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为能够折叠的折叠式轮椅。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不使用时能够折叠起来的折叠式轮椅已为众人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的轮椅包括支承驱动轮的左右侧纵梁、连结左右侧纵梁的支承臂以及横梁。使用时,使支承臂和横梁沿左右侧纵梁的间距变宽的方向摆动而成为展开状态,另一方面,不使用时,握住左右侧纵梁的扶手,向使左右侧纵梁的间距变窄的方向施力,使支承臂和横梁摆动而成为折叠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1983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像专利文献1中的轮椅那样,不使用时将轮椅折叠起来而使其小型化,收纳轮椅所需要的空间较小即可,因此,能够折叠的轮椅广泛普及。

另一方面,例如在要将专利文献1中的轮椅折叠起来时,需要轮椅使用者握住左右侧纵梁的扶手,并向使左右侧纵梁的间距变窄的方向进行操作,但是存在轮椅使用者难以自己进行那样的折叠操作的情况。在折叠轮椅时,除了纵梁以外,还有抓着驱动轮拉近的方法,但该方法对于轮椅使用者而言也有操作困难的时候。在轮椅使用者自己无法进行折叠作业的情况下,需要由周围的人来帮助等。

在轮椅使用者能够驾驶汽车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行动自由度,有时轮椅使用者一个人驾驶汽车。在该情况下,当轮椅使用者从轮椅转移到汽车的驾驶座上以后,需要在身体难以活动的状态下将手伸到位于汽车外轮椅那里将该轮椅折叠起来。因此,抓住轮椅本体的一部分或抓着驱动轮等来拉近那样的折叠操作会变得更加困难,折叠操作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成了一种负担。当轮椅使用者乘坐在汽车的副驾驶座上时情况也一样。

针对上述问题,例如能够想到设置折叠用操作部,以便能够用一只手进行折叠操作。如果将该操作部布置在一对纵梁之间,则会被认为是平衡良好而属于理想状况,但是由于轮椅使用者入座在一对纵梁之间,所以仅单纯地设置操作部的话,操作部有可能接触到轮椅使用者,导致乘坐舒适性不良。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就包括折叠机构的轮椅而言,使折叠机构的操作部不给入座的轮椅使用者带来不适感,从而使乘坐舒适性良好。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能够以轮椅使用者能够入座的折叠式轮椅为前提。该轮椅包括:左侧纵梁,其支承着轮椅体的左侧驱动轮旋转,右侧纵梁,其支承着轮椅体的右侧驱动轮旋转,左侧支承臂,其连接于所述左侧纵梁,能够转动,右侧支承臂,其连接于所述右侧纵梁,能够转动,折叠机构,其将所述左侧支承臂和所述右侧支承臂能够沿轮椅体的左右方向折叠起来地连结在一起,以及座椅框架,其具有支承轮椅使用者入座的坐垫部的入座框架;所述折叠机构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将所述左侧支承臂及所述右侧支承臂都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中的一种状态变更为另一种状态;侧视时,所述操作部从所述入座框架的上端部向下与所述入座框架的上端部保持有规定以上的距离。

根据该构成方式,通过操作操作部,能够容易地将左侧支承臂及右侧支承臂都从展开状态变更为折叠状态,相反,还能够容易地将左侧支承臂及右侧支承臂都从折叠状态变更为展开状态。因此,例如,在保持着轮椅使用者已入座于汽车的驾驶座或副驾驶座上的状态下,能够将轮椅折叠起来而使其小型化,或者能够使轮椅展开而使其成为能够入座的状态。

轮椅使用者在展开状态下入座于坐垫部以后,由于侧视时操作部布置在支承坐垫部的入座框架的上端部的下方且与该入座框架的上端部之间保持有规定以上的距离,因此操作部不会再与坐垫部接触了。这样一来,操作部就不会接触坐垫部的与轮椅使用者的腿部或臀部对应的部分,因此不会给轮椅使用者带来不适感,乘坐舒适性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轮椅使用者所入座的坐垫部会以下沉的方式变形,轮椅使用者的体重越重,该下沉量就越大,但是由于将操作部布置在侧视时以入座框架的上端部为基准向下相隔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因体重较重的轮椅使用者入座而导致坐垫部下沉,也能避免坐垫部与操作部接触。也就是说,上述规定距离,即使假设的轮椅最大载重作用于坐垫部也能够避免坐垫部与操作部接触。假设的轮椅最大载重可以任意地设定,例如是体重为100kg的轮椅使用者或体重为120kg的轮椅使用者入座时的载重。能够将此时的坐垫部的下沉量称为最大下沉量。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所述操作部,使所述操作部能够在使所述操作部向上方立起的第一操作状态和使所述操作部倒下的第二操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折叠机构构成为:通过进行将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一操作状态的切换操作,将所述左侧支承臂及所述右侧支承臂都从展开状态变更为折叠状态;通过进行将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第一操作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状态的切换操作,将所述左侧支承臂及所述右侧支承臂都从折叠状态变更为展开状态。

根据该构成方式,在使处于展开状态的轮椅变更为折叠状态时,只要向上方操作倒着的操作部使其立起即可,能够容易地进行折叠操作。在使处于折叠状态的轮椅变更为展开状态时,只要让立着的操作部倒下即可,能够容易地进行展开操作。在轮椅使用者入座时,由于操作部是倒着的,因此能够使其成为一种操作部难以与坐垫部接触的状态。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中,所述座椅框架构成为:能够安装在所述左侧纵梁及所述右侧纵梁上,并能够从所述左侧纵梁及所述右侧纵梁上卸下来;处于所述第一操作状态的所述操作部的上端部位于所述入座框架的上端部的上方。

根据该构成方式,在折叠轮椅以前先将座椅框架从左侧纵梁及右侧纵梁上卸下来,然后就能够将轮椅折叠起来了。因此,例如在要将轮椅放到汽车上时,先将座椅框架提起并放到汽车上,然后就能够将轮椅体提起并放到汽车上。这样一来,能够降低放到汽车上时一次要提起的重量,因此放到汽车上的作业变得容易。在操作部处于第一操作状态即折叠状态时,由于该操作部的上端部位于入座框架的上端部的上方,因此该操作部会与坐垫部接触。这样便能够得知轮椅处于折叠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忘记进行展开操作。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中,所述操作部能够布置在所述坐垫部的正下方。这样一来,在已安装上座椅框架的状态下,操作部被坐垫部遮盖住,因此能够抑制对操作部的误操作。

在本公开的第五方面中,所述入座框架包括顺着所述左侧纵梁沿轮椅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侧入座框架和顺着所述右侧纵梁沿轮椅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右侧入座框架;俯视时,所述操作部能够布置在所述左侧入座框架与所述右侧入座框架之间;所述坐垫部能够从所述左侧入座框架连续地设置到所述右侧入座框架。

根据该构成方式,操作部布置在构成座椅框架的左侧入座框架和右侧入座框架之间,因此操作操作部时的平衡良好。在该情况下,能够使位于操作部上方的坐垫部和该操作部不接触。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进行折叠操作时的操作部布置得比入座框架的上端部更靠下侧且与该入座框架的上端部之间留有规定的空间,因此,操作部不会给入座的轮椅使用者带来不适感,能够使乘坐舒适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轮椅本体上卸下座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椅的左侧视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折叠后的轮椅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折叠后的轮椅本体的俯视图;

图7是左侧纵梁的右侧视图;

图8是左侧纵梁的俯视图;

图9是从左上方观察到的右侧纵梁的后侧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左上方观察到的右侧纵梁的前侧的立体图;

图11是支承臂及折叠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从左上方观察到的支承臂及折叠机构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一左侧支承臂的俯视图;

图14是沿图11中的XIV-XIV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5是从右上方观察到的折叠机构的操作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将座椅安装到轮椅本体之前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17是右侧入座框架的右侧视图;

图18是相当于图16的图,其表示将座椅放置在轮椅本体上并且使座椅靠背框架立起之前的状态;

图19是相当于图16的图,其表示使座椅靠背框架立起的状态;

图20是相当于图16的图,其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21是相当于图18的图,其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22是相当于图19的图,其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图23是相当于图16的图,其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图24是相当于图18的图,其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图25是相当于图19的图,其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图26是相当于图16的图,其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图27是相当于图19的图,其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图28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是表示解除锁定后的情况的图。

-符号说明-

1-轮椅;4-坐垫部;7-座椅框架;10-左侧驱动轮;11-右侧驱动轮;12-左侧小脚轮;13-右侧小脚轮;20-左侧纵梁;30-右侧纵梁;24-前侧收纳凹部(左侧接合凹部);24a-前侧接合面;24b-后侧接合面;25-后侧收纳凹部(左侧接合凹部);34-前侧收纳凹部(右侧接合凹部);34a-前侧接合面;34b-后侧接合面;34f-插入孔(插入部);35-后侧收纳凹部(右侧接合凹部);51-第一左侧支承臂;52-第二左侧支承臂;61-第一右侧支承臂;62-第二右侧支承臂;70-折叠机构;71-前侧连结部件;73-连动部件;74-操作部;74a-支轴(支承部件);75-抓握部;75a-第一抓握部;75b-第二抓握部;76-左侧从动齿轮部(第一齿轮部);77-右侧从动齿轮部(第一齿轮部);78-驱动齿轮部(第二齿轮部);83d-左侧止动部;83e-左侧按压部;84d-右侧止动部;84e-右侧按压部;90-左侧入座框架;91-右侧入座框架;93-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4-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5-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6-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7-前侧横梁;98-后侧横梁;101-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2-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3-右侧滑动部件;104-右侧螺旋弹簧(施力部件);103b-前侧限制部;103c-后侧限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优选实施方式只是从本质上说明本发明的示例而已,并无限制本发明的适用对象或用途的意图。

图1是从前斜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椅1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该轮椅1是不需要准备工具就能够分成轮椅本体2和座椅3的轮椅。图3示出了座椅3。图4是处于已安装上座椅3的状态的轮椅1的左侧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处于卸下了座椅3后的状态的轮椅本体2构成为能够折叠,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椅1是折叠式轮椅。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示出了座椅3所具有的坐垫部4和靠背部5,但在图1和图4中未示出坐垫部4及靠背部5。在图3中,仅有坐垫部4及靠背部5的外形用假想线表示。座椅3的具体结构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轮椅1前进时的行进方向简称为前方,轮椅1的前方相当于入座轮椅1上的轮椅使用者(未图示)的前方。将轮椅1后退时的行进方向简称为后方,轮椅1的后方相当于入座轮椅1上的轮椅使用者的后方。轮椅1的前后方向也是轮椅体的长边方向。入座轮椅1上的轮椅使用者的左侧是轮椅1的轮椅体左侧,简称为左方。入座轮椅1上的轮椅使用者的右侧是轮椅1的轮椅体右侧,简称为右方。轮椅1的左右方向也是轮椅体的宽度方向。轮椅1的“上侧”是指在能够入座的状态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成为上侧的一侧,轮椅1的“下侧”是指在能够入座的状态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成为下侧的一侧。

(轮椅本体的结构)

如图1、图4等所示,轮椅本体2包括左侧驱动轮10、右侧驱动轮11、左侧小脚轮12、右侧小脚轮13、左侧纵梁20、右侧纵梁30。左侧驱动轮10和右侧驱动轮11是轮椅使用者用手向前方或向后方旋转用的大直径轮子,由于设置在轮椅本体2的后侧,因此也能够称之为驱动用后轮。驱动轮10、11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橡胶轮胎10b、11b安装在由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成型出的轮子10a、11a上而成的结构。在轮子10a、11a的轮宽方向外侧,设置有用于让轮椅使用者在驱动时用手抓住的手扶圈10c、11c。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2及图4中,符号B表示制动器。制动器B是构成为通过手动切换制动状态和解除状态的现有制动器。

小脚轮12、13是用于变换轮椅1的行进方向的轮子,其直径小于驱动轮10、11。小脚轮12、13设置在轮椅本体2的前侧,因此也可以称为行进方向变换用前轮。

如图7所示,左侧纵梁2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部框架部21和小脚轮支承部22。图7表示将轮椅1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的左侧纵梁20,如该图所示,上部框架部21以越往前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平缓地倾斜。上部框架部21的倾斜角度可以不是图示的角度,上部框架部21也可以是水平的。上部框架部21和小脚轮支承部22由上述CFRP一体成型,因此左侧纵梁20由单一部件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左侧纵梁20还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

在上部框架部21的后端部形成有轮轴插入孔21a,左侧驱动轮10所具有的轮轴10d的右侧以插入该轮轴插入孔21a中的状态而被固定下来。在轮轴10d的右侧已固定在上部框架部21的后端部上的状态下,左侧驱动轮10由轮轴10d支承而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相对于左侧纵梁20旋转。

在上部框架部21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前侧突出部21b。处于入座状态的轮椅使用者能够抓握前侧突出部21b。在上部框架部2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位形成有贯穿左右方向的通孔21c,由此而能够实现左侧纵梁20的轻量化。能够使通孔21c呈前后方向较长的形状。

在上部框架部21的后端部设置有向前方凹陷而形成的后侧凹部21d。后侧凹部21d如后所述,是与座椅3的一部分接合的部分。

在上部框架部21的右侧面形成有供收纳座椅3所具有的左侧入座框架90(后述)的收纳凹部23。收纳凹部23向上方敞开,能够从上方将入座框架90收纳在收纳凹部23中。收纳凹部23也向右侧即轮椅体的宽度方向内侧敞开,能够从右侧观察收纳凹部23的内表面。

收纳凹部23由三个部分构成。也就是说,收纳凹部23的前侧部分是前侧收纳凹部(左侧接合凹部)24;收纳凹部23的后侧部分是后侧收纳凹部(左侧接合凹部)25;收纳凹部23的前侧收纳凹部24与后侧收纳凹部25之间的部分是中间收纳凹部26。通孔21c位于前侧收纳凹部24和后侧收纳凹部25之间。通孔21c位于中间收纳凹部26的下方。

前侧收纳凹部24及后侧收纳凹部25的深度方向(上下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比中间收纳凹部26的同方向的尺寸还长,因此,前侧收纳凹部24及后侧收纳凹部25形成得比中间收纳凹部26还深。前侧收纳凹部24及后侧收纳凹部25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中间收纳凹部26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比前侧收纳凹部24及后侧收纳凹部25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还长,因此中间收纳凹部26呈前后方向较长的形状。

前侧收纳凹部24的内表面中分别位于前侧及后侧的面为前侧接合面24a及后侧接合面24b。前侧接合面24a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比左右方向的尺寸还长。同样,后侧接合面24b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也被设定得比左右方向的尺寸还长。前侧接合面24a及后侧接合面24b都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前侧接合面24a及后侧接合面24b越向下越彼此接近。也就是说,前侧接合面24a由越向下越位于后方的倾斜面形成,后侧接合面24b由越向下越位于前方的倾斜面形成。因此,前侧接合面24a和后侧接合面24b之间的间距越向下越窄。前侧接合面24a和后侧接合面24b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分离。

如图8所示,前侧接合面24a和后侧接合面24b形成为越往右侧即轮椅体的宽度方向内侧越彼此接近。也就是说,前侧接合面24a以越往右侧越位于后方的方式延伸,后侧接合面24b以越往右侧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延伸。前侧接合面24a的右缘部和后侧接合面24b的右缘部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留有间距而设,该部分成为使前侧收纳凹部24向右侧敞开的部分。

前侧收纳凹部24的底面24c从前侧接合面24a的下端部延伸到后侧接合面24b的下端部。如图7所示,前侧收纳凹部24的内表面的左侧面24d从前侧接合面24a的左缘部延伸到后侧接合面24b的左缘部。在左侧面24d上,以向左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后述的作为被止动部的凹陷部24e。凹陷部24e在比左侧面24d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位还靠上方的位置位于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位。凹陷部24e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凹陷部24e设定成从右侧面观察时,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上下方向的尺寸还长。将凹陷部24e的深度(左右方向的尺寸)设定成上下方向中央部位最深。

后侧收纳凹部25与前侧收纳凹部24结构相同。后侧收纳凹部25的前侧接合面25a及后侧接合面25b与前侧收纳凹部24的前侧接合面24a及后侧接合面24b一样,都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前侧接合面25a及后侧接合面25b越向下越彼此接近。而且,如图8所示,前侧接合面25a及后侧接合面25b形成为越往右侧越彼此接近。如图7所示,后侧收纳凹部25的底面25c位于轮轴插入孔21a的正上方。在后侧收纳凹部25的内表面的左侧面25d上,以向左方凹陷的方式形成有作为被止动部的凹陷部25e。前侧的凹陷部24e和后侧的凹陷部25e可以形状相同,也可以形状不同。

如图7所示,小脚轮支承部22从上部框架部2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位朝着前方倾斜地向下延伸。如图8所示,小脚轮支承部22以越往其下侧越位于左侧即轮椅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弯曲。如图4所示,小脚轮支承部22的下端部向前侧与左侧驱动轮10之间保持规定距离以上,在该下端部安装有能够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做旋转运动的左侧小脚轮12。小脚轮12位于上部框架部21的前侧突出部21b的正下方。

如图2等所示,右侧纵梁30是与左侧纵梁20左右对称的结构,包括上部框架部31和小脚轮支承部32。如图9所示,在上部框架部31形成有轮轴插入孔31a,右侧驱动轮11所具有的轮轴11d(如图14所示)的左侧以插入该轮轴插入孔31a中的状态而被固定下来。在轮轴11d的左侧已固定在上部框架部31的后端部上的状态下,右侧驱动轮11由轮轴11d支承而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相对于右侧纵梁30旋转。

如图10所示,在上部框架部31的前端部设置有前侧突出部31b,在上部框架部3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位形成有通孔31c。在上部框架部31的后端部设置有以向前方凹陷的方式形成的后侧凹部31d(如图9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也一起示出了构成座椅3的一部分的部件即右侧角度变更部84的一部分,该右侧角度变更部84遮盖了上部框架部31的后端部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在上部框架部31的左侧面形成有供收纳座椅3所具有的右侧入座框架91(后述)的收纳凹部33。收纳凹部33向上方及左侧敞开,能够从左侧观察收纳凹部33的内表面。

如图9及图10所示,收纳凹部33具有前侧收纳凹部(右侧接合凹部)34、后侧收纳凹部(右侧接合凹部)35以及中间收纳凹部36。如图10所示,前侧收纳凹部34的前侧接合面34a及后侧接合面34b都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越向下越彼此接近,越往左侧越彼此接近。在前侧收纳凹部34的内表面形成有底面34c和右侧面34d。在右侧面34d上,以向右凹陷的方式形成有作为被止动部的凹陷部34e。

如图9所示,后侧收纳凹部35与前侧收纳凹部34结构相同,前侧接合面35a及后侧接合面35b都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越向下越彼此接近,越往左侧越彼此接近。后侧收纳凹部35的底面35c位于轮轴插入孔31a的正上方。在后侧收纳凹部35的右侧面35d上,以向右凹陷的方式形成有作为被止动部的凹陷部35e。

如图1等所示,小脚轮支承部32从上部框架部3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位向前方倾斜地向下延伸,并且以越往下侧越位于右侧的方式弯曲。在小脚轮支承部32的下端部安装有能够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做旋转运动的右侧小脚轮13。

(脚放置部的结构)

如图1所示,在轮椅本体2的前部设置有脚放置部40,该脚放置部40用于供入座的轮椅使用者放脚。脚放置部40包括:左侧放置臂41,其连结于左侧纵梁20的小脚轮支承部22的下端部,能够朝着上下方向转动;右侧放置臂42,其连结于右侧纵梁30的小脚轮支承部32的下端部,能够朝着上下方向转动;连结板43,其将左侧放置臂41的右端部和右侧放置臂42的左端部能够相互转动地连结起来。该转动中心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左侧放置臂4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左脚的左板41a,在右侧放置臂4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右脚的右板42a。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轮椅本体2处于展开状态时,左侧放置臂41及右侧放置臂42都呈水平延伸的状态。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轮椅本体2处于折叠状态时,左侧放置臂41及右侧放置臂42都沿左右方向折叠起来而呈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连结板43布置在上方。也就是说,为了不阻碍对轮椅本体2的折叠操作,左侧放置臂41和右侧放置臂42能够相对转动。

(轮椅本体的展开及折叠)

轮椅本体2构成为不使用工具等就能够从图1及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变为图5及图6所示的折叠状态,并且能够从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下,左侧纵梁20与右侧纵梁30之间的间距扩大而能够安装座椅3。另一方面,在折叠状态下,左侧纵梁20与右侧纵梁30之间的间距变窄,不能安装座椅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座椅3构成为既能够安装到轮椅本体2上,又能够从轮椅本体2上卸下来,因此在不使用轮椅1时,通过将座椅3从轮椅本体2卸下来,就能够使轮椅本体2和座椅3分开,减轻重量,然后再进行搬运,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由于能够对轮椅本体2进行折叠,因此轮椅本体2会变得小型化。下面,详细说明使轮椅本体2能够折叠的结构。

(支承臂)

作为使轮椅本体2能够折叠的结构之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使用第一左侧支承臂51、第二左侧支承臂52、第一右侧支承臂61以及第二右侧支承臂62的结构。具体而言,轮椅本体2包括:连结于左侧纵梁20能够转动的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二左侧支承臂52、连结于右侧纵梁30能够转动的第一右侧支承臂61及第二右侧支承臂62。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长度相等且呈左右对称的形状。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长度相等且呈左右对称的形状。轮椅本体2还包括能够用手操作的折叠机构7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可以左右不对称,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也可以左右不对称。

如图11所示,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基端部(一端部),经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轴51a与左侧纵梁20的上部框架部21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分还靠前侧的部分的下部相连结,能够朝着前后方向转动。第二左侧支承臂52的基端部(一端部),经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轴52a与左侧纵梁20的上部框架部21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分还靠后侧的部分的下部相连结,能够朝着前后方向转动。因此,第二左侧支承臂52设置在比第一左侧支承臂51还靠后侧的位置。

第一右侧支承臂61、第二右侧支承臂62也分别与第一左侧支承臂51、第二左侧支承臂52一样,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基端部(一端部),经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轴61a与右侧纵梁30的上部框架部31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分还靠前侧的部分的下部相连结,能够朝着前后方向转动。第二右侧支承臂62的基端部(一端部),经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轴62a与右侧纵梁30的上部框架部31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分还靠后侧的部分的下部相连结,能够朝着前后方向转动。四根连结轴51a、52a、61a、62a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四根连结轴51a、52a、61a、62a既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相对于垂直线倾斜,只要沿上下方向延伸即可。即使四根连结轴51a、52a、61a、62a例如向前方或向后方稍微倾斜,也能够进行折叠操作。

例如,如图4所示,在已将轮椅1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状态下从左侧面观察时,如上所述,左侧纵梁20的上部框架部21以越往前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右侧纵梁30的上部框架部31也同样倾斜。因此,位于第二左侧支承臂52的前方的第一左侧支承臂51会位于第二左侧支承臂52的上方;位于第二右侧支承臂62的前方的第一右侧支承臂61会位于第二右侧支承臂62的上方。

如图1、图2及图11所示,在轮椅本体2处于展开状态时,为了增加左侧纵梁20和右侧纵梁30之间的间距,第一左侧支承臂51、第二左侧支承臂52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第二右侧支承臂62皆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以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的方式排列,并且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以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的方式排列。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即另一端部延伸至左侧纵梁20与右侧纵梁30之间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即另一端部也延伸至左侧纵梁20与右侧纵梁30之间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

另一方面,如图5及图6所示,若使第一左侧支承臂51以右端部(另一端部)绕连结轴51a向后方移动的方式转动,并且使第一右侧支承臂61以左端部(另一端部)绕连结轴61a向后方移动的方式转动,进而使第二左侧支承臂52以右端部(另一端部)绕连结轴52a向后方移动的方式转动,并且使第二右侧支承臂62以左端部(另一端部)绕连结轴62a向后方移动的方式转动,则能够缩小左侧纵梁20与右侧纵梁30之间的间距,进而能够将轮椅本体2折叠起来。在该折叠状态下,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沿左右方向排列且彼此平行,但不限于此,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也可以不平行,布置成越往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基端侧,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彼此间的间距越宽。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也一样。需要说明的是,在折叠时,脚放置部40的左侧放置臂41及右侧放置臂42向上方转动,同时进行对脚放置部40的折叠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左侧支承臂51、第二左侧支承臂52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第二右侧支承臂62在展开状态下都不会向前侧转动。也就是说,如图11所示,当第一左侧支承臂51在展开状态下要向前侧转动时,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基端侧的缘部51b与上部框架部21抵接而被阻止向前侧转动。第二左侧支承臂52由缘部52b阻止向前侧转动,第一右侧支承臂61由缘部61b阻止向前侧转动,第二右侧支承臂62由缘部62b阻止向前侧转动。阻止向前侧转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设置止动件等的结构。

(折叠机构)

接着,对图11及图12等所示的折叠机构70的结构进行说明。折叠机构70设置在左侧纵梁20与右侧纵梁30之间,将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能够沿左右方向折叠起来地连结在一起,并且将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能够沿左右方向折叠起来地连结在一起。具体而言,折叠机构70包括:前侧连结部件71、后侧连结部件72、连动部件73、操作部74、抓握部75、左侧从动齿轮部(第一齿轮部)76、右侧从动齿轮部(第一齿轮部)77、驱动齿轮部(第二齿轮部)78。也可以仅设置左侧从动齿轮部76和右侧从动齿轮部77中的一者。下面,对构成折叠机构70的各部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从动齿轮部)

如图13所示,左侧从动齿轮部76与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设置为一体,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左侧从动齿轮部76不相对转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轴51c以贯穿插入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的状态设置在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支轴51c不会从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脱出。构成左侧从动齿轮部76的多个齿,在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以描绘以支轴51c为中心的圆弧状轨迹的方式排列。因此,左侧从动齿轮部76的旋转中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

同样,如图11所示,构成右侧从动齿轮部77的多个齿以描绘以支轴61c为中心的圆弧状轨迹的方式排列,该支轴61c贯穿插入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而不会脱出。因此,右侧从动齿轮部77的旋转中心线也沿上下方向延伸。左侧从动齿轮部76及右侧从动齿轮部77的旋转中心线与连结轴51a平行。

左侧从动齿轮部76和右侧从动齿轮部77相隔规定间距地沿左右方向布置。左侧从动齿轮部76的齿数与右侧从动齿轮部77的齿数相等。

(连结部件)

如图12所示,前侧连结部件71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材构成,沿上下方向相隔间距地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前侧连结部件71。前侧连结部件71、71之间的间距大小的设定要保证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侧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侧进入。在前侧连结部件71的前部连结有抓握部75。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前侧连结部件71的后部的左侧,通过支轴51c连结有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在前侧连结部件71的后部的右侧,通过支轴61c连结有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第一左侧支承臂51能够绕支轴51c转动,第一右侧支承臂61能够绕支轴61c转动。因此,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通过前侧连结部件71连结起来,能够转动,并且抓握部75的后端部(基端部)通过前侧连结部件71与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相连结。支轴61c与连结轴61a平行。

后侧连结部件72被布置为向着后侧远离前侧连结部件71。后侧连结部件72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厚板状,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轴72a与第二左侧支承臂52的右端部相连结,并且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轴72b与第二右侧支承臂62的左端部相连结。第二左侧支承臂52能够绕支轴72a转动,第二右侧支承臂62能够绕支轴72b转动。在后侧连结部件72上设置有供第二左侧支承臂52的右端侧及第二右侧支承臂62的左端侧进入的空洞部72c。支轴72a、72b与连结轴52a平行。

在后侧连结部件72的后部设置有形成为环状的环状部72d。环状部72d从第二左侧支承臂52及第二右侧支承臂62向后侧突出。该环状部72d视需求设置即可,可以省略,也可以呈其他形状。

(连动部件)

连动部件73是连结前侧连结部件71和后侧连结部件72的部件,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状。连动部件73的后端部固定在后侧连结部件72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另一方面,连动部件73的前端部与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的支轴51c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的支轴61c相连结,能够转动。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能够绕支轴51c相对于连动部件73的前端部转动;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能够绕支轴61c相对于连动部件73的前端部转动。因此,能够由连动部件73将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与第二左侧支承臂52及第二右侧支承臂62连结起来而让它们连动。

(操作部及驱动齿轮部)

操作部74是例如轮椅使用者或看护人员等进行折叠操作的人(操作者)用手操作折叠机构70的部件,布置在左侧纵梁20和右侧纵梁30之间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该操作部74的操作方向为上下方向。也就是说,如图14及图15所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轴(支承部件)74a贯穿插入在操作部74的基端部,通过该支轴74a支承操作部74能够转动。支轴74a的左端部由左侧轴承部74b支承,支轴74a的右端部由右侧轴承部74c支承。左侧轴承部74b布置在前侧连结部件71的上表面的左侧,与支轴51c的上端部一体化。右侧轴承部74c布置在前侧连结部件71的上表面的右侧,与支轴61c的上端部一体化。

操作部74的沿径向从支轴74a离开的部分形成为环状。这样一来,操作者就能够将手插入操作部74中并握住操作部74,或者抓住操作部74。操作部74的大小能够任意设定,优选设为至少手指能够插入。操作部74也可以不形成为环状而形成为杆状。在使操作部74形成为杆状的情况下,作为操作部74的构造优选具有从支轴74a沿径向延伸的部分和与支轴74a平行地延伸的部分。

如图14所示,驱动齿轮部78与操作部74的基端部设置为一体,驱动齿轮部78与操作部74的基端部不相对转动。构成驱动齿轮部78的多个齿在操作部74的基端部以描绘以支轴74a为中心的圆弧状轨迹的方式排列。因此,驱动齿轮部78的旋转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由于操作部74与驱动齿轮部78被一体化,因此通过让操作部74绕支轴74a转动,就能够让驱动齿轮部78绕支轴74a进行驱动,此时的操作部74绕与驱动齿轮部78的旋转中心线相同的中心线转动。也就是说,支轴74a是能够让操作部74绕与驱动齿轮部78的旋转中心线一致的中心线转动的方式来支承操作部74的部件。

支轴74a布置在以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为基准的上方。这样一来,驱动齿轮部78的旋转中心线及操作部74就布置在以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为基准的上方。在对操作部74进行操作时,是从上方用手抓着操作部74进行操作,通过使操作部74位于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上方,在用手抓着操作部74时,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就不会阻碍操作,操作性良好。

驱动齿轮部78的齿宽(左右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从左侧从动齿轮部76开始到达右侧从动齿轮部77。这样一来,能够使驱动齿轮部78的齿与左侧从动齿轮部76的齿和右侧从动齿轮部77的齿都啮合。也就是说,能够用一个驱动齿轮部78驱动两个从动齿轮部76、77,因此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能够使从动齿轮部76、77开始转动的时刻及转动速度相同。

驱动齿轮部78的旋转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左侧从动齿轮部76及右侧从动齿轮部77的旋转中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即使这样处于旋转中心线正交的位置关系,通过将驱动齿轮部78的旋转中心线布置在左侧从动齿轮部76及右侧从动齿轮部77的上方,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力的传递。

(通过操作部的折叠及展开操作)

折叠机构70构成为:通过操作操作部74,使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从折叠状态变更为展开状态,从展开状态变更为折叠状态。具体而言,能够使操作部74绕支轴74a转动。通过使操作部74由支轴74a支承着而能够转动,就能够让操作部74在图5及图6所示的使该操作部74向上方立起的立起状态(第一操作状态)和图11、图12及图14所示的使该操作部74倒下的非立起状态(第二操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让处于立起状态的操作部74向轮椅体后侧倒过去,操作部74就被切换为非立起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将处于非立起状态的操作部74向轮椅体前侧拉起来,操作部74就被切换为立起状态。让操作部74向轮椅体后侧倒过去的操作是向下方的操作,将操作部74向轮椅体前侧拉起来的操作是向上方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使操作部74构成为能够向轮椅体前侧倒过来。

通过进行将操作部74从非立起状态切换到立起状态的切换操作,将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从展开状态变更为折叠状态;通过进行将操作部74从立起状态切换到非立起状态的切换操作,将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从折叠状态变更为展开状态。

更详细地说明,在将处于非立起状态的操作部74向立起状态切换时,使操作部74向上方立起。该操作是朝向规定方向的操作。由于驱动齿轮部78与操作部74设置为一体,因此通过朝向规定方向操作操作部74,驱动齿轮部78就会绕支轴74a向前方旋转。当驱动齿轮部78旋转时,旋转力会传递给与驱动齿轮部78啮合的左侧从动齿轮部76及右侧从动齿轮部77,左侧从动齿轮部76及右侧从动齿轮部77就会绕上下方向的中心线旋转。此时,与左侧从动齿轮部76设置为一体的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基端部能够通过连结轴51a相对于左侧纵梁20转动;与右侧从动齿轮部77设置为一体的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基端部能够通过连结轴61a相对于右侧纵梁30转动。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能够相对于前侧连结部件71一起转动。因此,利用传递给左侧从动齿轮部76和右侧从动齿轮部77的旋转力,第一左侧支承臂51绕连结轴51a向后方转动,第一右侧支承臂61绕连结轴61a向后方转动。这样一来,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就从展开状态变更为折叠状态。

由于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第二左侧支承臂52及第二右侧支承臂62是通过连动部件73相连结的,所以与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转动连动,第二左侧支承臂52及第二右侧支承臂62也同样绕连结轴52a、62a转动。这样一来,第二左侧支承臂52和第二右侧支承臂62也同时从展开状态变更为折叠状态。

(操作部的布置情况)

这里,对将轮椅本体2折叠起来以后用一只手提起轮椅本体2使其移动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用一只手提起轮椅本体2的情况下,普通轮椅的话,由于根本没有设想过用一只手将轮椅提起,所以难以理解抓着哪个部分好,假设已经用一只手将轮椅提起了,没有设想过用一只手提起的轮椅也会变得不稳定。其结果是,轮椅的前部有可能倾斜而位于后部的下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小脚轮安装在现有的普通轮椅的前部,能够旋转,因此当轮椅的前部下降时,小脚轮就会下垂而与地面接触。结果,需要将其提起到更高的位置。特别是,在假设轮椅使用者是一人驾驶汽车的情况下,当轮椅使用者从轮椅移动到汽车的驾驶座上以后,需要让汽车外面的轮椅移动到汽车里面,但此时难以用双手提起轮椅,不得不用一只手提起轮椅。这样一来,小脚轮就会下垂而与门的开口的下缘部接触而无法收起,因此不得不提起到更高的位置,这对轮椅使用者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操作部74的位置进行了研究。也就是说,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操作部74在侧视轮椅体时布置在驱动轮10、11的轮轴10d、11d与小脚轮12、13的旋转中心线之间。侧视时,处于卸下了座椅3的状态的轮椅本体2的重心位于驱动轮10、11的轮轴10d、11d附近。因此,在折叠起来以后,通过抓住侧视时布置在驱动轮10、11和小脚轮12、13之间的操作部74,轮椅本体2的后部便会自然地倾斜成位于前部的下方。这样便能够抑制小脚轮12、13下垂。

(抓握部)

如图11及图12所示,构成折叠机构70的一部分的抓握部75是在使处于折叠状态的轮椅本体2移动时能够抓握的部分。如上所述,虽然能够用手抓着操作部74来提起轮椅本体2,但由于进行折叠时操作部74处于立起状态,有些人可能难以抓住它。也能想到难以抓住呈环状的操作部74,并且操作部74是用于操作折叠机构70的部件,并不是用于提起轮椅本体2的专用部件。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抓握部75,与操作部74分开,便会易于提起轮椅本体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省略抓握部75而利用操作部74来提起轮椅本体2。

抓握部75安装在前侧连结部件71的前部,经由该前侧连结部件71与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相连结。抓握部75从前侧连结部件71的前部向前方延伸。也就是说,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左侧支承臂51的右端部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左端部都位于基端部的后方,在将处于该折叠状态的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切换为展开状态时,通过操作操作部74使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绕连结轴51a、61a向前方转动。也就是说,前方是从折叠状态变更为展开状态时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转动方向。

抓握部75能够在使轮椅本体2从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使用。当轮椅使用者抓住抓握部75来提起轮椅本体2时,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与左侧纵梁20和右侧纵梁30相连结,能够转动,另一方面,由于重力的影响,向下的力总是作用在左侧纵梁20和右侧纵梁30上,因此与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相连结的抓握部75会向上方做相对移动。通过该抓握部75的相对移动,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会从折叠状态向前方转动到变成展开状态。由于抓握部75向从折叠状态变更为展开状态时第一左侧支承臂51和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转动方向即前方延伸,因此仅通过用一只手抓住该抓握部75进行提起的操作,就能够利用轮椅本体2本身的重量使轮椅本体2展开。在抓住抓握部75使展开时,不需要对操作部74进行操作。

抓握部75的形状和结构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抓握部75由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部分构成。具体而言,抓握部75具有第一抓握部75a和第二抓握部75b。其中,第一抓握部75a从与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相连结的基端部(后端部)向第一左侧支承臂51及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转动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第二抓握部75b从第一抓握部75a的前端部向轮椅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抓握部75b既可以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也可以仅向一个方向延伸。由于第一抓握部75a和第二抓握部75b的延伸方向互不相同,因此轮椅使用者能够选择容易抓住的一者来抓住。

(座椅的结构)

如图2所示,座椅3包括轮椅使用者入座的坐垫部4、靠背部5以及座椅框架7。如图1所示,座椅框架7构成为能够安装在轮椅本体2的左侧纵梁20及右侧纵梁30上并能够从轮椅本体2的左侧纵梁20及右侧纵梁30上卸下来。如图3所示,座椅框架7包括左侧入座框架90、右侧入座框架91以及座椅靠背框架92。如图1所示,左侧入座框架90在座椅3下部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延伸,顺着轮椅本体2的左侧纵梁20的上部框架部21。右侧入座框架91在座椅3下部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延伸,顺着轮椅本体2的右侧纵梁30的上部框架部31。需要说明的是,俯视时,折叠机构70的操作部74及抓握部75布置在左侧入座框架90与右侧入座框架91之间。

如图3中的假想线所示,坐垫部4从左侧入座框架90延伸到右侧入座框架91,并且还沿前后方向延伸,是构成用于供轮椅使用者入座的座面部分。坐垫部4的左侧由左侧入座框架90支承,坐垫部4的右侧由右侧入座框架91支承。作为构成坐垫部4的部件,能够举出例如板材、布材、网状部件、各种弹性材、发泡材等,构成坐垫部4的部件还能够是构成为在轮椅使用者入座时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的部件。

在已将座椅3安装在轮椅本体2上的状态下,坐垫部4被布置在折叠机构70的操作部74的上方。换句话说,操作部74布置在坐垫部4的正下方。例如,图14中用假想线表示的坐垫部4和操作部74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空间。这样的坐垫部4与操作部74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通过座椅框架7的结构及形状来实现。

具体而言,设定入座框架90、91的上端部的高度及入座框架90、9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使得侧视时处于非立起状态的操作部74的上端部与入座框架90、91的上端部之间的距离在规定距离以上。这样一来,侧视时,处于非立起状态的操作部74就会从入座框架90、91的上端部向下离开该入座框架90、91的上端部规定以上的距离。其结果是,在坐垫部4和操作部74之间形成上述空间。

这里,当轮椅使用者入座于坐垫部4时,坐垫部4会因轮椅使用者的体重而下沉。由于操作部74在侧视时布置在支承坐垫部4的入座框架90、91的上端部的下方且与入座框架90、91的上端部之间保持有规定距离以上,因此操作部74不会再与下沉的坐垫部4接触。这样一来,操作部74就不会接触坐垫部4的与轮椅使用者的腿或臀部对应的部分,故不会给轮椅使用者带来不适感,乘坐舒适性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轮椅使用者的体重越重,轮椅使用者入座的坐垫部4的下沉量就会越大,但由于操作部74布置在侧视时以入座框架90、91的上端部为基准向下离开该入座框架90、91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因此即使坐垫部4因体重较重的轮椅使用者入座而下沉,也能够避免坐垫部4与操作部74接触。也就是说,上述规定距离的大小,即使假设的轮椅最大载重作用于坐垫部4也能够避免坐垫部4与操作部74接触。假设的轮椅最大载重可以任意地设定,例如轮椅最大载重是体重为100kg的轮椅使用者或体重为120kg的轮椅使用者入座时的载重。能够将此时的坐垫部4的下沉量称为最大下沉量。就是在坐垫部4的下沉量为最大下沉量的状态下,坐垫部4的下表面也不会与操作部74接触。由于存在下沉量根据坐垫部4的材质和结构等也不同的情况,因此也可以根据坐垫部4的材质和结构等来改变上述规定距离。

如图14中假想线所示,设定操作部74的尺寸和支轴74a的高度,以便做到:若使操作部74处于立起状态,操作部74的上端部就会位于比入座框架90、91的上端部更靠上方的位置。

在已将座椅3安装在轮椅本体2上的状态下,抓握部75位于坐垫部4的下方。这样一来,抓握部75便处于被坐垫部4遮盖住的状态,轮椅使用者或看护人员难以误抓握了抓握部75。另一方面,在已将轮椅本体2折叠起来拿着的情况下,由于座椅3已被卸下来,因此从上方能够看到抓握部75,而能够容易地握住抓握部75。

(座椅框架与轮椅本体的嵌合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时,通过将座椅框架7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在轮椅本体2的左侧纵梁20及右侧纵梁30上,便能够使座椅3与左侧纵梁20及右侧纵梁30都嵌合。通过该嵌合结构来抑制座椅3摇晃。下面,具体地说明座椅框架7与轮椅本体2的嵌合结构。

如图3所示,在左侧入座框架90的前侧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在左侧入座框架90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和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与形成在左侧纵梁20上的前侧收纳凹部24和后侧收纳凹部25(如图7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一致。在安装座椅3时,将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及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分别布置在前侧收纳凹部24及后侧收纳凹部25的上方后,再使它们向下方移动,由此而从上方将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及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分别插入前侧收纳凹部24及后侧收纳凹部25中。因此,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及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是分别从上方插入前侧收纳凹部24及后侧收纳凹部25而接合的部分。左侧入座框架90中的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与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之间的部分被收纳在形成在左侧纵梁20上的中间收纳凹部26中。

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形成为中空状,它的中空部分向左敞开。前表面93a及后表面93b分别位于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的外表面的前侧及后侧,分别以顺着前侧收纳凹部24的前侧接合面24a及后侧接合面24b的方式形成。这样一来,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就越向下越短。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的下表面以顺着前侧收纳凹部24的底面24c的方式形成。

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也呈向左敞开的中空状。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的前表面94a及后表面94b分别以顺着后侧收纳凹部25的前侧接合面25a及后侧接合面25b的方式形成。这样一来,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就越向下越短。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的下表面以顺着后侧收纳凹部25的底面25c的方式形成。

与左侧入座框架90一样,在右侧入座框架91上也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及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和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与形成在右侧纵梁30上的前侧收纳凹部34和后侧收纳凹部35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一致。在安装座椅3时,从上方将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及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分别插入前侧收纳凹部34及后侧收纳凹部35并使其接合。右侧入座框架91中的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与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之间的部分被收纳在形成在右侧纵梁30上的中间收纳凹部36中。

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呈向右敞开的中空状。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的前表面95a及后表面95b分别以顺着前侧收纳凹部34的前侧接合面34a及后侧接合面34b的方式形成。这样一来,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就越向下越短。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的下表面以顺着前侧收纳凹部34的底面34c的方式形成。

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也呈向右敞开的中空状。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的前表面96a及后表面96b分别以顺着后侧收纳凹部35的前侧接合面35a及后侧接合面35b的方式形成。这样一来,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就越向下越短。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的下表面以顺着后侧收纳凹部35的底面35c的方式形成。

由于如上所述地构成,因此在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时,只要使座椅框架7向下移动而从上方将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及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分别插入左侧接合凹部24、25及右侧接合凹部34、35即可,安装操作容易。在安装时,由于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的下表面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比左侧接合凹部24、25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还短,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与左侧接合凹部24、25的定位。右侧接合突出部95、96也一样。

通过将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及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分别插入左侧接合凹部24、25及右侧接合凹部34、35并使其相互接合,便能够使座椅框架7与左侧纵梁20及右侧纵梁30都嵌合。此时,左侧接合凹部24、25的前侧接合面24a、25a及后侧接合面24b、25b、右侧接合凹部34、35的前侧接合面34a、35a及后侧接合面34b、35b分别形成为越向下越彼此接近,因此,即使不用眼睛看着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以及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或左侧接合凹部24、25、右侧接合凹部34、35,安装时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座椅框架7的定位。需要说明的是,在要将座椅框架7卸下来时只要将其抬起即可,因此拆卸也能够容易地进行。

轮椅使用者入座于坐垫部4以后,座椅框架7的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及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就会被轮椅使用者的体重往下压。这样一来,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就会分别与左侧接合凹部24、25的前侧接合面24a、25a及后侧接合面24b、25b强烈接触而牢固地嵌入左侧接合凹部24、25中;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就会分别与右侧接合凹部34、35的前侧接合面34a、35a及后侧接合面34b、35b强烈接触而牢固地嵌入右侧接合凹部34、35中。

座椅框架7包括在坐垫部4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侧横梁97及后侧横梁98。前侧横梁97从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的右侧面延伸到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的左侧面,是连结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和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的部分。后侧横梁98从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的右侧面延伸到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的左侧面,是连结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和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的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左侧入座框架90、右侧入座框架91、前侧横梁97以及后侧横梁98由上述CFRP等成型为一体,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其他部件形成后再结合起来而一体化。

包括前侧横梁97及后侧横梁98不仅能够提升座椅框架7的刚性,轮椅本体2的左侧纵梁20和右侧纵梁30还通过座椅框架7的横梁97、98间接地连结在一起,故还能够提升轮椅本体2的刚性。特别是,通过将与左侧纵梁20嵌合的第一左侧接合突出部93、第二左侧接合突出部94分别和与右侧纵梁30嵌合的第一右侧接合突出部95、第二右侧接合突出部96连结起来而一体化,轮椅本体2的刚性提升效果会更显著。

(座椅的折叠结构)

座椅3构成为能够让成为靠背的部分倒下而折叠起来。也就是说,座椅靠背框架92安装在左侧入座框架90及右侧入座框架91的后端部,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转动,是在立起状态下能够支承轮椅使用者背部的部件。

具体而言,座椅靠背框架92包括:以在立起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布置的左侧杆材80及右侧杆材81;将左侧杆材80及右侧杆材81的中间部分彼此连结起来的连结杆材82。在左侧杆材80及右侧杆材81上安装有由与坐垫部4相同的材料形成的靠背部5。在已将座椅靠背框架92折叠起来的状态下,左侧杆材80及右侧杆材81处于向前侧延伸的状态并且被布置在坐垫部4上。这样一来,便能够使座椅3小型化。

作为座椅靠背框架92的折叠结构,能够采用现有的公知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左侧杆材80具有左侧角度变更部83。左侧角度变更部83设置在左侧杆材80的下端部,并且与左侧入座框架90的后端部相连结。右侧杆材81具有右侧角度变更部84。右侧角度变更部84设置在右侧杆材81的下端部,并且与右侧入座框架91的后端部相连结。

右侧角度变更部84包括:固定部件84a,其固定在右侧入座框架91的后端部;转动部件84b,其固定在右侧杆材81的下端部,且安装在固定部件84a上,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转动;以及锁定销84c。锁定销84c插入设置于固定部件84a的锁定孔(未图示)和设置于转动部件84b的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均未图示)中的任一者中。转动部件84b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彼此留有间距地布置在座椅靠背框架92的转动中心线的周向上。例如设定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形成位置,做到:当将锁定销84c插入转动部件84b的第一通孔和固定部件84a的锁定孔时,能够以立起状态将座椅靠背框架92固定好,另一方面,当将锁定销84c插入转动部件84b的第二通孔和固定部件84a的锁定孔时,能够以折叠状态将座椅靠背框架92固定好。

左侧角度变更部83也与右侧角度变更部84一样,包括固定部件83a、转动部件83b以及锁定销(未图示)。右侧角度变更部84的锁定销84c和左侧角度变更部83的锁定销通过锁定销连结件85相连结。例如,通过拉动锁定销连结件85,能够将右侧角度变更部84的锁定销84c和左侧角度变更部83的锁定销从锁定孔中拔出而解除锁定状态。

在左侧角度变更部83的转动部件83b上设置有左侧止动部83d,该左侧止动部83d在座椅靠背框架92处于立起状态时以嵌入左侧纵梁20的后侧凹部21d的状态进行止动。同样,在右侧角度变更部84的转动部件84b上设置有右侧止动部84d,该右侧止动部84d在座椅靠背框架92处于立起状态时以嵌入右侧纵梁30的后侧凹部31d的状态进行止动。在已将座椅靠背框架92折叠起来的状态下,左侧止动部83d及右侧止动部84d分别向上方移动而成为分别左侧纵梁20的后侧凹部21d及右侧纵梁30的后侧凹部31d脱出的状态。

在左侧角度变更部83的转动部件83b上设置有左侧按压部83e,该左侧按压部83e在座椅靠背框架92处于立起状态时将后述的左侧滑动部件113按压到锁定位置。左侧按压部83e和左侧止动部83d被一体化。在右侧角度变更部84的转动部件84b上设置有右侧按压部84e,该右侧按压部84e在座椅靠背框架92处于立起状态时将后述的右侧滑动部件103(如图17等所示)按压到锁定位置。右侧按压部84e和右侧止动部84d被一体化。在已将座椅靠背框架92折叠起来的状态下,左侧按压部83e及右侧按压部84e分别向上方移动,朝着上方远离左侧滑动部件113和右侧滑动部件103,另一方面,当座椅靠背框架92处于立起状态时,左侧按压部83e及右侧按压部84e分别以规定以上的力向前方按压左侧滑动部件113及右侧滑动部件103。

(座椅与轮椅本体之间的锁定结构)

在座椅3上设置有锁定结构,用于使座椅3在已被安装在轮椅本体2上的状态下不易脱离该轮椅本体2。如图17所示,在右侧入座框架91上设置有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一个右侧滑动部件103、右侧螺旋弹簧(施力部件)104。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及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一样,例如都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制板材或树脂材等形成。

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设置在右侧入座框架91的右侧面的前侧,侧视时其位置与形成在右侧纵梁30的前侧收纳凹部34内的凹陷部34e(如图10所示)重叠。侧视时,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与前侧横梁97重叠。

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设置在右侧入座框架91的右侧面的后侧,侧视时其位置与形成在右侧纵梁30的后侧收纳凹部35内的凹陷部35e(如图9所示)重叠。侧视时,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与后侧横梁98重叠。

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的下部固定在右侧入座框架91的右侧面上而成为固定端,另一方面,上部成为自由端,因此,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能够沿左右方向发生弯曲变形。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形成为与上部及下部相比向右突出而成为进入凹陷部34e的部分。通过以规定以上的力向右方按压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来保持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的中央部分从右侧入座框架91的右侧面向该右侧入座框架91的右侧突出的状态而进入凹陷部34e。这样便形成了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的中央部分进入凹陷部34e,由此与该凹陷部34e的内表面接触而止动,不会脱出。因此,该突出的状态为锁定状态。因为这样在右侧纵梁30的与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对应的部分设置有作为被止动部的凹陷部34e,所以仅通过将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成型为上述一样的形状就能够实现锁定状态。

另一方面,允许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向右侧入座框架91的内侧移动的状态为非锁定状态。在非锁定状态下,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向左侧发生弹性变形。例如,将轮椅本体2放好,保持该状态不变,将座椅框架7向上方提起,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就会与凹陷部34e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并被压向左侧而向左侧发生弹性变形。这样一来,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就会从凹陷部34e内出来。当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从凹陷部34e内出来以后,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的形状就会复原。

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与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一样,下部为固定端,上部为自由端。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的中央部分进入凹陷部35e而止动。另一方面,当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变成非锁定状态以后,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的中央部分就能够从凹陷部35e出来。

如图17所示,右侧滑动部件103及右侧螺旋弹簧104都被收纳在右侧入座框架91内。右侧滑动部件103形成为前后方向较长的杆状,右侧滑动部件103在右侧入座框架91内布置于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及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的左侧方,并且由右侧入座框架91支承而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右侧滑动部件103由右侧入座框架91引导,只能沿前后方向移动。右侧滑动部件103能够在将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及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都保持为锁定状态的锁定位置、和使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及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都成为非锁定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之间滑动。这样一来,通过单一的右侧滑动部件103即能够将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及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都切换为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

也就是说,右侧滑动部件103的长度设定为比右侧入座框架91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还长。在右侧滑动部件103的靠后方的部分形成有供右侧螺旋弹簧104的后端部抵接的弹簧抵接部103a。右侧螺旋弹簧104的前端部与右侧入座框架91的内表面抵接,该右侧螺旋弹簧104的作用力作为始终向后方对右侧滑动部件103施加的力作用于该右侧滑动部件103。在该实施方式中,右侧滑动部件103靠右侧螺旋弹簧104的作用力而被保持为已滑动到后方的状态,但如后所述,与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的安装操作连动,右侧滑动部件103还会抵抗右侧螺旋弹簧104的作用力而向前方滑动。滑动到后方的状态表示右侧滑动部件103的非锁定位置,滑动到前方的状态表示右侧滑动部件103的锁定位置。

在右侧滑动部件103的靠前方的部分设置有前侧限制部103b。前侧限制部103b被布置成:在右侧滑动部件103向后方滑动而位于非锁定位置时,该前侧限制部103b位于比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靠后方的位置;而在右侧滑动部件103向前方滑动而位于锁定位置时,该前侧限制部103b与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的左侧面抵接。该前侧限制部103b构成为以规定以上的力向右侧推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的左侧面并使其进入,使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成为锁定状态。也就是说,前侧限制部103b是使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成为锁定状态,并且与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抵接而限制该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后退的部分。

在右侧滑动部件103的比弹簧抵接部103a靠后方的部分设置有后侧限制部103c。后侧限制部103c被布置成:在右侧滑动部件103向后方滑动而位于非锁定位置时,该后侧限制部103c位于比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靠后方的位置;在右侧滑动部件103向前方滑动而位于锁定位置时,该后侧限制部103c与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的左侧面抵接。与前侧限制部103b一样,该后侧限制部103c是使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成为锁定状态,并且与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抵接而限制该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后退的部分。

如图16所示,向后方滑动而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从右侧入座框架91的后端面向后方突出。另一方面,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前端部位于右侧入座框架91内。如图19所示,当右侧滑动部件103向前方滑动而位于锁定位置以后,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前端部从右侧入座框架91的前端面向前方突出。

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前端部由右侧纵梁30止动。如图10所示,在右侧纵梁30的上部框架部31的前侧形成有作为止动孔的右侧插入孔(插入部)34f。该右侧插入孔34f形成在上部框架部31的与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前端部对应的部分,该右侧插入孔34f的口开在前侧收纳凹部34的前侧接合面34a上。因此,位于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前端部会从前侧接合面34a的开口插入右侧插入孔34f中。

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与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的安装操作连动而被切换到锁定位置。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在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之前,预先将座椅靠背框架92折叠起来。然后,如图18所示,将座椅框架7放置在轮椅本体2的左侧纵梁20及右侧纵梁30上并使其嵌合。接着,如图19所示,当让座椅靠背框架92转动而使其成为立起状态时,右侧按压部84e就会与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抵接而以规定以上的力向前方推右侧滑动部件103。这样一来,与使座椅靠背框架92成为立起状态的操作连动,右侧滑动部件103会从非锁定位置切换到锁定位置,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及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都会成为锁定状态而止动于凹陷部34e、35e。同时,由于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前端部从前侧接合面34a的开口插入右侧插入孔34f中而被止动,因此在轮椅使用者入座时,能够防止右侧入座框架91的前端部浮起。

如图3所示,与右侧入座框架91一样,在左侧入座框架90上也设置有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一个左侧滑动部件113以及左侧螺旋弹簧(施力部件)114。

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设置在左侧入座框架90的左侧面的前侧,侧视时其位置与形成在左侧纵梁20的前侧收纳凹部24内的凹陷部24e(如图7所示)重叠。侧视时,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与前侧横梁97重叠。

图3所示的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设置在左侧入座框架90的左侧面的后侧,侧视时其位置与形成在左侧纵梁20的后侧收纳凹部25内的凹陷部25e(如图7所示)重叠。侧视时,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与后侧横梁98重叠。

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从左侧入座框架90的左侧面向该左侧入座框架90的左侧方突出而进入凹陷部24e。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的中央部分进入凹陷部24e,由此与该凹陷部24e的内表面接触而止动。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进入凹陷部25e而止动。

左侧滑动部件113及左侧螺旋弹簧114都被收纳在左侧入座框架90内。左侧滑动部件113布置于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及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的右侧方,并且由左侧入座框架90支承而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左侧滑动部件113能够在使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及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都成为锁定状态的锁定位置、和使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及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都成为非锁定状态的非锁定位置之间滑动。

在左侧滑动部件113的靠后方的部分形成有供左侧螺旋弹簧114的后端部抵接的弹簧抵接部113a。在左侧滑动部件113的靠前方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抵接的前侧限制部113b,在左侧滑动部件113的比弹簧抵接部113a靠后方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抵接的后侧限制部113c。

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左侧滑动部件113的后端部从左侧入座框架90的后端面向后方突出。另一方面,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左侧滑动部件113的前端部位于左侧入座框架90内。当左侧滑动部件113向前方滑动而位于锁定位置以后,左侧滑动部件113的前端部就会从左侧入座框架90的前端面向前方突出。

左侧滑动部件113的前端部由左侧纵梁20止动。虽然未图示,但在左侧纵梁20的上部框架部21的前侧形成有左侧插入孔(插入部)。该左侧插入孔形成在上部框架部21的与左侧滑动部件113的前端部对应的部分,该左侧插入孔的口开在前侧收纳凹部24的前侧接合面24a上。因此,位于锁定位置的左侧滑动部件113的前端部会从前侧接合面24a的开口插入左侧插入孔中。

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左侧滑动部件113与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的安装操作连动而被切换到锁定位置,当使座椅靠背框架92成为立起状态以后,左侧按压部83e就会与左侧滑动部件113的后端部抵接而以规定以上的力向前方推左侧滑动部件113。这样一来,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及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都会成为锁定状态而止动于凹陷部24e、25e。同时,由于左侧滑动部件113的前端部插入左侧插入孔中而被止动,因此在轮椅使用者入座时,能够防止左侧入座框架90的前端部浮起。

(变形例1)

图20~图22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该变形例1在将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切换到锁定位置时利用升降部件120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也就是说,在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设置有收纳在右侧入座框架91内的滑动面103e,另一方面,与滑动面103e滑动接触的升降部件120能够升降地由右侧入座框架91支承。滑动面103e以越向后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升降部件120的上表面是与滑动面103e滑动接触的面,以越向后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在升降部件120的下侧形成有穿过右侧入座框架91并向下方突出的销部120a。在右侧入座框架91中收纳有始终向下方对升降部件120施力的弹簧121。

在该变形例1中,如图20所示,当将座椅3从轮椅本体2上卸下时,升降部件120会由于弹簧121的作用力而位于下降端位置,并且右侧滑动部件103会后退到非锁定位置。当在该状态下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时,如图21所示,升降部件120的销部120a会被上部框架部31的后侧收纳凹部35的内表面往上方推。这样一来,升降部件120就会抵抗弹簧121的作用力而上升。当升降部件120上升时,升降部件120的上表面就会与右侧滑动部件103的滑动面103e滑动接触。此时,由于滑动面103e以越向后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因此朝向前方的力会作用于右侧滑动部件103,右侧滑动部件103会被切换到锁定位置。也就是说,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与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框架7的安装操作连动而被切换到锁定位置。通过将右侧滑动部件103切换到锁定位置,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和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也会成为锁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左侧也能够同样地构成。

(变形例2)

图23~图25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该变形例2在将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切换到锁定位置时利用凸轮130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也就是说,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收纳在右侧入座框架91内,与该后端部抵接的凸轮130设置在右侧入座框架91的后侧。凸轮130设置在右侧入座框架91上能够绕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轴130a转动。凸轮130的后片130b从右侧入座框架91向后方突出。另一方面,凸轮130的前片130c被布置成:比轴130a延伸得更往上且与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抵接。

在该变形例2中,如图23所示,当将座椅3从轮椅本体2上卸下来时,利用右侧螺旋弹簧104的作用力将右侧滑动部件103保持在非锁定位置,并且凸轮130的前片130c由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向后方推,凸轮130被保持在该图所示的位置。当从该状态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时,凸轮130的后片130b会被上部框架部31的后侧收纳凹部35的内表面向前方推,凸轮130就会向前方转动。该凸轮130的转动力从前片130c传递给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因此,如图24所示,右侧滑动部件103被切换到锁定位置。也就是说,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与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框架7的操作连动而被切换到锁定位置。通过将右侧滑动部件103切换到锁定位置,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和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也成为锁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左侧也能够同样地构成。

(变形例3)

图26~图28涉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该变形例3在将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切换到锁定位置时利用上部框架部31的后侧收纳凹部35的内表面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也就是说,如图27所示,当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3时,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与上部框架部31的后侧收纳凹部35的后侧接合面35b抵接。这样一来,右侧滑动部件103就会被后侧接合面35b向前方推而切换到锁定位置。也就是说,位于非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与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框架7的操作连动而被切换到锁定位置。

在变形例3中,设置有用于对右侧滑动部件103进行手动操作的操作杆150。操作杆150能够设置在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侧。在操作杆150的下端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150a,操作杆150通过该轴150a而能够相对于右侧滑动部件103转动。如上所述,当右侧滑动部件103位于锁定位置时,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和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也处于锁定状态,无法将座椅框架7卸下来。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使操作杆150向后侧转动,能够使位于锁定位置的右侧滑动部件103进一步地向前方滑动。这样一来,前侧限制部103b及后侧限制部103c分别就会向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和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的前方移动,结果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和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就会被切换为非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座椅框架7向斜后方抬起,就能够将右侧滑动部件103从右侧插入孔34f中拔出,而能够将座椅框架7卸下来。

在变形例3中,也可以不设置操作杆150,而让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位于前后方向中间部位的上方。这样一来,便能够手动操作右侧滑动部件103的后端部。

(实施方式的作用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沿上下方向操作折叠机构70的操作部74,便能够将轮椅本体2折叠起来。因此,不需要进行抓住轮椅本体2的一部分或驱动轮等来拉近的操作,用一只手就能够进行折叠操作,能够提升便利性。

由于折叠机构70的操作部74布置得比左侧入座框架90及右侧入座框架91的上端部更靠下侧且与左侧入座框架90及右侧入座框架91的上端部之间留有规定的空间,因此,操作部74不会给入座的轮椅使用者带来不适感,能够使乘坐舒适性良好。

由于将折叠机构70的操作部74在侧视轮椅体时布置在左侧驱动轮10、右侧驱动轮11和左侧小脚轮12、右侧小脚轮13之间,因此,在抓着操作部74将轮椅1提起时,能够抑制小脚轮12、13下垂。这样一来,便能够使轮椅1在提起的状态下容易移动。

由于包括朝着在从折叠状态切换到展开状态时第一左侧支承臂51、第一右侧支承臂61的转动方向延伸的抓握部75,因此在将轮椅本体2展开时,能够利用该轮椅本体2本身的重量用一只手展开。

由于,设置在轮椅本体2的左侧纵梁20上的左侧接合凹部24、25的前侧接合面24a与后侧接合面24b、前侧接合面25a与后侧接合面25b分别形成为越向下越彼此接近;设置在轮椅本体2的右侧纵梁30上的右侧接合凹部34、35的前侧接合面34a与后侧接合面34b、前侧接合面35a与后侧接合面35b分别形成为越向下越彼此接近。因此能够容易地从轮椅本体2上将座椅框架7卸下来,安装时能够将座椅框架7牢固地固定在轮椅本体2上。

由于能够与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框架7的操作连动,使座椅框架7的第一右侧锁定部件101、第二右侧锁定部件102、第一左侧锁定部件111、第二左侧锁定部件112由轮椅本体2的凹陷部24e、25e、34e、35e止动,因此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将座椅框架7牢固地安装在轮椅本体2上。

由于能够与往轮椅本体2上安装座椅框架7的操作连动,将座椅框架7固定在轮椅本体2上,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操作。

上述实施方式所有方面皆仅为示例而已,不应该做限定性解释。属于与权利要求范围等同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皆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轮椅例如能够在放到汽车上等运送的情况下利用。

技术分类

0612011473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