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无轴承电子水泵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无轴承电子水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体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轴承电子水泵。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车用电子水泵提出了高集成化、轻量化的需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电子水泵内设置电机轴、电机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上;例如,专利文件CN105896824A所提出的内容。

在该现有技术的方案中,转子与轴体相连,轴体与动叶轮相连,轴体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上,定子的绕组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带动转子转动,转子通过轴体带动动叶轮转动,给流体增压,实现流体在泵内的流通;一方面,轴承的材料通常为碳化硅材质或者石墨材质,材质硬度不高,轴承易被磨损;另一方面,由于电机轴上需要安装转子,转子自身具有较大质量,这使得转子对电机轴具有一个较大的向下的压力,该向下的压力使得轴承内部分滚珠受到较大压力的挤压,从滚动状态转换为滑动状态,即导致轴承滚珠与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之间形成至少一处干摩擦位置,该干摩擦位置,将导致处于该干摩擦区域内的轴承内圈、滚珠、轴承外圈产生磨损碎屑,即该干摩擦区域内的滚珠与轴承内圈之间、滚珠与轴承外圈之间、相邻滚珠之间容易产生碎屑。

参考专利文件CN105896824A所提出的内容,定义靠近泵盖的轴承为第一轴承,远离泵盖的轴承为第二轴承;对于第一轴承来说,第一轴承的两侧均设置有相连通的水路,且相连通的部位,位于第一轴承之外,这导致第一轴承两侧的水路内液体的压力一致,无法建立压差,液体无法从第一轴承的一侧,经过滚珠与轴承内圈之间的缝隙、滚珠与轴承外圈之间的缝隙、相邻滚珠之间的缝隙,到达第一轴承的另一侧,进而也就无法带走滚珠与轴承内圈之间、滚珠与轴承外圈之间、相邻滚珠之间所产生的碎屑;对于第二轴承来说,第二轴承的一侧与水路相通,另一侧被屏蔽罩遮蔽并封堵,即便位于第二轴承一侧的水路内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二轴承的滚珠与轴承内圈之间的缝隙、滚珠与轴承外圈之间的缝隙、相邻滚珠之间的缝隙,到达第二轴承的另一侧,也会被屏蔽罩遮蔽,无法继续流动。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能够将泵体内所产生的碎屑,由泵体内排出至泵体外的排屑通道,导致越来越多的碎屑堆积在泵体内,碎屑容易导致轴承滚珠卡死,进而导致电机轴无法转动,整个电子水泵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可能导致车辆在路段上无法正常行驶,后果难以估计。

由此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何设置用于排出碎屑的排屑通道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中,存在如何设置用于排出碎屑的排屑通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轴承电子水泵。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轴承电子水泵,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定子,第二腔室内设置转子和动叶轮,定子环绕转子,动叶轮仅与转子接触,动叶轮与转子可拆卸连接;

动叶轮沿轴向设置第一通孔,转子沿轴向设置第二通孔,还包括轴体,轴体穿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两端分别与外壳固定;

第一通孔的孔壁与轴体的外表面为间隙配合,第一通孔的孔壁与轴体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第二通孔的孔壁与轴体的外表面为间隙配合,第二通孔的孔壁与轴体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动叶轮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进水口相通,出口与出水口相通;

还包括第一排屑通道,第一排屑通道分别与进口和出口相通,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分别作为第一排屑通道的其中一部分;

第一排屑通道内用于流通流体。

进一步的,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U型罩、壳体和泵盖,泵盖与壳体限制形成容纳腔,U型罩设置在容纳腔内,U型罩的开口朝向泵盖,容纳腔被U型罩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着轴体的径向,第一腔室环绕第二腔室设置;沿着轴体的轴向,动叶轮位于泵盖和U型罩之间;

动叶轮朝向U型罩的一侧,与U型罩之间设置第三间隙,U型罩的内壁与转子之间设置第四间隙,第三间隙和第四间隙分别作为第一排屑通道的其中一部分;

U型罩朝向动叶轮的一侧表面为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凸筋,多个凸筋环绕U型罩的中轴线,在第一表面上间隔分布;并且,由第一表面的边沿指向第一表面的中心的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凸筋呈收敛状设置。

进一步的,转子包括永磁体和芯柱,永磁体套设在芯柱外,并与芯柱相连接,第二通孔设置在芯柱上;

沿着轴体的轴向,定子的长度小于与永磁体的长度,并且,定子朝向泵盖的一侧端面,与永磁体朝向泵盖的一侧端面齐平;

动叶轮朝向芯柱的一侧具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置安装孔,安装孔沿着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安装孔内壁具有内螺纹;

沿着轴体的轴向,芯柱朝向动叶轮的一端为前端,背离动叶轮的一端为后端,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前端伸入至安装孔内,并与安装孔螺纹连接;

前端还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由前端的端面,朝向后端凹陷形成,容纳槽沿着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容纳槽与安装孔共同限制形成第三腔体;

第三腔体内设置卡合片、钢片、弹性垫片、耐磨环;弹性垫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钢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耐磨环上设置泄流通道;

其中,轴体上设置卡合槽,卡合片卡合至卡合槽内;容纳槽的槽底壁为第一内壁,第一内壁沿轴体径向延伸,卡合片接触钢片,钢片接触弹性垫片,弹性垫片接触耐磨环,卡合片通过钢片、弹性垫片,挤压耐磨环,使耐磨环抵接并紧贴在第一内壁上;

第二间隙通过泄流通道与第三腔体相通,第三腔体还与第一间隙相通。

进一步的,耐磨环的孔为第一孔,

第一孔的孔内壁具有第一平面,轴体外表面具有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均与轴体的轴线平行;轴体穿透第一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互接触。

进一步的,泵盖内设置有破流凸台;

沿着泵盖的轴向,破流凸台位于进水口和动叶轮之间,破流凸台朝向进水口凸起;

沿着泵盖的径向,破流凸台与泵盖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五间隙,进水口通过第五间隙与进口相通。

进一步的,破流凸台朝向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刺针。

进一步的,沿着泵盖的轴向,破流凸台背离进水口的一侧设置第一固定孔,轴体的一端插入至第一固定孔内,并与第一固定孔过盈配合;

沿着泵盖的轴向,U型罩背离泵盖的一端设置第二固定孔,轴体的另一端插入至第二固定孔内;

插入至第一固定孔内的轴体一端,圆周外表面设置有凸刺,凸刺嵌入至第一固定孔的孔壁内。

进一步的,第二通孔的孔内壁设置第一凹槽,轴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沿着轴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排屑通道,第二排屑通道分别与进口和出口相通,第二排屑通道位于动叶轮内部;

第二排屑通道内用于流通流体。

进一步的,泵盖朝向动叶轮的一侧内壁,与动叶轮之间设置第六间隙;

还包括第三排屑通道,第三排屑通道分别与进口和出口相通,第六间隙为第三排屑通道的其中一部分;

第三排屑通道内用于流通流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做了如下改变:1.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去掉;现有技术中,将轴体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上,本发明中,轴体直接与外壳固定连接;2.现有技术中,转子与轴体同轴连接,本发明中,转子与轴体之间间隙配合并滚动接触;3.现有技术中,产生碎屑的位置位于轴承处,本发明中,产生碎屑的位置,位于轴体的外表面和转子上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4.现有技术未设置排屑通道,本发明中,增加了第一排屑通道,转子与轴体之间的间隙,为第一排屑通道的组成部分,第一排屑通道内流通流体,流体可将轴体与转子间隙内的碎屑带走。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设置用于排出碎屑的排屑通道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轴承电子水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轴承电子水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U型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轴体与转子结构剖面图;

图6图1中耐磨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外壳(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转子(4)、动叶轮(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轴体(8)、第一间隙(9)、第二间隙(10)、进水口(11)、出水口(12)、进口(13)、出口(14)、U型罩(15)、壳体(16)、泵盖(17)、第三间隙(18)、第四间隙(19)、第一表面(20)、凸筋(21)、永磁体(22)、芯柱(23)、定子(24)、第一安装部(25)、安装孔(26)、前端(27)、后端(28)、容纳槽(29)、第三腔体(30)、卡合片(31)、钢片(32)、弹性垫片(33)、耐磨环(34)、泄流通道(35)、卡合槽(36)、第一内壁(37)、第一孔(38)、第一平面(39)、第二平面(40)、破流凸台(41)、第五间隙(42)、刺针(43)、第一固定孔(44)、第二固定孔(45)、凸刺(46)、第一凹槽(47)、第二凹槽(48)、第六间隙(4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无轴承电子水泵,以下简称泵体,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第一腔室2内设置定子24,第二腔室3内设置转子4和动叶轮5,定子24环绕转子4,动叶轮5仅与转子4接触,动叶轮5与转子4可拆卸连接;动叶轮5沿轴向设置第一通孔6,转子4沿轴向设置第二通孔7,还包括轴体8,轴体8穿透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且两端分别与外壳1固定;第一通孔6的孔壁与轴体8的外表面为间隙配合,第一通孔6的孔壁与轴体8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9,第二通孔7的孔壁与轴体8的外表面为间隙配合,第二通孔7的孔壁与轴体8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10;外壳1上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动叶轮5上设置有进口13和出口14,进口13与进水口11相通,出口14与出水口12相通;还包括第一排屑通道,第一排屑通道分别与进口13和出口14相通,第二间隙10、第一间隙9,分别作为第一排屑通道的其中一部分;第一排屑通道内用于流通流体。

参照图1~图2,外壳1优选为金属制成,且外壳1被设计为可打开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外壳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U型罩15、壳体16和泵盖17,泵盖17与壳体16限制形成容纳腔,U型罩15设置在容纳腔内,U型罩15的开口朝向泵盖17,容纳腔被U型罩15分隔为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沿着轴体8的径向,第一腔室2环绕第二腔室3设置;沿着轴体8的轴向,动叶轮5位于泵盖17和U型罩15之间;优选的,容纳腔为近似圆柱状腔室,第一腔室2为近似圆环状腔室,第一腔室2和第二腔室3同轴设置。

参照图1~图2,动叶轮5为现有技术结构,通常指装有动叶的轮盘;进口13和出口14设置在轮盘上,且进口13位于轮盘的中心,出口14位于轮盘的边缘;本实施例的无轴承电子水泵,还包括第二排屑通道,第二排屑通道分别与进口13和出口14相通,第二排屑通道位于动叶轮5内部;第二排屑通道内用于流通流体。

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2,在前述内容中提到,动叶轮5仅与转子4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动叶轮5朝向U型罩15的一侧,与U型罩15之间设置第三间隙18,U型罩15的内壁与转子4之间设置第四间隙19,第三间隙18和第四间隙19分别作为第一排屑通道的其中一部分。同时,泵盖17朝向动叶轮5的一侧内壁,与动叶轮5之间设置第六间隙49。

无轴承电子水泵还包括第三排屑通道,第三排屑通道分别与进口13和出口14相通,第六间隙49为第三排屑通道的其中一部分;第三排屑通道内用于流通流体。

定子24固定在第一腔室2的腔室内壁上,定子24通常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等结构,可在定子绕组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

参照图1~图2、图5,转子4包括永磁体22和芯柱23,永磁体22套设在芯柱23外,并与芯柱23相连接,永磁体与芯柱23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第二通孔7设置在芯柱23上。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4通过第二通孔7搭设在轴体8上,第二通孔7的孔壁与轴体8的外表面为间隙配合,这导致在转子4环绕轴体8转动的过程中,转子4与轴体8之间形成滚动摩擦形式,相比于滑动摩擦,转子4和轴体8通过滚动摩擦的形式,所产生的碎屑更少;值得注意的是,在转子4环绕轴体8转动的过程中,在轴体8的圆周方向上,第二间隙10的位置也相应的改变。

参照图2、图4、图7,动叶轮5与转子4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动叶轮5朝向芯柱23的一侧具有第一安装部25,第一安装部25设置安装孔26,安装孔26沿着轴体8的轴线方向延伸,安装孔26内壁具有内螺纹;沿着轴体8的轴向,芯柱23朝向动叶轮5的一端为前端27,背离动叶轮5的一端为后端28,前端27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前端27伸入至安装孔26内,并与安装孔26螺纹连接。

参照图1~图2,轴体8沿直线延伸,轴体8两端分别与外壳1固定,轴体8两端与外壳1固定的方式可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其中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去掉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轴体8直接与外壳1固定,具体的,泵盖17内设置有破流凸台41;沿着泵盖17的轴向,破流凸台41背离进水口11的一侧设置第一固定孔44,轴体8的一端插入至第一固定孔44内,并与第一固定孔44过盈配合;沿着泵盖17的轴向,U型罩15背离泵盖17的一端设置第二固定孔45,轴体8的另一端插入至第二固定孔45内,轴体8可与第二固定孔45过盈配合,也可为间隙配合,优选为间隙配合;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8,插入至第一固定孔44内的轴体8一端,圆周外表面设置有凸刺46,凸刺46嵌入至第一固定孔44的孔壁内,使得轴体与第一固定孔44之间的固定更加牢靠。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二通孔7的孔壁与轴体8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使得更多的流体充入,本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技术方案:第二通孔7的孔内壁设置第一凹槽47,轴体8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48,第一凹槽47、第二凹槽48均沿着轴体8的轴线方向延伸。

第一凹槽47、第二凹槽48的形状可进行如下配置;例如,第一凹槽47、第二凹槽48均为螺旋状,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去除第二通孔7的孔内壁材料过多、去除轴体8的外表面材料过多,容易导致第二通孔7的孔内壁和轴体8的外表面之间有效接触面积减小,且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在某一瞬时将会发生第二通孔7的孔内壁于轴体8的外表面形成线接触的情况,在线接触的位置,容易造成挤压碎屑,被挤压后的碎屑容易粘连在第二通孔7的孔内壁或者轴体8的外表面上;再例如,第一凹槽47、第二凹槽48均为直线状,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容易导致在转子转动过程中的某些瞬时,第一凹槽47、第二凹槽48互不相通,例如,第一凹槽47转动到转子的底部、第二凹槽48位于轴体8的底部,且第一凹槽47的轮廓与第二凹槽48的轮廓互不相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凹槽47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状,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旋向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置,在本实施例中,被配置为左旋,第二凹槽48被配置为直线状,这样配置的好处是,在转子转动的任意时刻,第一凹槽47、第二凹槽48均相通,且随着转子的转动,螺旋线状的第一凹槽47对流体具有导向作用,即便第二通孔7的孔内壁与轴体8的外表面之间的流体流速过小,随着转子的转动,螺旋线状的第一凹槽47也可以将碎屑由转子的一端带至转子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随着转子的转动,第一凹槽47可将碎屑,由转子背离动叶轮的一端,带到转子朝向动叶轮的一端。阿基米德螺旋线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常用导流形状,现有技术可查,导流原理在此不做赘述。本实施例中,第一排屑通道内用于流通流体,优选的,流体为冷却液。本实施例中,定子24包含导磁铁芯和定子绕组。

本实施例的无轴承电子水泵,在使用时:

首先,流体经过进水口11、进口13进入到动叶轮5内,然后,定子24的定子绕组通电产生磁场,驱动转子转动,转子带动动叶轮5同步转动,动叶轮5内部的流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至出口14处;

在上一段所描述的过程中,轴体8固定,转子4转动,转子4与轴体8之间形成滚动摩擦,转子4与轴体8之间由于滚动摩擦而产生碎屑,产生的碎屑残留在第二间隙10内;

然后,被甩至出口14处的流体,一部分经过第一排屑通道,将第二间隙10内的碎屑带至进口13处,之后经过第二排屑通道,再次被带至出口14处;一部分经过第三排屑通道,回到进口13处,然后经过第二排屑通道,再次被带至出口14处;还有一部分部分通过出水口,排出至无轴承电子水泵之外;

在流体由出口、出水口,排出至无轴承电子水泵之外之后,动叶轮内产生负压,动叶轮再通过进水口、进口将流体抽入动叶轮内,然后动叶轮转动,流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再通过出口、出水口甩出至泵体外,上述过程不断重复,实现本实施例无轴承电子水泵的泵水功能。

由背景技术可知,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何设置用于排出碎屑的排屑通道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一方面,产生碎屑的位置位于轴承处;另一方面,缺少能够将轴承所产生的碎屑,排出至泵体外的排泄通道,碎屑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导致轴承卡死、轴体无法转动的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轴体的两端固定,转子通过第二通孔搭设在轴体上,并与轴体滚动接触,产生碎屑的位置,位于转子和轴体之间,具体的,碎屑可能为第二通孔的孔壁受到摩擦所掉落的材质,也可能为轴体的外表面受到摩擦所掉落的材质,碎屑位于第二间隙内;即,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去掉了轴承,改变了摩擦的位置,进而改变了产生碎屑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加了第一排屑通道,碎屑位于第二间隙内,而第二间隙为第一排屑通道的组成部分,当流体在第一排屑通道内流通,流体可将第二间隙内的碎屑,带至进口处,并在后续的流体循环中,从出水口排出泵体外,详情可参见前述内容。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做了如下改变:1.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去掉;现有技术中,将轴体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上,本实施例中,轴体直接与外壳固定连接;2.现有技术中,转子与轴体同轴连接,本实施例中,转子与轴体之间间隙配合并滚动接触;3.现有技术中,产生碎屑的位置位于轴承处,本实施例中,产生碎屑的位置,位于轴体的外表面和转子上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4.现有技术未设置排屑通道,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第一排屑通道,转子与轴体之间的间隙,为第一排屑通道的组成部分,第一排屑通道内流通流体,流体可将轴体与转子间隙内的碎屑带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设置用于排出碎屑的排屑通道的技术问题。

流体从出口流出后,受到U型罩15、转子等部件的阻挡,使得流体的流速下降,例如,流体从出口流出后,首先经过第三间隙18,第三间隙18由动叶轮5朝向U型罩15的一侧、以及U型罩15共同限制形成,第三间隙18的空间较小,对流体产生了阻挡作用,使得流体的流速下降。因此,如何增加第一排屑通道内流体的流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该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参照图1~图3,U型罩15朝向动叶轮5的一侧表面为第一表面20,第一表面20设置有多个凸筋21,多个凸筋21环绕U型罩15的中轴线,在第一表面20上间隔分布;并且,由第一表面20的边沿指向第一表面20的中心的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凸筋21呈收敛状设置。

凸筋21可与第一表面20可拆卸连接,也可为注塑一体加工成型,优选的,凸筋21与第一表面20注塑一体加工成型;优选的,多个凸筋21环绕U型罩15的中轴线,在第一表面20上等距间隔分布。

在流体由出口通过第一排屑通道向进口流动的过程中,需经过动叶轮5和U型罩15之间的第三间隙18,位于第三间隙18的流体,由U型罩15的边沿,朝向U型罩15的中心流动,即由第一表面20的边沿向着第一表面20的中心的方向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流体将通过至少两个相邻凸筋21之间的间隙,由第一表面20的边沿向着第一表面20的中心的方向,任意相邻两个凸筋21之间的间隙逐渐收窄,这导致,在流体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流体流动的横截面变小,流体的流速增加;因此,即本实施例解决了如何增加第一排屑通道内流体的流速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如何解决转子发生轴向窜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该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参照图1、图4、图6、图7,沿着轴体8的轴向,定子24的长度小于与永磁体22的长度,并且,定子24朝向泵盖17的一侧端面,与永磁体22朝向泵盖17的一侧端面齐平;前端27还设置有容纳槽29,容纳槽29由前端27的端面,朝向后端28凹陷形成,容纳槽29沿着轴体8的轴线方向延伸;容纳槽29与安装孔26共同限制形成第三腔体30;第三腔体30内设置卡合片31、钢片32、弹性垫片33、耐磨环34;弹性垫片3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钢片32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耐磨环34上设置泄流通道35;其中,轴体8上设置卡合槽36,卡合片31卡合至卡合槽36内;容纳槽29的槽底壁为第一内壁37,第一内壁37沿轴体8径向延伸,卡合片31接触钢片32,钢片32接触弹性垫片33,弹性垫片33接触耐磨环34,卡合片31通过钢片32、弹性垫片33,挤压耐磨环34,使耐磨环34抵接并紧贴在第一内壁37上;第二间隙10通过泄流通道35与第三腔体30相通,第三腔体30还与第一间隙9相通。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9设置在芯柱23上。

参照图1~图2,卡合片31通过钢片32、弹性垫片33,挤压耐磨环34,使耐磨环34抵接并紧贴在第一内壁37上,以此限制转子沿着X方向的窜动。

定子24朝向泵盖17的一侧端面,与永磁体22朝向泵盖17的一侧端面齐平,定子24背离泵盖17一侧的端面,与永磁体22背离泵盖17一侧的端面错位,参见图2中的距离L,换个角度说,永磁体22背离泵盖17一侧的端面,相比于定子24背离泵盖17一侧的端面,更加远离泵盖17;这导致永磁体22在轴向上的中轴线相对于定子24在轴向上的中轴线错位,而定子24包含有导磁铁芯,所以,永磁体22在轴向上的中轴线倾向于,与定子24的中轴线在轴向上对齐;进一步地,定子24轴向上固定不动,综合前述永磁体22在轴向上的中轴线倾向对齐定子24的中轴线的趋势,永磁体22始终保持沿X方向移动的趋势,进而限制了转子沿-X方向的窜动。而转子沿着X方向窜动的趋势,被卡合片31、钢片32、弹性垫片33、耐磨环34所限制,具体的,卡合片31卡合至卡合槽36内,卡合槽36设置在轴体8上,而轴体8是不动的,这导致转子沿着X方向窜动的趋势的能量,被轴体吸收,并传递到外壳1上,进而限制了转子沿着X方向的窜动。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解决了如何避免转子发生轴向窜动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在前述内容中提到,耐磨环34抵接并紧贴在容纳槽29的第一内壁37上,那么,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可能通过耐磨环34与第一内壁37之间的摩擦力,导致耐磨环34跟随转子一同转动;因此,如何避免转子转动过程中,耐磨环跟随转子一同转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该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参照图6、图8,耐磨环34的孔为第一孔38,第一孔38的孔内壁具有第一平面39,轴体8外表面具有第二平面40,第一平面39和第二平面40均与轴体8的轴线平行;轴体8穿透第一孔38,第一平面39和第二平面40相互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平面39和第二平面40的设置,使得耐磨环34和轴体8之间形成圆周方向的限位,转子转动时,耐磨环34与轴体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耐磨环34与第一内壁37之间的摩擦力,耐磨环34相对于轴体8静止,耐磨环34与第一内壁37滑动接触;因此,本实施例解决了如何避免转子转动过程中,耐磨环跟随转子一同转动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何减缓由进水口进入泵体内的流体的漩涡,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该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参照图1~图2,在前述内容中提到,泵盖17内设置有破流凸台41;进一步的,沿着泵盖17的轴向,破流凸台41位于进水口11和动叶轮5之间,破流凸台41朝向进水口11凸起;沿着泵盖17的径向,破流凸台41与泵盖17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五间隙42,进水口11通过第五间隙42与进口13相通。进一步的,破流凸台41朝向进水口11的一侧设置有刺针43。

流体由进水口11进入到泵体内部的过程中,接触到刺针43和破流凸台41,刺针43和破流凸台41对流体具有阻挡作用,使得流体的一部分内能被刺针43和破流凸台41吸收,并传递到外壳上,流体的内能减小,进而减缓由进水口进入泵体内的流体的漩涡;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解决了,如何减缓由进水口进入泵体内的流体的漩涡的技术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54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