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铰链组件的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铰链组件以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可折叠电子设备中具有铰链组件。摆臂是铰链组件中用于实现展平和折叠状态切换的关键运动件,其通过虚拟转轴与滑槽支架转动连接,该虚拟转轴通过在滑槽支架和摆臂上分别设置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来限定。为了防止用户过度旋转摆臂而导致圆弧滑块从圆弧滑槽内脱出,或者在跌落、震动等极限工况下发生滑块脱槽的情况,需要在虚拟转轴的运动轨迹上增设止旋结构。

在相关技术的摆臂止旋方案中,圆弧滑槽是通过上下两个支架拼接而成的,止旋结构分别设置在摆臂和下支架上。在组装时,摆臂的圆弧滑块先被安装到下支架上,然后再将上支架安装到下支架上,从而将圆弧滑块夹在上下两个支架所围设的圆弧滑槽内,最后再将两个支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起来,以完成滑槽支架和摆臂的组装。显然传统方案无法适用于一体式的滑槽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通过增设独立于摆臂和滑槽支架的止旋件,可避免在组装阶段由止旋件对滑动部和导向滑槽造成干涉或者阻挡,进而可采用一体式的导向滑槽,使得滑动部能够直接旋入导向滑槽内,以将摆臂和滑槽支架很方便地实现组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铰链组件,包括滑槽支架、摆臂以及止旋件。

滑槽支架具有一体成型的导向滑槽。

摆臂对应所述导向滑槽的位置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摆臂通过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滑槽,使所述摆臂能够相对于所述滑槽支架转动以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摆臂还设置有避让口。

止旋件与所述滑槽支架连接且穿设于所述避让口内,用于在所述摆臂转动至所述折叠状态时,与所述摆臂相抵以阻止所述摆臂继续转动。

本申请提供的铰链组件,由于止旋件是独立于摆臂和滑槽支架的部件,在组装摆臂和滑槽支架之前可以先不安装止旋件,可避免在组装阶段由止旋件对滑动部和导向滑槽造成干涉或者阻挡,使得滑动部能够顺利地旋入导向滑槽内,以使摆臂和滑槽支架很方便地实现组装。因此,本申请中的滑槽支架可采用一体成型的导向滑槽,由此降低了导向滑槽加工难度,相比较相关技术中的滑槽拆分件的解决方案,能够避免由于工艺控制不佳导致的滑动部与导向滑槽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确保了用户在使用铰链组件时的折叠手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滑槽支架具有供所述止旋件插入的限位孔。通过限位孔为止旋件提供安装孔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滑槽支架设置有凸台,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凸台上。

由凸台对止旋件进行了额外的支撑,从而提高了止旋件对摆臂的止挡防脱效果。相比较滑槽支架形成的限位孔,由凸台形成的限位孔更深,从而能够与止旋件具有更大的抵靠面积,提高止旋件的止挡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止旋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限位孔内。

增加了止旋件与滑槽支架连接面积,提高了二者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止旋件对摆臂的止挡防脱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止旋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止旋件插入深度的定位部。

提前在止旋件上加工出定位部,组装过程中直接插入限位孔即可,提高了铰链组装时的精度和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限位孔的孔口处具有用于限定所述定位部位置的豁槽。

定位部插入豁槽内,用于进一步限位止旋件,防止其晃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止旋件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端的周壁具有过盈凸点,所述止旋件贯穿所述限位孔,并通过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过盈凸点可将所述止旋件预固定于所述限位孔内。

可以将止旋件预固定于限位孔内,在进行零部件转场的搬运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止旋件脱落,从而方便组装工序实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铰链组件还包括:

铰链盖,所述止旋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铰链盖上,所述铰链盖固定安装于所述滑槽支架的底面,并且所述止旋件从所述滑槽支架的底面贯穿所述限位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止旋件与所述铰链盖是一体成型的。

可以提高止旋件与铰链盖的连接强度,同时,在将铰链盖和滑槽支架组装后,止旋件也就顺势与滑槽支架固定了,因此还可以省去单独对止旋件进行固定的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摆臂与所述止旋件相抵的部位设置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的抵持面朝向所述滑槽支架,所述止旋件的止位面用于与所述抵持面相抵接。

使得止旋件在对摆臂进行限制转动时,二者具有较大的抵接面积,这样能够降低止旋件或者抵持部所受到的压强,进而弱化了在跌落、震动等极限工况下由摆臂施加到止旋件或者抵持部上的破坏力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止旋件或者抵持部在上述情况下出现变形,确保了止旋件能够对摆臂形成有效的止挡防脱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止旋件的第一贴合面与所述止位面相对设置,所述限位孔的孔壁中的第二贴合面用于与所述第一贴合面相抵接,所述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以及所述止位面在所述抵持面上的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叠。

抵持部、止旋件以及凸台这三者依次实现面接触,三者具有较大的抵接面积,这样能够弱化在跌落、震动等极限工况下由摆臂施加到止旋件、抵持部、凸台上的破坏力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止旋件、抵持部、凸台在上述情况下出现变形,确保了止旋件能够对摆臂形成有效的止挡防脱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止位面具有挂槽,所述抵持面具有可伸入所述挂槽内的钩状部,所述挂槽与所述钩状部配合以用于防止所述摆臂从远离所述滑槽支架的方向脱离。

使得摆臂在折叠状态时,钩状部伸入挂槽内以对摆臂形成径向限制,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在跌落、震动等极限工况下,止旋件能够对摆臂形成有效的止挡防脱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挂槽的槽壁中的第三贴合面与所述钩状部相抵接,所述第三贴合面相对于所述止位面倾斜设置;所述钩状部的周壁中的第四贴合面与所述第三贴合面相抵接,所述第四贴合面相对于所述抵持面倾斜设置。

将第三贴合面和第四贴合面均倾斜设置,使得钩状部能够顺利地伸入挂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凸台具有弧形支撑面,所述摆臂在朝向所述滑槽支架的一侧且邻近所述避让口的位置设置有弧形滑动面,所述弧形滑动面与所述弧形支撑面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动面的轴线和所述滑动部的虚拟旋转轴线重合,以使所述摆臂能够在所述凸台的支撑下相对于所述凸台转动。

在摆臂上还增设有弧形滑动面,该弧形滑动面与凸台上的弧形支撑面滑动连接,这使得摆臂又增加了一组滑轨数量,从而提升了摆臂的转动稳定性和精度,进而使得铰链组件的折叠精度得到提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凸台具有并排布置的两个弧形支撑面,所述两个弧形支撑面之间具有与所述限位孔连通的第一避让槽。

两个并排布置的弧形支撑面能够更稳定地支撑摆臂转动;此外,两个弧形支撑面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抵持部的第一避让槽,能够避免对摆臂上的抵持部造成干涉和阻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摆臂具有并排布置的两个弧形滑动面,所述两个弧形滑动面之间具有第二避让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滑动部包括上滑动面和下滑动面,所述弧形滑动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下滑动面的曲率半径。

弧形滑动面的曲率半斤小于下滑动面的曲率半径,相对应的,弧形支撑面的曲率半径也小于后述的下滑槽面的曲率半径,这样可使得止旋件布局在滑槽支架的正投影范围内,从而避免止旋件凸出于滑槽支架的两侧,使得铰链组件整体结构紧凑,可满足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和小型化的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滑动部包括具有相同曲率半径的两个下滑动面,所述两个下滑动面之间通过分隔平面过渡衔接;

所述导向滑槽包括上滑槽面和具有相同曲率半径的两个下滑槽面,所述两个下滑槽面之间具有分隔空间,所述上滑槽面与所述上滑动面滑动连接,所述两个下滑槽面分别与所述两个下滑动面滑动连接。

下滑槽面和下滑动面是非连续的,从而能够减少用来成型下滑槽面和下滑动面的物料用量,进而降低了摆臂和滑槽支架的制造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屏幕以及上述的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屏幕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铰链组件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上方。

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的铰链组件,该铰链组件采用的止旋件是独立于摆臂和滑槽支架的部件,在组装摆臂和滑槽支架之前可以先不安装止旋件,可避免在组装阶段由止旋件对滑动部和导向滑槽造成干涉或者阻挡,使得滑动部能够顺利地旋入导向滑槽内,以使摆臂和滑槽支架很方便地实现组装。因此,本申请中的滑槽支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导向滑槽,由此降低了导向滑槽加工难度,相比较相关技术中的滑槽拆分件的解决方案,能够避免由于工艺控制不佳导致的滑动部与导向滑槽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确保了用户折叠电子设备时具有更顺滑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手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手机在展平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手机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的一例的装配图;

图5是图4中的铰链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槽支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旋件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旋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盖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在展平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A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1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过程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1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16是图12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旋件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止旋件预固定在限位孔内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盖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的铰链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的另一例在展平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C-C的剖视图;

图23是图21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24是图22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1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26是图22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27是图16中B处的放大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旋件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的另一例的展平状态的剖视图;

图31是图30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32是图30中的铰链组件在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图33是图32中D处的放大图;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槽支架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3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槽支架和摆臂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37是图36中的摆臂转动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滑槽支架;111、导向滑槽;111a、上滑槽面;111b、下滑槽面;111c、分隔空间;112、凸台;112a、限位孔;112b、第二贴合面;112c、弧形支撑面;112d、第一避让槽;112e、豁槽;12、铰链盖;

20、摆臂;21、滑动部;211、上滑动面;212、下滑动面;213、分隔平面;22、避让口;23、抵持部;231、抵持面;232、钩状部;232a、第四贴合面;24、弧形滑动面;25、第二避让槽;

30、止旋件;31、止位面;32、第一贴合面;33、挂槽;331、第三贴合面;34、定位部;35、过盈凸点;

40、门板;100、铰链组件;200、第一壳体;300、第二壳体;400、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例性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相关内容。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柔性屏顾名思义就是柔软的屏幕,其制造原理是将屏幕基材由原来的刚性材料(如玻璃)替换为柔性材料(如塑料)。柔性屏具有可弯曲的特性,目前已经被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上。此类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可以在不增加体积的基础上增大屏幕的尺寸,同时还具有高的占屏比和清晰度,比如以可折叠手机为例,折叠后可以只有传统手机的大小,能够方便携带,而展平后却可以有平板电脑的显示尺寸。这些特点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手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手机在展平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手机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以电子设备是可折叠手机为例,该可折叠手机包括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屏幕400以及铰链组件100,铰链组件100连接于第一壳体200与第二壳体300之间,屏幕400设置于第一壳体200、铰链组件100和第二壳体300的上方。

当然,电子设备还可以是平板电脑、游戏机、可穿戴设备等。

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用于对屏幕400进行承载,同时对电子设备进行防护。屏幕400位于两端的部分分别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通过胶黏剂粘接固定,第一壳体200可以为硬质壳体,第二壳体300也可以为硬质壳体,使得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可以对屏幕400的两端进行稳固支撑。

铰链组件100可随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200折叠或展平而形变,并限制第二壳体300脱离第一壳体200。具体地,铰链组件100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连接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铰链组件100利用自身可转动特性,使得第一壳体200可相对第二壳体300翻转,使得第一壳体200相对第二壳体300呈折叠状,或者呈展平状,或者呈折叠与展平之间的状态。

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能够相互折叠或者展平,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手机具有多种模式,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比如,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可以相互折叠,使得屏幕400能够相互贴合,使可折叠手机切换至闭合模式,此时可折叠手机具有更小的体积,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收纳和携带。

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也可以相对展开,比如,二者之间形成90~120度的夹角,以使得可折叠手机切换至可放置在桌面的使用模式。此时第一壳体200及其之上的屏幕400能够面向用户,第二壳体300被放置在置物台、书桌等放置面上,并且第二壳体300具有类似配重基座的作用,能够保证可折叠手机放置稳定。

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也可以相对展平,比如,二者之间形成180度的夹角,能够实现大屏显示,可以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手持可折叠手机时,可折叠手机的听筒模组所在位置可以定义为可折叠手机的上边,可折叠手机的麦克风模组所在位置可以定义为可折叠手机的下边,可折叠手机的被用户的左右手握持的两侧可以定义为可折叠手机的左右两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与第二壳体300呈上下布置,使得可折叠手机能够实现上下对折。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与第二壳体300呈左右布置,使得可折叠手机能够实现左右对折。

可选地,铰链组件100还用于支撑屏幕400,以防止屏幕400塌陷。具体地,铰链组件100设置有屏幕400支撑组件,可随着铰链组件100的展平而上升对屏幕400进行支撑,也可随着铰链组件100的折叠而下降为屏幕400让出容纳空间。

可选地,屏幕400可以是整体都可折叠的柔性屏,或者,屏幕400还可以由中部区域是可折叠的柔性屏以及两端部分是刚性屏的组合,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地,屏幕40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等。

可选地,可折叠手机还可以包括多个模组,多个模组可以收纳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的内部。可折叠手机的多个模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板、处理器、存储器、电池、摄像头模组、听筒模组、扬声器模组、麦克风模组、天线模组、传感器模组等,本申请不对可折叠手机的模组数量、类型、位置等进行具体限定。

在可折叠手机折叠后需要将柔性屏呈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形态保持在壳体内,以防止柔性屏永久变形或者丧失功能。但是这样又会使手机壳体的折叠路径与柔性屏的折叠路径出现长度差,从而需要采用特殊设计的铰链去补偿这部分路径差。

目前,通常采用具有虚拟转轴的铰链去补偿壳体与柔性屏在折叠时的路径差。该虚拟转轴是通过在滑槽支架和摆臂上分别设置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所组成,虚拟转轴可使摆臂相对于滑槽支架旋转的同时还能够相对于滑槽支架产生位移,从而能够补偿壳体与柔性屏之间的折叠路径差。

为了防止用户将摆臂过度旋转从而导致圆弧滑块从圆弧滑槽内脱出,或者在跌落、震动等极限工况下导致的滑块脱槽的情况发生,因此在目前的铰链组件上,还需要在虚拟转轴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止旋结构。然而,若将止旋结构直接成型在滑槽支架和摆臂上,在组装时必然会使圆弧滑块难以旋入圆弧滑槽内,从而影响到滑槽支架和摆臂的组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通常采用滑槽拆分件的解决方案,即,圆弧滑槽是通过上下两个支架拼接而成,摆臂的圆弧滑块先被安装到下支架上,然后再将上支架安装到下支架上,从而将圆弧滑块夹在上下两个支架所围设的圆弧滑槽内,最后再将两个支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起来,以完成滑槽支架和摆臂的组装。

然而,由于圆弧滑槽是通过上下两个支架拼接而成的,因此不仅对于每个支架上的弧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另外还对两个支架的组装精度的工艺控制要求较高,若工艺控制不佳,则会导致圆弧滑槽与圆弧滑块无法完美配合而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若圆弧滑槽与圆弧滑块的配合间隙过小,则会导致摆臂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涩抖动等不良情况;若圆弧滑槽与圆弧滑块的配合间隙过大,则会出现可折叠手机的铰链连接处容易被晃动的情况发生。无论出现上述哪种情况,均会影响到用户在使用铰链组件时的折叠手感,而采用一体式的圆弧滑槽则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

综上所述,如何优化止旋结构的设计,使得摆臂能够和具有一体式圆弧滑槽的滑槽支架方便地实现组装,这成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铰链组件,通过增设独立于摆臂和滑槽支架的止旋件,可避免在组装阶段由止旋件对滑动部和导向滑槽造成干涉或者阻挡,进而可采用一体式的导向滑槽,使得滑动部能够直接旋入导向滑槽内。

现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铰链组件。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100的一例的装配图。图5是图4中的铰链组件100的爆炸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槽支架11的一例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20的一例的示意图。其中,图7中的(a)和(b)是正反两个视角下的摆臂20。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旋件30的一例的示意图。其中,图8中的(a)和(b)是正反两个视角下的止旋件30。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旋件30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4-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链组件100,包括滑槽支架11、摆臂20以及止旋件30。

滑槽支架11具有一体成型的导向滑槽111。

摆臂20对应导向滑槽111的位置设置有滑动部21,摆臂20通过滑动部21滑动连接于导向滑槽111,使摆臂20能够相对于滑槽支架11转动以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此外,摆臂20还设置有避让口22。

止旋件30与滑槽支架11连接且穿设于避让口22内,用于在摆臂20转动至折叠状态时,与摆臂20相抵以阻止摆臂20继续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100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滑动部21正常旋入导向滑槽111内,以完成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的组装;如图7所示,在完成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组装之后,将摆臂20转动至展平状态,并将止旋件30由避让口22穿入后与滑槽支架11相连,从而将止旋件30安装在滑槽支架11上,以完成止旋件30、摆臂20以及滑槽支架11这三者的组装。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100,由于止旋件30是独立于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的部件,在组装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之前可以先不安装止旋件30,可避免在组装阶段由止旋件30对滑动部21和导向滑槽111造成干涉或者阻挡,使得滑动部21能够顺利地旋入导向滑槽111内,以使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很方便地实现组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滑槽支架1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导向滑槽111,由此降低了导向滑槽111加工难度,相比较相关技术中的滑槽拆分件的解决方案,能够避免由于工艺控制不佳导致的滑动部21与导向滑槽111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确保了用户在使用铰链组件100时的折叠手感。

可选地,止旋件30与滑槽支架11可以不固定连接,只要能够干涉或者阻挡摆臂20进一步旋转即可。比如后述实施例中,止旋件30直接放置在限位孔112a内,使得止旋件30可相对于滑槽支架11略微的活动连接,当摆臂20转动至与止旋件30相抵时,推动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内邻近滑槽支架11外部的孔壁相抵,从而通过孔壁对止旋件30进行支撑,辅助止旋件30对摆臂20进行止挡。

可选地,止旋件30可以直接与滑槽支架11进行固定连接;或者,止旋件30可以通过中间部件,以间接方式与滑槽支架11进行固定连接,比如后述实施例中增设的铰链盖12,止旋件30与铰链盖12固定,铰链盖12再与滑槽支架11固定,使得止旋件30以间接方式与滑槽支架11固定连接,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见后述实施例。

可选地,止旋件3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螺栓连接、粘接、焊接等方式与滑槽支架11进行直接固定。

可选地,止旋件30与摆臂20相互抵接的区域,可以是点接触、线接触或者是面接触。

可选地,止旋件30可以是从上至下地穿设于避让口22内;或者,在滑槽支架11上开设有与避让口22相对的通孔时,止旋件30还可以从下至上地穿设于避让口22内。

可选地,两个摆臂20可以是正对地布置在滑槽支架11上;或者,两个摆臂20可以是相互错开地布置在滑槽支架11上。

具体地,如图9所示,两个摆臂20正对地布置在滑槽支架11上,能够减小摆臂20在滑槽支架11长度方向上的占位范围,这使得在不改变滑槽支架11长度的前提下,可以为铰链组件100的其他功能件让出摆臂20所节省的布设空间,使得铰链组件100的结构设计更加灵活多变,从而便于进行结构设计的优化。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盖12的一例的示意图。

可选地,为了对滑槽支架11形成防护,同时在铰链组件100组装到电子设备上之后实现防尘功能,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铰链组件100还可以包括铰链盖12,该铰链盖12与滑槽支架11的底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铰链盖12的外侧面可以为弧形曲面。

可选地,在止旋件30是独立零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将铰链盖12和滑槽支架11一体成型。

可选地,滑槽支架11和铰链盖1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粘接、焊接、扣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这样,使得滑槽支架11以模块化的方式与铰链盖12拼接组装,该设计方式能够降低直接成型铰链盖12和滑槽支架11的加工难度,同时避免了由于个别导向滑槽111的加工失误而造成整个铰链盖12的报废,降低了物损和成本,提高了铰链组件100的良品率。

可选地,如图4-图5所示,铰链组件100还可以包括门板40,该门板40作为铰链组件100和电子设备的壳体之间的连接载体。

具体地,门板40的一侧具有多个销孔,摆臂20上远离于滑动部21的一端也具有多个销孔,采用销轴依次穿过门板40的销孔和摆臂20的销孔,使门板40和摆臂20实现转动连接。

可选地,铰链组件100还包括用于驱动门板40相对于滑槽支架11同步旋转的折叠同步组件,该折叠同步组件主要包括两个与门板40连接的齿轮,以及两个齿轮之间依次啮合的两个惰轮。

折叠同步组件在工作时,两个门板40中的任一个被带动旋转时,会将转矩经过两个惰轮依次传递至另一个齿轮,从而带动另一个齿轮同步且反向旋转,进而实现两个门板40相对于滑槽支架11同步旋转,以及实现电子设备的两个壳体同步旋转。

可选地,为了使折叠同步组件在旋转时能够对门板40实现阻尼和悬停效果,折叠同步组件还包括阻尼件,该阻尼件可以对门板40的转动增加阻尼手感,另外还能够定位门板40的转动角度,使其悬停,从而可进一步提升铰链组件100的实用性,使其满足需要多角度定位的应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的铰链组件100的运动过程如下。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100在展平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省略门板40)A-A的剖视图。

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铰链组件100在展平状态时,两个摆臂20均处于水平状。

图13是图11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过程中的局部示意图。图14是图12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过程中的剖视图。

如图13-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铰链组件100在被折叠时,摆臂20的滑动部21沿着导向滑槽111的槽壁进行滑动,同时,摆臂20以滑动部21和导向滑槽111所构建的虚拟转轴为轴,相对于滑槽支架11进行转动,使摆臂20由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进行转动。

图15是图11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16是图12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15-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铰链组件100在折叠状态时,摆臂20转动至与止旋件30相抵时,止旋件30限制摆臂20进一步转动,从而能够防止摆臂20的滑动部21从滑槽支架11的导向滑槽111内脱出,以使得摆臂20相对于滑槽支架11具有防脱功能。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滑槽支架11具有供止旋件30插入的限位孔112a。

本实施例中,滑槽支架11上开设有用来插入止旋件30的限位孔112a,通过限位孔112a为止旋件30提供安装孔位。

可选地,止旋件30可以放置在限位孔112a内,可相对于滑槽支架11略微活动,当摆臂20转动至与止旋件30相抵时,推动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内邻近滑槽支架11外部的孔壁相抵,从而通过孔壁对止旋件30进行支撑,辅助止旋件30对摆臂20进行止挡。

可选地,止旋件30固定安装在限位孔112a内。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见后述实施例。

可选地,限位孔112a可以是通孔或者盲孔,只要可使得止旋件30可以放置在限位孔112a内即可。

为了提高止旋件30与滑槽支架11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止旋件30对摆臂20的止挡防脱效果,再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滑槽支架11设置有凸台112,限位孔112a位于凸台112上。

本实施例中的凸台112具有一定的高度,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插入止旋件30的限位孔112a,限位孔112a靠外侧的孔壁与止旋件30相抵接。如图15所示,当摆臂20转动至折叠状态时,摆臂20、止旋件30和限位孔112a的孔壁(即凸台112)依次相抵,由此使止旋件30将摆臂20的一部分作用力转移到凸台112上,从而避免了将摆臂20的作用力全部集中在止旋件30与滑槽支架11的连接处,防止了止旋件30的断裂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由凸台112对止旋件30进行了额外的支撑,从而提高了止旋件30对摆臂20的止挡防脱效果。相比较滑槽支架11形成的限位孔112a,由凸台112形成的限位孔112a更深,从而能够与止旋件30具有更大的抵靠面积,提高止旋件30的止挡强度。

可选地,凸台112位于两个导向滑槽111的中间;或者,凸台112位于邻近两个导向滑槽111中的任一个。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止旋件30固定安装于限位孔112a内。

本实施例中,止旋件30还与限位孔112a的孔壁固定连接,增加了止旋件30与滑槽支架11连接面积,提高了二者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止旋件30对摆臂20的止挡防脱效果。

可选地,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的孔壁的固定连接的实施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粘接、焊接、过盈连接等方式固定。

具体地,止旋件30的外壁可以开设外螺纹,限位孔112a为螺纹孔,将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旋合固定连接。

具体地,止旋件30插入限位孔112a之后,将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的孔壁粘接,该粘接也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一种是将胶黏剂或者双面胶提前贴附在止旋件30和/或限位孔112a的粘接位置,然后顺势将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的孔壁粘接;另一种是通过机械手将止旋件30插入并保持在限位孔112a内,在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的间隙内通过点胶设备注入胶黏剂。

具体地,止旋件30的外部尺寸可以略微大于限位孔112a的孔径,采用敲击或者液压方式将止旋件30压入限位孔112a内,使得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过盈配合,进而实现二者的紧固连接。

再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止旋件3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定止旋件30插入深度的定位部34。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铰链组装时的精度和效率,可以提前在止旋件30上加工出定位部34,组装过程中直接插入限位孔112a即可。

可选地,当限位孔112a为盲孔时,也可以通过止旋件30的底面与限位孔112a的孔底相互配合,进行定位止旋件30的插入深度。

再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限位孔112a的孔口处具有用于限定定位部34位置的豁槽112e。

本实施例中,定位部34可以插入豁槽112e内,用于进一步限位止旋件30,防止其晃动。

可选地,豁槽112e可以开设在凸台112上。

可选地,限位孔112a的孔口处也可以不开设豁槽112e,定位部34搭接在凸台112上。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旋件30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的止旋件30预固定在限位孔112a内的示意图。

如图17-图18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止旋件30远离定位部34的一端的周壁具有过盈凸点35,止旋件30贯穿限位孔112a,并通过定位部34和过盈凸点35可将止旋件30预固定于限位孔112a内。

本实施例中的过盈凸点35是指凸出于止旋件30的表面的凸点,通过该凸点能够使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形成过盈配合,采用敲击等方式将止旋件30压入并贯穿限位孔112a,使定位部34和过盈凸点35分别位于限位孔112a的上下两端的孔口处,进而能够将止旋件30限制在限位孔112a内。

由于在将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进行彻底固定之前,要将零部件转场至点胶工位或者焊接工位,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止旋件30的上下两端设置定位部34和过盈凸点35,进而可以将止旋件30预固定于限位孔112a内,在进行零部件转场的搬运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止旋件30脱落,从而方便组装工序实施。

可选地,也可以不需要将止旋件30与限位孔112a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进行彻底固定,而只是通过定位部34和过盈凸点35将止旋件30限制于限位孔112a内,使止旋件30可相对于滑槽支架11略微活动。

如前所述,止旋件30可以通过中间部件,以间接方式与滑槽支架11进行固定连接,也就是如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铰链组件100还包括铰链盖12,止旋件30固定安装于铰链盖12上,铰链盖12固定安装于滑槽支架11的底面,并且止旋件30从滑槽支架11的底面贯穿限位孔112a。

本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100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止旋件30固定安装于铰链盖12上;然后滑动部21正常旋入导向滑槽111内,以完成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的组装;在完成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组装之后,将摆臂20转动至展平状态,由上至下的将滑槽支架11装在铰链盖12上,并将止旋件30由限位孔112a穿过;最后将铰链盖12与滑槽支架11固定连接,以完成摆臂20、滑槽支架11、止旋件30以及铰链盖12这三者的组装。

可选地,止旋件3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螺栓连接、粘接、焊接等方式与铰链盖12进行固定连接。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盖12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的铰链盖12的安装示意图。

如图19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止旋件30与铰链盖12是一体成型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100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滑动部21正常旋入导向滑槽111内,以完成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的组装;在完成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组装之后,将摆臂20转动至展平状态,由上至下的将滑槽支架11装在铰链盖12上,或者如图20所示,由下至上的将铰链盖12装在滑槽支架11底部,并且将止旋件30由限位孔112a穿过;最后将铰链盖12与滑槽支架11固定连接,以完成摆臂20、滑槽支架11以及铰链盖12这三者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铰链组件100,由于铰链盖12上的止旋件30是独立于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的部件,在组装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之前可以先不安装铰链盖12,也就使得止旋件30可避免在组装阶段对滑动部21和导向滑槽11造成干涉或者阻挡,使得滑动部21能够顺利地旋入导向滑槽111内,以使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很方便地实现组装。因此滑槽支架1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导向滑槽111,由此降低了导向滑槽111加工难度,能够避免由于工艺控制不佳导致的滑动部21与导向滑槽111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确保了用户在使用铰链组件100时的折叠手感。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铰链盖12与止旋件30一体成型,可以提高止旋件30与铰链盖12的连接强度,同时,在将铰链盖12和滑槽支架11组装后,止旋件30也就顺势与滑槽支架11固定了,因此本实施例还可以省去单独对止旋件30进行固定的工序。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100的另一例在展平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22是图21中C-C的剖视图。

如图21-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铰链组件100在展平状态时,两个摆臂20均处于水平状。

图23是图21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图24是图22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过程中的剖视图。

如图23-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铰链组件100在被折叠时,摆臂20的滑动部21沿着导向滑槽111的槽壁进行滑动,同时,摆臂20以滑动部21和导向滑槽111所构建的虚拟转轴为轴,相对于滑槽支架11进行转动,使摆臂20由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进行转动。

图25是图21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26是图22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25-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中铰链组件100在折叠状态时,摆臂20转动至与止旋件30相抵时,止旋件30限制摆臂20进一步转动,从而能够防止摆臂20的滑动部21从滑槽支架11的导向滑槽111内脱出,以使得摆臂20相对于滑槽支架11具有防脱功能。

图27是图16中B处的放大图。

如前所述,止旋件30与摆臂20相互抵接的区域,可以是点接触、线接触或者是面接触,而其中以面接触的抵持效果更好,即,再如图7中的(b)和图8中的(b)所示,以及如图2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摆臂20与止旋件30相抵的部位设置有抵持部23,抵持部23的抵持面231朝向滑槽支架11,止旋件30的止位面31用于与抵持面231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在抵持部23上开设抵持面231,在止旋件30上开设用于与抵持面231相抵接的止位面31,使得止旋件30在对摆臂20进行限制转动时,二者具有较大的抵接面积,这样能够降低止旋件30或者抵持部23所受到的压强,进而弱化了在跌落、震动等极限工况下由摆臂20施加到止旋件30或者抵持部23上的破坏力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止旋件30或者抵持部23在上述情况下出现变形,确保了止旋件30能够对摆臂20形成有效的止挡防脱效果。

可选地,抵持部23位于摆臂20上邻近避让口22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止旋件30和抵持部23的结构,不限于止旋件30是否与铰链盖12进行固定连接,也就是说,该止旋件30和抵持部23的结构还可以用在图21的实施例中。

在前文的实施例中介绍了,限位孔112a邻近滑槽支架11外部的孔壁与止旋件30相抵接,由此使止旋件30将摆臂20的一部分作用力转移到凸台112上,从而避免了将摆臂20的作用力全部集中在止旋件30与滑槽支架11的连接处,防止了止旋件30的断裂的情况发生,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效果,再如图2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止旋件30的第一贴合面32与止位面31相对设置,限位孔112a的孔壁中的第二贴合面112b用于与第一贴合面32相抵接,第二贴合面112b、第一贴合面32以及止位面31在抵持面231上的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叠。

本实施例中,抵持部23、止旋件30以及凸台112这三者依次实现面接触,三者具有较大的抵接面积,这样能够弱化在跌落、震动等极限工况下由摆臂20施加到止旋件30、抵持部23、凸台112上的破坏力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止旋件30、抵持部23、凸台112在上述情况下出现变形,确保了止旋件30能够对摆臂20形成有效的止挡防脱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止旋件30、抵持部23、限位孔112a的结构,不限于止旋件30是否与铰链盖12进行固定连接,也就是说,该止旋件30、抵持部23、限位孔112a的结构还可以用在图21的实施例中。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止旋件30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20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28-图29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止位面31具有挂槽33,抵持面231具有可伸入挂槽33内的钩状部232,挂槽33与钩状部232配合以用于防止摆臂20从远离滑槽支架11的方向脱离。

本实施例中,摆臂20不仅能够被止旋件30限制过度转动,并且还通过在止位面31上开设挂槽33以及抵持面231上设置钩状部232,使得摆臂20在折叠状态时,钩状部232伸入挂槽33内以对摆臂20形成径向限制,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在跌落、震动等极限工况下,止旋件30能够对摆臂20形成有效的止挡防脱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钩状部232和挂槽33结构,不限于止旋件30是否与铰链盖12进行固定连接,也就是说,该钩状部232和挂槽33结构还可以用在图21的实施例中。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100的另一例的展平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3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铰链组件100在展平状态时,两个摆臂20均处于水平状。

图31是图30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过程中的剖视图。

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中铰链组件100在被折叠时,摆臂20的滑动部21沿着导向滑槽111的槽壁进行滑动,同时,摆臂20以滑动部21和导向滑槽111所构建的虚拟转轴为轴,相对于滑槽支架11进行转动,使摆臂20由展平状态向折叠状态进行转动。

图32是图30中的铰链组件100在折叠状态的剖视图。图33是图32中D处的放大图。

如图32-图33所示,本实施例中铰链组件100在折叠状态时,摆臂20转动至与止旋件30相抵时,止旋件30限制摆臂20进一步转动,从而能够防止摆臂20的滑动部21从滑槽支架11的导向滑槽111内脱出,并且钩状部232顺势伸入挂槽33内,对摆臂20形成径向限制,使得止旋件30能够对摆臂20形成有效的止挡防脱效果。

由于摆臂20是以旋转的方式带动钩状部232伸入挂槽33内,为了能够使钩状部232顺利地伸入挂槽33内,避免钩状部232与挂槽33的槽口处出现干涉,再如图33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挂槽33的槽壁中的第三贴合面331与钩状部232相抵接,第三贴合面331相对于止位面31倾斜设置;钩状部232的周壁中的第四贴合面232a与第三贴合面331相抵接,第四贴合面232a相对于抵持面231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中,将第三贴合面331和第四贴合面232a均倾斜设置,使得钩状部232能够顺利地伸入挂槽33内。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槽支架11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20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34-图35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凸台112具有弧形支撑面112c,摆臂20在朝向滑槽支架11的一侧且邻近避让口22的位置设置有弧形滑动面24,弧形滑动面24与弧形支撑面112c滑动连接,弧形滑动面24的轴线和滑动部21的虚拟旋转轴线重合,以使摆臂20能够在凸台112的支撑下相对于凸台112转动。

本实施例中,摆臂20上除了两侧的滑动部21和导向滑槽111滑动连接,在摆臂20上还增设有弧形滑动面24,该弧形滑动面24与凸台112上的弧形支撑面112c滑动连接,这使得摆臂20又增加了一组滑轨数量,从而提升了摆臂20的转动稳定性和精度,进而使得铰链组件100的折叠精度得到提升。

再如图3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凸台112具有并排布置的两个弧形支撑面112c,两个弧形支撑面112c之间具有与限位孔112a连通的第一避让槽112d。

其中,第一避让槽112d用于在摆臂20转动时为抵持部23提供转动避让空间。

本实施例中,两个并排布置的弧形支撑面112c能够更稳定地支撑摆臂20转动;此外,两个弧形支撑面112c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抵持部23的第一避让槽112d,能够避免对摆臂20上的抵持部23造成干涉和阻挡。

可选地,弧形滑动面24可以是一个,与两个弧形支撑面112c滑动连接。

或者,弧形滑动面24的数量可以与弧形支撑面112c的数量对应。也就是如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再如图35所示,摆臂20具有并排布置的两个弧形滑动面24,两个弧形滑动面24之间具有第二避让槽25。

其中,第二避让槽25用于为止旋件30提供避让空间,以防止止旋件30阻挡摆臂20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两个弧形滑动面24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止旋件30的第二避让槽25,能够避免摆臂20在非折叠状态时被止旋件30干涉和阻挡。

图3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槽支架11和摆臂20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37是图36中的摆臂20转动时的示意图。其中,图37中的(a)是摆臂20在展平状态的示意图;

图37中的(b)是摆臂20在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图37中的(c)是摆臂20在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36-图3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滑动部21包括上滑动面211和下滑动面212,弧形滑动面24的曲率半径r1小于下滑动面212的曲率半径r2。

本实施例中,如图36-图37所示,弧形滑动面24的曲率半斤r1小于下滑动面212的曲率半径r2,相对应的,弧形支撑面112c的曲率半径也小于后述的下滑槽面111b的曲率半径,这样可使得止旋件30布局在滑槽支架11的正投影范围内,从而避免止旋件30凸出于滑槽支架11的两侧,使得铰链组件100整体结构紧凑,可满足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和小型化的要求。

为了降低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的制造成本,再如图34-35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滑动部21包括具有相同曲率半径的两个下滑动面212,两个下滑动面212之间通过分隔平面213过渡衔接;导向滑槽111包括上滑槽面111a和具有相同曲率半径的两个下滑槽面111b,两个下滑槽面111b之间具有分隔空间111c,上滑槽面111a与上滑动面211滑动连接,两个下滑槽面111b分别与两个下滑动面212滑动连接。

由于在凸台112上存在弧形支撑面112c以及在摆臂20上存在弧形滑动面24,与滑动部21和导向滑槽111所构成的滑动连接范围具有部分重合,因此为了降低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的制造成本,可以在滑动部21和导向滑槽111上将对应的重叠范围省去,即,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部21的下滑动面212被削切掉了一部分形成分隔平面213,而导向滑槽111的下滑动面212也被削切掉了一分部形成分隔空间111c。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下滑槽面111b和下滑动面212是非连续的,从而能够减少用来成型下滑槽面111b和下滑动面212的物料用量,进而降低了摆臂20和滑槽支架11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铰链组件100中的各个零部件,可以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进行加工制造。

具体地,粉末注射成形工艺是冶金和材料科学的分支,该工艺主要以金属粉末(包括混入少量非金属粉末)为原料,用“成形+烧结”的方法制造材料与制品,是一种以较低成本生产复杂零部件的近净成形工艺。

根据材料的分类,可将粉末注射成形划分为金属注射成形(Metal InjectionMolding,MIM)和陶瓷注射成形(Ceramic Injection Molding,CIM)两大类别。粉末注射成形工艺用于制造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外观精美的精密结构零部件和外观零部件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可选地,铰链组件100中的各个零部件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具有散热效果佳、抗压抗弯能力强、抗刮抗划伤等优点,使用了铝合金材料的电子设备外观更加时尚美观、机身更薄、质感更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铰链组件和包括该铰链组件的洗衣机
  • 显示组件、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卡托组件、电子设备和卡托组件控制方法
  • 天线组件及具有此天线组件的无线通信电子设备、遥控器
  • 电子设备、盖板组件和盖板组件的装配方法
  • 铰链的传动组件、铰链和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 一种电力计量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48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