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3:22


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AM-miniled(Active miniature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式迷你发光二极管)技术以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作为背光驱动电路,实现主动矩阵式(Active-matrix,AM-miniLED)驱动,将miniLED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而AM-miniled在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AM-miniled的背光还存在着局部会出现暗区的现象,引发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AM-miniled的背光采用2T1C像素背光驱动电路,其中一个TFT设置在控制单元内,另一个TFT设置在发光单元内,位于控制单元内的TFT同时连接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在高温长时间工作后,该TFT的稳定性不佳,其阈值电压会产生漂移,使得在下一周期开启后,数据电压经过所述控制单元内的TFT后传递给发光单元内的TFT的电压减小,无法打开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内的TFT,导致发光单元内的发光晶体管无法导通,进而使得AM-miniled无法发光。

因此,现有的AM-miniled技术中,还存在着背光驱动电路中控制单元内的TFT阈值电压漂移,导致AM-miniled无法发光的问题,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背光驱动电路中控制单元内的TFT阈值电压漂移,导致AM-miniled无法发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包括:发光单元,扫描控制单元和发光控制单元;

所述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源电压线和第二电源电压线之间;

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串联于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组成的回路中;

所述扫描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数据线和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扫描线以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交替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对应的本级扫描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于下一级所述扫描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的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的所述控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中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的一个,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用于加载所述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为迷你发光二极管。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包括:向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两所述控制端的两所述扫描线提供不同的扫描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交替导通。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电源电压线和第二电源电压线;

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相互交叉设置;

多个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包括:发光单元、扫描控制单元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源电压线和第二电源电压线之间;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串联于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组成的回路中;所述扫描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数据线和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扫描线以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交替导通;增加了扫描控制单元内的晶体管的数量,以使得各晶体管交替驱动发光控制单元发光,提高背光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并延长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一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一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二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二时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八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九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十结构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十一结构示意图。

图8(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十二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三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三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具体参阅图1至图10。

现有的AM-miniled的背光还存在着局部会出现暗区的现象,引发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AM-miniled的背光采用2T1C像素背光驱动电路,其中一个TFT设置在控制单元内,另一个TFT设置在发光单元内,位于控制单元内的TFT同时连接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在高温长时间工作后,该TFT的稳定性不佳,其阈值电压会产生漂移,使得在下一周期开启后,数据电压经过所述控制单元内的TFT后传递给发光单元内的TFT的电压减小,无法打开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内的TFT,导致发光单元内的发光晶体管无法导通,进而使得AM-miniled无法发光。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驱动电路,首先,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可以应用于Mini-LED显示面板或是Micro-LED显示面板,参阅图1可知,所述显示面板一般为一长方体,但不限于长方体,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形状,且所述显示面板的八个外角均为圆角结构,以避免用户在安装、搬运或是使用时不方便甚至刮伤手指。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Z为垂直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X为位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显示面,平行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显示面其中一边的方向,所述第三方向Y为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Z和所述第二方向X的方向。

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也是图1中所述显示面板沿A-A处的剖视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发光单元3,扫描控制单元1和发光控制单元2;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和第二电源电压线之间;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串联于所述发光单元3、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组成的回路中;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数据线和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扫描线以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交替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接入工作电压VDD,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接入公共接地端电压VSS,即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接地;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输入扫描控制信号和数据控制信号,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用于在所述扫描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数据控制信号最终输入至所述发光单元3。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包括一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的开启控制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开启;所述晶体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单元3的输出端,所述发光单元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接入工作电压VDD,所述晶体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接地VSS连接,即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接入工作电压VDD,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出端接地连接;换言之,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串联于所述发光单元3、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组成的回路中。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一条数据线,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即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数据线和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对应的扫描线,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的所述扫描级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接收不同的扫描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同一类型的晶体管,由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在此为开关晶体管,仅起到开关的作用,因此,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既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FET,Field EffectTransistor)也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所述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通过电场效应控制电流的电子元件。它依靠电场去控制导电沟道形状,因此能控制半导体材料中某种类型载流子的沟道的导电性;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连接同一所述扫描级,但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均为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但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类型不同,即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分别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和P型场效应晶体管中不同的一种;由于所述N型场效应晶体管高电平导通,而所述P型场效应晶体管低电平导通,因此,当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分别为所述N型场效应晶体管与所述P型场效应晶体管,且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均连接同一所述扫描级时,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仍可以保持交替导通,以改善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包括但不限于两个所述晶体管,而各所述晶体管之间并联,即每一所述晶体管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的输入端,每一所述晶体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的输出端,即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不同的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不同的扫描电极,以接入不同的扫描控制信号,进而使得位于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的各所述晶体管之间交替工作,以驱动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发光,避免了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的一个所述晶体管持续工作,长时间在高温作用下使得其阈值电压漂移,进而影响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因此,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同时接入所述扫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据控制信号;由于所述扫描控制信号是逐级输入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的,而不同扫描级的所述扫描控制信号连接不同的所述晶体管,因此,当不同扫描级的所述扫描控制信号输入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后,连接所述扫描级的所述扫描控制信号输入对应的所述晶体管,以使得所述晶体管导通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进而驱动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即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用于在所述扫描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数据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

同样的,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内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所述发光器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所述发光器件的数量,与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的所述晶体管的连接方式不同的是,各所述发光器件之间是串联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光单元3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串联,所述发光单元3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所述发光单元3的输出端的电压等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的电压,所述发光单元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接入所述工作电压VDD,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接入接地端VSS。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对应的本级扫描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于下一级所述扫描线。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同一类型的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对应的本级所述扫描线,以接收本级所述扫描线发送的本级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下一级所述扫描线,以接收下一级所述扫描线发送的下一级扫描信号,由于所述本级扫描信号与所述下一级扫描信号总是交替开启的,因此,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总是交替工作,进而以改善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甚至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所述控制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所述第三晶体管,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仅包括一个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即为驱动晶体管,此时,所述第三晶体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即为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所述控制端;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三晶体管为驱动晶体管,因此,所述第三晶体管可能需要承受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内较大的电流,且长时间工作,由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一般应用在微安级uA的小电流场景下,而本发明中的所述背光驱动电路一般需要导入毫安级mA的电流场景,若所述第三晶体管选用薄膜晶体管,则在长时间工作下,其寿命会变短,进而影响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寿命,因此,所述第三晶体管优选场效应晶体管,以充分保证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中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的一个,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所述第一极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的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中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所述控制端电性连接的一个,所述电容的所述第二极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所述电容用于在导通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同时充电,当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关闭时,所述电容放电,可以为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的所述控制端继续提供开启电压,以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在此仅作为开关晶体管,只需要导通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将所述扫描控制信号接入至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内,因此,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选用薄膜晶体管即可,而所述第三晶体管由于起到驱动晶体管的作用,其稳定性要求更高,因此,所述第三晶体管优选为所述场效应晶体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用于加载第一电源电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用于加载所述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接入所述工作电压VDD,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接入所述接地端VSS,所述接地端VSS的电压为0,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线之间设置有所述发光单元3和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一般地,由于所述发光单元3内设置有各种发光器件,且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本身是带有电压的,因此,所述发光单元3是存在一定的电阻的,当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经过所述发光单元3和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之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会减小,进而变为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因此,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特殊的,当所述发光单元3内未设置所述发光器件,且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也无电阻,即所述发光单元3和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相当于一根导线时,所述发光单元3可以视作无电阻,即此时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等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由于每根导线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电阻,即线电阻,因此所述发光单元3和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内一定存在电阻,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始终是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等于所述发光单元3内的电流乘以所述发光单元3内的电阻加上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内的电流乘以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内的电阻加上所述第二电源电压。

所述发光单元3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内的电阻均大于0,而所述发光单元3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位于同一根导线上,因此,流入所述发光单元3内的电流与流入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内的电流相等,因此,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电源电压,换言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单元3为迷你发光二极管。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光单元3内包含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3为迷你发光二极管。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包括两所述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T2输入端均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本级扫描控制信号GN,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下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即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晶体管T1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T2关闭,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通过所述本级扫描控制信号GN连通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使得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将信号传递至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详见图2(a);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第二晶体管T2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T1关闭,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通过所述下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连通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使得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将信号传递至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详见图2(b);即此时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的两所述晶体管在不同的扫描级的作用下,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接入不同的所述扫描控制信号,进而使得位于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的两所述晶体管交替工作,具体地,详见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场景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一时序示意图,对应于图3。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包括三所述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T1、所述第二晶体管T2和所述第三晶体管T3,参阅图5;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上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本级扫描控制信号GN;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下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换言之,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晶体管T1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T2和所述第三晶体管T3关闭,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通过所述上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连通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以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发光,详见图5(a);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第二晶体管T2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T1和所述第三晶体管T3关闭,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通过所述本级扫描控制信号GN连通所述扫描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发光,详见图5(b);在第三时间段内,所述第三晶体管T3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T2和所述第一晶体管T1关闭,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通过所述下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连通所述扫描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发光,详见图5(c);具体地,详见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场景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二时序示意图,对应于图6。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包括四所述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T1、所述第二晶体管T2、所述第三晶体管T3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T4,参阅图8;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输入端、第二晶体管T2的输入端、第三晶体管T3的输入端以及第四晶体管T4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上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本级扫描控制信号GN;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下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下下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2);即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通过所述上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连通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以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发光,参阅图8(a);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通过所述本级扫描控制信号GN连通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以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发光,参阅图8(b);在第三时间段内,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通过所述下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1)连通所述扫描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发光,参阅图8(c);在第四时间段内,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端通过所述下下一级扫描控制信号G(N+2)连通所述扫描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发光,参阅图8(d);具体地,详见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场景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第三时序示意图,对应于图9。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包括:向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两所述控制端的两所述扫描线提供不同的扫描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交替导通。

具体地,所述背光驱动电路接收所述数据控制信号和所述扫描控制信号;根据不同的所述扫描级或是不同时间段内的所述扫描级发出的所述扫描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相应的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导通,以使得所述数据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内,进而使得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工作。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扫描控制单元1内的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其中一扫描线,所述晶体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一所述数据线,当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所述扫描线输入高/低电平时,所述晶体管导通,所述数据控制信号从所述晶体管的输入端传递至所述发光控制单元2进而传输至所述发光单元3,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3发光。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源电压线和第二电源电压线;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相互交叉设置;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内包括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所述第一载体包括存储器,所述第二载体包括处理器,所述第一载体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第二载体用于执行存储与所述第一载体内的各所述控制方法,例如,所述第二载体用于执行位于所述第一载体内的背光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

向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两所述控制端的两所述扫描线提供不同的扫描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交替导通。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包含上述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载体以及所述第二载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载体执行存储在所述第一载体内的控制方法,进而以控制所述背光驱动电路的目的。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背光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电子装置
  • 背光驱动电路、控制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分类

0612011320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