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插套结构及插座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插套结构及插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套结构及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用于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电子器件。

在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其主要包括外壳1和插套结构2,插头的插脚贯穿外壳1的面板并插接至插套结构2内,从而得电。插套结构2包括插套夹21,插套夹21包括相对布置的静夹臂22和动夹臂23,动夹臂23与外壳1内壁上的抵靠墙11相对。插脚在插入静夹臂22和动夹臂23之间的间隙后,会撑大该间隙,使得插套夹21向插脚施加作用力。在此过程中,静夹臂22保持静止,动夹臂23朝向抵靠墙11移动。

当动夹臂23与抵靠墙11相抵后,若继续插入插脚,则会导致插脚受到的作用力骤然增大,出现插头难以拔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套结构及插座,能够向插头的插脚施加合适的摩擦力,使得插头既不会意外脱出,又不至于难以拔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套结构,应用于插座,所述插套结构包括插套夹和弹性件;

所述插套夹具有相对布置的静夹臂和动夹臂,所述静夹臂的第一端和所述动夹臂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动夹臂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静夹臂和所述动夹臂的间距增大时,向所述动夹臂施加朝向所述静夹臂的弹力。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段和限位段;

所述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夹臂相连,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段相连,所述限位段用于套设在所述插座的外壳内壁的第一抵靠柱。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段为弧形结构件,所述连接段向所述动夹臂背向所述静夹臂的一侧弯曲延伸,所述动夹臂位于所述静夹臂和所述限位段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段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限位子段、连接子段和第二限位子段;

所述第一限位子段和所述第二限位子段相对,所述第一限位子段远离所述连接子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相连,所述第二限位子段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子段和所述动夹臂之间;

所述第一抵靠柱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子段和所述第二限位子段之间。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子段具有调节通孔。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子段与所述第一抵靠柱的间距为0.3mm~0.6mm。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子段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动夹臂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尺寸之差,不大于1mm。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子段与所述连接段的间距不大于4mm。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抵靠柱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子段的一面具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子段的一侧为弧形面。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外壳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插套结构;

所述插套结构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内壁具有第一抵靠柱和第二抵靠柱;

所述第一抵靠柱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限位子段背向所述动夹臂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抵靠柱与所述静夹臂背向所述动夹臂的一侧相抵。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插套结构能够配置于插座中,在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插头的插脚将插入插套夹,也即插入静夹臂和动夹臂之间的间隙。在插脚插入的过程中,静夹臂保持静止,动夹臂的第二端背向静夹臂移动,使得静夹臂和所述动夹臂的间距逐渐增大。由于动夹臂的第二端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在所述静夹臂和所述动夹臂的间距增大时,向所述动夹臂施加朝向所述静夹臂的弹力,所以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套夹能够夹紧插脚。并且,利用弹力的特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性件形变的长度成正比,使得插套夹施加的弹力是逐渐线性变化的,且非常容易被控制,从而使得插套夹在夹紧插脚的同时,又不至于导致插脚受力过大而无法拔出。

也就是说,通过弹性件向插套夹施加逐渐线性变化的弹力,既能够保证插套夹能够将插脚夹紧,又避免了因插脚受力骤然增大而无法拔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插套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套夹施力变化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套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图4的A方向示意图。

图1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外壳;

11、抵靠墙;

2、插套结构;

21、插套夹;22、静夹臂;23、动夹臂。

图2~图5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插套夹;

110、静夹臂;120、动夹臂;

20、弹性件;

210、连接段;220、限位段;221、第一限位子段;222、连接子段;223、第二限位子段;224、调节通孔;

100、外壳;

1100、第一抵靠柱;1110、抵靠部;1200、第二抵靠柱。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插座是一种用于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电子器件,其主要包括外壳1和插套结构2,插头的插脚贯穿外壳1的面板并插接至插套结构2内,从而得电。

在相关技术中,插套结构包括插套夹21,插套夹21包括相对布置的静夹臂22和动夹臂23。在相关标准中,对于插头的拔出力具有要求。例如,对于厚度为1.45mm的插脚来说,其拔出力需要大于3N,对于厚度为1.65mm的插脚来说,其拔出力需要小于20N。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抵靠墙11,抵靠墙11与动夹臂23相对。

图2为插套夹施力变化图,结合图2,插脚在插入静夹臂22和动夹臂23之间的间隙后会撑大该间隙,使得插套夹向插脚施加作用力。在此过程中,静夹臂22保持静止,动夹臂23朝向抵靠墙11移动,在动夹臂23未接触抵靠墙11前,插套夹施加的作用力保持不变。在动夹臂23与抵靠墙11相抵后,若厚度为1.45mm的插脚插入,插套夹撑开的变形量达到ΔS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套结构,图3为该插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套结构应用于插座,该插套结构包括插套夹10和弹性件20。

插套夹10具有相对布置的静夹臂110和动夹臂120,静夹臂110的第一端和动夹臂120的第一端相连,弹性件20与动夹臂120的第二端相连,弹性件20用于在静夹臂110和动夹臂120的间距增大时,向动夹臂120施加朝向静夹臂110的弹力。

插套结构能够配置于插座中,在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插头的插脚将插入插套夹10,也即插入静夹臂110和动夹臂120之间的间隙。在插脚插入的过程中,静夹臂110保持静止,动夹臂120的第二端背向静夹臂110移动,使得静夹臂110和动夹臂120的间距逐渐增大。由于动夹臂120的第二端连接有弹性件20,弹性件20能够在静夹臂110和动夹臂120的间距增大时,向动夹臂120施加朝向静夹臂110的弹力,所以在弹性件20的作用下,插套夹10能够夹紧插脚。并且,利用弹力的特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性件20形变的长度成正比,使得插套夹10施加的弹力是逐渐线性变化的(见图2实直线),且非常容易被控制,从而使得插头的拔出力能够复合相关要求,插套夹10在夹紧插脚的同时,又不至于导致插脚受力过大而无法拔出。

也就是说,通过弹性件20向插套夹10施加逐渐线性变化的弹力,既能够保证插套夹10能够将插脚夹紧,又避免了因插脚受力骤然增大而无法拔出。

图4为插套结构的装配示意图,结合图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0包括连接段210和限位段220,连接段210的第一端与动夹臂120相连,连接段210的第二端与限位段220相连,限位段220用于套设在插座的外壳100内壁的第一抵靠柱1100。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连接段210用于连接动夹臂120和限位段220,使得动夹臂120在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段220随之一同移动。随着限位段220的移动,限位段220与第一抵靠柱1100相抵,随着限位段220的继续移动,限位段220产生弹性形变,并向动夹臂120施加弹力,使得插套夹10施加在插脚上的作用力提高。下面结合图2,来说明这一过程。

在限位段220与第一抵靠柱1100相抵后,若厚度为1.45mm的插脚插入,插套夹10撑开的变形量达到ΔS

下面以计算推理的方式,来说明上述技术效果。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以下两个关系式:

ΔP

ΔP

其中,K

在相关技术中,插套夹10撑开的变形量达到ΔS

在本公开中,插套夹10撑开的变形量达到ΔS

假设2μ×K

通过有限元静力学分析证实,在插套夹10撑开的变形量达到ΔS

弹性件20的变形量从ΔS1

另外,弹性件20的变形量ΔS1

再次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段210为弧形结构件,连接段210向动夹臂120背向静夹臂110的一侧弯曲延伸,动夹臂120位于静夹臂110和限位段220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连接段210设置为弧形结构件,一方面能够避免连接段2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出现应力集中,另一方面也能够便于将限位段220施加的弹力传递至动夹臂120。

示例性的,连接段210和限位段220均为弹性结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段22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限位子段221、连接子段222和第二限位子段223。第一限位子段221和第二限位子段223相对,第一限位子段221远离连接子段222的一端与连接段210相连,第二限位子段223位于第一限位子段221和动夹臂120之间。第一抵靠柱1100位于第一限位子段221和第二限位子段223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连接子段222用于连接第一限位子段221和第二限位子段223,起到传递弹力的作用。在限位段220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限位子段223与第一抵靠柱1100相抵,随着限位段220的继续移动,限位段220产生弹性形变,并向动夹臂120施加弹力,使得插套夹10施加在插脚上的作用力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子段221具有调节通孔224。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调节通孔224,能够小幅度的调整弹性件20的整体劲度系数。举例来说,调节通孔224的面积和弹性件20的整体劲度系数负相关,也即调节通孔224的面积越大,弹性件20的整体劲度系数越小,反之,调节通孔224的面积越小,弹性件20的整体劲度系数越大。容易理解的是,当第一限位子段221上不设置调节通孔224是,弹性件20的劲度系数最大。

在一些示例中,调节通孔224的内轮廓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沿第一限位子段221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另一些示例中,调节通孔224的内轮廓为多边形,例如三角形、矩形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子段222为弧形结构件,连接子段222向第一限位子段221朝向第二限位子段223的一侧弯曲延伸,连接子段222位于第二限位子段223和第一限位子段221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连接子段222设置为弧形结构件,一方面能够避免连接子段222和第一限位子段221之间的连接处,以及连接子段222和第二限位子段223之间的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另一方面也能够便于弹力的传递。

图5为图4的A方向示意图,结合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子段223与第一抵靠柱1100的间距d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二限位子段223与第一抵靠柱1100的间距,决定了第二限位子段223和第一抵靠柱1100相抵接的行程。若该间距过大,会导致第二限位子段223无法与第一抵靠柱1100相抵接,弹性件20也就无法产生弹性形变,插套夹10自然也无法夹紧插脚。若该间距过小,会导致第二限位子段223过早的与第一抵靠柱1100相抵接,弹性件20所产生的弹性形变过大,插套夹10过紧的夹住插脚。

示例性的,第二限位子段223与第一抵靠柱1100的间距为0.45mm。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子段221与动夹臂120的间距d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子段222与连接段210的间距d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连接子段222与连接段210的间距,决定了第一抵靠柱1100提供的支撑力的力臂,若力臂过长,会导致弹性件20严重屈服,甚至导致低周疲劳开裂,降低使用寿命。

再次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子段223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尺寸d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二限位子段223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尺寸应该较大,能够避免弹性件20严重屈服,甚至导致低周疲劳开裂,降低使用寿命。但是,第二限位子段223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尺寸也不宜超过动夹臂120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尺寸,这样能够有利于插套结构的小型化设计。

可选的,第二限位子段223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尺寸,与动夹臂120垂直自身长度方向的尺寸一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该插座包括外壳100和图3~5所示的插套结构。插套结构位于外壳100内。

在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插头的插脚将贯穿外壳100直至插入插套夹10,也即插入静夹臂110和动夹臂120之间的间隙。在插脚插入的过程中,静夹臂110保持静止,动夹臂120的第二端背向静夹臂110移动,使得静夹臂110和动夹臂120的间距逐渐增大。由于动夹臂120的第二端连接有弹性件20,弹性件20能够在静夹臂110和动夹臂120的间距增大时,向动夹臂120施加朝向静夹臂110的弹力,所以在弹性件20的作用下,插套夹10能够夹紧插脚。并且,利用弹力的特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性件20形变的长度成正比,使得插套夹10施加的弹力是逐渐线性变化的(见图2实直线),且非常容易被控制,从而使得插头的拔出力能够复合相关要求,插套夹10在夹紧插脚的同时,又不至于导致插脚受力过大而无法拔出。

再次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内壁具有第一抵靠柱1100和第二抵靠柱1200。第一抵靠柱1100与弹性件20的第二限位子段223背向动夹臂120的一侧相抵,第二抵靠柱1200与静夹臂110背向动夹臂120的一侧相抵。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抵靠柱1100用于抵靠第二限位子段223,使得弹性件20能够产生弹性形变,第二抵靠柱1200用于抵靠静夹臂110,使得静夹臂110能够在插脚插接的过程中保持静止。

示例性的,第一抵靠柱1100朝向第二限位子段223的一面具有抵靠部1110,抵靠部1110朝向第二限位子段223的一侧为弧形面。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抵靠部1110的弧形面用于抵靠第二限位子段223,弧形面有利于保证第一抵靠柱1100和第二限位子段22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第一抵靠柱1100在与第二限位子段223相抵碰撞时,损伤第二限位子段223,起到了保护第二限位子段223的作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线阵相机触发时序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针对海量数据的数据同步方法、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 一种信号分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平行链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一种振镜控制信号数据与同步触发分离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一种振镜控制信号数据与同步触发分离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54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