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热水器分为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等类型,其中,燃气热水器因其使用方便,被广泛使用。常规燃气热水器通常包括燃烧器、燃烧室和换热器等部件组成,燃烧器在燃烧室内燃烧燃气以对流经换热器的水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热水器,通常具有零冷水的功能,零冷水功能启动后,由燃烧器燃烧燃气来加热换热器中的水,并通过循环泵驱动外管路中的水循环流入到换热器中进行加热处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零冷水会因用户用水而频繁的启动,燃烧器需要频繁的点火,这样,便会造成燃气热水器运行噪音较大且能耗较高。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降低能耗和噪音影响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实现降低能耗和噪音,并提高零冷水燃气热水器的用户体验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燃气热水器具有出水管、进水管和零冷水管,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器、换热器、内循环模组和电加热模组,所述内循环模组包括循环泵、第一储水罐和旁通管,所述电加热模组包括电加热部件和第二储水罐,所述电加热部件被配置成加热所述第二储水罐中的水;所述循环泵、所述第一储水罐、所述旁通管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并形成内循环流路,所述第二储水罐连接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出水管之间,所述进水管和所述零冷水管分别连接第一储水罐;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零冷水模式;

执行零冷水模式下,关闭旁通管并启动循环泵和电加热部件,零冷水管输入的水依次经由第一储水罐、换热器和第二储水罐并从出水管输出至外部循环管路,电加热模组加热流经第二储水罐中的水直至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一设定温度值T1。

通过在执行零冷水模式中,采用电加热模组对流经第二出水罐中的水进行加热处理,利用电加热模组的电加热部件通电产生的热量来满足零冷水模式下外部水管中的水循环流入到燃气热水器中进行加热;尤其是用户在用水过程中触发启动零冷水模式,由于外部水管中的水在开机时已经实现了加热,因此,在用户过程中再次启动零冷水功能并利用电加热部件通电加热外部水管中的水,便可以满足零冷水的加热要求,这样,无需频繁的启动燃烧器,实现降低能耗和噪音,并提高零冷水燃气热水器的用户体验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执行零冷水模式结束后正常用水过程中,在暂停用水后,打开旁通管并启动循环泵,使得换热器与第一储水罐之间的水循环流动直至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用户暂停用水后,打开旁通管并启动循环泵,具体为:

正常用水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t1后,在暂停用水后,打开旁通管并启动循环泵。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打开旁通管并启动循环泵,具体为:循环泵启动运行时长超过第二设定时间t2且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未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时,启动燃烧器直至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三设定温度值T3,然后,关停燃烧器且循环泵持续运行直至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

其中,T2>T3。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执行零冷水模式结束后正常用水过程中,在暂停用水超过第三设定时间t3后,如果第一储水罐出口的水温低于设定启动水温值Ts,重新执行零冷水模式;

其中,t3>t 2;T3>Ts;T1>Ts。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关停燃烧器且循环泵持续运行直至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具体为:

在关停燃烧器,循环泵持续运行过程中,如果换热器的出口的水温高于第四设定温度值T4且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高于T2,则先关闭旁通管并打开零冷水管与循环泵之间的流路,循环泵启动运行时长大于第四时长t4后,再打开旁通管并关闭零冷水管与循环泵之间的流路,循环泵持续运行直至换热器的出口的水温低于T5且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高于T2;

其中, t3>t4;T4>T5>T2。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用户暂停用水后,打开旁通管并启动循环泵,具体为:如果循环泵启动运行时长大于第六时长t6后,所述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未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后,则启动所述电加热模组中的所述电加热部件进行辅助加热直至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后,再次用水时,燃烧器会延迟第七时长t7后启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每次开机后初次执行零冷水模式下,燃烧器启动直至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一设定温度值T1。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零冷水模式下,如果循环泵启动运行时长大于第五时长t5后,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未达到第一设定温度值T1,则燃烧器启动直至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一设定温度值T1。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零冷水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零冷水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零冷水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零冷水燃气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3中第一储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第一储水罐的剖视图;

图7为图3中第二储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第二储水罐的剖视图;

图9为图3中第二储水罐的爆炸图;

图10为图9中电加热部件的组装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11、进水管;12、出水管;13、零冷水管;14、伺服比例阀;15、燃气进气管;16、第二电控阀;

2、燃烧室;21、燃烧器;

3、换热器;

4、内循环模组;41、循环泵;42、第一储水罐;43、旁通管;44、第一电控阀;45、四通管;46、单向阀;421、连接管一;422、连接管二;

5、电加热模组;51、电加热部件;52、第二储水罐;511、直管段;512、螺旋段;521、第一连接管;522、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燃气热水器是采用燃气作为主要能源材料,通过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量传递到流经换热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目的的一种热水器。

燃气热水器通常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燃烧器、换热器、风机和风罩等部件。

其中,燃气输送至燃烧器处,通过点火装置点燃燃气,以使得燃烧器对输送的燃气进行燃烧,进而产生热量。

换热器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一端与供水管路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花洒或者水龙头等连通。

燃烧器燃烧燃气产生的热量用于对换热管进行加热,以使换热管内的水温升高形成热水。

在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由供水管路提供的冷水流入到换热管内,然后被燃烧器产生的加热源加热成热水,再经热水阀从花洒或者水龙头流出以供用户使用。

同时,在燃气热水器工作中,风机通电同时运行,在风机的作用下,燃烧器产生的烟气被排放至室外。

由于燃烧器在工作过程中燃烧燃气产生的热量会传导至外壳上,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

实施例一,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其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中的燃烧室2、燃烧器和换热器3。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进水管11、出水管12和零冷水管13。

其中,为了实现二次开水减少温升以提高出水水温恒定的要求,燃气热水器配置有内循环模组4。所述内循环模组4包括循环泵41、第一储水罐42和旁通管43,所述第一储水罐42连接在所述循环泵41和所述旁通管43之间并形成内流通路,所述内流通路与所述换热器3连接并形成内循环流路。

具体的,在用户用水过程中,当短暂关水时,因换热器3内的水会因燃烧室2内的余热升温,则可以启动循环泵41,使得第一储水罐42中的冷水循环流入到换热器3中吸收余热,以满足下次开水出水温度波动较小的要求。

另外,为了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用水需求,减少燃烧器的点火启动次数,以降低能耗并降低噪音,燃气热水器配置有电加热模组5,所述电加热模组5包括电加热部件51和第二储水罐52,所述电加热部件51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罐52上并被配置成通电加热所述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所述第二储水罐52连接在所述换热器3与所述出水管12之间。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当用户在洗浴等需要大量热水的情况下,燃气热水器则正常启动通过燃烧器燃烧燃气来进行加热流经换热器3的水。当用户在厨房用水等需要小量热水的情况下,一方面热水流量较小,另一方面还存在用户频繁开关使用热水,此时,便可以启动电加热模组5来加热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以实现即热式供水的要求。

在此过程中,燃气热水器中的燃烧器不启动,仅是利用电加热模组5中的电加热部件51通电加热产生的热量来加热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电加热模组5中电加热部件51产生的热量以满足较小水流量即热式加热的要求。

其中,为了满足流量限流控制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进水管11与换热器3之间的流路上串联有伺服比例阀14,利用伺服比例阀14来自动的调节燃气换热器3的进水流量。

并且,在燃气热水器的实际控制过程中,燃气热水器上可以配置有用于触发电加热模组5启动以实现即热式供热水的触发部件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触发部件被触发的情况下,电加热模组5启动执行加热水,这样,用户打开水龙头后,电加热模组5启动即热式供水模式,并且,在即热式供水模式下,通过伺服比例阀14来控制进水量。

其中,对于触发部件可以为设置在燃气热水器的切换开关,或其他能够触发燃气热水器进行模式切换的部件,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伺服比例阀14针对进水量的调节,一般根据出水管12上所配置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出水温度来进行伺服调节,例如,出水管12的出水温度高于设定出水水温时,伺服比例阀14则增大进水流量;反之,出水管12的出水温度低于设定出水水温时,伺服比例阀14则减小进水流量。有关具体的控制程序,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通过配置内循环模组4和电加热模组5,内循环模组4配置的第一储水罐42能够满足在暂停用水时进行内循环的要求,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出水管12上所配置的电加热模组5能够利用电加热部件51对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进行即热加热处理,这样,在厨房等用水量较小的场景下,仅需要启动电加热模组5来供给热水而无需频繁启动燃烧器,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减少因频繁启动导致燃气消耗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利用电加热部件51来对第二储水罐52内的水进行加热,可以实现静音加热,以减少燃烧器频繁启动产生较大的噪音,进而降低了能耗和噪音影响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于外壳1中的相关部件的安装位置,为了满足结构紧凑化的设计要求并满足流路的设计要求,针对第一储水罐42和第二储水罐52的安装位置进行如下结构设计。

所述第一储水罐42布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侧并位于所述进水管11的上方,所述第二储水罐52布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另一侧并位于所述出水管12的上方。

具体的,第一储水罐42和第二储水罐52布置在燃烧室2的下方并充分的利用外壳1位于燃烧室2下方两侧的空间来放置第一储水罐42和第二储水罐52。其中,第一储水罐42比邻进水管11并位于进水管11的上方,进而方便进水管11与第一储水罐42进行连接,实现进水管11通过第一储水罐42与换热器3进行水路连接。

另外,对于第二储水罐52而言,其布置在外壳1内部的另一侧并位于出水管12的上方,这样,出水管12能够直接与上方的第二储水罐52进行连接以方便管路的连接并缩短第二储水罐52的出水的水流路径长度。

与此同时,燃气热水器的外壳1上为了满足燃气供给的要求,还会配置有燃气进气管15,燃气进气管15用于将燃气供给给燃烧室2内的燃烧器进行燃烧。为了方便外壳1内送气管路的走管,则将燃气进气管15布置在第一储水罐42和第二储水罐52之间的位置,使得燃气进气管15能够经由第一储水罐42和第二储水罐52之间的空间布置气路。

具体的,所述第一储水罐42布置在所述燃气进气管15的一侧,所述第二储水罐52布置在所述燃气进气管15的另一侧,所述燃气进气管15位于所述第一储水罐42和所述第二储水罐52之间。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水罐5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21和第二连接管522,所述第一连接管521的出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522的进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二储水罐52的顶部。

具体的,为了提高第二储水罐52输出的水温的恒温性和热水输出率,对于进入到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则通过第一连接管521输送至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第一连接管521输出的水流入到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后,以使得底部的水能够从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被加热,并利用热水上升的原理,使得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被均匀的加热。

与此同时,通过将第一连接管521的出水口布置在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在利用燃烧器进行加热换热器3中的水以通过第一连接管521向第二储水罐52输入热水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储水罐52中存储有一定量的水,这样,即便出现换热器3输出的水温发生波动,经由第一连接管521流入到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能够与第二储水罐52中已存的水进行混合,以有效的减轻出水管12的出水温度波动范围,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水罐5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管521插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一连接管521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52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

具体的,为了方便安装第一连接管521和第二连接管522,则在第二储水罐52上设置有安装孔来满足连接管的安装要求。其中,对于第一连接管521而言,则在第二储水罐5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管521的下端部插入到第一安装孔中并延伸至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这样,使得第一连接管521的上端部露在第二储水罐52的顶部,以方便与顶部的换热器3进行管路的连接。第二连接管522则连接在顶部的第二安装孔中以满足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从顶部输出。

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电加热部件的电加热效率以满足增大水流量的加热要求,所述电加热部件包括第一电加热管501和第二电加热管502,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和所述第二电加热管呈螺旋结构,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套在所述第二电加热管的外部;

其中,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和所述第二电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储水罐中,所述第一电加热管的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电加热管的接线端子伸出至所述储水罐的外部。

具体的,采用两个呈螺旋结构的电加热管组装成电加热部件51,电加热管呈螺旋结构以增加其与水的接触面积。同时,第一电加热管501套在第二电加热管502的外部,以满足电加热部件整体紧凑化设计的要求,进而可以装入到 储水罐52中。

其中,为了提高安全可靠性,第二储水罐52上还设置有护盖524,护盖遮盖住所述第一电加热管501的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电加热管502的接线端子。

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包括两个第一直管段5112和第一螺旋段5111,所述第一螺旋段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直管段之间;

所述第二电加热管包括两个第二直管段5122和第二螺旋段5121,所述第二螺旋段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直管段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段套在所述第二螺旋段的外部,所述第一螺旋段和所述第二螺旋段位于所述第二储水罐的内部,所述第一直管段和所述第二直管段伸出至所述第二储水罐的外部并分别设置有接线端子。

具体的,以第一电加热管511为例,第一螺旋段5111呈螺旋结构以起到主要加热的作用,而第一直管段5112则起到支撑和电路连接的功能。

而为了实现结构紧凑化设计,其中一所述直管段穿过所述第二螺旋段围绕形成的空间。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旋段和所述第一螺旋管段错位布置,所述第二螺旋段和所述第一螺旋管段之间形成紊流通道。

具体的,对于第二储水罐中的水则是有第一连接管输入并从第二连接管输出,为了确保从第一连接管输入的水能够充分的被电加热部件51加热均匀以提高热水输出率,则位于第一螺旋管段5111中所围绕形成的空间中的第二螺旋段5121进行错位布置。以水流沿第二储水罐的中心线方向由第一连接管向第二连接管方向流动,则第一螺旋管段5111和第二螺旋段5121垂直于第二储水罐的中心线方向的投影呈交替布置的状态。

这样,水流流经第一螺旋管段5111和第二螺旋段5121的过程中,水流会交替的被第一螺旋管段5111和第二螺旋段5121阻挡流动,以起到紊流的作用,进而使得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能够充分的混合加热均匀,进而提高热水输出率,以增大即热式加热水流量的要求。

而为了实现充分的加热均匀,所述第二螺旋段和所述第一螺旋管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进水口之间。

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储水罐的底部还设置有可开关的排污管523,所述排污管523延伸至所述外壳1的外部。

具体的,通过在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配置排污管523,在热水器长时间使用后,第二储水罐52的底部容易积存污垢,通过打开排污管523便可以将第二储水罐5252中的污垢清理出。

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第二储水罐52固定在外壳1中,第二储水罐5上还设置有安装支架525,以通过安装支架525将第二储水罐52固定在外壳1中。

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内循环模组4的旁通管43而言,其安装位置至少具有两者方式,两种方式都可以满足内循环的要求。

方式一,如图2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521上设置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分别与所述换热器3和所述旁通管43连接。

具体的,在进行内循环时,从换热器3输出的水经由第一三通管流入到旁通管43中并进入到第一储水罐42内。内循环过程中,第二储水罐52不参与工作。

方式二,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管522上设置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分别与所述出水管12和所述旁通管43连接。

具体的,在进行内循环时,从换热器3输出的水先进入到第二储水罐52中,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经由第二三通管流入到旁通管43中再进入到第一储水罐42内。内循环过程中,第二储水罐52参与工作。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水罐42上设置有连接管一421和连接管二422,所述连接管一421的出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一储水罐42的底部,所述连接管二422的进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一储水罐42的顶部。

具体的,连接管一421的出口布置在第一储水罐42的底部,以满足第一储水罐42从底部进水,同样的,连接管二422的进口则布置在第一储水罐42的顶部,以使得第一储水罐42顶部的水从连接管二422输出。

一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泵41、所述第一储水罐42和所述旁通管43依次连接,所述循环泵41与所述换热器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旁通管43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44,所述第一电控阀44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旁通管43通断。

具体的,通过在内循环模组4中配置第一电控阀44,通过第一电控阀44来控制旁通管43的通断。在进行燃气热水器进行内循环操作时,第一电控阀44打开旁通管43,以在循环泵41的作用下使得换热器3与第一储水罐42之间进行水的循环流动。

对于第一储水罐42而言,其一方面需要满足内循环流动的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作为换热器3和进水管11之间的连接部件。为此,所述进水管11、所述第一储水罐42、所述循环泵41和所述换热器3的进水端依次连接。

具体的,对于经由进水管11流入的水先进入到第一储水罐42中,然后,再流入到换热器3中。

而对于燃气热水器具有零冷水功能的情况下,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零冷水管1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水罐42上设置有四通管45;所述零冷水管13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16,所述第二电控阀16被配置成控制所述零冷水管13通断;所述四通管45分别连接所述旁通管43、所述进水管11和所述零冷水管13。

具体的,零冷水模式下,是要实现通过燃气热水器对外部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处理,即进行外循环。而在内循环模式下,则是要实现外壳1内部的水路中的水循环加热。通过在零冷水管13上配置有第二电控阀16,当进行内循环时,第二电控阀16将关闭零冷水管13,进而确保在循环泵41启动后,外部水管中的水不会经由零冷水管13进入到第一储水罐42内,进而提高内循环的水温调节效率。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通管43上设置有单向阀46,所述单向阀46被配置成限制所述旁通管43中的水单向流向所述第一储水罐42。

实施例二,参考图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燃气热水器具有第一用水模式和第二用水模式;

第一用水模式下,启动用水后,电加热模组5通电启动以对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进行加热以进行即热式供水,此时,燃烧器未启动;

第二用水模式下,启动用水后,燃烧器启动加热换热器3中流动的水。

具体的,在第一用水模式下,以厨房用水为例,厨房用水场景中,热水的需求温度和流量均低于用户洗浴用水对水温和水流量的要求。为此,则启动第一用水模式,该模式下,电加热模组5将启动运行,用户打开水龙头后,进水管11流入的水经由换热器3进入到第二储水罐52,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被电加热部件51快速加热,以实现即热式供水,进而满足厨房等用水场景的用水需求。

在第二用水模式下,以洗浴用水为例,则需要水温和水流量较高。此时,则启动燃烧器进行燃烧,进行正常燃气热水器加热水的操作。

某个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用户快速用水的需求,在第二用水模式下,用户开始用水后,电加热模组5和燃烧器同时启动,并在换热器3的出水温度达到设定出水温度值后,电加热模组5断电停止运行。这样,便可以减少用户开始用水初期冷水的输出量,以满足用户快速获得热水的要求。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零冷水模式。

在执行零冷水模式下,关闭旁通管43并启动循环泵41和电加热模组5,零冷水管13输入的水依次经由第一储水罐42、换热器3和第二储水罐52并从出水管12输出至外部循环管路,电加热模组5加热流经第二储水罐52中的水直至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一设定温度值T1。

具体的,由于燃气热水器配置有电加热模组5,在执行零冷水模式下,可以先依靠电加热模组5电加热产生的热量来对外部管路中的水进行循环加热。在此过程中,对于外部管路中的存水量以及水温提升量不高的情况下,便可以利用电加热模组5来执行零冷水模式下的加热水要求,这样,便可以不用启动燃烧器,以减少运行噪音。

另一个实施例中,受限与电加热模组5的加热功率,当外部管路中的存水量以及水温提升量较高的情况下,电加热模组5将无法满足零冷水加热的要求,则需要进一步的依靠燃烧器加热换热器3中流动的水。

为此,零冷水模式下,如果循环泵41启动运行时长大于第五时长t5后,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未达到第一设定温度值T1,则燃烧器启动直至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一设定温度值T1。

具体而言,燃气热水器在启动燃烧器执行零冷水加热功能的具体控制方法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燃气热水器执行零冷水模式的控制过程,在此不做限制。

而在执行零冷水模式下,需要关闭旁通管43,循环泵41启动,燃烧器和/或电加热模组5启动。零冷水管13输入的水经由第一储水罐42进入到换热器3中加热,换热器3中输出的水先进入到第二储水罐52中,再经由出水管12输出至外部循环管路。

执行零冷水模式结束后正常用水过程中,存在用户短暂关水再启动的情况。此时,为了避免换热器3中的余热导致内部的水温升温过高,则可以执行内循环模式。

在暂停用水后,执行内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下,打开旁通管43并启动循环泵41,使得换热器3、第二储水罐52与第一储水罐42之间的水循环流动直至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

零冷水燃气热水器执行完零冷水模式后,用户便可以使用热水进行洗浴。用户在使用热水的过程中存在暂时关停用水的情况。而在此过程中,由于进水管11处的水温较低,常规技术将再次执行零冷水模式,但是,此时的出水管12与用户用水终端管路内的水温依然较高,频繁启动零冷水模式便会造成能耗增长。

为此,用户在使用热水的过程暂时关停用水的时,可以执行内循环模式,即打开旁通管43并启动循环泵41,使得换热器3与第一储水罐42之间的水循环流动,这样,利用第一储水罐42中的冷水循环流入到换热器3中以吸收换热器3的余热,进而避免换热器3余热升温导致出水温度波动过大。

在执行完内循环模式后,第一储水罐的出口的水温将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当用户再次启动用水时,燃烧器会延迟第七时长t7后启动。

具体的,因用户再次用水时,第一储水罐42中的热水将流入到换热器3中,因此,燃烧器会延迟一定的时间启动,这样,使得第一储水罐42中的热水可以流入到换热器3中而未被加热并最终输出。既可以确保出水温度波动较小,又可以避免燃烧器过早启动而导致第一储水罐42中的热水进入到换热器中被再次加热而导致出水温度过高,同时,还可以避免常规技术冷水进入到换热器3未被加热从出水管12输出而致出水温度波动过大。

而在内循环模式下,如果循环泵41启动运行时长大于第六时长t6后,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未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后,则启动电加热模组5中的电加热部件51进行辅助加热。这样,可以更有利于确保用户再次用水后,出水管12能够输出恒温的热水,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启动内循环,则在用户暂停用水后,打开旁通管43并启动循环泵41,具体为:

正常用水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t1后,在暂停用水后,打开旁通管43并启动循环泵41。

具体的,用户用水过程中,如果用水的时间超过了设定的第一设定时间t1后,此时,用户用水结束关水后,零冷水燃气热水器才会触发执行内循环模式,这样,便可以避免因用户频繁启停用水过程中,内循环模式频繁启动而造成额外能耗的浪费。

另一个实施例中,打开旁通管43并启动循环泵41,具体为:循环泵41启动运行时长超过第二设定时间t2且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未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时,启动燃烧器直至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三设定温度值T3,然后,关停燃烧器且循环泵41持续运行直至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其中,T2>T3。

具体的,在零冷水燃气热水器在执行内循环模式下,通过判断循环泵41的运行时间以及第一储水罐42的出水水温来触发内循环模式结束,即循环泵41运行超过第二设定时间t2且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超过第二设定温度值T2后,结束内循环模式,循环泵41停止运行。这样,可以确保零冷水燃气热水器内部的水能够充分的循环混匀均匀。

并且,在执行内循环模式的过程中,还存在因第一储水罐42水温吸收的热量较多而导致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未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时,此时,则需要启动燃烧器来辅助加热换热器3,并且,燃烧器启动后,在检测到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超过第三设定温度值T3后便关停燃烧器,并借助循环泵41继续运行以吸收换热器3的余热使得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持续上升直至超过第二设定温度值T2,再关停循环泵41。

另一些实施例中,执行零冷水模式结束后正常用水过程中,在暂停用水超过第三设定时间t3后,如果第一储水罐42出口的水温低于设定启动水温值Ts,重新执行零冷水模式;

其中,t3>t 2;T3>Ts;T1>Ts。

具体的,用户关水后,无论是否执行内循环模式,在暂停用水超过第三设定时间t3后,出水管12与用水终端之间管路的水的温度下降幅度会变大,此时,则需要再次执行零冷水模式。

某些实施例中,在关停燃烧器且循环泵41持续运行直至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达到第二设定温度值T2,具体为:

在关停燃烧器循环泵41持续运行过程中,如果换热器3的出口的水温高于第四设定温度值T4且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高于T2,则先关闭旁通管43并打开零冷水管13与循环泵41之间的流路,循环泵41启动运行时长大于第四时长t4后,再打开旁通管43并关闭零冷水管13与循环泵41之间的流路,循环泵41持续运行直至换热器3的出口的水温低于T5且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高于T2。

其中, t3>t4;T4>T5>T2。

具体的,在内循环模式,在启动燃烧器进行辅助加热的情况下,存在燃烧器产生的热量过多进而导致内循环模式下内部的整体水温过高,此时,则可以通过零冷水管13引入一定量的冷水来进一步的降低内部水温。即如果换热器3的出口的水温高于第四设定温度值T4且第一储水罐42的出口的水温高于T2,燃烧器加热导致换热器3产生的余热过多而造成的水温过高,此时,便可以关闭旁通管43并打开零冷水管13与循环泵41之间的流路,在循环泵41的作用下通过零冷水管13来引入一定量的冷水,以降低内循环水的整体水温,最终达到用户再次用水时的出水温度波动较小,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其中,对于上述设定温度和设定时间的具体数值,则可以根据不同机型通过试验来获取,在此,不做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56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