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9:36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到河道进行护坡处理;以避免坡面泥土流失、坍塌,造成河道淤积、坡体损坏的情况。对于护坡的施工设计,目前有铺设保护网、护坡砖、混凝土层等多种形式;可有效解决护坡流失的问题。

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护坡体与坡体的结合程度逐渐减弱,甚至产生脱离、空洞连接等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效果,并可能产生一定的危险。同时,对于护坡砖,随着水流的冲刷,出现脱落的情况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河道护坡整体的稳定性存在缺陷,影响使用年限,以及护坡砖被冲刷脱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削坡:将表层土剥离,平整坡面;

S2,坡底加固:坡底开挖垂直面,构筑底层支撑体;

S3,碎石基层铺设:在坡面均匀铺设石料;

S4,土层铺设:铺设土壤,并压实;

S5,布设内注浆管:向坡体安装内注浆管;

S6,布设送浆管:沿坡体设置送浆管,连通内注浆管;

S7,摊铺混凝土层:摊铺混凝土;

S8,造孔:混凝土面造孔,穿透至送浆管;

S9,铺设联锁块:在混凝土层上铺设联锁块;

S10,注浆:通过送浆管进行注浆。

优选的,在步骤S1中,剥离表层土40~60厘米,并集中堆放。

优选的,在步骤S2中,开挖垂直面高度为护坡垂直高度的1/5~1/4;

在垂直面外侧混凝土砌筑块石,表层与坡面重合。

优选的,在步骤S3中,采用2~10厘米粒径石料。

优选的,在步骤S4中,铺设土层前摊铺土工布;

铺设土壤厚度为20~30厘米。

优选的,在步骤S5中,注浆管垂直于坡面向内深入50~80厘米;

注浆管外壁均匀开设通孔。

优选的,在步骤S5中,送浆管的顶端伸出坡顶,并设置堵塞部件。

优选的,在混凝土表面设置凹槽;

在步骤S7中,使用模板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凹槽;或,在步骤S8中,在混凝土面切割凹槽;

在步骤S9中,联锁块的底面设置有空腔,空腔位置与凹槽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在步骤S10中,注浆前在联锁块上铺设土工布,并覆盖土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剥离表层土、平整坡面,保证基层的稳定性,减少内部植物生长对护坡的影响;剥离土壤集中堆放,并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工程、生态工程的理念。

2、本发明,构筑底层支撑体,抵挡土层的下滑,提高坡面的稳定;碎石基层铺设,提高底层基体的强度,并增强坡面的抗滑效果。

3、本发明,向坡体布设内注浆管,加强护坡的整体强度;造孔搭配联锁块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稳定。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保证基层稳定,减少植物影响,土壤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工程、生态工程的理念;底层支撑体,提高坡面的稳定;碎石基层提高底层基体的强度,并增强抗滑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护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削坡、坡底加固、碎石基层铺设、土层铺设、布设内注浆管、布设送浆管、摊铺混凝土层、造孔、铺设联锁块、注浆。

S1,削坡。

在进行护坡铺设前,进行场地清理工作;使用液压反铲,将表层土剥离。

其中,剥离表层土40~60厘米;以清除表面的松软土壤,以及植物根系。保证基层的稳定性,并减少内部植物生长对护坡的影响。

搭配运输车,将剥离的土壤输送至收集场地,集中堆放,备用。

之后,平整坡面。

平整坡面过程中,无需高精度要求;不存在较大的坑洼、凸起即可。

平整后,在土层表面撒铺生石灰。

S2,坡底加固。

在坡底开挖垂直面,构筑底层支撑体;以抵挡土层的下滑。

其中,开挖垂直面高度为护坡垂直高度的1/5~1/4;以保证产生足够的抗滑坡效果。

具体的,在坡底使用铲车、液压反铲设备,对坡底部分进行修整;挖去其底部坡面,向内形成垂直立面缺块。

在垂直面外侧混凝土砌筑块石,其与开挖垂直面接触侧填充密实;其上表层与坡面重合。

砌筑过程中,注意大小块石搭配,块石间充分填充混凝土,以不产生空腔;保证支撑体的强度。

S3,碎石基层铺设。

在坡面均匀铺设石料;其中,采用2~10厘米粒径石料。

石料摊铺一层,覆盖坡面;提高底层基体的强度,并增强坡面的抗滑效果。

S4,土层铺设。

在碎石基层上铺设土壤,并压实。

其中,铺设土壤厚度为20~30厘米。

优选的,采用干燥、过筛的土壤;在铺设过程中,适当喷水,并充分碾压。

优选的,铺设土层前,在碎石基层上摊铺土工布。

S5,布设内注浆管。

向坡体安装内注浆管;其中,注浆管垂直于坡面向内深入50~80厘米;注浆管外壁均匀开设通孔。

对于注浆管的安装,可采用直接压入,或钻孔后插入。

注浆管均匀分布设置,根据坡面具体地质情况,适当的加密或减少布设数量。

优选的,构成1~2米*1~2米的网格结构。

S6,布设送浆管。

沿坡体设置送浆管,连通内注浆管。

其中,送浆管的顶端伸出坡顶,并设置堵塞部件临时封堵;送浆管的底端延伸至坡底。

送浆管的一侧设置开孔,连通至内注浆管。

其中,可采用软管连接;或,在送浆管的一侧、内注浆管的外端设置外螺纹管,通过连接套筒进行连接。

S7,摊铺混凝土层。

摊铺混凝土,将送浆管掩埋在其中。

对于混凝土的厚度,根据坡面的高度、倾斜度等,进行设计;满足护坡相关强度要求及设计规范。

S8,造孔。

在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后,根据设置的送浆管位置,在混凝土面造孔,并穿透至送浆管内。

进一步的,在混凝土表面设置凹槽;凹槽与造孔相连通;同时,凹槽位置根据后续步骤的连锁块设计进行搭配。

具体的,可在摊铺过程中,或养护结束后设置凹槽。

其中,在摊铺过程中时,使用模板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凹槽。

或,在后期养护结束后,在混凝土面切割凹槽。

凹槽的深度为5~10厘米。

S9,铺设联锁块。

在混凝土层上铺设联锁块。

其中,在联锁块的底面设置有空腔,其空腔位置与凹槽位置相对应;可采用定制联锁块,或在现有的联锁块上开设空腔结构。

相应的,也可采用有中部空缺部分的联锁块;将空缺部分与凹槽相对应。

S10,注浆。

通过送浆管进行注浆。

其中,注浆前在联锁块上铺设土工布,并覆盖土层,以对联锁块产生压力,并阻挡浆液外流。

土层可直接采用削坡工序剥离的土壤。

通过顶部向送浆管内泵入浆液;部分浆液通过内注浆管进入坡体内,加强护坡的整体强度;另一部分通过混凝土层的造孔向外流出,进入联锁块内、联锁块之间、联锁块与混凝土层之间,对联锁块进行固定。

其中,对于送浆管,可在中部设置隔离板结构,一部分连通至内注浆管,另一部分连通至造孔,以匹配不同的注浆压力。

同样的,也可设置为两组送浆管;分别连通内注浆管、造孔。

注浆完毕后,对露出的注浆头部分进行切除处理。

本发明中,剥离表层土、平整坡面,保证基层的稳定性,减少内部植物生长对护坡的影响;剥离土壤集中堆放,并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工程、生态工程的理念、构筑底层支撑体,抵挡土层的下滑,提高坡面的稳定;碎石基层铺设,提高底层基体的强度,并增强坡面的抗滑效果;向坡体布设内注浆管,加强护坡的整体强度;造孔搭配联锁块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相关技术
  •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
  •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铺设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82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