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政管道施工中,排水管道连接方式以承插式连接居多,目前实现施工方法主要有:一、管道连接时先将连接管的插口对准承口,再将插口端和承口段分别采用麻绳捆绑牢固,利用手动葫芦将两条麻绳慢慢拉近,使管道插口慢慢塞入承口,致使管道接口合拢从而完成波纹管顺利对接;二、管道连接时先将连接管的插口对准承口,利用挖掘机的反铲顶管道另一端使管道插口与承口合拢完成管道对接或将管道另一端垫木方抡大锤砸在木方上,利用反作用力使管道连接。方法一施工效率低下,方法二对作业人员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损坏管道,影响安装质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市政管网施工工期及施工质量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连接时对接效率较低且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主框架、辅助支架和顶推装置;其中,

所述主框架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箍圈,用以紧固待连接管道的承口;

所述辅助支架位于所述主框架内部且与所述主框架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架底部与所述第一箍圈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箍圈,用以紧固待连接管道的插口;

所述顶推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辅助支架之间,用以推动所述辅助支架沿所述主框架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待连接管道的插口与承口的对接。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主框架包括:顶框和设置在顶框下方两侧的两个侧框;其中,

两个所述侧框的第一侧与所述辅助支架的第一侧之间连接有所述顶推装置;

两个所述侧框第二侧的两个侧边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箍圈。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一箍圈的两端与所述侧框上对应的侧边之间设置有第一绳索捆绑部,用以将所述第一箍圈与所述待连接管道的承口捆绑牢靠。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两个所述侧框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横向连接杆和第一竖向连接杆;其中,

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杆位于所述侧框第一侧的两侧侧边上部,并与该侧底部之间围设成一通道,用以放置所述待连接管道;所述第一竖向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杆与所述顶框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两个所述侧框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竖向连接杆、第二横向连接杆、第三横向连接杆和若干第三竖向连接杆;其中,

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箍圈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框的第二侧的两侧边之间且与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杆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杆设置在各所述第三竖向连接杆顶部且与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并列设置,各所述第三竖向连接杆并列连接在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与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杆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辅助支架包括:移动架和连接件;其中,

所述移动架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机构,用以与所述主框架的底部侧边滑动连接;两侧的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箍圈;

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移动架的滑移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架的顶部,用以与所述主框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移动架包括:三角形横梁和连接在所述三角形横梁底部两侧的立杆;其中,

两根所述立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滑动机构,两个滑动机构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箍圈,所述第二箍圈的顶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三角形横梁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二箍圈的两侧分别与其同侧的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绳索捆绑部,用以将所述第二箍圈与所述待连接管道的插口捆绑牢靠。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顶推装置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电动推拉杆;其中,

各所述电动推拉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框架第一侧与所述辅助支架第一侧的侧边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中,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辅助支架的第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安装槽,用以将所述顶推装置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与所述辅助支架之间。

本发明中的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通过在主框架底部一侧设置第一箍圈,以紧固待连接管道的承口;在辅助支架底部相对侧设置第二箍圈,以紧固待连接管道的插口,通过顶推装置推动辅助支架沿主框架滑动,以实现待连接管道的插口与承口的对接,可实现单人操作大型管道承插口连接的对接工作,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管道对接工作的效率,为后续施工管网排水管道自动化安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主框架1、辅助支架2和顶推装置3;其中,所述主框架1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箍圈10,用以紧固待连接管道4的承口;所述辅助支架2位于所述主框架1内部且与所述主框架1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架2底部与所述第一箍圈1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箍圈20,用以紧固待连接管道4的插口;所述顶推装置3设置在所述主框架1与所述辅助支架2之间,用以推动辅助支架2沿所述主框架1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待连接管道4的插口与承口的对接。

具体而言,主框架1可以为底部开口的矩形、方形框架等。辅助支架2可以为三角形、方形等支架,辅助支架2置于主框架1的内部,且辅助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机构5,以便于与主框架1滑动连接。主框架1的底部可以设置两条轨道或者滑槽,以为辅助支架2底部的滑动机构5提供滑动轨道,实际中,可以在对应的轨道或滑槽上涂抹润滑油以减小滑动机构5与其之间的摩擦力。主框架1底部的第二侧(图1中所示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箍圈10,以紧固待连接管道4的承口。辅助支架2的第一侧(图1中所示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箍圈20,以紧固待连接管道4的插口。顶推装置3设置在主框架1与辅助支架2的第一侧之间,以推动辅助支架2沿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侧边移动,进而实现带连接管道的插口与承口的对接。较具体的,所述主框架1与所述辅助支架2的第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安装槽,以安装顶推装置3。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安装顶推装置3,各部件安装便捷,重复利用率较高。

继续参阅图2, 所述第一箍圈10的口径与待连接管道4的承口的口径相适配,第一箍圈10可以为半圆形,实际使用时,将其套设在待连接管道4的承口的上半部分即可。

所述第二箍圈20的口径与待连接管道4插口的口径相适配,第二箍圈20可以为半圆形,实际使用时,将其套设在待连接管道4的插口的上半部分即可。

上述显然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通过在主框架底部一侧设置第一箍圈,以紧固待连接管道的承口;在辅助支架底部相对侧设置第二箍圈,以紧固待连接管道的插口,通过顶推装置推动辅助支架沿主框架滑动,以实现待连接管道的插口与承口的对接,可实现单人操作大型管道承插口连接的对接工作,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管道对接工作的效率,为后续施工管网排水管道自动化安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框架1包括:顶框11和设置在顶框11下方两侧的两个侧框12;其中,两个所述侧框12的第一侧与所述辅助支架2的第一侧之间连接有所述顶推装置3;两个所述侧框12第二侧的两个侧边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箍圈10。

具体而言,顶框11和侧框12可以均为由四根杆连接而成的矩形框,其中,侧框12与顶框11共用顶框11的四个侧边。两个侧框12之间的距离与辅助支架2的底部宽度相适配。位于侧框12第一侧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以安装顶推装置3的第一安装槽,辅助支架2第一侧的侧边上也对应安装有用以安装顶推装置3的第二安装槽,顶推装置3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箍圈10的两端与所述侧框12上对应的侧边之间设置有第一绳索捆绑部,用以将所述第一箍圈10与所述待连接管道4的承口捆绑牢靠。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绳索捆绑部为挂环状结构,第一箍圈的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绳索捆绑部101。

较具体的,第一绳索捆绑部可以为设置在第一箍圈10两端与对应侧边之间的连接环或者连接杆,能实现绳索的捆绑即可。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框12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横向连接杆13和第一竖向连接杆14;其中,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杆13位于所述侧框12第一侧的两侧侧边的上部,并与该侧底部之间围设成一通道,用以放置所述待连接管道4;所述第一竖向连接杆14连接在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杆13与所述顶框11之间。

具体而言,第一横向连接杆13与主框架1第一侧底部之间的距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能使得待连接管道4顺利通过即可。第一竖向连接杆14连接在第一横向连接杆13与顶框11的中部,以利于保持主框架1的稳定性。

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为了保证整个主框架1的稳定性,两个所述侧框12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竖向连接杆15、第二横向连接杆16、第三横向连接杆17和若干第三竖向连接杆18;其中,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杆1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箍圈10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16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框12的第二侧的两侧边之间且与所述第二竖向连接杆15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杆17设置在各所述第三竖向连接杆18顶部且与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16并列设置,各所述第三竖向连接杆18并列连接在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杆16与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杆17之间。

具体而言,第二横向连接杆16与第三横向连接杆17平行设置,第二横向连接杆16位于第三横向连接杆17的下方,第二竖向连接杆15连接在第一箍圈10与第二横向连接杆16之间,以保证第一箍圈10与主框架1的连接强度。第三竖向连接杆18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设置两个第三竖向连接杆18,每个第三竖向连接杆18与侧框12的侧边之间的横向距离可以保持相等。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三横向连接杆17与顶框11之间还设置有第四竖向连接杆19,第四竖向连接杆19上开设有通孔,用以实现所述辅助支架2与所述主框架1的滑动连接。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架2包括:移动架21和连接件22;其中,所述移动架2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机构5,用以与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侧边滑动连接;两侧的所述滑动机构5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箍圈20;所述连接件22沿所述移动架21的滑移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架21的顶部,用以与所述主框架1相连接。

具体而言,移动架21可以为门型支架、屋形支架等。为了保证移动架21与主框架1的连接强度,移动架21的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件22,该连接件22可自由穿设于主框架1第二侧上的通孔中。滑动机构5可以为滑轮或滑块等结构。连接件22可以为杆状或柱状结构。

更具体的,所述移动架21包括:三角形横梁211和连接在所述三角形横梁211底部两侧的立杆212;其中,两根所述立杆2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滑动机构5,两个滑动机构5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箍圈20,所述第二箍圈20的顶部通过连接件22与所述三角形横梁211相连接。其中,三角形横梁211的顶部可以与主框架1的顶部相齐平。第二箍圈20与第一箍圈10的形状可以保持一致,第二箍圈20与第一箍圈10的口径可一致,也可不一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箍圈20的两侧分别与其同侧的所述滑动机构5之间设置有第二绳索捆绑部,用以将所述第二箍圈20与所述待连接管道4的插口捆绑牢靠。第二绳索捆绑部可以为设置在第二箍圈20端部与滑动机构5之间的连接环或者连接杆,能实现绳索的捆绑即可。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绳索捆绑部为挂环状结构,第二箍圈的两端下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第二绳索捆绑部201。

参阅图2,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顶推装置3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电动推拉杆31;其中,各所述电动推拉杆31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框架1第一侧与所述辅助支架2第一侧的侧边之间。

具体而言,电动推拉杆31的数量可以根据待连接管道4的管径大小确定,例如可至少设置3个电动推拉杆31,利用三点定面原理,保证辅助支架2受力均匀。当电动推拉杆31为四个时,可以在主框架1第一侧靠近辅助支架2的侧边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一对第一安装槽a;在辅助支架2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分别开设一对第二安装槽b,每对第一安装槽a与每对第二安装槽b一一对应设置,以实现每个电动推拉杆31的安装。

显然可以看出,电动推拉杆31的使用,一方面,能使得待连接管道4承插口对接时受力均匀,大大降低了管道受损的概率,保证了管道对接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劳动力,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请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将主框架1与辅助支架2组装好之后,在相应的安装槽内安装好电动推拉杆31,然后将待连接管道4的插口与承口对准摆放在第一箍圈10和第二箍圈20中,接着通过绳索穿过第一绳索捆绑部将管道承口与第一箍圈10捆绑固定牢靠,通过绳索穿过第二绳索捆绑部将管道插口与第二箍圈20捆绑固定牢靠;最后操作电动推拉杆31控制器,使得各电动推拉杆31同步运行,以确保管道插口、承口顺利对接。

综上,本发明的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通过在主框架底部一侧设置第一箍圈,以紧固待连接管道的承口;在辅助支架底部相对侧设置第二箍圈,以紧固待连接管道的插口,通过顶推装置推动辅助支架沿主框架滑动,以实现待连接管道的插口与承口的对接,可实现单人操作大型管道承插口连接的对接工作,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管道对接工作的效率,为后续施工管网排水管道自动化安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装置
  • 一种承插式管道专用连接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99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