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耳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其利用贴近耳道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声波,是手机、随身听、收音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配件。特别地,蓝牙耳机例如真实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简称TWS)耳机,因其具有携带方便、避免传输线缠绕等优点,已成为人们例如年轻人的出街必备品。

一般地,耳机包括耳包(又称耳塞),耳机在佩戴状态下,耳包的至少部分收纳在耳甲腔内,例如,对于入耳式耳机,在佩戴状态下,耳包的出音嘴部分伸入至耳道内,耳包除出音嘴以外的其他部分收纳在耳甲腔内。通过耳甲腔的内壁以及耳道的内壁将耳包固定在耳朵上,从而实现耳机的佩戴。

然而,相关技术中,耳机的耳包为圆形结构,圆形耳包佩戴于耳朵内时,极易因人体耳朵的大小、结构以及佩戴习惯的不同而出现活动甚至掉落的情况,影响耳机的佩戴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耳机在佩戴过程中极易活动甚至掉落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包,耳包包括沿耳机内声音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主体部和出音部,出音部用于在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时靠近或者位于耳朵的耳道,主体部的至少部分用于在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时位于耳朵的耳甲腔内;

主体部具有沿声音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出音部连接,第二部分沿垂直于声音的传播方向的截面形状被配置为三角形,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底边的侧面用于与耳屏抵触,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顶角的侧面用于与对耳屏抵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将主体部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二部分可与耳甲腔结构相契合,这样,可将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的底边部分与耳屏抵触,将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的顶角部分与对耳屏抵触,从而将耳包的主体部稳定地夹持在耳屏与对耳屏之间,另外,第二部分对应三角形两个侧边的部分也可与耳甲腔的内侧壁抵触,即该主体部的第二部分将三角形的结构特征和耳朵的结构相结合,使得耳机稳定地佩戴于耳朵内,避免了因佩戴习惯或者耳朵大小、结构等不同而影响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保证耳机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耳朵内发生晃动甚至掉落,例如耳机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吃东西或者运动时发生移动或者掉落,从而提高了耳机的佩戴便携性。另外,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将主体部的第二部分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提高了第二部分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第二部分在受到外界压力例如耳屏或者对耳屏对第二部分进行挤压时,不会对第二部分的结构造成损坏。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部分朝向耳屏的至少部分侧面被配置为与耳屏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面,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主体部与耳屏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耳屏对主体部的支撑稳定性,使得主体部在耳屏与对耳屏之间更加稳固,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二部分朝向耳屏的至少部分侧面设置为第一弧形面,使得主体部与耳屏的贴合度更高,相比于将主体部朝向耳屏的表面设置为平面等结构,避免了主体部与耳屏配合的表面具有棱角等结构,从而避免了主体部对耳屏造成过度压迫,提高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在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部分的外轮廓尺寸大于第一部分的外轮廓尺寸,一方面,保证了第二部分稳定地夹持在耳屏与对耳屏之间,也使得第二部分朝向出音部的表面与耳甲腔的内底壁接触,进一步增大了第二部分与耳甲腔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另一方面,外轮廓尺寸较小的第一部分也便于佩戴于耳甲腔与耳道之间的过渡区。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部分的三个角对应的外侧面被配置为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与耳甲腔的内侧壁相匹配,以提高第二部分的三个角与耳甲腔内侧壁的贴合度,避免第二部分的三个角对应的外侧壁与耳甲腔的内侧壁抵触的部分具有棱角等结构,从而避免了第二部分对耳甲腔的内侧壁造成过度压迫,提高了耳包的佩戴舒适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天线组件;

壳体包括主壳体、盖板及环形拾音网,盖板位于主壳体背离出音部的一端,且盖板通过环形拾音网与主壳体连接,主壳体、盖板及环形拾音网共同围合成耳包内腔;

天线组件包括天线辐射体,环形拾音网被配置为天线辐射体。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主壳体背离出音部的一端设置环形拾音网,即在主壳体的一端沿周向设置一圈拾音网,以增大耳机拾取外部噪声的拾音面积,使得耳包内前置参考麦克能够有效的获取到外部环境的噪声,从而增强耳机的拾音效果,进而提高耳机的降噪效果。另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环形拾音网直接作为天线组件中的天线辐射体,一方面,可实现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信号接收功能,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了环形拾音网,换句话说,天线辐射体和环形拾音网共形,即一个器件实现了两个功能,节约了耳包的整体空间,这样可减小耳机的设置尺寸,也可为耳包内其他元器件的设置提供合适的安装空间,另外,也降低了耳机的制作成本。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位于环形拾音网的内腔中,且支撑件的外侧壁与环形拾音网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盖板的至少部分支撑在支撑件上;

天线组件为缝隙天线,支撑件被配置为缝隙天线的参考地,环形间隙被配置为缝隙天线的缝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通过将用于支撑盖板的支撑件作为天线组件的参考地,将支撑件与环形拾音网之间的环形间隙作为天线组件的缝隙,一方面,使得该天线组件形成缝隙天线,例如,作为天线辐射体的环形拾音网在馈入电流信号后,能够通过该缝隙实现电磁波的辐射,或者天线组件作为接收天线,该缝隙接收电磁波信号后,并转化为电流信号,经天线辐射体馈入至电路板上的接收端,另一方面,天线组件合理利用了耳包内的现有部件即支撑件,换句话说,该支撑件与参考地共形,即一个器件实现了两个功能,从而节约了耳包的整体空间,也减小了耳机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便于耳机的装配,也缩小了耳机耳包的设置尺寸,节约了耳机的制作成本。另外,通过将天线组件设置为缝隙天线,降低了天线组件的高度,从而降低了天线组件在耳包内占用空间,使得耳包更加小巧,便于佩戴和收纳。另外,缝隙天线相比于单极子,具有更大的物理口径,具有更好的辐射性能,另外,结合环形拾音网自身的环形结构,该环形缝隙也便于形成,从而简化了天线组件的制作工序。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还包括位于耳包内腔中的支架;支架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延伸部,固定部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延伸部的一端连接在固定部上,延伸部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件上,以将支撑件稳定地支撑在环形拾音网的内部。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位于支撑件背向盖板的一侧,环形拾音网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

多个连接部与电路板连接,其中,至少一个连接部被配置为天线组件的馈电点,另一个连接部被配置为天线组件的接地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环形拾音网上设置多个连接部,以提高环形拾音网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另外,通过将其中至少一个连接部作为馈电点,将另一个连接部作为接地点,并分别与电路板连接,一方面,便于天线辐射体的馈电点与电路板上的射频信号端口电连接,另外,使得天线辐射体接地,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了环形拾音网上的连接部,换句话说,连接部起到了两个功能,从而节约了耳包的整体空间,也减小了耳机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便于耳机的装配,也缩小了耳机耳包的设置尺寸,节约了耳机的制作成本。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馈电点用于在耳包佩戴于耳朵内时远离耳廓的耳轮设置,以减小人体对射频信号的辐射吸收,一方面,射频信号能够更大程度上进入至天线辐射体内,并通过缝隙进行电磁波的辐射,确保天线组件的辐射性能,另一方面,减小了射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确保人体健康。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机的支架位于电路板与支撑件之间;电路板固定在支架的固定部背向支撑件的一侧,以稳固电路板,固定部上具有避让孔,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穿设在避让孔内,一方面避免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受到支架的干涉而损坏,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耳包内的支架与电路板的装配结构在耳包内腔中的占用空间。另外,使得元器件中的电容传感器等能够准确的检测盖板上的触摸位置等。另外,固定部对应连接部的位置具有贯穿孔,连接部穿过贯穿孔,并与电路板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机内的电路板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前置参考麦克,相比于单个前置参考麦克,使得耳机拾取的环境声音的参考信息更多,从而使得多个前置参考麦克得到的环境声音的参考价值更高,从而使得耳机的降噪效果更佳,也提升了用户透传体验和空间感。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前置参考麦克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15mm。

通过将相邻两个前置参考麦克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上述范围内,以确保每个前置参考麦克拾取的环境声音所在区域不发生重叠,进一步确保多个前置参考麦克拾取的环境声音更具参考意义。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路板的横截面形状被配置为三角形;

前置参考麦克的数量为3个,三个前置参考麦克分别设置在电路板的三个角处,以利用电路板的结构,合理布局前置参考麦克的设置位置,且保证相邻两个前置参考麦克之间的间距最大化。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耳包的盖板为电容面板,电容面板背向出音部设置,电容面板上设置有多个触摸按键;

其中,至少有两个触摸按键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至少有两个触摸按键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耳包的盖板设置为电容面板,并在电容面板上设置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触摸按键,这样,可设计多种手势动作,例如,可设计长触摸、短触摸、沿第一方向滑动,沿第二方向滑动等手势,实现对不同功能的操控,从而提升了用户交互体验,即丰富了人机交互方式,丰富了用户的应用场景。另外,因电容面板背离耳甲腔的内底壁设置,这样,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在耳杆两侧设置按键,用户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摸按键进行操作时,所受到的耳朵的干涉较弱,从而提升了交互便利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容面板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电容面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触摸按键,电容面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触摸按键;

第一方向垂直于三角形的底边,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合理利用了三角形电容面板的结构形态,沿垂直于底边的第一方向设置三个触摸按键,沿第二方向设置三个触摸按键,例如,沿垂直于底边的方向间隔设置三个触摸按键,另外在三角形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一个触摸按键,便可实现多种人机交互方式,从而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另外也便于用户操控。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朝向耳屏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滚轮的一侧端面用于与耳屏抵触;

滚轮可沿自身的轴线转动,以实现耳机的功能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主体部的一侧设置滚轮,一方面实现耳机功能的切换,即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另一方面,该滚轮的端面与耳屏抵触,以保证主体部在耳朵内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滚轮可沿自身的轴向活动,以使滚轮被配置为按键;

端面的一部分凸出于主体部的盖板。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滚轮设置为可沿自身轴向活动的按键,以进一步丰富人机交互方式,丰富耳机的使用场景,实现耳机的多功能切换。另外,通过将该滚轮的端面凸出于主体部的盖板,以便于对滚轮进行按压。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耳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其中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去掉盖板和拾音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爆炸图;

图9是图8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环形拾音网与电路板的爆炸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去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7的部分剖视图;

图13是图4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单个触摸按键检测手指靠近的原理图;

图15是手指长按和滑动动作检测逻辑图;

图16是触摸按键的长按事件与长按位置检测逻辑图;

图17是手指滑动和局部触碰时间检测逻辑图;

图1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佩戴于耳朵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耳机;20-耳朵;

11a-耳包;12a-耳杆;13a-耳套;14a-出音嘴;

11-主体部;12-出音部;13-壳体;14-天线组件;15-支撑件;16-支架;17-电路板;18-前置参考麦克;19-滚轮;21-耳屏;22-对耳屏;23-耳道;25-耳廓;26-耳甲腔;

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3-主体外壳;121-出音嘴;122-出音外壳;131-主壳体;132-环形拾音网;133-盖板;134-耳包内腔;141-天线辐射体;142-参考地;161-固定部;162-延伸部;161a-避让孔;171-电容传感器;172-焊盘;251-耳轮;252-耳垂;261-耳屏内表面;262-对耳屏内表面;263-内底壁;

1131-第一壳体;1132-第二壳体;1321-连接部;1331-触摸按键;

132a-馈电点;132b-接地点;133a-第一pad;133b-第二pad;133c-第三pad;133d-第四pad;133e-第五pad。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可以是有线耳机或者无线耳机例如蓝牙耳机。其中,蓝牙耳机可以是真实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简称TWS)耳机。

蓝牙耳机例如TWS耳机在短期内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办公、旅途及健身场所使用TWS耳机。TWS耳机也成为了年轻人出街必备品,年轻人已经养成了不可缺少TWS耳机的个人使用习惯。相比传统的有线耳机,TWS耳机有便于携带和避免传输线缠绕的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具体以TWS耳机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耳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相关技术中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耳机10a包括耳包11a和耳杆12a,其中,耳包11a的一端设置有出音嘴14a,其中,图1中耳套13a套设在出音嘴14a上,该出音嘴14a用于将耳包11a内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输至用户耳道23内(参照图2所示),耳包11a的另一端连接耳杆12a,一般在耳杆12a上设置有触摸按键等功能键,以实现对耳机10a上功能的切换。相关技术中,耳包11a沿垂直于声音的传播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其中,声音的传播方向参照图1中箭头a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声音的传播方向a是指耳包11a内从扬声器的出音面传播至出音嘴14a的声音传输路径的延伸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耳机10a可以是入耳式耳机,也可以是半入耳式耳机。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a还可以包括耳套13a,因出音嘴14a和/或耳套13a进入用户的耳甲腔26(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甚至可以进入至用户的耳道23,对噪声具有隔离效果,使得用户体验感更佳。

参照图1和图3所示,例如,以入耳式耳机为例,耳机10a的出音嘴14a上可以具有耳套13a(或称为耳塞罩),当出音嘴14a以及耳套13a伸入至耳道23内时,耳套13a对耳道23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因此对噪声具有很好的隔离效果,使得用户体验感更佳。

例如,耳机10a为半入耳式耳机,耳机10a的出音嘴14a上可以不设置耳套13a,耳机10a的耳包11a以及耳包11a上的出音嘴14a位于耳甲腔26内。

实际应用中,由于人体基因差异,耳朵20也呈现出差异性,例如,不同用户的耳朵20的大小、类型会存在差异性,甚至同一个用户的左右耳也会存在差异性。其中,参照图2所示,具体可体现在:有的耳朵20的耳甲腔26过大,有的耳朵20的耳甲腔26过小,有的用户的耳朵20的对耳屏22突出,有的用户耳朵20的对耳屏22平坦。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以入耳式耳机为例,耳机10a在佩戴状态下,圆形的耳包11a塞入至耳甲腔26内,因耳朵20的大小以及类型的差异性,使得耳包11a在耳甲腔26内的贴合度较差,例如,当耳朵20过大例如耳甲腔26过大时,耳包11a无法与耳甲腔26的内壁贴合,用户在吃饭或者走路等活动状态下,耳包11a极易在耳甲腔26内晃动甚至脱落。

再例如,当耳朵20过小例如耳甲腔26过小时,耳包11a无法完全塞入至耳甲腔26内,也会使得用户在活动状态下耳包11a从耳甲腔26内脱出的情况发生。又或者,当用户耳朵20的对耳屏22平坦时,对耳屏22无法起到抵挡耳包11a的作用,使得耳包11a在耳甲腔26内的稳定性较差。

需要说明的是,耳甲腔26的内壁包括耳甲腔26的内底壁和侧壁。其中内底壁是指耳甲腔26正朝向外部环境的内壁,侧壁围绕在内底壁的一周,其中,该侧壁包括耳屏21朝向对耳屏22的侧壁和对耳屏22朝向耳屏21的侧壁。

实际应用中,用户的佩戴耳机10a的习惯也不同,例如,有的用户习惯靠前佩戴,即靠近耳道23佩戴,有的用户习惯靠后佩戴,即靠近对耳屏22佩戴,这都会影响耳包11a在耳甲腔26内的佩戴角度,使得耳包11a在耳甲腔26内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例如,当用户靠后佩戴耳机10a时,耳机10a的耳包11a无法与耳屏21稳定贴合,使得用户在活动状态下,耳包11a极易在耳甲腔26内晃动甚至脱落。

使用时,因耳包11a在耳甲腔26内的贴合度差,使得用户在活动状态下例如吃饭时,耳包11a在耳甲腔26内晃动过程中极易造成音乐等暂停或者切换等情况发生,另外,当耳包11a异常脱落时,音乐还无法暂停,这就影响了用户佩戴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合理利用了耳朵的结构,例如,通过耳屏和对耳屏将耳包稳定地固定在耳朵内,避免了因佩戴习惯或者耳朵大小、结构等不同而影响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保证耳机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耳朵内发生晃动甚至掉落,例如耳机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吃东西或者运动时发生移动或者掉落,从而提高了耳机的佩戴便携性。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其中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去掉盖板和拾音网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10,该耳机10包括耳包,耳包包括沿耳机10内声音的传播方向(参照图4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依次设置的主体部11和出音部12,出音部12用于在耳包佩戴于用户耳朵20时靠近或位于耳朵20的耳道23,主体部11的至少部分用于在耳包佩戴于用户耳朵20时位于耳朵20的耳甲腔26内。

参照图4所示,实际应用中,出音部12包括出音外壳122和形成在出音外壳122端部的出音嘴121。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出音嘴121上盖设有阻尼网布(图中未示出),以调节耳包内的空气顺性,使得耳机10的音质更佳。另外,该阻尼网布也起到阻挡外部灰尘等杂物的作用,延长耳机1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4所示,主体部11包括主体外壳113和位于主体外壳113内的元器件。该元器件包括下文提到的电路板17、扬声器、电池等。其中,电池为耳包内用电元器件提供电量,以保证用电元器件正常工作。电路板17上集成有电容传感器171、充电电路等,也作为具有逻辑关系的各个元器件的连接载体。扬声器用于将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该扬声器可以是微机电扬声器、动圈扬声器或动铁扬声器等。

其中,主体外壳113是指主体部11绕声音传播路径设置的环形壳,换句话说,该主体外壳113不包括主体部11背离出音部12的盖板133和环形拾音网132(下文即将提到,参照图7所示)。

实际应用中,耳机10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扬声器。以一个扬声器为例,该扬声器(例如第一扬声器)将耳机的内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其中前腔靠近出音部12,后腔背向出音部12。例如,第一扬声器的出音面、部分主体外壳113围合成前腔,第一扬声器的背面(背向出音面)、部分主体外壳113围合成后腔。其中,第一扬声器的出音面可以面向出音嘴121,用于将第一扬声器的振膜发出的声音经出音嘴121发送给耳朵20的耳道23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10内声音的传播方向(参照图4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是指从第一扬声器的振膜发出并传播至出音嘴121的传播路径的延伸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可以是半入耳式耳机。对于半入耳式耳机,出音部12和主体部11的外轮廓尺寸可以保持一致,或者出音部12的外轮廓尺寸大于主体部11的外轮廓尺寸。当然,在其他示例中,出音部12的外轮廓尺寸可以沿声音的传播方向减小。其中,出音部12或者主体部11的外轮廓尺寸是指出音部12或者主体部11垂直于声音传播方向即b方向的截面尺寸。

在佩戴半入耳式耳机时,出音部12和至少部分主体部11均位于耳甲腔26内,且出音部12的出音嘴朝向耳道23,扬声器的出音面发出声音,并经出音部12的出音嘴121传播至耳道23内,使得用户很好的接收耳机10发出的声音。

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也可以是入耳式耳机。对于入耳式耳机,出音部12上可以套设有耳套(图中未示出),参照图5所示,在佩戴入耳式耳机时,出音部12以及耳套伸入至耳道23内,主体部11的至少部分位于耳甲腔26内。因耳套能够很好的密封耳道23,因此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用户体验感极佳。

以下具体以入耳式耳机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中,出音部12的外轮廓尺寸小于主体部11的外轮廓尺寸,以便于耳机10在佩戴于耳朵20内时,出音部12的一部分能够伸入至耳道23内,使得出音部12的出音外壳(或者出音部12上的耳套)密封耳道23,从而隔离外部噪声,提升用户体验感。例如,参照图5所示,主体部11包括沿声音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其中,第一部分111连接出音部12,设置时,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的外轮廓尺寸可以大于出音部12的外轮廓尺寸。

参照图3所示,其中,主体部11包括沿垂直于声音的传播方向(即b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参照图3中A所示)和第二侧(参照图3中B所示)。参照图4所示,当耳机10佩戴于用户耳朵20内时,主体部11的其中一侧例如第一侧A用于与耳朵20的耳屏21抵触,主体部11的另一侧例如第二侧B用于与耳朵20的对耳屏22抵触,以将主体部11夹持在耳屏21与对耳屏2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部11的两侧直接与耳朵20的内壁抵触,例如,主体部11的第一侧A可直接与耳屏21抵触,主体部11的第二侧B可直接与对耳屏22抵触。其中,主体部11的第一侧A具体是与耳屏21朝向耳甲腔26的内表面抵触,主体部11的第二侧B具体是与对耳屏22朝向耳甲腔26的内表面抵触。

参照图2所示,耳朵20的耳甲腔26的内壁包括朝向耳甲腔26开口的内底壁263和与内底壁263连接的内侧壁,可以理解,耳屏21朝向耳甲腔26的内表面为耳甲腔26的内侧壁的一部分,相应地,对耳屏22朝向耳甲腔26的内表面为耳甲腔26的内侧壁的另一部分。

为了方便描述,将耳屏21朝向耳甲腔26的内表面称为耳屏内表面261,将对耳屏22朝向耳甲腔26的内表面称为对耳屏内表面262,则耳甲腔26的内壁可由内底壁263、耳屏内表面261、对耳屏内表面262及内侧壁的其余部分组成。

参照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与耳屏21和对耳屏22抵触的是主体部11的侧壁,例如,主体部11的主体外壳113的第一侧A的表面与耳屏21抵触,主体外壳113的第二侧B的表面与对耳屏22抵触。

参照图4所示,因耳屏21与对耳屏22的尺寸较小,当耳机10佩戴于用户耳朵20内时,主体部11的第一侧A的一部分表面与耳屏21抵触,主体部11的第二侧B的一部分表面与对耳屏22抵触。

参照图5所示,示例性地,当耳机10佩戴于用户耳朵20内时,主体部11的第二部分112的第一侧A可以与耳屏21抵触,主体部11的第二部分112的第二侧B可以与对耳屏22抵触,以将主体部11稳定夹持在耳屏21与对耳屏22之间的耳甲腔26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10,通过将耳包的主体部11的一侧与耳朵20的耳屏21抵触,将主体部11的另一侧与耳朵20的对耳屏22抵触,这样,耳包在佩戴于用户耳朵20内时,可将耳包的主体部11稳定地夹持在耳屏21与对耳屏22之间,换句话说,本申请实施例合理利用了耳朵20的结构,通过耳屏21和对耳屏22将耳包稳定地固定在耳朵20内,避免了因佩戴习惯或者耳朵20大小、结构等不同而影响耳机10的佩戴稳定性,保证耳机10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耳朵20内发生晃动甚至掉落,例如耳机10在佩戴过程中不会在吃东西或者运动时发生移动或者掉落,从而提高了耳机10的佩戴便携性。

一般地,耳屏21朝向耳甲腔26的表面为往耳甲腔26内凸出的弧面。参照图5所示,为了提高主体部11与耳屏21的结构匹配度,主体部11朝向耳屏21的至少部分表面被配置为与耳屏21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面。例如,第二部分112的第一侧A的至少部分表面被配置为与耳屏21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面。

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主体部11与耳屏21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耳屏21对主体部11的支撑稳定性,使得主体部11在耳屏21与对耳屏22之间更加稳固,另一方面,经大量佩戴实验的数据可知,通过将主体部11朝向耳屏21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为第一弧形面,使得主体部11与耳屏21的贴合度更高,相比于将主体部11朝向耳屏21的表面设置为平面等结构,避免了主体部11与耳屏21配合的表面具有棱角等结构,从而避免了主体部11对耳屏22造成过度压迫,提高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在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弧形面的整个表面均是往同一个方向例如往耳机10内腔弯曲的弧形面(参照图4和图5所示),以匹配耳屏21的内表面(参照图2中耳屏内表面261)均往耳甲腔26的内部凸出的耳朵。

在某些示例中,为了适应耳屏21的内表面的形状,第一弧形面也可以是往不同方向弯曲的曲面(图中未示出)。例如,针对耳屏22的内表面为一部分往耳甲腔26的方向凸出,一部分往耳道23的方向凹陷的用户,可将耳机10的第一弧形面设置为一部分往耳机10内部凹陷的第一弧形面a和一部分往耳机10外部的凸出的第一弧形面b,第一弧形面a与耳屏21往耳甲腔26内部凸出的一部分内表面接触,第一弧形面b与耳屏21往耳道23凹陷的一部分内表面接触,以提高主体部11的侧壁的第一弧形面与耳屏21的内表面的贴合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中,主体部11的第一侧A的第一弧形面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用户耳朵的结构进行调整。

参照图6所示,具体设置时,第二部分112的外轮廓尺寸大于第一部分111的外轮廓尺寸,例如,第二部分112沿垂直于声音传播方向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部分112的截面尺寸,以在耳机10佩戴于耳朵20内时,该第二部分112能够稳定地夹持在耳屏21与对耳屏22之间,也使得第二部分112朝向出音部12的一侧表面可与耳甲腔26的内底壁相配合(即抵触),即增大主体部11与耳甲腔26内壁的贴合度,从而提高耳包在耳朵20内的佩戴稳定性。另外,外轮廓尺寸较小的第一部分111也便于佩戴于耳甲腔26与耳道23之间的过渡区。

其中,第二部分112沿垂直于声音的传播方向的截面形状被配置为三角形,换句话说,第二部分112对应的主体外壳11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底边的侧面(对应主体部11的第一侧A)用于与耳屏21抵触,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顶角的侧面(对应主体部11的第二侧B)用于与对耳屏22抵触,其中,顶角与底边相对设置。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第二部分112看做是多个三角形结构的平面沿厚度方向(即声音的传播方向)堆叠而成的结构,那么,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底边的侧面(即第一侧的表面)是由各个三角形平面的底边层叠设置形成。

同样地,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顶角的侧面(即第二侧的表面)是由各个三角形平面的顶角层叠设置形成。另外,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侧面由各个三角形平面的两个底角层叠设置形成,且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侧面可与耳甲腔26的部分内侧壁抵触。

另外,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两个侧边的侧面是由各个三角形平面的侧边层叠设置而成,且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两个侧边的侧面也可均与耳甲腔26的其他内侧壁抵触。

需要说明的是,三角形的两个侧边是指与底边的两端分别连接的两个侧边,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指位于底边分别与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

可以理解,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底边的侧面A、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顶角的侧面B、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侧面C,以及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两个侧边的侧面D共同形成第二部分112的环形侧面M。

具体设置时,三角形可以是等腰三角形,也可以是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是匹配耳甲腔26的内侧壁的任意结构的三角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主体部11第二部分11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二部分112可与耳甲腔26结构相契合,例如,可将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底边部分与耳屏21抵触,将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的顶角部分与对耳屏22抵触,另外,第二部分112对应三角形两个侧边的部分可与耳甲腔26的内侧壁抵触,即该主体部11的第二部分112合理利用了三角形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提高了耳包在耳朵20内部的佩戴稳定性。

另外,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将主体部11的第二部分11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提高了第二部分112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第二部分112在受到外界压力例如耳屏21或者对耳屏22对第二部分112进行挤压时,不会对第二部分112的结构造成损坏。

其中,第二部分112的三个角对应的外侧面(包括顶角对应的侧面B以及两个底角对应的侧面C)被配置为第三弧形面,第三弧形面与耳甲腔26的内侧壁相匹配,以提高第二部分112的三个角与耳甲腔26内侧壁的贴合度,避免第二部分112的三个角对应的外侧壁与耳甲腔26的内侧壁抵触的部分具有棱角等结构,从而避免了第二部分112对耳甲腔26的内侧壁造成过度压迫,提高了耳包的佩戴舒适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12包括沿声音的传播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即上表面)和第二表面(下表面),以及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环形侧面。其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环形侧面的一侧表面A与耳屏21抵触,环形侧面的另一侧表面B与对耳屏22抵触。其中,当耳机10佩戴于耳朵20内时,第一表面背离耳甲腔26的内底壁,即朝向外部环境,第二表面朝向出音部12,并与耳甲腔26的内底壁抵触。

可以理解的是,因主体部11的第一部分111连接在第二部分112朝向出音部12的一侧,因此,第二表面为环绕在第一部分111背向出音部12一端的环形表面。

实际应用中,耳甲腔26的内底壁263为往内凹陷的弧形面,为了提高耳机10的外侧壁与耳甲腔26的内底壁263的贴合度,第二部分112朝向出音部12的一侧表面(即环形表面)被配置为第三弧形面,第三弧形面与耳甲腔26的内底壁相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二部分112配合耳甲腔26内底壁的表面设置为第三弧形面,以提高第二部分112与耳甲腔26内底壁的贴合度,一方面,提高了耳包在耳甲腔26内的佩戴稳定性,另一方面,相比于将第二部分112朝向出音嘴的一侧表面设置为正方形等结构,避免第二部分112的表面与二耳甲腔26的内壁抵触的部分具有棱角等结构,从而避免了第二部分112对耳甲腔26的内底壁造成过度压迫,提高了耳包的佩戴舒适度。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爆炸图。参照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耳包包括壳体13和位于壳体13内的元器件(例如前文所述的电路板17、扬声器等)。其中,壳体13包括主壳体131、环形拾音网132及盖板133,盖板133位于主壳体131背离出音部12的一端,且盖板133通过环形拾音网132与主壳体131连接,主壳体131、盖板133及环形拾音网132共同围合成壳体13的耳包内腔131a(参照图8所示)。

参照图8所示,可以理解,主壳体131为耳包绕声音的传播路径设置的筒状壳,例如,主壳体131包括出音外壳122和主体外壳113。其中,该主壳体131的外轮廓尺寸在声音的传播方向(参照图8中箭头b所示)具有差异性,例如,该主壳体131的出音外壳122部分的外轮廓尺寸可以小于主体外壳113部分的外轮廓尺寸。

另外,主体外壳113中第一部分111的外轮廓尺寸小于第二部分112的外轮廓尺寸。

参照图4所示,具体设置时,主壳体131中的主体外壳113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31和第二壳体1132,其中,第一壳体1131的一端与出音外壳122连接,第一壳体1131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132连接,主体部11中第一部分111的主体外壳113包括第一壳体1131和部分第二壳体1132,主体部11中第二部分112的主体外壳113由部分第二壳体1131形成。

可以理解,当耳机10佩戴于耳朵20内时,部分第二壳体1132的一侧用于与耳屏21抵触,部分第二壳体1132的另一侧用于与对耳屏22抵触。

实际应用中,耳包的前腔内还具有扬声器例如第二扬声器(未示出),出音外壳122可以是第二扬声器的固定架,第一壳体1131背离第二壳体1132的一端具有安装孔,该固定架的一部分穿过该安装孔,并位于第一壳体1131的外部,使得该固定架的一部分作为出音外壳122,并与主体外壳113形成耳包的壳体13。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外壳113的第一壳体1131和第二壳体113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件。当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壳体1131和第二壳体1132可以可拆卸连接的分体件,例如,第一壳体1131可通过卡扣等方式连接在第二壳体1132的一端。

参照图7和图8所示,环形拾音网13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壳体1132背离第一壳体1131的一端,环形拾音网132的另一端连接在盖板133的外缘,也即是说,主壳体131的第二壳体1132与盖板133通过环形拾音网132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3的耳包内腔131a中设置有前置参考麦克18(FeedforwardReference Microphone,简称FF Mic)(参照图6所示)。通常,该前置参考麦克18设置在耳包的后腔内,该前置参考麦克18用于拾取耳包外部的环境噪声以及耳道23内的噪声。

在主动降噪处理时,环形拾音网132拾取外部的环境噪声,并快速传播至前置参考麦克18,耳道23内的噪声通过耳包的前腔以及扬声器等传播至给前置参考麦克18,该前置参考麦克将接收到的综合噪声后,通过壳体13内的滤波器对该噪声进行拟合处理,使该噪声的相位转换为反向相位,并经扬声器(例如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进入耳道23内,与耳道23内直接接收到的正相噪声进行抵消,实现降噪效果。

图9是图8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和图9所示,通常,在耳包的后腔设置有电路板17,例如,可以在耳包的第二壳体1132内部设置有电路板17,电路板17与盖板133相对设置,前置参考麦克18设置在电路板17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板17上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前置参考麦克18。相比于单个前置参考麦克18,使得耳机10拾取的环境声音的参考信息更多,从而使得多个前置参考麦克18得到的环境声音的参考价值更高,从而使得耳机10的降噪效果更佳,也提升了用户透传体验和空间感。

具体设置时,相邻两个前置参考麦克18之间的间距(参照图9中h所示)可大于或者等于15mm,以确保每个前置参考麦克18拾取的环境声音所在区域不发生重叠,进一步确保多个前置参考麦克18拾取的环境声音更具参考意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例如,相邻两个前置参考麦克18之间的间距可以是15mm、17mm、20mm、25mm等合适的数值。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前置参考麦克18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值是由电路板17的尺寸决定,而电路板17设置在耳包的后腔例如主体部11的第二部分112内,在该电路板17的尺寸是由第二部分112的截面尺寸决定的,因此,在实际设置时,在确保耳包的第二部分112能够稳定地塞入至耳甲腔26内的基础上,可将相邻两个前置参考麦克18的间距最大化。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基于上述可知,第二部分112对应的主体外壳113沿垂直于声音的传播方向的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例如,第二壳体1132的一部分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盖设在第二壳体1132一端的盖板133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为了与第二壳体1132内部的空间形状相匹配,位于第二壳体1132内的电路板17的横截面形状可被配置为三角形。

参照图9所示,示例性地,前置参考麦克18的数量可为3个,三个前置参考麦克18分别设置在电路板17的三个角处,以利用电路板17的结构,合理布局前置参考麦克18的设置位置,且保证相邻两个前置参考麦克18之间的间距最大化。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排除在电路板17上设置3个以上的前置参考麦克18的示例。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主壳体131背离出音部12的一端设置环形拾音网132,即在主壳体131的一端沿周向设置一圈拾音网,以增大耳机10拾取外部噪声的拾音面积,使得耳包内前置参考麦克18能够有效的获取到外部环境的噪声,从而增强耳机10的拾音效果,进而提高耳机10的降噪效果。

参照图8所示,当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为蓝牙耳机10例如TWS耳机时,耳包还包括位于壳体13内的天线组件14。通过天线组件14将耳包内的控制信号反馈至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内,例如,可通过天线组件14将切换音乐的信号以电磁波的方式反馈至耳机10内,或者可通过天线组件14接收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发送的声音信号,并经耳包内的扬声器进行处理,最终传播至耳道23内。

图10是图8中环形拾音网与电路板的爆炸图。参照图8和图10所示,具体地,天线组件14包括天线辐射体141,该天线辐射体141用于接收或者发送信号。例如,可将天线辐射体141上的馈电点132a通过馈线与射频信号端口电连接。示例性地,当该天线组件14为发送天线时,射频信号端口为射频信号发射源,射频信号发射源将射频信号通过馈线馈入至天线辐射体141上,该天线辐射体141将射频信号以电磁波的方式发送至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接收天线上,从而实现耳机10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交互。

当该天线组件14为接收天线时,射频信号端口为射频信号接收端口,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发送天线将信号例如暂停声音的信号以电磁波的方式发送至该耳包内,并被天线组件14的天线辐射体141接收,该天线辐射体141再将信号通过馈电点132a和馈线馈入至射频信号接收端口,耳包内的控制器根据该信号控制扬声器关闭,从而实现耳机10内声音的暂停。

具体设置时,环形拾音网132可以被配置为天线辐射体141,换句话说,可以将环形拾音网132直接作为天线辐射体141。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环形拾音网132直接作为天线组件14中的天线辐射体141,一方面,可实现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信号接收功能,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了环形拾音网132,换句话说,天线辐射体141和环形拾音网132共形,即一个器件实现了两个功能,节约了耳包的整体空间,这样可减小耳机10的设置尺寸,也可为耳包内其他元器件的设置提供合适的安装空间,另外,也降低了耳机10的制作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射频信号端口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7上,也即是说,天线辐射体141的馈电点132a可电连接在电路板17上,并与电路板17上的射频信号端口接通。另外,天线的接地点132b也可电连接在电路板17上。

参照图10所示,具体设置时,环形拾音网132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1321,多个连接部1321与电路板17连接,以提高环形拾音网132与电路板17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其中,至少一个连接部1321被配置为天线组件14的馈电点132a,另一个连接部1321被配置为天线组件14的接地点132b。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连接部1321沿环形拾音网132的周向间隔设置,也即是说,多个连接部1321绕环形拾音网132的轴线间隔设置。其中,每个连接部132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电路板17的焊盘172上,以保证其中的馈电点132a和接地点132b电连接在电路板17。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每个连接部1321还可以通过导电胶粘接在电路板17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形拾音网132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以与第二壳体1132的结构相匹配。

参照图10所示,以三角形结构的环形拾音网132为例,连接部1321在具体设置时,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连接部13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1321可分别设置在环形拾音网132的两个边上,其中一个连接部1321作为馈电点132a,另一个连接部1321作为接地点132b。再例如,连接部132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连接部1321分别焊接在电路板17的三个边上,第一个连接部1321可作为馈电点132a,第二个连接部1321可作为接地点132b,另外,第三个连接部1321可以作为备用馈电点132a,以在第一个连接部1321失效时,可采用该第三连接部1321作为馈电点132a,以实现作为天线辐射体141的环形拾音网132与电路板17电连接。

通过将其中至少一个连接部1321作为馈电点132a,将另一个连接部1321作为接地点132b,并分别与电路板17连接,一方面,便于天线辐射体141的馈电点132a与电路板17上的射频信号端口电连接,另外,使得天线辐射体141接地,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了环形拾音网132上的连接部1321,换句话说,连接部1321起到了两个功能,从而节约了耳包的整体空间,也减小了耳机10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便于耳机10的装配,也缩小了耳机10耳包的设置尺寸,节约了耳机10的制作成本。

另外,可在多个连接部1321中灵活选择馈电点132a和接地点132b,以调整馈电点132a和接地点132b的位置,从而对天线阻抗和辐射方向图进行控制,使其达到最佳。例如,当馈电点132a的位置一定时,可通过调整接地点132b的位置,以将天线组件14的实际天线辐射体141的长度调试为辐射波长的1/4,从而可将天线阻抗调到合适值,同时,使得天线组件14的辐射方向图调试到最佳状态,从而确保天线组件14的辐射性能。

参照图2所示,耳朵20中,耳廓25的耳轮251呈内卷结构,即耳轮251的一部分往耳甲腔26的方向卷曲,使得该耳轮251形成有朝向耳甲腔26、且垂直于耳甲腔26内底壁263的阻挡面。参照图5所示,在选择馈电点132a时,可将馈电点132a用于在耳包佩戴于耳朵20内时远离耳廓25的耳轮251设置,以减小耳轮251的阻挡面对馈电点132a释放的射频信号的阻挡与吸收,从而减小人体对射频信号的辐射吸收。例如,馈电点132a可设置在靠近耳垂252的位置(参照图5所示),一方面,射频信号能够更大程度上进入至天线辐射体141内,并通过缝隙进行电磁波的辐射,确保天线组件14的辐射性能,另一方面,减小了射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保证人体健康。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去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7的部分剖视图。参照图9至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支撑件15,支撑件15位于环形拾音网132的内腔中(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且该支撑件15的外侧壁与环形拾音网13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即支撑件15的外侧壁与环形拾音网13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参照图11和图12中d所示)。

其中,盖板133的至少部分支撑在该支撑件15上,例如,盖板133的部分内表面支撑在支撑件15上,以提高盖板133在主壳体131一端的稳固性,从而保证后续在盖板133上触摸按压、滑动等动作时不会使盖板133塌陷。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支撑件15作为天线组件14的参考地142。例如,天线组件14可为缝隙天线,支撑件15的外侧壁与环形拾音网132的内壁之间的环形间隙d被配置为缝隙天线的缝隙。例如,当环形拾音网132通过多个连接部1321连接在电路板17上后,该环形拾音网132的内壁与支撑件15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d,该环形间隙可作为缝隙天线的缝隙。

当天线组件14为发送天线时,作为天线辐射体141的环形拾音网132在馈入电流信号后,能够转化为电磁波,并通过该缝隙进行辐射,以将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信号接收端。当天线组件14作为接收天线时,该缝隙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电磁波信号后,并转化为电流信号,经天线辐射体141的馈电点132a馈入至电路板17上的接收端,继而进行信号的处理。

天线组件14合理利用了耳包内的现有部件即支撑件15,换句话说,该支撑件15与参考地142共形,即一个器件实现了两个功能,从而节约了耳包的整体空间,也减小了耳机10的零部件数量,从而便于耳机10的装配,也缩小了耳机10耳包的设置尺寸,节约了耳机10的制作成本。

另外,通过将天线组件14设置为缝隙天线,降低了天线组件14的高度,从而降低了天线组件14在耳包内占用空间,使得耳包更加小巧,便于佩戴和收纳。另外,环形拾音网132与功能模块之间形成的间隙为环形间隙,并作为天线组件14的环形缝隙,相比于单极子,具有更大的物理口径,具有更好的辐射性能,另外,结合环形拾音网132自身的环形结构,该环形缝隙也便于形成,从而简化了天线组件14的制作工序。

参照图8和图12所示,为了对支撑件15进行支撑,耳机的耳包内腔131a内还具有支架16,该支架16位于电路板17与支撑件15之间,该支架16固定在壳体13的内壁上,支撑件15固定在支架16上,以将支撑件15稳定地支撑在环形拾音网132内。

例如,参照图12所示,示例性地,支架16包括固定部161和延伸部162。其中,固定部161固定在壳体13的内壁上,且电路板17固定在固定部161上,延伸部162的一端连接在固定部161上,延伸部162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件15上,以支撑该支撑件15。

其中,支架16上具有避让孔161a,该避让孔161a开设在固定部161上,以避让电路板17上设置的电容传感器171等元器件,这样,当电路板17固定在支架16上时,电容传感器171等元器件穿设在该避让孔161a,以保证支架16不会对电路板17上的元器件造成压损,也节约了耳包内的支架16与电路板17的装配结构在耳包内腔131a中的占用空间。另外,也保证电容传感器171对盖板133上的电容值进行感测。

可以理解,固定部161上对应环形拾音网132上连接部1321的位置具有贯穿孔,以使连接部1321穿过该贯穿孔,并连接在电路板17上的连接位例如焊盘172上。

图13是图4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包的盖板133可以为电容面板,该电容面板背向出音部12设置,这样,当耳机10佩戴于耳朵20内时,电容面板背向耳甲腔26的内底壁263设置,即该电容面板朝向外部环境,不会受到耳廓25的干涉。

其中,参照图13所示,盖板133即电容面板上设置有多个触摸按键1331,其中,至少有两个触摸按键133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至少有两个触摸按键133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盖板133上的任意方向,只要保证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不是0°即可,也即是说,只要保证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是相互平行的两个方向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容面板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以适配环形拾音网132的结构。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平行于呈三角形盖板133的底边的方向(参照图13中y方向所示),第二方向为垂直于盖板133底边的方向(参照图13中x方向所示)。

示例性地,电容面板上可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触摸按键1331,且分别为第一pad133a、第二pad133b、第三pad133c,沿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触摸按键1331,且分别为第四pad133d、第二pad133b、第五pad133e。其中,第一pad133a设置在第二pad133b上方的侧边处,第三pad133c设置在第二pad133b下方的侧边处。

其中,电容面板的内部电路结构可以直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电容面板上设置的触摸按键1331(又称pad)可以为电容传感器(可称为第二电容传感器,以区别于电路板17上的电容传感器171即第一电容传感器)。

单个第二电容传感器的自电容原理为:当用户手指触摸到电容面板上的触摸按键1331时,手指的电容会叠加到电容传感器即第二电容传感器上,使得电容面板的电容量(又称容值)增加。

图14是单个触摸按键检测手指靠近的原理图,图15是手指长按和滑动动作检测逻辑图。参照图14和图15所示,单个pad检测手指靠近的原理为:根据单pad的容值来判断手指是否靠近该pad,例如,当单pad的容值CAP大于手指接触阈值CAP0,则判定手指靠近,否则为非手指靠近即手指远离。当CAP大于CAP0的持续时间t大于时间阈值t0时,则判定为手指长按,否则,识别为手指滑动。其中,图14中,曲线q为容值与触摸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16是触摸按键的长按事件与长按位置检测逻辑图。参照图16所示,可以理解,当电容面板内的电容传感器即第二电容传感器检测到电容面板上具有长按动作,即存在长按事件时,继续检测该长按事件对应的pad容值最大的位置,例如,可通过耳包内电路板17上的电容传感器171检测长按时间对应的pad容值最大的位置,从而判定出长按位置。

图17是手指滑动和局部触碰时间检测逻辑图。参照图17所示,当单个pad检测到手指滑动时,可通过检测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上的多个pad中,每个pad的滑动时间(以下称为pad时间)的关系,以确定手指滑动方向。例如,参照图17所示,当检测到第一pad133a时间>第二pad133b时间>第三pad133c时间or第一pad133a时间<第二pad133b时间<第三pad133c时间,则识别为上下滑动手势,即沿y方向滑动手势。当检测到第四pad133d时间>第二pad133b时间>第五pad133e时间or第四pad133d时间<第二pad133b时间<第五pad133e时间,则识别为左右滑动手势,即沿x方向滑动手势。如果上述pad事件都未检测到,则识别为局部触碰时间。

以下示出其中一种手势交互方式:

响应于用户的长触摸(即长按)操作,执行降噪、透传及开关动作中的任意一种功能。例如,当长触摸第一pad133a时,执行降噪动作,当长触摸第二pad133b时,执行透传动作,当长触摸第三pad133c时,执行开关动作。

响应于用户的左/右耳滑动动作,执行音量+/-动作。例如,当沿y方向的反方向向下滑动第一pad133a、第二pad133b、第三pad133c时,执行音量+的动作,当沿y方向上滑动第三pad133c、第二pad133b、第一pad133a时,执行音量-的动作。

响应于用户的左/右耳短触摸(即局部触碰)一下,执行音乐播放/暂定(电话接听/挂断)动作。例如,当短触摸一下第一pad133a时,执行音乐播放/暂停动作,当短触摸一下第二pad133b时,执行电话接听/挂断动作。

响应于左/右耳短触摸两下,执行播放下一首动作;响应于左/右耳短触摸三下,执行播放上一首动作。例如,当短触摸两下第四pad133d时,执行播放下一首动作,当短触摸三下第四pad133d时,执行播放上一首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手势交互方式可在左耳或者右耳的电容面板上进行操作,便可实现降噪、透传及开关动作等功能的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耳包的盖板133设置为电容面板,并在电容面板上设置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触摸按键1331,这样,可设计多种手势动作,例如,可设计长触摸、短触摸、沿第一方向滑动,沿第二方向滑动等手势,实现对不同功能的操控,从而提升了用户交互体验,即丰富了人机交互方式,丰富了用户的应用场景。

另外,因电容面板背向出音部12设置,即当耳机10佩戴于耳朵20内时,该电容面板背离耳甲腔26的内底壁263设置,这样,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在耳杆两侧设置按键,用户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摸按键1331进行操作时,所受到的耳朵20的干涉较弱,从而提升了交互便利性。

本申请实施例合理利用了三角形电容面板的结构形态,沿垂直于底边的第一方向设置三个触摸按键1331,沿第二方向设置三个触摸按键1331,例如,沿垂直于底边的方向间隔设置三个触摸按键1331,另外在三角形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一个触摸按键1331,便可实现多种人机交互方式,从而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另外也便于用户操控。

实施例二

图1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耳机佩戴于耳朵内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8和图19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部11朝向耳屏21的一侧设置有滚轮19,滚轮19的一侧端面用于与耳屏21抵触(参照图19所示),换句话说,主体部11朝向耳屏21的一侧可通过滚轮19的端面与耳屏21抵触。可以理解,该滚轮19的端面与耳屏21能够实现面面接触,从而能够确保耳屏21对主体部11的抵触效果。

其中,滚轮19可绕自身的轴线(参照图19中l所示)转动,以实现耳机10的功能切换。例如,当顺时针(参照图19中箭头m所示的方向)旋转滚轮19时,可执行音量+的动作,当逆时针(参照图19中箭头m所示的反方向)旋转滚轮19时,可执行音量-的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主体部11的一侧设置滚轮19,一方面实现耳机10功能的切换,即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另一方面,该滚轮19的端面与耳屏21抵触,以保证主体部11在耳朵20内的稳定性。

另外,滚轮19可沿自身的轴向(参照图19中l所示的方向)活动,以使滚轮19被配置为按键。

例如,当长按滚轮19时,执行执行降噪/透传/开关动作。当短按压一下滚轮19时,执行音乐播放/暂停动作。当短按压两下滚轮19时,执行播放下一首动作,当短按压三下滚轮19时,执行播放上一首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滚轮19为机械开关结构。因此,该滚轮19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照现有技术的机械开关,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按压滚轮19,该滚轮19的端面的一部分可凸出于主体部11的盖板133(参照图18所示),这样,当耳机10佩戴于耳朵20内时,滚轮19的一部分可凸出于耳屏21(参照图19所示),从而使得用户方便通过滚轮19的端面向内按压滚轮19,从而对耳机10的相关功能进行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滚轮19设置为可沿自身轴向活动的按键,以进一步丰富人机交互方式,丰富耳机10的使用场景,实现耳机10的多功能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的操控位置以及操控方式也可直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耳机10,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10还可以包括耳杆,该耳杆的一端连接在盖板133或者第二壳体1132的侧壁上。在耳杆上多个触摸传感器,通过长按、短按或者滑动等手势交互,实现对耳机10不同功能的操控。

例如,在耳杆上两个触摸传感器,当用户长按其中一个触摸传感器时,可开启或者关闭耳机10降噪功能,当用户长按另一个触摸传感器时,可开启或者关闭耳机10;当用户从第一个触摸传感器滑动至第二个触摸传感器时,耳机10音量增大,当用户从第二个触摸传感器滑动至第一个触摸传感器时,耳机10音量减小。

具体的手势交互原理可直接参照相关技术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技术分类

0612011592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