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可松开地连接两个组件的连接装置。

这种类型的连接装置具有锁合模块,所述锁合模块与组件中的第一组件相关联并且具有壳体组件、可调节地设置在壳体组件上的调节元件和负压元件。连接装置还包括附接组件,所述附接组件与组件中的第二组件相关联并且具有附接件。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的附接件能够沿着附接方向彼此附接,使得在连接位置中在组件中的第一和第二组件相对于彼此加载时,锁合模块由于通过负压元件引起的负压作用而保持在组件中的第二组件上。锁合模块具有第一磁性元件,而附接组件具有第二磁性元件,其中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在连接位置中磁性相吸地相对置。调节元件能够朝向壳体组件移动,以消除负压元件的负压作用,以便能够释放在壳体组件中的流动开口,用于使空气入流到位于负压元件和组件中的第二组件之间的空间中。

背景技术

例如从WO 2021/043482 A1中已知这种连接装置。

当前,连接装置应尤其能够用于将电子设备紧固在相关联的组件上。因此,连接装置例如能够实现将摄像机紧固在头盔(例如滑雪头盔或自行车头盔)上或者也将移动电话或其它电子设备紧固在车辆内部中或车辆上,例如紧固在机动车的挡风玻璃或仪表板上或者紧固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把上。

如果将摄像机紧固在头盔,例如滑雪头盔或自行车头盔上,或者将移动电话紧固在车辆的仪表板或自行车的车把上,那么在使用时可能会引起脉冲式的冲击力,所述冲击力必须被吸收和导出,并且尤其不应引起摄像机或移动电话的松开。因此,用于紧固例如摄像机或移动电话的电子设备的连接装置尤其应能够吸收短暂作用的、脉冲式的冲击力。

为了将完全不同的组件紧固在彼此上,例如也为了将呈移动电话或导航设备形式的电子设备紧固在车辆中,连接装置是已知的,所述连接装置借助于负压提供保持。因此,从US2013/0323388 A1中已知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使用呈吸盘形式的负压元件,以便能够将移动电话紧固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为此,吸盘附接在挡风玻璃上,其中在吸盘上设置有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能够与在挡风玻璃侧上的磁性作用的元件共同作用,以便能够改进在挡风玻璃上的保持。

在从US 5,192,043中已知的用于将警报装置紧固在金属面上的连接装置中,磁性橡胶面附接到金属面上,其中在附接时产生真空,使得警报装置通过在橡胶面和金属面之间的磁性作用以及通过负压力保持在金属面上。

从EP 0 689 966 B1中已知的连接装置具有磁性接触板,吸盘设置在所述磁性接触板上。借助于连接装置能够将滑雪板固定架紧固在车辆的车顶上。

从WO 2019/086648 A2中已知一种连接装置,其中锁合模块具有负压元件,所述负压元件能够附接到相关联的附接件上,以便能够在连接位置中通过负压与附接件共同作用。能够对调节元件进行调节,以便能够释放流动开口,从而将锁合模块从附接件松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提供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易于使用并且可普遍用于连接不同的组件。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实现。

因此,附接组件的附接件构成为用于与组件中的第二组件粘合。

在连接装置中,在要彼此紧固的组件之间如下建立连接:将与组件中的第一组件相关联的锁合模块和与组件中的另外的第二组件相关联的附接组件沿着附接方向彼此附接。在附接时,在位于负压元件和组件中的在其上设置有附接组件的第二组件之间产生密封的空间,使得组件由于负压作用而保持在彼此上。这种连接尤其能够是可抗冲击的,使得能够经由连接装置吸收和导出冲击力。

借助于连接装置,例如能够将摄像机紧固在头盔上,或者将移动电话紧固在车辆中或车辆上,例如紧固在机动车的挡风玻璃或仪表板或者紧固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把上。

在连接装置的连接位置中,负压元件例如能够面状地贴靠在相关联的接触面上,使得在负压元件和组件中的第二组件之间实际上不存在空间。然而,在组件相对于彼此加载时,能够相对于附接组件将力作用到锁合模块上,所述力朝向增加或提供在负压元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方向起作用,这在负压元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引起负压,进而产生保持力,所述保持力将负压元件保持在第二组件上并且锁合模块相对于附接组件越强地被加载,所述保持力就趋向于变得越大。因此,当锁合模块附接到附接组件上时,锁合模块由于负压作用而保持在附接组件上。

连接装置的锁合因此如下进行:锁合模块附接到附接组件上。在连接位置中,除了通过磁性元件提供的磁力之外,在锁合模块和与附加组件相关联的第二组件之间存在负压,使得锁合模块由于负压作用抗冲击地保持在第二组件上。

由于附接件能够与第二组件粘合,因此获得特别简单的制造。因此,附接组件的附接件最初能够独立于第二组件制造和交付。为了使连接装置运行准备就绪,附接组件与第二组件,例如与呈移动电话形式的电子设备粘合,进而安置在第二组件上,使得能够经由锁合模块建立与第二组件的连接。

与将附接组件例如集成到第二组件,例如电子设备的外壳中相比,获得简单的、低成本的制造。附接组件能够与电子设备一起模块化地例如直接安置在移动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外壳上,以便以这种方式提供用于电子设备的保持装置。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附接组件具有用于建立与组件中的第二组件的粘合连接的粘合装置。

粘合装置例如能够通过粘合层形成,所述粘合层由用于极性或非极性表面的粘合剂构成。极性表面是由具有高的表面能的材料制成的表面,所述材料例如为钢、铁、铝或PVC。非极性表面是具有低的表面能的表面,例如由如PE、PP或硅树脂等材料制成。根据附接组件的期望的安置,能够选择适用于极性材料或者适用于非极性材料的粘合剂。

这种粘合层例如能够通过施加用于紧固到附接组件上的液态粘合剂来提供。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粘合装置能够通过粘合垫形成,所述粘合垫经由第一粘合面与附接件粘合并且能够经由第二粘合面与组件中的第二组件粘合。因此,粘合垫是双面粘合的。粘合垫经由第一粘合面与附接件粘合。粘合垫能够经由第二粘合面与第二组件粘合,以便以这种方式将附接件固定在第二组件上。

粘合垫例如能够具有在两面上是粘合的膜形式。

粘合装置,例如呈粘合垫的形式,例如能够设置在附接件的背离附接面的一侧上。用于锁合具有壳体组件的连接装置的锁合模块附接到附接面上。在背离附接面的一侧上,附接件经由粘合装置与第二组件粘合地连接进而固定在第二组件上。

在附接件的第二侧上例如能够成形凹部,粘合垫容纳在所述凹部中,使得附接件紧密贴靠地安置在第二组件上,例如安置在直接在电子设备上或在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的外壳上的接触面上。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附接组件的第二磁性元件容纳在附接件的容纳开口中。第二磁性元件例如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永磁体,例如环形永磁体形成,所述永磁体容纳在附接件的相关联的容纳开口中。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粘合装置在此封闭背离附接面的一侧上的容纳开口,使得磁体经由粘合装置,例如呈膜状粘合垫的形式,封装在附接件中。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元件具有第一形状配合部段,而附接组件具有第二形状配合部段。在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彼此附接时,所述第一形状配合部段和第二形状配合部段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相互接合,使得在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之间的横向运动被阻止。借助于形状配合部段因此尤其能够阻止横向于附接方向的运动,使得能够吸收和支撑沿横向方向作用的力(即作用在附接面的平面中的力),其中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可沿着所述附接方向彼此附接。

形状配合部段例如一方面能够通过环绕附接方向的腹板成形,而另一方面通过互补的槽成形,所述形状配合部段能够相互接合以建立连接。

附加地或替选地,锁合模块能够固定在其相对于附接组件的转动位置中,使得也能够吸收和支撑扭转力。为此,锁合模块能够具有第一接合部段,而附接组件具有第二接合部段。在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彼此附接时,接合部段以锁止的方式相互接合并且以这种方式阻止负压元件相对于附接组件的扭转运动。

接合部段例如能够通过在一方面锁合模块上和另一方面附接组件上的(优选在圆形的边缘部段上环绕的)齿部形成。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接合部段之一具有多个凹部,而接合部段中的另一接合部段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以用于接合到凹部中。

例如,凹部能够在附接组件的附接件上成形,其中所述凹部例如成形到附接件的附接面中。与此相反,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例如能够在锁合模块的壳体件上成形并且构成为凸起元件,所述凸起元件设计为,当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相互连接时,接合到附接件的凹部中。

但是,在另一设计方案中,也能够在锁合模块上成形凹部,而在附接组件上成形至少一个接合元件。

通过接合提供了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在连接位置中相对于彼此的转动止动,使得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相对于彼此被固定以防止扭转。

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例如能够成形为凸球状的凸起元件并且为此例如具有半球的形状。凹部与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互补地成形,使得至少一个接合元件能够容纳在凹部中,以便以这种方式提供锁合模块相对于附接组件的转动止动。

通过凸球状的设计方案实现:经由接合部段虽然在连接位置中提供了转动止动。然而,在克服尤其是通过负压力和磁性吸引力确定的扭矩时,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扭转,其方式为: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以棘轮的方式滑动到凹部上。

凹部例如沿着围绕附接方向的圆线规则地彼此顺序排列。同样地,接合元件能够沿着径向上相同的圆线在相应其它构件上彼此顺序排列。凹部预设了不同的、围绕附接方向彼此角度偏移的位置,在所述位置中,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能够彼此附接。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因此能够在分立的角位置中相互连接,其中凹部沿着圆线的间距确定在相邻的位置之间的角度偏移。

凹部的数量例如能够被4整除。因此能够实现:锁合模块始终能够精确地以彼此垂直的定向,例如竖直定向和水平定向,与附接组件连接。由于凹部的数量能够被4整除,因此获得锁合模块相对于附接组件的至少两个以刚好90°相对于彼此角度偏移的位置始终是可行的。

通常,凹部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接合元件的数量。例如,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凹部的数量能够大于接合元件的数量。因此能够存在多个凹部,所述凹部预设了锁合模块相对于附接组件的不同的、分立的角位置。但是,在相应其它构件上的唯一的接合元件可能就足够了,在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相互连接时,所述接合元件接合到凹部之一中,进而提供了转动止动。但是,在另一设计方案中也能够提供多个接合元件,以便能够提供可靠的转动止动,所述接合元件在连接位置中接合到相应另一接合部段的凹部中。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元件能够围绕不同的空间方向相对于壳体组件倾侧,以便释放在壳体组件中的流动开口,用于使空气入流到位于负压元件和组件中的第二组件之间的空间中。锁合模块具有流动开口,所述流动开口能够通过调节元件相对于负压元件的移动而被释放,用于使空气入流到在负压元件和第二组件之间存在的空间中。由于调节元件可以围绕不同的空间方向调节,进而可通过相对于壳体组件的不同的调节运动来调节,所以能够实现通过用户简单、直观和方便地操纵调节元件,以将锁合模块和附接组件相互松开。

由于调节元件可以围绕不同的空间方向相对于壳体组件倾侧,因此调节元件能够利用相对于壳体组件的不同的倾侧运动来调节,进而能够被操纵,以用于从附接组件松开锁合模块。在此,叠加的倾侧运动能够用于操纵调节元件,使得用户能够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作用到调节元件上并且能够操纵所述调节元件,以便释放流动开口,进而能够实现将负压元件从附接组件松开,其中所述叠加的倾侧运动由围绕第一倾侧轴线的倾侧和围绕第二倾侧轴线的倾侧组成。

例如,调节元件能够围绕任意的空间方向在平面内倾侧。调节元件因此能够支承在壳体组件上,使得调节元件相对于壳体组件围绕完全任意的倾侧轴线倾侧是可行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倾侧轴线能够通过机械支承装置来限定,或者也能够在没有特殊的、限定的倾侧轴线的情况下自由地倾侧。

调节元件的操作优选能够通过用户手动地进行,其方式为:用户作用到调节元件上。调节元件的操作在此能够借助指尖进行,其方式为:用户按压或拉动调节元件进而移动调节元件。

由于调节元件能够围绕不同的空间方向以摆动的方式倾侧,因此以粗略运动的方式操纵,例如利用手掌或手背,必要时也借助另一身体部位,例如脚或肘,进行操纵是可行的。因为调节元件能够围绕不同的空间方向移动,所以精确地执行特定的移动并不重要,这能够实现简单、方便地操纵连接装置,以用于打开。

在此,能够将调节元件构成为具有相对大的杠杆(连接装置的径向地相对于沿着附接方向指向的中央轴线),使得能够容易地移动调节元件。

不同的空间方向能够展开垂直于附接方向的平面。不同的空间方向在此能够限定(假想的)倾侧轴线,调节元件能够围绕所述倾侧轴线根据摆动运动的类型倾侧。

调节元件例如能够在连接装置的连接位置中相对于负压元件占据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流动开口关闭,使得防止空气入流到空间中。从该第一位置中,调节元件能够移动到第二位置中,以便能够释放流动开口并且实现空气的入流。因此,由于通过流动开口的入流,在负压元件和第二组件之间的负压作用不再存在,使得锁合模块能够在没有负压作用的情况下从附接组件取下。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调节元件朝向其第一位置的方向被预紧。预紧例如能够经由作用在调节元件上的弹簧元件来进行。但是,预紧例如也能够经由磁性元件进而磁性地引起。因此当调节元件未被以其它方式操纵时,调节元件自动地占据其第一位置进而封闭流动开口,尤其在连接装置的连接位置中封闭流动开口,使得能够在负压元件和第二组件之间产生负压作用。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负压元件通过至少部段地弹性的盘状元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负压元件因此实现根据弹性吸盘的类型的构件,所述构件能够设置在第二组件的接触面上,以便能够在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在负压元件和接触面之间形成真空,进而提供用于将组件保持在彼此上的保持力。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壳体组件具有用于支承调节元件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位。在此,调节元件例如能够具有至少一个支承销,所述支承销容纳在壳体组件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位中,进而将调节元件相对于壳体组件支承。支承部位在此成形为,使得支承销能够在支承部位中围绕第一倾侧轴线和围绕第二倾侧轴线倾侧,使得能够实现调节元件相对于壳体组件的叠加的倾侧运动。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调节元件具有多个支承销,并且壳体组件具有多个支承部位。支承销容纳在壳体组件的各一个相关联的支承部位中。每个支承销能够在相关联的支承部位中倾侧并且此外还可沿着操纵方向移动,沿着所述操纵方向可在壳体组件上调节所述调节元件。通过支承部位的这种设置能够实现调节元件围绕不同的空间方向相对于壳体组件的可倾侧性,其中在相对于壳体组件倾侧时调节元件能够支撑在一个或多个支承部位上,但是支撑根据倾侧运动而不同。因此,支承部位能够预设不同的倾侧轴线,围绕所述倾侧轴线的倾侧是可行的,其中以叠加的方式围绕不同的倾侧轴线倾侧也能够是可行的。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支承部位沿着在壳体组件上的圆彼此顺序排列。所述圆例如能够沿着以下平面延伸,空间方向在所述平面中延伸,壳体组件的调节元件能够围绕所述空间方向倾侧,进而所述平面通过空间方向展开。支承部位能够沿着圆均匀分布地设置,使得支承部位分别成对地彼此间具有相同的间距。在每个支承部位上,相应相关联的支承销能够倾侧并且此外还能够垂直于圆的平面进行调节,使得调节元件围绕不同的、在圆的平面中延伸的空间方向相对于壳体组件的倾侧是可行的。

例如,能够在壳体组件上成形三个支承部位,所述支承部位沿着圆彼此顺序排列。相应地,在调节元件上成形三个支承销,所述支承销与支承部位相关联并且支撑在支承部位上。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流动开口与在壳体组件上的圆同心地设置。流动开口因此相对于圆居中地设置,其中流动开口能够与圆的平面错开。阀元件能够与在调节元件上的圆同心地设置,在调节所述调节元件时,阀元件与调节元件一起移动,以便释放流动开口,进而使空气入流到存在于负压元件和附接组件之间的空间中。

例如,至少一个支承部位能够通过长孔构成。这种长孔能够提供围绕倾侧轴线的可枢转的支承,并且同时能够通过在长孔中的纵向运动实现围绕倾侧轴线中的另外的倾侧轴线的倾侧。替选地,支承部位例如能够根据球头支承的类型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在调节元件侧上的支承销例如能够凸球状地成形。在壳体组件侧上的相关联的支承部位容纳支承销并且支撑所述支承销,使得支承销能够在支承部位上倾侧,并且同时能够垂直于平面移动,在所述平面内支承部位设置在壳体组件上。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流动开口形成在壳体组件的底部中,所述底部在连接位置中朝向附接组件。底部例如能够在壳体组件的壳体件上成形,所述壳体件与负压元件牢固地连接。在此,底部例如能够在负压元件内设置在中央并且被负压元件包围,其中底部在连接位置中指向附接组件并且在连接位置中必要时与附接组件面状地接触。在连接位置中,在底部中成形的流动开口通过调节元件封闭,其中通过调节所述调节元件能够释放流动开口,进而使空气因此能够流入存在于底部和附接组件之间的空间中,以便能够消除在锁合模块和第二组件之间的负压,进而能够松开锁合模块。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锁合模块具有阀元件,所述阀元件设置在调节元件上并且可通过调节所述调节元件来操纵。阀元件例如能够由柔性材料,例如橡胶材料成形,进而紧固在调节元件上,使得阀元件在连接位置中密封壳体组件的相关联的壳体件的底部上的流动开口,但是能够通过调节所述调节元件移动,使得释放所述流动开口。

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能够分别通过一个永磁体或多个永磁体的布置形成,并且为了锁合连接装置而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其方式为: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以不同名的磁极彼此指向。但是也可设想的是,一个磁性元件通过一个永磁体或多个永磁体的布置形成,而另一磁性元件通过由铁磁材料制成的磁性衔铁形成。

在连接位置中,负压元件贴靠在相关联的接触面上,所述接触面与组件中的第二组件相关联,使得在组件中的第一组件上的锁合模块和组件中的第二组件之间产生负压作用。在连接位置中,负压元件与接触面共同作用以建立与接触面的负压作用并且面状地贴靠在相关联的接触面上,使得在例如通过弹性吸盘构成的负压元件变形的情况下提供负压作用,并且经由此将组件可负载地保持在彼此上。

用于与负压元件共同作用的接触面能够直接构成在第二组件上,例如构成在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的外壳上。

但是,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接触面也能够在附接组件上成形。在该设计方案中,附接件具有接触面,负压元件在连接位置中贴靠在所述接触面上,以引起负压作用。接触面例如能够环形地构成并且例如环周地包围附接件的径向内部的接合部段。

由于在经由粘合连接与相关联的第二组件连接的附接件上形成接触面,能够在锁合模块的负压元件和附接件之间建立负压作用。这尤其能够实现在必要时具有不规则的外表面进而不能确保与负压元件的密封接触的组件中的可靠的负压作用。由于接触面在附接件上成形,因此,负压作用与第二组件以及在负压元件和第二组件之间的密封封闭无关。

但是,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接触面也能够直接在第二组件上,例如在第二组件的壳体或外部的外壳上成形。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电子设备,尤其是移动电话,具有根据上述类型的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在此形成组件中的第二组件。附接组件安置在电子设备上,并且为此例如直接与电子设备粘合或间接地与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的外壳粘合,使得电子设备能够经由外壳与锁合模块连接。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在连接位置中,负压元件贴靠在电子设备的与附接组件不同的接触面上,以引起负压作用。接触面例如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壳体面形成,例如通过移动电话的背面形成。但是,接触面也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外壳的面形成,例如通过移动电话的外壳的面形成。在连接位置中,负压元件与电子设备共同作用,以建立负压作用并且面状地贴靠在相关联的接触面上,使得在例如通过弹性吸盘构成的负压元件变形的情况下提供负压作用,并且经由此将电子设备可抗冲击地保持在锁合模块上。

这是尤其有利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负压元件提供的负压力与附接组件的粘合连接不相关,而是(很大程度上)与附接组件无关并且至少主要在负压元件和接触面之间直接作用在电子设备上。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所基于的构思。附图示出:

图1示出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所述连接装置具有锁合模块和要与相关联的组件粘合连接的附接组件;

图2示出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所述连接装置具有要安置在移动电话的外壳上的附接组件;

图3示出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所述连接装置具有要直接安置在移动电话上的附接组件;

图4示出在连接装置的锁合模块的连接位置中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5A示出根据图4的布置的俯视图;

图5B示出沿着根据图5A的线A-A的剖视图;

图6示出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7示出连接装置连同相关联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8示出连接装置的锁合模块的调节元件的视图;

图9A示出调节元件的侧视图;

图9B示出沿着根据图9A的线B-B的剖视图;

图10示出锁合模块的设置在壳体组件上的调节元件的俯视图;

图11A示出在壳体组件上的调节元件的立体图;

图11B示出在根据图11A的局部B中的放大视图;

图12A示出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12B示出沿着根据图12A的线A-A的剖视图;

图12C示出在根据图12B的局部C中的放大视图;

图13A示出在沿着第一操纵方向操纵时调节元件的视图;

图13B示出沿着根据图13A的线C-C的剖视图;

图14A示出在沿着第二操纵方向操纵时调节元件的视图;

图14B示出沿着根据图14A的线C-C的剖视图;

图15A示出在沿着第三操纵方向操纵时调节元件的视图;

图15B示出沿着根据图15A的线C-C的剖视图;

图16示出在壳体组件上的调节元件的视图,其中示出壳体组件的支承部位沿着一个圆的布置;

图17示出根据图12B的剖视图,其中示出调节元件相对于壳体组件沿着不同的操纵方向的可倾侧性;

图18示出按照根据图5B的实施例与附接组件连接的锁合模块的放大视图;

图19示出附接组件的放大视图;

图20示出锁合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所述锁合模块具有在壳体件的底部上成形的具有多个凸球状的接合元件的接合部段;

图21示出与根据图20的锁合模块相关联的具有接合部段的附接组件,所述接合部段具有多个与接合元件互补的凹部;

图22示出附接组件的附接件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和

图23示出在使用根据图22的附接件时根据图18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的实施例中所示,连接装置1具有锁合模块2,所述锁合模块2具有壳体组件和设置在壳体组件上的负压元件27,所述负压元件能够与设置在组件5上的附接组件3连接。锁合模块2与另一组件相关联,例如与车辆相关联,使得通过将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彼此附接,能够在与附接组件3相关联的组件5和与锁合模块2相关联的组件之间建立连接。

在连接位置中,锁合模块2和组件5一方面磁性地并且另一方面通过由负压元件27引起的负压作用保持在彼此上,如这还将在下文借助根据图6至图17的视图详细阐述。通过操纵调节元件22,能够消除在连接位置中通过负压元件27引起的负压作用,使得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能够彼此取下进而能够松开连接装置1。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附接组件3具有附接件30,如这也在图19中的放大视图中所示。附接件30形成附接面302,所述附接面能够与锁合模块2接触。在附接面302的背面上,附接件30构成容纳开口,呈永磁体形式的环形的磁性元件31容纳在所述容纳开口中。

附接组件3与组件5相关联并且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固定在组件5上。为此,附接组件3能够与组件5粘合,使得附接组件3最初能够与组件5分开地制造和交付,以便随后在建立粘合连接的情况下将附接组件3固定在组件5上。

例如能够通过在附接组件3和组件5之间的粘合层来建立粘合连接。为了制造这种粘合层,例如能够根据尤其是组件5的适配于粘合剂的材料使用用于极性表面的粘胶或用于非极性表面的粘胶。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呈粘合垫形式的粘合装置32用于将附接组件3与组件5粘合连接,所述粘合垫例如能够通过双面粘性膜构造。粘合垫32能够借助在朝向附接组件3的一侧上的第一粘合面与附接组件3的附接件30粘合连接。与此相反,借助在朝向组件5的一侧上的第二粘合面能够建立与组件5的粘合连接。

现在起参考图18,呈粘合垫形式的粘合装置32例如容纳在附接件30的背面上的凹部303中。粘合垫32在此能够将磁性元件32封装在附接件30的相关联的容纳开口301中,其方式为:粘合垫32在背离锁合模块2的一侧上覆盖磁性元件31,进而向外封闭容纳开口301。

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组件5通过移动电话的外壳构造,使得附接组件3能够经由粘合装置32,尤其是呈粘合垫形式的粘合装置,安置在呈移动电话形式的电子设备上,以便能够以这种方式经由锁合模块2将移动电话保持在另一组件上,例如保持在车辆中或车辆上。

在图3中示出的又一实施例中,附接组件3经由粘合装置32直接固定在呈移动电话形式的电子设备上。

图4和5A、5B示出连接装置1,所述连接装置具有在连接位置中在附接组件3上的锁合模块2和与附接组件3相关联的组件5(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为根据图3的移动电话)。

如这从根据图5B的剖视图能够得知,在连接位置中,负压元件27贴靠在电子设备的接触面50上并且在此弹性变形,使得在负压元件27和电子设备5的接触面50之间产生负压作用。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彼此附接进而相对于彼此定位。

现在起将参考图6至17阐述连接装置1的工作原理。

锁合模块2具有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通过壳体件20、23形成,所述壳体件牢固地相互连接,例如旋接。在壳体组件上支承有调节元件22,所述调节元件部分地包括在壳体件20、23之间,并且为此借助腹板226延伸穿过壳体件23中的凹口235,并且此外支撑在壳体件20上的支承部位209A-209C上。

负压元件27经由呈夹紧环形式的紧固环25与壳体件20连接。负压元件27能够借助柔性的边缘部段272附接到组件5上并且在附接位置中在负压作用下保持在组件5上。负压元件27经由凸缘270通过紧固环25的夹紧作用与壳体件20牢固地连接,其中当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彼此附接时,如这例如从图7中得出,壳体件20置入负压元件27的开口271中并且以底部200朝向附接组件3。

在调节元件22上设置有阀元件26,所述阀元件具有指向壳体件20的底部200的阀头260,并且在调节元件2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封闭底部200中的流动开口201,使得当锁合模块2附接到附接组件3上时,类似于这已在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空气不能进入位于负压元件27和附接组件3之间的空间中。

阀元件26置入调节元件22上的中央容纳开口222中,进而经由耦联部段263与调节元件22耦联,使得在调节所述调节元件22时,阀元件26与调节元件22一起移动,进而从其与流动开口201的封闭接合中脱离。因此,通过调节所述调节元件22能够释放在壳体件20的底部200中的流动开口201,使得能够消除在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之间的负压作用,以用于将附接组件3从锁合模块2松开。

阀元件26经由弹簧元件262相对于壳体件23弹簧弹性地支撑。弹簧元件262因此朝向调节元件22的方向将阀元件26预紧,其中也反向于弹簧元件262的弹簧弹性作用进行调节元件22的调节,并且调节元件22在操纵之后由于弹簧作用复位到未被操纵的位置中,对应于根据图7的位置。

在壳体件20上的容纳空间203中容纳有呈环形永磁体形式的磁性元件21。此外,附接组件3还具有呈环形永磁体形式的磁性元件31。在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彼此附接时,磁性元件21、31以磁性相吸的方式共同作用,以便能够使负压元件27变形,进而在负压元件27和组件5之间引起负压,并且此外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也能够在连接位置中磁性地保持在彼此上。

锁合模块2能够经由紧固卡子24紧固在相关联的组件4上,例如紧固在自行车车把上,所述紧固卡子能够与壳体组件的壳体件23牢固地连接。

在根据图6至17的实施例中,调节元件22通过支承销229A、229B、229C支承在壳体组件上,所述支承销在它们的径向外部端部上凸球状地成形,并且分别设置在调节元件22的两个径向延伸的腹板226之间,如这例如从图8中能够看出。每个支承销229A、229B、229C支撑在壳体件20的相关联的支承部位209A、209B、209C上,使得每个支承销229A、229B、229C不仅可在相关联的支承部位209A、209B、209C上倾侧,而且也可沿着垂直于壳体件20的平面指向的调节方向纵向移位。

如这在图16中示意性地绘出,支承部位209A、209B、209C沿着圆K彼此顺序排列并且在此沿着圆K均匀分布地相对于彼此设置。支承销229A、229B、229C接合到支承部位209A、209B、209C中,所述支承部位根据垂直于圆K的平面延伸的半壳的类型成形,使得凸球状的支承销229A、229B、229C可在支承部位209A、209B、209C上倾侧,并且此外可垂直于圆K的平面在支承部位209A、209B、209C上移位。

因此实现调节元件22可围绕任意的倾侧轴线K1、K2、K3相对于壳体件20倾侧,即围绕在圆K的平面内的任意的倾侧轴线倾侧。

如这从图10和图11A、11B中结合图12A至12C可见,支承销229A、229B、229C在调节元件22的未被操纵的位置中置入支承部位209A、209B、209C中,使得支承销229A、229B、229C贴靠在壳体件20的法兰202的背离负压元件27的一侧上,并且在其上垂直于圆K的平面支撑在壳体件20上(尤其参见根据图12C的放大视图)。在该被操纵的位置中,阀元件26封闭壳体件20的底部200中的流动开口201,使得在锁合模块2与附接组件3连接的情况下,在附接组件3和锁合模块2之间产生负压作用。

调节元件22能够经由操纵部段223操纵,所述操纵部段在环周在调节元件22上延伸并且环形地闭合。通过操纵部段223具有大于圆K的半径R1的半径R2,操纵部段223在此设置在圆K的径向外部,如这从图16中可见。

调节元件22尤其能够被操纵,其方式为:用户从附接组件3的方向作用到操纵部段223上并且沿着操纵方向B1、B2、B3,如在图13A、13B至15A、15B中绘出,相对于壳体组件调节所述操纵部段223。在这样调节所述调节元件22时,调节元件22相对于壳体组件倾侧,其方式为:支承销229A、229B、229C中的一个或两个支承销在壳体件20的相应的支承部位209A、209B、209C上垂直于的圆K的平面支撑在法兰202上,并且支承销229A、229B、229C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销垂直于圆K的平面在相应相关联的支承部位209A、209B、209C上被调节,以从壳体件20的法兰202抬起,如这例如从针对支承销229B的图13B中可见。

如果在一个支承销229A、229B、229C的环周位置上在操纵部段223处进行调节元件22的操纵,则调节元件22围绕一个倾侧轴线K1-K3倾侧,所述倾侧轴线通过其它两个支承销229A、229B、229C限定。如果调节元件22例如在支承销229A的环周位置上被操纵,则调节元件22围绕倾侧轴线K2相对于壳体件20倾侧,所述倾侧轴线通过其它两个支承销229A、229B、229C限定,其方式为:支承销229A、229B、229C垂直于圆K的平面支撑在法兰202上,并且支承销229A在支承部位209A上从法兰202抬起。

在此,在操纵部段223的每个任意的环周位置处操纵是可行的。倾侧在此不一定围绕通过两个支承销229A、229B、229C限定的倾侧轴线K1-K3进行,而是能够围绕在圆K的平面内的每个任意的倾侧轴线进行,例如也在调节元件22经由仅一个支承销229A、229B、229C支撑在壳体件20的法兰202上的情况下进行。

由于支承,调节元件22不仅能够通过倾侧被操纵,而且也能够例如沿操纵方向B4,如在图17中绘出,垂直于圆K的平面移位,进而从壳体件20抬起,以便能够将阀元件26从其与壳体件20的底部200中的流动开口201的封闭接合中脱离。

此外,不仅从附接组件3的方向进行操纵是可行的,而且也能够以相反的操纵方向进行,其方式为:用户沿指向附接组件3的操纵方向B5作用到操纵部段223上,如这在图17中绘出。在这种情况下,在朝向力引入点的那些支承销229A、229B、229C支撑在法兰202上的情况下,调节元件22沿倾侧方向B6倾侧。

现在参考图18和19,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在连接位置中彼此附接,其方式为:在壳体件20上成形的底部200面状地贴靠在附接件30的附接面302上。由于负压元件27径向突出于附接组件3的附接件30,负压元件27与在组件5上成形的接触面50接触并且弹性地变形,以在负压元件27和接触面50之间建立负压作用,尤其在锁合模块2和组件5之间的冲击载荷下建立负压作用。

附接组件3具有呈槽形式的形状配合部段300,锁合模块2能够借助在壳体件20的底部200上的形状配合部段205插入所述附接组件中,以便能够将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彼此定位,并且除了负压作用以及经由磁性元件21、31的磁性吸引之外,提供尤其抵抗横向于附接方向A的剪切力的支撑。

呈槽形式的形状配合部段300,如这从图19中可见,在环周上环绕附接方向A。

附加地,附接组件3在呈槽形式的形状配合部段300的径向内部具有根据环绕的齿部的类型的接合部段304,在锁合模块2的壳体件20上的相关联的接合部段206(参见图18)在连接位置中接合到所述接合部段中,并且引起锁合模块2相对于附接组件3围绕附接方向A的转动止动。由于所述接合,锁合模块2不能轻易地扭转,但是必要时当锁合模块2在连接位置中附接到附接组件3上时,在克服预定的极限力(所述极限力通过齿部的形状和磁力确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附接组件3扭转。

参考图20和21,在一个实施例中,呈半球形的、凸球状的凸起元件形式的多个接合元件207在壳体件20的底部200上成形,以构成接合部段206。接合元件207沿着圆线彼此顺序排列并且规则地彼此间隔开。圆线围绕壳体件20的底部200上的中央流动开口201延伸。呈凸起元件形式的接合元件207朝向附接组件3的方向从底部200突出。

与接合元件207互补地,在附接组件3的附接件30上的接合装置304通过多个凹部305成形,所述凹部分别与在锁合模块2上的接合部段206的接合元件207互补地成形,并且为此分别具有半球形状。凹部305沿着围绕附接方向A的圆线彼此顺序排列,并且设置在与锁合模块2的接合元件207相同的半径上,使得在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彼此附接时,接合元件207能够达到相互接合。

凹部305在附接面302上彼此顺序排列并且成形到附接面302中。凹部305在此预设了分立的角位置,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能够彼此附接到所述角位置中。

如这从图20和21中可见,在附接组件3上的凹部305的数量大于在锁合模块2上的接合元件207的数量。凹部305的数量尤其能够被4整除,这能够实现,锁合模块2能够始终在两个完全相互垂直的角位置中附接到附接组件3上,尤其在竖直位置和垂直于竖直位置的水平位置中。

在连接位置中,在锁合模块2上的接合元件207始终与在附接组件3的附接件30上的凹部305接合。

凹部305的数量预设了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相对于彼此的分立位置。原则上,在此,在锁合模块2上的唯一的接合元件207就足够了,其中通过多个接合元件207能够改进在连接位置中的转动止动。

由于接合元件207的凸球状的形状和凹部305的与此互补的形状,接合部段206、304在连接位置中提供了用于固定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围绕附接方向A相对于彼此的转动位置的转动止动。然而,由于凸球状的形状,在克服极限力矩时,锁合模块2和附接组件3能够相对于彼此扭转,以使接合元件207以棘轮的方式滑动到凹部305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触面50在与附接组件3相关联的组件5上成形。在连接位置中,负压元件27在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贴靠在接触面50上,使得在负压元件27和在相关联的组件5上的接触面50之间产生负压作用。

与此相反,在图22中所示出的附接组件3的实施例中,在附接件30上成形有包围径向内部的接合部段304的、外部的、在环周上的接触面306,所述接触面构造为用于与负压元件27接触,如这在图23中所示。接触面306是平坦的并且确定尺寸为,使得其至少具有与负压元件27相同的直径(关于变形的连接位置)或者具有比负压元件27更大的直径。在连接位置中,负压元件27因此与接触面306接触,使得在负压元件27和附接件30的接触面306之间产生负压作用。

根据图22的附接件30的设计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负压元件27的负压作用与组件5的表面性质无关。在附接件30上的接触面306的表面能够针对借助负压元件27的负压作用和接触进行优化。

除了接触面306之外,根据图22的附接件30与根据图19和21的附接件相同,使得也参考对此的阐述。

本发明所基于的构思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原则上也能够以完全不同类型的方式实现。

在此描述的类型的连接装置能够用于将完全不同的组件彼此紧固。尤其,连接装置在其使用方面不局限于在此示出的示例。有利地,连接装置能够用于紧固电子设备,例如摄像机或移动电话。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连接装置

2 锁合模块

20 壳体件

200 底部

201 流动开口

202 法兰

203 容纳空间

205 形状配合部段

206 接合部段

207 接合元件

209A-C支承部位

21 磁性元件

22 调节元件

222 容纳开口

223 操纵部段

226 腹板

229A-C支承销

23 壳体件

235 凹口

24 紧固卡子

25 紧固环(夹紧环)

26 阀元件

260 阀头

262 弹簧元件

263 耦联部段

27 负压元件(盘状元件)

270 凸缘

271 开口

272 柔性的边缘部段

3 附接组件

30 附接件

300 形状配合部段

301 容纳开口

302 附接面

303 凹部

304 接合部段

305 凹部

306 接触面

31 磁性元件

32 粘合装置

4 组件

5 组件

50 接触面

A 附接方向

B1-B6操纵方向

K圆

K1-K3倾侧轴线

R1、R2半径

技术分类

061201165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