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拭子、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磁分离技术是当前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常用的技术,用于分离待测物标志物与废液。分离过程中,通过磁吸附将待分离混合溶液中的待测物标志物吸附在容器壁面,而磁分离吸液针则深入溶液中,吸取废液并转移排放至机外。

当前磁分离吸液针的清洁主要采用自清洗加定期人工维护的方式进行。即,一方面控制吸液针插入液体的深度以减少吸液针的携带污染,并设置多次磁分离清洗;另一方面,工程师定期对吸液针进行擦拭、清洁、更换等。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吸液针携带污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但是,即使控制吸液针插入液体的深度,长时间使用后的吸液针外表面仍然会累积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接触不同的样本溶液时仍可能造成污染,导致检测结果异常;而人工维护虽然能解决吸液针的携带污染问题,但其即时性受限,工程师难以及时、快速出现在检测现场,维护时往往污染物已经有较多累积,维护前检测期间携带的污染仍然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清洗方式包括采用清洗站或拭子。清洗站方案中,吸液结束后的吸液针移至清洗站,使用水流对针尖部分进行清洗,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携带污染的问题,但是其清洗速度慢、结构复杂,同时清洗动作占用测试时间,降低了仪器的测试速度;而利用拭子对吸液针进行清洗的方案中,如CN100581663C,CN208019077U等涉及的现有技术,主要集中在流路设置的改进,以期单纯通过改变流路的布局能提高清洗效果,但是,清洗效果的改善较为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拭子、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清洗效果亟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拭子,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内腔形成清洗空间,所述筒体的外壁形成有竖向间隔分布的进液槽以及出液槽,所述进液槽通过第一送液通道与所述清洗空间连通,所述出液槽通过第一排液通道与所述清洗空间连通;

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筒体外,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筒体筒壁外侧贴合以封堵所述进液槽以及所述出液槽的槽口;

进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安装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所述进液接头形成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贯穿所述套筒并与所述进液槽连通,且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液通道错位分布;以及,

出液接头,所述出液接头安装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所述出液接头形成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贯穿所述套筒并与所述出液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送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进液槽为沿所述筒体筒壁周向延伸的环形进液槽,所述进液槽还通过第二送液通道与所述清洗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送液通道与所述进液通道错位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二送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与所述第一送液通道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液槽还通过第三送液通道与所述清洗空间连通,所述第三送液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液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送液通道间隔分布且与所述进液通道错位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三送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液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三送液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送液通道的内径以及所述第二送液通道的内径,且所述第一送液通道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送液通道的内径一致。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液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延伸方向一致且正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出液槽为沿所述筒体的筒壁周向延伸的环形出液槽,所述出液槽还通过第二排液通道与所述清洗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排液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与所述第一排液通道同轴设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清洗系统,包括:

第一方面所述的拭子,所述吸液针能相对于所述筒体下降并穿过所述清洗空间至所述筒体的下方,以通过所述吸液针的针头吸取置于所述拭子下方的试剂,或者所述吸液针能相对于所述筒体上升以使所述吸液针的针头退回至所述清洗空间;

进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与所述进液接头连通并在所述吸液针相对于所述筒体上升退回至所述清洗空间内时,用于将清洗液排入所述清洗空间清洗所述吸液针;以及,

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与所述出液接头连通,用于将所述清洗空间内清洗吸液针之后的清洗液排出。

可选地,所述进液管路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进液阀、柱塞泵以及出液阀,所述进液阀与外界储液罐连通,所述出液阀与所述进液接头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抽液泵。

可选地,所述拭子的下方还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试剂瓶,所述吸液针的针头能向下穿过至所述清洗空间的下方并插接至正对所述试剂瓶内以吸取存储于所述试剂瓶内的试剂。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清洗系统;

所述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当前检测项目的预设指标;

判断当前检测项目的污染敏感性;

根据所述污染敏感性选择当前清洗模式。

可选地,所述清洗模式包括清洗模式一和清洗模式二;

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敏感性选择当前清洗模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当前检测项目满足于所述预设指标时,则选择所述清洗模式一对所述吸液针进行清洗;其中,所述清洗模式一为:完成每次“吸液-排液”动作后的所述吸液针均上升退回至所述清洗空间内进行清洗;

当所述当前检测项目不满足于所述预设指标时,则选择所述清洗模式二对所述吸液针进行清洗;其中,所述清洗模式二为:完成同批试剂的“吸液-排液”动作后的所述吸液针上升退回至所述清洗空间内进行清洗。

可选地,所述预设指标为设定阈值,或指定项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筒体的侧壁上设置间隔分布的进液槽以及出液槽,使得进液槽与进液通道连通,同时使得进液槽通过第一送液通道与清洗空间连通,然后让与出液通道连通的出液槽通过第一排液通道与清洗空间连通,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对第一送液通道以及第一排液通道的排布方式进行了优化,使得拭子内部的流道布置更合理,进而使得清洗液流入清洗空间的流速流量更均匀,有效提升了清洗效果;另外的,本发明以不同检测项目的污染敏感性为基础,制定了不同的清洗模式,在保证检测结果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实现了清洗效率提升,资源节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示例的拭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示例的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示例的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示例的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示例的清洗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图5中示例的步骤S300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发明构思。

本发明提出一种拭子、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如图1至图5所示,提出本发明示例的拭子、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的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该型拭子10,包括筒体100、套筒200、进液接头300以及出液接头400,筒体100内腔形成清洗空间110,筒体100的外壁形成有竖向间隔分布的进液槽120以及出液槽130,进液槽120通过第一送液通道140与清洗空间110连通,出液槽130通过第一排液通道150与清洗空间110连通,套筒200套设于筒体100外,套筒200的内壁与筒体100筒壁外侧贴合以封堵进液槽120以及出液槽130的槽口,进液接头300安装于套筒200的外侧壁,进液接头300形成有进液通道310,进液通道310贯穿套筒200并与进液槽120连通,且进液通道310与第一送液通道140错位分布,出液接头400安装于套筒200的外侧壁,出液接头400形成有出液通道410,出液通道410贯穿套筒200并与出液槽13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筒体100、套筒200、进液接头300以及出液接头400,让筒体100内腔形成清洗空间110,在筒体100的外壁形成有竖向间隔分布的进液槽120以及出液槽130,使得进液槽120通过第一送液通道140与清洗空间110连通,出液槽130通过排液通道150与清洗空间110连通,然后将套筒200套设于筒体100外,套筒200的内壁与筒体100筒壁外侧贴合以封堵进液槽120以及出液槽130的槽口,进液接头300安装于套筒200的外侧壁,进液接头300形成有进液通道310,进液通道310贯穿套筒200并与进液槽120连通,且进液通道310与第一送液通道140错位分布,出液接头400安装于套筒200的外侧壁,出液接头400形成有出液通道410,出液通道410贯穿套筒200并与出液槽130连通,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通过依次连通的进液通道310、第一送液通道140以及进液槽120往清洗空间110内送入清洗液,并且能够使用依次连通的第一排液通道150、出液槽130以及出液通道410将清洗空间110内的清洗液排出,也就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利用清洗空间110对置于清洗空间110内的试剂针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以及清洗效果。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进液槽120以及出液槽130均可以是沿筒体100的筒壁周向延伸的环形槽结构。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通过让进液通道310与第一送液通道140错位分布,使得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可以通过错位分布的第一送液通道140对进液通道310排入的清洗液进行减压和降速,使得清洗液在环形槽内的流速更均匀,降低了清洗液对清洗空间110的影响。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送液通道140以及第一排液通道150均应当贯穿筒体100的一侧筒壁。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进液通道310与第一送液通道140错位分布是指进液通道310的通道口与第一送液通道140的通道口不直接对应也不直接连通,也即是进液通道310的通道口与第一送液通道140的通道口之间是错隔开的,即进液通道31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送液通道140的中心轴线并不重叠。

示例性的,拭子10包括送液通道,排液通道150,排液通道150位于送液通道的上方:送液通道设置有若干个,具体的,优选为三个;送液通道存在一条第一轴线,使得第一送液通道140和第二送液通道160的轴线为第一轴线;第一轴线偏离洗针池中心,优选的,第一轴线平行于进液接头300的轴线;并且的,第一送液通道140、第二送液通道160的直径为0.4-1.2mm,优选0.6-0.8mm,更优选均为0.7mm。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送液通道140的延伸方向与进液通道310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让第一送液通道140的延伸方向与进液通道310的延伸方向一致,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使得清洗液更为快速的经过第一送液通道140流入至进液通道310内。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第一送液通道140的延伸方向与进液通道310的延伸方向一致是指第一送液通道14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进液通道31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一致或者平行,明确为,第一送液通道14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时,进液通道31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也应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液槽120为沿筒体100筒壁周向延伸的环形进液槽120,进液槽120还通过第二送液通道160与清洗空间110连通,第二送液通道160与进液通道310错位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将进液槽120设置为环形进液槽120,并且使得环形进液槽120还通过第二送液通道160与清洗空间110连通,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促使环形进液槽120内的清洗液更均匀的流入至清洗空间110内,进而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确保利用清洗空间110对吸液针30进行清洗时具有更好的清洗效果。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第二送液通道160与进液通道310错位分布是指,第二送液通道160的通道口与进液通道310的通道口不直接对应也不直接连通,也即是,第二送液通道160的中心轴线与进液通道310的中心轴线并不重叠。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送液通道160的延伸方向与进液通道310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与第一送液通道140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送液通道160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进液通道310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与第一送液通道140同轴设置,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使得清洗液更均匀的流入至清洗空间110内,进一步改善了对吸液针30的清洗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液槽120还通过第三送液通道170与清洗空间110连通,第三送液通道170与第一送液通道140以及第二送液通道160间隔分布且与进液通道310错位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送液通道170,并使得第三送液通道170与第一送液通道140以及第二送液通道160间隔分布且与进液通道310错位分布,进而也就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使得环形进液槽120内的清洗液更为均匀的流入至清洗空间110内,进一步提升了对吸液针30的清洗效果。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第三送液通道170的延伸方向与进液通道310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且的,第三送液通道170的内径大于第一送液通道140的内径以及第二送液通道160的内径,且第一送液通道140的内径与第二送液通道160的内径一致。具体地,第二送液通道160的中心轴线应当是与第一送液通道140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轴线的。

需要进一步明确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第三送液通道170与第一送液通道140以及第二送液通道160间隔分布且与进液通道310错位分布是指第三送液通道17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送液通道140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二送液通道160中心轴线是相交的且均不重合的。

示例性的,第三送液通道170具有第三轴线,且第三轴线与第一轴线存在一定夹角,优选的,所述夹角为90°,更优选的,所述第三轴线经过清洗空间的中心;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液通道140、第二送液通道160、第三送液通道170不同时处于经过洗针池中心的直线的同侧;优选的,第一送液通道140、第二送液通道160、第三送液通道170的直径不相等,比如,第三送液通道170的直径大于第一、第二送液通道160的直径,第一送液通道140、第二送液通道160的直径相等,比如,第三送液通道170的直径为0.5-1.5mm,优选0.8-1.2mm,更优选1.0mm。

在本实施例中,让第三送液通道170的内径大于第一送液通道140的内径与第二送液通道160的内径,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确保清洗液更均匀的流入至清洗空间110内,提升了清洗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排液通道150与出液通道410延伸方向一致且正对设置。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第一排液通道150与出液通道410延伸方向一致且正对设置是指第一排液通道150的中心轴线与出液通道410的中心轴线朝相同的方向延伸且重合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排液通道150与出液通道410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一致且正对设置,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让清洗液更快速的经过出液通道410流出。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出液槽130为沿筒体100的筒壁周向延伸的环形出液槽,出液槽130还通过第二排液通道与清洗空间110连通,第二排液通道与出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一致且与第一排液通道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出液槽130设置为环形,并且使得排液通道150贯穿筒体100的两侧筒壁并与出液槽130连通,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更快速的将清洗液排出,同时,将排液通道150贯穿筒体100的两侧筒壁也提升了清洗液的流出效果。

示例性的,排液通道设置有若干,优选2个,包括第一排液通道150和第二排液通道150;存在第二轴线,使得第一排液通道150和第二排液通道150的轴线为第二轴线,优选的,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相互平行,更进一步,第二轴线平行于出液接头的轴线,优选第二轴线经过洗针池的中心;第一排液通道150和第二排液通道150的直径相同,比如,所述直径为1-2mm,优选为1.3-1.7mm,更优选为1.5mm。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二方面,请参阅图5、图6,本发明提出一种清洗系统,包括:

前文实施例中示例的拭子10,吸液针30能相对于筒体100下降并穿过清洗空间110至筒体100的下方,以通过吸液针30的针头吸取置于拭子10下方的试剂,或者吸液针30能相对于筒体100上升以使吸液针30的针头退回至清洗空间110;

进液管路20,进液管路20与进液接头300连通并在吸液针30相对于拭子10本体上升退回至清洗空间110内时,用于将清洗液排入清洗空间110清洗吸液针30;以及,

出液管路40,出液管路40与出液接头400连通,用于将清洗空间110内清洗吸液针30之后的清洗液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进液管路20往拭子10内供如清洗液,并且使得吸液针30在退回至清洗空间110内时完成清洗,在利用出液管路40将清洗空间110内的清洗液吸出,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快速的清洗吸液针30。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进液管路20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进液阀50、柱塞泵60以及出液阀70,进液阀50与外界储液罐连通,出液阀70与进液接头300连通。当然,示例的出液管路40上设置有抽液泵80。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设置的进液阀50、柱塞泵60以及出液阀70和抽液泵80,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实现对清洗空间110进行自动通入清洗液和将清洗液自动吸出的目的,有效提升了对吸液针30的清洗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拭子10的下方还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分布的试剂瓶,吸液针30的针头能向下穿过至清洗空间110的下方并插接至正对试剂瓶内以吸取存储于试剂瓶内的试剂。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盘,并且在转盘上设置多个试剂瓶,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吸取不同种类的试剂。提升了测试效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第二方面的清洗系统;

清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确定当前检测项目的预设指标;

S200、判断当前检测项目的污染敏感性;

S300、根据所述污染敏感性选择当前清洗模式。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模式包括清洗模式一和清洗模式二;

步骤S300具体包括:

S310、当所述当前检测项目满足于所述预设指标时,则选择所述清洗模式一对所述吸液针进行清洗;其中,所述清洗模式一为:完成每次“吸液-排液”动作后的所述吸液针均上升退回至所述清洗空间内进行清洗;

S320、当所述当前检测项目不满足于所述预设指标时,则选择所述清洗模式二对所述吸液针进行清洗;其中,所述清洗模式二为:完成同批试剂的“吸液-排液”动作后的所述吸液针上升退回至所述清洗空间内进行清洗。

当然的,所述预设指标为设定阈值,或指定项目。

经过若干试验发现:相较现有的拭子10,经过前文实施例中示例的拭子10能够显著提升清洗液与吸液针30在清洗过程中的碰撞强度和单位时间接触流量,同时本方案还保留了传统拭子10环绕吸液针30设置多个送液通道和排液通道150的思路,同样能够保证吸液针30的清洗全面性,不存在清洗死角。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参照如下形式执行:

清洗液路整体组成本发明包括进液阀50、柱塞泵60、出液阀70、抽液泵80、拭子10、吸液针30六个主要器件。进液阀50和出液阀70提供流体的流通路径切换,柱塞泵60为拭子10清洗提供水流,抽液泵80提供抽力,使水流按照指定路径流动,并排放废液;吸液针30为待清洗部件;拭子10提供针清洗的空间。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示意的清洗方法主要有两种清洗模式,其中清洗模式一为:

当吸液针30下降时,完成磁分离吸液动作,当吸液针30上升时,进液阀50打开,柱塞泵60吸取清洗液,当吸液针30上升至指定位置时,进液阀50关闭,出液阀70打开,抽液泵80打开,柱塞泵60将清洗液推往拭子10,同时吸液针30上升,清洗吸液针30针尖特定长度。当吸液针30停止运动时,柱塞泵60停止推液,出液阀70关闭,之后抽液泵80也进行关闭,清洗结束。

清洗模式二为:

当吸液针30下降吸液及上升时,针尖部分不进入拭子10,当该批次测试结束时,吸液针30上升进入拭子10,此时对吸液针30进行清洗。

本方案设计了两种清洗模式,分别用于测试项目污染较大和污染较小的情况。

当测试项目的污染较大时,比如执行β-HCG、HBsAg等项目时,可选择模式一,在该模式下,此时每执行一次“吸液-排液”动作后,吸液针30均会进入拭子10进行清洗,保证样本间的携带污染尽可能小;

当测试项目的污染较小时,比如执行TSH、T3等项目时,可选择模式二,在该模式下,正常情况下针尖不会进入拭子10内,而是位于拭子10下方,无需进行清洗,当执行完同一批/同一类试剂、和/或同一项测试结束时,针尖再进入拭子10,同时启动清洗,完成对吸液针30的维护。

前文实施例中示例的污染大小的项目可以预存在储存器中,样本进入分析仪需进行扫描,以获得检测项目,试剂,优先级等信息,此时可以同步根据检测项目匹配清洗模式,并在后续的清洗过程中得到执行。

拭子10清洗相比人工维护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及时性,能够避免污染物在吸液针30表面的长时间累积造成的样本间的交叉污染。

可以根据场景(不同项目潜在的污染风险大小不一样)选择不同的清洗模式,兼顾检测效率和精确性。

本方案综合考虑流路布局,以及流路中各元素(送液通道,排液通道150)的物理参数,显著提升了清洗的效率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16223