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涡壳、具备该涡壳的送风装置以及空调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31


涡壳、具备该涡壳的送风装置以及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收纳风扇的涡壳、具备该涡壳的送风装置以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送风装置具备:贯流风扇,其具有被配置成环状的多个叶片;以及送风部,其具有收纳贯流风扇的涡壳。送风部由涡壳构成风路,在该风路内,通过贯流风扇的旋转来进行送风。这种送风部的涡壳具有涡旋部,该涡旋部将贯流风扇产生的气流引导成旋涡状,以往,存在从涡旋部的卷绕始端到卷绕终端构成为对数螺旋形状的涡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涡壳的对数螺旋形状是指,在以与贯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观察涡壳时的如下所述那样的形状。对数螺旋形状是指,贯流风扇的旋转中心与涡壳之间的距离从卷绕始端到卷绕终端以恒定的变化率连续扩大的形状。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涡壳形成为上述形状,从而实现了噪声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05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涡壳是着眼于噪声的降低的技术,在风扇输入的降低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进行风扇输入的降低的涡壳、具备该涡壳的送风装置以及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涡壳收纳贯流风扇并形成风路,其中,具备涡旋部,该涡旋部具有涡壳中最接近贯流风扇的接近点作为上游端,该涡旋部形成风路的上游侧,从涡旋部的上游端到涡旋部的下游端的区间沿在风路中流动的气流的流动方向被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是在以与贯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观察涡旋部的情况下,贯流风扇的旋转中心与涡旋部之间的距离从涡旋部的上游端到下游端以不同的变化率扩大的区域,在将三个区域从上游侧起依次设为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时,第2区域的变化率最小。

本公开的送风装置具备:上述涡壳;以及贯流风扇,其收纳在涡壳内。

本公开的空调装置具备:上述送风装置;壳体,其收纳送风装置;以及热交换器,其被配置在由送风装置产生的气流所通过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降低从第2区域的叶片吹出的风量,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施加于第2区域的叶片上的转矩,能够进行风扇输入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实施方式1的涡壳的空调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将实施方式1的涡壳的形状与以往相比而示出的图。

图4是将表示实施方式1的涡壳中的壳位置与距离L的关系的曲线图与以往相比而示出的图。

图5是示出将以往的涡壳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的、贯流风扇的吹出区域的风量分布的图。

图6是示出将以往的涡壳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的、贯流风扇的吹出区域的风扇输入分布的图。

图7是将实施方式1的涡壳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的、从贯流风扇的吹出区域的各叶片间吹出的风量分布与以往相比而示出的图。

图8是将实施方式1的涡壳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的、贯流风扇的吹出区域中的风扇输入分布与以往相比而示出的图。

图9是示出将以往的涡壳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的、低风量时的气流的流动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具备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涡壳的空调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相对的尺寸关系以及形状等与实际不同的情况。此外,在以下附图中,标注有相同的标号的结构是相同或与之相当的结构,这一点在说明书全文中是共通的。

实施方式1.

[空调装置]

图1是具备实施方式1的涡壳的空调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空调装置100具有:热交换器10;送风装置20,其产生气流并输送至热交换器10;以及收纳它们的壳体50。在壳体50的上表面形成有吸入口51,该吸入口51将空气吸入壳体50内。在壳体50的前表面下部形成有吹出口52,该吹出口52将空气从壳体50内吹出。在吹出口52设有风向板53,该风向板53用于自由地变更从吹出口52吹出的气流的方向。在壳体50内,在从吸入口51至吹出口52的壳体内流路的上游侧配置有热交换器10,在从吸入口51至吹出口52的壳体内流路的下游侧配置有送风装置20。

空调装置100将通过送风装置20的驱动而产生的气流从吸入口51吸入壳体50内,并将所吸入的气流在热交换器10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从吹出口52向室内吹出,由此来进行室内温度的调整。以下说明中的上游是指空调装置100中的气流的上游,下游是指空调装置100中的气流的下游。图1的虚线箭头表示空调装置100中的气流。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空调装置为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例子,但不限于此,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是天花板悬吊型空调室内机。

(送风装置20的结构)

送风装置20具有:贯流风扇30,其产生气流;以及送风部40,其收纳贯流风扇30。贯流风扇30具有叶轮沿旋转轴方向层叠而成的结构,所述叶轮具有:多个叶片31,它们以旋转轴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被配置成环状;以及支承板(未图示),其被设置多个叶片31,且一体地支承多个叶片31。贯流风扇30向图1的实线箭头的方向旋转,从热交换器10侧的叶片31间吸入气流,并将气流从送风部40的后述的涡壳41侧的叶片31间吹出。

贯流风扇30中的吸入气流的吸入区域70是将贯流风扇30的整周分成热交换器10侧(正面侧)和送风部40侧(背面侧)这两侧中的热交换器10侧(正面侧)的区域。另一方面,贯流风扇30中的吹出气流的吹出区域80是将贯流风扇30的整周分成热交换器10侧(正面侧)和送风部40侧(背面侧)这两侧中的送风部40侧(背面侧)的区域。图1中的用点圆表示的吹出开始位置S表示吹出区域80的周向范围的上游侧端部的位置。图1中的用点圆表示的吹出结束位置E表示吹出区域的周向范围的下游侧端部的位置。

送风部40具有涡壳41、后引导件42、侧壁43以及排出部44。涡壳41收纳贯流风扇30并形成风路45。涡壳41对从贯流风扇30吹出的空气进行整流。涡壳41的上游端P1是涡壳41中最接近贯流风扇30的接近点。涡壳41的下游端P2形成壳体50的吹出口52的周壁的一部分。涡壳41具有涡旋部41a和排出部41b。

涡旋部41a是将贯流风扇30产生的气流引导成旋涡状的部分。涡旋部41a是形成为从比贯流风扇30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上游侧的高度位置通过贯流风扇30的侧方即背面而延伸到比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的壁部。涡旋部41a的上游端P1与涡壳41的上游端P1一致。涡旋部41a的下游端P3位于比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涡旋部41a的上游端P1是旋涡状的卷绕始端部分。涡旋部41a的下游端P3是旋涡状的卷绕终端部分。排出部41b位于涡旋部41a的下游,是将通过涡旋部41a后的气流排出的部分。排出部41b是从涡旋部41a的下游端P3朝向壳体50的吹出口52延伸而形成的壁部。

后引导件42是与涡壳41的上游端P1相比向上游侧延伸的壁部。侧壁43是在比旋转轴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下游侧的高度位置处隔着贯流风扇30而与涡旋部41a对置的壁部。侧壁43沿着贯流风扇30的外周面形成。在侧壁43的下游侧的端部形成有作为对气流进行节流的节流部的舌部43a。排出部44是从侧壁43的舌部43a朝向送风部40的排出口延伸而形成的壁部。送风部40的排出口相当于送风装置20的排出口,与壳体50的吹出口52一致。另外,送风部40的排出口不限于与壳体50的吹出口52一致的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在送风部40的排出口与壳体50的吹出口52之间另外设置将它们平滑地连接的部件来进行连接的结构。排出部44与涡壳41的排出部41b对置地形成。

涡壳41的涡旋部41a和后引导件42形成风路45的上游侧。排出部44以及涡壳41的排出部41b形成风路45的下游侧。风路45的下游侧成为将从贯流风扇30吹出的气流引导至外部的排出风路46。排出风路46成为流路截面积从上游到下游扩大的扩大风路。

(送风装置20的动作)

在送风装置20中,当贯流风扇30旋转时,空气从吸入区域70的叶片31间被取入到贯流风扇30内。被取入到贯流风扇30内的空气从吹出区域80的叶片31间向径向外侧被吹出。从贯流风扇30向径向外侧吹出的气流沿着涡壳41的涡旋部41a流动,然后被排出至排出风路46,从排出风路46通过送风部40的排出口(壳体50的吹出口52)向室内吹出。

(风扇输入降低效果)

具备本实施方式1的涡壳41的送风装置20具有风扇输入降低效果。以下,对能够实现该效果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的概略剖视图。以下,使用图2对涡壳41的形状进行说明。

涡旋部41a沿在风路45中流动的气流的流动方向被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是在以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观察涡旋部41a的情况下,旋转轴的旋转中心O与涡旋部41a之间的距离L从涡旋部41a的上游端P1到下游端P3以不同的变化率α扩大的区域。即,涡旋部41a由变化率α不同的三个区域构成。在以下内容中,将这三个区域从气流的上游侧起依次称为第1区域A、第2区域B以及第3区域C。第1区域A、第2区域B以及第3区域C依次连续。

此外,在以下内容中,将贯流风扇30的与第1区域A对应的叶片31称为第1区域A的叶片31。贯流风扇30的与第1区域A对应的叶片31是指,在以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观察涡旋部41a时,位于由连接第1区域A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中的各个端与旋转中心O的各线以及第1区域A围成的截面扇状的区域内的叶片31。出于相同的主旨,在以下内容中,将贯流风扇30的与第2区域B对应的叶片31称为第2区域B的叶片31。此外,将贯流风扇30的与第3区域C对应的叶片31称为第3区域C的叶片31。

第1区域A的上游端是涡旋部41a的上游端P1,并且是如上所述那样最接近贯流风扇30的部分。第1区域A的下游端与第2区域B的上游端一致。第2区域B的上游端设置于比旋转轴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第2区域B的下游端设置于比旋转轴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第2区域B的下游端与第3区域C的上游端一致。第3区域C的上游端设置于比侧壁43的舌部43a的高度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第3区域C的下游端设置于比侧壁43的舌部43a的高度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

在涡旋部41a中,设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为α1,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为α2,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为α3。涡壳41被设定为,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小于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和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即,在涡旋部41a中,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被设定为最小。此外,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被设定为大于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对以上内容进行整理,涡壳41满足α2<α1<α3的关系。

图3是将实施方式1的涡壳的形状与以往相比而示出的图。在图3中,涡壳41的背面侧(图3的右侧)的虚线表示的曲线表示以往的涡壳。以往的涡壳是指使涡旋部的变化率恒定的涡壳。图4是将表示实施方式1的涡壳中的壳位置与距离L的关系的曲线图与以往相比而示出的图。在图4中,曲线图的斜率表示变化率α。图3和图4示出了使第1区域A的变化率与以往的变化率一致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1的涡旋部41a的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最小,因此,如图4所示,第2区域B的曲线图的斜率小于第1区域A和第3区域C的曲线图的斜率。此外,第2区域B的曲线图的斜率小于以往。即,当在使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与以往的变化率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比较时,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小于以往。通过使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小于以往,从而图3中的第2区域B的位置成为比虚线表示的以往的位置更靠贯流风扇30侧的位置。

在此,涡旋部41a中的第2区域B的位置被设定为对风扇输入的降低有效的位置。参照接下来的图5和图6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将以往的涡壳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的、贯流风扇的吹出区域的风量分布的图。图5的横轴是吹出区域内的位置,纵轴是风量[m

图5和图6中的中间区域是以往的涡旋部的气流方向上的中间部。该中间区域是贯流风扇与涡旋部之间的风路中的风量比较多、从叶片吹出的气流的流动混合时的压力损失大的区域。由于压力损失大,因此,如图6所示,中间区域的风扇输入比较大。在实施方式1中,将这样压力损失大的中间区域的变化率α设定得小,由此,如以下进行说明的那样地实现风扇输入的降低。即,在实施方式1中,将压力损失大的中间区域设定为第2区域B。

图3所示的壁挂型空调室内机中,壳体50的吹出口52设置于壳体前表面下部,以送风部40的排出口朝向下方的姿势来使用送风装置20。在以这样的姿势使用送风装置20的情况下,涡旋部41a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具体而言,涡旋部41a形成为从比贯流风扇30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上游的高度位置通过贯流风扇30的侧方即背面而延伸到比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下游的高度位置。在涡旋部41a这样形成的情况下,压力损失大的区域大致处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附近。由此,如图2所示,第2区域B设置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附近、具体而言以跨越贯流风扇30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的方式设置。

(涡壳41的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的涡壳4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比较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2区域B的实线和表示以往的虚线可知,实施方式1的第2区域B比以往更靠近贯流风扇30的外周,与贯流风扇30之间的空间变窄。通过使贯流风扇30与第2区域B之间的空间变窄,该空间的静压变高,从第2区域B的叶片31吹出的风量(以下,称为叶片间吹出风量)降低。通过第2区域B的叶片间吹出风量的降低,能够降低施加于第2区域B的叶片31上的转矩,对贯流风扇30的旋转的阻力变小,从而能够降低贯流风扇30的驱动所需的风扇输入。

图7是将实施方式1的涡壳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的、从贯流风扇的吹出区域的各叶片间吹出的风量分布与以往相比而示出的图。图7的横轴是吹出区域内的位置,纵轴是风量[m

如图7的向下箭头所示,实施方式1的涡壳41能够减小第2区域B的叶片间吹出风量,换言之,能够减小以往风量较多的中间区域的叶片间吹出风量。其结果是,如图8所示,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基于在第2区域B的叶片31上施加的转矩的风扇输入。

另外,与第2区域B的叶片间吹出风量的减小相应地,如图7的向上箭头所示,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增大。因此,担心第3区域C中的压力损失增加。但是,由于第3区域C与贯流风扇30之间的空间比第2区域B与贯流风扇30之间的空间大,因此,第3区域C中的压力损失比第2区域B中的压力损失小。由此,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的增加引起的风扇输入的增加量不大,如图8所示,第3区域C的风扇输入与以往大致相同。因此,由于第2区域B的风扇输入的降低效果高,风扇整体的风扇输入降低。这样,通过使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在涡旋部41a中最小,能够降低风扇整体的风扇输入。

此外,虽然设为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与第2区域B的叶片间吹出风量的减小相应地增大,但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还会由于以下原因而增大。具体而言,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由于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大于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而增大。

通过使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大于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从而将第3区域C与贯流风扇30之间的空间确保得较大,静压较低,从而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增大。在此,第3区域C的上游端(=第2区域B的下游端)设置于比侧壁43的舌部43a的高度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与第3区域C的上游端(=第2区域B的下游端)设置于比侧壁43的舌部43a的高度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相比,能够将第3区域C的气流方向上的长度确保得更长。由此,能够将叶片间吹出风量增大的区域确保得较大。

通过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的增大,能够获得以下(A)和(B)的效果。

(A)当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增大时,从第3区域C朝向壳体50的吹出口52的气流增大。通过使从第3区域C朝向壳体50的吹出口52的气流增大,从而在从贯流风扇30的吹出区域80被吹出之后通过舌部43a与贯流风扇30之间的间隙而再次朝向吸入区域70的循环流减少。循环流会导致从吹出口52吹出的吹出量下降,因此由于能够减少循环流,结果是能够降低风扇输入。

(B)由于第3区域C是靠近壳体50的吹出口52的区域,因此,通过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的增大,使得构成壳体50的吹出口52的排出风路46的入口处的动压增大。通过排出风路46的入口处的动压的增大,使得在排出风路46中动压作为静压被回收的静压恢复量增大,从而能够实现贯流风扇30的高性能化。

在此,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和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根据所搭载的贯流风扇30的形状而独立地设定。例如,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和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根据贯流风扇30的叶片31的设置角度等而独立地设定。叶片31的设置角度由叶片31的后缘侧端部(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的叶片厚度的中心线与连接多个叶片31的后缘端的周向的圆弧所成的角度来定义,会对从叶片31间吹出的气流的流出角度产生影响。叶片31的设置角度也有时由叶片31的后缘侧端部的叶片厚度的中心线与沿叶轮的径向延伸的线所成的角度来定义。认为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和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根据贯流风扇30的形状而存在能够在设定风量下使风扇输入最小的最佳值。因此,通过将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和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分别设定为最佳值,能够构成能够在设定风量下使风扇输入最小的最佳涡壳形状。

(低风量时的涡壳41的作用)

在空调装置100中,存在灰尘等堆积于壳体50的吸入口51等而导致通过壳体50内的气流的风量成为低风量的情况。以下,对低风量时的涡壳41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1的涡壳41通过使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大于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能够抑制贯流风扇30的吹出区域偏向反旋转方向,其结果是,能够获得降低风扇输入的效果。与变化率恒定的以往的涡壳相比较,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将以往的涡壳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的、低风量时的气流的流动的概略图。

当通过壳体500内的气流的风量成为低风量时,在以往的涡壳410中,无法克服排出风路46内的压力损失,成为靠涡壳410侧(背面侧)的流动。由此,贯流风扇300的吹出区域800偏向反旋转方向。即,比较图9和图1,图9的吹出开始位置S和吹出结束位置E与图1的吹出开始位置S和吹出结束位置E相比向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旋转方向发生了移动。

当贯流风扇300的吹出区域偏向反旋转方向时,从贯流风扇300的吹出区域吹出的气流的一部分朝向后引导件420侧(图9的上侧),而不朝向涡旋部410a侧(图9的下侧)。朝向后引导件420侧的气流与从被配置在风扇上部的热交换器110直接朝向后引导件420流过来的气流碰撞而产生损耗。此外,从贯流风扇300的吹出区域800朝向后引导件420侧的气流成为再次流入贯流风扇30的气流(图9的箭头60)而产生损耗。由于上述损耗的产生,使得在欲确保设定风量的情况下所需的风扇输入增大。

此外,在低风量时,在以往的涡壳410中,贯流风扇300的吹出区域800偏向反旋转方向,从而在吹出结束位置E处产生以下循环流。从贯流风扇300的吹出区域的叶片310间吹出的气流成为与从吹出口520朝向舌部430a的逆流一起通过舌部430a与贯流风扇300的间隙而再次朝向贯流风扇30的吸入区域700的循环流(图9的箭头61)。由于这样的循环流的产生,使得在欲确保设定风量的情况下所需的风扇输入增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大于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因此能够确保第1区域A(参照图2)中的叶片间吹出风量,能够抑制在低风量时贯流风扇300的吹出区域800偏向反旋转方向。由此,能够抑制从贯流风扇30朝向后引导件420侧的流动。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因从贯流风扇30朝向后引导件420侧的流动的产生而引起的损耗,能够抑制风扇输入的增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通过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流量的增大,在低风量时能够获得以下(C)的效果。

(C)通过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流量的增大,从排出风路46朝向吹出口52的气流增大。因此,能够抑制在低风量时从吹出口52朝向舌部43a的逆流,能够减少再次朝向贯流风扇30的吸入区域70的循环流。其结果是,能够降低风扇输入。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以将涡壳41应用于壁挂型空调室内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应用于其它类型的室内机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效果]

本实施方式1的涡壳41是收纳贯流风扇30并形成风路45的涡壳41。涡壳41具备涡旋部41a,该涡旋部41a具有涡壳41中最接近贯流风扇30的接近点作为上游端P1,该涡旋部41a形成风路的上游侧。从涡旋部41a的上游端P1到涡旋部41a的下游端P3的区间沿在风路45中流动的气流的流动方向被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是在以与贯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观察涡旋部41a的情况下,贯流风扇30的旋转中心与涡旋部41a之间的距离从涡旋部41a的上游端P1到下游端P3以不同的变化率α扩大的区域。涡壳41在将三个区域从上游侧起依次设为第1区域A、第2区域B以及第3区域C时,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最小。

由此,能够减小从第2区域B的叶片31吹出的风量,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施加于第2区域B的叶片31上的转矩,能够进行风扇输入的降低。特别是,由于第2区域B是从叶片31吹出的气流混合时的压力损失比较大的区域,因此,通过能够降低该第2区域B的叶片31的转矩,从而能够降低风扇整体的风扇输入。

此外,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和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根据贯流风扇30的形状而独立地设定,使得在设定风量下风扇输入最小。

由此,能够构成能够在设定风量下使风扇输入最小的最佳涡壳形状。

本实施方式1的涡壳41在设第1区域A的变化率为α1、第2区域B的变化率为α2、第3区域C的变化率为α3的情况下,满足α2<α1<α3的关系。

通过这样在涡旋部41a中将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设定得最小,能够减小从第2区域B的叶片31吹出的风量。由于第2区域B与贯流风扇30之间的空间是压力损失比较容易变大的区域,因此,通过能够减小该区域中的风量,使得施加于第2区域B的叶片31上的转矩的降低带来的风扇输入降低效果提高。其结果是,能够降低风扇整体的风扇输入。

此外,由于第3区域C的变化率α3大于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因此,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增大。通过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的增大,能够获得上述(A)、(B)和(C)的效果。

此外,由于第1区域A的变化率α1大于第2区域B的变化率α2,因此能够确保第1区域A(参照图2)中的叶片间吹出风量,能够抑制在低风量时贯流风扇30的吹出区域80偏向反旋转方向。由此,能够抑制从贯流风扇30朝向后引导件42侧的流动。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因从贯流风扇30朝向后引导件42侧的流动的产生而引起的损耗,能够抑制风扇输入的增大。

本实施方式1的涡壳41的涡旋部41a形成为从比贯流风扇30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气流的上游侧的高度位置通过贯流风扇30的侧方,延伸到比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靠气流的下游侧的高度位置。并且,第2区域B以跨越贯流风扇30的旋转中心O的高度位置的方式设置。

由此,能够降低施加于通过从叶片31间吹出的气流混合时的压力损失比较大的区域的叶片31上的转矩,能够降低风扇输入。

本实施方式1的涡壳41具有侧壁43,该侧壁43设置于隔着贯流风扇30而与涡壳41对置的位置,第3区域C的上游端P1设置于比侧壁43的舌部43a所处的高度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

由此,第3区域C的叶片间吹出风量增大,能够获得上述(A)、(B)和(C)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20具备上述涡壳41和贯流风扇30。此外,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具备:上述送风装置20;壳体50,其收纳送风装置20;以及热交换器10,其被配置在由送风装置20产生的气流所通过的位置。

由此,能够得到能够降低风扇输入的送风装置20以及空调装置100。

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仅表示一个例子,还能够与其它公知的技术进行组合,还能够在不脱离要旨的范围内,将结构的一部分省略、变更。

标号说明

10:热交换器;20:送风装置;30:贯流风扇;31:叶片;40:送风部;41:涡壳;41a:涡旋部;41b:排出部;42:后引导件;43:侧壁;43a:舌部;44:排出部;45:风路;46:排出风路;50:壳体;51:吸入口;52:吹出口;53:风向板;60:箭头;61:箭头;70:吸入区域;80:吹出区域;100:空调装置;110:热交换器;300:贯流风扇;310:叶片;410:涡壳;410a:涡旋部;420:后引导件;430a:舌部;500:壳体;520:吹出口;700:吸入区域;800:吹出区域;A:第1区域;B:第2区域;C:第3区域;E:吹出结束位置;L:距离;O:旋转中心;P1:上游端;P2:下游端;P3:下游端;S:吹出开始位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5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