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运行方法及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运行方法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运行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SUV车型的离地间隙较高(大于310mm),即使布置行人小腿支撑横梁也会位置较高,不会像轿车那样在发生人车撞击时,小腿支撑布置位置较低(小于310mm)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人体小腿下部的作用,避免人被碾压至车底。

专利文献CN202220191296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行人保护主动发罩试验辅助平台装置,包括:两组头型测速机构对称滑动安装在移动架的两侧壁上,腿型测速机构包括两组,每组腿型测速机构安装在对应的头型测速机构上,补光机构、侧拍机构均设有两组,两组补光机构、侧拍机构通过第一滑动机构对称安装在移动架的两侧壁,试验冲击设备、顶部拍摄机构通过第二滑动机构滑动安装在移动架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行人保护主动发罩试验辅助平台装置,主体框架采用铝型材组装而成,呈现口字形结构,在满足整体外观要求的基础上,又能减轻整体装置的自重,增加设备的稳定性;顶拍高速摄像机及头型捕捉机构安装在移动架顶部,侧拍高速相机及测速安装在移动架下部左右两侧。

专利文献CN201821141368.X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系统及车辆,该发动机罩系统包括发动机罩、与所述发动机罩前端连接的发动机罩锁及主动行人保护装置;所述主动行人保护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发动机罩锁进行解锁的解锁件及解锁件驱动机构,所述解锁件包括推杆;所述解锁件驱动机构用于将推杆驱动至解锁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用于解锁发动机罩锁的主动行人保护装置并作用于发动机罩前端,如此当行人碰撞车辆时,发动机罩前端自动打开并弹起一定高度,起到了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减轻对行人的碰撞伤害,尤其可降低对小孩头部和成人大腿部的碰撞伤害。

专利文献CN202080073757.7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具有横梁和设置在横梁前面的变形装置,所述变形装置具有弯曲腿,所述弯曲腿的端部贴靠在表面上或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贴靠在该表面上,所述弯曲腿的端部构造成能由于碰撞而沿所述表面移动的,在该表面上构造有卡锁装置,弯曲腿的端部能由于碰撞而与所述卡锁装置卡锁,变形装置具有多个这种弯曲腿,第一弯曲腿和第二弯曲腿彼此相邻地设置,所述第一弯曲腿和第二弯曲腿在弯曲腿的移动方向上相互偏移地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弯曲腿的端部和第二弯曲腿的端部构造成能沿相反方向移动。

上述专利文献与本申请技术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SUV车型碾压行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方法及车辆,可以使SUV车型在与行人发生人车撞击前,通过多功能摄像头自动预判行人与车辆必将撞击,提前发出信号给小腿支撑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小腿支撑结构可以在接到多功能摄像头的碰撞信号后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向下移动,达到较低的高度,在SUV车型与行人腿部接触时,小腿支撑能够像轿车一样支撑在行人腿部的较下端位置,调整撞击后人体的运动姿态,避免行人被碾压至车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包括多功能摄像头1、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线束3、前保险杠横梁4、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汽车吸能盒8;

所述多功能摄像头1通过线束3与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连接,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通过线束3与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连接,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与前保险杠横梁4连接,前保险杠横梁4与车辆吸能盒8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包括气体生成粉10、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外壳11、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

所述气体生成粉10在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外壳11与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所形成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系统还包括小腿支撑梁5,所述小腿支撑梁5设置在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还包括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安装螺栓9;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通过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安装螺栓9与前保险杠横梁4连接,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通过焊接与小腿支撑梁5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生成粉10由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混合制成。

进一步地,气体发生粉产生高压气体推动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用相当性能的弹簧机构,或者压缩气体机构替代。

进一步地,所述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设置两套。

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多功能摄像头1内的中央处理器内设定行人碰撞识别阈值,发生人车撞击事故时,在行人腿部接近车辆前部外表面7之前识别出碰撞事故的发生,并发出电信号至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

步骤二,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接收多功能摄像头1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电流发往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

步骤三,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腔体内的气体生成粉10在接收到电流时发生引爆,产生高压气体,将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向下推动,使行人与车辆的下部接触点降低,避免行人腿部被碾压入车体。同时也可应用在C-NCAP(China New Car AssessmentProgramme,即中国新车评价规范)和C-IASI(CHINA INSURANCE AUTOMOTIVE SAFETYINDEX,即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评价测试中,用于提升行人保护测试成绩。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的运行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在接到多功能摄像头的碰撞信号后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向下移动,达到较低的高度,在SUV车型与行人腿部接触时,小腿支撑能够像轿车一样支撑在行人腿部的较下端位置,调整撞击后人体的运动姿态,避免行人被碾压至车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的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多功能摄像头;

2、安全气囊控制单元;

3、线束;

4、前保险杠横梁;

5、小腿支撑梁;

6、小腿支撑移动装置;

7、车辆前部外表面;

8、汽车吸能盒;

9、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安装螺栓;

10、气体生成粉;

11、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外壳;

12、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图2,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包括多功能摄像头1、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线束3、前保险杠横梁4、小腿支撑梁5、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车辆前部外表面7、汽车吸能盒8。

其中多功能摄像头1通过线束3与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连接,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通过线束3与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连接,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与前保险杠横梁4连接,前保险杠横梁4与车辆吸能盒8连接。

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包括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安装螺栓9、气体生成粉10、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外壳11、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通过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安装螺栓9与前保险杠横梁4连接,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通过焊接与小腿支撑梁5连接。

气体生成粉10在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外壳11与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所形成的腔体内。

气体生成粉10由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混合制成。

气体发生粉产生高压气体推动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也可用相当性能的弹簧机构,或者压缩气体机构替代。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多功能摄像头1内的中央处理器内设定行人碰撞识别阈值,可以在发生人车撞击事故中,在行人腿部接近车辆前部外表面7之前识别出碰撞事故的发生,并发出电信号至安全气囊控制单元ACU;

步骤二,安全气囊控制单元ACU接收多功能摄像头1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电流发往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

步骤三,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腔体内的气体生成粉10在接收到电流时发生引爆,产生高压气体,将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向下推动,使行人与车辆的下部接触点降低,从而避免行人腿部被碾压入车体,同时也可应用在C-NCAP和C-IASI评价测试中,用于提升行人保护测试成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该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包括多功能摄像头1、安全气囊控制单元2、线束3、前保险杠横梁4、小腿支撑梁5、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车辆前部外表面7、汽车吸能盒8。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由于增加了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如此当行人车辆相撞时,多功能摄像头1内的中央处理器内设定行人碰撞识别阈值,可以在发生人车撞击事故中,在行人腿部接近车辆前部外表面7之前识别出碰撞事故的发生,并发出电信号至安全气囊控制单元ACU;安全气囊控制单元ACU接收多功能摄像头1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转换为电流发往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小腿支撑梁移动装置6腔体内的气体生成粉10在接收到电流时发生引爆,产生高压气体,将小腿支撑移动装置内柱12向下推动,使行人与车辆的下部接触点降低,从而避免行人腿部被碾压入车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主动式车辆行人小腿保护系统的运行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相关技术
  • 一种车辆的行人识别辅助系统及方法
  • 车辆控制系统、车辆外置式电子控制单元、车辆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 小腿保护装置、车辆前端行人保护装置及车辆
  • 车辆小腿保护装置及制造和使用车辆小腿保护装置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9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