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震动棒。

背景技术

目前可弯曲的震动棒均为手动机械弯曲,在震动马达和本体之间用柔性的硅胶来连接,可通过手动来弯曲,但手松开后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无法自由控制弯曲弧度和调整弯曲状态。进而无法更好的满足用户对强烈性快感的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震动棒弯曲调节不方便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震动棒,该震动棒可以有效地解决震动棒弯曲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震动棒,包括后部和能够相对所述后部转动的前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前部转动的驱动装置和阻止所述前部转动的复位弹性装置,所述复位弹性装置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连接。

在该震动棒中,在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了复位弹性装置和驱动装置,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以控制前部的弯曲角度,且能够控制前部自动弯曲,而且通过复位弹性装置驱动前部复位,以使得在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时,能够通过复位弹性装置控制前部处于伸展状态,以保证前部能够进出人体对应部位。而且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前部转动,以使得前部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插入人体内,也能够驱动其转动至弯曲,以满足使用过程中,方便控制其弯曲的需求。综上所述,该震动棒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震动棒弯曲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绳和用于牵引所述牵引绳的驱动机构,所述牵引绳和所述驱动机构中一个与所述前部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后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部的后侧以及所述后部的前侧均具有相连的直面与斜面,所述前部绕自身所述直面与所述斜面之间的衔接线转动,所述前部转动至伸展状态时,相邻所述直面相抵,所述前部转动至最大弯曲状态时,相邻所述斜面相抵。

优选地,所述前部与所述后部之间设置有关节块,所述关节块包括方形部和楔形部,所述方形部两侧侧面分别为所述直面,所述楔形部的两侧侧面分别为所述斜面。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性装置穿过所述方形部至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连接,所述牵引绳穿过所述楔形部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关节块前后方向依次并列设置。

优选地,所述前部在所述伸展状态下,所述复位弹性装置呈直线型,所述牵引绳位于所述前部与所述后部之间的部分呈直线型。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舵机,所述舵机安装在所述后部上,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在所述舵机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前部连接,以能够拉动所述前部转动。

优选地,所述后部包括后硬胶壳,所述舵机位于所述后硬胶壳内,所述后硬胶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舵机供电的锂电池、用于约束所述牵引绳走线路径的导线轮和控制所述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板,所述前部包括前硬胶壳,所述牵引绳端部以及所述复位弹性装置端部均穿入至所述前硬胶壳内侧以与所述前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性装置为拉伸弹簧,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部伸展状态下震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部最大弯曲状态下震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前部1、后部2、舵机3、复位弹性装置4、牵引绳5、直面6、斜面7、关节块8、导线轮9、锂电池10、控制电路板11、楔形部801、方形部8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震动棒,以有效地解决震动棒弯曲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部伸展状态下震动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部最大弯曲状态下震动棒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震动棒,此处的震动棒主要指的是用于人体敏感部位按摩的工具,内部一般设置有震动元件,如震动马达,以使得整体能够保持震动状态,尤其工作部需要保持震动状态。具体的,该震动棒包括后部2、前部1、驱动装置和复位弹性装置4。

其中前部1,主要是一种工作部,以直接靠近人体敏感部位。其外形,根据人体敏感部位需求对应设置,一般呈手指型,弯曲一侧具有弧型腹部,以更好的贴合人体肌肤,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其中后部2,主要是一种手柄部,又可以称为后座部,主要用于使用人员手持,一些功能部件也可以安装在后部2,以由后部2进行封装保护。其中后部2具体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中前部1能够相对后部2转动,可以直接转动连接,或者通过弯曲铰链连接,或者抵接并通过其他结构约束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

其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前部1转动,具体的如何驱动,可以是直接采用转动驱动机构,也可以是直线驱动机构和能够将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动或摆动的传动机构组成,也可以是转动机构和四连杆传动机构的组合机构,具体以能够驱动前部1转动,以满足弯曲要求为准。

而其中的复位弹性装置4的两端分别与前部1和后部2连接,用于阻止前部1转动,以使得在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时,能够通过弹性变形力驱动前部1复位至伸展状态。

在该震动棒中,在前部1和后部2之间设置了复位弹性装置4和驱动装置,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以控制前部1的弯曲角度,且能够控制前部1自动弯曲,而且通过复位弹性装置4驱动前部1复位,以使得在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时,能够通过复位弹性装置4控制前部1处于伸展状态,以保证前部1能够进出人体对应部位。而且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前部1转动,以使得前部1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插入人体内,也能够驱动其转动至弯曲,以满足使用过程中,方便控制其弯曲的需求。综上所述,该震动棒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震动棒弯曲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进一步的,关于其中的驱动装置,如上所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为了更好的进行驱动,此处优选其中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绳5和用于牵引牵引绳5的驱动机构,牵引绳5和驱动机构中一个与前部1连接、另一个与后部2连接。如驱动机构设置在前部1上,而牵引绳5一端固定在驱动机构的牵引柱上,以通过转动,以使得牵引柱拉动牵引绳5移动,还可以卷绕在卷绕轴,以实现卷绕收线,进而实现牵引,而牵引绳5另一端与后部2连接。当然为了更好的控制前部1体积以及重量,更为优选地是将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后部2上,而牵引绳5一端固定在驱动机构的转轴上,而另一端与前部1连接。

具体的牵引绳可以采用环形绳,拉伸呈直线型,一端套设在前部1的柱体上,另一端穿设牵引柱上,牵引柱沿转轴的径向延伸,以由转轴带动其绕转轴轴线转动,以在连续转动中,往复拉动牵引绳5,在牵引工作程中,拉动牵引绳5向后侧移动,且克服复位弹性装置4的弹性力;而在回复程中,复位弹性装置4弹性力驱动前部1反向转动,此时前部1拉动牵引绳5向前移动。

为了更好的驱动,其中驱动机构优选采用舵机3,舵机3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可以实现角度不断变化并保持当前角度位置,主要包括电动机、传动部件和电位器,可以通过芯片和程序控制其转动角度。以更好的满足使用需求。其中牵引绳5,为了保证使用寿命,优选为钢丝绳。

其中前部1与后部2之间实现转动,可以是通过前部1与后部2之间铰接,也可以是通过三角型侧面相抵接,以使得转动调节。具体的,为了更好的控制前部1转动范围,此处优选前部1的后侧以及后部2的前侧均具有彼此相连的直面6与斜面7,前部1绕自身直面6与斜面7之间的衔接线转动,而前部1转动至伸展状态时,相邻直面6相抵,也可以是直接前部1的直面6与后部2的直面6相抵,也可以是前部1的直面6和后部2的直面6均分别与位于前部1和后部2之间的直面6相抵。而其中前部1转动至最大弯曲状态时,相邻斜面7相抵,与相邻直面6相抵对应。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弯曲,并非是前部1与后部2呈现简单的弯折状态,可以使前部1与所述后部2之间设置有关节块8,可以是设置一个关节块8,也可以是沿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有多个关节块8,如并列设置两个关节块8,前部1与相邻关节块8之间可转动,后部2与相邻关节块8之间可转动,当存在多个关节块8时,相邻关节块8之间可转动,以使得前部1和后部2之间呈现近似弧线弯曲的状态。

对应的,可以使其中关节块8包括方形部802和楔形部801,其中方形部802两侧侧面分别为与直面6,楔形部801的两侧侧面分别为斜面7。在伸展状态下,前部1的直面6与相邻关节块8上对应一侧直面6相贴合以抵接,后部2的直面6与相邻关节块8上对应一侧直面6相贴合以抵接,相邻关节块8之间通过直面6相抵接;对应的,在最大弯曲状态下,则相邻的斜面7相抵,以限制最大弯曲状态。其中相邻关节块8之间以及关节块8与前部1、后部2之间均可以是直接抵接接触,而通过复位弹性装置4的拉紧力,以约束前部1、后部2之间的关系,当存在关节块8,同时约束关节块8之间关系。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起到约束关系,可以使复位弹性装置4穿过方形部802至两端分别与前部1和后部2连接,其中牵引绳5穿过楔形部801设置,以使得一端进入到前部1内,另一端进入后部2内。具体的,可以使关节块8的方形部802,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穿孔,复位弹性装置4穿设该穿孔设置,复位弹性装置4可以是抗弯曲弹性杆,也可以是拉伸弹簧。对应的楔形部801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穿线孔,以使得牵引绳5穿过该穿线孔。对应的,前部1在所述伸展状态下,复位弹性装置4呈直线型,牵引绳5位于前部1与后部2之间的部分呈直线型。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安装上述各个结构,此处优选后部2包括后硬胶壳,舵机3位于后硬胶壳内,后硬胶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向舵机3供电的锂电池10、用于约束牵引绳5走线路径的导线轮9以及控制舵机3工作的控制电路板11,具体的可以设置两个到三个导线轮9,对应前部1包括前硬胶壳,牵引绳5端部以及复位弹性装置4端部均穿入至前硬胶壳内侧以实现与前部1连接。为了避免楔形部之间空隙出现夹持人体皮肤问题,可以设置有硅胶套,以使得各个关节块8均位于硅胶套内,对应的,还可以使前部1和后部2均位于硅胶套中。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智能混凝土震动棒
  • 一种具有震动加热功能的按摩棒
技术分类

0612011282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