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燃气灶用换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6:29


一种燃气灶用换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领域,具体是指燃气灶用换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灶在结构上包括炉膛本体、位于炉膛本体内的燃烧器,其工作方式为当燃烧器被点燃之后利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实现对换热用锅等设备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换热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在实现燃烧换热的过程中不能达到对燃气灶进行保护的目的,且在燃烧的过程中存在一部分热量散失掉的问题,能量利用率低。

因此,一种能够提高装置使用年限、且能够达到充分利用燃烧用热量的装置有待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燃气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换热装置,利用多余的热量对指定部分的水进行加热,为用户提供便利;并将此换热装置装设在燃气灶上,为用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更好的燃气灶。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气灶用换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燃气灶灶体内的炉体,所述炉体设为空心且带有夹层的结构,所述夹层内设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端与炉体内部连通,所述换热管下端与设置在炉体外壁面上的排烟管连通,所述排烟管的进口端与炉体内部连通,所述炉体内壁面上设有若干与换热管上端连通的通孔;所述炉体外部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均与夹层连通;所述炉体外部还设有连通夹层的、且带流量控制开关的排污管。

进一步地,所述夹层从炉体上端延伸至排烟管所在位置,所述换热管设为“7”字形,且所述换热管设为表面带有凸起的波纹管状结构;

所述通孔在炉体内壁面上周向布置,所述换热管的上端插入通孔内,所述换热管下端穿过靠近夹层下部的底端面,所述底端面与炉体下端面、炉体侧壁面一起围成一腔体,所述排烟管与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设为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炉体内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通孔位于上腔体处,所述换热管延伸至下腔体处,所述上腔体的内径大于下腔体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底端面将夹层分成上夹层和下夹层两部分,所述底端面位于下腔体所在高度处;所述排污管位于底端面上部,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手动控制阀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换热装置的燃气灶,所述换热装置为上述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燃气灶包括带支腿的灶体、位于灶体后侧的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热水管和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出水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热水管与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灶体前侧设有控制手柄,所述上腔体内设有燃烧器,所述控制手柄控制燃烧器的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灶体设为柜式结构,所述背板固接在灶体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在灶体上设为一个或两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通过提出一种内设有换热管的炉体,并在炉体内设置夹层以及设置通孔、进水管、出水管和排烟管,达到了利用燃气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热量对夹层内的水进行加热的目的,从而实现充分利用燃烧过程中的烟气的目的,功能性强;

通过将换热装置设置在燃气灶上,能够达到在满足用户做饭的基础上实现提供热水的目的,丰富了现有技术中燃气灶的功能,且能够提高燃气灶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燃气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换热装置的结构图一;

图3是本发明中换热装置的结构图二;

图4是本发明中图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燃气灶用换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燃气灶灶体内的炉体1,炉体1设为空心且带有夹层2的结构,夹层2内设有若干换热管3,换热管3上端与炉体1内连通,换热管3下端与连接在炉体1外部的排烟管4连通,排烟管4的进口端还与炉体1内部连通,炉体1内壁面上设有若干与换热管3上端连通的通孔5;炉体1外部分别设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且均与夹层2连通;炉体1外部还设有连通夹层2的、且带流量控制开关的排污管。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增设带换热管3的夹层2,并增设排烟管4以及进水管6、出水管7,从而能够实现充分利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利用进水管6向夹层2内输送待加热用水源,使得待加热用水充满夹层2,而后点燃燃气灶,产生的一部分烟气会经由通孔5进入换热管3中,这部分烟气温度较高,会与流通在换热管3外部的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将水加热;接着,加热升温后的水从出水管7中排出,并输送到指定保温箱中,作为其他用途使用,从而实现了对热量的充分利用功能;并且,换热后的烟气从排烟管4中排出,换热过程中水中携带的污垢等杂质可定期从排污管中排出。

夹层2从炉体1上端延伸至排烟管4上部位置,换热管3设为“7”字形,且换热管3设为表面带有凸起的波纹管状结构;

通孔5在炉体1内壁面上之后周向布置,换热管3的上端插入通孔5内,换热管3下端靠近夹层2的底端面10,底端面10与炉体1下端面、炉体1侧壁面一起围成一腔体,排烟管4与腔体连通。

换热管3的作用是实现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以及热量流过其内部,而换热管3外部被待加热的水包围,从而能够实现利用这部分在换热管3中的热量对夹层2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功能,并利用出水管7将加热后的水输送出去,作为其他用途使用。经过换热后的烟气从排烟管4中排出,完成换热过程。

在结构上,通过将换热管3设置为波纹管状结构,能够达到扩大烟气与夹层2中的水进行换热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炉体1设为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炉体1内设有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通孔5位于上腔体11处,换热管3延伸至下腔体12处,上腔体11的内径大于下腔体12的内径。

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内能够放置燃烧器以及燃气输送用管道,并在点燃后燃烧,一部分火苗以及烟气从通孔5中进入换热管3中实现重新利用这部分烟气所带热量的目的。

底端面10将夹层2分成上夹层2.1和下夹层2.2两部分,底端面10位于下腔体12所在高度处;排污管位于底端面10上部。

为了实现输送预定温度的热水的功能,可以至少在出水管7上以及进水管6上均设置电磁阀,电磁阀电信号连接一远程控制器,并在出水管7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对待换热水进行温度的监测,当温度达到65度以上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将水输出,反之则继续循环换热,直至温度达到一定高温后再次打开。

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将手动控制阀门打开,将夹层2中的杂质排出,利于装置的持续稳定运行。

因此,本装置提出了一种带有换热管3以及夹层2的结构,从而利用燃烧过程中一部分热量来加热位于夹层2中的水,从而实现了充分利用燃烧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功能。并且,为了实现持续性利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功能,在炉体1下部设置了排烟管4,利用排烟管4实现排出换热后的烟气的功能,功能性以及实用性强。最后,通过在炉体1上设置了排污管,从而达到了定期排出水中的杂质的目的,防止对炉体1造成腐蚀等损害,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其他结构保持不变,将出水管7设置在靠近夹层2下端的位置,并位于排烟管4上方,从而实现排出夹层2内被加热后的热水的功能。

实施例三

将实施例一中的换热装置应用在燃气灶上,从而实现做饭以及加热给水的功能。具体表现在:

燃气灶包括带支腿14的灶体15、位于灶体15后侧的背板16,背板16上设有热水管17和冷水管18,冷水管18的出水端与进水管6连接,热水管17与出水管7的出水端连接。

冷水管18与进水管6连接并连通,热水管17与出水管7连接并连通,从而达到了向炉体1内输入以及输出水源的目的,为了控制方便,可分别在冷水管18以及热水管17上均设置流量阀门,从而达到了将其应用在民用以及商用燃烧过程中。

灶体15前侧设有控制手柄19,上腔体11内设有燃烧器20,控制手柄19控制燃烧器20的启停。

根据在灶体15上设置的换热装置的数量,选择性设置不同数量的控制手柄19,从而达到了同时对多个煮饭锅等做饭设备进行同时加热的目的。

灶体15设为柜式结构,背板16固接在灶体15上端面上。

换热装置在灶体15上设为一个或两个。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可选择性设置不同数量的换热装置,提高其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燃气灶用换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 一种可调节燃烧换热室空间大小和密封度的节能燃气灶
技术分类

0612011323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