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升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斗式提升机是利用一系列固接在牵引链或胶带上的料斗在竖直或接近竖直方向内向上运送散料的连续输送机械,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输送效率高、运升高度高、运行平稳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现有的斗式提升机在工作期间,常常由于进料不匀等原因,导致胶带在提升受力不匀的情况下而逐渐歪斜,进而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可有效限制传送皮带因提升受力不匀而在转筒之外逐渐向其中一侧偏斜,进而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有效延长传送皮带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包括机壳、传送机构、料斗、驱动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机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出料管道和进料管道,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头和传送皮带,两个所述传送头一上一下平行设置,所述传送皮带分别套设在两个传送头之外,所述传送头包括转筒、翼板和转轴,若干根所述翼板分别环绕固定在转筒的筒壁处且延伸方向与转筒的中轴线相平行,各块所述翼板的中部均向远离转筒的一侧弯折从而形成弧板状,所述转轴与转筒同轴固定且同时与机壳可转动式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传送头的转轴转动,若干个所述料斗分别安装在传送皮带之外,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

作为优选,各块所述翼板的远离转筒的一侧分别设有防滑胶片。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头还包括护板,两块所述护板分别靠近转筒的两端设置且均与转轴相螺纹连接,两块所述护板的外径均大于相对设置的两块翼板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的轴壁处设有限制两块护板从转轴的自由端离开的限位凸圈。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道和进料管道分别位于机壳相对的两侧且均倾斜设置,所述出料管道和进料管道分别位于机壳的上方和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道处设有可承接被传送机构传送至机壳上方的各个料斗所泼洒出的散料再沿着出料管道的出料口而导出机壳之外的导料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支架、中心轴、主紧固螺栓和导板,所述支架安装在机壳的主体与出料管道的拐角处,所述中心轴可转动式连接在支架之上,一根或两根所述主紧固螺栓的螺杆自由端在分别穿过支架之后再螺纹旋入中心轴的端面之中且与中心轴同轴设置,所述导板的一侧固定在中心轴的轴壁处。

作为优选,各根所述主紧固螺栓与支架之间分别设有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导板包括板套、板芯和副紧固螺栓,所述板芯的一端靠近位于上方的传送头设置而另一端伸入板套的套口之中,所述板套的另一端沿着出料管道的出料口而伸出机壳之外,若干根所述副紧固螺栓的螺杆自由端在分别穿过板套之后再螺纹旋入板芯除导向散料流动侧的另一侧之中。

作为优选,所述板套和板芯之间且位于导向散料流动侧设有软胶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转筒、翼板和转轴共同构成传送头,并使各块翼板的中部均向远离转筒的一侧弯折从而形成弧板状,可有效限制传送皮带因提升受力不匀而在转筒之外逐渐向其中一侧偏斜,进而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有效延长传送皮带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各块翼板的远离转筒的一侧分别设置防滑胶片,可有效提高翼板与传送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从而进一步避免传送皮带发生偏斜的现象;通过在转筒的两端增设护板,限制传送皮带的移动范围;通过使护板与转轴相螺纹连接,并在转轴的轴壁处增设限位凸圈,既方便调整两块护板的间距,又避免护板的脱出;通过增设支架、中心轴、主紧固螺栓和导板共同构成导料机构,便于调整导板的斜率,从而满足不同粒径、密度的散料的接收和导向,避免散料出现回料的问题,有效提高散料的输送效率;通过设置板套、板芯和副紧固螺栓共同构成导板,方便使用者根据所需调整导板的长度,进而进一步拓宽适用的散料范围;通过增设软胶条,既不影响导板的长度调节,又可避免散料进入板套之中。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的传送机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的传送头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的传送头在去除护板时的主视图;

图6是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壳、11-出料管道、12-进料管道、2-传送机构、21-传送头、211-转筒、212-翼板、213-转轴、2131-限位凸圈、214-防滑胶片、215-护板、22-传送皮带、3-料斗、4-驱动机构、5-导料机构、51-支架、52-中心轴、53-主紧固螺栓、54-导板、541-板套、542-板芯、543-副紧固螺栓、544-软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一种自平衡型斗式提升机,包括机壳1、传送机构2、料斗3、驱动机构4和控制器,所述机壳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出料管道11和进料管道12,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传送头21和传送皮带22,两个所述传送头21一上一下平行设置,所述传送皮带22分别套设在两个传送头21之外,所述传送头21包括转筒211、翼板212和转轴213,若干根所述翼板212分别环绕固定在转筒211的筒壁处且延伸方向与转筒211的中轴线相平行,各块所述翼板212的中部均向远离转筒211的一侧弯折从而形成弧板状,所述转轴213与转筒211同轴固定且同时与机壳1可转动式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驱动其中一个传送头21的转轴213转动,若干个所述料斗3分别安装在传送皮带22之外,所述控制器与驱动机构4电连接。

各块所述翼板212的远离转筒211的一侧分别设有防滑胶片214。

所述传送头21还包括护板215,两块所述护板215分别靠近转筒211的两端设置且均与转轴213相螺纹连接,两块所述护板215的外径均大于相对设置的两块翼板212的间距。

所述转轴213的轴壁处设有限制两块护板215从转轴213的自由端离开的限位凸圈2131。

所述出料管道11和进料管道12分别位于机壳1相对的两侧且均倾斜设置,所述出料管道11和进料管道12分别位于机壳1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出料管道11处设有可承接被传送机构2传送至机壳1上方的各个料斗3所泼洒出的散料再沿着出料管道11的出料口而导出机壳1之外的导料机构5。

所述导料机构5包括支架51、中心轴52、主紧固螺栓53和导板54,所述支架51安装在机壳1的主体与出料管道11的拐角处,所述中心轴52可转动式连接在支架51之上,一根或两根所述主紧固螺栓53的螺杆自由端在分别穿过支架51之后再螺纹旋入中心轴52的端面之中且与中心轴52同轴设置,所述导板54的一侧固定在中心轴52的轴壁处。

各根所述主紧固螺栓53与支架51之间分别设有垫片。

所述导板54包括板套541、板芯542和副紧固螺栓543,所述板芯542的一端靠近位于上方的传送头21设置而另一端伸入板套541的套口之中,所述板套541的另一端沿着出料管道11的出料口而伸出机壳1之外,若干根所述副紧固螺栓543的螺杆自由端在分别穿过板套541之后再螺纹旋入板芯542除导向散料流动侧的另一侧之中。

所述板套541和板芯542之间且位于导向散料流动侧设有软胶条544。

本发明工作过程:

在工作前,先旋松主紧固螺栓53,转动中心轴52,使导板54随之转动,直至导板54转动至所需角度。接着,重新拧紧主紧固螺栓53,直至主紧固螺栓53利用垫片压紧支架51并限制中心轴52和导板54继续转动。随后,先旋松副紧固螺栓543,再将板芯542沿着板套541抽拉,直至板芯542移动至所需位置,再重新拧紧副紧固螺栓543即可。

在正式工作期间,先启动驱动机构4,驱动其中一个传送头21的转轴213转动,从而利用传送皮带22带动各个料斗3转动。接下来,沿着进料管道12送入散料,从而使散料在进入机壳1的内腔后再倒入传送至靠近进料管道12的各个料斗3之中。当装有散料的各个料斗3传送至机壳1的上方时,会依次将散料泼洒出,从而使散料在导板54的导向下而沿着出料管道11离开。

本发明通过设置转筒、翼板和转轴共同构成传送头,并使各块翼板的中部均向远离转筒的一侧弯折从而形成弧板状,可有效限制传送皮带因提升受力不匀而在转筒之外逐渐向其中一侧偏斜,进而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有效延长传送皮带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各块翼板的远离转筒的一侧分别设置防滑胶片,可有效提高翼板与传送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从而进一步避免传送皮带发生偏斜的现象;通过在转筒的两端增设护板,限制传送皮带的移动范围;通过使护板与转轴相螺纹连接,并在转轴的轴壁处增设限位凸圈,既方便调整两块护板的间距,又避免护板的脱出;通过增设支架、中心轴、主紧固螺栓和导板共同构成导料机构,便于调整导板的斜率,从而满足不同粒径、密度的散料的接收和导向,避免散料出现回料的问题,有效提高散料的输送效率;通过设置板套、板芯和副紧固螺栓共同构成导板,方便使用者根据所需调整导板的长度,进而进一步拓宽适用的散料范围;通过增设软胶条,既不影响导板的长度调节,又可避免散料进入板套之中。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470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