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适应不同张力布料的差速收卷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5:04


一种适应不同张力布料的差速收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布料收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不同张力布料的差速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CN201821113810.8公开了一种差速布面伸缩收卷装置,包括布面、侧框结构、滚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包括第二滚筒、扭簧机构和第一滚筒;扭簧机构包括一段传动轴,传动轴上且靠近外端处设置有扭簧固定座,扭簧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传动轴上且靠近内端处设置有扭簧驱动轮,该扭簧驱动轮呈偏圆柱状且环套连接于传动轴,扭簧驱动轮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内凹或者外凸的驱动卡件,同时,传动轴上的扭簧固定座和扭簧驱动轮之间连接一段扭簧;第二滚筒与电机分离,使得第二滚筒与电机旋转速度之间不存在等比关系,从而解决因直径变化而产生的直线长度差问题,使得布面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整。

申请号CN201210248351.5公开了一种扭力卷取差速式天篷帘、卷帘,其包括外管、卷绕在外管并从外管展开的帘布以及与帘布的下边缘连接的牵引杆,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卷收器,所述卷收器下方还安装有导向装置,所述外管内部安装有可在外管内自由转动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内部安装有能驱使内管转动的管状电机,内管的外壁安装有至少一根使外管与帘布间绷紧的管状弹簧,所述管状弹簧间接或直接与外管的内壁连接。通过设置管状弹簧,并将管状弹簧预紧后安装,那么在收卷或者放卷的时候,管状弹簧处于工作状态并输出一定的扭力矩,使得外管与帘布间绷紧,便于帘布收卷或放卷得平整。

上述的差速收卷装置均采用一体式的收卷筒进行收卷,而应用在防弹插板外侧的新型UD布料各点张力不一致且需要分切收卷,常规一体式的收卷筒收卷不能保障收卷成品状态一致,而无法保障每卷布条宽幅一致和收卷成品状态一致,即无法直接投入到下一工序的生产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应不同张力布料的差速收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不同张力布料的差速收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不同张力布料的差速收卷装置,包括轴体和收卷轴,所述轴体位于收卷轴的端部,所述轴体由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收卷轴包括左端部筒体和右端部筒体,所述左端部筒体和右端部筒体之间安装有若干组中段筒体,所述左端部筒体、右端部筒体以及中段筒体之间转动连接且具有传动差速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中段筒体包括第一中段筒体和第二中段筒体,所述左端部筒体与第一中段筒体之间具有传动差速机构,所述第二中段筒体与右端部筒体之间具有传动差速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差速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侧向环形齿轮、第二侧向环形齿轮、上环形齿轮以及下环形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左端部筒体、第一中段筒体或第二中段筒体、右端部筒体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侧向环形齿轮和第二侧向环形齿轮,所述第一侧向环形齿轮和第二侧向环形齿轮之间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下环形齿轮和上环形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截面呈L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向环形齿轮和第二侧向环形齿轮的轴线延长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左端部筒体、第一中段筒体、第二中段筒体朝向右端部筒体的端部一体式连接向外凸出的凸圈,所述凸圈的外侧套装有轴承二。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二分别安装在第一中段筒体、第二中段筒体以及右端部筒体端部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轴体包括中轴、轴承、止推块、弹簧、传动部,所述中轴的外侧套装有轴承和止推块以及弹簧,所述中轴的端面一体式连接有十字形的传动部,左端部筒体和第一中段筒体的端面开设有与传动部吻合的对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向环形齿轮的端面一体连接有外侧套管,所述第一侧向环形齿轮的端面一体式连接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插设在第二侧向环形齿轮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左端部筒体、第一中段筒体、第二中段筒体以及右端部筒体的外壁上均安装用于固定收卷盘的键块。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通过在采用同一轴体驱动的收卷轴进行收卷,而收卷轴包括可相互不等速转动的若干个筒体,只需将分切完的等宽布料固定在收卷盘上,设备开动后,收卷装置开始工作跟随设备运行速度自动配速收卷,能保障收卷成品状态一致,方便后续工作。

同时本方案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同时不易出现故障,保证了生产的效率,节约了人力与材料成本,且可根据实际的厂房和使用需求进行自行定制组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传动差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体;101、中轴;102、轴承;103、止推块;104、弹簧;105、传动部;106、对位槽;2、收卷轴;201、左端部筒体;202、第一中段筒体;203、第二中段筒体;204、右端部筒体;3、传动差速机构;301、第一连接杆;302、第二连接杆;303、第一侧向环形齿轮;304、第二侧向环形齿轮;305、上环形齿轮;306、下环形齿轮;4、凸圈;5、轴承二;6、外侧套管;7、内套管;8、键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图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应不同张力布料的差速收卷装置,包括轴体1和收卷轴2,轴体1位于收卷轴2的端部,轴体1由电机进行驱动,收卷轴2包括左端部筒体201和右端部筒体204,左端部筒体201和右端部筒体204之间安装有一组中段筒体,左端部筒体201、右端部筒体204以及中段筒体之间转动连接且具有传动差速机构3,中段筒体包括第一中段筒体202和第二中段筒体203,左端部筒体201与第一中段筒体202之间具有传动差速机构3,第二中段筒体203与右端部筒体204之间具有传动差速机构3,传动差速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杆301、第二连接杆302、第一侧向环形齿轮303、第二侧向环形齿轮304、上环形齿轮305以及下环形齿轮306,第一连接杆301和第二连接杆302的截面呈L形,第一连接杆301和第二连接杆302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左端部筒体201、第一中段筒体202或第二中段筒体203、右端部筒体204上,第一连接杆301和第二连接杆302的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侧向环形齿轮303和第二侧向环形齿轮304,第一侧向环形齿轮303和第二侧向环形齿轮304的轴线延长线重合,第二侧向环形齿轮304的端面一体连接有外侧套管6,第一侧向环形齿轮303的端面一体式连接有内套管7,内套管7插设在第二侧向环形齿轮304的外侧,第一侧向环形齿轮303和第二侧向环形齿轮304之间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下环形齿轮306和上环形齿轮305,过在采用同一轴体1驱动的收卷轴2进行收卷,而收卷轴2包括可相互不等速转动的若干个筒体,只需将分切完的等宽布料固定在收卷盘上,设备开动后,收卷装置开始工作跟随设备运行速度自动配速收卷,能保障收卷成品状态一致,方便后续工作。

本实施例中,左端部筒体201、第一中段筒体202、第二中段筒体203朝向右端部筒体204的端部一体式连接向外凸出的凸圈4,凸圈4的外侧套装有轴承二5,轴承二5分别安装在第一中段筒体202、第二中段筒体203以及右端部筒体204端部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轴体1包括中轴101、轴承102、止推块103、弹簧104、传动部105,中轴101的外侧套装有轴承102和止推块103以及弹簧104,中轴101的端面一体式连接有十字形的传动部105,左端部筒体201和第一中段筒体202的端面开设有与传动部105吻合的对位槽106。

本实施例中,左端部筒体201、第一中段筒体202、第二中段筒体203以及右端部筒体204的外壁上均安装用于固定收卷盘的键块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装置安装在收卷设备上,通过电机驱动轴体1的方式带动收卷轴2进行转动,将收卷盘分别固定在左端部筒体201、第一中段筒体202、第二中段筒体203以及右端部筒体204上,然后将分切完的等宽布料固定在收卷盘上,设备开动后,收卷装置开始工作跟随设备运行速度自动配速收卷,由于布料张力不同,因此需要各个筒体之间的转速不一致才能保证收卷后的成品状态一致,因此在左端部筒体201、第一中段筒体202、第二中段筒体203以及右端部筒体204相同转速时,传动差速机构3的上环形齿轮305和下环形齿轮306不会发生自转,上环形齿轮305和下环形齿轮306相当于传动轴的作用带动相邻的筒体同步转动,而当张力不一致时,两侧的筒体转动不相等,此时既要接受轴体1的动力,同时要保证不同转动,此时上环形齿轮305和下环形齿轮306发生自转,并围绕第一侧向环形齿轮303和第二侧向环形齿轮304发生公转,进而实现差速器的效果,同时中段筒体的数量可自行确定并按照图3进行组装,凸出的凸圈4和外侧套管6、内套管7可增加接触面积,进而增加靠近中部筒体的承载能力,同时传动部105在保证传动效果的同时增加拆装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79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