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专利CN 202010663860 .9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具体涉及断路器的布局结构改进,通过将触头系统大致布置在中心位置,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和灭弧系统大致以环绕触头系统的方式布置在外周,充分地利用了断路器壳体的长度空间,使灭弧栅片的排布数量最大化,灭弧能力更强。该专利仍存在以下不足:1. 该专利的壳体为两个基座左右两相相合组成,内部零件配合结构复杂,组装上较为繁琐,并且空间之间电气隔离效果差;2. 该专利的动触头开度小,安全性有提高空间;3.该专利的操作机构和脱扣机构分布于转轴的两侧,跳扣件转动力臂较大;4.该专利的手柄位于壳体的一角,外形与现有常规断路器相差较大,市场接受度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断路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组件、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触头组件、接线端子组件和灭弧组件;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基座、底盖和上盖,所述基座中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分别安装在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上;所述基座中具有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分隔设置在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之间且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连通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的开口C;

所述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设置于第一空间A中,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具有动触点的动触头和具有静触点的静触头,所述动触头连接在操作机构上受操作机构驱动具有动触点和静触点接合的合闸位置和动触点和静触点相分离的分闸位置,所述动触头穿过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之间的开口C,所述动触点和静触点均设置于第二空间B中,所述灭弧组件设置于第二空间B中且对应动触点和静触点设置。

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安装机架、摇臂、上连杆、下连杆、转轴、弹簧,所述操作机构配合有手柄,所述上盖中部设有开口供手柄穿过,使手柄一端位于壳体组件外供手动操作且另一端位于第一空间A内与摇臂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机架固定安装在基座中,所述摇臂可转动连接在安装机架上,所述上连杆的一端铰接于轴A,且另一端与下连杆的一端于轴B铰接,所述转轴设置于基座内且相对轴O可转动,所述动触头固定在转轴上,所述下连杆与转轴于轴C铰接,轴O和轴C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摇臂连接且另一端与轴B连接,在正常分合闸过程中,所述弹簧为储能拉伸状态。

所述转轴设置于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之间的开口C处,所述安装机架设置于转轴的正上方,所述手柄设置于安装机架的正上方,所述操作机构整体分布于基座的中线上。

所述动触头的开度为-度,所述上连杆、下连杆、转轴尺寸基于一种可快速估算动触头开度的方法调整,该方法为依据估算公式:β≈α*(AB+ BC)/ OC* (AB/ BC)*0.46,其中β为动触头转角角度,α为上连杆转角角度,AB为上连杆两铰接点之间的长度,BC为下连杆两铰接点之间的长度,OC为转轴力臂。

上连杆两铰接点之间的长度AB=33,下连杆两铰接点之间的长度BC=32.5,转轴力臂OC=16,上连杆转角角度α=54°,所述动触头的开度为104.5°。

所述基座中具有通过上隔板隔开的两个第一空间A,所述操作机构设置于一个第一空间A内且脱扣器设置于另一个第一空间A中,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跳扣板、锁扣件、传动结构,所述跳扣板于轴D铰接固定在安装机架上,所述跳扣板与上连杆通过轴A铰接,所述锁扣件铰接固定在安装机架上,传动结构设置在脱扣器和锁扣件之间,所述跳扣板与锁扣件之间具有相互扣合使跳扣板不可转动的锁定状态和解除扣合使跳扣板可转动的解扣状态,在正常状态,所述跳扣板与锁扣件为锁定状态,轴A不可动,弹簧被拉伸储能。

所述锁扣件具有联动配合的锁扣转轴和锁扣推板,锁扣转轴上具有缺槽,当跳扣板与锁扣件为锁定状态时,所述跳扣板抵在锁扣转轴外壁内,当跳扣板与锁扣件为解扣状态时,锁扣转轴转动到缺槽对着跳扣板的位置,使跳扣板可进入缺槽。

所述摇臂具有两个侧板支臂和中间连接板,所述侧板支臂底部为圆柱曲面,所述安装机架由两个支架件和连接在两个支架件之间的若干个轴组成,一个侧板支臂与一个支架件配合,支架件上对应侧板支臂底部设有具有圆柱凹面的凹槽且对应侧板支臂的两侧设有内限位筋条和外限位筋条,所述侧板支臂穿过内限位筋条和外限位筋条之间且底部支撑在具有圆柱凹面的凹槽中;

所述支架件底部设有具有通孔的安装板,所述基座上对应安装板设有具有螺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机架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基座上;

所述基座上对应圆柱形凸块设有第一U形插槽,所述第一U形插槽底部为圆柱凹面,所述圆柱形凸块设置在U形安装槽内相对基座可转动。

所述转轴具有分别位于基座中两个第一空间A中的同步转动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内设有动触头安装槽,所述动触头设置于动触头安装槽内且通过两个销轴固定使其与转轴形成联动,所述下连杆上连接的轴C与一个传动柱连接配合,两个第一空间A底部均分别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以及对应的接线端子组件,下方对应设有两个通过下隔板隔开的第二空间B,两个第二空间B内均设有灭弧组件。

所述灭弧组件包括若干灭弧栅片和用于固定若干灭弧栅片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设置在若干灭弧栅片两外侧的两个安装侧板;

若干个灭弧栅片沿横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具有涵盖所述动触头运动轨迹的第二灭弧栅片组件、分别位于第二灭弧栅片组件两侧的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第三灭弧栅片组件,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第三灭弧栅片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下方对应位置;

所述灭弧组件包括有分别对应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第三灭弧栅片组件设置的第一引弧片和第二引弧片,所述第一引弧片具有两个第一侧导电部,两个第一侧导流部一端折弯形成第一进弧部,两个第一侧导流部另一端相连形成第一出弧部,所述静触头下端部靠近静触点的一侧设置用于设置第一进弧部的缺槽,所述第一进弧部位于缺槽内,两个第一侧导流部相隔一定距离使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槽,所述第一出弧部外端靠近第一灭弧栅片组件的一侧凸起形成第一引弧尖角,所述第一引弧尖角与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外端的灭弧栅片配合;

所述第二引弧片的具体结构以及配合结构如图所示,如图a所示,所述第二引弧片具有两个第二侧导电部,两个第二侧导流部一端相连形成第二进弧部,两个第二侧导流部另一端相连形成第二出弧部,所述第二进弧部上设有L型折弯板,所述L型折弯板外端部靠近动触头的分闸位置设置,即当动触头移动到分闸位置时,所述L型折弯板与动触头相接近,两个第二侧导流部相隔一定距离使两者之间形成第二空槽,所述第二出弧部外端靠近第二灭弧栅片组件的一侧凸起形成第二引弧尖角,所述第二引弧尖角与第三灭弧栅片组件外端的灭弧栅片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对断路器的布局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组装方便,并且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空间内的结构配合;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基座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基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静触头和第一接线端子配合结构的示意图,(a)为立体结构示意图,(b)为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安装机架的一个支架件;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操作机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操作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安装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转轴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脱扣机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动作状态示意图,(a)为储能分闸,(b)为储能合闸,(c)为脱扣分闸;

图1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跳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再扣过程示意图,(a)为脱扣状态,(b)为再扣状态;

图1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动静触头与灭弧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灭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灭弧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2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引弧片的结构,(a)为立体结构示意图,(b)为与静触头配合的结构,(c)为与灭弧栅片配合的结构;

图2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引弧片的结构,(a)为立体结构示意图,(b)为与分闸位置的动触头配合的结构,(c)为与灭弧栅片配合的结构;

图2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灭弧装置隐藏第一引弧片和第二引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一个灭弧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灭弧栅片叠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第一接线平台-1011;第一凸块-1012;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安装座-103;第一U形插槽-104;上隔板-105;第一接线端子-201;第二接线端子-202;动触头-3;动触点-301;静触头-4;静触点-401;第一绝缘件-402;开槽-4021;缺槽-403;底盖-5;上盖-6;安装机架-7;支架件-701;凹槽-702;内限位筋条-703;外限位筋条-704;安装板-706;手柄-8;摇臂-9;侧板支臂-901;中间连接板-902;再扣推板-903;上连杆-10;下连杆-11;转轴-12;圆柱形凸块-1201;第二U形插槽-1202;动触头安装槽-1203;传动柱-1204;弹簧-13;脱扣器-14;跳扣板-15;第一铰接孔-1501;第二铰接孔-1502;抵接部-1503;锁扣件-16;锁扣转轴-1601;锁扣推板-1602;第一转动件-17;第二转动件-18;试验按钮-19;灭弧栅片-20;第一尖角-2001;第二尖角-2002;第三尖角-2003;第四尖角-2004;固定板-21;安装侧板-2101;第一引弧片-22;第一侧导电部-2201;第一空槽-2202;第一进弧部-2203;第一出弧部-2204;第一引弧尖角-2205;第二进弧部-2303;第二引弧片-23;第二侧导流部-2301;第二空槽-2302;第二进弧部-2303;第二出弧部-2304;第二引弧尖角-2305;L型折弯板-2306;产气板-24;螺栓-25;

第一空间-A;第二空间-B;开口-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一种断路器,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组件、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触头组件、接线端子组件和灭弧组件。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基座1,如图4、图5所示,所述基座1中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201和第二接线端子20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01和第二接线端子202分别安装在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上;所述基座1中具有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分隔设置在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之间且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连通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的开口C。

所述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设置于第一空间A中,所述触头组件包括具有动触点301的动触头3和具有静触点401的静触头4,所述动触头3连接在操作机构上受操作机构驱动具有动触点301和静触点401接合的合闸位置和动触点301和静触点401相分离的分闸位置,所述动触头3穿过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之间的开口C,所述动触点301和静触点401均设置于第二空间B中,所述灭弧组件设置于第二空间B中且对应动触点301和静触点401设置,所述灭弧组件上端与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相抵配合。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盖5和上盖6,所述底盖5和上盖6分别连接于基座1的两侧,分别对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形成隔绝于外界的作用,底盖5对灭弧组件形成限位固定。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01为平板状,所述静触头4为L型弯折板,所述静触头4和第一接线端子201一体成型且所述静触头4和第一接线端子201相连接的部分呈钝角弯折过渡,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具有用于安装固定第一接线端子201的第一接线平台1011,所述第一接线平台1011靠近开口C的一端形成与静触头4形状适配的第一凸块1012,所述静触头4贴合第一凸块1012侧面从第一空间A延伸至第二空间B内且静触点401固定在第二空间B内的静触头4表面。所述静触头4外表面固定有第一绝缘件402,且第一绝缘件402对应静触点401的位置设有开槽4021,所述静触点401相对第一绝缘件402外表面凸起用于与动触点301配合。

如图3、图7、图8所示,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安装机架7、摇臂9、上连杆10、下连杆11、转轴12、弹簧13,所述操作机构配合有手柄8,所述上盖6中部设有开口供手柄8穿过,使手柄8一端位于壳体组件外供手动操作且另一端位于第一空间A内与摇臂9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机架7固定安装在基座1中,所述摇臂9可转动连接在安装机架7上,所述上连杆10的一端铰接于轴A,且另一端与下连杆11的一端于轴B铰接,所述转轴12设置于基座1内且相对轴O可转动,所述下连杆11与转轴12于轴C铰接,轴O和轴C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摇臂9连接且另一端与轴B连接,在正常分合闸过程中,所述弹簧13为储能拉伸状态,推动手柄8可使摇臂9转动,进而通过弹簧13拉动轴B,如图13所示,上连杆10、下连杆11、转轴12形成“AB-BC-CO-OA”的四连杆结构,在摇臂9从S点移动到S’点时,在弹簧13的拉动下,轴B移动到B’点,上连杆10、下连杆11、转轴12切换成“AB’-B’C’-C’O-OA”的四连杆结构,转轴12在这个过程中转动,动触头3固定在转轴12上,随之移动。

具体的,所述转轴12设置于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之间的开口C处,所述安装机架7设置于转轴12的正上方,所述手柄8设置于安装机架7的正上方,整体分布于基座1的中线上。

其中,动触头的开度优选为75-145度。市场上常规的断路器的动触头开度一般为30度左右,分断距离比较小,安全性不好,将动触头开度增大到75-145度,拉大动触头的分断距离,大大提高安全性。

断路器中的操作机构传动过程复杂,难以计算控制动触头的开度,为了提高设计速度,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快速估算动触头开度的方法,具体为依据估算公式:β≈α*(AB+BC)/ OC* (AB/ BC)*0.46,其中β为动触头转角角度,α为上连杆转角角度,AB为上连杆两铰接点之间的长度,BC为下连杆两铰接点之间的长度,OC为转轴力臂。上述公式在市面上已经成熟的动触头产品上验证,估算误差在10%以内;以产品A为例,AB为32,BC为33,OC为27,α为37°,β≈37*(32+33)/27*(32/33)*0.46=40,实际产品的动触头转角角度β为40°。

本实施例依据上述公式,快速设计出一种如图9所示的大开度的操作机构,具体的,AB=33,BC=32.5,OC=16,α=54°,根据上述估算公式,β≈54*(33+32.5)/16*(33/32.5)*0.46=103,实际产品的动触头转角角度β为104.5°。

如图10所示,摇臂9具有两个侧板支臂901和中间连接板902,所述侧板支臂901底部为圆柱曲面,所述中间连接板902连接手柄8和弹簧13。如图10所示,所述安装机架7由两个支架件701和连接在两个支架件701之间的若干个轴组成,其中部分轴构成铰接轴,一个侧板支臂901与一个支架件701配合,支架件701上对应侧板支臂901底部设有具有圆柱凹面的凹槽702且对应侧板支臂901的两侧设有内限位筋条703和外限位筋条704,所述侧板支臂901穿过内限位筋条703和外限位筋条704之间且底部支撑在具有圆柱凹面的凹槽702中。所述支架件701底部设有具有通孔的安装板706,如图4所示,所述基座1上对应安装板706设有具有螺孔的安装座103,所述安装机架7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在基座1上。如图12所示,所述转轴12两端具有圆柱形凸块1201,如图4所示,所述基座1上对应圆柱形凸块1201设有第一U形插槽104,所述第一U形插槽104底部为圆柱凹面,所述圆柱形凸块1201设置在U形安装槽104内相对基座1可转动。所述转轴12具有传动柱1204,传动柱1204外侧壁上设有第二U形插槽1202,所述下连杆11上穿过有轴C且轴C插入第二U形插槽1202中,使下连杆11与转轴12形成铰接。

如图4所示,基座1中具有通过上隔板105隔开的两个第一空间A,所述操作机构设置于一个第一空间A内且脱扣器14设置于另一个第一空间A中,如图14所示,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跳扣板15、锁扣件16、传动结构,所述跳扣板15于轴D铰接固定在安装机架7上,所述跳扣板15与上连杆10通过轴A铰接,所述锁扣件16铰接固定在安装机架7上,传动结构设置在脱扣器14和锁扣件16之间,所述跳扣板15与锁扣件16之间具有相互扣合使跳扣板15不可转动的锁定状态和解除扣合使跳扣板15可转动的解扣状态,在正常状态,所述跳扣板15与锁扣件16为锁定状态,即锁扣件16为不可转动,因此轴A不可动,弹簧13被拉伸储能,此时摇臂9转动为图9所示的四连杆机构的变化,实现图15(a)的储能分闸状态和图15(b)所示的储能合闸状态之间切换,当断路器为储能合闸状态时,脱扣器14接收到脱扣信号时,通过传动结构推动锁扣件16使跳扣板15与锁扣件16构成解扣状态,此时锁扣件16为转动,弹簧13释能带动轴A移动,进而使动触头转动形成如图15(c)所示的脱扣分闸状态。

如图16所示,所述跳扣板15一端设有具有中心T点的第一铰接孔1501且另一端设有与上连杆10铰接配合的具有中心A点的第二铰接孔1502,在脱扣状态下,所述跳扣板15可绕T点转动,在锁定状态下,所述跳扣板15的抵接部1503于顶点A点抵接在锁扣件16使跳扣板15不可转动,所述摇臂9具有再扣推板903,如图17(a)所示,在脱扣分闸状态下,所述再扣推板903位于跳扣板15的一侧,所述再扣推板903位于跳扣板15设有第二铰接孔1502的一端的一侧,所述再扣推板903与跳扣板15相抵接的部位I点与T点的连线和与摇臂9转动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α小于30°。如图17(a)所示,再扣推板903与跳扣板15相抵接的部位与第一铰接孔1501中心的连线和与摇臂9转动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α设置较小,即驱动摇臂9转动的作用力方向与摇臂9驱动跳扣板15转动的作用力方向之间的夹角较小,可达到省力的目的。

G点在TA连线上的垂点为H点,GH距离是TA距离的0.6倍以下,进一步达到节省机构所用空间的目的

自由脱扣全过程:如图17,锁扣件16转动,当与跳扣3分开瞬间,跳扣开始转动,上连杆10和下连杆5开始拉动转轴6往分闸方向转动,当跳扣转动到较大角度时,摇臂9和手柄1开始转动,然后转轴转到分闸位置,摇臂和手柄转到脱扣位置。在脱扣分闸状态下,转动摇臂9至分闸位置方向可推动跳扣板15使其复位与锁扣件16形成锁定状态。

具体的,如图14所示,所述锁扣件16具有联动配合的锁扣转轴1601和锁扣推板1602,锁扣转轴1601上具有缺槽,当跳扣板15与锁扣件16为锁定状态时,所述跳扣板15抵在锁扣转轴1601外壁内,当跳扣板15与锁扣件16为解扣状态时,锁扣转轴1601转动到缺槽对着跳扣板15的位置,使跳扣板15可进入缺槽,如在图15(c)所示的脱扣分闸状态。

具体的,如图14所示,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17和第二转动件18,所述第一转动件17铰接固定在安装机架7上且部分伸出安装机架7与脱扣器14配合,所述第二转动件18铰接固定在安装机架7内,当脱扣器14动作时,通过第一转动件17和第二转动件18依次传动驱动锁扣件16。

所述上盖6上设有试验按钮19,所述试验按钮19与第一转动件17配合,通过按压试验按钮19可驱动试验按钮19确定内部结构是否可正常脱扣分闸。

如图15所示,手柄在上盖6的中间位置左右转动,操作机构位于手柄的正下方,脱扣机构位于操作机构的一侧且与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之间形成较大的供第二接线端子202与动触头3之间的导电结构安装和软联接导线活动的空间,并且,所述传动柱1204内设有动触头安装槽1203,如图13所示,所述动触头3一端固定设置于动触头安装槽1203内使其与转轴12形成联动,动触头3部分位于转轴12的中心轴处,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02与动触头3之间的导电结构包括软联接导线且该软联接导线伸入动触头安装槽1203内与动触头3靠近转轴12的中心轴的外壁形成连接,因此,软联接导线与动触头3固定连接的部位靠近转轴12的中心轴,在动触头3转动的过程中,软联接导线与动触头3固定连接的部位移动路径相对较小,因此软联接导线自身需要活动空间也不大。动触头3靠近静触头4的一侧与转轴12内壁相抵,在转动分闸过程中,转轴12外壁在拉弧一侧,隔绝拉弧进入第一空间B中。

如图12所示,所述转轴12具有分别位于基座1中两个第一空间A中的同步转动的传动柱1204,所述下连杆11上连接的轴C与一个传动柱1204连接配合,两个第一空间A底部均分别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以及对应的接线端子组件,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双通断结构的断路器。

如图18、19所示,所述灭弧组件包括若干灭弧栅片20和用于固定若干灭弧栅片20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包括设置在若干灭弧栅片20两外侧的两个安装侧板2101。

若干个灭弧栅片20沿横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具有涵盖所述动触头3运动轨迹的第二灭弧栅片组件、分别位于第二灭弧栅片组件两侧的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第三灭弧栅片组件,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第三灭弧栅片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下方对应位置,形成遍布整个第二空间的灭弧结构,可设置较多数量的灭弧栅片20。

所述灭弧组件包括有分别对应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第三灭弧栅片组件设置的第一引弧片22和第二引弧片23,所述第一引弧片22的一端与静触头4相贴合或间隙配合且另一端接近第一灭弧栅片组件的外端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引弧片23的一端接近动触头3的分闸位置设置且另一端接近第三灭弧栅片组件的外端位置设置,这样可利用更多灭弧栅片进行灭弧,灭弧效果更好。所述第一引弧片22和第二引弧片23分别抵接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座101和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座102底部。

所述第一引弧片22的具体结构以及配合结构如图21所示,如图21(a)所示,所述第一引弧片22具有两个第一侧导电部2201,两个第一侧导流部2201一端折弯形成第一进弧部2203,两个第一侧导流部2201另一端相连形成第一出弧部2204,如图6所述,所述静触头4下端部靠近静触点401的一侧设置用于设置第一进弧部2203的缺槽403,如图21(b)所示,所述第一进弧部2203位于缺槽403内,如图21(a)所示,两个第一侧导流部2201相隔一定距离使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槽2202,如图21(c)所示,所述第一出弧部2204外端靠近第一灭弧栅片组件的一侧凸起形成第一引弧尖角2205,所述第一引弧尖角2205与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外端的灭弧栅片20配合。

所述第二引弧片23的具体结构以及配合结构如图22所示,如图22(a)所示,所述第二引弧片23具有两个第二侧导电部2301,两个第二侧导流部2301一端相连形成第二进弧部2303,两个第二侧导流部2301另一端相连形成第二出弧部2304,所述第二进弧部2303上设有L型折弯板2306,如图22(b)所示,所述L型折弯板2306外端部靠近动触头3的分闸位置设置,即当动触头3移动到分闸位置时,所述L型折弯板2306与动触头3相接近,如图22(a)所示,两个第二侧导流部2301相隔一定距离使两者之间形成第二空槽2302,如图22(c)所示,所述第二出弧部2304外端靠近第二灭弧栅片组件的一侧凸起形成第二引弧尖角2305,所述第二引弧尖角2305与第三灭弧栅片组件外端的灭弧栅片20配合。

在分闸瞬间,动触头3与静触头4之间形成拉弧,静触头4上的电弧通过第一进弧部2203分流导向两个第一侧导电部2201,然后沿第一出弧部2204导向第一引弧尖角2205,当动触头3移动到分闸位置时,动触头3上的电弧通过第二进弧部2303分流导向两个第二侧导流部2301,然后沿第二出弧部2304导向第二引弧尖角2305,因此,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外端的灭弧栅片20和第三灭弧栅片组件外端的灭弧栅片20之间所有的灭弧栅片20均可以被有效利用,达到高效灭弧的目的。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部分灭弧栅片20靠近电弧进口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尖角,图24所示的为其中一个灭弧栅片20的具体结构,其上的尖角为非对称设置,即尖角们之间不具有对称线。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尖角的灭弧栅片20均具体具有六个尖角,其中包括分别位于开口两侧的两个第一尖角2001、位于开口内的一个第二尖角2002、尖端位于灭弧栅片20的中线上的第三尖角2003、位于第三尖角2003两侧且在两个第一尖角2001之间的两个第四尖角2004;第二尖角的尖端低于第一尖角的尖端,使第一、二尖角尖端高度位置不同,以实现在有限空间里面设置更多的尖角;所述两个第四尖角2004的尖端与第一尖角2001的尖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六个尖角的每两个尖角之间形成一个条形凹槽,六个尖角的倾斜方向均布相同,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更有效地提高灭弧效果。

所述至少六个尖角沿灭弧栅片中轴线非对称设置,若干个如图24所示的设有多个尖角的灭弧栅片20沿横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灭弧栅片20设置方向相反,如图25所示,若干个如图24所示的设有多个尖角的灭弧栅片20上的尖角不在同一直线或弧线上,使若干灭弧栅片20中构成一条凹凸交错的灭弧线路。

具体的,如图23所示,第一灭弧栅片组件除外端的单片灭弧栅片20、第三灭弧栅片组件除外端的单片灭弧栅片20的所有灭弧栅片20以及第二灭弧栅片组件两端与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第三灭弧栅片组件相衔接的部分灭弧栅片20均为如图22所示的设有多个尖角的灭弧栅片20。

如图20所示,灭弧组件还包括所述固定板21包括设置在若干灭弧栅片20进弧开口两侧的产气板24,所述产气板24与安装侧板2101连接固定,具体的,通过螺栓25连接紧固,对灭弧栅片20形成固定和限位。产气板24靠近电弧进口的部分由产气材料构成,产气材料的选择和灭弧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安装结构简单,具体的,为在图4所示的基座(1)上进行组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图6(a)所示的第一接线端子201和静触头4、第二接线端子202和热保护双金片;

步骤二:将动触头3和双金片通过软联结导线连接,再安装至图4所示的基座1上,第二U形插槽1202朝上设置,将操作机构其余零件和脱扣机构各零件组装在安装机架7上,安装好手柄8,再安装至图4所示的基座1上,轴C插入第二U形插槽1202中;

步骤三:安装脱扣器14;

步骤四:盖上上盖6;

步骤五:组装如图17所示的灭弧装置,从基座1下方进口装入灭弧装置,盖上底盖5。

组装后的结构如图15(c)所示,转动手柄8即可正常分合闸。整体空间布局好,组装方便,并且第一空间A和第二空间B之间电气隔绝效果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万能式断路器的双锁结构及万能式断路器
  • 一种断路器的漏电模块及断路器
  • 一种配用壁挂式真空断路器的紧凑型断路器柜
  • 一种高压断路器及包含高压断路器的电力测量系统
  • 一种断路器及断路器分闸缓冲机构、断路器操动机构
  • 一种断路器单体的级联结构、断路器单体及断路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49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