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7:35


一种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马桶结构是人们经常会使用的卫浴产品,能够方便地解决人们如厕问题,并且使卫生间等使用环境能够轻易地清洁和保持洁净。

但是现有技术的马桶结构,通常在使用过程时,便池底部存储有较深的水量以将排污管道的初始端密封,防止异味从排污管道向外溢出,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在如厕过程中,臀部距离便池底部水体之间的垂直高度相对较大,因此用户在使用马桶结构进行如厕时,污物自上而下坠落于水体后,较深的水体容易因为冲击作用力而溅起一定量水花,而这些水花也容易玷污用户臀部或者衣物,因此对现有技术的马桶结构进行优化改良以避免如厕过程溅起较多水体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现有技术的马桶结构通常在便池内壁面顶部设置排水孔,水体经过若干个排水孔而向下进行冲刷后,能够将附着于便池表面的污物冲走实现清洁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以均布冲水孔的冲水方式,容易因为较小的冲水动力而无法将便池表面附着污物完全冲刷干净,因此对冲水方式进行优化,以提高冲水效率也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溅水、强冲力且易清洁的一种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旨在提高马桶结构的防溅水性能和防粘性能以及便池内壁面的清洁能力和洁净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包括设置于前部的便池主体和设置于后部的水箱,便池主体和水箱相连形成为一体结构,便池主体顶部设有内凹的便池,便池内壁面底部设有内凹的下沉式浅水区,下沉式浅水区下部与排污管首端相连,用户如厕的落污点在下沉式浅水区内,下沉式浅水区为内凹的圆弧曲面结构并向排污管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优选地,所述下沉式浅水区前端位置与所述排污管前端位置的水平间距为12-15cm;下沉式浅水区的左右两侧最大宽度为11-13cm;下沉式浅水区的最大深度为1-2cm。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排水口与所述排污管的排污口的中心间距为22.3cm。

优选地,所述便池的上部内壁面设有台阶凹槽,台阶凹槽侧壁面为曲面且直接与便池主体顶面连接,便池后部对称设有冲水孔,冲水孔分别向台阶凹槽冲刷水体后,同步冲刷的两股对称水体位于便池前部位置相遇混合并向便池内壁面向下冲刷。

优选地,所述下沉式浅水区的前端台阶面设有第一辅助冲水孔,下沉式浅水区与所述排污管之间的过渡面设有第二辅助冲水孔,第一辅助冲水孔和第二辅助冲水孔分别与不相同的冲水管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辅助冲水孔和所述第二辅助冲水孔的内径小于5cm。

本发明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便池内壁面的底部设置内凹结构的下沉式浅水区,从而使得用户如厕过程的污物落污点位于下沉式浅水区内,污物落下过程中只会溅起较小量的水体而不容易玷污用户的臀部或者衣物,通过逐渐向下设置的下沉式浅水区,使得污物下落后不容易与便池内壁面发生粘附,并且能够快速地进入排污管内起到水封效果。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便池内壁面上部设置台阶凹槽结构,从而使得对称冲刷的两股水体能够沿着对应的台阶凹槽进行冲刷,以及在便池前部位置形成紊流,从而增大便池主体内壁面的冲刷作用力,并且不容易形成固定冲刷路径而避免形成难以清洗的污垢,并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台阶凹槽侧壁面直接与便池主体顶面连接,从而形成无唇边结构,相对现有技术的马桶结构在便池主体上部设置有唇边结构,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容易藏纳污垢且只需使用简单的抹布即可方便地进行擦拭清洁干净。

与此同时,通过在下沉式浅水区前端台阶面设置有第一辅助冲水孔以及在下沉式浅水区与排污管之间过渡位置设置第二辅助冲水孔,从而实现在冲水过程中,第一辅助冲水孔和第二辅助冲水孔和相互独立的冲水管路配合作用,最终起到增强冲水作用力以及提高冲刷洁净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

请参见图1和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溅水无唇面下沉式浅水区防黏马桶包括设置于前部的便池主体1和设置于后部的水箱2,而便池主体1和水箱2相连为一体结构,便池主体1顶部设有内凹的便池11,便池11内壁面底部设有内凹的下沉式浅水区12,下沉式浅水区12下部与排污管13的首端相连,与此同时,本实施例的下沉式浅水区12能够将用户如厕过程的落污点完全覆盖。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便池11内壁面下部设置可存储一定水量下的沉式浅水区12结构,并且排污管13内部水体能够进入至下沉式浅水区12内部,因此用户使用本实施例的马桶时,污物落污点位于下沉式浅水区12范围内,从而使得污物向下坠落过程中,污物落于下沉式浅水区12内部后,也不会溅起较多水体,避免现有技术的马桶,用户在如厕过程中容易溅起较多水体而玷污用户臀部或者衣物。与此同时,由于本实施例的下沉式浅水区12为内凹的圆弧曲面结构并向排污管13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因此用户如厕过程中向下排放的污物进入下沉式浅水区12后,能够沿着下沉式浅水区12内壁面而逐渐向下滑落至排污管13内,通过水封避免污物向外散发更多异味。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下沉式浅水区12的前端位置与排污管的前端位置的水平间距L1为12-15cm;下沉式浅水区的左右两侧最大宽度L2为11-13cm;下沉式浅水区的最大深度H1为1-2cm,其中更优选地,下沉式浅水区的前端位置与排污管的前端位置的水平间距L1为13.9cm;下沉式浅水区的左右两侧的最大宽度L2为12cm。

本实施例的水箱2的排水口21与排污管3的排污口131的中心间距L3为22.3cm,因此本实施例将排污口131距离水箱2的排水口2的中心间距L3缩短,从而缩短冲水路径长度,减小水体冲水过程的阻力以及降低冲水噪声。

另外,本实施例便池11上部的内壁面设有台阶凹槽14,也就是本实施例的台阶凹槽14侧壁面直接与便池主体1的顶面101连接,也形成无唇边结构,相对现有技术的马桶结构在便池主体1上部设置有唇边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不容易藏纳污垢且只需使用简单的抹布即可对台阶凹槽14的侧壁面141和便池主体1的顶面101方便地进行擦拭清洁干净。便池后部对称设有两个冲水孔15,两个冲水孔15分别向台阶凹槽14冲刷水体,同步冲刷的两股水体位于便池11前部位置相遇混合后,并向便池11内壁面向下冲刷,因此两侧同步冲水的水体能够于便池11前部位置相遇并发生相撞,从而能够产生紊流,将附着于便池11内壁面的污物向下冲刷干净。

优选地,本实施例下沉式浅水区12的前端台阶面设有第一辅助冲水孔16,下沉式浅水区12与排污管13之间的过渡面设有第二辅助冲水孔17,第一辅助冲水孔16和第二辅助冲水孔17分别通过设置于便池主体1内部的冲水管道相通连。其中优选地,第一辅助冲水孔16和第二辅助冲水孔17的内径小于5cm。通过上下设置的第一辅助冲水孔16和第二辅助冲水孔17与上述冲水过程配合,能够起加强和加快水流速度,达到更好清洁效果,还能避免冲水过程的水体向外飞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217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