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救助平台及救援船。

背景技术

在海上或是河流中发生事故时,若有人员在水中落难,此时需要派出救援船进行救援,救援船通常采用具有升降平台的救援船进行救援,以便为落水人员提供亲水平台,大大提高救援效率,现有的升降式救助平台,在人员救助后,平台通过驱动机构折叠收起,从而避免平台作为凸出物在靠泊时对停靠点周围的事物造成碰坏。

平台通过驱动机构进行折叠收起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平台不仅需要配设使平台升降的驱动机构,还需要配设使平台翻转以实现平台折叠或展开的驱动机构,零部件数量多,成本较高;而且两个驱动机构需要单独进行控制而且控制之间需要有配合,控制较为复杂。

因此,亟需一种升降式救助平台,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升降式救助平台及救援船,能够简化升降式救助平台的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简化升降式救助平台的控制。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式救助平台,包括平台和升降翻转装置,所述平台用于承载救助人员,所述升降翻转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和翻转组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平台升降,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能够在所述平台升降过程中通过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平台翻转,以使所述平台在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平台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平台水平布置,所述平台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所述平台与水平面成夹角布置。

作为上述升降式救助平台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升降式救助平台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单元和升降支架,所述升降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架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升降;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动支架和限位部,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升降支架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且位于所述限位件的上方,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转动支架连接所述平台的一端之间,所述限位部能够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使所述转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升降支架转动,以将所述平台切换至所述闲置状态。

作为上述升降式救助平台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为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支架的滚轮。

作为上述升降式救助平台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翻转装置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升降翻转装置沿所述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作为上述升降式救助平台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翻转装置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平台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升降式救助平台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式救助平台还包括折叠梯,所述折叠梯包括水平布置的横杆及每个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连接杆,所述横杆与每个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平台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折叠梯处于所述平台的下方且竖直布置,所述平台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所述折叠梯折叠于所述平台的背面。

作为上述升降式救助平台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叠梯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升降翻转装置之间的竖杆,所述竖杆和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平台宽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所述平台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杆连接。

作为上述升降式救助平台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杆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横杆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

作为上述升降式救助平台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杆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竖杆沿所述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一种救援船,包括船体,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船体的外壁,救援船包括上述的升降式救助平台,该救援船与上述的升降式救助平台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升降式救助平台及救援船,通过升降驱动机构控制平台升降,并实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平台升降的过程中通过翻转组件带动平台翻转,以使平台在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进行切换,平台处于工作状态时,平台水平布置,平台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平台与水平面成夹角布置,平台不需要配备使平台翻转的驱动机构,只需通过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平台升降,即可实现平台升降的过程中平台自动翻转,简化了升降式救助平台的控制及结构,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平台切换至闲置状态,以减小平台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平台处于工作状态的升降式救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平台处于闲置状态的升降式救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升降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翻转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支架和安装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支架和安装支架的连接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处于工作状态的平台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平台处于工作状态的升降式救助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平台;

2-升降驱动机构;21-升降驱动单元;211-驱动电机;212-链轮组;2121-第一链轮;2122-第二链轮;2123-链条;22-升降支架;221-支撑板;222-第一链条连接件;2221-连接本体;2222-螺杆;223-第二链条连接件;224-滑槽;2241-滚轮;

3-翻转组件;31-转动支架;311-支架一;3111-限位件;312-支架二;313-转动轴;32-限位部;

4-连杆组件;41-连接杆;42-支撑杆;43-第一转轴;44-第二转轴;45-第三转轴;

5-折叠梯;51-横杆;52-竖杆;

6-护栏;

7-扶梯;

8-保护罩;

100-安装支架;101-滑块;102-检测单元;103-锁定单元;1031-第一固定件;1032-第二固定件;1033-插销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救助平台,包括平台1和升降翻转装置,平台1用于承载救助人员,升降翻转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机构2和翻转组件3,升降驱动机构2与平台1连接,用于驱动平台1升降,升降驱动机构2能够在平台1升降过程中通过翻转组件3带动平台1翻转,以使平台1在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之间切换,平台1处于图1所示的工作状态时,平台1水平布置,平台1处于图2所示的闲置状态时,平台1与水平面成夹角布置。优选地,平台1处于闲置状态时,平台1竖直布置。

通过升降驱动机构2控制平台1升降,并实现升降驱动机构2驱动平台1升降的过程中通过翻转组件3带动平台1翻转,以使平台1在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进行切换,平台1处于工作状态时,平台1水平布置,平台1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平台1竖直布置,不需要为平台1配备使平台1翻转的驱动机构,只需通过升降驱动机构2驱动平台1升降,即可实现平台1升降的过程中平台1自动翻转,简化了升降式救助平台的控制及结构,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平台1切换至闲置状态,以减小平台1占用空间。

可选地,参阅图3和图4所示,升降式救助平台还包括安装支架100,升降驱动机构2包括升降驱动单元21和升降支架22,升降驱动单元21用于驱动升降支架22相对于安装支架100升降,翻转组件3包括转动支架31和限位部32,转动支架31的一端与平台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3111,转动支架31与升降支架22通过转动轴313转动连接,限位部32连接于安装支架100且位于所述限位件3111的上方,转动轴313位于限位件3111和转动支架31连接平台1的一端之间,限位部32能够与限位件3111抵接使转动支架31相对于升降支架22转动,以将平台1由工作状态切换至闲置状态。

具体地,参阅图3和图4所示,将转动支架31连接平台1的一端记为第一端,转动支架31与升降支架22通过转动轴313转动相连,转动轴313位于第一端和限位件3111之间,从而使转动支架31形成一个杠杆结构。由于限位件3111与限位部32抵接且限位部32位于限位件3111的上方,升降驱动单元21驱动升降支架22相对于安装支架100上升时,限位部32阻挡限位件3111上升,会使转动支架31绕转动轴313进行转动,使转动支架31的第一端带动平台1向上翻转,从而将平台1切换至闲置状态。

可选地,再次参阅图4和图5所示,转动支架31包括支架一311和两个支架二312,支架一311和两个支架二312均一端固定连接于平台1,升降支架22的上端位于两个支架二312之间,支架一311的另一端连接于限位件3111,支架一311位于其中一个支架二312背对另一支架二312的一侧,两个支架二312上均设置有第一穿孔,升降支架22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支架一311上设置有第三穿孔,转动轴313转动贯穿第一穿孔、第二穿孔以及第三穿孔。如此设置,可以实现转动支架31通过多个位置与平台1相连,提高了转动支架31和平台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提高了转动支架31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升降支架22、限位件3111与转动支架31相连。

可选地,参阅图4所示,限位件3111为转动连接于转动支架31上的滚轮。限位件3111与限位部32抵接后转动支架31转动时,限位件3111能够相对于限位部32转动,以减小限位件3111与限位部32之间的摩擦力,以更好地完成平台1翻转。示例性地,限位件3111转动安装在支架一311的一端。

示例性地,参阅图3和图4所示,升降驱动单元21包括驱动电机211和链轮组212,驱动电机211安装于安装支架100,链轮组212包括第一链轮2121、第二链轮2122和链条2123,第一链轮2121转动安装在安装支架100的上部,第二链轮2122转动安装在安装支架100的下部,第一链轮2121和第二链轮2122通过链条2123传动连接,链条2123与升降支架2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11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212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11能够驱动第一链轮2121工作,从而使链条2123带动升降支架22进行升降,利用升降支架22带动与其相连的平台1升降。

为了将链条2123与升降支架22进行连接,可选地,链条2123为开式链条,链条2123的一端通过第一链条连接件222与升降支架22的一端连接,链条212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件223与升降支架22的另一端连接。于其他实施例中,链条2123为闭式链条,升降支架22直接连接固定在链条2123上。

具体地,参阅图5所示,第一链条连接件222包括连接本体2221和螺杆2222,示例性地,连接本体2221为水平相对两端敞口的箱体结构,螺杆2222的上端与链条2123的一端连接,螺杆2222的下端穿入箱体结构内并连接有螺母,该螺母轴向抵接于箱体结构的内壁,连接本体2221的下端与升降支架22的上端相连。如此设置,通过拧动螺母能够对链条2123的张紧程度进行调节。

可选地,第一链轮2121外罩设有保护罩8,能够有效避免链轮运行过程中附近人员衣物及其他物品卷进第一链轮2121。

进一步地,参阅图5所示,限位部32能够与限位件3111分离以将平台1切换至工作状态;升降支架22被限制相对于安装支架100水平移动,升降支架22上还设置有支撑板221,支撑板221用于为处于工作状态的平台1提供支撑。通过限制升降支架22相对于安装支架100水平移动,来保证升降支架22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撑板221,可以在限位部32与限位件3111分离后对平台1进行支撑,防止平台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从而使平台1保持水平状态。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21与升降支架2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升降支架22和支撑板22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以及承载能力。示例性地,支撑板221、加强筋和升降支架22一体成型。

继续参阅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安装支架100和升降支架2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滑槽224,另一个上设置有滑块101,滑块101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滑槽224内,滑槽224内设有滚轮2241,滚轮2241转动连接于滑块101和滑槽224侧壁中的一个,滚轮2241与滑块101和滑槽224侧壁中的另一个沿竖直方向滚动连接。具体地,安装支架100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图1中所示的Z3方向)延伸的滑块101,升降支架22连接有滑槽224,滑槽224上设有滚轮2241,利用滑槽224和滑块101的配合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能够对升降支架22升降进行引导,通过设置的滚轮2241,提高了升降支架22升降的顺畅性,减小升降支架22的升降阻力。

进一步地,滚轮2241转动连接于滑槽224的侧壁,滑块101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011,每个滑动槽1011内均设置有滚轮2241,滑动槽1011的一侧壁夹设于滚轮2241和滑槽224的槽底壁之间。滑动槽1011能对滑槽224进行限位,能够避免升降支架22进行升降时产生水平晃动,即限制升降支架22相对于安装支架100水平移动,使得升降支架22仅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块101进行升降,提高了升降支架22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示例性地,滑槽224设有两个,分别连接于升降支架22的上下两端,以提高升降支架22升降时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滑块101设于升降支架22上,将滑槽设于安装支架100上。需要说明的是,滑槽224的个数不仅限于两个,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三个、四个或更多,多个滑槽224沿竖直方向在升降支架22上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7所示,升降翻转装置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升降翻转装置沿平台1的长度方向(图1中所示的Z1方向)间隔布置。通过在平台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两个升降翻转装置,能够为平台1升降和翻转提供充足的动力,保证了平台1升降和翻转的同步性,同时提高了平台1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有效避免了平台1受力不均匀导致侧翻的发生。示例性地,升降翻转装置设有两个,两个升降翻转装置分别设于平台1长度方向的两端。

进一步地,参阅图7所示,升降式救助平台还包括连杆组件4,连杆组件4包括连接杆41和支撑杆42,连接杆41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43与平台1转动连接,连接杆41的另一端与支撑杆4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44转动连接,支撑杆42的另一端与升降支架22通过第三转轴45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杆组件4,能够使平台1在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之间切换时,使平台1的翻转更加稳定。

示例性地,参阅图7所示,平台1处于工作状态时,连杆组件4处于平台1的下方,参阅图2所示,平台1处于闲置状态时,连杆组件4折叠于平台1的背面。由于第一转轴43和升降支架22分别位于平台1在宽度方向(图7中所示的Z2方向)的两端,且平台1处于工作状态时,连杆组件4处于平台1的下方,连杆组件4能够为处于工作状态的平台1提供支撑,提高平台1的稳定性。

具体地,参阅图4和图7所示,当限位部32与限位件3111抵接时,升降驱动机构2带动平台1继续上升时,支架一311和两个支架二312均绕转动轴313转动,从而使平台1向上翻转。平台1向上翻转的过程中,与平台1转动连接的连接杆41绕第一转轴43转动,以使连接杆41逐渐靠近平台1的背面,支撑杆42的两端分别绕第二转轴44和第三转轴45转动,连接杆41和支撑杆42之间的夹角之间增大,使连接杆41和支撑杆42尽可能地贴合平台1的背面,减小平台1处于闲置状态时连杆组件4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参阅图7所示,升降式救助平台还包括折叠梯5,折叠梯5包括水平布置的横杆51及每个连杆组件4的连接杆41,横杆51与每个连杆组件4的连接杆41固定连接,平台1处于工作状态时,折叠梯5处于平台1的下方且竖直布置,平台1处于闲置状态时,折叠梯5折叠于平台1的背面。

示例性地,参阅图1和图7所示,平台1处于工作状态时,折叠梯5处于平台1的下方且竖直布置,便于为救助人员提供协助,当平台1向上翻转的过程中,由于折叠梯5自身的重力以及连杆组件4的作用下,使得折叠梯5上的连接杆41绕第一转轴43向平台1背面靠近,折叠梯5向平台1背面逐渐贴合,折叠梯5同时带动连杆组件4的支撑杆42的两端分别绕第二转轴44和第三转轴45转动,连接杆41和支撑杆42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第二转轴44逐渐贴合平台1背面,带动支撑杆42连接第二转轴44一端逐渐升高并向平台1背面靠拢,将折叠梯5向平台1背面贴合收起,能够减小占用空间,通过折叠梯5与连杆组件4之间的联动,实现无需为折叠梯5的折叠提供动力,简化升降式救助平台的结构;还能够有效减小折叠梯5直接向平台1背面贴合时产生的冲击,使折叠梯5在收起的过程中更加缓和。

进一步地,参阅图7所示,折叠梯5还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升降翻转装置之间的竖杆52,竖杆52和连接杆41位于平台1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竖杆52的上端与平台1转动连接,竖杆52的下端与横杆51连接。在平台1处于闲置状态时,横杆51长度较长时,救助人员站立于横杆51上可能会致使横杆51发生形变,进而使横杆51中部凹陷,而通过在两个升降翻转装置之间设置竖杆52,使竖杆52下端与横杆51连接固定,避免横杆51过长而导致横杆51中部发生形变致使的横杆51中部凹陷,提高了折叠梯5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地,横杆51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横杆51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进一步地,竖杆52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竖杆52沿平台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示例性地,设置多个竖杆52,能够增加折叠梯5与平台1的连接稳定性,当竖杆52足够长时,可间隔设置多个横杆51,以增加救援深度。

可选地,参阅图7所示,平台1在长度方向上(图1中所示的Z1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护栏6,护栏6在平台1升降的过程中,为平台1上的救助人员提供依靠和扶持,避免再次跌落水中。

可选地,参阅图7所示,平台1包括矩形框架结构和铺设于矩形框架结构上方的扩张网,其中的矩形框架结构由若干杆件拼接而成,结构简单,重量较轻,通过铺设扩张网,一方面为救助人员提供落脚平台,另一方面当平台1从水中升起后可通过扩张网快速排水,避免水在平台1上积聚,从而快速减轻平台1上的重量。

可选地,参阅图2所示,在安装支架100上设置有扶梯7,平台1靠近安装架10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平台1处于工作状态时,凹槽和安装架100之间围成上下通道,该上下通道位于扶梯7的正上方;平台1处于闲置状态时,平台1高于安装支架100的上表面,平台1和安装架10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过人通道,便于工作人员穿过过人通道后利用扶梯7上下通行。在将该升降式救助平台用于船舶时,安装支架100为船体侧壁,可以将扶梯7附近的区域作为临时停靠点,能够为救生筏、摩托艇等提供停靠便利。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8所示,升降式救助平台还包括检测单元102和锁定单元103,检测单元102用于检测平台1是否处于闲置状态,锁定单元103能够选择性地将安装支架100与处于闲置状态的平台1锁定或解锁。通过检测单元102对是否处于闲置状态的平台1进行检测,能够实时对平台1的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将平台1的状态信息进行反馈,通过锁定单元103将处于闲置状态的平台1锁定,为竖直布置的平台1提供着力点,提高平台1的稳定性,避免竖直布置的平台1倾倒。示例性地,检测单元102为红外传感器,当平台1翻转的过程中,红外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在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平台1翻转到竖直状态时,说明平台1已切换至闲置状态,控制驱动电机211停止动作。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红外传感器如何确定平台1是否翻转到竖直状态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具体介绍。

具体地,锁定单元103包括第一固定件1031、第二固定件1032以及插销件1033,第一固定件1031连接平台1,第二固定件1032连接于安装支架100,插销件1033能够在平台1处于闲置状态时同时插接于第一固定件1031和第二固定件1032。通过插销件1033将处于闲置状态的平台1与安装支架100进行连接固定,操作简单便捷。在需要将平台1翻转至工作状态时,可以拔出插销件1032以将平台1与安装支架100解锁,使平台1能够翻转。

示例性地,参阅图8所示,第一固定件1031设置在平台1长度方向两端的表面,第一固定件1031上设置有穿孔一,第二固定件1032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沿平台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个固定块上均开设有穿孔二,当平台1完成翻转处于闲置状态时,第一固定件1031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此时穿孔一和穿孔二孔位同轴布置,将插销件1033贯穿穿孔一和穿孔二,即可将处于闲置状态的平台1与安装支架100进行锁紧固定,插销件1033为平台1竖直布置提供着力点,提高了平台1处于闲置状态时的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救援船,包括上述的升降式救助平台,该救援船与上述的升降式救助平台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相关技术
  • 一种可旋转升降式安全防护打磨平台
  • 一种钢管杆升降式操作平台
  • 一种远海救助船的下沉式救助平台
  • 一种远海救助船的下沉式救助平台
技术分类

0612011648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