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盖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外观(ID)形态有从直板机往折叠机发展的趋势。可折叠终端在打开状态下具有大面积屏幕,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体验,在闭合状态下体积小,便于携带。转轴是可折叠终端的核心部件,转轴的轴盖结构对可折叠终端的厚度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轴盖与支架之间一般是通过螺钉实现固定连接,这导致轴盖组件的厚度较大,无法满足可折叠终端的超薄设计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轴盖组件、转轴及可折叠终端,能够降低可折叠终端的厚度,满足可折叠终端超薄设计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一种轴盖组件。轴盖组件包括:轴盖、支架和紧固件。所述轴盖包括盖体和卡持体,所述卡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所述卡持体包括第一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朝向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间隔设置。所述支架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支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架,所述通槽的槽侧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包括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二抵持面朝向所述支架的顶面。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压合体和第二压合体,所述第一压合体和所述第二压合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合体包括第三抵持面,所述第二压合体包括第四抵持面,所述第三抵持面和所述第四抵持面沿所述紧固件的厚度方向错位且背向设置。

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盖体的内侧,所述支架的底面朝向所述盖体的内表面,所述卡持体穿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沿所述轴盖组件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轴盖组件具有锁定状态,所述轴盖组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压合体位于所述第二抵持面和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之间,且所述第四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互相抵持,所述第二压合体与所述凸台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抵持面与所述第一抵持面互相抵持。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设置第二抵持面,在轴盖设置第一抵持面,并且,轴盖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紧固件的第四抵持面抵持第二抵持面,第三抵持面抵持第一抵持面,从而可以实现紧固件对支架与轴盖的固定,进而实现轴盖组件的固定连接。

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卡持体穿设于支架的通槽内,紧固件设于通槽内与卡持体和支架抵持,并将第三抵持面和第四抵持面沿紧固件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使得紧固件与卡持体的抵持面,以及紧固件与支架的抵持面在轴盖组件的厚度方向错位排布,从而可以减小轴盖组件的厚度,进而可以减小可折叠终端的厚度,实现可折叠终端的超薄化。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盖组件还具有解锁状态,所述轴盖组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第四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抵持面与所述第一抵持面错位设置。轴盖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转动紧固件,使第四抵持面朝向第二抵持面方向转动,并抵持第二抵持面,使第三抵持面朝向第三抵持面方向转动,并抵持第三抵持面,从而可以实现紧固件与轴盖和支架的固定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还包括第一爬坡面,所述第一爬坡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抵持面互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爬坡面位于所述第二抵持面远离所述第二压合体的一侧。沿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方向,所述第一爬坡面到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轴盖组件由所述解锁状态转变为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紧固件由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方向旋转。

轴盖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抵持面与第四抵持面错位设置,转动紧固件,使第四抵持面沿着第一爬坡面朝向第二抵持面方向移动,直至第四抵持面与第二抵持面相对并互相抵持。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爬坡面,使得紧固件安装时,第四抵持面可以沿着第一爬坡面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抵持面与第四抵持面的抵持,提升了第二抵持面和第四抵持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第四抵持面沿着第一爬坡面移动,也可以带动第三抵持面朝向第一抵持面方向移动,使第三抵持面与第一抵持面压紧配合,从而可以提升第三抵持面与第一抵持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紧固件与支架及轴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轴盖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合体还包括第二爬坡面,所述第二爬坡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四端与第四抵持面互相连接,且所述第二爬坡面位于所述第四抵持面远离所述凸台的一侧。沿所述第三端到所述第四端方向,所述第二爬坡面到所述第四抵持面的距离越来越小。所述轴盖组件由所述解锁状态转变为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紧固件由所述第四端朝向所述第三端方向旋转。

轴盖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抵持面与第四抵持面错位设置,转动紧固件,使第二爬坡面沿着第二抵持面移动,带动第四抵持面朝向第二抵持面方向移动,直至第四抵持面与第二抵持面相对并互相抵持。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爬坡面,使得紧固件安装时,第二爬坡面可以沿着第二抵持面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抵持面与第四抵持面的抵持,提升了第二抵持面和第四抵持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第二爬坡面沿着第二抵持面时,也可以带动第三抵持面朝向第一抵持面方向移动,使第三抵持面与第一抵持面压紧配合,从而可以提升第三抵持面与第一抵持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紧固件与支架及轴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轴盖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面关于所述卡持体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抵持面关于所述通槽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压合体关于所述紧固件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压合体关于所述紧固件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抵持面、第二抵持面、第一压合体和第二压合体分别对称设置,使得支架和轴盖受力平衡,从而可以提升轴盖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持体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持体沿所述盖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通槽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槽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所述卡持体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通槽的内壁均设有所述凸台;所述支架设于所述轴盖,一个所述卡持体穿设于一个所述通槽内。所述紧固件为多个,一个所述通槽内设有一个所述紧固件;所述轴盖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每一所述紧固件均与对应的所述凸台及所述卡持体互相抵持。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卡持体和多个紧固件,在轴盖组件的多个位点使轴盖和支架固定连接,以提升轴盖和支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轴盖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合体还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四抵持面沿所述紧固件的高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压合体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四抵持面。所述第一压合体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压合体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压合体,所述第一压合体固定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面,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压合体套设于所述卡持体的外周,且所述卡持体位于所述通孔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紧固件设置安装孔和通孔,使紧固件套设在卡持体的外周,可以提升紧固件与轴盖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可以提升轴盖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持体包括锁止部分和压合部分,所述锁止部分连接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和所述压合部分之间,所述第一抵持面设于所述压合部分朝向所述锁止部分的一侧。所述锁止部分包括避让面、转动面和第一止位面,沿所述锁止部分的周向,所述第一止位面、所述避让面和所述转动面依次连接;所述转动面为曲面,所述避让面和所述第一止位面均为平面。

所述第一压合体包括第二表面和第二止位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抵持面相背设置,所述第二止位面连接于所述第三抵持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并位于远离所述安装孔的孔壁面的一侧。所述轴盖组件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二止位面与所述第一止位面相对设置,并相互锁持。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卡持体设置避让面,可以方便紧固件套设在卡持体的外周,通过设置转动面,可以便于紧固件绕卡持体转动,从而简化紧固件的安装工艺。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卡持体设置第一止位面,在第一压合体设置第二止位面,并使第二止位面与第一止位面锁持,可以避免紧固件安装过程中旋转过度,同时可以避免紧固件受到外部作用力下松动,与轴盖和支架之间解锁,从而可以提升紧固件的安装稳定性,提升轴盖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合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合体沿所述紧固件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并围合形成所述通孔。所述卡持体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每一所述第一压合体的所述第三抵持面均互相抵持。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压合体,可以增大第一压合体与卡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压合体与卡持体之间的抵持力,提升紧固件与轴盖的连接稳定性。并且,通过将多个第一压合体沿固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使得支架和轴盖受力平衡,从而可以提升轴盖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持体还包括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锁止部分背向所述压合部分的一端,并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加强部分与底板固定连接,对底板起到加强作用,可以避免卡持体挤压底板,导致底板凹凸不平,影响可折叠终端的外观。其中,加强部分可以设置于轴盖的薄壁区域,以避免轴盖的薄壁区域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合体的外周面设有旋转扣位,所述旋转扣位为多个,多个所述旋转扣位关于所述第二压合体的中轴线旋转对称设置。

在安装紧固件时,可以采用旋转工具夹持旋转扣位,通过转动夹持工具带动紧固件转动,以实现安装固定,从而可以简化装配过程,起到省力的作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和外周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分别位于所述本体高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外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第一压合体和所述第二压合体固定于所述外周面,并沿所述本体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压合体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抵持面沿所述紧固件的轴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三抵持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一面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二压合体还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四抵持面沿所述紧固件的轴向相背设置,所述第四抵持面与所述第二面的朝向相同;沿所述紧固件的径向,所述本体与所述卡持体并排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紧固件的本体与卡持体沿所述紧固件的径向并排设置,可以减小轴盖组件的厚度,从而可以减小可折叠终端的厚度,实现可折叠终端的超薄化。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持体包括多个卡钩,多个所述卡钩旋转对称并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卡钩设有一个子压合面,所述子压合面朝向所述盖体的内表面,并与所述盖体的内表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压合体和所述第二压合体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压合体关于所述本体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压合体关于所述本体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所述通槽设有多个所述凸台,多个所述凸台关于所述通槽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所述本体设于多个所述卡钩之间,每一所述第一压合体的所述第三抵持面与每一所述卡钩的子压合面互相抵持,每一所述第二压合体的所述第四抵持面与每一所述凸台的所述第二抵持面互相抵持。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卡钩和多个第一压合体,可以增大第一压合体与卡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压合体与卡持体之间的抵持力,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压合体,可以增大第二压合体与支架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压合体与支架之间的抵持力,进而可以提升紧固件与轴盖及支架的连接稳定性。并且,通过将多个第一压合体对称设置,多个第二压合体对称设置,使得支架和轴盖受力平衡,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轴盖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合体还包括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六端与所述第三抵持面互相连接,且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第三抵持面背向所述第一抵持面的一侧;沿所述第五端到所述第六端方向,所述倾斜面到所述第三抵持面的距离越来越小。所述轴盖组件由所述解锁状态转变为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紧固件由所述第五端朝向所述第六端方向旋转。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抵持面设置倾斜面,使得紧固件在旋转安装过程中,倾斜面相对第一抵持面移动,直至平面区域与第一抵持面抵持,更利于第三抵持面和第一抵持面的压紧抵持,同时可以增大第三抵持面与第一抵持面之间的抵持力,提升紧固件与卡持体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设有旋转扣位,所述旋转扣位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面。

安装紧固件时,可以将旋转工具安装于旋转扣位,通过转动夹持工具带动紧固件转动,以实现安装固定,从而可以简化装配过程,起到省力的作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轴,包括摆臂和所述的轴盖组件,所述摆臂安装于所述轴盖组件,并可相对所述轴盖组件转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所述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

综合上述,本申请通过在支架设置第二抵持面,在轴盖设置第一抵持面,并且,轴盖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紧固件的第四抵持面抵持第二抵持面,第三抵持面抵持第一抵持面,从而可以实现紧固件对支架与轴盖的固定,进而实现轴盖组件的固定连接。

并且,本申请通过将卡持体穿设于支架的通槽内,紧固件设于通槽内与卡持体和支架抵持,并将第三抵持面和第四抵持面沿紧固件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使得紧固件与卡持体的抵持面,以及紧固件与支架的抵持面在轴盖组件的厚度方向错位排布,从而可以减小轴盖组件的厚度,进而可以减小可折叠终端的厚度,实现可折叠终端的超薄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终端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中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转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转轴中的轴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轴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轴盖组件中的轴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轴盖组件中的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支架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轴盖组件中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紧固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5所示轴盖组件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5所示轴盖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5所示轴盖组件处于解锁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轴盖组件的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轴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中轴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中的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中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紧固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沿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处于解锁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轴盖组件沿F-F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外观(ID)形态有从直板机往折叠机发展的趋势。折叠机在打开状态下具有大面积屏幕,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体验,在闭合状态下体积小,便于携带。转轴是可折叠终端的核心部件,转轴的轴盖结构对可折叠终端的厚度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转轴的轴盖和支架通过普通螺钉实现固定连接,在超薄可折叠终端中,需要采用更小的螺钉实现固定,而更小的螺钉制造困难,对工艺要求高。并且,在超薄可折叠终端由于轴向空间不足,导致螺钉的有效锁缚螺牙长度不足,其锁缚力不足,影响转轴的可靠性。若强行增加螺钉的长度,会使轴盖的局部厚度减薄,从而会在轴盖外观上形成凹印。

为了实现超薄可折叠终端的轴盖和支架的固定连接,本申请提供一种轴盖组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轴盖组件,可以满足可折叠终端的超薄设计需求。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终端1000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终端1000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便于描述,将可折叠终端10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可折叠终端10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将可折叠终端10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方向。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两两相互垂直。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时所采用“顶”、“底”、“上”、“下”等方位用词主要依据可折叠终端1000于附图2中的展示方位进行阐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顶”或“上”,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底”或“下”,其并不形成对可折叠终端1000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方位的限定。

可折叠终端10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cell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mobile device)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终端1000为折叠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为可发生一次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折叠终端1000也可以为可发生多次(两次以上)折叠的电子设备。此时,可折叠终端1000可以包括多个部分,相邻两个部分可相对靠近折叠至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折叠状态,相邻两个部分可相对远离展开至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展开状态。

可折叠终端1000包括壳体200、显示屏300和转轴400。壳体200包括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第一壳体210设有第一容置槽(图未示),第二壳体220设有第二容置槽(图未示),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连通形成可折叠终端1000的容置槽。显示屏300包括第一部分310、第二部分320和可折叠部分330。可折叠部分330位于第一部分310和第二部分320之间,可折叠部分330可以沿Y方向发生弯折。转轴400安装于容置槽内,并与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的转动连接。显示屏300安装于壳体200,第一部分310安装于第一壳体210,第二部分320安装于第二壳体220,转轴400与可折叠部分330相对设置。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可通过转轴400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部分310和第二部分320相对转动,并使可折叠部分330发生弯折,使得可折叠终端100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通过转轴400相对转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时,带动显示屏300折叠,以使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折叠状态。当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折叠状态时,显示屏300的可折叠部分330发生弯折,第一部分310和第二部分320相对设置。此时,显示屏300处于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可大大降低显示屏300被损坏的概率,实现对显示屏300的有效保护。

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时,带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朝向相互远离方向转动,并带动显示屏300展开,以使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展开状态。当可折叠终端1000处于展开状态时,可折叠部分330展开,第一部分310和第二部分320相对展开。此时,显示屏300的显示面大致为平面,具有大面积的显示区域,从而实现可折叠终端1000的大屏显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2所示可折叠终端1000中的转轴4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转轴4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转轴400包括轴盖组件100、转动组件1、固定架410和压板420。转动组件1安装于轴盖组件100,并与轴盖组件100转动或/和滑动连接。固定架410与壳体200固定连接,并与转动组件1转动或/和滑动连接。压板420安装于固定架410,并与压板420滑动连接。壳体200转动时,带动固定架410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从而带动压板420和转动组件1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进而实现转轴400和可折叠终端1000的转动,并使转轴400和可折叠终端1000在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1有两个。两个转动组件1沿Y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其中一个转动组件1位于轴盖组件100的Y轴负方向一侧,另一个转动组件1位于轴盖组件100的Y轴正方向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组件1也可以是一个、三个或者四个以上。本申请对转动组件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固定架410包括第一固定架4101和第二固定架4102。第一固定架4101和第二固定架4102分别位于轴盖组件100在X方向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固定架4101与第一壳体210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4102与第二壳体220固定连接。第一壳体210转动时,带动第一固定架4101转动。第二壳体220转动时,带动第二固定架4102转动。

压板420包括第一压板4201和第二压板4202。第一压板4201安装于第一固定架4101,并与第一固定架4101转动且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4101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时,带动第一压板4201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同时使第一压板4201相对第一固定架4101转动并滑动。第二压板4202安装于第二固定架4102,并与第二固定架4102转动且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4102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时,带动第二压板4202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同时使第二压板4202相对第二固定架4102转动并滑动。

转动组件1包括主摆臂430、副摆臂440、同步件450和阻尼件460。主摆臂430包括第一主摆臂4301和第二主摆臂4302,副摆臂440包括第一副摆臂4401和第二副摆臂4402。第一主摆臂4301和第一副摆臂4401位于轴盖组件100在X方向的一侧,并与轴盖组件100转动连接。第一主摆臂4301与第一固定架4101转动连接,第一副摆臂4401与第一固定架4101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4101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时,带动第一主摆臂4301和第一副摆臂4401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同时,第一主摆臂4301相对第一固定架4101转动,第一副摆臂4401相对第一固定架4101滑动。第二主摆臂4302和第二副摆臂4402位于轴盖组件100在X方向的另一侧,并与轴盖组件100转动连接。第二主摆臂4302与第二固定架4102转动连接,第二副摆臂4402与第二固定架4102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4102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时,带动第二主摆臂4302和第二副摆臂4402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同时,第二主摆臂4302相对第二固定架4102转动,第二副摆臂4402相对第二固定架4102滑动。

同步件450包括同步齿轮4501、第一同步摆臂4502和第二同步摆臂4503。同步齿轮4501安装于轴盖组件100内,并可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第一同步摆臂4502和第二同步摆臂4503分别位于同步齿轮4501在X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均与同步齿轮4501固定连接。同时,第一同步摆臂4502与第一固定架4101滑动连接,第二同步摆臂4503与第二固定架4102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4101相对轴盖组件100转动时,带动第一同步摆臂4502转动,从而带动同步齿轮4501转动。同步齿轮4501转动,带动第二同步摆臂450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架4102转动,以实现第一固定架4101和第二固定架4102的同步运动。

阻尼件460安装于轴盖组件100,并与同步齿轮4501铰接。第一同步摆臂4502和第二同步摆臂4503转动时,带动同步齿轮4501转动,同步齿轮4501抵持阻尼件460,使阻尼件460产生阻尼力,从而为转动机构的转动提供阻尼力,并未用户提供阻尼手感。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4所示转轴400中的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轴盖组件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轴盖组件100包括轴盖10、支架30和紧固件40。支架30安装于轴盖10,紧固件40与轴盖10及支架3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轴盖10和支架30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架30包括第一子支架30A、第二子支架30B和第三子支架30C。第一子支架30A、第二子支架30B和第三子支架30C沿Y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其中,第一子支架30A位于Y轴方向一侧,第三子支架30C位于Y轴正方向一侧,第二子支架30B位于第一支架30和第三子支架30C之间。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支架30为分体式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3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

紧固件40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紧固件40为多个时。多个紧固件40沿支架30的长度方向(Y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每一紧固件40均与支架30和轴盖10卡持连接,以使支架30、轴盖10和紧固件40固定连接,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紧固件40,在轴盖组件100的多个位点使轴盖10和支架30固定连接,可以提升轴盖10和支架3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

示例性的,紧固件40有六个。每一子支架30固定有两个紧固件40。其中,第一个紧固件40和第二个紧固件40间隔安装于第一子支架30A,并与轴盖10和第一子支架30A卡持,从而使第一子架与轴盖10固定连接。第三个紧固件40和第四个紧固件40间隔安装于第二子支架30B,并与轴盖10和第二子支架30B卡持,从而使第二子支架30B与轴盖10固定连接。第五个紧固件40和第六个紧固件40间隔安装于第三子支架30C,并与第三子支架30C与轴盖10卡持,从而使第三子支架30C与轴盖10固定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7,图7是图6所示轴盖组件100中的轴盖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轴盖10包括盖体11和卡持体20。卡持体20固定连接于盖体11。盖体11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侧板112固定连接于底板111,并围合形成收容腔113。收容腔113的开口与底板111相对设置。

卡持体20有多个,多个卡持体20沿盖体11的长度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卡持体20可以沿着盖体11沿Y方向的中轴线间隔排列,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偏离中轴线位置。多个卡持体20可以均匀排布,也可以非均匀排布。卡持体20的数量和排布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示例性的,卡持体20有六个。六个卡持体20沿着Y方向间隔固定于底板111。六个卡持体2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略有不同。下文以位于离Y轴负方向的侧板112距离最近的一个卡持体20为例进行说明。

卡持体20包括加强部分21、锁止部分22和压合部分23。锁止部分22固定连接于压合部分23和加强部分21之间。加强部分21为具有厚度的圆柱形结构。加强部分21与底板111固定连接,对底板111起到加强作用,可以避免卡持体20挤压底板111,导致底板111凹凸不平,影响可折叠终端1000的外观。其中,加强部分21可以设置于轴盖10的薄壁区域,以避免轴盖10的薄壁区域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锁止部分22为柱体。锁止部分22包括转动面221、避让面222和第一止位面223。第一止位面223、避让面222和转动面221依次连接。转动面221为曲面,避让面222和第一止位面223均为平面。避让面222用于避让紧固件40,以便于紧固件40安装于卡持体20的外周。第一止位面223用于与紧固件40止位,以避免紧固件40安装过程中旋转过度,同时可以避免紧固件40受到外部作用力下松动,与轴盖10和支架30之间解锁,从而可以提升紧固件40的安装稳定性,提升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转动,可以便于紧固件40绕卡持体20转动,从而简化紧固件40的安装工艺。

示例性的,第一止位面223、避让面222和转动面221均有两个。第一个第一止位面223和第二个第一止位面223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X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个避让面222和第二个避让面22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Y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个转动面221和第二个转动面221相对设置。第一个转动面221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个避让面222和第二个止位面连接。第一个止位面的一侧与第一个避让面222远离第一个转动面221的一侧连接,另一侧与第二个转动面221连接。也就是,第一个转动面221、第一个避让面222、第一个第一止位面223、第二个转动面221、第二个避让面222和第二个第一止位面223依次首尾连接,共同组成锁止部分22的外周面。

压合部分23为板状结构,且压合部分23沿XY平面的截面大致为跑道形。压合部分23包括上表面231、第一抵持面232和外侧面233。上表面231和第一抵持面23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Z方向的相对两侧。外侧面233连接上表面231和第一抵持面232之间。外侧面233包括两个平面部分2331和两个曲面部分2332。两个平面部分2331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Y方向的相对两侧。两个曲面部分233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X方向的相对两侧。两个平面部分2331和两个曲面部分2332交错连接,共同组成外侧面233。

锁止部分22连接于加强部分21和压合部分23之间。锁止部分22的一端与加强部分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合部分23的第一抵持面232固定连接。压合部分23与加强部分21间隔设置,第一抵持面232在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凸出于锁止部分22的外周面。也就是,两个曲面部分232分别凸出于锁止部分22的外周面。也即,压合部分23在Z方向的正投影完全覆盖锁止部分22,且在长度方向超出锁止部分22的外周缘。两个平面部分2331分别与两个避让面222在同一平面,用于避让紧固件40,以便于紧固件40安装于卡持体20的外周。压合部分23与加强部分21之间形成锁止空间27。锁止空间27用于锁持紧固件40,以使紧固件40与第一抵持面232抵持,提升紧固件40与卡持体20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是图6所示轴盖组件100中的支架3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支架30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支架30包括顶面301和底面302。顶面301和底面30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支架30在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支架30设有通槽31。通槽31贯穿顶面301和底面302。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支架30A设有两个通槽31,两个通槽31沿第一子支架30A的长度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两个通槽31的结构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下文以位于Y轴负方向的通槽31为例进行说明。

通槽31包括第一子槽311和第二子槽312。第一子槽311和第二子槽312沿Z方向连接并连通。并且,第一子槽311的中心轴与第二子槽312的中心轴重合。第一子槽311远离第二子槽312的一端贯穿顶面301,第二子槽312远离第一子槽311的一端贯穿底面302。第一子槽311的直径大于第二子槽312的直径,并在第二子槽312的内壁形成凸台32。凸台32包括第二抵持面33、第一避位面35和第一爬坡面36。第二抵持面33的朝向与顶面301的朝向相同。也就是,第二抵持面33朝向Z轴正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持面33、第一避位面35和第一爬坡面36共同组成圆环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抵持面33、第一避位面35和第一爬坡面36共同组成第一子槽311的槽底壁面。

第一爬坡面3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61和第二端362。第一端361与第一避位面35连接,第二端362与第二抵持面33连接。也就是,第一爬坡面36连接于第一避位面35和第二抵持面33之间。沿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第一爬坡面36到第二抵持面33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第二抵持面33位于第一避位面35的Z轴正方向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即为紧固件40安装过程中的旋转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爬坡面36为斜面。沿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第一爬坡面36朝向顶面301方向倾斜,也就是,朝向Z轴正方向倾斜。本实施例中,第一端361与第二端362沿Z方向的段差为0.1mm。也就是,第二抵持面33与第一爬坡面36沿Z方向的高度差为0.1m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端361与第二端362沿Z方向的段差也可以稍大于0.1mm,或者稍小于0.1mm。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避位面35、第一爬坡面36和第二抵持面33可以理解为一组第一压紧结构。本实施例中,凸台32设有两组第一压紧结构。两组第一压紧结构相对通槽31的中心轴对称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台32也可以设有三组及以上的第一压紧结构。在这里不对第一压紧结构的数量做限制,只要第一压紧结构关于通槽31的中心轴旋转对称分布即可。

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图6所示轴盖组件100中的紧固件4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紧固件40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0为中心对称结构。紧固件40包括第一压合体41和第二压合体42。第二压合体42为环状结构。第二压合体42包括第一表面421、第四抵持面422、第一内表面423和第一外表面424。第一内表面423和第一外表面424沿第二压合体42的径向相对设置。第一表面421和第四抵持面422沿第二压合体42的轴向相背设置,并连接于第一内表面423和第一外表面424之间。第二压合体42设有安装孔426。安装孔426贯穿第一表面421和第四抵持面422。

第二压合体42还包括第二避位面45和第二爬坡面44。第二爬坡面4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442和第四端441。第三端442与第二避位面45连接,第四端441与第四抵持面422连接。也就是,第二爬坡面44固定连接于第二避位面45和第四抵持面422之间。沿第三端442到第四端441方向,第二爬坡面44到第四抵持面422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第四抵持面422位于第二避位面45的Z轴负方向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端441到第三端442方向即为紧固件40安装过程中的旋转方向。也即,第四端441到第三端442方向与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第二爬坡面44为斜面。沿第三端442到第四端441方向,第二爬坡面44朝向Z轴负方向倾斜。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避位面45、第二爬坡面44和第四抵持面422可以理解为一组第二压紧结构。第二压紧结构与第一压紧结构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合体42设有两组第二压紧结构。两组第二压紧结构相对紧固件40的中心旋转对称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压合体42也可以设有三组及以上的第二压紧结构。在这里不对第二压紧结构的数量做限制,只要第二压紧结构关于紧固件40的中心旋转对称即可。

第二压合体42还设有旋转扣位425。本实施例中,旋转扣位425有两个。两个旋转扣位425沿第二压合体42的径向对称设置。两个旋转扣位425分别设于第二压合体42的径向的相对两端。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旋转扣位425为设于第二压合体42的缺口。缺口贯穿第一表面421、第四抵持面422、第一内表面423及第一外表面424。两个旋转扣位425将第二压合体42分割为两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扣位425也可以是设于第一外表面424的凹槽。凹槽的开口设于第一外表面424,且不贯穿第一内表面423,以增大第二压合体42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扣位425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五个以上。在这里不对旋转扣位425的数量做限制,只要旋转扣位425关于第二压合体42的中心对称设置即可。

第一压合体41包括第三抵持面411、第二表面412、第二止位面413和第三表面414。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二表面41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紧固件40轴向的相对两侧。第三抵持面411用于与轴盖10的第一抵持面232相互抵持。第二止位面413与第三表面414相对设置,且连接于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二表面412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三表面414为曲面,且第三表面414的弯曲弧度与第二压合体42的第一内表面423的弯曲弧度一致第二止位面413为平面。第二止位面413用于与卡持体20的第一止位面223锁止。

第一压合体41固定连接于第二压合体42的第一内表面423,第一压合体41的第三表面414与第二压合体42的第一内表面423固定连接,并跨过旋转扣位425。也就是说,第一压合体41沿径向在第二压合体42上的投影覆盖旋转扣位425,从而可以避免紧固件40在旋转扣位425处发生断裂,提升紧固件40的强度。第三抵持面411的朝向与第一表面421的朝向相同,与第四抵持面422的朝向相反。并且,第三抵持面411位于安装孔426内,并与第一表面421在紧固件40的轴向错位设置。也就是说,第三抵持面411位于第一表面421的Z轴负方向一侧。第二压合体42的第一内表面423与第三抵持面411围合形成安装槽3。安装槽3用于收容轴盖10的压合部分23,并使压合部分23的第一抵持面232与第三抵持面411互相抵持。第一压合体41靠近第二表面412的一侧在轴向凸出于第二压合体42。也就是,第二表面412位于第四抵持面422的Z轴负方向一侧。

第一压合体41为多个。多个第一压合体41均固定连接于第二压合体42的第一内表面423,并沿着第一内表面423的周向排布。多个第一压合体41沿紧固件40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多个第一压合体41的第二止位面413相对并间隔设置,并围合形成通孔2。通孔2与安装孔426连通。通孔2也可以理解为安装孔426的一部分。通孔2的形状与压合部分23的形状一致,且通孔2的尺寸稍大于压合部分23。通孔2用于压合部分23穿过,并使紧固件40安装至轴盖10。

每一第一压合体41的第三抵持面411均用于与卡持体20的第一抵持面232互相抵持。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压合体41,可以增大第一压合体41与卡持体20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压合体41与卡持体20之间的抵持力,提升紧固件40与轴盖10的连接稳定性。并且,通过将多个第一压合体41沿紧固件40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使得支架30和轴盖10受力平衡,从而可以提升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合体41为两个。两个第一压合体41相对设置。其中一个第一压合体41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旋转扣位425在紧固件40周向的相对两侧,另一个第一压合体41固定连接于另一个旋转扣位425在紧固件40周向的相对两侧,以保证第二压合体42的强度。通孔2为跑道形。并且,通孔2的尺寸稍大于压合部分23,以便于紧固件40安装于卡持体20的外周。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426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安装孔426的尺寸大于压合部分23的尺寸即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压合体41也可以包括三个及以上的子第一压合体41,只要多个第一压合体41关于紧固件40的中心轴旋转对称分布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12,图12是图5所示轴盖组件100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轴盖组件100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图5和图12所示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

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时,支架30位于轴盖10的收容腔113内。底面302朝向底板111,并与底板111的内表面接触,卡持体20位于通槽31内,并与通槽31的内壁间隔设置。紧固件40位于安装孔426内,并环绕卡持体20的外周设置,与卡持体20和支架30之间卡持连接。

其中,第一压合体41位于第二子槽312内,并环绕锁止部分22设置。第二压合体42位于第一子槽311内,并环绕压合部分23设置。轴盖10的压合部分23位于安装槽3内,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一抵持面232相互抵持,第四抵持面422与第二抵持面33互相抵持,从而使紧固件40与轴盖10及支架30固定连接,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可以理解的是,紧固件40对卡持体20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紧固件40对支架30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受力平衡,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30设置第二抵持面33,在轴盖10设置第一抵持面232,并使紧固件40的第四抵持面422抵持第二抵持面33,第三抵持面411抵持第一抵持面232,从而可以实现紧固件40对支架30和轴盖10的固定,进而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连接。

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卡持体20穿设于支架30的通槽31内,紧固件40设于通槽31内与卡持体20和支架30抵持,并将第三抵持面411和第四抵持面422沿紧固件40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使得紧固件40与卡持体20的抵持面,以及紧固件40与支架30的抵持面在轴盖组件100的厚度方向错位排布,从而可以减小轴盖组件100的厚度,进而可以减小可折叠终端1000的厚度,实现可折叠终端1000的超薄化。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轴盖10的卡持体20设于紧固件40的内侧,将支架30设于紧固件40的外侧,使得紧固件40、支架30和轴盖10沿着XY平面方向排布,同时,也使得紧固件40与轴盖10的抵持位置,以及紧固件40与支架30的抵持位置在Z方向上错位排布,从而可以减小轴盖组件100在Z方向的尺寸,也就是可以减小轴盖组件100的厚度,进而可以减小可折叠终端1000的厚度,实现可折叠终端1000的超薄化。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盖组件100的紧固件40的结构简单,对工艺精度要求低,并且,紧固件40可通过模具生产,可以极大提高量产性,降低生产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13、图14和图15,图13是图5所示轴盖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5所示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轴盖组件100的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3至图15为紧固件40安装过程的示意图,图14和图15所示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图12为安装完成后,紧固件40与轴盖10和支架30之间处于卡持状态的示意图,也就是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

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时,支架30设于轴盖10的收容腔113内。其中,底面302朝向底板111,并与底板111的表面接触,卡持体20位于通槽31内,并与通槽31的内壁间隔设置。

紧固件40位于通槽31内,并套设在卡持体20的外周。其中,轴盖10的压合部分23和锁止部分22穿设于安装孔426内。第一压合体41环绕锁止部分22设置,并与加强部分21相对设置。第二止位面413与锁止部分22的避让面222相对设置,第二表面412与加强部分21的表面相对。第二压合体42位于第一子槽311内,并环绕压合部分23设置。第二压合体42的第四抵持面422与支架30的第二抵持面33相对并接触,第二抵持面33与第二避位面45相对并接触,第一爬坡面36与第二爬坡面44相对并接触,第一避位面35与第四抵持面422相对并接触。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支架30装在轴盖10的收容腔113内,然后将紧固件40沿着Z轴正方向装于通槽31内,并套设在卡持体20的外周,以使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以将紧固件40的通孔2对准压合部分23,然后将紧固件40沿着Z轴正方向安装于支架30的通槽31内以及卡持体20的外周。本实施例中,通孔2的形状与压合部分23的形状相似,且尺寸稍大于压合部分23的尺寸,可以便于将紧固件40套设于卡持体20的外周,从而可以简化紧固件40的安装工艺。

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时,转动紧固件40,使紧固件40与支架30及轴盖10卡持配合,从而完成安装,以使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

轴盖组件100从解锁状态转化为锁定状态时,也就是,转动紧固件40过程中,第四抵持面422相对第二抵持面33转动,第二爬坡面44沿着第一爬坡面36朝向第二抵持面33方向转动,第四抵持面422沿着第一爬坡面36朝向第二抵持面33方向转动,直至第四抵持面422与第二抵持面33相对设置且互相抵持。第一压合体41绕锁止部分22朝向锁止空间27内转动,第三抵持面411朝向第一抵持面232方向转动。同时,紧固件40整体朝向Z轴正方向移动,也就是朝向压合部分23方向移动,使得第三抵持面411沿着Z方向朝靠近第一抵持面232方向移动,直至第三抵持面411与第一抵持面232相对设置并互相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40的转动方向,即为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也即第四端441到第三端442方向。

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时,紧固件40与支架30及轴盖10卡持配合,紧固件40的第一压合体41位于锁止空间27内,轴盖10的压合部分23位于安装槽3内,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一抵持面232相对设置并互相抵持,以使紧固件40与轴盖10固定连接。同时,第一压合体41的第二止位面413与第一止位面223相对设置,从而实现止位,避免紧固件40过度转动。第一压合部分23位于支架30的第一子槽311内,第四抵持面422的第四抵持面422与第二抵持面33的第二抵持面33互相抵持,以使紧固件40与支架3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紧固件40与轴盖10及支架30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一抵持面232之间具有干涉量,第四抵持面422和第二抵持面33之间具有干涉量。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一抵持面232之间具有干涉量为-0.03mm~0.1mm。第四抵持面422和第二抵持面33之间具有干涉量为-0.03mm~0.1mm。紧固件40与支架30及轴盖10卡持配合后,也就是,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三抵持面411与第一抵持面232过盈配合,以第三抵持面411与第一抵持面23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第四抵持面422与第二抵持面33过盈配合,以提升第四抵持面422和第二抵持面3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升紧固件40与支架30及轴盖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一抵持面232之间的干涉量为负值,是指,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时,朝第一抵持面232方向,第三抵持面411超出第一抵持面232,也就是,第三抵持面411位于第一抵持面232的Z轴正方向。第四抵持面422和第二抵持面33之间的干涉量为负值,是指,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时,朝第二抵持面33方向,第四抵持面422超出第二抵持面33,也就是,第四抵持面422位于第二抵持面33的Z轴负方向。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和调整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一抵持面232之间具有干涉量,以及,四抵持面422和第二抵持面33之间具有干涉量,来调控紧固件40与支架30及轴盖10之间的锁缚效果,从而提升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避免紧固件40或者支架30与轴盖10之间脱离。

在实际转动过程中,可以采用旋转工具夹持旋转扣位425,通过转动夹持工具带动紧固件40转动,以实现安装固定,从而可以简化装配过程,起到省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紧固件40使第三抵持面411与轴盖10的第一抵持面232互相抵持,即可实现紧固件40与轴盖10的固定连接,通过紧固件40的第四抵持面422与支架30的第二抵持面33互相抵持,即可实现紧固件40与支架30的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紧固件40与轴盖10及支架30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轴盖组件100,安装方式简单,可以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轴盖10的卡持体20设于紧固件40的内侧,将支架30设于紧固件40的外侧,使得紧固件40、支架30和轴盖10沿着XY平面方向排布,同时,也使得紧固件40与轴盖10的抵持位置,以及紧固件40与支架30的抵持位置在Z方向上错位排布,从而可以减小轴盖组件100在Z方向的尺寸,也就是可以减小轴盖组件100的厚度,进而可以减小可折叠终端1000的厚度,实现可折叠终端1000的超薄化。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紧固件40设置安装孔426,使紧固件40套设在卡持体20的外周,可以提升紧固件40与轴盖10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可以提升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轴盖10设置加强部分21,在紧固件40设置第一压合体41,并且加强部分21与第一压合体41均设于轴盖10与支架30的固定位置,也就是紧固件40的安装位置,也即,紧固件40对轴盖10施加压力的位置,可以提升轴盖10的结构强度,避免在轴盖10的外观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请参阅图16、图17和图18,图1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100中轴盖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轴盖10包括盖体11与卡持体20。盖体11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12。侧板112固定连接于底板111,并围合形成收容腔113。收容腔113的开口与底板111相对设置。

卡持体20包括卡钩24。卡钩24为多个。多个卡钩24均固定于底板111,且旋转对称并间隔设置。每一卡钩24包括子锁止部分25和子压合部分26。子锁止部分25为弧形块状结构。子锁止部分25包括第一内侧面251和第一外侧面252。第一内侧面251和第一外侧面25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子锁止部分25径向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内侧面251和第一外侧面252均为弧形面。子压合部分26沿XY平面的截面为扇环。子压合部分26包括子压合面261、第一上表面262、第二外侧面263和第二内侧面264。子压合面261和第一上表面26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子压合部分26在Z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二外侧面263和第二内侧面264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子压合部分26在在Y方向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外侧面263和第二内侧面264均为弧面。子压合部分26固定连接于子锁止部分25的一端,子压合面261位于朝向子锁止部分25的一侧,第二外侧面263与第一外侧面252连接,并位于同一弧面。第二内侧面264位于第一内侧面251远离第二外侧面263的一侧。也就是,第二内侧面264朝向远离第一内侧面251的方向凸出于第一内侧面251。

本实施例中,卡钩24为两个。两个卡钩24均固定于底板111的表面。每一卡钩24的子锁止部分25远离子压合部分26的一端与底板111的表面固定连接,子压合部分26与底板111间隔设置,子压合面261朝向底板111的表面,并与底板111的表面间隔设置。两个卡钩24的第一内侧面251相对并间隔。两个卡钩24的子锁止部分25和底板111围合形成锁止空间27。锁止空间27用于安装紧固件40。需要解释的是,两个卡钩24的子压合面261共同构成卡持体20的第一抵持面232。第一抵持面232用于与紧固件40互相抵持。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卡持体20中也可以包括三个、四个或者五个以上的卡钩24。在这里不对卡钩24的数量做具体限制,只要多个卡钩24对称分布即可,以保证轴盖10受力平衡。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卡钩24也可以非对称分布。

请参阅图19,图19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100中的支架3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支架30包括支架本体34和凸台32。支架本体34包括顶面301和底面302。顶面301和底面30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支架本体34在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支架本体34设有通槽31。通槽31贯穿顶面301和底面302。通槽31包括第一子通槽313和第二子通槽314。第一子通槽313为圆柱形,且第一子通槽313的相对两端分别贯穿顶面301和底面302。第二子通槽314有两个。两个第二子通槽314沿XY平面的截面均为扇环。两个第二子通槽314分别位于第一子通槽313在径向的相对两侧,并与第一子通槽313连通。

凸台32包括第二抵持面33、下表面321、第一侧面322和第二侧面323。第一侧面322和第二侧面323均为弧面。第一侧面322和第二侧面323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凸台32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二抵持面33和下表面321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凸台32轴向的相对两侧。第二抵持面33和下表面321均连接于第一侧面322和第二侧面323之间。

凸台32还包括第一爬坡面36。第一爬坡面3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61和第二端362。第二端362与第二抵持面33连接。沿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第一爬坡面36到第二抵持面33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第二抵持面33位于第一爬坡面36的Z轴正方向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即为紧固件40安装过程中的旋转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爬坡面36为斜面,第二抵持面33为平面。沿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第一爬坡面36朝向远离下表面321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中,每一通槽31内设有多个凸台32。多个凸台32关于所述通槽31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每一通槽31内固定有两个凸台32。两个凸台32均为扇环状。两个凸台32均连接于第一子槽311的内壁,并在第一子通槽313在径向的相对两侧相对且间隔设置。其中,两个凸台32的第二侧面323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子通槽313的内壁,第二抵持面33位于顶面301的Z轴正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台32也可以为三个或者四个以上。多个凸台32均固定连接于第一子通槽313的内壁。

请参阅图20和图21,图20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100中的紧固件40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所示紧固件40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紧固件40包括本体43、第一压合体41和第二压合体42。本体43为圆柱形。本体43包括第一面431、第二面432和外周面433。第一面431和第二面43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本体43高度方向(Z方向)的相对两侧。外周面433连接于第一面431和第二面432之间。本体43设有旋转扣位425。本实施例中,旋转扣位425为一个。并且,旋转扣位425为“一”字形的凹槽。旋转扣位425的开口设于第一面431。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扣位425也可以为“十”字形,或者正多边形。旋转扣位425用于安装固定工具,以实现紧固件40的旋转固定。

第一压合体41为块状扇环结构。第一压合体41包括第二表面412、第三抵持面411、第一周面415和第二周面416。第一周面415和第二周面416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第一压合体41径向的相对两侧。第一周面415和第二周面416均为弧面,且第二周面416的弧度与本体43的外周面433的弧度大致相同。第二表面412和第三抵持面411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第一压合体41轴向的相对两侧。第二表面412和第三抵持面411均连接于第一周面415和第二周面416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合体41还包括倾斜面417。倾斜面417包括第五端418和第六端419。第六端419与第三抵持面411连接。沿第五端418到第六端419方向,倾斜面417到第三抵持面411的距离越来越小。并且,第三抵持面411位于倾斜面417的Z轴正方向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五端418朝向所述第六端419方向,即为紧固件40安装过程中的旋转方向。本实施例中,倾斜面417为斜面。沿第五端418到第六端419方向,倾斜面417朝向Z轴正方向倾斜。第三抵持面411用于与卡持体20的第一抵持面232抵持。

第一压合体41的第二周面416与本体43的外周面433固定连接,第一表面421与第二面432平齐,第三抵持面411与朝向第一面431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表面421与第二面432在Z方向的高度也可以稍有偏差。第一压合体41有多个。多个第一压合体41本体43的中心轴旋转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合体41有两个。两个第一压合体41分别固定连接于本体43径向的相对两侧,并关于本体43的轴线对称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压合体41也可以有三个或者四个以上。

第二压合体42为块状扇环结构。第二压合体42包括第一表面421、第四抵持面422、第三周面428和第四周面429。第三周面428和第四周面429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第二压合体42径向的相对两侧。第三周面428和第四周面429均为弧面,且第四周面429的弧度与本体43的外周面433的弧度大致相同。第四抵持面422和第一表面421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第二压合体42轴向的相对两侧。第一表面421和第四抵持面422均连接于第三周面428和第四周面429之间。

第二压合体42还包括第二爬坡面44。第二爬坡面4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442和第四端441。第四端441与第四抵持面422沿第二压合体42的周向连接。沿第三端442到第四端441方向,第二爬坡面44到第四抵持面422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第四抵持面422位于第二爬坡面44的Z轴负方向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端441到第三端442方向即为紧固件40安装过程中的旋转方向。也即,第四端441到第三端442方向与第一端361到第二端362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第二爬坡面44为斜面,第四抵持面422为平面。沿第三端442到第四端441方向,第二爬坡面44朝向Z轴负方向倾斜。第四抵持面422的结构与支架30的第二抵持面33的结构相匹配,第二爬坡面44与第一爬坡面36的结构相匹配。并且,第四抵持面422用于抵持凸台32的第二抵持面33,以使支架30固定。

第二压合体42的第四周面429与本体43的外周面433固定连接,第一表面421与第一面431平齐,第四抵持面422朝向第二面432一侧。也就是,第四抵持面422与第三抵持面411的朝向相反。

第二压合体42有多个。多个第二压合体42分别固定连接于本体43径向的相对两侧,并关于本体43的轴线对称分布。沿本体43的周向,多个第二压合体42与多个第一压合体41交错设置。并且,多个第二压合体42和多个第一压合体41在本体43的轴向错位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合体42有两个。两个第二压合体42分别固定连接于本体43径向的相对两侧,并关于本体43的轴线对称分布。并且,两个第二压合体42和两个第一压合体41在本体43的轴向错位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一压合体41和两个第二压合体42呈“十”字排布。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压合体41和第二压合体42也可以是三个或者四个以上。在这里不对第一压合体41和第二压合体42的数量做具体限制,只要第一压合体41关于本体43的中心轴对称分布,第二压合体42关于本体43的中心轴分布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卡钩24、一个凸台32、一个第一压合体41和一个第二压合体42组成一组压紧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轴盖组件100包括两组压紧结构,且两组压紧结构对称分布,以保证轴盖组件100受力平衡,提升轴盖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轴盖组件100的压紧结构也可以是三组、四组或者五组以上,只要多组压紧结构对称分布即可。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多组压紧结构可以非对称分布,只要能够实现轴盖10、支架30和紧固件40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

请参阅图22,图22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100沿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和图22所示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

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时,支架30位于轴盖10的收容腔113内。底面302朝向底板111,并与底板111的内表面接触。卡持体20位于通槽31内。两个卡钩24靠近第二外侧面263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子通槽314内。每一卡钩24的第一外侧面252和第二外侧面263分别朝向对应的第二子通槽314的内壁,第二内侧面264朝向第一子通槽313内延伸。第一外侧面252和第二外侧面263的弯曲弧度与第一子通槽313的内壁的弯曲弧度一致。第一外侧面252和第二外侧面263与第二子通槽314的内壁之间可以接触,也可以具有少许间隙。第二内侧面264位于第一子通槽313内。

紧固件40位于通槽31内,并与卡持体20和支架30之间卡持连接。本体43位于第一子通槽313内,并位于两个卡钩24之间,与卡钩24并排设置。外周面433与卡持体20的第二内表面相对设置。外周面433与第二内侧面264之间可以接触,也可以具有少许间隙。第二面432与轴盖10的底板111的表面相对。第一压合体41位于锁止空间27内,第一表面421与轴盖10的底板111相对。第一表面421与底板111可以接触,也可以具有少量间隙。第三抵持面411与卡持体20的第一抵持面232相对设置,并互相抵持,以实现紧固件40与轴盖10之间的固定连接。

第二压合体42位于第一子通槽313内,并与凸台32相对设置。第四抵持面422与第二抵持面33相对设置,第四抵持面422的第四抵持面422与第二抵持面33的第二抵持面33互相抵持,以实现紧固件40与支架30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紧固件40与轴盖10及支架30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30设置第二抵持面33,在轴盖10设置第一抵持面232,并使紧固件40的第四抵持面422抵持第二抵持面33,第三抵持面411抵持第一抵持面232,从而可以实现紧固件40对支架30和轴盖10的固定,进而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连接。

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卡持体20穿设于支架30的通槽31内,紧固件40设于通槽31内,并与卡持体20并排设置,使得紧固件40、支架30和轴盖10沿着XY平面方向排布,同时,将第三抵持面411和第四抵持面422沿紧固件40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使得紧固件40与卡持体20的抵持位置,以及紧固件40与支架30的抵持位置,在轴盖组件100的厚度方向错位排布,从而可以减小轴盖组件100在Z方向的尺寸,也就是可以减小轴盖组件100的厚度,进而可以减小可折叠终端1000的厚度,实现可折叠终端1000的超薄化。

请一并参阅图23、图24和图25,图23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100在安装过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16所示轴盖组件100处于另一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所示轴盖组件100沿F-F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3至图25为紧固件40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图24和图25所示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

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时,支架30置于轴盖10的收容腔113内。其中,底面302朝向底板111,并与底板111的表面接触。卡持体20位于通槽31内。两个卡钩24靠近第一外侧面252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子通槽314内。每一卡钩24的第一外侧面252和第二侧侧面分别朝向对应的第二子通槽314的内壁,第二内侧面264朝向第一子通槽313内延伸。

紧固件40位于通槽31内,并位于两个卡钩24之间。旋转扣位425朝向顶面301一侧。其中,本体43位于第一子通槽313内,外周面433与卡持体20的第二内侧面264相对设置。紧固件40的第一压合体41与卡持体20的压合部分23沿Z方向错位设置,并沿紧固件40的周向相邻设置。第三抵持面411朝向第一抵持面232,并沿着紧固件40的周向相邻设置。第三抵持面411与第一抵持面232可以接触,也可以具有少量间隙。

第二压合体42位于朝向支架30的顶面301的一侧,并位于第一子通槽313内。第二压合体42和凸台32沿Z方向错位设置,并沿紧固件40的周向相邻设置。第四抵持面422朝向第二抵持面33。第二爬坡面44位于靠近第一爬坡面36的一侧。第二爬坡面44与第一爬坡面36可以接触,也可以与第一爬坡错位设置。第四抵持面422位于远离第一爬坡面36的一侧,并与第二抵持面33错位设置。也就是,第四抵持面422和第二抵持面33分别位于第一爬坡面36的相对两侧。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支架30装在轴盖10的收容腔113内,然后将紧固件40沿着Z轴正方向装于通槽31内,并置于两个卡钩24之间,以使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

轴盖组件100处于解锁状态时,转动紧固件40,使第二压合体42与凸台32抵持,第一压合体41与卡持体20抵持,使紧固件40与支架30及轴盖10卡持配合,从而完成安装,以使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

轴盖组件100从解锁状态转化为锁定状态时,也就是,转动紧固件40过程中,本体43绕其中轴线方向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压合体42在第一子通槽313内朝向靠近凸台32的方向转动,第二爬坡面44沿着第一爬坡面36朝向靠近第二抵持面33方向转动,直至第四抵持面422与第二抵持面33相对设置并互相抵持,以使紧固件40与支架30固定连接。本体43绕其中轴线方向顺时针转动时,还带动第二压合体42朝向靠近卡持体20方向转动,第三抵持面411朝向靠近第一抵持面232方向转动,直至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一抵持面232相对设置。同时,本体43绕其中轴线方向顺时针转动,还带动紧固件40整体朝向Z轴负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三抵持面411朝向靠近第一抵持面232方向移动,并与第一抵持面232互相抵持,以使紧固件40与轴盖10固定连接,使轴盖组件100处于锁定状态,从而实现紧固件40与轴盖10及支架30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轴盖组件100的固定。

在实际转动过程中,可以将旋转工具的一端设于旋转扣位425内,通过转动旋转工具的另一端带动紧固件40转动,以实现安装固定,从而可以简化装配过程,起到省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抵持面411设置倾斜面417,使得第一压合体41朝向卡持体20方向转动时,倾斜面417先沿着第一抵持面232的边缘滑动,然后带动第三抵持面411转动至与第一抵持面232相对,并与第一抵持面232互相抵持,更利于第三抵持面411和第一抵持面232的压紧抵持,同时可以增大第三抵持面411与第一抵持面232之间的抵持力,提升紧固件40与卡持体20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5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