻两个第二齿3221围合形成第二齿槽3203,第二齿槽3203沿第一轴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四齿面3202和第三齿面3201;可以理解地,其中一个第二齿3221的第四齿面3202和相邻第二齿3221的第三齿面3201围合形成上述第二齿槽3203;基于此,第二锁止部322上具有多个第二齿槽3203,且多个第二齿槽3203沿插孔201的轴向依次分布,则第一齿3121可交替地啮合于多个第二齿槽3203内,以使第一锁止件31锁止于插孔201内。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时,第一齿3121啮合于第二齿槽3203内,且沿第二轴向抵接于第二齿3221的第四齿面3202,防止第一锁止件31沿第二轴向从插孔201拔出。

在此还需说明的是,弹性件323的设置,使得第二锁止件32可在第二夹持件20上弹性活动且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这对于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起到关键的作用,具体地,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活动部321在弹性件323的弹性作用下使得第二锁止部322无限地靠近第一锁止部312,也即是第二锁止部322的第二齿3221无限地伸入第一齿槽3103内并啮合于第一齿槽3103内,且第一锁止部312也相对应地无限伸入第二齿槽3203内并啮合于第二齿槽3203内,则第一齿3121的齿尖无限靠近第二齿3221的齿根,且第一齿3121的齿根无限靠近第二齿3221的齿尖,如此使得第一齿3121和第二齿3221的啮合关系更加紧密,啮合深度更大,有助于提高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之间的锁止牢靠性。

其中,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第一齿3121通过第一齿面3101和第三齿面3201抵推第二齿3221时,第一齿面3101沿着第三齿面3201滑动,当第一齿面3101相对第三齿面3201滑动至第一齿3121滑入第二齿槽3203内时,说明第一齿3121对第二齿3221的抵推力暂时被撤去,也即是此时第一锁止部312对第二锁止部322的抵推力被撤去,此时弹性件323可一并带动活动部321和第二锁止部322复位滑动,以使得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2,第一锁止部312包括多个上述第一齿3121,第二锁止部322包括多个上述第二齿3221,且在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多个第一齿3121沿Y轴的分布长度大于多个第二齿3221沿Y轴的分布长度。可以理解地,第一锁止部312在多个第一齿3121的分布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锁止部322在多个第二齿3221的分布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基于各第一齿3121能够和各第二齿3221一一对应地啮合锁止的设置,则第一齿3121在插孔201的轴向上的尺寸和第二齿3221在插孔201的轴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如此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理解为,第一锁止部312的第一齿3121的数量多于第二锁止部322的第二齿3221的数量。如此设置,使得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锁止时,插接部311的至少部分和第一锁止部312的至少部分可伸出于插孔201外,如此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的插入深度,从而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调节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的夹持角度,也即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围合形成的用于夹持凸棱m的空间大小,从而在较大范围内夹持不同尺寸的凸棱n,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夹具的适用范围,提高固定夹具的便利性;并且,以上设置,在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其夹持凸棱n的空间的大小的基础上,还可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夹持好凸棱n后,第一锁止件31上的多个第一齿3121和第二锁止件32上的多个第二齿3221能够一一对应地啮合锁止,如此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在夹持不同尺寸的凸棱n仍然能够保持较佳的锁止牢靠性,从而能够抵御外界的恶劣环境因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12,插孔201的内周侧开设有滑槽202,可以理解地,滑槽202开设于第二夹持件20上;滑槽202沿Y轴的垂直方向延伸设置,弹性件323容置于滑槽202内,活动部321滑设于滑槽202内,且沿Y轴限位于滑槽202内。

具体地,滑槽202沿Y轴的垂直方向延伸设置,指的是滑槽202沿与Y轴垂直的任意方向延伸设置;相应地,活动部321滑设于滑槽202内,指的是活动部321可滑槽202的延伸方向在滑槽202内滑动,则活动部321可沿与Y轴垂直的任意方向在滑槽202内滑动。如图6至图12,滑槽202沿X轴延伸设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滑槽202也可沿分别和Z轴、X轴、Y轴形成大于0°的夹角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一锁止部312抵推第二锁止部322,以使得第二锁止部322和活动部321一并在滑槽202内滑动,以使得第二锁止部322缩回滑槽202内并避让第一锁止部312,当第一锁止部312进入插孔201内且脱离第二锁止部322时,第一锁止部312对第二锁止部322的抵推力被撤去,此时活动部321和第二锁止部322在弹性件323的弹性作用下朝向第一锁止部312复位滑动,以使得第二锁止部322露出插孔201内,从而和第一锁止部312相对锁止。因此,滑槽202沿Y轴的垂直方向延伸,以使得活动部321可滑槽202的延伸方向在滑槽202内滑动的设置,使得第二锁止部322和活动部321能够在第一锁止部312插接于插孔201内且抵推第二锁止部322时,使第二锁止部322避让第一锁止部312,以便于第一锁止部312在弹性件323复位后和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并且,活动部321沿Y轴限位于滑槽202内,也即是,活动部321限位于滑槽202沿Y轴的相对两侧内壁之间,如此使得活动部321滑动时不会沿Y轴摆动,有助于第一锁止部312和第二锁止部322相互锁止的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滑槽202沿X轴延伸设置,也即是,活动部321可沿X轴在滑槽202内滑动;并且,滑槽202内Z轴的尺寸大于活动部321沿Z轴的尺寸,则滑槽202在活动部321沿Z轴的其中一侧或相对两侧均形成有避让空间207。其中,X轴、Y轴和Z轴为空间中两两大致垂直的三个轴线。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时,第一夹持件10相对第二夹持件20转动,以使得第一夹持件10上的第一锁止件31在第一夹持件10的带动下朝向第二锁止件32发生摆动,也即是第一夹持件10相对第二夹持件20转动时是以弧线的形式靠近第二夹持件20,相应地,第一锁止件31在摆动时也是以弧线的形式靠近第二锁止件32;当第一锁止件31朝向第二锁止件32摆动,以使得第一锁止件31上的插接部311刚开始插接于插孔201内时,插接部311的延伸方向可能会处于倾斜状态,以与插孔201的轴向形成大于0°的夹角,也即是,此时插接部311没有完全沿着第一轴向插接于插孔201内,而是沿着和第一轴向形成大于0°的夹角的方向插接,但该插接部311的插接方向也大致为第一轴向,此时第一锁止件31的第一齿3121也处于相对倾斜的状态,则此时第一锁止部312沿与Y轴呈大于0°的夹角的方向插接,如此使得第一锁止部312的第一齿3121难以和第二锁止部322的第二齿3221很好地啮合;而本实施例中的避让空间207的设置,使得第二锁止部322能够在第一锁止部312的抵推下沿Z轴发生及时性、适应性的晃动,也即是使得第二锁止部322的第二齿3221在第一齿3121的抵推下沿Z轴发生适应性、及时性的晃动,从而更好地和第一齿3121啮合锁止,以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相对锁止,如此使得第一夹持件10以转动的方式靠近第二夹持件20,以与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并实现相对锁止的方案更加具有可实现性。

示例性地,如图8,X轴为水平方向,Z轴为竖直方向,则本实施例中,则滑槽202开设于插孔201沿水平方向上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8,滑槽202沿X轴延伸设置,且第二锁止部322沿Z轴的长度大于第一锁止部312沿Z轴的长度,具体地,第二锁止部322的各第二齿3221沿Z轴的长度大于第一锁止部312的各第一齿3121沿Z轴的长度。如此设置,当插接部311以弧线的形式靠近插孔201时,第二锁止部322的第二齿3221会在第一齿3121的抵推下在Z轴上发生适应性的晃动,将第二锁止部322的各第二齿3221沿Z轴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一锁止部312的各第一齿3121沿Z轴的长度,则当第二齿3221在Z轴上发生晃动后,第二齿3221仍然具有和第一齿3121完全啮合的长度,也即是第一齿3121仍然能够和第二齿3221完全啮合,如此能够使得在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相对转动后,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在插孔201内的锁止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从而使得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锁止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2,第二夹持件20开设有避位槽203,避位槽203连通于滑槽202,且暴露于外界。第二锁止件32还包括设置于活动部321上的拨动件324,拨动件324穿设于避位槽203,并伸出于避位槽203外,拨动件324可在外力下使第二锁止部322脱离第一锁止部31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拨动件324设置于活动部321上,且穿设于避位槽203内;则拨动件324可通过避位槽203伸出于外部,如此设置,当第一锁止件31插接于插孔201内,且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相对锁止时,可拨动拨动件324,即可使得活动部321带动第二锁止部322脱离第一锁止部312,从而实现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之间的解锁,也即是实现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之间的解锁,如此可直接将固定夹具从凸棱n上拆卸。因此,拨动件324的设置,使得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拆卸操作十分简单、快速,仅需轻轻拨动拨动件324即可,无需额外的工具和操作,如此减少了固定夹具在屋顶m上的拆卸时间,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在屋顶m上的拆卸效率,也有助于减少高处作业的频次和时间,从而利于光伏组件的回收工期和安全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2,插接部311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锁止部312,第二锁止件32设置为至少两个,且各第一锁止部312用于和各第二锁止件32的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可以理解地,第二锁止部322、活动部321、弹性件323均设置为至少两个,且第二锁止件32的数量和第一锁止部312的数量相同。如此设置,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至少两个第一锁止部312能够一一对应地锁止于至少两个第二锁止件32上的第二锁止部322,如此有助于提高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的锁止牢靠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牢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至少两个第一锁止部312中,可包括设置于插接部311沿X轴的一侧的第一锁止部312,此时滑槽202沿X轴延伸设置,则第二锁止件32设置于插孔201沿X轴的一侧;也可包括设置于插接部311沿Z轴的一侧的第一锁止部312,此时滑槽202沿Z轴延伸设置,则第二锁止件32设置于插孔201沿Z轴的一侧;也可包括沿分别与X轴、Z轴形成大于0°的夹角的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锁止部312,此时滑槽202沿分别与X轴、Z轴形成大于0°的夹角的方向延伸设置;甚至,还可以包括上述两种或三种位置上的第一锁止部312,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每个滑槽202的延伸方向和可与对应的第一锁止部312对应设置,这里不一一赘述。

并且,插接部311上的至少两个第一锁止部312和至少两个第二锁止件32中,其中两个第一锁止部312分别设置于插接部311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第二锁止件32分布于插孔201沿Y轴的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基于此,当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各第一锁止部312和各第二锁止件32的第二锁止部322相对锁止,如此有助于提高插接部311在插孔201内的平衡性、锁止牢靠性和稳定性。当然,第二锁止件32可设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第二锁止件32环绕插孔201的中心轴向布设,相应地,至少三个第一锁止部312为设于插接部311的外周,如此也有助于提高插接部311在插孔201内的平衡性、锁止牢靠性和稳定性。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第二锁止件32和第一锁止部312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锁止部312设置于插接部311的相对两侧,且在插接部31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两个第一锁止部312的分布方向垂直于Y轴,也即是两个第一锁止部312分别设置于插接部311沿X轴的相对两侧;相应地,两个第二锁止件32设置于插孔201的相对两侧,且暴露于插孔201内,两个第二锁止件32的分布方向垂直于Y轴,也即是,两个第二锁止件32沿X轴依次分布。

可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锁止组件30设置为两个,具体地,第二夹持件20上开设有两个插孔201,且第一锁止件31设置为两个,第二锁止件32设置为至少两个;如此设置,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时,两个第一锁止件31能够一一对应地插接于两个插孔201内,并锁止于插孔201内。当然,锁止组件30还可设置为三个以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第二夹持件20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第一夹持件10包括第一夹持臂11和设置于夹持臂上的转动头12,第一锁止件31设置于第一夹持臂11上;第二夹持件20包括转接部21、第二夹持臂22和安装部23,第二夹持臂22和安装部23均设置于转接部21上;第二锁止件32可弹性活动地设置于第二夹持臂22上,且插孔201开设于第二夹持臂22;安装部23用于安装光伏组件,可以理解地,第二夹持件20通过其上的安装部23安装光伏组件;转接部21开设有转动槽204,转动槽204具有第一缺口205;转动头12可转动地设置于转动槽204内,第一夹持臂11避位于第一缺口205处,并用于和第二夹持臂22共同夹持凸棱n。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转动头12在转动槽204内转动时,第一夹持臂11在转动头12的带动下朝向或背向第二夹持臂22摆动,当第一夹持臂11朝向第二夹持臂22摆动,并和第二夹持臂22共同夹持凸棱n时,第一锁止件31自动插接于插孔201内,并与第二锁止件32相对锁止,从而实现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22的相对锁止,也即是实现了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

其中,第一缺口205的设置,用于实现第一夹持臂11摆动时的避位,避免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件20的转接部21发生干涉而无法灵活摆动的问题;并且,第一缺口205的大小可根据第一夹持臂11所需摆动的角度,以及转动头12无法通过第一缺口205从转动槽204脱出的需求来设定。其中,转动槽204沿X轴贯通转接部21,则转动头12可通过转动槽204的两端开口装配于转动槽204内;基于此,转动槽204为圆柱形槽,且相应地,转动头12为圆柱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转动头12设置为空心结构,且转动头12具有连通转动头12内部的第二缺口102。

具体地,转动头12内开设有空心槽101,使得转动头12为空心结构;如此设置,转动头12的空心槽101和第二缺口102的设置,一方面,节省了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实现了转动头12的减重效果,有助于提高固定夹具在屋顶m上的使用便利性,另一方面,第二缺口102的设置,使得转动头12由两个转动臂121间隔形成,则当转动头12在转动槽204内转动时,两个转动臂121能够发生适应性的变形,以更好地适配于转动槽204的内壁,从而更加稳定、顺畅地在转动槽204内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22能够更加稳定、顺畅地夹持凸棱n或从凸棱n上拆卸。

具体地,空心槽101沿X轴贯通转动头12设置,则空心槽101大致为圆柱形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第一夹持臂11包括第一臂体111和第一夹持部112,转接头和第一夹持部112设置于第一臂体111的相对两端,且第一锁止件31设置于第一臂体111上;相应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夹持臂22包括第二臂体221和第二夹持部222,转接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2分别设置于第二臂体221的相对两端,第二锁止件32可弹性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臂体221上,且插孔201开设于第二臂体221。

基于此,当第一夹持件10和第二夹持件20共同夹持凸棱n时,第一夹持臂11的第一臂体111和第一夹持部112在转动头12的带动下一并朝向第二夹持臂22摆动,使得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222共同夹持凸棱n,且第一臂体111上的第一锁止件31同时插接于第二臂体221上的插孔201,并和第二臂体221上的第二锁止件32相对锁止,进而实现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222之间的相对锁止,以实现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如此设置,使得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的锁止操作不会造成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222对凸棱n的夹持操作的干涉,如此有助于固定夹具固定于凸棱n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第一夹持臂11用于夹持凸棱n的侧壁和凸棱n的外形相适配,且第二夹持臂22用于夹持凸棱n的侧壁也和凸棱n的外形相适配,如此使得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22能够用于共同夹持各种形状的凸棱n,从而有助于提高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22共同夹持凸棱n的牢靠性和稳定。

具体地,第一夹持部112背向第一臂体111的一端呈勾状,且第二夹持部222背向第二臂体221的一端呈勾状,则当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22共同夹持凸棱n时,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222抵接于凸棱n大致沿Y轴的相对两侧,且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222均勾住凸棱n在垂直于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分布方向的方向上的一侧,也即是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222还勾住凸棱大致沿Z轴的一侧,如此实现凸棱n和固定夹具分别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限位,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牢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第一夹持臂11还包括第一底座113,第一底座113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12远离第一臂体111的一端;相应地,第二夹持臂22还包括第二底座223,第二底座223设置于第二夹持部222远离第二臂体221的一端。基于此,当第一夹持臂11和第二夹持臂22共同夹持于凸棱n时,第一底座113和第二底座223均支撑在屋顶m上,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夹具在屋顶m上的稳定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夹具在凸棱n上的固定牢靠性和稳定性。

示例性地,第一底座113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12用于勾住凸棱n的一端,相应地,第二底座223设置于第二夹持部222用于勾住凸棱n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安装部23包括主体部231、第一顶板232和第二顶板233,第一顶板232和第二顶板233间隔设置于主体部231上;安装部23开设有限位槽206,限位槽206具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槽段2061和第二槽段2062,第一槽段2061开设于主体部231上,第二槽段2062为第一顶板232和第二顶板233间隔形成的缺口,且第一槽段2061的宽度大于第二槽段2062的宽度,如此使得限位槽206大致呈“凸”状。

其中,螺栓包括锁紧部和设置于锁紧部上的头部,头部的外径大于锁紧部的外径;基于此,安装光伏组件时,可将光伏组件承托于第一顶板232和第二顶板233上,将螺栓的头部限位于第一槽段2061内,锁紧部穿过第二槽段2062,并和外部的螺母锁定,如此实现光伏组件在安装部23上的安装。具体地,锁紧部穿过角码,并通过螺母锁定于角码上,从而使得角码将光伏组件固定在第一顶板232和第二顶板233上,从而实现光伏组件的安装。

可选地,限位槽206沿X轴贯通安装部23,具体地,第一槽段2061沿X轴贯通主体部231,如此使得螺栓的头部可直接通过限位槽206沿X轴的一端滑入限位槽206内,从而便于实现光伏组件在安装部23上的安装;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部23可直接开设螺栓孔,从而使得螺栓的锁紧部锁定于螺栓孔内,且螺栓的头部限位于角码上,从而使得角码将光伏组件固定在第一顶板232和第二顶板233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第一锁止件31的第一锁止部312设置于插接部311沿Z轴的外壁上,且第二锁止件32设置于插孔201沿Z轴的内侧,则与该第二锁止件32对应的滑槽202沿Z轴延伸设置。

示例性地,插接部311沿Z轴的相对两侧均具有上述第一锁止部312,插孔201沿Z轴的相对两侧均具有滑槽202和第二锁止件3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夹持件10绕X轴朝向第二夹持件20摆动,以使得第一锁止件31以弧线的形式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一锁止件31开始插入插孔201内时的方向可能会相对Y轴倾斜,并且,在光伏组件的安装领域中,第一锁止件31一般设置为刚性较大的金属结构,此时如果插孔201在Z轴上的空间大小受限,则第一锁止件31难以插接于插孔201内;而本实施例中,第二锁止件32设置于插孔201沿Z轴的内侧,则第二锁止件32的弹性件323能够实现活动部321和第二锁止部322在Z轴的滑动,则当第一锁止件31以弧线的形式插接于插孔201内时,第二锁止件32的第二锁止部322在第一锁止件31的第一锁止部312的抵推下缩回滑槽202内,以适应性、及时性地避让第一锁止部312,如此使得第一锁止件31能够更好地插接于插孔201内,从而在能够实现第一锁止件31和第二锁止件32相对锁止的基础上,解决因插孔201的空间受限导致第一锁止件31以弧线的形式摆动导致难以插接于插孔201内的问题。并且,当第一锁止件31插接于插孔201内时,弹性件323复位,从而使得第二锁止部322在弹性件323的弹性作用下尽可能地靠近第一锁止部312,以使得第一锁止部312的第一齿3121和第二锁止部322的第二齿3221的啮合更加紧密,啮合深度更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1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